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望族毒女-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端娘颔首,这个能想通,“但是,太夫人那里,你也不能这么不上心。”
“我、我有些怕祖母。”顾琰看着自己的脚尖说。
端娘一滞,太夫人看起来非常的慈祥,可是年轻的时候手段的狠辣不在五夫人之下。就是如今,板起脸来也是很吓人的。这琰姑娘是怕生啊,还是这么几天就看明白了?是怕生吧,而且她在太夫人跟前搭上一句话也不容易,太夫人很难想得起她,还有那些姑娘们从中搅和。再说琰姑娘毕竟才回来,懂的东西也少,也答不上话。她用心读书,不就是为了让府里、让太夫人留意到她么。那暂时就好好读书吧。
当日人散去后,太夫人问肖嬷嬷,“你小姑子怎么说?”
“倒都是好话。”
太夫人挑眉,“难得,她还会说几句好听的话啊。”
肖嬷嬷讪讪的笑,她那个不会转圜的小姑子啊!
“既然她们主仆还算投契,那就让她好好把人教好,以后出了门子总不能让人说顾家养女不教。”太夫人把人接回来,给茯苓县主添堵是次要的。主要的还是要把人调教好,顾家家大业大,总得众人添柴加火。儿孙要习文修武,女儿孙女就是用来联姻了。端娘本来就是她看重的教养嬷嬷才派去了五房,小儿媳不要,让她教养琰儿也好。
肖嬷嬷心道坏了,太夫人这话一出口,端娘跟着琰姑娘就铁板钉钉了。可跟着琰姑娘哪有跟着十三姑娘有前途。琰姑娘的身份多半是做不了正室,而且长成那样也不可能低嫁给比顾家差的人家。到最后怕是逃不开以色事人的结果,这哪能跟身份尊贵的十三姑娘比。
可惜了,原本也是正经嫡出的顾家姑娘的。只是,做下人能不能扬眉吐气,不就看跟的主子的前程么。端娘无有儿女,跟着琰姑娘晚景多半凄凉。以色事人哪是个长久的事啊?
想到这里,肖嬷嬷道:“太夫人,听说琰姑娘很稀罕看书呢,倒有几分当年祖姑奶奶和三夫人的品格。”
太夫人挑眉,“有这事?那倒是要留意一下。不过,这小丫头长得是太好了点。”也难怪她娘当年能把小五迷得犯糊涂。
“光是长得好,怎么能更长得好又是才女比呢,您说是吧,太夫人?”要是这样,前途倒也不能差到哪去。
太夫人笑了,“那是。”如今的几个稍大些的孙女,格局太小,就知道几姐妹在家里争抢。不过,琰儿的年纪要进宫太小了。不过,除了宫里,不还有各家王府么。回头如果太子定下了,这个年岁能送到东宫去也是很好的。还得再看看,看是不是真是个值得培养的。儿孙辈没有杰出的人才,如果能有一个顾家女得了太子欢心在后宫占一席之地当然是不错。
要担当如此重任,除了样貌和才学,更需要的是心性跟手腕。至于说走自己大姑子的老路,那是不可能的。大姑子样貌平庸才只能走女官的路。如果她当年有琰儿这幅相貌,宫里的主子能容得了她就当女官?
“让端娘好生看待,必要的时候直接来找我。”茯苓的性子,终不能做大家主母。从顾家的家族利益出发,有这样潜力的女孩儿自然该好生看待,她怕是做不到。
肖嬷嬷想着,这倒是柳暗花明,看太夫人这意思,琰姑娘即便是以色事人,也不会是普通人。如果真是如此,端娘倒是因祸得福。
次日茯苓县主带着顾珏和顾珲回娘家了,顾琰一个人看了一阵书,然后就往松竹轩去。府里的人大都不在,各房伯母也都带了儿女回娘家。三伯母的父母不在,兄长在外做官,她还留在家里。
小菊敲开了松竹轩的门,开门的丫鬟问:“什么人?”
