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望族毒女-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因为她的身份可能时间拖长一些。不过第一批学会的还是不一样。而且说起来这批人会是她亲传,人家会想着最正宗啊。也算她为书院打个广告吧。
另外几位夫人那日许诺要送人来书院的,也纷纷欢喜的说自家也要派人去学。
顾琰便让她们过了十五把人送到秦王府就好。反正这些小姑娘们学这个也只是增添一个贤惠灵巧的名声,并不是真要赶着学会织给人穿的。
皇帝瞥顾琰一眼,这一眼顾琰解读出来了,‘挺会顺杆爬啊!’办书院,想法倒是不少。能办成什么样,他拭目以待。
顾琰对何皇后道:“至于母后的,就儿臣来织吧。”跟皇帝的织成情侣装就好,就改改男女款式上的区别。
“好,那本宫就等着穿了。”何皇后年前未得倒也不计较,毕竟顾琰刚织好就被关进了内惩院,这可才从内惩院放出来十来日呢。这十来日当家主母可忙得不可开交,就连十七公主都知道如果非得顾琰亲自动手便不好开口讨要了。
萧允小声道:“那我的呢?”先给皇后织,他岂不是又得等着。
“等着。”
果然!
十七公主道:“那母妃的就等着儿臣学了给你织。九嫂,我不等到元宵后去你府上学了,你明儿就让齐娘子进宫来教我吧。”
“好!”
小郡主便对贵妃道:“贵妃祖母等着,悦悦和十七姑姑一起学,学会了织给您穿。”
贵妃、淑妃开怀而笑,“好,我们都等着。”
十六公主小声对皇后道:“母后,明儿儿臣也一起学。元宵前不是也不用上课么。”
“那先生们给你留的功课呢?”
“也不可能从早学到晚吧,儿臣安排得过来。”
“如果耽误了功课可不许。”
“是。”
于是便定了下来,皇家女眷有意者明日开始学,齐娘子进宫来教。所以第一批能学的就是皇家众女眷,第二批则是书院女学子。且得垄断一段时间呢。如果教的人太多,就不够珍贵了。这些人也不可能趋之若鹜的要学。
其实齐娘子也只会一两种最简单的针法,但是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顾琰瞅着她好像已经另捣鼓出了一种了。所以,她也不打算太过能者多劳,把会的都教出来了。不然,这正月间还真是分身乏术呢。就是如今,也有皇后一件,萧允一件在候着呢。如果不是十七公主和小郡主主动揽了活儿,怕是贵妃和淑妃的也得着落在她身上。而且,婆家人都织了,也不能忘了给太夫人也弄一件来着。所以萧允的那件怕是真得明年穿了。
大家正说笑得热闹,而且正好是两次焰火的间隙,从皇后方向传来挺大一声异响。有人放屁了!
肯定不是母仪天下、行为端方的皇后了。顾琰赶紧看过去,果然就见到团子一脸刚用了点力气在放松的样子。她赶紧上前几步把人接了过来,一脸赧然的对着皇后,“母后,这可真是对不住啊。”
“没事儿、没事儿,这有什么啊。”
正说着,团子又放了一个,比之前还响。
皇帝哈哈大笑起来,“这小子!”
顾琰赶紧抱回去,看了看团子,确认他不急。这才转头就近叫过来一个宫女,“这位姑娘,你叫什么?”
“回秦王妃的话,奴婢王湘。”
“嗯,王湘姑娘,烦你去后头将我府上的乳母带过来。”
“是,秦王妃稍等。”
承湛笑着过来,“团子,你放屁真响啊!”
这回,众人都没忍住,全笑了出来。团子看众人笑他也跟着笑,眉眼弯弯的。
萧允抬手指天,“承湛,看,天女散花!”
顾琰心道,好拙劣的转移技巧。她也略觉好笑,小声问萧允,“不会被随时跟着父皇的史官给记下来吧?”
