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必相逢-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甚好。”叶笙伸出手,按了按鼻梁上方。

    “大公子,刘恩解决了,您还是早点去休息。”看着刘恩不动了,何郁上前狠踢一脚,关切地补充,“您一个月没好好睡过觉了,要是在撑下去,您可真得积劳成疾了。”

    “不忙。”叶笙笑着摆摆手,周围淡淡的黑色下,是一双放着光的眸子。

    “在我休息前,我得让西塘的百姓也休息休息。”

    “洗砚,找两个人抬着刘恩的尸体,往大街上逛一圈。你举一块板,向百姓询问他的恶行,然后举着板子走一圈。”他厌恶地瞥了刘恩一眼,起身吩咐道。

    洗砚无辜地努了努嘴,幽怨地瞪了何郁一眼。

    没轮到苦差事的何郁耸了耸肩,忽视了洗砚的眼神,抬手拦住想要和洗砚一起出门的叶笙,坚持道:

    “大公子,我理解你想要安定民心的心态,但现在的你需要的不是民心,是休息。”


………………………………

第一百二十一章 叶笙

    “平时何郁瞧不起我关心我家四个妹妹,怎么如今反倒盯着我不放?”叶笙的精神看上去还不错,伸手便把何郁推开。

    “之前我没怎么留意何欢,现在何欢出事了,我……”何郁的眼神飘忽,不自然地移开。

    “我不是你那个妹妹。”叶笙笑着扶了扶何郁的肩,“放心吧,我还没到需要你来操心的时候。”

    何郁没有反抗,目送着大公子的离去。

    自从何欢死后,他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婆娘。总是担心这担心那,生怕一个不小心,身边的人又去一个。

    比起自家妹子,他更在意的,反而是叶大公子。

    之前,每次何欢质问他为什么要跟着叶笙这种不知人间疾苦的男人,何郁往往一笑置之。

    直到知道了何欢的死讯,何郁才遗憾,为什么不找个时间和她好好解释一番。

    他们跟着的叶大公子,可是把他从地震坍塌的房屋中救出来,和他一起一块砖一块砖挖出被埋在里面的何欢的人。

    只可惜,何欢一辈子都不可能知道,她眼中不把她当回事的叶笙,曾经满手鲜血地把她从死亡边缘拉回来。

    在见到刘恩尸体的一瞬间,百姓沸腾了。

    洗砚苦着脸走在前面,一边采访家家户户,一边吃力地躲避石子沙石。

    西塘的百姓,连烂菜叶和臭鸡蛋都舍不得,只能扔着沙土。

    这一下,洗砚便吃了好大的苦头,刘恩是死的,可他是活的。刘恩可以一动不动任人宰割,他只能左躲右闪,防着自己遭殃。

    到最后,还是有老百姓看不下去,给了洗砚一口铁锅让他顶着走,洗砚才觉得好受了些。

    刘恩活着的时候,没少压榨百姓,所以等他死的时候,所有人看他的目光都恨不得把他生吞火剥。

    “刘恩为官不仁,欺压百姓,如今天子知晓灾情,为民除害。”

    一声带着笑意的声音传来。

    身穿官府的青年坐在白色骏马上,由手下牵着缰绳,在人群中缓缓移动。

    因为骑在马上,他高出普通人一大截,即使是距离刘恩较有一段距离的人,也能清楚地看到青年的身姿。

    在老百姓的眼中,那男人宛如天神降世,替他们铲除恶鬼。

    “笙深感民生疾苦,从即日起,县衙开仓放粮,每家每户可以按人头数领取食物。

    若是给少了,可以找我申诉,但若是贪得无厌,想要多拿,必然按律法处理。”

    男人开口,他说出的话恍若天籁,给西塘生活在水生火热中的百姓,谱了一支只应天上有的乐章。

    听得放粮二字,人群中响起一片欢呼。

    “那位大人是谁?”突然有人尖声发问。

    “是京城叶丞相家中的叶大公子,我记得叫……”见多识广的人接了口,“叫叶笙!”

