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望族毒女-第3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琰道:“你们都是聪明人,本宫这么说,不用再解释了吧?”
    半晌,刘侧妃和安侧妃对视一眼,然后道:“太子妃的意思是东宫会对三个孩子还有妾身这些女眷网开一面?”东宫连晋王妃这个仇人的亲女都肯善待。想来也不会太过为难她们的儿子。所以,太子妃方才说的话,她们愿意相信。这也是顾琰带承曦同来的另一重用意。不用她多说什么,承曦的存在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顾琰点头,“太子殿下与本宫还有皇上都不想看到晋王真的走上不归路。所以,愿意再给晋王府一次机会。太子其实从无用妇孺威胁的念头。他是战场上拼杀出来的,素来看不起这样的行为。更何况是如此对待亲嫂子和侄儿侄女。他从前常到晋王府走动,你们该知道他的秉性才是。我言尽于此,该怎么做你们自己好生琢磨。如若不信,可以静待你们孩儿平安被送回再做决断。”虽然这些妇孺对晋王的影响力或许没那么大,但争取过来,也比她们被林氏煽动过去的好。
    一直沉默的晋王妃道:“太子妃,多谢你将承曦照看得那么好。”那孩子,看起来落落大方而且气色甚好,比跟着顾瑾的时候各方面都强多了。而且她言行间对顾琰依恋甚深,可见顾琰是一直善待的。
    顾琰道:“本宫要报复也是报复到大人身上。这一点三嫂尽管放心就是。而且承曦乖巧懂事,甚是可爱。不但本宫喜欢,太子殿下喜欢,就是父皇、母后都很疼爱的。”
    晋王妃眼中出现些许复杂,她讲出这些话其实就是给顾琰的回应了。她没有亲儿子,晋王成大事与否和她关系不是太大。但如果晋王真的造反,她们母女势必得连坐。就连刘、安二人都不认为晋王如果成了大事和她们有多大关系。她们困在京城,肯定是逃不脱的。那将来再有了嫡妃、嫡子,承灏承湛又算什么呢。

  ☆、618 劝说 2

顾琰这里说得晋王妃三人心动了。不过也只是心动,她们还不可能主动提供那些人带走三个孩子的路线和藏身之所。她们只是接受了顾琰说的‘救’回三个孩子,不会难为晋王府妇孺的说辞而已。这样也够了,只要她们不和林氏沆瀣一气绝了晋王的退路就成。
    林氏气得不行,但她对顾琰显然是无可奈何的。顾琰让她旁听完了就打发人抬她回去。然后对顾瑾道:“承曦和球球不知道转悠道哪儿去了,你陪我去找找。”
    顾瑾楞了一下,然后应道:“是。”
    扣儿上前接替她的侍女扶着她往外走,一直走到顾琰从前的居所才停下。顾琰看顾瑾歪在椅子上坐都坐不直,心头喟叹也不知道她当时哪来的力气居然阻止了林氏自我了断。只能说顾瑾的爆发力很强了。
    顾瑾心头也正翻滚呢,她完全被蒙在鼓里,而且几个孩子就只有承治被抛下。至于承曦,那是已经脱离晋王府正式过继到东宫的了。便是将来要昭告天下明正典刑也不会找到她头上。
    顾琰好笑的看她一眼,“得了,你也别不平了。承治那身体,经得起路上的颠簸么?”顿了一下她又道:“你还一直在做着让承治做世子的美梦吧?”
