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望族权后-第2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这一件事,青奴寻空告诉了庄子里的管事,那管事借口回主家,实际是通知王府安排在镇子里探人,注意盯防这对夫妻。
原来王妃让青奴一家住在白岭村,就是为了放长线钓乌贼,又疑心那兰儿竟然是从傅媪夭折之女一条线打开缺口,幕后指使颇有智计,眼线安排得太多太密,也许会惊了“乌贼”,所以让青奴暗暗留意,故意不让傅媪与外人更多接触。
直到盯防的探人到位,青奴才“吃坏肚子”,被心急火燎的丈夫送去镇子里就医,留下傅媪在家照看两个孙儿。
于是那投宿的妇人总算找到了机会,拉着傅媪打听不少话,甚有耐心地听她念叨王妃如何狠心绝情,最后终于问道与晋王感情是否和睦。
傅媪哪知那许多,持续念叨:“表面上当然是相敬如宾,可殿下若真宠爱王妃,哪里会答应让柳媵人主持宅务,还找了个借口,说王妃要分心政务,忙不过来,王妃没法反驳,只好收拢秦孺人,总算是分薄了柳媵人几分权利,就连王妃要处治元姬,都不得不设计让元姬先得罪了柳媵人,不是我说,再这么下去,有朝一日太后有个好歹,晋王非得宠妾灭妻,没有我们这些老人帮着,太夫人也不维护王妃,她今后可有苦头受。”
那妇人没有打听到有用的话,又深觉这老妇人年迈糊涂,连诅咒太后有个好歹的话都敢出口,晋王妃那么警慎的人,是万万不会将任何机密告诉她,否则,怕也不会让她们来这田庄,把几个仆役灭口有什么艰难?
待青奴“病愈返家”,这二人已经离开了。
十一娘是在八月时才得到长安传回的确定消息,当日贺烨正好从战场赶回,预备出席中秋宴庆,虽说是大白天,但小别胜新婚,殿下正缠着王妃打算这样那样,窗户就被敲响了,阿禄在外颤颤兢兢地禀报:“秦孺人求见,说是为了宴庆之事,王妃若拒绝似乎不合情理。”
贺烨咬牙切齿,就此在心里那本帐薄上又替秦霁记下一笔。
秦霁刚走,白鱼便将密报送到,十一娘进了屋子,拍了拍衣衫不整还躺在榻上耍赖的殿下:“猜猜,兰儿身后指使是谁?”
晋王殿下情欲没得到满足,脑子显然停止了转动,有气无力地说道:“是谁?”
“徐大世子。”
见贺烨一脸不明所以的模样,十一娘解释道:“徐修能,殿下总不会连这人也忘记了吧?他可一直对你不怀好意。”
“徐修能什么时候成了世子?”贺烨深觉奇异:“英国公那空头爵位可不能世袭,就算世袭,徐修能上头还有个嫡长子呢,也轮不到他。”
“英国公之爵不能世袭,但太后为了表彰徐修能充盈国库有功,特旨恩封徐修能袭爵。”
“这是什么时候之事,我为何没有听说?”
十一娘想了想:“有许久了,我觉得这算不得一件大事,忘了知会殿下。”
“倒的确不算什么大事。”贺烨半坐起身,袒胸露怀的在那儿蹙眉头:“王妃势必已经想通太后为何有此令下?”
“探路石。”十一娘道:“她想要完全把持朝政,甚至操控帝位予夺大权,第一步,便是要将不能世袭之爵位特旨世袭,还要越过嫡长子,让次子袭爵。”
“我看韦氏是想自己登基称帝吧!”贺烨冷笑道:“有那一回,谢莹同我闲聊时,提起过海外有个国家,便有女子称帝,她大约那时是想暗示我,说不定韦氏也有这野心,不过眼下,难保她不会怂恿韦氏称帝。”
“不排除这个可能。”十一娘说道:“其实远不到海外某国,便是新罗,曾经不是也出了两任女王,太宗帝时,新罗女王还曾出使大周,据说是新罗王室男丁断绝,故而公主继位,这位女王终生未婚,去世之后,将王位传给了堂妹,而在第一位女王之前,就有一个宠妃把控朝政,新罗王位之夺便在这两位女子之间,说不好韦太后早便得了这个启发,产生痴心妄想。”
“那王妃还觉得这事无关紧要?”贺烨笑道。
“太后野心能达到什么地步哪算重要?”十一娘也笑:“反正无论她称不称帝,殿下都要谋逆不是?”
