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望族毒女-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轮到同辈的兄弟姊妹了,顾琰看了一下,自己的也不算寒酸,毕竟是亲自动手的。她最后一个送了上去,顾琼顾瑶开始礼貌的答谢了一声,末了发现荷包上活灵活现的自己,倒是不由笑了,难得的和颜悦色。
顾珂几个也凑过来看,“这什么画法?怪有意思的。”一时连台子上的戏都不看了。
“呃,以前一位游方的道长教给我的。”她尽量不与众不同,万一有什么就推到明晖头上去。
这种画法是顾珂她们从前没见过的,于是说着让顾琰教给她们。顾琰满口答应,反正她们也就是学个新鲜,过一阵就不上心了。顾府的姑娘的要学的功课也是够多的,经史子集,琴棋书画,制鞋做袜……除了只需描红的她。
当然,各房的长辈其实也就是来露了个脸,还都是女眷,毕竟二伯母是正经八百的请了客的。真正到吃寿面看戏的时候基本就只剩下了老的小的。顾琰瞅着几个大些的堂兄吃过寿面就离开了,最多留下媳妇儿,眼瞅顾珉也要出去了,便跟着出去了。平日里要见到这位四哥也不容易,他十三了,又是家中唯一取得秀才功名的,顾家对他期望颇深,平日都在书房苦读。
听到顾琰在身后叫,顾珉顿住了脚步,慢悠悠的在假山旁转过了身子,“琰儿啊,什么事?”
顾琰递上昨晚做好的荷包,上头绣的是青青翠竹,竹喻君子,而且三房到处都栽得是。所以,她就绣这个给顾珉了。总不能再画个Q版的‘顾珉’在上头吧。女孩子佩戴还称得上可爱,顾珉这样被看重的人要是戴上,肯定惹来一片大惊小怪,觉得他不稳重。
顾珉拿过去看看,“哟,手艺不错啊,怎么想起给你四哥我做荷包了啊?”
“多谢四哥元宵那晚带琰儿出去玩,还买了那么多东西。”
“我是你哥哥嘛,不用客气。这个,我就笑纳了啊。”顾珉边说边系在了腰上,然后等着顾琰开口。
顾琰指指旁边的亭子,“我们去那里坐坐?”
顾珉点头,迈腿过去坐下,吩咐院子里的丫鬟拿过一个软垫垫在旁边的石凳子上才道:“坐吧。”
这份体贴让顾琰觉得这位四哥如果只看表面,那真是个无敌好哥哥啊。她回来以后,也就他释放的善意最多了。
“什么事,说吧?”
“两个事情,第一,跟四哥打听一下潘先生这个人。”
顾珉噗嗤笑了,“我还在想你能耐性到几时呢。潘先生这个人,学问没说的。”
“迂腐么?”是不是真的就因为她是外室女啊?
顾珉摇头,“不迂腐,迂腐能教女学生四书五经?”
“那他为什么就让我描红啊?”
“我也不能知道他老先生的确切心意啊。我只能告诉你,他一不是迂夫子,二嘛,称得上君子。”
君子,那就是富贵不能淫喏?顾珉这是告诉她,潘先生不是被继母买通了吧。顾琰有点半信半疑,点了点头。
“还有一件什么事?”
顾琰抬起头,“回来快一个月了,琰儿有一个疑问,四哥为什么待我比旁人友善?”旁人的冷待顾琰比较习惯,可顾珉待她的友善她有点犯嘀咕。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她至于顾珉,既不是他的一奶同胞,也不是他如今三房的妹子。他堂姐妹一堆,不该稀罕一个才回来的小堂妹才是。
其实也不是说顾珉对她就比对其他姐妹好到哪里去了,而是他眼底有一抹隐隐的怜惜,这才是让顾琰觉得顾珉是真的对她好。如果他今天敷衍她,她也就不多问了,只是也不敢心安理得的享受这份好。她娘也没在顾府呆过,不至于就给他结下了一份善缘。不要怪她多疑,对顾家的人她心头都是有些防备的,包括顾瑾,甚至端娘这些下人。如今她唯一信得过的也就是一个小菊。
方才拿垫子的丫鬟早被打发走了,这会儿这里挺安静的,而且四面八方来人都能看得到。顾珉面上的和善收了起来,黑黝黝的两眼盯着顾琰看了半晌,“那是因为,琰儿你和我是同类。”
顾琰心头一紧,“什么同类?”
