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望族毒女-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顾琰的衣着饰物有些是七姐姐八姐姐没怎么狠穿狠戴过的了。
    看来二叔还真是能捞的地方尽量捞,一点没客气。可惜没分家前父亲都得养着这一大家子。而且,水至清则无鱼,庶务也不能没有人管。大哥是世子,以后大有作为的。三哥是读书的种子,过继给了三叔。总不能让他们管吧。还有七叔,听说他管庶务的时候一团糟,比二叔还不如,下头人全合起伙的挖公中的银子。
    杜妈妈将明晃晃的金项圈收进匣子,看看顾琰身后,“琰姑娘的东西谁收着在?”
    顾琰看一眼小菊,后者这才慢一拍的道:“奴婢小菊是姑娘身边的三等丫鬟。”不怪她没反应过来,姑娘从前的东西都是刘妈妈收着,有些收着收着都不见了。
    茯苓蹙眉,“你身边就这么一个笨笨的丫头?”
    顾琰心道,难道连小菊都不给她留?
    “母亲,小菊是一直陪着琰儿长大的。人虽然笨点,但胜在忠心。”
    茯苓看了小菊两眼,“既然如此,那就留下她。不过,既然是贴身伺候的,三等也太低了,升她做二等吧。”
    “小菊,还不快谢谢母亲。”一来就给她身边的人糖果吃啊,继母这是玩什么名堂?
    小菊乐坏了,赶紧跪下给茯苓磕头,“奴婢谢谢夫人、谢谢夫人。”
    “行了,起来吧。琰儿,你去看看你的屋子,有什么不满意的就同杜妈妈说让她们重新弄过。”
    “是。”
    顾珂欣然表示她要去瞧瞧顾琰的新居。
    茯苓道:“珏儿,你也去替琰姐姐瞧瞧。”
    “好的。”顾珏也很爽快的答应了。三人一起走了出去,各自的丫鬟也都跟上。
    等到人一走开,茯苓立时变了脸色,抓起软垫就朝顾询砸去,后者歪头躲开,“你前两天就闹过一场了,现在还来啊?”
    “哼,之前没看到,今儿我看到了。”茯苓县主气咻咻的。
    “以后天天看到呢,难道你天天闹一场?传出去也不怕人笑话。”顾询说完又过来搂着茯苓县主的肩膀哄道:“我知道你受委屈了,可是琰儿都八岁了,是在你进门之前的事。那个时候我年少无知,要是知道能娶到你这么一位绝色美人儿,我才不会乱来呢。”
    茯苓县主抬起头,“那,我跟她的生母,哪个生得更好些?”看那小丫头的面相,十足的小美人胚子,亲娘肯定不能差了。想到这里,她心头又开始泛酸。年少无知,年少无知的爱恋留存才最久远了。
    “当然是你喏,说实在的,她当时抱着孩子上门来,我都把人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就会说这些好听的。”这事儿茯苓县主倒也查得七七八八了,除了只有顾家三个当家做主的人以及顾询顾琰两个当事人才知道的婚书,其他她都知道了。
    这当然是顾老夫人和靖西侯放任的结果。所以一听顾询说这话,倒也知道不完全是虚假的。罢了,母亲也让人传话说已经这样了,而且是婚前的事,面上也不要太过得理不饶人。至于其他的,还不是都捏在她的手心里。一个外室女,以后就是嫁妆也只需要公中出一份就是,碍不着她什么。
    顾询见打开了一条缺口,自然是再接再厉甜言蜜语不要钱似的在茯苓县主耳边说着。现在他只求妻子软化,不要再跟他闹腾就好。孤枕难眠不是个滋味啊!