“这位姐姐,奴婢是五房琰姑娘身边的丫鬟小菊,琰姑娘看书有疑问,特来请教三夫人,还请通禀一声。”
那丫鬟轻笑一声,“琰姑娘还没有正式开蒙吧,这些问题府里随便哪位姑娘应该都能答得上来,何必来问三夫人。”
顾琰递上自己看书的笔记,“问题都在上头,还请姐姐拿给三伯母看看。”她的书法可是下过苦功夫的,跟着明晖练了足足一年。相信在同龄人里算得上出类拔萃。
☆、024 过年(5)
松竹轩的丫鬟也是通文墨的,当下一看到顾琰的字小小吃了一惊,不过仍然不打算去打扰自家主子。自从三爷去了,主子就闭门拒客了。顾家很复杂,主子却是半个人已经在红尘外了。
她低头看了一样顾琰第一页的问题,准备自行给她解答。没想到一看之下,脸色就慢慢的变了。这个问题她答不出来。
上头写的是‘我今日踏进这条河,河水不停流动,那明日我踏进的还是同一条河么?’
那丫鬟沉吟一番道:“不如琰姑娘在这里等一等,奴婢先进去通禀一声。”态度已然客气了不少。自家主子有时候也爱说些这样奇奇怪怪捉摸不透的话,而且遗憾三爷去后就无人能一起说说。四少爷读书是读得好,可主子还是有些遗憾,说他不够有灵性。
顾琰点头,“有劳姐姐。”很好,第一步迈出去了。这样的问题,应该可以吸引得住自负的才女。而且,要是问出其他表面看起来太有深度的问题,也不科学。倒是这种生活常识,平常无人注意的更能引人深思,不至于被人怀疑她换了瓤子,要用火烧死她。
过了几分钟的样子,那丫鬟出来了,“三夫人请琰姑娘进去。”
消息很快传到太夫人处,“她居然能叫开云峥的门,看来还真有些门道。”当初长房的小四能入三儿媳的眼,血缘近、长得和老三像是占了很大的优势的,但他在孙辈里的确是最能读书的一个了。如今这刚回来的小丫头,一面之缘居然就叫开了门,看来天赋应该是可观的。
顾琰跟着丫鬟进去,“这位姐姐不知怎么称呼?”
“奴婢香雪。”
“哦,香雪姐姐。四哥哥在么?”
“四少爷不在,如今正月间人来客往,他跟着侯爷在前院待客呢。”顾琰不太喜欢这种称呼方式,可是也不得不从众。这位堂兄也是个很能抓住机会的人啊。如果她是男生,可不敢这样就跑来三房。万一被误会是想跟人抢这个嗣子的位置就糟了。听说三伯母进门的时候,陪嫁了两千亩良田,还有赚钱的店铺若干。还有三房以后分家也能发到不少,毕竟是嫡出,太夫人的亲儿子亲孙子。
院子里栽了不少竹子,品种不一,果然才女都是爱竹子的。宁可食物肉,不可居无竹嘛。林黛玉薛涛都爱竹,三伯母也爱,自己以后有点自主了是不是也要在三春阁栽点?也给才女的名声增点砝码。
走到三伯母的书房外,顾琰立住,躬声道:“侄女顾琰,前来拜见三伯母。”
里头传出一个温婉的声音,“进来吧。”
香雪便上前打起了厚厚的帘子,主子看过后眼底露出一抹惊喜,说这个问题很有深度,还夸琰姑娘的字是下了苦功夫的,且有名师指点。
除夕那晚主子看到长得跟三爷很像的琰姑娘回来就感概了一番,如果她当初怀的孩子生下来是个女孩儿,说不得就长成这个模样。如今又写得一手同龄人不能比的好字,还能问出主子都说有深度的问题。所以,香雪的态度便越发的恭敬了起来。
顾琰笑着朝她点头致谢,然后迈步走了进去。小菊则被香雪带到旁边的屋子烤火。
“给三伯母请安!”顾琰福身行礼。
“过来坐吧,这个问题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当然不是,是赫拉克利特。不过,古希腊的哲学这会儿肯定是没有传到中国的。她就昧着良心剽窃一下吧,不然怎么往才女的大道上奔。
“嗯,从前调皮,下河摸鱼的时候想到的。然后就一直想一直想,终于找到机会来问问三伯母了。”顾琰在下首坐下。
秦氏问道:“你的字是跟谁学的?”