    一时间,欢呼声滚滚而来,数以千计,万计的百姓把叶笙的人马包围在中间,靠前的人甚至跪下磕头,感念叶大公子的恩德。

    “还磕什么头啊。”挨了不少土块的洗砚连忙驱赶着百姓,“有话要说的来我这儿,没话讲得回家拿口袋去县衙,仓库都已经为你们打开了。”

    听到这句话,百姓们终于反应出了开仓放粮的事情,顿时“呼啦”一下作鸟兽散,只剩洗砚在寒风中孤零零地拿着登记板,无奈撇嘴。

    何郁早已把刀收回刀鞘,此时正有条不紊地组织着还活着的差役。

    他们把县衙的粮食一批批地从仓库里运出来,将米面分类。

    在搜刮知县府的后院时,何郁一脸嫌弃地踹开哭着抱着他大腿的知县的不知第几个小老婆,手里提着从院子里抓住的鸡鸭。

    他犹豫了许久,终是没有把肉类私藏。

    要是大公子知道他的企图,一定不会感激他。

    叶笙跟着百姓一起来到了县衙,站在门口,微笑着看着西塘的民众几乎把嘴角咧到了耳后根。

    大多数的人还算实诚,并没有多取的意思。

    偶尔有无赖打算跑来抢食,也会被为首的差役打退,抢在他闹事前先把对方收拾得服服帖帖。

    等到何郁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满脸纠结地从县衙里出来,天色已经很晚,大多数的百姓都离开了。

    “大公子,人多,肉少,要平均。”何郁强调。

    叶笙斜眼瞟了眼欲言又止的何郁,嘴角划过一个好看的弧度。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这段时间辛苦你和洗砚了,这两只飞禽就当给你们的加餐好了。”

    得到应准,何郁手一翻,瞬间把两块肉食扔进了作为袖扣的纳石里,随后大踏步向内部的厨房走去。

    见到何郁离开,洗砚踌躇着挪到叶笙身边。

    冬季的天暗得很早,经过下午一番折腾,更是黑乎乎一片。

    “大公子,我们回去吧?”虽然刘恩死了,但现在并不适合对他的家人动手,要想休息,还得回到驿馆。

    “不急。”叶笙虽然点头答应,却依然一副好兴致的样子,仿佛一月未安眠的困倦都被他抛到了脑后,“你来给我好好讲讲,李英成这个人的事迹。”