“不至于,吧。”
宫女王湘很快将乳母带来,顾琰便将团子递给她,“你带他下去,大概是要拉臭臭了。拉过喂他一次奶再送上来。”
次日,这名叫王湘的小宫女在宿处收到顾琰让人送给她的一只珠钗。不算贵重,胜在造型新颖。实在是顾琰当时身上的穿戴,每一件都名贵无比,没有摘下来随手赏人的道理。但是大过年的也不好白使唤人。就是乳母实在没法子给她放年假,都让她男人带着孩子上门聚了一聚,又额外的给了加班费。虽然看起来是小恩小惠,但有时候这些细节也很重要的。譬如这个王湘就一直记着顾琰的好,后来关键时刻起到了作用。
从宫里离开的时候,团子已经睡着了。兴奋了大半晚上,总算是消停了。与其同时,紫檀精舍里,皇帝正在询问明晖,“晋王的身体如何?”
明晖皱眉,“有点糟糕,尤其今天为了在宫宴上露脸喝了提神的药。以后再不要如此了。至少让他休养三五个月,什么心都不要操。不然,怕是还要反复。”
“不会有什么后患吧?”皇帝目露关切。有废太子和魏王,哦,现在该叫魏庶人这样的对比,一直兢兢业业干活儿的晋王就太难得了。尤其那十几年皇帝荒废了朝政,多亏有晋王和齐王一文一武的匡扶着,才让大臣觉得还不至于出现乱像。
“休养得好没事儿,毕竟人年轻。”
“那就好。”
大年初一开始,秦王府就开始杀羊。不但杀自家皇庄上送来的,还大肆收购回来宰杀。因为需要的羊毛的量实在是有些大。十七公主组织的皇家女眷学习班这些时日所需的用量就把秦王府库存的线球全搬去了。这样一来,羊肉自然是吃不过来了,哪怕府里上上下下有一百多口人,可也不能当饭吃啊。
于是,大年初一街上就出现了一景,靠近贫民区各处主要的街口都支起了大锅,下头架了柴火热气腾腾的烧着。这是秦王府在向普通百姓赠送羊肉汤。连汤带肉,只要拿碗来,就能端回去。这景象一直持续到了元宵。
大冬天的,吃滚烫的羊肉汤自然是很舒服了。就算是过年,这些穷苦人家也是不能这么羊肉管够的。于是排起了长龙似的队伍。不时有人小心翼翼端一大碗离去,队伍依然光见加长不见缩短。这些人喝得浑身暖洋洋的,自然要念几句秦王妃的好处。据说还有人走大老远的路进城,就为了端回去一大碗羊肉汤。
消息传开,不少人便反应过来秦王府这是因为要大肆收集羊绒毛。这么冷的天,羊毛都剃了,那羊还不得冻死,干脆杀了熬汤送人喝。
于是便有心思活络的,送了不少羊到秦王府去。道是自家姑娘过了元宵就要到王府学织毛衣,也该有所表示,不能什么都赖着秦王府出才是。几家有女眷或是小姑娘凑热闹进宫去学的王府也着人运了不少过来。只要是王府或者报过名要上书院的人家,顾琰来者不拒,只让把数记下来。
倒是没人跟顾琰争这个冬日舍热汤的荣誉,而是别出心裁的又有些大家夫人出银子买了米啊、炭啊、棉布啦这些去送穷人。
顾琰得知不由失笑,这些人倒也精乖,知道送礼什么的打动不了她,干脆跟着她搞起了慈善秀。也好,反正都是穷苦老百姓得好处。再一问,像是顾家、梁国公府,还有顾珂婆家这些人家都是积极响应了的。
到后来,这个送温暖活动又波及到京城外的一些村庄,名副其实的送温暖下乡。之前被人骂得狗血淋头的秦王妃便也狠狠在普通老百姓中刷了一把存在感。
顾琰手上织着萧允的毛衣,对端娘道:“以后我时时这么来一次好了。这样的实惠,老百姓能记住的。一开始我倒没想这么多。”这些其实也花不了什么太多银子,尤其能够带动其他人一起的时候。银子花在刀刃上,这可不就是。皇后的那件毛线还在染色,趁这个机会赶紧把萧允的搞定。她从前看到别人开会织毛衣都觉得有些好笑,有那么忙么?可现在自己也不由自主的加入这个行列了。实在是冬天都过去一半了啊。
“我之前回去也听小兰说起我们村里也得了呢,都在传颂王妃的好处。”这件事顾琰算是首倡,而且那些人都是为了给她做脸,送东西的时候也替她宣传了一番。都知道她之前被黑得太惨,如今眼看秦王要主政了,自然都来卖好。