    顾瑾讪讪的,却是无法反驳。
    “从前呢,我师傅是答应过晋王帮他洗精伐髓。但如今晋王这样,这件事自然就不作数了。而且,一次一次的洗精伐髓,然后让他修炼道门心法最多只能让他像个平常人,不至于一辈子是病夫。你觉得晋王会立他当世子?要真是嫡出的也就罢了,偏生不是。在晋王妃抢走你孩子的同时,就注定他就不可能成为继承人了。”
    承曦生下来身体也不是很好,但她毕竟是足月生产的。好好调理还是可以调理好的。这不到了东宫顾琰和王太医费心给她调养,如今就好得差不多了。承治可完全是催生出来的,听说当时就差点落了气。这两年一直是用各种好药吊着。
    “王、王爷平素最疼承治的。”顾瑾声音弱弱的。
    “那是因为承治身体太弱了。”一有点天气变化就要病倒的小娃娃,又是因为被嫡母所害,晋王多怜惜几分再正常不过了。
    “得,你继续做梦吧,我不妨碍你。”
    顾瑾的脸一阵青一阵白的。正在这个时候,承曦和球球被找回来吃下午茶了。宫女把从东宫带来的茶点摆上,伺候三个小主子用。
    承曦外头看看顾瑾,顾瑾也回视她。毕竟是在身边呆了一年多的小娃娃,而且那个时候到底是不是自己生的也不知道。要说顾瑾对承曦一点感情也没有也是不对的。她以为承曦想起自己了。
    却不料承曦问道:“娘,这是姨么?”她方才听苹果说了三伯伯的一个侧妃是娘的堂妹。
    顾琰点点头,“嗯。”她把顾瑾叫进来,本来是想做做她的思想工作,让她帮忙看着那三个女人和林氏的。必要的时候,恢复她的健康也是可以的。可看她还执着着承治‘嫡子’的身份,也就不想再多说什么了。
    承曦站起来对顾瑾道:“姨,刚才是,承曦和弟弟,不懂事。请见谅!”
    球球也看过来,他们只认得小姨。不过姐姐说这个也是娘的妹妹。所以,他们之前捂着眼不看她就有点不乖了。在东宫四个小家伙心头,比较亲的长辈就是小姨和小姑姑,还有大表姐。因为顾琇照顾他们最多,所以最亲。这会儿承曦便代表自己和弟弟,和这个病怏怏的姨致歉了。苹果只是在承曦看到顾琰和顾瑾单独说话疑惑的当口,随口说了一下。也没想到承曦会认识到错误致歉。
    顾瑾楞了下,然后道:“不碍事的,承曦。”这孩子一点都不记得自己了,顾瑾心头一丝失落浮现。琰姐姐把她教得那样好。
    顾琰摸摸承曦的头,“十三姨原谅你们了,快坐下吃点心吧。”
    “十三姨?”
    顾琰点点头。
    承曦道:“大表姐叫娘,十二姨。”
    “是啊,我行十二,十三姨比我小两个月,行十三。就像咱们家团子是老大,承曦是老二,大球是老三,小球是老四。”
    顾琰含笑看三个孩子和乐融融的吃点心,顾瑾也跟着看着。心头却是对晋王妃恨得咬牙切齿。她的承治,没足月就被催生下来,然后被抢走。她现在想见一面都难。她唯一的指望就是他能做上世子,将来承袭王位。可如今看来,的确是不太可能了。晋王府的人都靠不住,到最后她连如今稍好些的待遇都得靠琰姐姐的重视。以后她和承治命运如何,也全在琰姐姐一念之间。
    眼见顾琰不再理会她,正吃着承曦喂到嘴边的糕点,顾瑾忙开口,“琰姐姐,我有什么、能做的么?”
    顾琰没回答,大球在排队投喂呢,后面还有小球。她嘴没空。当然,她的确也不想太快理会顾瑾。顾瑾太懂得利用机会了,同时也很懂得趋利避害、见风使舵。
    她把儿女投喂的食物都吃了,又喝下一口羊奶才道:“也没什么必须你来做的事。”
    “琰姐姐,求你给我一个机会。”
    顾琰这才对顾瑾交代了几句,然后带上儿女离开。承曦还朝顾瑾挥手道别,“姨,再会!”
    球球也跟着她挥手,“姨,再会!”经常听到团子和承曦说的一些词,他们也慢慢会说了。承曦挺爱教他们的。
    顾瑾这会儿心头踏实了不少,笑道:“再会!”
    上车以后,承曦摸着顾琰的脸道:“娘,你千万别病!”
    “病了就不美了是吧?”