“同样的不信任这家里的人,同样的丧母。”顾珉揉揉顾琰的包包头,“快回去吧,毕竟是七妹八妹的生辰,你出来久了不好。”
“哦。”
顾琰走出亭子,回头去看顾珉,发现他脸上有一种压抑的痛苦,似乎体内有一只野兽要窜出来。难道,她的猜测竟然是真的?那太夫人他们行事可真是不周密啊。如果是这样,他们倒真的是同类,在这个冷漠的大家族里可以互相取暖跟帮助。
顾琰怀着找到同类的喜悦走回戏台子那边坐下,顾瑾笑道:“追着四哥出去干嘛?”
“打听一下潘先生。”她这几日都苦逼的描红,顾瑾顾珂也被抓着问了。顾琰闻言理解的点点头。
☆、042 为难(5)
看戏的过程中,顾琰一直忍不住笑眯眯的,好在这是一出喜庆的戏,而且众姐妹上了几天学难得松泛一下也都挺乐呵,倒也不奇怪。
顾琰忽然发现太夫人眯着眼在打量自己,不由得一惊,不会她一乐呵,心头的想法被看出来了吧?老虔婆火眼金睛啊?
“琰儿,珉儿跟你说什么了,你回来就一直乐?”太夫人问道。
顾琰站起来,恭敬道:“祖母,四哥说潘先生学问好、不迂腐,是君子。所以孙女觉得他让孙女描红必定是为了孙女好的。”
“你能想明白这点就好,坐下听戏吧。”耐着性子描了四天红还算是沉得住气了。没有跟自己求助,而是找珉儿打听。也是个明白人,知道她自个分量还不足,不能轻易消耗在自己好不容易攒起来的好感。
“是。”
顾珏在旁边听了,心头犯起了嘀咕,母亲让她留意着野丫头在学堂的表现。知道她坐冷板凳说这才是该当的,哪有外室女跟正经姑娘一样教养的,先生是真正懂规矩的人。
其实顾家几个当权者的想法是,顾琰长得好,玉字辈里算是最出挑的。而且一回来就适时的显露了她聪慧的一面。这样养大了如果能许个好人家联姻,对家里也是有好处的。至于那位老先生,是家里官场熟悉的,也打过招呼,并不以此为忤。如果真的能是个才女,重振祖辈的名声那就更好了,联姻之时是个锦上添花的好事儿。
至于说顾琰到底成不成得了才女,那就要看她自己的造化了。才女不是想打造就能打造出来的,太夫人等人再明白不过了。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这些寻常的大家千金也是都会的。要在这么多人里头出挑,那可不容易。不过即便不能,光凭她那张脸蛋,也是很有用的了。
当下顾珏听到太夫人所说,危机感大大的增强。真要让野丫头这么入了祖母和大伯的眼,她就完全被比下去了啊。于是这里散了席回去,她就一五一十对母亲说了。
五夫人笑道:“才女?顾家几辈人才出了一个公认的才女呢。再说了,过日子靠的可不是琴棋书画诗酒花。”那些学得再好也是不通俗务,管家理事才是过日子真正需要的。为人处事,礼尚往来,记账算账,针黹
女红,茶道烹调……这些可不是哪本书里能学到的。靠的是母女相传,世代的经验。她怎么可能全心去教一个野丫头,其他人也不可能越俎代庖。就一个才女的名声就能安身立命了?何况自己能让她就这么出头投递咯?