    顾琰看过屋子一脸的懵懂。顾珂却是识货的,知道屋子不但景致好,家具也都是上乘的而且适合小孩子用。看起来五婶倒是真心要把琰儿接到七房。不过母亲说了,凡事不能光看表象,因为表象都是做给人看的。不过她还是热心的给顾琰指点着诸般好处。
    顾珏见顾珂已经一一指出了,也就没有多说什么。有些话让外人来说比她说好。

  ☆、015 五房(3)

好景致顾琰自然能看出来,至于这家族物什的好处她就是真的不识货了。所以听顾珂一一道来,她还是有些心惊的。看来茯苓县主也是心机深沉之辈啊,至少身边是有这样心机深沉的谋士,说的话她又能听进去的。自己倒成了她洗刷身上妒名挣好名声的工具了。
    反正方才茯苓县主虽然笑得和煦,目光落在身上却有些冷飕飕的。她不是表面上这样愿意接纳甚至欢迎自己的。
    唉,她一个在现代连办公室政治都玩不太转的小白领,如今要在顾府这么复杂的环境里全身而退,有难度啊!还有,想得更深远一点,她要如何才能摆脱顾家对她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呢?头大啊,只能先走一步看一步。
    顾琰自然是不会也不能提出任何不满的,茯苓县主既然做出了安排,肯定不希望她有不满的表示。那些下人更加不愿意返工。如果她有什么不满,怕是还要背了人说几句‘真当自己是千金大小姐正经主子不成’的话来。等时日久了,怕就不是背了人说,是要当着顾琰的面说了。
    茯苓县主安排给她一个教养嬷嬷端娘,很严谨的一个人。听说是顾府的家生子儿奴才,中年守寡无儿无女。也是,她不会安排自己陪嫁的人落人话柄的。看面相有些凶,不太好说话的样子。还有一个贴身的二等丫头小兰,另外一个名额留给了小菊。外头的洒扫等杂活有三等粗使丫头做。至于一等大丫鬟,在顾府只有太夫人和各位夫人才用。
    一时看过了,顾珂便说带顾琰过去东院吃午饭。又问顾珏要不要一起过去。顾珏表示她为母亲侍疾,还没有沐浴更衣就不过去了,明早再去向祖母请安。
    顾珂便带着顾琰坐上暖轿回去东院用饭,方才她们倒是一路慢慢走着过来,顾珂沿途给她介绍着院落景致。这会儿便懒得再走一趟了。
    东院多了两个妇人,一个三十出头,一个二十六七,正是顾府的二夫人汪氏和四夫人徐氏。两人是过来伺候婆母用饭的。至于林氏,因为即将过年,她忙碌得很,而且还要出门应酬,太夫人就发话让她这段时日不必过来。
    顾珂将汪氏和徐氏指给了顾琰认识,两人还各自给了一份见面礼。虽然不丰厚,但也还过得去。顾琰一一拜谢了。
    有下人进来请示饭摆在哪里,太夫人随意指了外间,汪氏徐氏便带着丫鬟们一起去摆膳。当然,她们做的也就是放一下筷子之类的活儿,真正的事情还是丫鬟在做。但是,这个形式一定要有。这代表着太夫人作为婆母的权威。
    两人不过是庶子媳妇,出身自然是很一般,一个是伯府庶子的庶女,一个是六品小吏的嫡女。自然不敢像茯苓县主一般,跟婆母唱对台戏。而且,即便是茯苓县主不也被打压下来了,明早就要来服软么。
    摆完膳,汪氏徐氏留下伺候太夫人,依照她的喜好布菜。至于一众孙女,倒是都被留下一起用饭。除开不在京的,以及嫁出去了的,一共有七、八、九、十、十一、十二还有顾琰一共七个孙女。顾琰的位置挨着顾瑾,有丫鬟在后头伺候。至于顾珲,那是太夫人的心肝宝贝,就坐在她左手边,有专人照看。
    一老八小吃饭,倒是站在后头夹菜的还多些。众人都在打量着顾琰的用餐礼仪。顾琰用餐礼仪不是很过关,但胜在一直吃得不卑不亢的。要吃什么便让丫鬟给夹,而且一直慢条斯理,完全不是一副没见过好东西的样子。总的看下来,倒也不失礼,还颇有几分气度。
    一时用完了饭,有丫鬟端了茶来,顾琰学着顾珂的样子漱口,然后遮着小嘴吐到下人端的痰盂里。左右她不是大的,前头有人的举动可以参照。依葫芦画瓢,不会太走样就是了。
    太夫人让汪氏和徐氏到旁边屋子吃饭,一边又问顾琰:“你这些是跟谁学的?”