    “嗯。”
    顾琰笑笑,生老病死,谁能自主?团子对皇帝说‘爷爷,你千万别死’的时候,态度肯定比这强硬。平常皇帝要是不遵医嘱了,明晖都不找阿允和皇后,只要找团子就成。因为找他们也没用,老爷子不买他的帐。倒是团子每每态度强硬地发号施令,‘爷爷、吃药’,‘爷爷、休息’……那真是一说一个准。
    球球也在一旁点头附和,他们一点都不想美美的娘变成三伯母或者十三姨那样。
    被三双眼睛盯着,顾琰只得应了声‘好,我不病’。
    与此同时,洛阳行宫。这会儿虽然太子下令八百里加急催晋王返回,但消息传到还是需要一些时日的。所以晋王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今日是太后冥诞他是记得的。也让人在洛阳的行宫弄了个小的仪式。
    晋王支撑着上完香回寝房去,眼角余光瞥到角落里的一个人,然后若无其事的收回目光。只微微一哂,原来小允派来的说客是此人。
    秦相年轻的时候曾经出使西陵诸国,也曾在朝堂上用言辞逼来访使节低头。想来他的儿子嘴上功夫应该也是不差的。小允倒是找对了人。
    那人正是秦相嫡长子秦奋,也就是秦菀的亲爹。秦家的祖宅离洛阳不远,秦相三年前过世,秦家人回乡守孝。如今孝期刚满了不久,接到太子殿下的书信秦奋便来了。他年少时出游各地,所以朝堂上过的人大多不认得他。晋王也是当年外出办差见过此人。那时瘟疫肆虐,秦奋是带着一个山野大夫来献药的。晋王记性很好,十多年前的一面之缘,如今略一思忖便想起来了。
    至于他是如何明目张胆混进行宫的,那自然是得益于他二十年行游各方的人脉了。他也是萧允多方找人,唯一顺利进入行宫的。当然,本就是他最寄予厚望的。
    晋王没有点穿他,却也没有提供方便。小允这是后悔了?
    其实,反还是不反晋王心头也是来来回回想了不下百遍了。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在齐王落马、萧允还没有从洛阳回返的当口,他会反。反了逼皇帝写下退位诏书,奉为太上皇。只可惜那个时候没有料到后续的发展,不然那真的是最好的时机。可惜啊,那个时候太过志得意满了。以为顺理成章那个位置就是自己的了。机会失去就不能再回来。如今再要反,小允什么准备都做好了。还有几分胜算?
    从本心来说,他是想反的。兢兢业业十多年,最后美人也好,江山也罢,统统都是为人做嫁衣。但如今天时、地利、人和他占了哪样?
    如今四国都无力也无意再进犯,太子无须腾出手对付他们。只要安内不用攘外。此为天时;太子坐镇京城,手握四镇与京畿重兵。他就是回到晋地,有支持他的地方兵力,要想打赢这场仗谈何容易?这是地利。;太子名分一定便是正统,朝野厌战,这是人和。
    要想占优势也不是没办法,西陵王倒是又派人私下联络了。可如果和他联手,借外族的兵马来造这个反。引得天朝腹地兵火连天,那他成什么人了?这不是步了废太子的后尘么。废太子什么下场,去时不远啊。再说了,西陵王是有信义之人?
    可是,要放弃也实在不甘。如此回京,他下半生就只有受制于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619 劝说 3

丁公公看得很严,秦奋一直没有找到近身接触晋王的机会。今日晋王看他一眼,他也留意到了。当时心头不是不担心的,但他既然受命而来,就没有退缩的道理。不过后来风平浪静的什么都没有发生,既没有好事也没有坏事。秦奋都有些怀疑晋王是不是根本就没有认出自己来。毕竟是那么多年都过去了。
    不过,当年虽然只见了一面,但他身份特殊,晋王是亲自接见并且和他说了一阵话的。而且,以晋王的性子,如果不是认出来了,根本不会转头瞥那一眼。那如今,到底是个什么情状?