“跟庄子附近道观的老道长学的,不过他在几个月前出门就没再回来。”
秦氏点点头,“民间自有高人,你能遇到实在是福气。字还有些稚嫩,不过如果坚持练下去,一定会越来越好的。人说字如其人,有一手好字也很重要。”秦氏看着文静有礼的顾琰,心头愈发觉得自己的孩子应该就和她一样。
“嗯,我会坚持的。”
“那这几日滴水成冰,墨更是磨不开,你是如何练的?”
顾琰赧然笑道:“我没用墨水,就用热水练的。”干了就没了,一来是节约纸张和笔墨,二来是不留痕迹。
秦氏想了想,“你可以练练卫夫人的字,其他各家也可以看看,博采众家之长嘛。”
“是。”顾琰站起应道。
“坐坐,在三伯母面前不要过于拘束了。现在咱们来说你问的问题,你说你一直想,你的答案是什么呢?”
“我觉得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河水一直都在流淌。不知道对不对?”
秦氏笑道:“你问之前,我完全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不过细细一想,的确是这样没错。你平常都看些什么书?”
“道长只教我识字,我现在在看十三妹妹开蒙的课本。”
秦氏勾唇一笑,“那些……你跟着道长识字,一天能识多少个?”
本来就认得的字,她还得一直控制着速度呢,“一天三五十个。”
秦氏眼底一亮,“这么说你认得不少字咯?”一天三五十个,记忆力很惊人呢。
顾琰点头,“嗯,因为只做这一件事,所以认的字比别人多些。道长说常用的我都认得了。他说先把字认全了再看书比价好。”
秦氏点头,一副於我心有戚戚焉的样子,“我也是这么想的,认的字多了,就能自行看书。尤其女学里,是一个先生教许多弟子,进度会被拉下不少。你四哥哥的书挺多的,回头你想看书尽管来找他借就是了。等你看得差不多了,要借我的书看也是可以的。”
“多谢三伯母。”下人说四伯母的陪嫁除了良田铺子,还有一车书。
秦氏嘱她闲了可以多过来坐,临走的时候又给了她一本自己临摹的卫夫人的字帖以及笔墨纸砚若干。
☆、025 恼怒
顾询和茯苓县主回到顾家,径直去到东院给太夫人请安,然后把孙家的意思转告了她:暂时没有什么事,多谢亲家的惦念。
太夫人抚着手里的手炉看着眉眼松动的茯苓县主,“看来亲家心头是有数的,谁也不能步步平顺。可大家族就是在不平顺的路上也能走出平顺来。各大家族枝叶相连,图的就是个互相扶持。”一边弯腰去和顾珲说话,问他外公家好不好玩儿。
顾珲今日得了不少红包和稀奇玩意儿,一直都眉开眼笑的,听到祖母问当即点头道:“好玩儿!”