    李英成,西塘本地人。由于家境贫困,在造反前一直靠贩卖私盐为生。

    被发现后,按照律法,他被捆在烈日下示众。

    有人义愤填膺,上前为他松了绑,回到家中的李英成左思右想,索性起义造反。

    西塘知县刘恩鱼肉百姓,百姓们因为县衙的灵师怒不敢言,眼下有人揭竿而起,有些青年便热血上脑,打算跟着李英成闯一闯。

    好巧不巧,李英成在造反之后,刚好有懂行的人路过西塘,一眼就看出了李英成高阶的灵师血脉。

    李英成拜了那高人为师,短暂修炼半月,便会熟练掌握灵力的用法。

    那高人金手一指,又点出了起义群众里的好几个灵师。在加以修炼,义军中有好些灵师,已经能单挑那些仗着灵力仗势欺人的差役。

    在苦日子里跌打滚爬出的人,只要有了一点灵力,能与灵师抗衡,便会爆发出比养尊处优的人强百倍的力量。

    刘恩满以为那些人全是凡夫俗子,却不想蹦出数名灵师,顿时手忙脚乱。

    他原本还想隐瞒,等看着实在拦不住李英成的崛起,才慌忙把西塘的情况报了上去。

    这一报,便招来了一只叶狐狸。

    等何郁从厨房里捧着鸡汤出来,叶笙已经听完李英成的故事,正计划着如何处置这名被官逼民反的人。

    “大公子,喝汤,安全,补身子!”何郁把汤碗一放,止住了洗砚飞扬的唾沫星子。


………………………………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速

    京城来的大公子雷厉风行,一天之内惩治贪官污吏,给老百姓们带来了有史以来的第一顿美餐。

    除去关照西塘的百姓,叶大公子还修书一封,让人去送给占据了大片土地的义军首领李英成。

    李英成两道剑眉拧成一块儿,他手里攥着叶笙的书信,脸上充满了犹豫。

    “将帅,叶大公子说了,如果我们现在归顺,不仅不追究我们的过错,还会重新登记,发放回原籍。”面对优厚的条件,有人已经动了心思。

    “我们起兵造反,不就是为了混口饭吃……既然我们有了生路,为何还要造反?”李英成议事的大帐内,他身边的副将开始动摇。

    “将帅,可是想反悔?”李英成还未开口,一道女声突兀地插了进来。

    何欢抱胸倚在搭建帐篷的支柱上,穿着安国的皮衣,半仰着头,表情似笑非笑。

    帐篷内的数道目光向她扫来,何欢微微一笑,迎着企图倒戈的数人。

    一旦他们决定真心归顺,那他们现在应该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把她五花大绑送到衙门去邀功。

    “诸位想求安定的心思,何欢理解。可诸位觉得,叶笙能在这里停留多久?

    生于荣华,他自然吃不了边疆的苦,早早便要回京。叶笙一走,新官走马上任,诸位莫非认为,心爱的人会是第二个叶笙,而非第二个刘恩?”

    何欢咧开嘴角,摊开手站在了营帐正中,把元宁教给她的说辞原原本本说出。

    “何欢身为使者,自然有被倒戈一击的觉悟。可希望将帅能好好考虑,将帅是依旧想把希望寄托在这荒诞不堪的国家上,还是打算自己搏一搏,搏出一条生路?”

    “反正……”她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嘴角,“叶笙的心肠一向很好,若是你们之后走投无路,你们依然可以选择投降。”

    她的话出口,帐内的人面面相觑。

    叶大公子的风评是不错,可叶大公子毕竟是京城的人,而不是来当知县的官员。

    若是他们此时被招安,新知县对他们赶尽杀绝,那可如何是好?

    “既然如此,一切还是按姑娘所言行事。”李英成深吸一口气,撕碎了手中的劝降书。

    何欢脸上绽放出一朵笑容,连着拍了两下掌,笑着道了声:“如此,甚好。”

    西塘的驿站,屋内的灯好容易熄了,洗砚和何郁两人一前一后从屋里出来。

    “又是写信,又是看地图,能让大公子休息,我可真不容易,……”洗砚刚开口打算好好抱怨一番,何郁突然伸手一抓,夹住了飞来的飞镖。

    飞镖上订着一张纸条,何郁取下一看,面色就阴沉了下来。

    他抬起头,看着一道人影迅速离开,眉头不经意又皱了几分。

    他低下头,纸条上写着一句嚣张到了极致的话:

    “要战便战,何必多费口舌?”

    “真是给脸不要脸。”洗砚凑上前一看,登时压低声音骂开了,“大公子给他们一条生路,他们还真当自己是哪根葱,赶在这儿耀武扬威。”

    何郁按了按洗砚的肩膀,示意他别吵到大公子,安静地收起了纸条,尽职地站在门口守夜。

    比起字条上的内容,他更在意来送纸条的那个人。

    他看过很多年自家妹妹的背影,很是熟悉……

    何欢按住胸口,嘴角不受控制地扬起。

    她认出了和叶笙一起来的那个男人——自己的亲哥哥,何郁。

    太好了,如此一来,她不仅不用担心失败后无法全身而退,甚至还能给主人带去新的助力。

    因为,那可是她的哥哥。主人和妹妹,何郁当然会选择自己!