    顾琰站起来,“回祖母的话,九姐姐说她做什么我跟着就好。”顾珂的确是在轿子里这么交代的,连这句‘回祖母的话’也是顾珂教的。
    太夫人点点头,摸摸顾珂的头,“珂儿倒是个好姐姐。你听姐姐教导,也不错。”
    顾琼和顾瑶听了抿抿嘴,出风头露脸的机会从来都是顾珂的,她们两个做姐姐的自然是一贯被比下去了。
    顾琰低下头去,老虔婆这里争宠的队伍已经很壮观了,多她一个不多少她一个不少。她也不想承欢她膝下,对杀母仇人她撒不了娇,而且参与进去不小心还会被人陷害吧。她虽然是嫡亲的孙女,但可不像顾珂和顾珏,是有母亲护着的。
    渣爹完全靠不住,继母能对她好?今日的这一面,更是可以见出她表面功夫是做得很好的。就是那个只小自己半岁的顾珏,也不是轻易会在外人面前露出对自己的排斥的。
    众人陪着太夫人说笑了一阵,看她有些困倦,一众孙女便告辞了。顾珲是住在太夫人这里的,打了个小哈欠也由乳母抱了回去。
    走出东院的跨门,顾珂对顾琰道:“我们顾家虽然祖上以军功封侯,但顾家的女孩儿如今却是以才女闻名的。我们的祖姑姑是公主后妃们的老师呢。从她开始,顾家的女孩儿也就比从前更矜贵了。所以琰儿,年后你一定要好好的读书。”
    顾珂说到这里,面上露出些不好意思。母亲说武将世家,又有书香之风,想求娶顾家女的高门贵第子弟不知凡几。她以后,也会嫁到门当户对的人家。她十一岁,马上翻过年就十二岁了,要开始相看人家了。所以林氏不拿她当小孩子,也在告诉她这些。女孩子第一重要是投胎,然后更重要的就是嫁人了。
    顾琰挑眉,还有这样的牛人啊。怪不得顾府上下都表现得很重视女孩子读书受教的。
    她同顾珂道别,然后自然是回五房去。小菊和端娘跟在暖轿子外走着。其实顾琰是更乐意自己散步回去的,可是必须得从众。晚上倒是不用过来东院报到了,不过得和渣爹继母继妹一起吃。

  ☆、016 明路(1)

顾琰闭目养神,想着顾珂说的让她年后好好读书的话。那位做了公主后妃老师的祖姑姑听起来好生厉害的样子,而且很受后辈尊重。如果,她也能成为这样一个大才女,是不是就不会那么轻易被拿去联姻?甚至有一定的自主权?
    一想到这种可能性,顾琰不由得便激动了。正要翻身坐起,就想起了帐子外守着的端娘,只能吐出一口气,又老实地躺了回去。大户人家,连睡觉的姿势都是有讲究的,她这样躺下又起来的肯定得挨说。端娘就是她的紧箍咒。
    还有几日就要过年了,女学也好,族学也好,都放假了。顾府的族学因为有族中子弟还有外姓亲戚来附读,所以是单给女孩儿开了女学。听说腊月二十放假,元宵后第二日开学。所以,还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在此期间,她得跟着端娘好好的练习一下礼仪。这半个多月也许就是她在顾府最轻松的时间了。因为马上要过年,而且她是刚刚才回顾府,继母就是要收拾她也不会在这个时候。
    而礼仪就是她现在最欠缺的,她不想被人笑话。而且,才女怎么能不懂礼仪呢。还有,最好是能够自学一下开蒙的课程。她都八岁了,家里最小的顾珏都读了两年书了。到时候如果程度太差,跟其他人差距太大可不行。族学的先生可不一定肯将就她的进度。那样岂不是恶性循环,越来越差。
    顾琰从小虽然不是学霸一类的人物,可学习成绩也是名列前茅。但是从前受的教育和现在是完全不同的。她起步比别人晚,不加倍努力真的是要做垫底的差生的。
    顾琰想了一会儿,迷迷糊糊的睡过去。一大清早就时时注意步步留心,比她在庄子上的散漫日子紧张多了。所以一放松就睡过去了。
    “姑娘醒醒,端妈妈说该起了。”小菊推醒顾琰。
    小菊伺候顾琰起身穿衣着鞋,重新梳了包包头又洗过脸。然后拿出一个攒盒,打开摆在顾琰面前。这里头有八个格子,装着不同的点心。顾府姑娘屋里都有一个,不过大多数的时候都是放着或是赏了丫鬟吃,过些日子再填满。如顾琰所料,她刚回来,待遇还是不错的,至少表面是比照顾珏减一等。
    顾琰笑了,还是小菊知道她,中午吃的那一点点她差不多已经饿了。
    “小菊,你中饭吃好了么?”