“可这再这么下去,祖母眼底可就没有女儿了。”
五夫人摸摸顾珏的脸,“怎么会呢,你可是嫡出,而且有娘在,有你外公外婆你舅母,祖母眼底怎么会没有珏儿呢。看着吧,这个家除了你九姐姐就数你了。”眼瞅着七丫头八丫头十二周岁了,也该准备说人家了。九丫头今年也是十二岁。从顾府给她们选的夫家就能知道嫡庶那是天壤之别。
虽然五夫人现时还不把顾琰当做个威胁,但女儿一直撒娇,而且这丫头看得出来不是个好拿捏的,于是想着如果那位潘先生真的给了她好脸,还真的敲打她一番。不然,她还以为自己沾上羽毛就能飞了。
“好了,好脸,有母亲在,她还能越过了你去,放心吧!”
顾珏知道这是母亲答应替自己对付野丫头了,这才作罢。
顾琰回来就一直想着要怎么才能让潘先生对自己改观。从四哥的话判断,大概潘先生的确是觉得她太过张扬了。也是,如果是个男子,还能说是天生狂性,长大了也不过被人说一声狂生,不但不伤大雅,还能跟魏晋风流什么的靠上边。可女子如果露出狂态,就大大的不妥了。
只是潘先生虽然住在顾府,但却是住在外院。像顾珉他们还能去外院直接叩门向先生讨教,或是讲谈一番。她一个闺阁小女儿却没有往外院跑的道理。
第二日顾琰又认真描了一日红,潘先生给几个女学生讲完课就夾着课本准备出去了。这八个女学生,除开顾琰不算,顾琼顾瑶顾珂算是一个层次的,顾琳和顾琅又是一个年龄段的,顾瑾和顾珏进度相当。所以虽然功课不麻烦,但给三个进度的学生讲课也有些辛苦。
顾琰站起来,“先生”
潘先生顿住脚步,他这几天也一直在不动声色的打量顾琰。一开始听说一个没进学开蒙的小姑娘这样张扬是有些不喜。虽然心知也许是不得已,也许是把话传到他耳朵里的人故意夸大了,但还是有了三分不喜。于是才有了这五日的描红。
“何事?”
“这是学生描的红,还请先生指正。”所谓描红,不过就是横、撇、竖、捺的练习,顾琰开始觉得多余,但认真练下来觉得也不无好处。
看到她捧着的描红本,潘先生面上清淡的道:“过来吧。”众人自己温书复习的时候,他会在旁边的小屋坐着喝茶休息,以便她们有了问题可以过去请教。这会儿便往旁边屋子走去,顾琰跟在后头。
是个布置得很雅致的屋子,而且已经有伺候的小厮掐着时间沏好了茶候着。因为是姑娘们上学的地方,所以小厮都是十岁以下的,倒无须避着。不过人一进来,小厮也就退出去了,想来是潘先生的规矩。
在侯府呆了一个来月,顾琰的眼睛也稍微能识货一些了。这屋里的东西都是好的,就连那茶香闻着也是难得的。看来顾府是真的很看重这位潘先生。如果不能让他对自己改观,就不太妙了。
潘先生先喝了一口茶,然后拿过顾琰的描红本,果然一处一处的指正了起来,顾琰忙躬身聆听。
“你再写几个字我看看,就写拿个吧。”潘先生指着墙上挂着的《春江花月夜》道。
顾琰便道:“学生回去拿笔墨。”
“不用那么麻烦,那里有现成的。”
☆、043 进度(1)
顾琰在潘先生指定的位置坐下,拿起笔开始写。这样大名鼎鼎的文章,她前生就背的滚瓜烂熟了。不过这辈子才虚岁八岁,正式入学才几天,不敢太招摇,于是写一句看一句。她心头着实有些激动,终于有个可以扭转一下先生印象的机会了。
其实潘先生冷淡她,一开始虽然顾琰有些想不通,但后来也知道了,她顶着个外室女的名头,的确是不可能得到和嫡出庶出的姐妹同等的待遇的。说起来,顾府让她也来读书,其实是有些不合规矩的,难得先生不计较,没有直接就拂袖而去。
顾府是为了增加她身上的筹码,毕竟顾家姑娘通文墨明经史是名声在外的。所有的姑娘都是如此教养,除非实在是草包。顾琰生得好,他们自然不想让她就做个草包美人,她才有这个入学的机会。当然,如果她跟不上进度,等待她的就只有被退学一途。除了美貌没有了其他可以为家族大业添砖加瓦的潜力,她能过什么样的日子就可想而知了。被继母拿捏着养到十四五,然后被嫁出去,以色事他人。
可不能小看了继母的权利,武则天做继母,能硬生生的将萧淑妃生的两个公主留成愁,留到三四十岁才允许她们嫁人。顾琰虽然没有这样的隐患,但是嫁什么人继母是很有发言权的。而且,顾家也不会有人真正为她着想。靠渣爹、太夫人还是大伯父?所以,读书对顾琰来说,也是唯一的改变命运的路子。这还多亏了顾府出过一个教导皇后公主的顾大姑,是这样的家庭教育。
潘先生看她瞥一眼,然后就低头去写,问道:“这上头的字,你都识得?”
