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望族毒女-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允小声道:“何止一个啊!”这要是把贵妃、淑妃等人都算上,好多呢。
皇帝瞪萧允一眼,给团子解释道:“因为你祖母不在了,祖父聘了如今那位祖母为继室。所以她也是你的祖母。”
顾琰心道,这个说法倒是把废后一笔抹去了。
团子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又转头去看画像。
皇帝道:“你们什么时候给朕生个孙女儿啊?”继承了卿儿和琰儿的美貌多才的孙女,想一想都令人期待啊。怕是比谁家的小姑娘都要来得好些。
团子听到了,立即大声附和道:“要妹妹!”
萧允道:“那爹你可得跟着国师好好养生。这也是啊,怎么就一气儿生了三个都是儿子呢。”声音里满是得意。老头子当初生个儿子多难啊,好不容易生出来一个还跑到宗庙里跪了半夜。到了他这儿,三年生仨。
皇帝懒得理他,头都没转一下。
团子还记得生弟弟还是生妹妹是归他爹管的,于是又道:“爹,要妹妹嘛——”
萧允道:“没问题!”
顾琰瞥向老爷子,见他静静的看着画像,嘴角一抹微笑,不知道在想什么,只是手上把团子抱得牢牢的。她一下子就觉得自己之前说要不要问问老爷子想点谁来作陪的话有点犯蠢。老爷子分明就不需要后宫嫔妃作陪,谁来了都是打搅他怀念宸妃,在他看来都是多余的。而来的人站在这里怕是也尴尬得紧,怪不得之前何皇后直接就说自己体力不支要回行宫先歇歇,贵妃淑妃等人也都一一离去呢。此时适合站在这里陪着皇帝思念佳人的,就只有宸妃的血脉后裔而已。自己还真是一孕傻三年啊,连这都没有想到!
晚间东昌王等人也从那边被邀过来一起用饭,三个老头子叙旧,几个小娃娃满场跑来跑去,场景倒是蛮感人的。
顾瑜对顾琰又亲热了许多,她小声道:“十二妹,我知道你心头难免有些芥蒂。可是我入了梁家门,就是梁家人。很多时候也是身不由己。”
“大姐姐不用说了,这些我都明白。”这世上能把人聚得更严实的还是利益。老爷子当着梁国公的面说了那么一番话,梁国公心头的天平肯定是会发生变化的。如今这样的关系,反而牢靠些。
不说顾瑜,其他人除了清高如三伯母、和她真正是共进退的四哥,就是顾珏也也是因为别无选择才在去年最艰难的时候坚定站在了她这边的么。她和顾瑜本就没有多么深厚的姐妹情谊,原本就没有太重的指望,自然不会因为她的做法而受伤。何况去年的事和自己从小感情最好的那一个,才是捅刀子捅得最狠的。只不过她心底嘛,也会因为秦王府处于弱势时亲人们的迥异表现远近亲疏更加明晰而已。
顾珏和顾琇坐在一处,很是低调,几乎没有存在感。皇帝大概还记得她是谁没有问过,一直视若无睹。这种场合于她而言很尴尬,但又不得不出席。因为她除了是孙茯苓的女儿,还是顾家女,是萧戎的正妻。
当年孙茯苓看中了齐王可能为储君,所以豁出名声不要没名没分的跟了他。如果齐王真的能成储君进而称帝,后宫她是很难有一席之地了,但是就算只做一个外室她的日子都会很好过。她的儿女会跟着享福,根本就没人敢取笑于她。不得不说在经历过只看脸选男人的失败后,她相当豁得出去。可惜,她又赌输了。如今不但齐王失势,就连德妃和魏王都失势,孙家更是被抄家。曾经风光无比的茯苓县主,从天上掉落尘埃。她的儿女如今都要靠着顾琰才能继续过好日子。
顾琰举杯和东方樱共饮了一杯,小声问道:“师母怎么没过来?这儿又没有外人。”