    原本,秦奋是打算直接求见的。因为他记忆中的晋王是个一心为民的贤王,他甚至不信晋王可能会谋反。他一开始就拒绝出面的,因为他目前还在守孝的尾期,原本按规矩是不能出门的。直到来人将洛阳附近近来暗地里各方的异动一一指明。知道此事已经真到了快图穷匕见的当口,他这才勉为其难答应前来。
    不过将太子的亲笔书信送到他手里的人说最好不要意图直接求见晋王,然后当面劝说。还说之前不是没有人直接通报过,但都有去无回。如果不是已经实在没合适的人好用了,太子又岂会找上他这个孝期还有三个月才满的人?
    那些人还说洛阳行宫里此刻到底是什么情状谁都不知道,坚决反对他直接去拜见。秦奋倒也同意了,他如今实在不好公开的、大摇大摆的露面。如果不是这件事事关重大,他肯定是不会冒着名声坏掉的风险出头的。
    可不要小看孝期还剩最后三个月就露面。如果传扬了出去,他会被那些儒者骂死的。儒家对一些教条的执行是有些偏执的。或者说朝堂上有些人为了种种目的将这些教条偏执化了。后世都知道是张居正的改革让明朝多存在了八十年,这是存亡断续之功。可在当时改革正在关键的时刻,张居正的爹死了,按规矩必须丁忧。但这一丁忧正推行的改革便要如他的那些政敌所愿前功尽弃。所以张居正请万历皇帝下旨夺情,继续在朝为官推行他的改革大业。于是,他被政敌和天下士子骂成翔了。
    所以,哪怕秦奋行游天下数十年,眼界早已不局限在儒家,但目前还是外儒内法治天下,这不孝的名声他还是不想背的。不过,在这种事关万民福祉的大事上自己如今能出上一分力,哪怕是要冒这天下之大不韪,他也决定豁出去了。如果因为名声就被束缚住,那也就不是他了。
    所以他听从来人的话隐姓埋名潜进来了。但是,光潜进来没有用。根本就见不到卧病的晋王殿下。不过,秦奋来了一段时日,也不是一点收获都没有。他发现,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丁总管在出面。不管是明里还是暗里。当然也不是全靠了他一个人,也有不少人在暗中帮他。这里头有太子派在洛阳的人,还有国师的手下,还有秦奋这几十年结交下来的一些三教九流的朋友。
    他有些怀疑晋王是不是被下属拿住了,而那些事都是下属假他的名义在行事。不然,怎么会真的要做出造反的事来?当初瘟疫肆虐,地方官员都跑了,只有他一个尊贵的皇子还在坚守没有放弃。这才最后等来了转机,解救了全城的百姓。那一番谈话,更是让秦奋觉得晋王将会是给这个朝廷带来盛世的人。
    不过如今太子名分已定,而且亡父和恩师(聂相)对他都甚为看好,观其行事虽然杀伐决断严苛了些,但也不失为一代英主,并不是昏聩之辈啊。如果晋王要反,只能是亲者痛仇者快,最后遭殃的只能是老百姓。
    如今晋王明明认出了自己,却什么举动都没有。让秦奋有些拿不准了。如果晋王要反,就算念着旧情,那应该是将自己驱离;如果他是被人拿住了,也该设法给自己传话以证清白。如今这样真是让人有些看不懂了。难道,他竟然是有心反,但又知道事情成功的可能性极低,可又不甘心放弃?
    想到这里,秦奋陡然觉得自己肩头的担子沉重。晋王如今就处在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的岔路口啊!是燃起战火还是和平发展,可以说都系在了他一念之间。太子既然多方设法,那看来他是不想战的。如今,就看晋王了。
    可是,要见到晋王何其难也!
