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望族毒女-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抱到榻上,也算一家五口在一处了。
“琰儿”萧允拍着木榻嚷嚷。
“怎么了?”
“他们都问我有没有生子秘方。”
顾琰笑道:“那天五嫂就偷偷问过我了。”
萧允的脚在床上碰到团子,大声问道:“这什么啊?爬到我床上来。我床上不能有别人的,不然琰儿要恼了。”抬脚就要给踢下去。
齐娘子赶紧隔着被子按住他的脚,“我的王爷,这是小世子,您可不能由着性子踢啊。”就是担心这两父子睡觉都霸道,这才放到了另一边。没想到来这一出,王爷这喝高了还记着床上不能有别人,还真是难为他了啊。
萧允大着舌头道:“哦,团子啊。团子不能踢!”
顾琰道:“算了,放我床上吧。他是我肚子里爬出来的,也没什么好忌讳的。”她身上还有些下红没干净,因此不能上萧允上床。据说这里头有忌讳。所以方才让把团子搁他那边去。现在看来很不安全啊,回头又睡迷糊真一脚踹下去了怎么办?
团子被这么抱来抱去的给弄醒了,睁开眼看到顾琰高兴的喊道:“娘!”眼看自己被放到娘的床上,脸上的笑容咧得更开。爹不能上床,弟弟们也不能,只有自己。
顾琰看看钟漏,问齐娘子道:“团子在宫宴上吃得多么?”
齐娘子摇头,“小世子就顾着满场玩儿了,还是被皇上抱着才喂了几口东西。可是也不多。”
顾琰笑着问团子,“团子饿不饿啊?”
团子摸摸肚子,好像有点儿饿了。
“那咱们娘俩一起吃点小饺子守岁吧,是晚上剩下的。从这会儿吃到明年,这叫年年有余。”
团子没听明白那么长一串,就听懂了一个吃字,他点点头。
顾琰便吩咐上了四大四小八个饺子。大的是正常大小,小的就只有大拇指那么大。都这个点了,吃多了怕团子积食。又让齐娘子给团子穿了衣服,和自己对坐着,娘俩一起慢条斯理的吃饺子。当然,团子是由丫鬟喂到嘴边的。
“来,咱们吃四个。四季平安!但求来年全家平平安安,否极泰来!”
团子跟着重复:“平安,泰来!”他最会的莫过于重复最后两个字了。
“对,平安,泰来!”
☆、416 热闹
接下来就是正月间亲戚之间互相走动了。顾琰不想团子出去,宫里好歹是老爷子的地盘,别人要瞒过他动手脚不容易。可要是去了晋王府、楚王府,那可就有点防不胜防了。不到两岁的小儿,随便怎么动个手脚,那可能就没了啊。
可是,团子偏是个非常爱凑热闹的人。如果被他知道他爹出门去做客,他是肯定会闹着要跟的。虽然出门就得被裹得很厚实像个粽子,但是到了地头也是有地龙,立马就可以把厚衣裳脱了,随性玩儿的啊。而且,和小堂哥们还有大侄子们一起玩儿,也挺有意思。尤其大家还都让着他。
顾琰知道跟团子讲道理肯定是行不通的。除夕宫宴,顾琰就试图哄他,“娘去不了,团子在家陪娘嘛!”