“叫她了,她说留下帮我看着臻宁就不过来了。我觉得叔叔婶婶之间怪怪的。那感觉就是搭伙过日子,做个伴。”东方樱这次未婚产女受了王氏尽心尽力的照顾,心头对她对了几分认同。
顾琰也有些唏嘘,王氏今日能跪在明晖身边祭拜姑祖母,怕是就已经于愿足矣了。当时都看到她眼角的泪花了。至于旁的,她怕是也不求更多了。
明晖好好捯饬过之后和在小道观完全不同,那是从里到外冒着几丝仙气的。王氏其实也是美丽动人又温婉大方,对小辈极好。真到了关键时刻,外柔内刚的她也是能担事的人。皇帝亲自挑的人,肯定不能委屈了他宝贝师弟啊。可是顾琰看了两年,她真没看出他们俩有CP感、有化学反应啊。
王氏嘛,对明晖肯定是有感情的。首先就是感激之情,感激他让她有了提早离开宫廷这个大泥潭的机会。作为女官,她原本还要服役好几年才有机会脱离宫中生活的。就冲这一点,她就比同一批进宫的姐妹幸运了很多。更不要说她如今还有了小棋儿。后来慢慢的,顾琰就发现她眼中的内容有些变质了。她动情了!只是一直压抑着而已。
这个其实再自然不过,顾琰觉得她小时候要是见过明晖的真面目又一直不知道彼此的关系,八成她也会动心。亏得那个时候他邋里邋遢还扮老了三十岁啊。
再说明晖的人品,表面嬉笑怒骂,实际却是心怀天下。当初他在小道观藏得好好儿的,就因为认为晋王是个好王爷,便不惜暴露身份为他治伤,落得个自己拖着早年中毒又受伤一直没好全的身体亡命天涯的下场。他并不图晋王任何回报,收下那几十两银子也多半是为了她以后能过得好些。
这几年更是放弃了闲云野鹤的生活,伴君如伴虎的给皇帝当起了健康顾问,为他延年益寿。说起来,顾琰其实也很希望明晖能有正常的家庭生活,但是她是不敢强迫的。皇帝的做法虽然是成全了不少人,却也是罔顾了明晖自己的意愿。他其实是可以撂挑子走人不干了的。顾琰相信如果他要跑,皇帝怕是找不回来。可他却还是屈从了皇帝的意思,生下小棋儿。留下来继续设法延长皇帝的寿命,对王氏母子负起责任。
这样的男子,要让王氏不动心真的是很难。可是顾琰观察明晖,却看到他眼底一如当初禁欲的淡然。王氏母子于他而言,就只是责任而已。想必,破戒的自责其实一直在他心底萦绕吧。有时候看到这样的明晖,顾琰心头都忍不住怨怪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的皇帝。但一面又庆幸有小棋儿这么可爱的小师弟,着实是矛盾不已。
东方樱看顾琰发起愣来,伸手撞撞她,“叔叔问你盯着他做什么?”
顾琰一看,果然明晖眼含疑问的看着自己,他腿上坐的是不如往日精神的元元。
顾琰道:“师傅,我盯着你,发呆啊!”
明晖瞪她一眼,然后问元元,“你姑姑说的全是废话。”
元元咯咯一笑,往后靠进明晖怀里。他看向上方三个老头儿,上头皇帝的健康归他管,还有自家老头子一副病怏怏的模样,他得盯着省得他们忆往昔峥嵘岁月一时说激动了偷偷喝酒。
皇帝见状对东昌王道:“他平素就这样,跟盯不老实的孩子一样盯着朕。朕如今是好多了,看你这幅模样。不如这回让他跟你回去东昌呆一些日子。朕身边还有太医正等人呢。实在不行,琰儿也可以替代一段时日的。”
东昌王面上露出喜色,“那当然是再好不过了。明晖,你就带上小棋儿过些日子随为父回东昌吧。”
明晖点点头,“好!”能够不弄得忠孝不能两全,当然是好了。
东昌王让人把跟着团子混到台上跳舞的队列里的小棋儿抱过来,“乖孙子,你别在上头了。看回头被撞到了。”
小棋儿回身指指团子,意思团子会照看他。倒是对这个师侄信任得很,根本不考虑团子如今也只是三头身,哪里真能照看得了他。
顾琰看看台上跟着舞女胡乱动作的团子,看小棋儿还蠢蠢欲动的想再上去,便把团子也叫了回来,“坐下吃些东西,好好一场舞加上你成什么了?”