    小菊点头,“姑娘你吃吧,不用管奴婢。奴婢刚升了二等丫鬟,吃得比以前好呢。而且府里比庄子上的饭食原就强一些,吃饱还是不成问题的。”她在厨房领了饭菜回去吃,吃得干干净净的。她一个丫头,不怕那些人笑话她吃得多,反正她没吃别人的。
    端娘走进来,顾琰正拿着一个酥饼往嘴里塞。端娘蹙眉,这才午睡起来怎么就吃上了?经常性的吃零食可不是什么好习惯。
    “端妈妈,我有点饿了。”顾琰赶紧咽下去。
    端娘之前给顾琰脱衣服,留意到她脸上没什么肉,胳膊腿却是结结实实的。想来是中午在太夫人那里用饭,其他姑娘都搁了筷子,她不好再吃,所以这会儿就吃上了。于是点了点头,“那姑娘用吧。”
    顾琰有事想问端娘,也不怕被人知道,“端妈妈,我想问你给公主后妃做老师的祖姑姑的事。”端娘是家生子奴才,跟她打听最合适了。即使不曾接触过,但在顾府后院应该多少是听说过的。
    端娘道:“姑娘问来做什么?”
    “九姐姐起先告诉了我一些,然后让我年后好好读书,所以我想问清楚些。”
    “哦,这位祖姑奶奶本是家中的嫡长女,因为学问好名声在外,所以被甄选进宫做了女官。当时的皇后娘娘很看重和信任她,于是让她教导公主,后来又做了太子妃的老师。”
    顾琰在听端娘说话的时候可没敢吃东西,端娘是她的教导嬷嬷,也是老师一类的角色。她把攒盒推开,小菊便收了起来。听到这里便问道:“那祖姑姑在宫里呆了多久啊?”
    端娘道:“前后差不多有二十年。”
    顾琰很想接着问‘那她嫁人了么’,可是跟端娘不熟,于是憋了回去。她以后会知道的。这里的宫女、女官,难道不像电视里演的二十五岁就可以带着攒下的银子出宫么?
    二十五岁在这里的人看来是老姑娘了,但是顾琰觉得还挺年轻的,完全可以开始一段新的人生。那个时候,顾府对她的掌控应该就不会再这么强了。
    她是这么想的,如果可能,她想走祖姑姑走过的路。要进宫做女官的话,她有一个很好的助力,那就是晋王。等有了一定的名声再拿那颗宝石去请他给自己开进宫的后门然后关照一二应该没问题。然后她谨言慎行好好在宫里混日子攒银子,未尝不是一条好路子。
    端娘心头一哂,这两代顾家姑娘,她冷眼旁观可没有一个能赶得上当年的祖姑奶奶才学的。这位琰姑娘,心倒是挺大的。
    “端妈妈,我的礼仪不是很好,你能不能教教我?”
    端娘原本就是要教的,不然顾琰以后再被人笑话就是她的不是了。现在听顾琰主动问起,脸上的线条便稍微柔和了一些。
    “这原本就是奴婢的职责,姑娘有心向学自然是好。不如现在就开始吧?”