    自然不能就这么放弃了,秦奋把消息传递给在行宫的帮手。这些人也只能在外围,要不然内里到底是什么情形也不会一头雾水了。
    “无论如何,安排我见晋王一面。务必引开丁总管!否则,这一趟怕是白来了。”
    “我等必尽全力。”
    数日后,秦奋得到了这个机会。内里情形如何他不得而知,但他知道必须抓紧时间。
    晋王倚靠在榻上看书,听到脚步声抬起头来,“原来是故人到访啊,看来这行宫礼太子的势力依然不可小觑。请坐!”说着,将书合了起来放在案头。
    这书秦奋也看过,秦王府出的《九州志》的第一卷。都这当口了,晋王看这书做什么?他在榻旁的椅子上坐下,“一晃十余年不见,没想到王爷还记得在下。”
    “秦先生的风采哪是能随便就忘掉了,虽然你像的是太夫人而不是秦相。你此来为何,本王已然知晓。不知先生打算如何说服本王?”
    秦奋道:“王爷是胸怀锦绣,自有丘壑之人。又岂是人口舌能轻易动之的?”
    “那你准备怎么为太子做这个说客呢?”
    秦奋叹口气,“秦某没有一言下七十城的口舌,只想问王爷一句,您的初心还在么?”
    晋王一震,初心?他的初心是什么?八岁的时候立下宏愿是为了为母亲和自己洗雪耻辱,掌控最高权势他才能有能力去保护想要保护的人。这是他的初心么?
    不、不是的。或者说一开始是被那件事激发他上进,隐隐有了夺嫡的心思。但随着所知所晓的增加,他的心更多是对自己立身处世、建功立业信念的坚定。是见到民间疾苦之后,想以自己的力量还百姓一片太平人间、清平天地的抱负。前者是小爱,而后者才是大爱。才是这些年真正让他百折不挠的。
    可是如今,母亲已经死在父皇手里。而他想要守护的这片天地,已经迎来了新的主人,却不是他。他的小爱、大爱统统都随时间逝去,一切成空。他这一生辛辛苦苦到如今,到底是得到了什么?他不想回京去看小允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那也是他一心向往的天下和美人啊!到最后,一切都是指间流沙,都不属于他。曾经,他离江山和美人都只有一步之遥啊。
    秦奋又道:“王爷,太子还有一件事让在下一定得当面告诉您。”
    “什么?”晋王下意识问道。
    秦奋道:“您的母亲还活着,而且也不是皇上或者太子要对她下毒手。是她自己在出宫之日就服了慢性毒药。后来她想服催发药效加倍的药,被顾侧妃催吐出来了。太子得知消息之后,便让太子妃带着太医正到晋王府抢救下了您母亲。如今老人家身体有些虚弱,但性命没有妨碍。之前服用的满性毒药的药性也解开了。”这件事十分重要,太子叮嘱他一定要把前因后果讲清楚。
    晋王在一开始听的时候就坐直了身子,等秦奋讲完,他问道:“此言当真?”
    “我以先父的信誉起誓,太子信中就是这么说的。那信我不敢带进来,不然就给您看了。”
    晋王慢慢坐了回去,母亲还活着!那这一切就都是她的手笔了。
    “秦先生先回去,消息来得突然,容本王想一想。”想一想自己的初心到底改了没有。
    秦奋也知这不是久留之地,而且说服晋王原也不是多说一阵就可以提高成功率的。他站了起来,“王爷好生保养,在下告退了。”
    晋王点点头,“慢走!”
    等到人走了,晋王在榻上静默了半天。直到另一个脚步声响起,不用抬头都知道是丁总管。
    “王爷”
    晋王道:“孩子们都接到了么?”方才丁总管出去的时候就是说有这方面的消息了。是京城的人以焰火传出来的。这种传递方式相当于通过烽火台的烽火传递一般。直到离京远了再以老鹰传递。东宫养了厉害的飞禽,专门扑捉传讯的别家老鹰。可不敢在京城附近放鹰。
    “刚收到的消息,太后冥诞当日便接到了人,已经送出了京城藏匿。”
    晋王挑眉,“东宫有什么反应?”