他也不说不肯,真要口头表达他也表达不清太复杂的内容。就看着摇摇车,意思娘你还有两个儿子陪呢。顾琰也就拿他没有办法了。
所以,初一早晨她直接对萧允道:“你正月间出门不要带团子,别人问或是说他有些不适,或是说他被老爷子接进宫去了吧。”顾琰唯一完全放心的地方除了自家王府也就是紫檀精舍了。
萧允也知道这里头的意思,点点头应下。单单不去晋王府和楚王府,肯定是不行的。要不去,就所有伯伯家都不要去。至于他的去向,要糊弄团子很容易的。反正他时常白日都不着家的。
“成,今天不出门做客是规矩。我就在家陪陪你们母子吧。”各地风俗不同,有的人家是除夕晚上祭祖,有的是初一早上祭祖。譬如皇家就是昨晚,而顾家就是今早。所以,除夕和初一一般都是自家人在一起。
“好!唉,咱们家有五口人了,小家庭一下子变大,还不太习惯呢。”顾琰笑着往旁边看看,团子昨天守了岁,这会儿还在呼呼大睡。大球小球就更是在睡了。他们俩如今的主业就是睡,副业是吃,兼职再嚎两嗓子刷存在感。
萧允也朝三个儿子看去,间或与顾琰对视一眼。屋里满满都是温情脉脉,一派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气象。
萧允摸摸肚子,“有点饿了,咱们吃早饭吧。”
两人自然是各吃各的,只是坐在一起用而已。顾琰其实还没怎么饿,昨晚她是吃了饺子的。只慢慢喝着养生粥,一边看着萧允大口大口的吃喝。
吃过早饭又坐了一会儿,顾琇来敲门告辞。她是要去郊外给窈娘上坟,之前就知会过顾琰了。要是呆在顾家,她肯定是没有这样的机会的。
顾琰对苹果道:“告诉白总管,好生安排。”
“王妃放心吧,车马房早就将琇姑娘出行的马车准备好了。跟车的婆子丫鬟都在外头等着,车上用小炉子烧着热水。姑娘半道要喝水什么的都极方便的。附近也寻好了歇脚的地方,下午就回来了。”
顾琇得顾琰看重,府里的下人自然不敢怠慢。因此虽然是正月初一,所有人都是周周道道的。当然,顾琇也会做人。今天所有随她出行的人,她都是给了厚薄不一的红包的。如今顾琰每月给她二十两月例,她在府里没什么花销,出手便挺大方,也极得下人的喜欢。
“嗯,那就去吧。路上小心,早去早回。”
“是。”顾琇朝萧允和顾琰福福身退了出去。她披一身白色貂裘,拿着暖炉,在丫鬟婆子的簇拥下朝外走去。虽然身形尚未长成,瞧着却也甚有气派。
马车上挂着秦王府的徽记,前后还有王府侍卫随行保护,自然是一路畅行无阻。有顾家老宅的下人早起出门远远看到了马车,忍不住跟人打听。因为顾琰坐月子肯定是不能出门的。结果听说是自家的十五姑娘,这是往城外祭拜庶母。不由得咋舌不已,这么气派,前呼后拥,居然是在家一向不受重视的十五姑娘出行。乖乖,窈娘的坟怕是冒青烟了吧!
他回去对一同当值的下人一说,众人也是一阵唏嘘。
“所以说十五姑娘聪明啊,一心一意的抱着咱家十二姑奶奶秦王妃的大腿。”
“不是听说秦王府如今处境不大好么?”
“就是,我在外头也听人说如今是十三姑奶奶顾侧妃嫁的晋王爷呼声最高啊。”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堂堂的亲王府,再怎么也是咱们这些做奴才的需要仰望的。”
肖嬷嬷带着人打这边经过听到下人在说及秦王府,轻咳了两声,声音平平的道:“大正月的不打罚下人,这是老辈传下来的规矩。你们擅自议论秦王府晋王府,是想把这顿打记着,过了十五再来挨?”她要是不阻止,接下来是不是该说到不管哪位王爷当太子,顾家都有好处了?
肖嬷嬷跟了太夫人五十年,在下人里一向甚有威仪。众人赶紧噤声不语,候着她走过,立即做鸟兽散了。
肖嬷嬷进到正房,也将下人议论顾琇的话说给了太夫人听。太夫人之前病了一场,清减了不少。前些天众人去秦王府看顾琰,她也没去。一下子生了两个嫡子,她要是康健,那肯定是要拄着拐杖去看看的。
她听了肖嬷嬷的话道:“大丫头、九丫头她们都想左右逢源,其实还是十五丫头这样最好。不过别说她们,就是我老婆子一开始也没弄明白琰儿干嘛给十三丫头那么多支持。老咯——”
肖嬷嬷道:“就是不说血缘单论智谋,琰姑娘自然比瑾姑娘强多了。甚至她比晋王妃还多了几分生儿子的福运,比楚王妃也手段高明许多。可是,这些毕竟只是内宅的事儿。关键不是还得看爷们在外头么?”