团子指指中意的菜肴,然后张开嘴巴。顾琰便夹了喂给他,有些无奈的道:“你怎么就这么喜欢跳舞啊?”几乎是每到这种场合,他都要钻到台上去。一个没看好,一眨眼就能在台上找到他。
团子把菜吞咽了下去,挺挺小胸膛道:“都看我!”
嗬,还挺有表现欲。
萧允没好气道:“那街上耍猴的人家路过还都要看两眼呢。”
“要猴子——”团子听了大声道,小棋儿窝在东方樱怀里帮腔:“猴——”
萧允气结,不再和他说了。
顾琰又喂了团子一勺,“你就不能像元元一样安安静静的坐着么?”
团团看看元元,然后反手指指自己的鼻孔,“通的。”他是说元元鼻子不通不舒服才坐得住。
小棋儿有样学样,反手指指自己的小鼻子,“通——”
元元恼了,瞪着他们俩。
东方樱哈哈一笑,“你们两个小家伙,元元不舒服你们还笑她。罚你们老实坐着吃东西,小屁屁再不许离开位置。”
晚上,团子跟着皇帝一起睡。他坐在大床上抬起手由皇帝给他脱衣服。他以前也在紫檀精舍睡过,就是跟着皇帝。不过是午睡居多,过夜就那么一两回。
“还要不要尿尿?”
团子摇头,“尿过了。”
“晚上要尿记得提前喊人,别发水冲爷爷。”皇帝掀开云被,团子直接翻身滚了进去。
“你还真是个团子啊!回头回京城的时候就把你团起来踹一脚就滚回去了。”
团子摸摸小屁屁,“才不要!”顿了一下又一本正经的道:“球球才能滚。”
“团子一样可以滚,你方才不就滚了么?你们三兄弟都圆溜溜的可以滚。这名儿都怎么起的?这要是个小孙女又要取成什么样啊?”
“丸子。”这个是团子追根究底从顾琰嘴里挖出来的未来妹妹的名字。虽然是随口那么一说,不过说过顾琰觉得不错,以后肯定就启用这个了。
“得,又是个圆溜溜的。躺好,别动来动去的。”
“哦。”
顾琰从婴儿房出来,问了一下知道萧允到各处巡视去了便先行回房。老爷子住这里,安保自然是重中之重。虽说洛阳一直以来都很安定,边境有镇东军守着,城里也有衙役和士兵巡逻。而且天朝和东昌的关系这几十年一直很友好。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再说了,就算不说外贼,内贼也不得不防。
此行所有的事务都是萧允在负责,万一有个闪失,那就全是他的责任了。皇帝留下齐王看着晋王,又执意把贵妃带到洛阳。这都说明他不是完全信任晋王的。在皇家父子相疑、兄弟相疑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不疑才是不正常。就是了为了不然儿子行差踏错,皇帝也得把所有的路子堵死。
如果皇帝这次东巡出事,黑锅肯定会扣在萧允头上,得利的自然是留京的晋王。身在皇家,第一件要学会的便是不惮于用最大的恶意揣测对手。正如皇帝所说,如果晋王只会儒家的温良恭俭让,他如何走得到今天?所以,依然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这一路行来,萧允都将楚王一系盯得紧紧的。让他们没有私下搞小动作的机会。楚王背地里对萧允颇多抱怨甚至是诅咒,这些顾琰都从江氏那里知道了。但是却没发现他有什么异动。他们自然不会只信江氏的一面之词,但安插在楚王身边的其他人也是同样的说辞。看起来倒不像是有什么打算的样子。
萧允说晋王最看重的就是名声,他不能失了天下士子的心。所以明着他是不会做什么的。而且老头子其实防范也挺严实,没有给他下手的机会。但是,自己依然不能不防着。