    翌日,叶笙看到那张纸条后,忍不住笑出了声。

    他迅速召集了镇守西塘的几名灵师,当着他们的面将地图铺开,划定着围攻的范围。

    “今天晚上,从这道界限开始,往中间压缩,把他们逼到这块三角崖下。”叶笙比划着,仔细地向那群灵师讲解。

    镇守的灵师,对兵法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不用叶笙多讲,就已经明白大公子的用意。

    叶笙满意地点了点头,正待继续开口,却听见门外响起叩门声,洗砚站在门口通禀。

    “大公子,长陵王到了。”

    叶笙手一顿,眸中划过一丝阴翳,随即他便展颜,再度露出了令人如沐春风的微笑。

    “原来是长陵王,快请进。”他连忙迎出,见到了那位本该在京城待着的,曾统领过大批灵师的王爷。

    长陵王杨岿连夜疾驰,此时刚下马,只觉得腰酸背痛。

    他一双眼睛逼视着叶笙,仿佛要用眼刀子穿过他,只不过那只狐狸笑得花枝招展,就是不给他实施一招一式的机会。

    “圣上有旨,让我来协助大公子平定匪情。”他四顾厅堂,发现身为知县的刘恩并未在场,喝问道,“刘恩何在?”

    “回王爷,大人操劳过度,积劳成疾,不久前……病逝了。”

    刘恩在世时,没少苛刻异己,现在站在厅堂的灵师,大多是因为不愿与他同流合污而被支开,才在何郁的扫荡中幸免于难。

    见长陵王逼问叶大公子刘恩的情况,便有一人站出,主动向长陵王诉说道。

    听闻刘恩的死讯,杨岿的脸上神色一滞,下意识看向叶笙。

    如果这句话是叶笙说出来,他有理由相信叶笙和安国里应外合,先杀了西塘的知县,再进行下一步动作。

    可这话毕竟出自本地人,杨岿一时间倒也不便发作。

    叶笙诚恳地点了点头,表情凝重。

    “是啊,待下官赶到时,刘大人已经奄奄一息,只来得及嘱咐下官几句,就……”叶笙表情沉痛,连双肩都不禁微耸。

    “如此也罢。”杨岿冷哼一声,眼神依然死死停留在叶笙的身上,“只是不知,叶大公子要何时才能开始平定匪乱?”

    叶笙笑得花枝乱颤,给荒凉的西塘添上了一抹艳色。

    “王爷莫急,今夜便会行动。”

    长陵王饶有兴趣地哦了一声,冷漠地站在叶笙身后。

    “不知大公子,打算以何等的方法剿匪?”

    经过太子殿下一提点,杨岿越发觉得叶家一整个家都包藏祸心,他站在叶笙身后,盯着他的一举一动,仿佛此人的每一个细节都能成为他叛国的罪证。

    哪怕是因为柏儿,他也要找出这只狐狸的尾巴。

    而叶笙回应他的,依然是那张温和的笑脸,让人找不出一丝破绽。

    “如果王爷不放心,今夜可随笙同行,笙定会给王爷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在长陵王的目光下,叶笙如是说。


………………………………

第一百二十三章 勒马(为一朵花加个更)