“对了,小兰东西收拾好没有。我想过了,不用等着万事俱备了。一边找着合适的书院地址,找到了还得重新装修。一边干脆就在王府划出一片区域把架子先搭起来。就借着这次众人上这里学织毛衣的机会。以后再整个的搬到书院去。过了初十,让小兰先过来帮着准备着。田里的事没有处理完的就让她男人留下处理好了再进城。”这个时节,田也不是说租就能租出去的。
“唉,好的。”
一旁的小菊道:“我好得差不多了,您看我做点什么呢?我就是个干活儿的命,闲着难受。您可别让我一直这么休养着。”
顾琰想了想,“你啊,现在那二十个专门纺线的小丫头都已经上手,每日集中在一处干活,你去监工记数吧。然后看着那屋子里有什么炭啊、热汤水啊这些不够了再跟厨房那边去沟通。”纺线的屋子是三间打通的,看着完全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的气象。这样一来倒是让秦王府有生气了许多。
小菊欢欢喜喜应了一声。养了将近一月,她跟小豆都好得差不多了。顾琰今天是来看小菊的,出去院子就看到小豆侯在外头。
顾琰道:“请罪就不必了,这本来就是魏王的计。安排这么一个人拿着上好的伤药找上我,然后从中动手脚。你就是一块跳板,不用有负担,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就是。再说,咱们那个急救包,一样可以救许多士兵的性命的。”
送伤药方子去乐善堂的时候,顾琰便写了信,让高大夫想着把急救的药粉、药丸还有绷带什么的搞成一个小巧的急救包。这样人手一个,关键时刻的确是可以救命的。
后来为人所趁,孙小丁却也没有废止,改进之后依然在沿用。心有疑虑的士兵在看到他带头用之后也消除了顾虑。而且如今真相大白,也不再有人咒骂顾琰和乐善堂了。
正月间其实大小的应酬也是不断,就是宫宴也是三两天就有一次。顾琰得闲便干活,总算是在初四晚上把萧允的毛衣完工了。骑马图是用原色的线织的,动手前很是费了不少心思。
线头一收萧允就上身了,站在铜镜前扭着头看背后的图像,“嘿嘿,别说,还真有几分我的神韵。看来琰儿你除了书法出挑,这画工也是很了得啊。”
“书画同源嘛。”
接下来便是皇后的了,这个简单,依葫芦画瓢就织成老爷子那件一样的就是。因为不能像之前齐娘子给两个公主织的时候可以全身心投入,顾琰直到十二才完成。赶紧送进宫去让皇后试了,正好合身倒也不用改。
“让琰儿你费心了。”
“儿臣分内事。不知两位妹妹还有悦悦她们学得如何了?”齐娘子这些天都住在十七公主那里,她还没找到机会问呢。
皇后失笑,“怕是淑妃和贵妃得明年才能穿得到了。”
☆、311 坦承
皇后这么说,那就是十七公主和小郡主都学得不咋地了。其他人估计也差不多。也是,这些人都是图个新鲜凑热闹,能有多认真。
书院那些即将到来的女弟子,可能还需要靠了这个长长名声,将来好嫁入更高的或者是相当的门第。可这些公主郡主那都是低嫁,无须看婆家脸色的。至于王妃们,那更是无须这些来锦上添花了。真嫁了人就知道了,用得多的都是管家理事宅斗之道,诗词歌赋女红厨艺除了显摆用得了什么。
反正聂政带了两个女子到府上跟着顾琰学了三天,就可以出师了。这会儿多半都走到半道了。那两个女子是聂政得到通知以后上大公主府借来的,心灵手巧不用说了,更是肯用心学。顾琰还特地留意了一下,面貌只清秀而已,应该不是大公主要给儿子添的房里人。
而且像渝王妃带着女儿一起来学,小姑娘学得如何不知道。但初八萧允和顾琰还到渝王府赴宴来着,渝王妃肯定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反正不管她们学得如何,也就还有两三天了。齐娘子得回王府教女学子们了。那些公主、郡主、王妃的,出了元宵也各自有事儿。掌管一府的要管理中馈,不用管家的,多半就是要上学的。
女学子们说是顾琰亲授,她又哪里有时间成日守着。多半还是要让齐娘子先盯着了。或者回头把白芷也教会,她也可以去教。白芷也将从正月十六开始就要回秦王府当差了。
何皇后笑道:“十六你的书院是不是就要开了?要不要给你贺一贺啊?”