这一夜,萧允睡得比之前都警醒,虽然他已经调了行宫的守卫过来支援,却依然不敢大意。这么大的声势,从今日起,这座宅子是秦王别苑的消息算是暴露了。顾琰想窝在这儿过自在清闲的日子是不可能的。
☆、434 友邦
萧允和顾琰对视一眼,既然是东昌王很可能中了不知名的毒,不消说东昌此时正面临险恶的王权争斗。这几十年天朝力撑东昌王,镇东将军也曾率军进东昌帮助镇压过叛乱。而且这次,东昌王本人还在天朝境内呢。所以这会儿他们虽然惊讶,却并不惊慌。
“那国师是怎么打算的?”萧允问道。
“我让阿樱连夜启程回东昌去了,去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些事我做不来,她比较擅长。她虽然一走近两年,但是之前的人脉还在的。至于老头子,他现在身体不好,我打算留他在洛阳住下,好好调理一下身体。此刻天色已晚,我就没有去打扰皇上。明日还请秦王代为禀奏一声。我得回去翻查我娘留下的那些医书典籍,先弄清楚老头子是中了什么毒最要紧。”
萧允想了一下,“明日父皇回行宫了,我就让王太医过去帮国师。”
顾琰道:“我明天也过来帮忙。”
明晖道:“你就算了,照顾好你三个儿子就成了。师姐如今已经在书库忙活上了,我这就回去了。对了,明儿把香娘子派过来,我想让她瞧瞧老头子是不是闻了什么掺了东西的香料。对外就说是给他配一味有助恢复的香好了。”
顾琰点头,“好的,没问题。”本来想问需不需要把小师弟和臻宁接到这里照看,后来一想师爷肯定是想他们陪着的就作罢了。无缘无故接来,他老人家肯定要奇怪的。师傅跟三伯母在书库里翻查典籍,还可以说是替姑祖母整理书库。接孩子就有点不对劲了。
明晖说完就离开了,顾琰和萧允重又躺到床上。顾琰感慨道:“没想到天朝这边父子、兄弟没出什么状况,倒是东昌王室先乱了。好在师爷执意往洛阳来了,不然这会儿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呢。说起来,还多亏了团子的神来之笔呢。”
“嗯,睡吧。真要是这样,那也是你师爷福大命大。”
翌日,顾琰和萧允把自己打理妥当,便抱着吃过奶的两个球球到安排皇帝入住的院落。这屋子是当初就留出来的,是整栋宅子景致最好的院子。每家这样的院子按规矩都是给尊长居住的。譬如当年靖西侯府的东院。如今这一进屋舍的厢房用来祭奠宸妃,正房留给老爷子做卧房。原本也没想过会真有派上用场的一天。昨儿老爷子知道他们一直把这一进屋子留给他,表情很是和悦满意。
过去听说祖孙俩都已经起了,这会儿老爷子正抱了团子去给宸妃上清早第一炷香呢。萧允和顾琰便从乳母怀里接过大球小球抱着一起进去上香。
皇帝满意的看着他们一家五口。不管怎么说,琰儿一气儿给他和卿儿生了三个孙子开枝散叶,这就是一个大功。等来日他去见卿儿,也能多点底气。他把他们的儿子照顾得很好。等到那件事尘埃落定,他也就没有别的牵挂了。卿儿也等了他二十五年了。
一家人上完了香,萧允道:“爹,去吃早饭吧。是琰儿昨晚配好料,让人三更就开始熬的养生粥,按照我娘留下的手札里弄的。”
“好。”
皇帝牵着团子走在前头,萧允和顾琰一人抱一个跟在后头,看起来就像是普通的六口之家一般。皇帝显然很享受这样的时光。所以萧允一直等到他用完饭,回到行宫才把明晖昨晚过来说的话告诉了他。
皇帝蹙眉,“有这样的事?我就说他怎么一下子老得这样厉害。你叮嘱镇东将军注意东昌那边的动向,一旦东昌求援随时准备出发。”
“是。”
秦王府的院落这边,团子问顾琰,“娘,怎么不住家里?”