    西塘的夜儿,静悄悄的。

    冬天的青蛙早已冬眠,虫儿也纷纷死去,衰草枯木构成了田野的景。

    万里凄凉。

    义军的帐篷,星星点点燃着几抹火光,守夜的士兵站在外面,经不住困意打起了哈欠。

    “砰。”夹杂着火苗的灵力撞进营地,扑向大帐顶端的红影,转瞬之间将它燃烧殆尽。

    “敌袭!”看到火球,前一秒还昏昏欲睡的士兵猛地高喝出声。

    那中气十足的声音,连半分睡意和惊恐都听不见,显然早已意识到了今夜会有不速之客。

    话音刚落,营帐两侧突然各冲出一队手持刀枪的士兵,开始搜寻灵师的踪迹。

    作为领队的几人,一看就是高阶灵师。他们粗略一扫,便判定了偷袭者的位置,率队猛追。

    这边一路追了过去,那边几名偷袭者见势不妙,撒腿就跑。

    义军乘胜追击。

    忽地,又是两团火球,杀声震天,数以千计的士卒从相反的方向涌来,往义军的帐篷杀去。

    为首的一人,周身灵力环绕,仔细一看,发现已经是名六星二等的灵师。

    义军中最强的李英成,也刚刚六星二等。

    “将帅,我们要迎战吗?”义军曾与低阶灵师,或是四星高阶灵师打过交道,知道这一类人养尊处优惯了,其实不足为惧。

    但他们还从未见过六星二等的敌方灵师,虽然将帅能和对方以一对一,但其余人却不行。

    将帅是他们的头头,要是主将出事,整个部队的军心便散了。

    “先退,看看能否找到出路。”李英成明显也想到了这一点,只是眯了眯眼,便披挂冲出了营帐。

    眼见主帅出来,义军零零散散汇流成江,向着前不久追赶灵师的方向去了。

    且说那几名灵师逃到一座落崖下,几个纵跃就翻上山崖,追赶他们的队伍正打算一起赶上,却忽然看见几名灵师弯弓搭箭,对准了下方的追兵。

    几只穿云箭一起射出,正中远方巨大的山石。

    山石仿佛听令的士兵,穿云箭方至,便轰然炸开,噼里啪啦向下滚落。

    而正下方,正巧是李英成的部队。

    义军被砸了个蒙圈,才猛然惊觉这块地方的山路呈三角形,中间有一块硕大的地盘,正好用来围困军队。

    眼下黑灯瞎火,他们这些土著对地势的了解反而比不过从京城来的公子哥了?

    “快退!快!”李英成振臂大呼,但怎还来得及?

    外围呐喊声响成一片,又是几块巨石落下,硬生生割断了两军的交接点。

    “呼啦”一声,山崖上的人起来一片,每人手持长弓对准下方,燃烧着的弓箭已然搭在弦上。

    火光在山崖间密密麻麻布成一片,恍若有人为黑夜系上了红线。

    “叛贼李英成,我给过你机会,你为何还要一错再错,招致杀身之祸?”

    一人策马跃上层层叠叠的石堆,伫立于月光之下,他迎着月亮,面貌被清晰地勾勒。

    凄清的月光撒在他身上,似乎都因他而添出了一份温柔。

    早就听说,京城有个叶丞相。叶丞相本人美,娶的夫人美,生的孩子更美。

    如今一见叶笙,义军有人突然觉得,凡间的万物都黯然失色。

    李英成被堵在三角卡口处,抬手指着叶笙,不屈怒喝。

    “贪官无道,若是不反,我们连命都没有。大公子杯水车薪,又能助我们到几时?”

    “西塘困境,天灾人祸各占一半。”叶笙站在制高点,俯视着身下的义军,“如今引起朝廷注意,下任官员必然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若是尔等继续造乱,才会毁了朝中官员的良苦用心。”

    他把李英成困在这篇三角区域,断水断粮,不出十天半个月,这近万人的队伍必然覆没大半。

    叶笙安坐于马上,手中的缰绳却不自觉抓紧。

    忽然李英成翻身下马,冲着叶笙拱手道:

    “叶大人,你把我们困于此地,分明是要断了我们的活路。如果大人能绕过我的一万名兄弟,李某愿在此地引颈就戮。”

    他说完,双膝一软,直挺挺跪在了地上,重重磕头。

    叶笙抓住缰绳的手又紧了一分。

    杨岿拍马来到三军阵前,冷眼看着叶笙的动作。

    义军如何,他毫不关心,他惟愿自己能为杨柏报仇,圆了他的夙愿。

    “尔等……愿降?”叶笙声音低沉,清清楚楚传到每一个人的耳中。

    “愿降!”李英成的话语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时间仿佛静止了好几秒,弓箭手依然拉满了弓弦准备,乱石堆上的男人也依然静静地伫立着。

    李英成咽了口唾沫,这个笑容美得不像话的男人,此时正决定着他们的生死。

    许久后,只见叶笙收手一挥,喝令道:“主簿何在?”