一家四口陪着太夫人说了一会儿话告辞出来,顾询因为在老丈人家喝了些酒,而顾珲也有些玩累了,两父子分别去躺下休息。
茯苓县主脸上愉悦的笑意在听到顾琰得到秦氏青睐后慢慢沉了下去。
“好个狡猾的丫头!她倒挺会挑日子的。”
那两个通房,如今她与婆母算是和解了,而她们本就是外头买进来的,都不用顾虑跟府里什么人沾亲带故。卖身契在她手里,人也就被拿捏着。虽然要顾及婆母的面子,但这两人已经翻不起大浪来。
她本说给她们好好操办一番,结果她们迫不及待就爬了爷们的床,现在人人都是知道的。所以年前她草草的就给二人开了脸,谁也不能说她有什么不是。这两人,根本就不配做她的对手。顾询要过去,她就先放他去,他这种见异思迁的人,完全不必担心他对她们上心。等到他过段时日厌了,没有把柄就造一个,怎么收拾她们不行。
倒是这个小的,这么一下子就把珏儿压过去了。她之前没怎么理会顾琰,倒不是顾珏认为的她要对付依依、惜惜,而是顾琰,才刚回来几日,平日里又礼数周全,她这个嫡母也不能露出什么来。可没想到,她这里回一趟娘家,她就能弄出这么大动静来。她要是在家,那丫头根本就没机会去敲松竹轩的门。
顾家就是爱慕那点子虚名,什么文武传家。婆母总是这般端着,把她的儿子看得高出众人。在她看来,如今做着侯爷的大伯,才具也不过平平。倒是早逝的三伯才学的确是很好,可惜身子骨太差了。而自家这个,除了那张脸要什么没什么,不过是大树底下好乘凉而已。
但祖宗的余荫种有用完的一日,所以她给女儿制定的的将来要走的路和外头回来的野丫头的想法就撞上了。她也想过借三嫂的名声做个踏板的念头,可是对方一直打太极。今日却给了个外室女这么大的面子。虽然她想让女儿拜在秦氏名下的事没有旁人知晓,但秦氏今天这么做,茯苓觉得实在是大大扫了自己的面子。
想到这里,茯苓想起和母亲说的话。说实在的,她其实已经隐隐有些后悔嫁给顾询了。像如今,孙家遇上了麻烦,如果他是个有本事的,那自己何须烦恼受婆母拿捏,直接让他出面就是了。还有儿女的未来,还需要发愁么。日后选女婿,她可不能再挑中看不中用的了。
哼,就算她没打算让女儿走这条路,如今见野丫头如此大出风头也是不能忍的!
“母亲,难怪方才祖母待女儿有些冷淡。”顾珏十分着恼,又有些疑惑,她借给顾琰的书里能有什么问题把三伯母都打动了?
茯苓县主也是想到了这个,立时便问起来报讯的人。
“这个,松竹轩一向大门紧闭,咱们在里头没人啊。就看到琰姑娘递给香雪姑娘一个书簿子。她看了好像颇为吃惊,然后就替琰姑娘回禀了。回来的时候,小菊捧了一套上好的笔墨纸砚,同四少爷平日里用的一样。”
“那可真是好东西了。”那是百多年的笔墨老店特供给三夫人秦氏的,旁人买都买不到。
茯苓县主搁下茶碗,“去把琰姑娘叫过来吧。”
“是。”
顾琰其实就侯在半月门外不远,茯苓县主和顾询回来了,她理当来问候一声的。而且今天的事多半已经入了继母的耳了。所以茯苓县主一叫,她很快便来了。
“母亲、十三妹妹你们回来了。”顾琰福身行礼。
茯苓点点头,“嗯,你在家可好?”
“挺好!女儿心头有了疑问,因母亲不在,便去讨教了三伯母。三伯母人很亲切,还让女儿平日多去走动。”
茯苓心头冷哼了一声,倒是乖觉。还有那秦氏,如果不是她堂叔是左相,即便她在顾府守节,能有这么超然的地位?倒是完全没把自己这个妯娌放在眼底的做派,公然给这个野丫头做脸。
“三嫂那是客气话,你也当真。她平素深居简出,并不喜人打扰的。你问了她什么问题啊?”
顾琰便又说了一遍。
茯苓挑眉,这什么问题啊?她让顾珏苦背诗书,三寡妇看不入眼,这么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却能打动她?
顾珏道:“你今天踏进去,它是淮河,难道明日它就变成渭水了不成?”
顾琰想想,这还是有可能的,奔流到海,大家都归了一处。或者说水被蒸发了,然后再降下雨来,说不得原本淮河的水就落到了渭水里。
“你三伯母怎么回答你的?”