“咱们要跟爷爷住一处啊。”有了昨日里三层外三层把宅子护着,又把街道都封了,那儿如今其实跟行宫也没两样了。
“像昨天,不好么?”
“不好,爷爷是一国之君,要住行宫,处理很多事情。”
团子嘟囔,“找元元、小师叔,不方便。”
“有什么不方便啊,反正你只负责坐马车过去就是。只不过要多走一刻钟罢了。难道住那边,你还能想去找他们,就迈脚去了?”
团子挠挠头,好像也是啊。于是便不再纠结了。
“去看花花吧,你的花浇水了么?”
“没。”想到自己的两盆花,团子急急忙忙叫上阿大阿二就回去厢房浇花了。小家伙是个爱美的,对于这两盆牡丹正在兴头上,关心得很。
顾琰怕他一会儿闲着没事又闹腾,便让人去弄了几只很漂亮的风筝回来,让阿大阿二和顾玺陪他在草坪上放风筝。她自己则趁着团子玩得起劲,大球小球睡着的机会去看了下贵女书院上学的情况。三夫人帮着明晖翻查典籍,这儿需要一个管事的人啊。顾琰是分身乏术了,想了想便把事情交给平常经常跟着三夫人做事的侯女官了。这位在宫中就是能人,管个贵女书院自然不在话下。现在想想,她昨天一冲动就跟明晖说要过去帮忙,根本就不现实。就不说她三个儿子最大的都还没满两周岁,在洛阳需要秦王妃出面做的事儿可也不少呢。
安排好了贵女书院,顾琰又往何皇后的居处去。昨日何皇后说自己体力不支,没有一同下山。她回来了总该去问候一声。
何皇后早就恢复过来了。这会儿倒是一众妃嫔还有公主、王妃都集中在她那里,正商议着要办一场真正赏牡丹的大会。顾琰请安之后便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落座,先旁听着。她还不知道前情呢。她的位置就在何皇后左手边,这次晋王妃没来,她就成了王妃里独一份的亲王妃。地位唯有十六公主这个嫡出皇女可以媲美。
这会儿真是十六公主在说话,“母后,昨儿咱们每个人准备的花盆都是小的。这回让那些世代专门种植牡丹的人家把最好最大的牡丹送到行宫来,儿臣觉得那么一盆盆的重叠上,还真是怪好看的呢。听说洛阳的花农每天都要斗花,还要祭拜花神。不如这次就让她们到行宫来弄?”
十六公主是何皇后亲女,所以在座众人有了想法都喜欢先去说动她,然后再经由她说动皇后。这条曲线救国的道路往往比自己来说事半功倍些。
听她说起昨天捧上山的花都小盆,在座诸人都露出笑来。昨天那种情况,谁傻才挑一盆大盆的呢。也只有皇帝挑了四盆大的让士兵抬上去。大盆的显然更有看头一些。于是也纷纷赞同这样的安排。
何皇后想了想,“也不是不行。那这件事就交给十六你和小十、还有……老八媳妇负责。尽快拿个章程出来。”
十公主、十六公主还有蜀王妃一起站起来,“是,儿臣领旨。”
主意是十公主出的,十六公主极力赞同,所以点了她们两姐妹。至于蜀王妃被点名,那是因为齐王妃和晋王妃这次都没随行;燕王妃何皇后和皇帝都不喜;然后渝王妃那里还要张罗照应一众文章大家;楚王妃一路避嫌不揽事,生怕出了什么意外被怀疑别有居心;顾琰又要照顾三个年幼的儿子,还有其他许多事务,也是不能再加担子的。所以何皇后看了一圈就只好把一向没什么存在感的蜀王妃抓壮丁了。
何皇后看向顾琰,“琰儿,昨儿皇上用饭可香,睡得可好?”