第903章 远客
十一娘的话引得贺烨“哈哈”大笑,拍着她的手臂高声赞许:“果然是晋王妃,谋逆这等滔天大罪说出口,竟然面不改色轻松愉快,跟我一般张狂,了得了得。”
谋逆怎么了?就算韦海池没有称帝的野心,大周江山眼下实际已然被她掌控,尊奉这么一个与她有血海深仇的奸歹妖后,她还不如死无葬身之地,生死既已置之度外,何惧做个乱臣贼子?她的父母二族,从来忠诚于君国,结果还不是被污为大逆罪人灭族?韦海池如此期望大周出现乱臣贼子,她便如其所愿让她开开眼界。
总有一天,当着那个女人的面前,她也会掷地金声:“我就是反了,你要如何?”
却又听笑声低落时,贺烨说道:“咱们那位太后有何居心,满臣文武难道一无所知,就这么认同她胡作非为违反律制?”
“以王相国为首,不少言官当然有所质疑,不过太后言之凿凿,说什么祖制律法难道千百年来一成不变?根据时势不同有所变通方合情理。英国公这个爵位并无实封又不世袭,他嫡长子并没有资格继承,不过是因徐修能建立功勋,才施予褒赏,其实与另赐爵位予徐修能并无区别,甚至还要简便许多,怎么就论上了违背嫡长子袭爵祖制?又强调,从古至今帝位传承,也不是皆依嫡长子继承制,择贤而立时常有之。”
十一娘将韦太后的理由复述一遍,冷笑道:“倒是堵得王相国等哑口无言,当初父皇择储,王相国不是也赞成立兄长为太子?所以徐修能便这么成了英国公世子,又那质疑者,其中二、三人,被韦太后事后寻了个由头发作,贬出朝堂,王相国还能不知这是太后之警告?纵然想到几分太后企图,但是也明白为了一点小事与太后对立殊为不智,要是京兆王成了太后眼中钉,被针对打击,渐渐淡出朝堂,将来韦太后想要颠覆这天下时,便更无能力阻止了。”
后边一段话是源于贺湛的分析,因为他与王宁致交好,与京兆王子弟素有来往,从其叹息言谈中,判断王相国的考虑并不难。
贺烨忖度了一阵,说道:“韦太后这手循序渐进其实作用不大,区区英国公爵位怎能与帝位废立相提并论。”
“我也这样想。”十一娘肯定道:“太后想要乾坤独断一手遮天,只是用这些阴谋诡计试探人心所向其实毫无必要,因为她并无那大本事赢得天下认同,就好比徐世子此事,虽然她如愿以偿,但并不能真正震慑京兆王等世族,不过在得失之间与其博弈而已,如今时势,虽忧患四起,天下还并无大乱,臣民支持正统更多,即便天下大乱,太后可有那能力稳定时势安抚人心?”