    “在。”一人慌忙上前。

    “取花名册来,登记反贼姓名,分别押回原籍,发放田地,好生安置。”

    李英成看不清叶笙的表情,内心悄悄舒了口气。

    “大人,叛贼首领……”

    “一样。”叶笙勒马,说完这句话,灵力送入马中,拍马一跃,飞至了山崖之上。

    乱石虽多,但架不住几名灵师的轰炸,在短时间内就被轰开一条通道,供义军鱼贯而出。

    李英成率先走出,内心充斥着激动。

    他用力握了握拳,递给同伴们一个鼓励的眼神,随即带头走向主簿登记姓名。

    一个晚上,一万有余的部队全部名列书册,被分配成了好几支队伍,押回了他们来的地方。

    这应该是个美满的结局,反贼放弃了造反,继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叶家大公子不费一兵一卒,平定叛乱。

    本该因此而高兴,但看起来,叶笙并没有这样想。

    他负手立在大堂,心不在焉地盯着高悬的地图。

    “大公子,结束了,休息。”何郁从外走进,看见叶笙目不转睛,忍不住叹息。

    “何郁。”叶笙冲他招了招手,指着四通八达的直道,“我问你,你可知闯王假降复反的故事?”

    何郁摇了摇头,但面色却郑重了起来。

    “相传闯王曾被困于山中,弹尽粮绝,不得已率部队投降。但闯王投降为假,等待时机为真,再加上他与部下的默契配合,竟在前往各自家乡时,在同一时间集体造反,打了平乱的部队一个措手不及。”

    “结果,闯王成功破局,官兵惨败,首领斩首示众。”叶笙长叹一声,收回目光。

    “公子是怕……”何郁话未尽便住了口。

    事情究竟会如何发展,等两天就知道了。

    “防人之心不可无,若是他真要如此,我不可能一点儿准备也不做。”叶笙喃喃自语。


………………………………

第一百二十四章 屠戮

    刘恩的家里,几个如花似玉的美婢正不断抹着眼泪,挤在刘恩的大老婆刘蓝氏身边哭哭啼啼。

    “哭什么哭,老爷死了,又不是天塌了。”刘蓝氏倒是坐得舒舒服服,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

    老爷难道不是天吗?美婢泪眼朦胧地看了刘蓝氏一眼,低下头继续哭。

    当初做刘恩的女人,就是看中了他的钱财。如今刘恩死了,新来的大人有着极大的架势要对她们赶尽杀绝,这可如何是好?

    刘蓝氏斜了哭得梨花带雨的婢女一眼,冷笑着偏过头去。

    刘恩死了,可她还活着。

    她的男人除了收敛钱财,动点花花肠子,别的事一律不会干。

    至于官匪勾结这种事,刘恩如此蠢笨,自然做不出来。

    那些死了的人都说刘恩恶贯满盈,殊不知,刘蓝氏才是帮他干了最后一件事的祸首。

    李英成刚正不阿,懂得百姓疾苦,可这不意味着他身边的副将也是如此。

    美人如玉,前程似锦,匪贼要什么,她就会给什么。

    要不然,为何西塘迟迟未被攻占?她怎么能如此顺利地捞到这么多的金银珠宝?

    这不,还真有一支部队听话,安插在了西塘镇内。

    她勾起唇角,掐指算了算时间。

    想必,那位叶大人已经死无全尸了吧。

    她刚笑到一半,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巨响。

    刘蓝氏惊坐起身,道了声:“怎么回事?”

