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望族权后-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柳茵如冷汗直冒,立即说道:“是我记错了,起初花粉的确是我拿在手里,不过后来放置案上,也在妹妹顺手之位。”
这已经显得蹊跷了,然而十一娘却并没过多纠缠,只又问道:“刚才姐姐声称,我并不知荧姐姐有气喘之症,并且不知花粉会引荧姐姐发作?”
柳茵如一怔,不及思考仔细:“当然如此,十一妹岂是心存歹毒之辈……”
“可姐姐明明曾经告诉我荧姐姐有气喘之症,并且不能接触花粉。”十一娘好整以睱说道:“当时除了碧奴、青奴在旁耳闻,姐姐之婢白沙也在场,甚至还有萧九哥。”
柳茵如……
这丫头是疯了么?自己一片好心,竟被她当作驴肝肺!
“当时姐姐盛装花粉之青瓷樽用紧塞堵口,拔出颇费力气,若我真是恼羞成怒一时气愤,顺手也只会操着瓶子直砸过去,又怎么会多此一举拔去堵塞用花粉泼洒,分明就是我明知荧姐姐不能接触花粉,欲致她死地,才会用花粉洒之身上。”
柳茵如:……疯了,这丫头绝对疯了……
小孩子一时反应不过来,柳直这个长辈却情知不妙,立即插嘴:“十一娘,茵儿之所以隐瞒,也是为你着想……”
“叔祖果然宽厚仁慈。”十一娘这时才轻轻一笑:“即便知道茵姐姐有心包庇我,仍然置荧姐姐冤屈不顾,反为茵姐姐打抱不平。”
余众还好,却有两人没忍住笑出声来。
一个是柳少卿,这位固然是为女儿据理力争大感痛快,还有一个却是贺烨,这位完全就是兴灾乐祸了。
同时,再度对十一妹刮目相看。
不过仅凭这些机巧,还不足以洗清嫌疑吧?这时是不是该他这个人证出场?
然而十一娘却没给晋王机会。
“茵姐姐就如此肯定是花粉引发荧姐姐气喘发作?”十一娘紧跟又问。
“当然,我亲眼目睹你将花粉洒在荧妹妹身上!”这时柳茵如已经有些气急败坏了。
可她却看见十一娘狡黠一笑,登即冷汗淋漓——又是一个陷井么?
“茵姐姐,那不是花粉。”
“怎么可能?”柳茵如下意识去闻自己衣袖,因她泼洒花粉时,不免也有沾染。
“茵姐姐为何有此动作,按理你衣上不该沾染花粉。”十一娘又再逼迫。
柳茵如这才如梦初醒,怔在当场。
又是柳直忍不住出面圆谎:“当时争执起来,茵儿也在近前,衣上沾染花粉有何奇怪?”
十一娘又笑:“叔祖竟似在场目睹,知之甚详。”
柳直吃瘪,忍不住吹胡子瞪眼。
刘氏一看不好,再受乔氏重重一掐,正要再以哭嚎混淆视听……
“根本没有花粉,早在茵姐姐提醒时我就有所堤防,故而告之大母,大母也觉狐疑,但一时想不明白茵姐姐是何目的,只暗暗堤防,所以……”直到这时,十一娘才直视柳茵如,见对方已经濒临崩溃,语气越发不急不徐:“今日茵姐姐一说邀我去别处制作香囊,白沙已经将花粉调换,茵姐姐趁乱泼洒之物,实为白果粉末。”
听到这里,柳茵如已经摇摇欲坠了。
十一娘毫不犹豫再加上最后一根稻草:“荧姐姐往常调理药方,便有白果一味,总不至于对此物也不适,触之则引气喘猝发罢?茵姐姐若不信,再细细辨别我衣上气味,可有一丝你调制香息?”
柳茵如张口结舌,她一见柳荧玉当真疾发便心慌意乱,导致极度紧张,哪里会注意诸多细节,再说她本身佩有自制香囊,不细细分辨,也难以察觉十一娘身上是否染香。
“既是白果粉,荧姐姐身上当然不会染有香息,这时察验不难。”
再听这一句话,柳茵如已经瘫软在地。
“茵姐姐,我与你无怨无仇,你何故害杀荧姐姐而诬篾于我?”十一娘又是一问。
柳茵如这才回过神来:“十一妹,你这是血口喷人,明明我们到流照亭时,就见荧妹妹已经不省人事……”
好了,这下十一娘彻底清白了。
蠢货!