“人都说如今晋王得势,秦王失势。可是皇上还在,这得失瞬息就是可以改的啊。这个,慢慢看。但是目下,我琰儿三年不到就生了三个嫡子,这是多大的福分啊。皇家也是看重嫡子的,而且皇上多喜欢团子啊。大球小球出生第二天他就带着那么多人亲自到了秦王府。这样的重视,前所未有呢。”太夫人顿了一下又道:“哦,不对。团子出世第二天,我听琰儿说他也是偷偷来了的。只要皇上还偏着秦王府,秦王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消息也传到大夫人柳氏耳中,她思忖一番打算初二登门去看望顾琰。两个外嫁的女儿要顾忌公婆的意思,希望在两个妹妹之间左右逢源。但也不想想,她们家的人去秦王府那是正经亲戚,任谁都不敢小觑。去晋王府不过是侧妃的娘家人,每每还得得到晋王妃的同意才能登门,去了也得先去给晋王妃请安。人家嘴里客气,心头可没把顾家人当正经亲戚。
顾瑾那丫头连顾琰都坑,将来有什么事真的能靠得上她?倒是顾琰,虽然因为报杀母之仇把靖西侯府的爵位都弄没了,但却是一个记恩的人。滴水之恩是会涌泉相报那种记法。从前式微时对她有丁点好处,她都记得牢牢的。最明显不过琛儿那个叫喜妞的侍妾。其实李庄头夫妻只是尽了本分,而且听说刘氏还克扣贪污她的用度。但如今喜妞不全是托了顾琰的福才过上好日子,甚至如今还怀上了身孕呢。
自己从前帮衬过顾琰,也只是举手之劳或者一时不忍。那些也不能用一辈子。本来以为顾琰成了秦王妃,再没有需要顾家支撑的时候。可如今不就是么。如今秦王府正有些不顺,正是体现娘家人不离不弃的时候。就算他们如今排不上大用场,但是前去探望还是能办到的。老五两口子短视得很,可搁不住五房几个小的都跟顾琰亲。三房就更不用说了,三弟妹十多年来一直秦王妃视如己出,四侄儿与她也胜似亲兄妹。长房此时可不能一点表示没有。
柳氏想通了,便去同太夫人说明日打算带着儿媳去看顾琰。
太夫人点头,“这就对了,这些事情本就该当家主母想的。我老太婆倒是能逼着你们多去走动,可最好还是你们自己能想到去。我还能看着你们几年呢?老大媳妇,虽然你太过溺爱儿孙,但是这一点大局观你还是有的。我当年没有挑错儿媳。”
太夫人这辈子亲自选了两个儿媳,一个柳氏,一个秦氏,说起来的确都相当不错。只有孙茯苓是自己看上了顾询,然后通过人说和主动嫁过来的。至于钱氏,那是顾询名声扫地的时候不得已的选择。还有两个庶子媳妇,那就基本上娶的就是听着还好,实际不贤不惠的了。
柳氏有些惭愧的道:“其实早前就该想到的,而不是此时等到琰儿生了双生子,皇上都去过了儿媳才多走动。”说起来,她之前看到情势那样,也是有些没底。再加上两个亲家都表现了摇摆的一面,多少受了影响。这一点,她是真比三弟妹差远了。
太夫人挥挥手,“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不过,十三丫头那边也不要断了。”
“是,儿媳省得。”
初二秦王府挺热闹的,接连来了几拨客人。首先是欧家母子来了,大年三十回去祭祖,初一不好出门做客,所以初二一早他们就来了。先回到客居的小院休整了一下,便到正房来看顾琰。正好萧允要出门往齐王府去,正月间的转转宴自然是从齐王府开始。他看到了欧子川便直接拎走了,说是带他去见见世面。欧哲不在家,萧允有很强的责任感叔代父职。
欧子川自然高高兴兴的就跟着他走。齐王曾经也是军中悍将,手下猛人如云。虽然他后来一时行差踏错,但他毕竟还是王爷。今天请客,那些手下能来的也会来捧场。他很想去见识见识。
越越很羡慕的看着,他曾经也想当大将军来的。可是如今,只能慢腾腾走路,走快了都要喘气的他根本就是一个病夫。
萧允揉揉他的脑袋,“上将伐谋,你若真有心,年后小叔找个人传授你兵法。”
越越眼底一亮,“真的?”