先生问话,顾琰赶紧把毛病放到笔架上,“是,学生都识得。在庄子上的时候听说顾家的姑娘都是六岁开蒙,学生六岁的时候便由庄头请了村里一位老道长,专门教认字。到如今,常用的几千字都是认得的,书写、阅读无碍。”
识字的事,潘先生也听说了,只是没想到常用的几千字居然都认得了。
看过顾琰的字后,他点了点头,是下过苦功夫的,比同龄人的字好得多。(识字是作弊的,但练字是真的到了这里才开始的,是真正的下的苦功)
潘先生的面色和蔼了不少,“说说,你回来到开学前都看了什么书?”
连这都知道,看来先生也是好生打听过自己的。顾琰忙将借了顾珏几本启蒙的书看的事说了。
“就光是看了?”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还有《幼学琼林》学生都背下来了。”
“嗯,背吧。”
于是顾琰从《三字经》开始,一气儿背到了《幼学琼林》。这古代讲的就是个博闻强识,记忆力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她哪敢粗略的看过就算,都是熟读成诵的。最熟悉的,自然是《幼学琼林》了。
老先生坐在躺椅上的身子微微直起来了些,“记性倒是不错,可学文章不能光会背就行了。你讲给我听听!”
顾琰刚背了那么多,口干舌燥的,心道该是你讲给我听吧。而且,她还没到自己看参考书的地步呢。一来是没时间,毕竟才回来多久,而且也不是日日都清闲得全用来学习;二来,顾珏连窗课本子(课堂笔记)都不肯借她看,她也没有一个可以随时取阅参考书的书房。因此,她只能按照自己理解的字面意思,给潘先生讲了一通。
这一听就是没正经学过的,当然,她的确也没有正式开蒙。不过,能说到如今的份上,也很是不错了。等到顾琰解说完毕,这个摸底也就算摸完了。潘先生没出声,手里的茶还端着,顾琰也不敢做什么,老实的站在一边。之前先生就是不喜欢她一个小姑娘露才扬己,现在她倒是想很有眼力见的添茶水,却怕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接下来应该安排她的进度了吧,怎么不表态啊?