这是乔氏、刘氏包括柳直不约而同滋生的想法,针对者当然是柳茵如。
他们也真高估了柳茵如的心计,却小看十一娘机敏善辩,然而到这情境,再问罪十一娘显然不占理据,柳直正想办法突围,韦太夫人却又给了他一个机会——
“茵娘,你还不实话实说,为何要陷构诬篾自家姐妹!”太夫人厉声责问。
柳茵如实在不能狡辩,只好如实交待:“大母,是孙女糊涂……只因叔祖威逼利诱,一时鬼迷心窍,才答应伪证,可孙女确实不存害人之心,真未曾预料荧妹妹会因此丧命……”这时她倒是真心实意痛苦流涕惊惧交加了。
可柳直哪容柳茵如将其中仔细一一说明,冷声大笑:“好,阿嫂真是好手段,分明是你授意两个孙女装模作样唱合一番,却将荧儿猝亡彻底推脱,反而栽陷我亲仁坊一支,我是荧儿亲祖父,先不说没有害人动因,只说荧儿的确是在你嫡宗猝发气喘而亡,你们就难辞其咎,想要脱身事外,那是妄想!”
柳茵如已经彻底绝望,成了一滩苍白无力的烂泥,而十一娘却并无多少担忧。
关于柳荧玉气喘之事太夫人早已调察仔细,而自己任务仅在于洗清诬篾而已,接下来,就看太夫人怎么与柳直打擂台了。
不过晋王眼看十一娘功成身退,却再也奈不住兴奋之情,这时毫不犹豫“插足”——
是以柳直话音刚落,就听两声击掌:“啧啧,今日果然不需此行,让本大王亲眼目睹了一场好戏,那个……老儿你怎生称呼?”
第112章 黑锅
在堂中人,绝大多数都没反应过来晋王口中“老儿”所指何人,直到那位金枝玉叶食指朝向柳直,略有些圆润的下巴高高一抬,盛气凌人再加一句:“装疯卖傻么?就是说你!”
柳直顿时觉得屈辱锥心!
曾经连崔牧都对他礼贤下士,区区失储小儿不过坐吃等死,竟然这般轻慢失敬!
柳直也一抬下巴:“老臣任五品中散大夫,名直,字宁向。”
“原来你就是柳直。”晋王直呼姓名,轻慢态度非但无所收敛,越发显而易见。
周人颇重意气之争,周初时亲王与重臣之间就曾爆发过一场针对礼敬之奏本争论,太宗竟然下诏三品以上官员见王爵而不礼拜,反而要求皇子皇孙礼敬重臣,不得跋扈。而在臣僚之间,更是发生过不只一起因直呼姓名导致挑衅斗殴流血事件,有两回甚至发生在朝堂之上,当着君帝之面就大打出手!
可见被人当面连姓带名直呼是何等奇耻大辱,更何况贺烨不过十岁小儿。
更何况柳直居然还一度将晋王视为“奇货”,企图着巴结攀交。
这下简直就如五雷轰顶。
然而还不等他展示一番傲骨气势,贺烨下一轮打击又再当头劈下。
“太夫人,我今日正好也旁观了这出闹剧,那个什么……荧小娘子从生到死过程再没人比我更加清楚。”
不仅柳直一脸锅灰,韦太夫人也是满面黑沉——现场可在浮翠坞,闺阁居处,晋王怎么能在场目睹!
晋王却毫不理踩旁人心情,自顾把所见所闻说来。
“荧小娘子起初还大言不惭,说她大母许诺,若能成功栽污十一娘,今后就是晋王妃不二人选,甚至还撺掇此婢……”晋王遥遥一指金盏:“许她滕妾名份,要共侍一夫。”
刘氏脸色顿时苍白下来,傻愣愣地盯着晋王,分明已经没有作戏的情绪,然而因为姜汁薄荷抹得太多,眼泪依然没止住。
“大周没其余晋王了罢?”贺烨收回手指点点鼻尖:“我竟不知,我什么时候定了这门亲事,连滕妾都齐全了?”