    “好!”顾琰站起来,朝端娘行了一礼。
    端娘侧身受了半礼,然后就从这个礼开始教起。膝盖怎么弯,弯到何种程度,手怎么拿捏……一条一条都有严格的规范。她先说一遍,然后要求顾琰复述。发现她记性挺好,往往说一遍就记住了,而且示范之后也能一遍一遍的练习,没有一点不耐。
    顾琰本就是成年人的心性,而且到了顾府,她必须时时处处做好,当然肯耐下性子用心的学。端娘第一天教的主要就是向祖母父母长辈请安,顾琰练习了整整一个时辰,倒也似模似样了。

  ☆、017 明路(2)

晚上吃饭的时候,顾琰福身见礼以及用餐礼仪便好了不少,顾询看到了便露出笑容来。这是他闺女,要是太不堪了,他也跟着丢脸的。由是对茯苓县主将端娘安排给顾琰做教养嬷嬷很是满意,让人赏了端娘两匹上好的尺头,也夸了顾琰两句。
    “你母亲如此上心的教养你,琰儿你可要记在心头更加用心的学习。”
    “是,琰儿多谢母亲。”饭后,顾询训话,顾琰只得站起来听,然后又朝茯苓县主福身行礼。
    茯苓县主脸色不是太好,她是看端娘不顺眼所以把她赶开的,哪是真心要好好教导顾琰的意思。而且,顾琰下午问顾家那位祖姑奶奶她也是立时得到了消息,心道这小贱人好深远的心思。竟想以此要压过我的珏儿,脱颖而出么?那也得看你有没有这个命。
    顾询看她闷闷不乐的便问道:“你怎么了?”
    “爷,妾身是想到琰儿在外数年,今天回来也算是一家子团聚,美中不足却少了珲儿。”
    顾珏也帮腔道:“就是啊,弟弟不在,珏儿想他了。爹爹,赶紧把弟弟接回来吧。”
    顾询被她们母女用求恳的眼神盯着,心头大为满足,大包大揽道:“这有什么,如今你身子也好了,明日我与你一起去给母亲请安,然后把珲儿接回来就是了。”明日起就封印不用上衙了,所以顾询有一起去请安一说。
    茯苓县主这才笑了,跟婆母斗,就是必须让夫婿跟自己站在一边才行,有什么事让顾询去打头阵。至于旁边坐的这个野丫头,回头慢慢收拾就是了。
    顾琰原本静静听着,没想到茯苓县主话音一转就到了她身上,“琰儿回来得急,离过年也没几日了,来不及给你做过年穿的新衣裳。不如就让珏儿匀两身出来?”
    这种琐事顾询从来不管的,只点了点头,根本没有去想顾琰为什么会没有过年穿的新衣裳。就是人不在府里在庄子上,这些也不该少才是。
    顾珏微微撇了下嘴,她做了四身新衣,公中两身,还有两身是看了式样喜欢缠着茯苓县主掏私房做的。所以,别说两身,就是匀一身给顾琰她也是舍不得的。可是之前茯苓县主同她说了,如果顾琰穿得不好,回头丢的是五房的脸,更是嫡母的脸。而且还许诺回头多给她做几身,她这才勉强答应了。要是她比这野丫头大,就可以拿去年的旧衣给她穿了。就像是七姐姐八姐姐一样,穿过了小了再给她。
    顾珏站起身,“那琰姐姐就跟我去挑衣裳吧。”
    “多谢母亲,多谢妹妹!”
    “嗯,你们去吧。”
    顾琰起身,同顾珏一起福身,“女儿告退。”
    走到回廊上,并肩的顾珏小声道:“你就是个专捡人衣服穿的。”
    “哦,十三妹妹是在替我打抱不平?”顾琰不是不呕的,她的每一身衣裳都是顾琼和顾瑶穿过的。可以想见日后她穿的时候,那两姐妹交换的眼神和嘲笑。还有府里其他的人也都不是瞎子,都知道她是捡的旧衣穿。但是,众人都只会视若无睹,暗地里嘲笑。
    顾珏才没有替她不平的意思,但是这事如果张扬出来,作为嫡母的茯苓县主就不得不替顾琰去出这个头了。她倒是不怕得罪二房两口子,但是为了顾琰她犯不着。所以,顾珏便住口了。不然,顾琰直接闹嚷开说十三妹妹说的,她穿的衣服都是七姐姐八姐姐穿了不要的。这事就被摆到台面上了。那样人人都会觉得顾珏多事,也不看看这都要过年了还挑事儿。
    到了顾珏的小院,景致摆设丫鬟素质自然比顾琰那边高了不只一个台阶。顾琰坐在旁边,顾珏挑来跳去,半天后才选了一身姜黄色与一身红色的出来。
    顾琰笑着道谢,然后让小菊接了过去,“多谢十三妹妹好意了,这两身配母亲给我的金项圈倒也配得。”茯苓县主给她的见面礼自然是要她过年的时候戴的。
    四身衣裳都是顾珏用心挑选的颜色、样式,这会儿不在顾询跟前,脸便垮了下来,“捡人衣服穿的是什么人,那是叫花子!”