“还是等儿臣正正式式的开张的时候吧。如今只算是将人集中起来先学着一些东西。”为了将人都留好,倒是需要多弄出些针法来传授了。或者旁的也可以教一些。不然,不能让人有向学之心,她的书院也不用开了。直接成为一个炒得火热然后不了了之的大笑话。
从皇后处告辞出来,顾琰转身往紫檀精舍去。她既然进宫,肯定得把团子带上,不然皇帝要问的。皇帝公爹的态度很明确:你来不来无所谓,你来了不把团子带来就很有所谓了。所以这会儿她得转道去接团子。另外,她还有事知会明晖一声。
年前派人去洛阳取姑祖母留下的藏书、字画、古董,当然是浩浩荡荡去了一大帮人。这可容不得半点闪失的。估摸着这会儿也都动身该回返了。顾琰收到信,说是留守在洛阳的老管家还有耿嫂子等人都跟着一道来了。倒不是不放心那些物件,肯定是来看望小师母和她腹中即将临盆的孩子,想来都高兴坏了。用老管家的话来讲,这是铁树开花啊。
先到皇帝跟前接了人,后者道:“你这么快就要走?”
这要是明晖,顾琰就会直接道:要不您留我吃个饭?可是皇帝跟前她还是不敢造次的,这位主心底还不怎么认同她,而且要不要杀她也只在一念之间呢。便只道:“是。父皇,儿臣告退。”一边抬起团子的手挥挥,“来,团子给皇爷爷道再见!”
“走吧走吧,闲着没事就勤着点带他来。”皇帝出宫看孙子次数多了,哪能不走漏点风声,让秦相为首的重臣絮叨了。
“是。”
顾琰出去和明晖把事儿说了,他应了声‘知道了’,然后嘀咕:“一个个老天拔地的了,又这么冷的天儿,出什么远门嘛。”
“师傅放心,这次的事情不比其他,我这次派去的都是仔细人,定会安排妥当的,路上也走得慢。老人家们也难得上一趟京。谁让你被钉在京城走不开呢。他们可不就自己来了。回头我都安排到师母隔壁的院子就是。”
“你看着办吧。”
出了宫又到三房去把消息告诉三夫人,三夫人很是高兴,她的童年便是在洛阳那座宅子度过,也是这些老人家或者是他们的父母照顾她成长的。
三夫人转而问起顾琰的书院准备得如何了,她答道:“先把人拉起来吧。学生呢,冲着我即将成为主政亲王的王妃,不会少。先生嘛,慢慢张罗起来。我寻了几位给我启蒙的先生,除了年纪实在老大的,或是已经在别人家坐馆的,有几位回复了到时候愿意来。琴棋书画倒是凑够了。再加上请的外援,场面不会难看。”暗自好笑,三夫人之前还抱怨自己招呼不打一声把她推了出去,如今却是处处为书院考虑起来。看来办这个书院让她除了儿孙又多了一样关心的事儿。
三夫人点点头,“那你以后是请个人帮你照看还是怎样?”