就拿新罗来说,虽曾经出了个女王,但是因为新罗王非但没有儿子,他已经死去的弟弟,甚至堂兄弟竟然也没有儿子,只能把王位传给女儿,是有个宠妃跳出来夺权,不是也败在了正统之下?韦太后想要效仿新罗女王,却没想过她实际上是那“宠妃”的身份,躲在垂帘后弄权并不稀奇,揭开那层遮挡让江山改姓实在异想天开,贺姓宗室还没死绝了,除非韦太后能把文武百官、百万军队全部变为太后党,但她显然没有这样的威望与实力。
“韦氏若真宣告称帝,那才是在自寻死路。”贺烨冷冷说道,又突然一笑:“这件事果然无关紧要,不过那徐修能一直紧盯你我,他如今又是太后近臣,多少还算个威胁,王妃也没有想过……”做了个手起刀落的姿势。
“我从前与他有过一些接触,这人颇为狡智谨慎,他如此怀疑殿下,必然不会轻视咱们,只怕是留了后着,咱们既不可能将英国公灭族,又不可能将徐党斩草除根,贸然施以暗杀,恐怕会引火烧身反而露出破绽。”十一娘这回却反对了贺烨的提议:“那兰儿死了这么久,他并没有进一步行动,说明手里并无实据,担心贸然出手反受损伤,我想,与其暗杀,不如再刺激一下他。”
“刺激?”贺烨有些不明白十一娘的想法了。
“徐修能若知我已然洞悉他有行动,大约会有两种结果,要么怕我又为他埋了陷井,更加小心谨慎,若是这样,只要我们不露出破绽,暂时也不怕他会作乱;要么便是破釜沉舟,打算先下手为强,然而就如今情势,中伤我并非时机,反而会先消耗他那一把杀手锏,让他今后更加不敢轻举妄动。”
十一娘笃断道:“太原情势一片大好,然而幽州雄关并未夺回,太后不可能在这时便过河拆桥,就算徐修能用我收买人心一事攻讦,我也有把握消弥,总好过待将来,太后觉得可以鸟尽弓藏了,再因这些攻讦痛下决心。”
这一场讨论过去不久,也就是中秋佳节过后的二、三日,贺烨再度赶回苇泽关,四月以来,因为潘辽联军的偃旗息鼓,贺烨与武威侯等商量计定,果断领军杀出苇泽关,先夺常山、高邑等地,下一步便是收复铭州、大名。
这当然会引起潘部的反扑,不过因为这些州县已然驻防有重兵,再兼与苇泽关遥相呼应,当遇危急救援亦能及时,故而潘部屡屡受挫,倒像是有了放弃之心,只不过在常山以北布置重兵,防范武威侯部继续向幽州进攻。
贺烨当然不会放过收复铭州的机会,事实上夺回常山、高邑之后,已然切断了潘部的援充路线,夺回铭州、大名等地有如探囊取物。
十一娘十分期待严冬来临之前传回捷报,可就在贺烨悄然动身不久,晋阳城中竟然迎来了一批远道而来的贵客。
晋安长公主竟然与莹阳真人联袂而来。
对于阿姑的到来十一娘当然惊喜不已,也没有必要向莹阳真人隐瞒贺烨不在府里的秘密,让乔装的苗冬生出面恭迎不怕露馅,可晋安长公主的到来无疑让十一娘大伤脑筋——这一对姐弟虽然不算多么亲密,但苗冬生可从来没有见过长公主,陌生得很,贺烨也从来没有想过会发生让苗冬生应酬晋安这样玄妙的情况,没有任何指点,连十一娘都拿不准她家殿下平时怎么对待晋安,苗冬生心里就更是七上八下了。
十一娘冲阮岭连连抱怨:“令堂令内要来晋阳,你怎么也没预先知会一声,若早知这情形,怎么也要让殿下多留几日。”
阮岭连喊冤枉:“阿母说了几回要来,都被我严辞拒绝,这回却是真不知情,估计是阿母受挫太多,有意先斩后奏。”
“那要如何是好?殿下寻常怎么对待令堂,你总知情吧?”