    “你我源出一脉,妹妹何出此言?”顾琰本不想和个小丫头针锋相对的,可是顾珏非得要针对她,她也不想当软柿子。
    “哼,我是嫡女,你不过是外室女,胆敢如此和我说话?”顾瑾、顾琳都跟顾琅的叭儿狗一样,顾琰敢这么跟她说话,她要告诉母亲去。
    “谢谢十三妹妹割爱,就当我方才说得不对,你不要生气。那我这就回去试试合不合身,也好及时修改。”顾琰知道吵起来肯定是自己吃亏,便服了个软。
    顾珏想到母亲的叮嘱,这几日不要和野丫头起正面冲突,不耐道:“你快走吧。”眼不见心不烦的转开头去,省得看到那两身新衣裳舍不得。
    顾琰回去三春阁,端娘道:“姑娘,十三姑娘是嫡出,你只是外室女,的确是不该那样同她说话。”
    “那她说我是叫花子,我该怎么办呢?”
    “你应该告诉五夫人,五夫人会责备十三姑娘的。”
    那还不是不痛不痒的就过了。
    “那要是以后她要动手打我,我难道也不能还手?”
    “她是嫡出,你是外室女,她尊贵你卑贱。而且,十三姑娘的教养一向很好的。”
    顾琰拧眉,心头对端娘这套高低贵贱的说辞很抵触。可也知道这是实情,跟顾珏有冲突,吃亏的只能是自己。罢了,总之是自己夺走了她的新衣裳。而且,害自己穿旧衣的也不是她。
    顾琰是七月间的生辰,这会儿七岁半。顾珏是腊月生的,实岁是刚满七岁。七岁的小姑娘不舍得刚做的新衣也是难免。只是,顶着外室女的名头,难道别人这么指着她的鼻子骂,她也得忍着?
    顾琰试了衣服,有些地方有些紧,小菊找出针线替她放了放、改了改。其实,这应该拿到针线房去做的。但是,针线房才做完全府下人过年的新衣,这会儿拿过去肯定不乐意。会拖延不说,改的效果肯定也不好。除非顾琰肯打点些银子。

  ☆、018 明路(3)

次日,顾琰早起洗漱后过去请安,她要跟着顾询和茯苓县主去给太夫人请安。端娘让她吃了块小点心垫着。得去给长辈请安后才能用早饭。当然,不是每日都去,顾府是逢五逢十。昨天是腊月二十五,而今天是要去接顾珲。
    后来顾琰才知道端娘此举实在是很有预见性。因为这天老虔婆和继母对峙了相当久。如果不垫下底,实在是难受得紧。
    事情是这样的,五房一家子过去,对于接回顾珲的请求太夫人一口答应。不但让他们把顾珲接回去,而且还附赠了两个人。这两人并不是他在东院用惯的嬷嬷丫鬟,而是给顾询的通房。一个是依依,一个是惜惜。
    长者赐、不可辞。而且,顾询并没有要辞的意思。茯苓县主原本接到儿子的喜悦顿时被从头泼下的冷水浇灭。
    顾琰和顾珏在他们说起这事前被安排去看着丫鬟给顾珲收拾东西,不过外头的声音还是能听到的。顾珏的眉头当即就拧了起来,只是这种事情哪有小孩子开口的道理。她看看顾珲,有心叫顾珲出去搅黄,就说他不喜欢她们,不要她们跟着回去。可是这也太明显了。
    至于顾琰,她心头有些复杂。茯苓县主不愿分享夫婿的做法,她其实很赞同。但是,有这么两个人她就不会是继母最扎眼的眼中钉。而且,老虔婆和继母中间出现矛盾,也许对她也有好处,必要的时候可以利用一下。算了,事情又不会以她的想法为转移,她就不要多想了。
    顾珲不太懂,只拉着顾珏看他新得的那些稀奇玩意儿。他不喜欢顾琰,直接道:“你出去,不要呆在我屋里。”
    顾琰便从旁边走了出去,比屋里冷,但里头的声音便听得更清楚了。
    “当年为娘就是一时糊涂,听了你三哥的话。想着他们小夫妻琴瑟和谐,没有另给他安排人。如今想来实在是后悔。还是得多子才多福。我这辈子一共有五个儿子,老大、老三、你是我生的,老二和老四是我养的。如今你三哥虽然不在了,但我还有四个孝顺儿子。这两个,都是好的。待有了一儿半女的,再将她们升为姨娘就是。”
    “是,儿子都听娘的。”顾询声音里透出一丝隐隐的愉悦。
    “既然是娘赐下的人,媳妇一定好好安置。”
    顾琰心道就这样就接受了?