众人:……
金盏已经像被人剥了骨头一般,软软靠在碧奴身上,碧奴却无甚同情心,轻轻一让,任由其歪倒在地。
“我正窝火呢,突然就见将来王妃倒在地上直抽搐,这婢女却呆怔一旁,不久十一娘与她那个恶毒姐姐就过来了,十一娘倒忙着察看死者,其余两个一人忙着倒粉末,一人喊着栽污陷构之语,越发让我莫名其妙……不过再看刚才那一场,本大王总算醍醐灌顶,柳直,亏你还如此理直气壮,分明你孙女就是被这婢女所害。”
话音落了许久,现场仍旧静谧得落针可闻。
不过这回率先打破沉寂的却成了柳志宜,他不敢置信,结结巴巴询问:“父亲,大王所言……莫非……不会……”
傻子都明白,做为荧玉贴身侍婢的金盏坚决不会无端端杀害主人,身后势必有人指使,金盏是亲仁坊世仆,极小可能会被嫡宗收买,更别说嫡宗根本没有动因谋害柳荧玉这个庶女。
“金盏,究竟怎么回事?”柳直好不容易镇定下来,厉声质询,可眼中锋芒却是显而易见的警告威胁。
金盏浑身一激灵,指甲狠狠掐入指腹,才提起一丝胆气来,匍匐哭喊道:“婢子冤枉,婢子早先所言并无一字不实……”
“贱婢,你这意思是指本大王冤枉你?”贺烨一撑起身,两步就到堂下,一把揪住金盏发髻,迫使婢女不得已高仰面颊,被迫直视晋王那双凶狠眼睛,金盏吓得牙关直打颤,然而她却忽而看见晋王仿佛极其温暖一笑,唇红齿白。
金盏又为这仿若春暖花开的笑容呆滞,晋王却从腰间飞速取出一枚利匕,在她指根轻轻一划。
两声让人毛骨悚然惨叫,一声是出自金盏,一声却是出自柳茵如。
金盏一只食指被削根而断,断指却准确“飞入”柳茵如怀中,因此她一声惊叫后忙不迭起身,将将才把断指抖落,两眼一翻就昏死过去。
在场中人谁也没有想到晋王下手这样狠绝,就连十一娘都紧蹙眉头,柳直更是把满腹屈辱硬生生遏制得一丝不露——这凶神恶煞,果然名不虚传,还是不要招惹为妙。
可却不是柳直有心妥协就能万事大吉,晋王斩削金盏一指,非但面不改色,甚至一把掐紧婢女的脖子,让她再也哀嚎不出来:“你今日横竖难逃一死,这时实话实说,还能免更多皮肉之苦,倘若还要嘴硬,仔细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我可不少手段,贱婢莫不要一一尝试?”
晋王甚至暗暗点了金盏几处要穴,这才将她放开,纵然金盏实在巴不得就此昏死不省人事,然而就连这也不能,便是装作晕死,却忍不住剧痛呻吟,只好清醒着。
柳直看这情形,也明白今日注定功亏一篑,纵然愤愤不平,却只能启用退路,这时也重重一喝:“贱婢,果真是你谋害荧儿?还不据实交待,究竟是谁指使!”
金盏已经差不多要实话实说了,受这一喝又清醒过来,郎主保证过,即使事漏,只要她按授意那样交待,也会放她一条生路。
因而强忍恐惧招供:“郎主恕罪,实因,实因……实因娘子威逼奴婢,也是娘子说服小娘子,让她假作气喘发作污陷十一娘,然而娘子却欲谋小娘子性命,逼令奴婢给小娘子服饮桃浆引气喘急发……”
秦氏自从十一娘圆满脱身时就目瞪口呆,起初当然是震惊于十一娘小小年纪就如此善辩,不过她自以为此事与她无干,是以只是震惊却无沮丧,更没有半点担忧,也就直到此时,才恍若五雷轰顶。
然而不待她反应,柳志宜却一巴掌劈下:“贱妇,竟然是你作恶!”
这一巴掌打得极重,秦氏饶是将门女儿竟也没顶住歪倒在萧氏怀中,萧氏低头一看,见秦氏耳中竟溢出鲜血,两眼虽然圆瞪,却茫然失焦,那情状真真可怜。
然而柳志宜还不解气,正欲将秦氏再扯起身暴打,萧氏不及多想,下意识护住:“仅凭奴婢之言,何足为证?兄长冷静些。”
柳志宜哪能冷静,满脑子都是那宠妾与爱女,只恨不能将秦氏生吞活剥,这时便连萧氏都一并恨上,上前就要推搡:“我家宅内务,与娣妇何干,若不识趣,连你一块教训!”