“怕是要请个人,但自己也断不能撩开手,至少在上正轨前。”顾琰顿了下,“三伯母,其实招收权贵之家的小姑娘们,只是我一开始的权宜之计。我还是想办成一家正正经经的书院的。所以,如今这些人都只是个噱头。”
三夫人反应过来,“其实你不光是为了刷名声同人争锋才要办书院?”
“嗯,我只能先这么说,然后慢慢把摊子铺开。我一直都觉得文化下行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儿。但如果大张旗鼓的说,那些老冬烘尤其是太学那些老先生以及各地官学的官员怕是都要说我异想天开。就让所有人都以为我就只是要做成如今这样好了。我想着将来的书院最好能办得比较有层次,既能教人读书识字,又能在其中挑出些好苗子重点培养。要做大也得有名声才行。”
历史上第一次文化下行便是孔老夫子打破贵族垄断文化的特权,开坛讲学。不过就算是如今,读书识字依然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儿。就算是家有十几亩地的耕读之家,也只能支持家中最有潜力的人去读书,而其他人都得在田里劳动这才能把日子过下去。所以,绝大多数人被排除在门外,一辈子都没有这个机会。这是针对所有人而言,其中女子又更是如此。
能读书识字,就有改变家族命运的机会。便是没有科考的天赋,去当学徒也能比旁人多些上进的机会。在这个时代,读书人是真正受看重的。只是很多人都没有这个机会而已。顾琰现在想做的,就是给人一个机会。
三夫人面色愈发的严肃,“琰儿,这件事真要做成了,可是一件大功德。只是,你想过没有,所费很大啊!”
这个顾琰心头有数,九年义务教育是国家才有能力支持的。她真要把事儿办成了,肯定是一笔源源不断巨大的支出。所以她才要事先和萧允商量,得到他的全力支持嘛。而且她也可以把自己名下的数桩买卖做大,都投入进去。这样就不至于全从秦王府的库房里搬了。
“嗯,只有慢慢来了。真要上正轨了,就好了。对了,你看我高兴得都忘了问,你知道了么?”三夫人一副猛然想起一桩事的样子。心头却是大为惊服,没想到顾琰还有这样大的抱负。既然她想做,自己日后便从财力物力人力上全力支持她吧。毕竟这真的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儿。
“什么?”看三夫人喜动颜色,顾琰一脸的莫名其妙,俯身去看摇摇车里抢着布娃娃的团子和元元。两小家伙一个抓了娃娃的手,一个扯了娃娃的脚正在拔河。
顾琰把老实不客气的团子的爪子抓了下来,另递了个手铃给他。小家伙撅撅嘴,不敢反抗母上的权威委屈的接受了。
“香雪,你舅母啊,有了。”
“我不知道啊,舅舅信里没告诉我。”
“你是晚辈,耿将军怕是有些不好意思同你说。香雪给我写的信,说是有两个月了。孙夫人派了自己带去的人在指点下人照看她。”
秦菀带去的稳婆之辈比当地的水平好许多,预备着她要生老二老三,所以都还留着。不过孙小丁很忙,所以暂时孙皓熙小朋友还当不成哥哥,她便把人遣去指点一下。怎么说也是顾琰的舅母,她肯定不能坐视。而且耿怀安如今也是孙小丁手下的得力干将。
“太好了!”顾琰也是高兴得不行。耿怀安妻儿之前都死在入侵的西陵人手里,如今能再有一个家有个孩子也不至于晚景凄凉。她转头看看拿着元元的手铃不住摇晃的团子,你小子又要添一个小长辈了。不过想想孙小丁那一脉,也就平衡了。