“小叔还偏你不成?”萧允刚说落嘴忽然脸色一变,招呼欧子川,“走走走,赶紧走!”
欧子川莫名其妙被拉出去,怎么小叔在自己家跟做贼一样啊?
萧允走出老长一段距离才道:“团子出来了,被他看到肯定闹着要跟。”见欧子川还是一脸不解便进一步解释道:“你小婶担心他出去出意外,要放在眼皮子底下才放心。”团子那小子精啊,已经认得他去宫里处理事务穿的那身王袍了。只要看到不是那一身小家伙就会跑过来抱住他的腿。
欧子川也不笨,很快揣摩透了背后的意思。不再说什么,只心里感叹小叔小婶不容易。
下人将马牵过来两叔侄便骑上马往齐王府而去。
团子其实没有走出来,他只是在正房门口探头探脑的看。外头冷,除非是出去做客凑热闹,不然他也乐意在屋里猫冬的。他看到欧夫人便张口喊道:“大伯母——”又四处扫瞄一下,发现没有他爹的身影。方才明明听到声音了!
欧夫人走上前抱起他,“走,我们进去。门口冷!”
“团子——”越越招呼道。
“哥哥——”
进到屋里,欧夫人把团子放到地毯上,从袖袋里掏出一个红包,“团子,这是大伯母给你的压岁钱。留着慢慢用!来,说‘平安——’”。这样讨小儿的口彩也是时下的习惯。
团子接过去翻来覆去的看,然后眉开眼笑的抬起头,字正腔圆、中气十足的道:“平安——”他经常收礼也很喜欢收礼。
“好,乖!有团子这一句,你伯伯一定会平安的。”
齐娘子道:“欧夫人,快里边请吧!”
团子蹬蹬蹬的跑进内室,把红包递给顾琰。
顾琰逗他,“给娘啊?”
团子摇头,他的主权意识很强,这是他的。
“好,娘给你收着!嫂子坐吧。越越呢?”
欧夫人道:“找狗儿和秦勇他们玩去了吧。看你的气色挺好的,那就好。”说着宽下厚衣裳递给小丫鬟。又把大球小球的压岁钱直接给了顾琰。
顾琰道了声‘谢谢嫂子’,然后摸摸脸,“三伯母临走还给我定了这几日的食谱,天天这么补着能不好么?”
说话间明晖一家三口也登门了。小棋儿一岁了,能开口喊‘爹’‘娘’,还能走上几步。王氏把他裹得严严实实的也带了来。明晖因为是医者,所以直入内室无碍。一到就笑着说:“阿樱让我问问你是不是有专生儿子的秘方。哪,这是我的,这是阿樱的。”一气儿给出六个红包。今日齐王自然也请了明晖,不过他一向不大喜欢曾经和前国师勾搭的齐王,于是只送了礼,人却是不到的。别看他平日里嬉笑怒骂,但骨子里其实爱憎分明。
团子站过来,喊声‘师爷’一起接了过去,然后再递给顾琰。顾琰便分成三堆放着,省得回头团子认为全是他的。
“我哪有什么秘方啊?说到秘方师父你倒是卖过生子药呢。”顾琰笑道。
明晖摆摆手,“往事休提,那不是糊弄那些人傻钱多的么。”
欧夫人扑哧一笑,她在秦王府,也是听了不少这两师徒休提的往事了。
顾琰朝小棋儿伸出手,口里说着:“来、来”一边看团子的反应。
团子直接踢掉鞋子上床,先占了靠近顾琰的位置,然后也伸出手对小师叔道:“来、来。”
王氏好笑的把儿子放到床上挨着他,自己和欧夫人一道走过去看摇摇车里正在吐泡泡的大球小球,“这哪个是大的,哪个是小的啊?”