众人都看了过来,昨天皇帝就如平常人家的老公公一般住到秦王在洛阳的别苑,众人都是知道的。要说皇帝待秦王府的偏爱,那是举世皆知的。亲临秦王府明里暗里也不是一回两回。在座的人对此都有些麻木了。可是眼瞅着这到了洛阳,还是到萧允顾琰家的别苑住了一晚,还是有些令人心头失衡啊。
顾琰道:“回母后的话,昨日父皇与梁国公叙旧,饭菜用得挺香。儿臣今早请安的时候,看他精气神都挺好,想来睡得也不错。”昨天的饭菜,顾琰是把抄录的欧夫人给的宸妃的食谱手札给了管御厨让他按上头的菜色做的。皇帝用得是挺香。今早看他的气色,昨晚有乖孙子陪睡,睡得的确还不错的样子。
“哦,那就好。”昨日祭拜顾大姑的事已经了了,只要皇帝吃得好睡的香,那大家伙就可以放放心心的玩乐了。
众人又闲话了一阵,何皇后道:“都散了吧。琰儿你留一下。”
待众人离去,何皇后对顾琰道:“皇上已经派人告知本宫东昌王的事,如果国师有任何需要,你直接让人去办就是。不用再来请示本宫,也免得耽误时间。”
“儿臣知道了,紧急的事情就不事前请示了。事后儿臣再来汇报。”要用到宫里的人力物力财力,事前不用请示是何皇后开恩,但事后肯定得知会一声。就是在职场,这也是规矩,何况这还是宫廷。说起来如今在女眷里,同辈里顾琰就晋王妃一个平级,何皇后这一个上级,其他贵妃、淑妃因为不是亲母妃,和她品级(正一品)也相当。所以,当然不能怠慢了何皇后,处处都得表现出尊重来。不是亲婆母,更得注意。
何皇后捏捏额角,“淑妃从昨日起就有些精神恍惚。本宫让十七回去照顾她,她却避而不见。想来想去,大概是她那块心病又犯了。小十七怕是有些难受,你回头去宽慰她两句吧。”何皇后声音里有些悲悯之意。皇帝昨日肯定是去怀念宸妃去了,淑妃这么多年对宸妃一直是耿耿于怀。可小十七何辜?
顾琰有些纳闷的道:“母后,儿臣其实一直想不明白。就因为十七妹长得很像母妃,所以一直不受淑母妃待见?那可是她十月怀胎生下来的。”
何皇后道:“这事儿本宫也过问过。听说小十七生下来就酷似宸妃,皇上是高兴得不行,从小当掌上明珠宠着。可当时淑妃还在坐月子就说这不是她的女儿,是、是宸妃转世投胎。也不知道她怎么会这么想的。”
顾琰一脸的愕然,没想到淑妃居然是这么认为的。就算是有转世投胎这一说,宸妃干嘛投胎做皇帝的亲闺女啊?为了报复他的强取豪夺啊?不应该,她对皇帝要是没有感情,就不会留下阿允,还拼死把他生下来了。所以说十七妹是母妃转世,这完全是无稽之谈。真的是好荒唐啊!淑妃是入魔了吧?
何皇后又道:“昨天回来,贵妃也称病了。本宫要去探望一番,你进去安慰小十七吧。”
“是。”顾琰站起来,忍不住又问道:“既然淑母妃心头不舒坦,怎么十姐还有心弄牡丹花斗花、祭神的事啊?”
何皇后也站了起来,“看来小允还真是什么有关淑妃的事儿都没有同你说。淑妃是后宫中最爱牡丹之人。”想不到小允对他这个亲姨母如此的不感冒。那将来淑妃对自己更是一点威胁都没有了。彼此合作,何皇后心头也曾担心云家将来对萧允影响过大影响自己的地位,如今看来这层担心可以放下了。淑妃可真是个痴儿,痴得来连备受皇帝宠爱的亲女儿也推开,连可以为自己带来权势荣宠的侄儿也不知道拉拢。她这样为爱而生的人,能在后宫这么多年屹立不倒,看来多亏了宸妃的余泽啊。可惜她不但不知道好好利用,还在心头记恨宸妃。
顾琰躬身道:“恭送母后!”