然而还不待他接触到萧氏丝毫,眼前只觉一花,一边面颊重重挨了一拳,这回却是柳少卿毫不犹豫出手了:“信哥在自家如何混闹与我无干,若敢犯我内子,即便担这以幼犯长之过,我也认罚。”
别看柳少卿往常文质彬彬,揍起人来还真不落气势,反而是柳志宜,打起女人来毫不手软,被柳少卿一拳就捶出了怂样,只狠狠瞪视一眼,转过着却直跪父母跟前:“耶娘恕子娶妇不贤,以致于闹出这场风波,不仅险些冤枉十一娘,更让人义愤填膺是祸害荧儿无辜夭亡,荧儿虽为庶出,然则也是儿子骨肉,秦氏此行,追根究底是为好妒乱家,已犯出妻之条,是以,儿子跪请大人允准,休弃秦氏。”
这自然正合柳直心意,连刘氏也心花怒放。
秦氏出身勋贵,本就不怎么让柳直属意,当初却因崔牧从中撮合,而秦氏之父秦步云长年镇守河北道,当年官至冀州都督也不容小觑,柳直这才勉为其难答应次子娶秦氏为媳,然则秦氏入门多年,只为柳志宜生一嫡子,又颇好妒,不容柳志宜纳娶良妾,只容侍妾,这无疑让柳直夫妇十分不满,更别说两年前秦步云受令讨伐潘逆吃了败仗,被贬至定戎任都尉,虽未夺爵,兵权却被大大削减,柳直简直以此姻亲为耻。
再兼刘氏一内侄女夫家,前几个女儿都好生养,眼下有个小姑尚且待嫁,一看就是旺夫益子福相,刘氏有意为儿子求纳,然而一来秦氏不肯松口,再者侄女夫家也不愿让女儿为妾,就这样僵持住了。
这回趁这机会干脆将秦氏休弃,另娶新人,其余不求,若能多添几个嫡孙便是好处。
更何况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也只好让秦氏顶罪,才能保得些许颜面顺阶下台。
这本就是柳直计划好的退路,正好儿子与他不谋而合,这时哪会反对,倒也长叹一声:“阿嫂,是我家门不幸,实不想秦氏这恶妇敢行此毒计,惹出祸乱不说更甚至险些挑唆得我误解嫡宗,实在羞愧,阿嫂放心,为对宗族交待,我这回势必会严惩秦氏。”
第113章 将门虎女
尚且瘫软在萧氏怀中的秦氏有甚长一段时间耳畔都是那声“巨响”后造成的轰乱,眼前一切都模糊不清,只有丈夫柳志宜那张凶狠狰狞的面孔,以及有若利锥般“贱妇”二字,她甚至没有听见丈夫膝跪当堂掷地有声那番“休妻”言论,身心已经被冰冷的绝望填满。
她难以相信如此显而易见的事实,只因一个奴婢的谎言丈夫就信之不疑,这十余年,朝夕共处夫妻情深彻底沦为笑话,仿佛就是一场荒诞不堪的梦境。
贱妇,原来她的丈夫就是这样看待她这个结发妻子。
她是勋贵出身,也知道嫁入显望世族是高攀,是以在新嫁时,便无时无刻不提警自己万万不能好比闺阁时那样骄纵,在翁姑高堂面前小心翼翼,从不敢顶撞违逆,虽然也感觉到世家出身的长嫂沈氏对她心存偏见颇有些看不起,她也从不曾表现出丝毫不满,只有小心奉承言听计从;当年翁爹仕途不顺,大伯与丈夫更加入仕无门,她二话不说便回娘家求父兄援助,那时德宗在位,父亲与崔家交好,正是因为这样一层关系,翁爹才得以晋升,大伯与丈夫终于入仕。
可她半点不曾居功自傲,甚至提也未提一句,没有因此与长嫂争夺中馈管家,反而时常用自己嫁妆生息贴补家用,就连婆母娘家姑祖生辰,婆母因烦恼没有拿得出手的赠礼,她也毫不犹豫回娘家求助,母亲想尽办法才寻得一幅名家画作,让婆母在娘家亲眷面前大大炫耀一番嫁入名门的体面。
唯一固执坚持,就是拒绝为丈夫求纳良妾。
这也是出自她对柳志宜的一往情深,实在容不得其余姬妾。
可她不也从来没有因为妒忌就阻挠丈夫与侍婢“苟且”,甚至对众多庶子庶女视而不见,何曾做出过残害子嗣之事?