阮岭想了一想,一拍巴掌一跺脚:“舅舅对阿母一贯爱搭不理,找个借口不去迎接故意怠慢不算什么,舅母立即遣人通知舅舅回府便是,横竖铭州之战也不算关键,没了舅舅冲锋陷阵武威侯也不会失手。”因为着急,这声舅母倒喊得顺畅。
十一娘认为也只能这么办了,可晋安虽然能够怠慢,贺烨因为贺衍的关系,对莹阳真人这位姑母却还一直尊重,真人远道而来,他若不去迎接当然得有个说法,于是十一娘连忙交待下去,婷而立即“病倒”,苗冬生飞速从章台园赶往婷而居苑,请医延药闹得不可开交,“无奈”之下,十一娘只好带着秦霁等女眷,赶往城门恭候大驾。
见礼之后,十一娘眼见着晋安搂着阮岭一声儿一声肉的感慨,根本没有搭理她的架势,自然也没上赶着解释贺烨为何没来恭迎,笑着请两位贵客上车,待回府再叙别情,晋安这才极度不满地刮了十一娘两眼,高高抬着下巴:“我儿又不是没有宅邸,我这人啊,不大习惯住别人家里,就不劳娣妇挂心了。”
第904章 晋安又杀回
倒是阮岭正妻于氏颇觉过意不去,来与十一娘客套两句:“阿母太过思念阮郎,舅母千万别介意。”
十一娘笑着表示“我懂”,心中实在如释重负,欢欢喜喜地扶了莹阳真人上车,待入玉管居,身边再无闲人,莹阳真人才问贺烨去向,十一娘如实告诉,莹阳颇觉惊异:“虽说那时,我就知道晋王决非一无是处,想不到还有这番本事,倒真是让我刮目相看了。”又觉安慰,如此一来,他们筹谋之事才更中有胜算。
当听十一娘报怨贺湛没先知会一声时,莹阳才解释她为何突然来晋阳:“太后陵寝出了事,有渗水迹象,负责官员害怕担责,竟然瞒报,可纸哪包得住火,到底还是被察觉了,太后勃然大怒,将好些官员问罪,处死了不少匠人,突然京中又有流言,说什么太后这陵寝修建本就逾制,是以上天降怒,并不是官员和匠人之责,这下事情越发闹大了。”
十一娘蹙眉,平民百姓不可有忽然有此议论,看来是有人针对太后执政掀生舆论,可这样一来,必然会导致许多无辜受牵连,果然又听莹阳真人说道。
“太后疑心是蜀王作乱,却察不到任何证据,不好降罪蜀王,针对与蜀王亲近好些官员,以谋逆之罪杀了几个,又有十好几个贬官,可恨多少无辜百姓,只因好奇议论几句而已,也受了无枉之灾。”
“十四兄如何?”十一娘因为没有接到贺湛的密信,再兼莹阳真人竟突然赶来晋阳,心里不由七上八下。
“澄台没被牵连,却因太后下令,让他与杨怀玉去请你师公出山,为那堪舆风水之事,我也是奉命前往。”莹阳见十一娘担心,连忙安抚:“我们领着杨怀玉去了邙山,凌虚师伯却不在庙观,道童声称旧岁时便云游去了,一直没有音讯,杨怀玉无奈,只能无功而返。”
十一娘挑挑眉头,她现在可是十分信服凌虚师公的本事了,再者师公为了摆脱那些慕名前往的信徒烦扰,一年之间,在庙观的时日也就屈指可数,多数时间都是在那面悬崖半腰的洞府里清修,哪能被杨怀玉遇着?
又听莹阳说道:“你十四兄要与杨怀玉赶回长安复命,不想又在洛阳城中刚好遇见了晋安,晋安邀我同来晋阳,我想着许多日子不见你,这趟倒也顺路,只因着这趟行程决定得仓促,澄台不及修书告知,横竖我也会来见你,这些事情,当面告诉给你知道也就罢了。”
太后勃然大怒,迁怒一应官员百姓,就算十一娘人在长安,遇见有“奸恶”针对太后的言论,她的确也无能为力平息太后怒火,这事情她知不知道原本没有多大作用。
“据澄台所说,咱们一方并没有受到波及。”真人这时也公然称“咱们一方”了,显然旗帜鲜明。
其实晋王党如今还没有大肆扩张党羽,阵营之中,徐国公与陆正明失势的失势辞官的辞官,都不可能卷进这桩事态,诸如武威侯、王宁致等都是在外任职,也不可能干涉太后陵寝一事,值得庆幸的是邵博容现今也没有留在长安,正下力气察治地方官员贪腐,就是愤怒太后残害无辜,也是鞭长莫及。
师徒二人久别重逢,十一娘当然没有让真人过多耗神于政务,问明真人意向,立即着人依然将清风观扫整出来,又张罗着亲自下厨为莹阳真人接风,正考虑似乎应当去请“晋王”过来——因婷而忽然患疾,“晋王”不去城门迎接也就罢了,接风宴若还不出席,那就真显怠慢了。
没想到她还不及行动,却听说晋安长公主已经在王府门前下车,十一娘大诧,只好再一次去迎接。
骄傲的长公主身边跟着愁眉苦脸的阮长史,于氏却不知去向,十一娘还不及客套,晋安张口便是一番怪责:“娣妇也太不慈爱了些,岭儿闹着要跟来这穷山恶水地方,我本就反对,又犟不过这孩子,想着娣妇也算个周道人,堪堪放心,哪里知道,你竟给他安排了个如此简陋宅邸,算上花园也才三进,转个身都嫌拥挤!”