“三伯母说水既然在一直流淌,自然就不是一条河了。”顾琰把答案的解出全归功与三夫人。
茯苓县主和顾珏想了一阵不得其解,最后吩咐顾琰,“以后莫要总去打扰你三伯母,不能仗着年岁小不懂事就不知趣的去打扰静养的长辈。说出去,人家会说是我没有教你。”
“是。”这是要断她好容易走出来的这条路啊。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人家占了母亲的名分呢。而且,在众人眼底,还是嫡母,自己只有受教的份儿。不过,可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啊。
“正月里,也别只顾着埋头看书,平日里也跟姐姐妹妹一起多走动玩乐。”好学的名声传出去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嗯,女儿知道了。”今儿人人都回自己外家去了,她跟谁走动?若有外客贵客,她也是不被允许出席的,能参加的也就是家族聚会了。好吧,就多去和处境同样尴尬的顾瑾走动一二。这个应该不会犯了继母的忌讳。
☆、026 财路 (1)
顾琰次日便到了四房方姨娘的院子玩耍,一坐下就看到顾瑾的眼眶有点红,不知道是揉过还是根本就刚哭过。而且方姨娘待她也比平日热情。看来是哭过,应该是受了庶姐顾琳或者嫡姐顾琅的气。自己算是来得是时候,所以方姨娘挺欢迎的。在她眼底,顾琰是个不能欺负她女儿的人。这位姨娘心底的高低贵贱是非常分明的。所以,顾瑾受了气她也只能是开解安慰,不敢去替她找回场子。因为嫡女和养在嫡母跟前的庶女是比养在姨娘跟前的庶女贵重些。
不过,不管怎么说,顾瑾这里还是比顾琰那里好些。至少,她摆出来招待顾琰的攒盒里吃食就是满满的。而顾琰那里差不多空了。而且,平常也没人去看她,即使有,下人们也可以及时送过来。反正她也不能拿这点小事去跟继母告状,让处罚对她不敬的下人。顾琰是这么想的,这些是小事,闹出来也没什么大用,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就过去了。但如果触犯到她底线,她就让那些人好看。
顾瑾也挺喜欢和顾琰玩儿,拿了自己的九连环出来,又要她一起玩双陆。还挺大方的给顾琰说了几位女先生的脾性、喜欢什么样的学生等。
顾琰觉得不虚此行,她问顾珏是问不到的。玩了半晌正准备回去的当口,长房的下人过来送礼物。是嫁到梁国公府的长姐顾瑜送回来的,各个姐妹都有。顾瑜做事周到,听说今年多了顾琰便多了一份。侯爷夫人林氏让下人分送各人。
梁国公府管着外洋通商的事,府里富得流油,这拿出来送人的礼物也是外洋来的,一水儿的香料。包装很是精巧,打开匣子就看到里头只剩下两瓶了。一看就知道是被挑剩下的。而且按照准备的顺序,顾琰还在顾瑾之后,只能拿最后剩下的一瓶。
忽然就想起了林妹妹因为收到最后的两只珠花发脾气的事儿。不过,人家是有底气发脾气的。不是因为仗着老太太宠幸,而是因为当时林父尚在,她在贾府是个客人,不是寄人篱下。论主客,肯定应该她先挑。而且即便是寄人篱下,轮姐妹们的年纪她不是最小的。周瑞家的最后给她送来,这代表的就是轻慢。
顾琰可不敢耍小性子,她一件衣裳一口饭食都是来自顾家供养,虽然这供养也轻慢得很。可是总还是衣能蔽体,食能果腹。林妹妹还有林家祖上四代为侯,父亲为巡盐御史攒下的万贯家财傍身,虽然后来这大笔银子不知所踪了,但人家比自己有底气多了。而且看顾瑾也已经是很习惯每每众人挑剩了才轮到她的样子,顾琰便跟着她一起朝来人客气道谢。
方姨娘还抓了把钱递过去,又说了些场面话。顾琰看一眼今日当值的小兰,后者便如法炮制。顾琰心头滴血,她一个月才能领到二两银子的月例,比顾瑾都低一等,这哪里够打赏人跟日用的啊?正月间顾琼顾瑶要过十二岁的生辰,要送两份生辰礼呢。继母是不可能补贴自己的,渣爹跟他开口,也许能给点。可是被继母知道,肯定落不得好。而且,找渣爹要,一次两次还行,次数多了,继母再吹吹枕头风,肯定这条路也就断了。