顾琰道,“脸上肉多些的是大球,肉少些的是小球。”
团子咯咯一笑,“肉球球!”
顾琰瞪他,“你当你娘生的是哪吒啊!”
说笑间三夫人一家四口也到了,元元老远就在外头喊:“团子,球球——”
团子把小棋儿往顾琰怀里一塞,穿上鞋迎到了外室。
“这小子!”
没多久,柳氏带着儿媳和孙子也过来。
顾琰挑了挑眉,那天顾家的人倒是都来了,不来不好。毕竟她是生了双生子,皇帝也亲自来看了。今天倒没想到长房能来人。
三夫人道:“昨日在老宅大嫂就问我是不是要过来。”
“哦,琇琇,替我迎一下。”
“好的。”顾琇答应着出去了。
进来的只有柳氏和儿媳,顾钊也跑去同欧子越他们几个一起玩耍去了。她们留意看了一下顾琇,的确是发现她变化很大。要是不知道,那身穿戴、气度,还真是要误认为大家嫡出的千金。
明晖摸摸鼻子站起来,“一屋子的女人小孩,我也出去了。我瞅瞅越越去,他过年忌嘴了么?”
欧夫人忙道:“忌了忌了。”
团子看家里这么热闹,也就不惦记着出门的事儿了。他就是在宫宴上听了那么一嘴,隐约知道他爹恐怕要到各位伯伯家去。他和元元在屋子里绕着大人们跑来跑去,小棋儿摇摇摆摆的也想跟在他们后头。一屋子的欢声笑语。柳氏婆媳有三夫人婆媳带着,也很快融进这个圈子。
顾琰笑骂道:“你俩带着小师叔一起玩,目无尊长!”
元元扬声道:“知道了!”
☆、417 表态
今日萧允又喝得有些多,是王嘉和欧子川一起扶着回来的。实在是今日在齐王府做客的尽是一干猛将,不但上阵杀敌勇猛,喝酒也猛得很。他们压根就不爱去找晋王、渝王敬酒,这些文绉绉的王爷不对他们的味儿。就是楚王,因为从来没有上过战场,只是在京郊大营里转悠,他们心底也不是太看得入眼。还是齐王和秦王这样的,才是带军的王爷。至于压根没什么存在感的蜀王等人,那就更不用提了。因此都卯着劲儿去敬齐王和秦王。
再加上谁都知道秦王最近又得两个嫡子,敬他的人就更多了。车轮战下来,想不喝多也难。这种时候喝酒自然是不能藏着掖着了,要大口干了,不然岂不冷了一干武将的心。
一个武将拍着大腿道:“武将生儿子那就是厉害,别说秦王正当年了。你们知道不,从前镇北军的郭老将军,刚得了个老生儿。”
“那老爷子不是都快八十了么?”旁人有人震惊的道。
“可不是,要不怎么说是武将呢。常年在马背上锻炼出来的,腰力好啊!”一群人交换了一个有些猥琐的眼神,一副‘你懂的’的模样。
众武将哄堂大笑,那边楚王轻声道:“一群粗人!”