潘先生沉吟了一阵,然后开始给顾琰讲《三字经》,虽是《三字经》却也用了不少典故在里头,顾琰这个现代人并不能通晓,于是认真的听着。
潘先生也是一气儿就讲完了,然后让顾琰复述。
顾琰觉得有点奇怪,这位老先生平时讲课是很慢悠悠的,她在一旁描红都觉得着急。都五天了给顾瑾讲课也才讲了那么两页,现在却一气儿全都倒给她一般。不过先生发话了,她也不敢怠慢,于是将方才听到的从头到尾复述了一遍。她原本记性就好,又听得认真,再加上之前背过原文,因此竟是说得丝毫不差。
到她说完,潘先生叫进小厮,“告诉她们,没有问题就可以回去了。”
“是。”
“今儿我也乏了,就到这里。”潘先生说着起身,然后找了本书给顾琰,“你拿回去看,掌握了第一部分就来讲给我听。”
“是。”顾琰狐疑的接了过去。是《千字文》的解说,第一部分从天地开辟讲起。有了天地,就有了日月、星辰、*、霜雾和四时寒暑的变化;也就有了孕生于大地的金玉、铁器(剑)、珍宝、果品、菜蔬,以及江河湖海,飞鸟游鱼;天地之间也就出现了人和时代的变迁……
潘先生摸着胡子道:“圣人说要因材施教,既然你记性好,接受度也高,老夫想你也不愿意像初开蒙的学子那样慢慢的来。你的进度就由你自己决定吧。”
顾琰楞了,这老先生什么意思,莫不是还在试探她?试她会不会急于求成?
“怎么?不敢?我看你之前的所作所为不像啊。”潘先生悠哉的喝了一口茶水,发现有些冷了便搁下了。这会儿倒不用顾琰献殷勤,小厮方才去让顾珏等人下课,正过来回话,见状便换了一盏热茶上来。
顾琰想了想,她的确不愿意慢慢的来。于是抬起头,“多谢先生的信任。”
“嗯,你也去吧。”
“是。”顾琰回去收拾了书包,把潘先生给的书放了进去背上回三春阁。走出用作女学的院子才发现顾瑾在外头等着她,“琰姐姐,你没事儿吧?”
☆、044 进度(2)
顾瑾在这里等着,顾琰还是有些高兴的,“嗯,没事儿,先生摸了一下我的底。”
“哦,那就好。先生一向不苟言笑,我有些怕他。他又让你一直描红,方才脸色也不是太好看,我还怕他难为你呢。”
“没有。我们走吧。”
“嗯。”
顾琰下午是没课的,吃过小厨房送来的午饭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就坐到榻上开始看书。这书却不是外头通行的,而是潘先生写的教参。看来他为了教开蒙的弟子还是很认真的备课了的。这老先生教学态度不错。而且,还颇有点有教无类的意味,并不拘成法。
自己掌握进度就自己掌握进度吧,反正她尽力而为。成不成得了才女先不说,她得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安身立命呢。顾琰这会儿的学习自觉性堪比高考那会儿。
三春阁里众人的一举一动都在茯苓县主眼皮子底下。往日顾琰根本没有书可以看,今天却是回来就捧着一本书看了一个下午。再加上顾珏说顾琰被潘先生叫去了许久,从她回来的时间算,足足呆了小一个时辰。这可不是依然在坐冷板凳的征兆啊。
顾琰平时是很少去正房的,吃饭她现在都自己吃,请安什么的也被免了。挺清闲的,但是也让下人们知道正房那边对她是眼不见心不烦的,包括渣爹。估计继母也是不希望自己在渣爹跟前多晃,毕竟见面三分情,长得跟他又那么的像。而且多多少少的吧,对她们母女他心头应该也有些愧疚。
如今这样十天半月见一回,渣爹和她是培养不出什么感情了。而且,她被养在顾家,而且明面上继母并没有半分苛待,他多半觉得自己的义务是尽到了的,也不用再愧疚了。顾琰想着头回见面自己对他还抱着一定的期望,再想想回家快一月了,他对自己的不闻不问,心便冷了。
顾琰甩甩头,现在刚打开一点的局面来之不易,不要想那么多了,还是好好的看书吧。
晚饭前茯苓县主把顾琰找去了,问询她在女学里的情况,就如同一个关心孩子学习的好母亲。