接下来便是过元宵了,十四下午小菊来禀报,她已经按计件的数量给二十个纺羊绒毛线的小丫头发了工钱。顾琰要的数量也提前达到了。
虽然是自家的丫头,但过年期间,除了自家轮到请客的时候,下人们还是可以偷偷松泛一下的。而且大冬天的,虽然烧了地龙,但手上的活计还是比较辛苦的。顾琰便定了一卷绕紧了高度一尺的线球单给两百文。这半个月,手脚麻利的便格外挣了二两银子。抵得上一个大丫鬟一个月的月例了。所以之前才能有那样大生产运动一样的场景哪,还提前完成了任务。
元宵的宫宴后,帝后带了皇子公主、大臣等登上城楼观灯,与民同乐。顾琰和萧允早早的便溜号了,带了团子自个儿逛去。
换过衣服下了城门便是皇家做的八个巨大的宫灯,无数百姓涌过来观看,也仰头看那群高高在上根本看不清面孔的贵人。因此,饶是有人开路,顾琰也不时感到有人朝自己挤来,实在是人太多了。
萧允见状便张开手护住她们母子,“走过这一段就好了。”这一段都是来看贵人的,虽然脖子仰断也看不清,但这不妨碍他们挤了来的热情。山呼万岁的声音也不小,看来老爷子这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民间评价还是挺高的,尤其如今他又迷途知返了。
城楼上自然早就发现他们一家溜号了。皇帝只做不知,难道派人去抓回来么?拢拢披风继续看着下方欢腾的盛世景象。他不出声,也就没人会公开的说出来,无谓得罪人嘛。
今天皇帝倒是没将毛衣穿出来,这事儿老九媳妇已经炒得太热了,再给她添把火非得糊了不可。他没穿,皇后和两位公主自然也就没有。
十七公主皱着鼻子小声道:“半道溜掉,九哥真不像话!”
十六公主笑道:“你是怨九哥没把你一道带走吧。你也不想想,他们一家子出去,再捎上你那不多余啊。九哥什么时候是会给自己找这种麻烦的人。团子是还小,大些懂事儿了他也得被扔在这儿。”反正她已经许亲是不可能跟去玩的,所以十七不能去,她很是开心。
终于绕进一条人流量小些的小巷子,脱离了朱雀大街。顾琰看看抱在怀里的团子,小家伙脸蛋红扑扑的,正兴奋得紧。对于弃了亮如白昼的大道还有些不满的样子,嘴里咿呀着。
其实小巷子里人也比平时多多了,今晚没有宵禁,怕是整个京城的人都涌到这附近来了。
顾琰小声问道:“以前逢年过节你一个人在街上乱晃也就罢了,怎么今天也不老实在城楼上呆着?”难道是习惯了?
“闷啊,而且明天起我就得去干苦力了。今晚再不出来玩一趟怕是不好找机会了。再说了,你不是喜欢这样真正的与民同乐,更甚于那般高高在上么。这小子现在挺压手的,你抱累了没有?”
“暂时还没有问题。”因为团子太过黏着自己,顾琰觉得她肯定是臂力练得最好的亲王妃。连续抱上一两个时辰没问题的。不过,她真的不太喜欢那么一直端着啊。看来枕边人也是挺了解她的。
萧允还是伸手把团子接了过去,搁到自己肩膀上坐着。这会儿周遭人少他已经把跟着的人驱退了,让他们亦步亦趋的跟着还有什么意思。
团子很习惯这个姿势,也不害怕。这样他看得更加的远了,愈发的满意。只是小手还朝热闹明亮的地方指着。一家子便穿过小巷子到了另一条主干道,比方才是好多了,也能满足团子的要求。于是沿街慢慢逛着看街道两旁的花灯。
大街上把孩子这么顶头上的倒也有,见到了还彼此点点头打个招呼。他们夫妻的面貌都弄得平凡了一些,倒也不显眼。就是孩子生得实在好些,却也不会太引人注目。
顾琰买了一盏走马灯,一转动外灯,里头的画像就像动起来一般。团子便目不转睛的盯着看,嘴里发出咯咯的笑声。
逛了一路,萧允道:“我之前没怎么吃饱,有些饿了。”