晋王横他一眼,“那些都是为国立过功的将军,你若有机会与他们共事,万不可轻慢。”小允当初闹着去边关,父皇不允,还是自己给他求的情。如今看来,还真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当时真该把老七也塞去,这样他才能体会什么是袍泽,什么是战场上可以互相挡刀子的交情,才能真正混进这个圈子去得到认同。京郊大营有三分之一都是少爷兵,他去带兵又一直高高在上,根本没有沉下去。哪及得上小允从底层摸爬滚打上来的人脉。
萧允回到家迷迷糊糊的躺了一会儿,睁开眼吓一跳。团子蹲在枕边正凑得很近的看着他,鼻子还在他的鼻尖嗅来嗅去,然后用控诉的眼光看着他。
萧允心道一声‘不好’,这小子能闻出酒香味儿,八成是知道他出门做客了。他头疼呢,可别让他在这儿闹腾。这小子如今会说话了,凶他两句就敢进宫告状。
团子看他一脸难受,伸小胖手指指旁边桌上的醒酒汤。他是被顾琰打发来看看他爹喝醒酒汤没有的。
萧允端起来一饮而尽。团子坐在床边朝王嘉招手,又指指自己方才脱下的鞋子。王嘉赶紧过来给他穿鞋。
萧允在屋里走了几步,发现团子亦步亦趋的跟着。
“你跟着老子干嘛?”萧允弯腰把他抱起来。这么高点的小豆丁跟在身后,不留神停下说不得他撞上来就得把自己给撞翻。
“哼!”团子气鼓鼓的。他可喜欢出门做客了,爹爹出门居然不带他。他又不像大球小球要留在家里吃奶。
明天是要去晋王府,重点防范对象,萧允肯定不能因为他这样就同意带他去。今天几个小侄儿小侄孙也跑来问团子怎么没来云云。萧允随口说他有些打喷嚏。
“明儿送你进宫陪皇爷爷?”大家都在相聚乐呵,老爷子也召集了些老臣到紫檀精舍闲话当年,把小家伙送去闹老爷子去。
团子立马笑逐颜开的点头,“嗯嗯。”
次日要进宫面圣的一众老臣便连夜接到通知,让带上家里一两岁的小孙子小孙女一起去。
已故秦相的前任聂相聂老大人,也就是十七公主准驸马的爷爷听了太监传的口讯便让告诉了小儿媳妇一声,明日他要带小孙子进宫。这个年岁要求一听就知道是针对秦王府小世子的。
聂老大人当初是因病辞官,却并没有还乡,而是留在了京郊温泉庄子休养。官场上人一走茶就凉,但他的儿孙还都在呢,留在京城也可以指点一二,并且一些老交情走动着也好些。萧允把十七公主许给他的孙子,就是看上了他背后的关系网。而他也是文官里少有的支持萧允的人。
因为聂老大人其实也是很有雄心想做一番事的,只是他运气不好碰上了皇帝最消沉那几年。再加上自己身体不好,因此才早早退出朝堂。倒是没想到这么一疗养,秦相都去了他身子骨反倒是越来越硬朗了。如今三不五时的皇帝还爱召他进宫作陪说话,他的话也是有些分量的。晋王也试图拉拢过,不过聂老大人只打哈哈,没有一句实话。晋王拿他这个老臣也是没有办法。
年前秦王府的形势堪忧,老人家也跟着捏了把汗,生怕秦王冲动。好在最后是有惊无险,如今秦王府又得两个嫡子,一下子似乎扳回了一城,但长远看还是得秦王自己能有展现的机会才好。不然,光是能生嫡子还是远远不够的啊。
众所周知,秦王的长处在治军。不是说他理政差了,是相对治军而言理政略次。这一年下来,证明他当初没有看错。秦王就是一个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的雄主!是他深切期盼了很多年的雄才大略的英主,这样的人才能让开国时的辉煌再现。
他老了,不能再做追随辅弼的重臣,但他可以为推秦王上位做些事。他还有儿孙,可以实现他年轻时没能实现的抱负。如今正是雪中送炭的时候,自然是要抓住机会的。
帝心属意的是秦王,他看好的也是秦王,而且秦王的确具备这样再创盛世的潜力。所以秦王属意将十七公主许给自家嫡次孙,他欣然从之。
次日,聂老大人牵着平素最疼爱的年仅三岁的小孙子一同进宫。一路上和往昔同僚甚至是政敌笑呵呵的打招呼。当初大家争来争去,很多也只是为了政见不同,非是为了私利。如今都是土埋半截的人了,自然是可以相逢一笑泯恩仇。