昨天顾琰想吃糖炒栗子来着,权衡再三,最后还是没舍得那十来个铜板。今天这一下又去了三四十个啊。
顾瑾把匣子推过来,“琰姐姐先挑吧。”
一旁做针线的方姨娘眼风便扫了过来,顾琰笑道:“还是你先挑,我反正也不懂。”这香料应该是值钱的玩意儿,可惜不能拿出去换银子。难道,她这么快就要动用在庄子上攒下的那五六两私房?甚至是木钗里的五十两银票?可不但是舍不得,她也说不清那银票的来历啊。
顾瑾也是因为顾琰来者是客所以让她,既然她没有先挑,她便先拿了一瓶心仪的。头回自己拿的不是最后一样,感觉挺好。
从顾瑾处回去的路上,顾琰一直想着如何创收的问题。可是想来想去不得法,她八岁,不管是什么手艺,都没练到能换银子的地步。之前打的络子在市集可以卖出去,是因为那是小镇上。如今回到京城,那样的小儿科哪里有人瞧得上。她看到过府里丫鬟打的,那叫一个漂亮,一个种类繁多。
而且,也得她能够有机会做这个啊。让继母知道肯定会指责她丢顾府的脸面的。她还得找到一个高雅些的赚钱的法子不可。
小兰看她一路沉默着,也没有说什么来逗她开心,和小菊完全不同。小兰给人的感觉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要不是实在没办法,肯定早想办法调部门了。顾琰也一直没有多理会她。反正她干活不敢偷懒,她怕端娘。
晚上小菊换班了,蹲下给顾琰洗脚的时候听到她问:“小菊,你知道有可以偷偷赚银子的法子么?我说得是不出顾府,也不会被人轻易发觉的法子。”
小菊转头看看顾琰方才临摹的卫夫人的簪花小楷,“奴婢倒是知道一个。有回回家路过一个书店,里头有穷书生帮忙抄书赚铜板。”
果然,虽然小菊憨了点,但人家几个月的可以回趟家,在街上走动走动,知道的资讯就是比一直被关在四面高墙里的自己多些。这年头印刷术还不发达,书基本都靠抄写的啊。她的字,也还看得过去,不行就再下苦功夫嘛。
可是,“你几个月才回去一次呢,这个能行么?”
“不太限时间的,我听到那个穷书生说他住得远,也是一两个月才进京城一趟,不过老板说他的字儿好。当时奴婢就想告诉姑娘的,可是还没来得及还说咱们就回府里了。”
顾琰两眼发亮,反正她每日也要临摹字帖。虽然为了节约是用的清水,但是店家肯定要提供笔墨的。抄好了混在临摹的字帖里藏起来,府里下人没几个识字的,小心一些也不怕他们翻查。而且书店里卖的畅销书,她也可以就抄什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之类的嘛。她又不只会一种字体,等闲不会被发现的。
☆、027 财路(2)
顾琰想了一阵,决定试一试。好容易有了一线希望,如果试都不试就放弃了,那完全不符合顾琰的性格。她把擦干的脚丫放进被窝里,继续想着这个赚钱门路的可行性。被窝里头有汤婆子,所以暖暖的很舒服。
小菊倒了水回来,看到她还在挠下巴,一边自言自语道:“好像也没有别的法子了啊。”
小菊也没有太多的想法,反正姑娘问,她就把知道的说了。至于什么后果之类的,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
“可是,你最近啥时才能出去呢?”出去能拿得到对牌才行呢,而且首先得继母同意。以前小菊隔两个月就能回去,或者她娘来看她,那是因为她们在庄子上。别说小菊,就是顾琰自己跑出庄子溜达一圈,只要不太远,刘氏一时半会儿也发现不了的。
小菊把顾琰望着,她自然也想回家的。顾琰继续挠下巴,“你上回出去买红薯,好像也没事儿啊。”顾府后边的角门走不多远就是大街,有人摆摊设点,出去的时候给看门的几个铜板,快去快回,他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
“你外头有熟人可以帮忙把抄好的书拿去书店么?”