    “媳妇这就带她们回去,只不知,二位姑娘的卖身契在哪里?不如一并找出来让媳妇带回去。”婆母突然来着一手,茯苓县主恨得牙都痒了。可是权衡一番也知道,这两人近日她是收也得收,不收也得收。不然一个‘妒’字便会落到她头上。所以,这卖身契非得一并拿走不可。这样,一旦找到合适机会,她这个五房的主母就可以直接将她们发卖。捏在手上也是一个很好的威慑。她大可以让她们跟窈娘一样就挂个虚名,让顾询一年沾不了几回。
    就如长者赐不可辞一般,当家主母掌握家中下人的卖身契也是一条铁律。顾琰听到这里,心头微微一哂。尊贵如继母,也不得不接受婆母赐下的通房啊。就算她回头找到机会卖了又如何,顾府难道会少了可以给顾询做通房的人么?顾府没有,难道不能上外头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啊。
    看来这一次,茯苓县主的做法是真的触到老虔婆底线了。那是完全无视她这个婆母权威了啊。
    顾琰没有想到的是,这事同她还有一点关系。晋王还朝,朝中有一些人事变迁。其中孙家依附太子的娘舅就受了牵累。
    她直接往花房的方向走去了,方才几句也是在慢慢走出去的过程中听到的。不然给人说她听壁角可不好。
    不知道那边是如何拉锯的,总之过了一刻钟才有丫鬟来叫顾琰。眉宇间还有些不耐,怪她胡乱走动的意思。
    “琰姑娘,五爷和五夫人要回去了。”
    “我知道了,有劳姐姐。”其实只走开了几步路,可是这边是放盆栽的暖房,而那边站在屋檐下不但有听壁角嫌疑,还实在有些冷。
    过去就看到渣爹眉眼有些飞扬,继母却很不悦的道:“让你去看着帮弟弟收拾东西也要跑到一边去玩。”
    呃,被迁怒了!顾琰没有做无用的辩解,这里是东院,继母不会再继续发作她。
    上马车的时候,顾珏道:“呀,没有琰姐姐的位置了。”顾珲拉拉杂杂搬了些东西还有玩偶之类上来,没地儿给顾琰坐了。
    茯苓县主便道:“那琰儿你和依依、惜惜坐后一辆马车吧。”
    “是。”
    换到后面一辆,这可不是五房的车,而是东院腾出来的。除了依依和惜惜,还坐了送她们过去的肖嬷嬷。茯苓县主最终还是把二人的卖身契拿到了手,官场起起伏伏,而且孙将军只是一时被贬,说不得什么时候找对门路就起来了。所以太夫人也不能太下茯苓的面子,拉锯一番卖身契还是给了。肖嬷嬷过去,是给二人壮声势的。毕竟是东院来的人,五房的人还是不敢太怠慢。就是茯苓县主,如果不是抓到确切把柄,也不能将她们随意的发卖。
    肖嬷嬷是跟了太夫人四十年的老嬷嬷,府里的事门清,就是林氏这个侯爷夫人见了也对她客气三分。她的儿子媳妇乃至孙儿也都在府里油水多的位置上。
    顾琰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