    “东宫自然是明察暗访,不过小主子们在京外隐于市井,不是那么好查找的。”如果想一路送到洛阳,那肯定是不行的。沿途还不知道有多少关卡。但究竟藏匿,就不是那么好找了。那地方是早就准备好了的。
    晋王点点头,“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是。”

  ☆、620 找到

秦奋回到住处,面对询问他只能两手一摊,“不知道。晋王说他要好好想想。你们先这样回禀太子殿下吧。晋王病了是真,但更多是心结难结。之前的事用他名义出面的都是丁总管,但他也知情,不知道是事前还是事后。我已经将林夫人还活着消息告诉他了。他看起来信了大半。至于后续,还得再等。”
    来人点点头离去,秦奋躺在床上却是久久不能入眠。他不是儒家,但儒家定下纲常的确是很有必要的。不然这世道岂不是要像南北朝时期一样,‘前见子杀父,后见弟杀兄’,整个儿乱套了。不过如今到底如何,还是只有尽人事而已。希望晋王初心未改吧。
    此时的东宫,萧允枕在顾琰腿上,“我估着那三个孩子没有送走。已经让人在京城内外拉网式的搜查,里长拿出户籍,一家一家的对照有几个孩子。同时命人对屋舍进行彻底搜查。只说是有拐子拐走了三个贵人家的孩子。再远的地方,也派了关卡守着,要转移也不容易。”所以,找到只是早早晚晚的事儿。
    顾琰看一眼旁边,四个孩子睡得跟小猪仔一样。非要闹着跟他们一起睡,说他们的床大睡得下。还不是团子起的头,球球立马响应,然后连承曦都掺和进来。这会儿睡熟了,也该叫人抱出去了。再是床大,也没有六个人大被同眠的。
    “那三个孩子娇生惯养的长大,我看也吃不了路上颠簸的苦。但是为什么你认为是藏在乡下?”
    “那些大户人家的别院、庄子,我也另派了人去查的。不过我觉得乡下的可能性大些。亲近晋王的人最近被我动得差不多了,胆敢收留的人怕是不多。不过我觉得他们躲藏的地方也不会是太穷的地儿。你说得没错,他们吃不了苦。”
    两个人正说着,齐娘子在外头叩门,“太子、太子妃,王府里有消息送来。”
    萧允坐起来,“咱们王府?”
    “是。”
    “进来说。”
    消息是小菊送到王府的,义学里有一个孩子去他外公家,听他舅舅说起前几日夜半起夜看到一辆用黑布蒙得严严实实的马车进村,直接驶进村里的地主家去了。
    小菊在义学里说起过京城里有贵人家丢了孩子的事儿。他回来就说给小菊听了。王府里的府兵得到小菊派人报信已经便服出发去那孩子的外公村子看个究竟。那个村子是何山派出去的人还没有排查到的地方。王府里那些留守的人在萧允顾琰一家子进宫后就觉得自己有些像吃闲饭的,所以知道以后忙不迭的就赶去了。如今已经看到了他们放的焰火,证实的确是晋王府的三个孩子。
    萧允高兴地对顾琰道:“你那义学还真有点用啊。”
    顾琰也笑笑,“其实你那样排查找到是早晚的事儿,哪儿都不可能凭空多出三个孩子来。搜查屋舍也杜绝了密室藏人的可能性。不过这样是省了很多事儿。除非他们肯藏到深山,偏他们又不太能吃苦。不说承悦,便是两个男孩子平日也是比较娇惯的。关键还是一早就察觉了,没让他们送得更远。”
    人平安找到了,夫妻俩也就放下了一桩心事。当天就派人给晋王妃送去了。从顾瑾那里传来的消息,林氏和几个儿媳险些争吵起来。看来婆媳是很难再一条心了。如此也好,晋王如果回京,至少少几个像林氏那样撺掇他反的。虽然这几个女人影响力有限,但拔河嘛,多几个人往这边拔,那边少几个人总是好的。