顾琰心头哂笑,真要关心前几日她愁眉不展的时候怎么不见动问啊。还不是因为今日先生态度不同。不过也只能老老实实的回答继母的问话。
“嗯,先生只是摸了下女儿的底,然后让我从头学起。”这话也不算撒谎,是从头学习,只是可能过程跟顾珏她们有所不同。
茯苓县主点点头,“嗯,基础是要牢靠才好。听说你午饭后一直在看书,其实不必的。女儿家读书,谁也不指望你能中个进士回来光宗耀祖的,能不做睁眼瞎,明白些事理就很好了。”
“琰儿入学晚,只能多用功了,不然跟不上进度的。”
“嗯,用功是好的,但是不能不顾惜身子。”
“女儿知道了,谢母亲关心。”
茯苓县主伸手抚了一下腰间,状似不经意的提起,“听说琰儿的针线活儿很不错,绣的荷包十分精巧,尤其图案新鲜得紧。”
“哦,不过是在庄子上跟着刘妈妈粗粗学了些,这段时日端妈妈也教了一点。母亲不嫌弃的话,女儿也想孝敬些小东西,女儿的女红还需要您指点呢。”
茯苓县主笑笑,“瞧瞧,不过随口一句,没得说我跟孩子讨起东西来了。是珲儿说看着又意思,不然你给他做些小东西好了。至于我们大人,你就随意吧。”
“嗯,那女儿告退了。”
“去吧。”
转身出去,顾琰心头咆哮,你这不是跟我讨东西是干什么。你做母亲的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我能不孝敬?而且,一孝敬就是双份儿的,还有渣爹那里也不能落下。一个精巧的荷包,那也需要很多时间跟精力做的。可是也知道,这是情理之中的。不但荷包,就是鞋袜、衣服她也该给渣爹和继母做。针线上有人是针线上有人,她做的是她的孝道。即便明知做了不过被白放着,她也得认认真真的做。而且,可以预见,这是一件长期的活儿,不是只做一两次就好了的。
只是,这么长期的做针线活儿,能把她的女红水平提高不假。可是,谁家真的会把没出阁的闺女当针线上的人用。最多也就是做那么一两样表表孝心,或者出于节省自家做自家的东西。她这样不就沦为绣娘了,哪里还有那么多的时间看书、练字。
还有,她还揽了抄书的活儿呢,怎么办?
“姑娘,怎么了?”端娘看她坐下有些烦躁的样子便问道。
“母亲夸我针线活儿做得好,让我给八弟做些玩的小东西。”那可是继母的宝贝疙瘩,会让他接触自己做的东西才怪了。虽然她不会在荷包里捣鬼,但显然继母的防备对象里也有她。
端娘一愣,这大概是昨日送七姑娘八姑娘的荷包引来的。不过,五夫人要整治琰姑娘多的是手段,这还真不算什么。而且,女儿给父母弟妹做些小物件,这再应该没有了。说到哪里五夫人都占着理呢。
顾琰决定慢慢的做,继母再跋扈,那是私下里,尤其是对通房。她总不能派人来催自己吧。不过,也不能拖久了就是。只是,随着以后课业加重,抄书的事怕是真的得作罢了。那她手头就更紧了。没有亲娘,还有继母虎视眈眈这日子可真是不好过啊。
由顾琰自己掌握的进度自然是比顾珏等人当初跟着潘先生慢悠悠的启蒙快多了。而且老先生也是一副想看看顾琰底线在哪里的架势,给出的功课越来越多,也愈发的有深度。半个月后,顾琰就不得不停了抄书的活儿,实在是忙不过来啊。她总不能牺牲睡眠吧,还在长身体呢。
这半个月里,顾琰给顾珲做了一个黄鸭子布玩偶,很是费了些心思。也算是投其所好吧,上回看到小屁孩在后院的河边看鸭子浮水来着。就顾琰的观察,继母对这个唯一的儿子是非常看中的。不会为了陷害自己让她的宝贝疙瘩受什么伤害。因此,她也就放心的送出去了。接下来,她打算给渣爹做个香囊,既是感情投资,也省得继母继续给她派活儿。
☆、045 进度(3)
顾琰决定自己去问问渣爹喜欢什么样式的香囊,既然不得不做,那也得得了实惠。继母不是不让她时常见到渣爹么,她就偏要到他跟前晃晃,联络联络感情。提醒一下,他还有她这么个闺女,他最对不起的女人生的!