顾琰道:“我让你在家垫个底你偏不。”四下看看那些大酒楼不消说早就客满了,就是路边摊也是坐满了走累了歇脚的人。今晚所有地方都是生意爆好啊。再一看,角落里有一家卖莲子羹的,有人离开了位置。
后头何山一看这一家子的举动,心道不好。可别在外头吃坏了肚子。明儿王爷就要正式上衙了,皇上都已经正式下旨让秦王主政的。要是因为吃坏肚子头一天就不去肯定不妥。虽然他们家这位爷的五脏庙是经过战场考验的,可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如果因为这个让朝臣觉得靠不住那也太冤了吧。
于是何山走上前来,“爷,夫人,怕是不好在外头随便吃东西。明儿您还要上衙的。”
“那怎么办?”这么挤,挤回去且得费时间呢。
何山想了想,“今儿刘大总管轮休,他的府邸好像就在附近。”
顾琰失笑,“得,那咱们上他家打个秋风吧。”
刘方今儿不当值,正在家抱了儿女乐呵呢。他可没有萧允和顾琰这么好的精神带上孩子出去逛去。而且一个太监,带一双儿女出去显摆什么啊。没得挤了人招人在背后骂的。闻说有客至不由愕然,谁元宵佳节的上他这儿来啊。朝臣这会儿还都在城楼上陪着皇帝呢。怎么也得再过一阵才会散吧。他是之前感了风寒没有回去销假才难得的逢节休一次呢。
刘方抱着儿女出来就看到这一家三口外加何山等人。
“哎呀,原来是秦王、王妃、小世子还有何统领你们啊。这是哪阵风把这样的贵客给吹来了啊?快请坐快请坐,来人,上茶!”
一时下人们端凳子的端凳子,上茶的上茶,有条不紊的进行。刘方在内廷管几千人的,自个家的下人调教得自然不能差了。
团子已经到了顾琰怀里,盯着刘方手里的龙凤胎好奇的看着。一手抓着顾琰的衣襟,一手指着龙凤胎让她看,嘴里不知在说些什么。
“娘看到了,一模一样的。”顾琰只听说过,今天还是头一次看到。抱着团子坐下,示意廖永上前送上两份厚厚的见面礼。
“奴才代犬子、小女谢秦王、王妃厚赐。”
萧允道:“老家伙,你倒是真不嫌累,一手抱一个。”
“呵呵,抱不够啊。”一手带大,刘方再了解萧允没有了,看他一坐下就拿了一块点心往嘴里丢便知道他饿了。顿时明白过来他们上门来干什么来了,赶紧的吩咐厨下做吃的。
☆、312 开学
“有奴才老家的油茶,王爷王妃要不要尝尝?”既然是饿了上门来,那就等不及再现做宴席了。
萧允道:“没吃过,赶紧整来尝尝。”
顾琰转头对何山道:“弟兄们里头有家有口的,先放回去和家人团聚吧。”
“是。”何山应了一声,出去安排。一下子便走了好几人,剩下的要么还是光棍,或是父母妻儿都不在京城的。
因是现成的只需要加热,油茶来得很快。萧允夹起炸的脆脆的馓子问了个究竟,就按刘方说的夹碎了拌在滚烫的油茶里吃了。
“这玩意儿新鲜,还挺好吃。”
“穷人的玩意儿,王爷是因为饿了又第一回吃到。奴才也是一时想了,才让府里的老家人晚上做的。”
这东西顾琰上辈子吃过,这会儿慢条斯理的吃着还颇有些怀念。眼瞅着团子霸占了龙凤胎的半个摇摇车和他们兄妹对坐着,还老想伸手去摸摸人家,她不由哭笑不得。这小子,头回看到这样一模一样的两小孩,稀罕极了。可怜那两个比团子要小一点,尤其个头比不过他。摇摇车又小,于是躲都躲不开,只能任他好奇的碰了又碰,只得看着刘方一脸的委屈。
刘方就在旁边满脸慈爱的看着他们仨,对自家孩子道:“这是小主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