小菊点头,“我有个邻居在书店当学徒,其实我上回就是去找他,然后听到的。”
顾琰的手在被子上拍了一下,“那你回家的时候想办法和他约好,每隔十来日到角门那里收一下货。我每次给他十分之一的铜板,你看行不行?”她听小菊说过,那街上糖炒栗子、臭豆腐、煮花生之类的都有得卖。大不了每次买几文钱的,然后平日再拿点铜板给看门的喝茶,都不用每次给,就当买月票。这样只要自己动作快,还是有得赚的。
小菊笑笑,“应该可以,他很爱赚铜板的。”
顾琰看她瞅着自己笑,就知道她心头在想这人跟我家姑娘一个样儿。看着小菊乐呵呵的样儿,顾琰心头叹气,过得好的,果然就是想得少的!人小菊一个月三百文到现在五百文,铜板基本都交回家里,手里只留不到十文,也成天都开开心心的,啥都不操心。那些铜板可不是替她攒着,她娘都替她哥和她兄弟攒着呢。
过了两日,门房传来消息,说小菊的哥哥给她送东西来了。顾琰心头嗤笑一声,这是知道年底领了双份月例,来拿铜板来了。她心头不忿重男轻女,女儿挣的月例得拿回家给儿子攒着做媳妇本。可是怎奈小菊从小被洗脑,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当下听说了便过来同顾琰告假说要出去一趟。
“记得让你哥带话给你邻居。”她问过小菊她哥这人咋样,能守住话不?结果小菊说她哥憨憨的,是锯嘴葫芦。顾琰立时便放心了,小菊都说憨,那得有多憨啊。而且她娘虽然说重男轻女了一些,但也是很老实巴交的人。她们一家子应该都是老实头,不然也不会在顾府混得这样差了。而且,她也没有别的人可以用。
她也想过万一被发现的后果,可是一点外水都没有,在顾府没法活啊。要是没点好处,那些下人很难使唤的。大冬天的要吃口热饭食都成问题。小事情闹开得不偿失,就只有损失点金钱了。可一月二两银子够做什么啊,还不够送份生辰礼的。她也不能一把寿面绑根红绸条就送去了,她在这个家处境挺尴尬的。最好是随大流,不要引人注目比较好。
小菊方才在和顾琰踢毽子,天气冷活动活动暖和。
端娘进来看到的时候,就见到顾琰拿着毽子站在院子中央出神,“姑娘,你想什么呢?这里有穿堂风,你又脱了大衣裳,怎么在这里站着?小菊呢?”
“哦,她哥哥来给她送东西,方才出去了。我想事情入神了。”顾琰边说边把手伸进端娘抖开的袖子里。
“想什么呢,连冷都不知道了。小菊也是的,说走就走,也不知道让你把衣服穿上。”
“我在想到时候送七姐姐八姐姐什么生辰礼物。端妈妈你也知道,我没银子的。”
端娘伸手把扣子给她系上,她当然知道顾琰没银子,一个铜板都恨不得掰成两个花。就是十二姑娘也比她强多了,好歹每月有三两银子,还有方姨娘替她攒私房。她想了想,“你可以亲手做一件物件送去,譬如荷包或者香囊。虽然只有小半月了,但是赶一赶还是可以的。”端娘有个好处,嘴硬却心软,这十来日看下来,对处境艰难不得不为自己谋划的顾琰也多了一份怜惜。
“还可以这样啊?可是我的女红就是在庄子上跟刘妈妈学的,不知道会不会被嫌弃?”顾琰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亲手做的嘛。而且她就是大大的出血,那两个人也不会多满意。
“奴婢看过,觉得还过得去。先想想花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