    这些日子,老爷子那里哪个儿子轮上侍疾都会被赶出来。只有团子这个孙子陪着。这个也挺好理解,老爷子懒得装病。顾琰一早一晚带着三个小的过去看团子。他在那边给皇帝当‘多陪’,一点也没有不耐烦。还对他爹说‘爹你忙你的,爷爷这儿有我呢’。
    把他爹乐得抱他起来转圈,“团子长大了,知道替爹尽孝了。”
    几个伯伯问他爷爷怎么样了,他都是统一回答‘爷爷好着呢’。顾琰听得多了都觉得他这回答实在很官方,估计是老爷子让他这么回答的。不过这也是真话,老爷子如今确实好着呢。虽然有些小病小痛的,但都没有大碍。团子这么大大方方地回答,倒是让人觉得扑朔迷离的。
    如今外界关注老爷子身体的不在少数,就连元元放假回家都被太夫人叫去问过。至于三夫人和顾珉当然更逃不掉,不过可能太夫人觉得他们说得不尽不实吧。不过元元能告诉她的也就是一句‘皇上好着呢’。其实这是元元亲眼所见,可是三岁小娃说的实话,往往只会被认为他们什么都不知道。
    顾琰知道太夫人是在担心皇帝要是真不行了,是不是顾琰小命也要跟着不保。然后她自己一生所有期望都会跟着成空。太夫人如今也就这一点执着了。
    前段时日顾家虚惊一场后,太夫人缓过来就当着满堂儿孙把攒了六十年的、丰厚的私库给分了。她所出的长房、三房、幺房人人有份。就连顾琰,当初曾许过她的嫁妆,也单独列了一张单子。给不给是老太太的意思,要不要就看顾琰自己了。倒是分得比较公平,没有哪房有大的意见。很多物件都是指明了给哪个儿子或者孙儿、孙女的。
    如今倒是顾家晚辈人人都对她感情又深厚了几分。很多时候,疼爱与否都不是靠嘴说,是要靠物质来表达的。顾琰看了一下顾珉送进宫来的单子,团子哥三她都有物件馈赠留作纪念,就连承曦也有。不得不说,老太太这一手玩儿得挺漂亮的,晚辈尤其是孙子、重孙辈的会感念她很多年。
    让顾琰比较无语的是,知道这件事后老爷子还感慨了一番,“你祖父是军中栋梁,你祖母是女中诸葛。他们怎么会生出了你爹那样的儿子来的?又怎么在你这里又拐回去了?”
    顾琰能怎么说?说渣爹是被娇惯坏了,那老爷子更有话说了。人家的幺儿娇惯得在宫里横着走,如今可像样了。你靖西侯府的嫡幼子再娇惯,能比皇帝心爱女人以命换命给生的小儿子还要娇惯?
    她也不知道老爷子怎么就对洗涮她这么有兴趣,乐此不疲。偏她就是有一个那样的爹,每次被取笑都没话好说。最后顾琰道:“好歹儿臣那个爹也是给了儿臣一张好脸啊。不然,怎么会被阿允看上,又哪里能有父皇您心爱的团子和球球出生呢?”
    皇帝被她堵了也不生气,笑道:“说得也是。你那个爹除了是出名的草包,也是出了名的美人哪。万幸朕三个孙子只随了后头一项。”没有被拉低颜值,更没有被拉低智商值。
    顾琰便又被堵得没话好说了,看何皇后进来便告退出去了。她愤愤的跟明晖抱怨,“你说老爷子他这是什么心态啊?这么一而再、再而三地嘲笑我有意思么?”
    明晖失笑,“你身上找来找去,也就这个黑点了。他不嘲笑这个,难道嘲笑你悍妒不能容人啊?你把他那个不服管教的儿子收拾得服服帖帖的,也得让他找找平衡吧。”皇帝这是把琰儿当晚辈在逗弄啊!否则他才懒得嘲笑呢。只是琰儿还不自知而已。这对公媳其实也挺有意思。如果没有横亘着那桩事其实蛮好啊。
    顾琰撇嘴,腹诽了几句没说出口。
    “也不知道洛阳那边怎么样了?”八百里加急,消息应该也快传到了。
    明晖道:“秦先生那里传回来的消息他已经见到晋王了。但晋王没有明确的表态。”
    顾琰叹口气,“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