等到何皇后的身影消失,顾琰便往后头十七公主的住处走去。心头不由喟叹,何皇后当这后宫第一人也是不容易啊。所有的‘妹妹’,非己出的儿女都要关心照顾到。她反正是没这个心力了。亏得何皇后对皇帝没有男女之情,这才能纯粹的把皇后一职当最高女官来做啊。换了自己肯定是做不到的。
十七公主的贴身宫女看到顾琰进来,脸上露出点喜色,“奴婢见过秦王妃!”
“十七妹吃了么?”
“还没呢,说是不想吃。”
顾琰便走了进去,在靠窗的榻上找到了十七公主,直接把她拖了起来,“快起来把早饭吃了,团子找你放风筝呢。这么好的天儿,怎么可以就坐在这儿发呆?”
宫女在顾琰进去后就去厨房另端了一份早点过来,顾琰把十七公主按到桌前,筷子塞她手里,“快吃!”
十七公主道:“吃不下。”
“那就少吃点,总不能饿着。”
十七公主还是不动,被生母冷落了十二年,她以为自己早就习惯了。可听到她说‘你不是我的女儿’,这心头还是承受不住。
“熊孩子,别拿自己身体玩笑。这样你就只会窝在屋里不吃不喝了?换了你是我,那要怎么办?”
十七公主一滞,想起顾琰生母死在父族手里,自己也被当成工具教养大,亲族无一可靠。跟她比起来,自己这样好像是有些大题小做了。
可是,“干嘛骂人家熊孩子嘛?人家又不像团子那么皮。”熊孩子到底是什么,十七公主也不太清楚。可是每次听到九嫂生气就骂‘团子你个熊孩子’,一听就知道是骂不听话孩子的。
“让大人操心的都是熊孩子。快趁热吃吧,我也好久没有放风筝了。”今天那几个做工精巧的漂亮风筝,顾琰看了也是心动得很呐。
待十七公主吃好,顾琰便拉着她散步一样的去了放风筝的草坪。正好看到顾玺和团子的风筝缠在一起了,团子急得用脚跺着草坪,“快点快点。”
可是小厮们再快,也是来不及解开了。团子恼了,直接开骂:“笨笨!”顾玺是舅舅,他不敢骂,骂了被娘知道要打屁股。他骂的是小厮。
小厮们忙请罪不已,手里不敢放松,极力保护着风筝不要跌落。团子还是虎着脸不高兴,好不容易才放那么高的。
“团子,不就是两个风筝么。而且是你和小舅自己缠到一起的。怎么能怪别人呢?拿剪刀来,你自己剪了放福气吧。等一下再拿两个风筝来放就是了,不过小厮给你们放上去了,你俩别再跑到一堆了。”
“放福气?”团子挠着小双下巴问道。
“对,把风筝放出去,你就能得到福气。放得越远,越有福气。”
团子道:“都放出去!”
“随你。来,过来剪吧。”顾琰接过下人拿来的剪刀,朝团子招手。
团子跑过来,顾琰把着他的小手把缠在一起的风筝线剪断。两个风筝立时结伴远去,飘出行宫的宫墙去了。
顾玺指着道:“团子看,飞远了。会很有福气的。”
团子道:“快,再去拿,统统放走。”
顾琰便由得团子和顾玺又去把风筝飞高,然后放走。结果到最后,小家伙瞄上她和十七公主手里高飞的风筝了,硬是要给她们放福气。
顾琰合作得让团子剪了线。十七公主这会儿心情好多了,装着不肯,逗着团子跟着满场跑。姑侄俩一路追赶,笑声不断……
☆、435 熊孩子
午间,十七公主跟着顾琰一起回秦王府诸人所在的院子吃饭。萧允没有回来,顾琇在贵女书院那边吃饭,饭桌上就顾琰母子和顾玺,外加十七公主。五岁的顾玺,已经可以自己熟练地用勺子吃饭。他上一回到秦王府都还是有人喂食。顾琰便夸了他两句。
这一夸不得了,团子立马要求他也要自己吃。
乳母一脸为难的看着顾琰,顾琰道:“给他围上围兜,勺子给他。”
团子今天的辅食是虾仁豆腐泥,用勺子对付正好。他围上围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