她就想不明白,横竖都是庶出,也不是没有嫡子,只要丈夫香火有继,庶子生母是良人抑或奴婢有多大区别?总之都是娇生惯养,未受半点苛虐。
这些年,她付出如此多心血,不过仅仅这点微不足道坚持,难道翁姑竟然就不容?
是,父亲眼下仕途不顺被贬,又因崔牧父子势败徐国公韬光养晦,娘家失了凭仗风光不如从前,可夫家因为长年被嫡宗打压,倘若没有秦家当年助益提携,又哪来眼下尊荣?长嫂是出身世家大姓,可沈家莫说助益,近年来甚至不与夫家亲近走动,凉薄至此,沈氏却未被刁难,从来都比她更得高堂看重。
她又不是泥人,近两三年,面对这等差别对待哪会没有怨愤,不过苦苦忍奈,一点没有显现出来。
翁姑凉薄,她只以为丈夫会对她心存怜惜,可是今日这重重一个耳光让她彻底清醒过来,最凉薄者,原来不是别人。
贱妇,这就是对她这些年来的报答。
秦氏怎能不心生悲愤?她也是锦衣玉食长大,闺阁时被父母奉若掌珠,曾经骄纵矝贵,也是眼里容不下沙子的人,她自问没有半点对不住夫家,为何会突然落到这样境地?
悲愤让人清醒,秦氏总算觉得眼前影像逐渐清晰起来,意识也渐渐恢复,可却听见了柳直那番“道罪”——家门不幸?挑唆与嫡宗离心?不严惩不足以交待?
秦氏冷笑出声。
“姒妇,你伤得不轻,这时不宜太过激动。”萧氏感觉到秦氏有挣扎坐起的举动,小心将她扶起,仍旧握着她的手。
秦氏看向一旁的长嫂沈氏,对方只不过与她目光一触,就不动声色移开……至于大伯柳达宜倒没有半点心虚,堂而皇之冷冷逼视,目光中不无警告。
到头来,原来只有她一贯视为对头的嫡宗族人在她遭遇至亲背叛遗弃时,起码给予关怀。
秦氏在这样时刻,竟然想起自己这些年在萧氏背后诸多鄙夷诽薄言行,才觉羞愧难当。
她端端正正膝跪一拜:“娣妇宽睦不计我从前过错,今日我秦丹心只能膝跪致歉。”
然后她起身,行至柳志宜身边,再次重重膝跪下来。
苍白着脸色,颤抖着嘴唇,却咬牙死忍着夺眶欲出的泪意:“柳郎,妾身以性命发誓,决没有对荧儿施以毒手,柳郎可愿相信?”
“贱人,事到如今你还狡辩?”柳志宜高高扬起手臂眼看一个耳光又要甩下。
这时就连十一娘都对秦氏同情起来,今日这桩事由清楚明白,柳茵如早先交待可没有牵涉秦氏,摆明就是柳直威胁金盏嫁祸,柳志宜竟然完全无视一目了然的真相,即便逼不得已要恭顺父母平息事态,也不至于对秦氏当众打骂甚至坚持休弃吧!完全不顾夫妻情义,秦氏才是真正所嫁非人。
小丫头不忍地别过脸去,不去看这对夫妻相杀。
再是一声响亮的掌掴。
十一娘却听到柳志宜发出一声怒吼:“贱人,你竟敢还手?”
原来,秦氏这回牢牢握住柳志宜手腕,却在众人瞪目结舌之际,反手一掴报还!
“贱人,你竟敢当众打我志儿?真是无法无天,柳氏怎容你这等恶妇!”紧跟着叫骂的人是刘氏:“秦氏贱妇,你心怀恶毒杀我孙女,眼下见罪行暴露竟然还敢对志儿动手,休弃十回也不为过。”
“休弃?”秦氏冷笑:“主母为名门贵妇,难道就不懂得忘恩负义四字?你与郎主欲嫁祸予我,柳志宜不问青红皂白便当众施以打骂,不念十年结发情义,不念我为柳氏生儿育女,不念这些年来我娘家对你们提携关照,你们有何面目提休弃二字?”