再有,潘先生前两天给顾琰说了一些书目,让她自己去找来看。因为她识字多,的确是自己看书无碍。所以在正常课业之外,还能多看些书增长见识。她想了想,既然渣爹有书房,这个资源不能浪费。总不能自己老子书房里就有的书,她去找隔房的堂哥借阅吧,说出去也不像话。
于是这天,觑了顾询休沐在家的日子,顾琰带着小兰去求见去了。她做女儿的去找爹,总没有人能说于理不合吧。
走到半月门那里,有人问道:“琰姑娘,你怎么到爷的书房来了?”
顾琰立住脚跟,呀,好俊俏一个小书童啊,看来渣爹自己长得好,也喜欢用美人儿服侍。只是,听说继母把五房周正些的丫鬟都安排了去处,所以能见到便只有这样的俊俏书童了。
“哦,我许久没见爹爹了,有些想念,还请通传一声。”对渣爹,目前只能打感情牌。
顾询听到禀报,听到顾琰直言不讳的说想他了,有点惊讶也有点高兴。他就是琰儿在家最大的靠山,她自然是希望亲近他,得到他的庇护的。而且他平日里忙,的确也很少见到这个闺女。于是起身道:“让她进来吧。”
顾琰进去墩身给顾询行礼,“女儿给爹爹请安!”
“哦,琰儿,过来吧。”
站到顾询跟前,顾琰解下腰间的香囊,“爹爹,你看女儿这个香囊如何?”言语中一副小女儿的得意。
顾询接过去,放到鼻尖嗅了嗅,很清雅的香味。
“是女儿自己做的哦。”顾琰一副求表扬的样子。
“特意拿来给爹爹看的?”顾询笑着问。
这个男人,看起来实在是光风霁月啊。顾琰心头再次感概了一番人不可貌相,不过也要感谢他给了自己一副上佳的皮囊。不然,她就更没有在这个家立足的本钱了。
“当然不是,女儿会做香囊了,端妈妈教的。当然要想着做一个给爹爹,只是不知道爹爹都喜欢什么样儿的?”
“哦,只要是琰儿亲手做的,爹爹都喜欢。”
太会哄人了!其实,给点实惠更好,譬如说零花钱。可是顾琰虽然这么想,却不能说出口。不然,她这番献殷勤就成了别有所图了。
“爹爹,琰儿想跟您借几本书。”
顾询挑眉,“你才多大点,而且才开蒙不到一个月,我这书房里的书里怕是看不懂。”
“是先生让我找来看的。”顾琰把名字一一报了。
顾询挑眉,这些书,是刚启蒙的孩子看的么?而且看书,至少得把字认全了吧。(这个当爹的,完全不知道自家闺女的水平,也不清楚她差点问倒以博学闻名的三嫂的事。这件事,多半也就是闺阁里笑谈一番而已。而且,茯苓县主也不会想着告诉他。当然,这也是当爹的完全不过问的缘故。)
“真的是先生让你看的?”顾询随手拿起桌上的书指了几个简单的字考顾琰。
顾琰皱皱鼻子,“爹爹,我都认得几千个字了,先生给我开小灶来着。”
随着顾琰把他指的字都认了出来,顾询的面色渐渐变了,他从小就不爱读书,倒没想到这个闺女挺能读的。嗯,对了,她娘就很聪慧的。想起小时候因为读书远逊于三哥,挨了父亲多少棍棒和训斥,顾询一高兴就道:“才入学,先生就给你开小灶了?嗯,不错,不愧是我的闺女。不过……”
顾琰一脸疑惑的看着顾询,心道难道他这里没有她要找的几本书?就是没有,作为家长也可以给她想想办法。或是告诉她可以去哪里借阅,或是买给她。渣爹可不缺银子,他一月除了俸禄,在公中还可以领五十两银子花。嗯,也许大人花钱的地方多些,可是给她买几本书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可是他当爹的义务。
“这样吧,以后你需要什么书,就让丫鬟告诉方才门口的小乙,他自会给你送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