当然,这其中也有心向晋王的。但是大家还是政见不同,不是私仇。大过年的见面,自然不会剑拔弩张。都笑着彼此拱拱手,拜个年。
虎头虎脑的聂湛来之前被叮嘱过,要好好地亲近秦王世子。可是一见面他就发现这很难。
团子听到他的名字当即哈哈一笑,“孽障——”他记得这个词儿,是用来骂人的。没想到这个人叫孽障啊。一边笑一边朝孙皓熙招手,“乐乐,快来!”这是叫他过来分享这个名字带来的乐子。
聂湛也听过这个词儿,胀红了脸道:“臣叫聂湛,不是孽障。小世子您听错了。”
孙皓熙过来正好听到这句,他对团子道:“团子,你听错了。”一边在心头盘算,这是十七姨婆的侄子,啊,又是长辈。
团子翻来覆去念了几遍,总是念成孽障,气得聂湛牙根痒痒。要是在家,他早就发火了,可进宫面对的是贵人,只能忍。这是娘千叮万嘱的,进宫一定不能由着性子撒野。哼,他不喜欢进宫。
一群小男孩儿很快玩了起来,孙皓熙是同龄人里打架最厉害的。打遍五岁以下的年龄段暂时无敌手。团子便让他和聂湛玩摔跤,每次见到这么大点的男孩团子都让人和孙皓熙先打一架。太弱了的不要,久而久之这都成他收小弟的第一关了。虽然他自己并不清楚。
一开始是因为有大人在,孙皓熙只能每每被他使唤。当然,他自己也喜欢打架,并不怎么排斥。久而久之,他也对这个安排很满意,时不时都有架打。而且团子喜欢收礼物,但对自己的东西并不小气。他在意的人跟他讨的话,他也是很乐意发礼物的。孙皓熙有几次看上他的东西,他二话不说就给这个大侄子了。孙皓熙便也乐意跟他一起玩。
皇帝和聂老大人负手在廊下看两个小屁孩儿摔跤。在家也是小霸王的聂湛完全不是孙皓熙的对手,他打小最喜欢的就是在营帐里看一众士兵摔跤了。那水平是杠杆的,很快就把比他小半岁的聂湛按翻在地毯上。聂湛倒也没哭,咬着牙爬起来,“再来!”
再来一次,依然是他输。孙皓熙伸手拉他起来,“你方才腿应该这样,那我就拐不到你了。”
团子和大牛牛等人都跟着孙皓熙学,聂湛也跟着比划,不知不觉成了小团队中的一名成员。好像宫里也没有那么讨厌了。
皇帝已经见过几回团子认识了新的同伴,就使唤侄子去打人家一顿,算是给下马威。他这么小自然不懂那么多,但是知道这样一来,新来的小伙伴就会比较听话,反正孙皓熙是被秦菀、大公主洗脑一定要听小表叔话的。这一招就沿用了下来。
“和秦王当年比,小世子很是健壮呢。聪慧倒是一脉相传的。”聂老大人道。
这对比的是秦王当年,但实际上说得是谁君臣心里都有数。其实晋王嫡子身体不好,这真不是什么大事儿,就算那些传言是真,他也不过是早产而已。萧允当年都能调养好,他调养好的可能还是极大的。而且,晋王其实不缺儿子啊。但皇帝拿这个来说事儿,倾向性就十分的明显了。因此他说话也敢放开些了。
皇帝看向聂老大人,“你真的如此看好允儿?”这只老狐狸从前也是不肯明确表态。此时倒挺会抓住时机的。
聂老大人点头,“如今四国不驯,皇上需要的是一位铁腕的继位人选。即便那两个官员真是累死,那也只能说是他们的身体本就不好。身体不好就学学微臣,早早退了也好把位置让出来让有能力的人上。非得弄到这个田地,怪谁来?那么多臣子,上位者都能了解你的身体状况?还是该自己保重才是。再是想把位置占着,也得有命在啊。”这种不恋栈权位的话他是最适合说的。
这是聂老大人第一次的明确表示,而且是在皇帝跟前。上一次允婚其实也可以说是不敢抗旨不遵。如今在秦王府有些风云飘摇的时刻,他的作用就更加的明显了。良禽择木,也是要挑个最有利的时机的。
皇帝点头道:“还是聂卿家知道朕啊。不知多少人在背后指责朕处事不公道。都是朕的儿子,朕就是稍微偏心允儿这个没娘孩子一些,也不至于拿江山社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