柳志宜见秦氏竟然敢顶撞母亲,气怒攻心,又要动手,这回仍然被秦氏挡避,再是一个耳光——打在另一半脸上。
“柳志宜,你算了吧,你文不成武不就,我好歹是武将女儿,若你真要动手,可占不得便宜,不要自取其辱!”
十一娘瞪大了眼,不由暗暗叫好——秦氏女儿果然名不虚传,这才不负将门虎女四字。
柳志宜简直没被这两耳光扇得神魂出窍,虽怒火焚顶,这怂人却始终是被往常温柔恭顺的妻子震慑恐吓住了,虽怒目圆瞪,然而再不敢动手。
“阿嫂,你可是亲眼目睹秦氏何等跋扈,我京兆柳怎容此等子媳,罢,今日我也不顾这张老脸,便在此借嫡宗笔墨,当众写休书了断!”柳直这时倒是一副痛心疾首模样。
秦氏却转身,恭敬一拜:“太夫人,丹心恳请太夫人明断,今日这桩祸事分明为亲仁坊郎主、主母之谋,意在要胁太夫人让交族权,见罪行暴露,才欲嫁祸于我好求全身而退,我秦家虽非世家名门,然而也是伯爵之家,丹心便为孝道,也不能背这毒杀庶女之罪,让世人指谤父母无教损及门风,丹心自知顶撞翁姑掌掴夫郎已触义绝,待洗清冤屈后,自然不会再腆颜不去。”
说完,秦氏又冲柳直冷冷一笑:“柳大夫暂省那封休书罢,今日事了,我自归伯府,是离是休抑或义绝,自然有武威伯府与柳大夫商楔。”
柳直嗤笑:“无知妇人,竟还敢拿武威伯府威胁,你父虽未被夺爵,不过饶幸而已,你以为……”
“好了。”韦太夫人却未容柳直那番可笑言辞说完,轻轻喝止:“丹娘所言不无道理,荧儿之死诸多蹊跷,她可不仅仅是你亲仁坊孙女,也是我京兆柳族人,更是在嫡宗猝亡,倘若不察断清楚确定真凶,如何能平息众议?”
柳直一番全身而退的如意算盘被毁,这时也没闲心再装模作样,脸上再现狰狞:“阿嫂还要如何察断?婢女金盏已经交待出一切为秦氏指使,难不成,阿嫂是要借这一桩事冤枉我夫妇二人杀害亲孙女?”
“那婢女刚才还口口声声指证是十一娘导致荧儿猝死,凭她一人之辞,又怎能断定丹娘之罪?”韦太夫人根本就没打算让柳直全身而退,如果就这样草草带过,岂不让乔氏毫发无损?
“世母,荧儿再怎么说,也是我亲骨肉,阿父怎么会对她心存恶意。”柳志宜这时也开始叫嚣:“分明就是秦氏妒嫉,她往常就没少苛薄荧儿,早怀恶意……”
“志宜,我知道你因荧儿生母之故,一贯待她有如嫡出,甚至比八娘还要更疼惜一些。”韦太夫人懒得与柳志宜纠缠,直接质问道:“难道就忍心让荧儿走得不明不白?我且问你,眼下可还笃定茵儿与十一娘串谋,害杀荧儿后推脱责任?”
柳志宜一口咬定金盏所言不虚,秦氏才是真凶主谋,这时哪里还有余地反悔,不由呆怔。
韦太夫人一挑眉梢:“既然你相信十一娘清白无辜,那么刚才也听得清楚明白,茵儿口供是受叔祖教唆才欲陷害十一娘,并非是因丹娘利诱,可金盏之说却与茵儿交待大有出入,难道就不可疑?”