    “夫人,夫人,匪贼攻过来了!”冲进来的小厮连滚带爬,趴在刘蓝氏脚边鬼哭狼嚎。

    刘蓝氏一惊,惊后又恐,她急甩广袖冲出屋子,迎面对上一把雪亮的钢刀。

    “你怎么……”她张口怒喝,声音刚发出一半,那钢刀猛地挥落,刘蓝氏半颗脑袋便不见了踪影。

    刘家的院子,鬼哭狼嚎响成一片,衙门内的火光交相辉映。

    长陵王站在客栈的院子里,听着探子的汇报。

    “你说什么?刘家遭袭?”他惊喝。

    “是的,据我探查,刘夫人和刘恩的妾室以及孩儿都被杀了,下人们不知所踪。”

    刘恩积劳成疾,死在任上,这本就值得怀疑,如今知情的刘家又被杀了,这是有人要灭口啊。

    难道是叶笙?

    本就对他有怀疑,长陵王眉头皱得更甚。

    杀了刘恩全家,又在一夜之间压下匪贼,这人有何打算?

    “报!”正在他迟疑之际,又有探子飞奔而来,跪在长陵王面前。

    “何事?”长陵王没理会探子惊恐的语气,平静问话。

    “李贼,李贼反了!”

    “怎么会反?”长陵王转过身,惊疑不定,“叶大公子不是已经平定叛乱,放他们各自回家了吗?”

    “他们是各走各的路。”探子上气不接下气,颤巍巍地解释,“但同一时间,他们在不同地点杀了将尉,往西塘涌来!”

    长陵王的脸色登时变得难看。

    杀刘恩,平匪贼,再叛乱。

    明着平匪,实际上却官匪勾结,打算一举拿下西塘,自立为王。

    好,很好,原来叶笙打的是这个主意。

    “走,去见叶大公子。”长陵王阴恻恻一笑,拂袖而去。

    月朗星稀,长陵王一行人气势汹汹冲到了叶笙的屋前。却见屋门紧闭,连看门的小厮都不见了踪影。

    等侍从上前,敲了好半天的门,才有人迷迷糊糊地开了门。

    “叶大人在何处?”长陵王隐隐有了不好的预感,问道。

    “叶大人?叶大公子带兵出去了啊。”小厮突被问及叶笙,有些摸不着头脑。

    “不好!”长陵王心里一急,连忙冲到马厩前,骑上自己的宝马良驹,拍马就往西塘通向外界的直道赶。

    清风徐来,卷起了站在叶笙身后的灵师的袍袖。

    那名灵师,名叫方素,正是白日通报长陵王刘恩死讯的人。

    他在衙门里担任幕僚工作,不适合领兵打仗,叶笙干脆留了他在身边。

    “弓箭手埋伏好了?”叶笙居高临下,看着地面的缺口。

    要想进入西塘,必须经过一条直道,而这条直道正是由不同的岔道汇聚而成。

    “埋伏好了。”方素点了点头,“周围百姓也被驱散,大人不必担心有意外发生。”

    “如此甚好。”叶笙点了点头。

    他本想开城迎接,在在内门与外门间恭候李英成大驾,但旋即想到此举太过冒险,有些不妥。

    关于这偏局势的布置,是他放走李英成的头一天就开始的,到现在整整过了一天。

    李英成队伍里有好些灵师,快马加鞭赶到这里,半个晚上就够了。

    “之后的西塘,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新官到任。方素,我把管理西塘的任务暂时交给你,可否?”

    方素一愣,没想到自己只不过跟了叶大公子一天,就被托付如此重任。

    “李英成死后,百姓需要一段时间的安抚。西塘镇紧靠省汇,虽然不是战略要地,但若有敌军进攻,也很容易成为目标。

    但同时,它也很容易被敌军放弃,所以防御工作需要做好,以备不时之需。”叶笙继续说。

    “我带来的三万士兵,会全部留在西塘。你需要在百姓恢复生机后快速招兵买马,囤积粮食。”

    “天下,很快就会大乱。”叶笙的眼睛在黑夜中闪闪发光,似乎在昭示他预言的正确。

    “既然如此,为何叶大人不留下来,反而交给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