“谁知道你嫡宗女儿为何胡说八道,即便荧儿是被秦氏所害,阿嫂也有嫌疑教唆自家孙女趁此机会陷我不利。”见儿子哑口无言,柳直开始胡搅蛮缠起来。
韦太夫人轻轻一笑:“如此看来,小叔是坚信我嫡宗处事不公了,也好,今日出此恶事,我早有交待让请十房共同审断,想必各位族人也快到了,莫不就当着十房族人之面,今日审断分明罢。”
柳直这才觉得冷汗淋漓,他万万没想到韦太夫人竟然胆敢把这事摊上台面理断,难道就真有自信脱身事外?不,这计划原本天衣无缝,就算因为晋王插手徒生变故,再兼十一娘狡慧自辩洗清嫌疑,可并没实据证明是他主谋……至于晋王这个人证,名声本就不好,不足为惧。
只要他咬紧牙关死不松口,嫡宗也无可奈何!
第114章 太夫人的审断
不到一个时辰,十房族老已经陆续赶到,这下旭晓堂中更是济济满座,非但如此,柳誉宜这个族长也总算从韦相府赶回,不过因他并不明白事发经过,主持审断仍由韦太夫人负责,贺烨有见证这层身份,倒也没有回避,碧奴却已经没有在场必要,受允告退,只十一娘与柳茵如与事件直接相关,尚且留在厅堂,当然还有金盏这个铁定帮凶也依然膝跪在场,虽然断指伤处已经得到处理,却不减刺痛锥心,更因心中惊惧,整个人瑟瑟发抖比早先更胜。
众人告座后,听韦太夫人将事情经过交待一番,心里都已经大致有了判断,看向柳直的目光就十分厉肃。
太夫人也没急着让族老发表见解,只是轻轻一叹:“我听十一娘提起茵娘有意告之荧娘气喘之症,心里就生狐疑,不过也只推测荧娘因为上回事端受罚心生不满,说服茵娘欲再陷害十一娘,到底是孩子之间意气之争,虽做了些调察安排,真没怎么放在心上,本想着待事发后再施以责教,哪里料到,荧娘竟会为此丢了性命!”
“莫说滨往,老身刚才听得这番是非,也震惊十分,虎毒尚不食子,寻常人怎能预料不过一桩孩子之间争执,竟演变成如此惨恶。”说话者是周老夫人,她显然已经深信柳直是始作俑者。
“志宜,我知道你仍旧怀疑丹娘,我且问你,可还记得荧儿第一回气喘发作是什么时候?”太夫人问道。
“是荧儿两岁时,记得是暮春,发作得十分突然凶猛,虽因请医及时,然而依然险恶。”说到这里,柳志宜忍不住咬牙切齿:“说来都怪秦氏,是她照顾不周,竟让荧儿饮了桃浆,才导致荧儿猝发气喘,小小孩童,就经历生死攸关!”
十一娘简直对柳志宜这番理论不耐到了极点,倘若不是身份限制,真忍不住当面反驳,世上负心男子虽说不少,可薄情寡义到这样地步还真不算多见,既然他早对妻子心存厌恶,怎么武威伯府显赫时不曾表露出半点?当年柳荧玉气喘发作时,他怎么就没干脆将秦氏休弃?
韦太夫人却早知柳直一房的寡廉鲜耻,半点不觉意外:“这怎么能怨丹娘?她那时哪知荧儿有气喘之症,并且饮用不得桃浆?我记得清清楚楚,当时还是丹娘来求我请太医为荧儿诊治,大家这才知晓。这么多年来,荧儿除了那回,气喘发作并不常见,更不说危急,这你可承认?”
见柳志宜嗫嚅不语,太夫人又再说道:“荧儿年岁渐长,跟着八娘到嫡宗听学,因她有气喘之症,又早受医嘱再不能饮食桃类,为防误食,丹娘甚至叮嘱婢女从亲仁坊自带饮食,也算十分用心。”说到这里,太夫人微微一顿:“我当时觉得狐疑,便是因为只听说荧儿不能饮食桃类,怎么茵娘却强调花粉会导致气喘,于是暗中调察了一番……”
韦太夫人冷冷看了刘氏一眼。
刘氏只觉得一股寒意从丹田蔓延开来。
“大约三两年前,荧儿在娣妇房中玩耍,不小心打翻粉盒,手臂上因为沾染花粉而起了红疹,为此也请了大夫诊治,才知荧儿那体质,竟对花粉也不适应,不过那回,可并没引发气喘。”
被这一提醒,秦氏也想了起来:“是,我也记得这桩,那大夫还是我遣人请来。”
太夫人颔首:“那么娣妇,今日你一听荧儿猝发气喘,怎么竟一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