好嘛,说是不愿住别人的地方,却又嫌弃“自家”简陋,受不了那逼仄狭窄的宅邸。
十一娘有气无力瞪了阮岭一眼,阮长史立即便火冒三丈:“阿母,你要我说多少回,舅母原就想着让我住在王府里,是我嫌姬妾跟来误事,在外头赁了处宅子,我平常难得回去,家里统共也就住着三、四个人,算上仆役,不过二、三十,三进宅子还不够住?阿母是有多壮硕,这么大地方,还不够你转身?早知道阿母会嫌弃,我才不让你来,你一来就抱怨,存心让我难堪不是?!”
晋安立即眉开眼笑:“我又没怪你,反而是怕你委屈,你既这么说,我也就放心了。”
这才有好脸给晋王妃。
只到了玉管居,一见贺烨不在,又再挑剔:“我们来得突然,只想着二弟不知情,有如在长安时一样,还在青楼妓坊花天酒地,赶不及迎接也就罢了,都到这时了,娣妇怎么也没遣人喊他回来?”
十一娘只好解释:“殿下今日并未外出,原本也是要去恭迎阿姑与阿姐,不巧府里柳媵人忽发急症,殿下不放心,一时耽搁了。”
“区区一个姬媵,怎能由得她拿腔作势,弟妇虽说贤惠,可这性情也未免太软和了些,我在长安,听了满耳朵关于娣妇传闻,都是如何果决睿智,不想原来言不符实。”挑剔的长公主又是满脸鄙夷。
还是阮岭挺身而出:“舅舅那脾性,阿母敢当他面前说这话?他一个人比一座城还难治理。”
晋安这时对陆离虽然贼心已死但仍怀芥蒂,因此厌屋及乌,格外看与陆离要好的十一娘不顺眼,连阮岭都挡不住,冷笑道:“二弟从来不把我这阿姐当一回事,不过对阿姑,却一直敬爱有加,怎么自打成了亲,连阿姑都不放在眼里了?”分明是暗指十一娘不得晋王心意,居然连莹阳都被牵连。
十一娘笑笑不说话,这时惹火了晋安可没啥好处,横竖有阿姑替她转圜呢。
莹阳果然便道:“早前烨儿已经遣了江迂来道罪,原是说迟些过来拜会,我倒也心疼六娘那孩子,她这病情来势汹汹,有烨儿在旁陪伴才更妥当,所以交待了,让烨儿不需两头跑,来了这处又分心那头,横竖这回来晋阳,也得住些时日,不怕没有见面时候。”又对十一娘说道:“我们奔波一场,原也有些疲累,这两日也无需怎么安排,不如清清静静休息几日为好,待六娘病情缓和了,烨儿也安了心,由他陪同,在去城里城外游玩一番,你与岭儿都要忙正事,我们可不敢折腾你俩。”
阮岭知道自己这个母亲其实一贯不怎么将莹阳真人放在眼里,紧赶着道谢:“多谢真人体恤。”
晋安只好哼哼不说话,这就是一物降一物的道理。
十一娘陪着客人用了晚膳,让阮岭领着他的宝贝母亲四处玩逛,因清风观还没有扫整妥当,先在玉管居里安排了真人的住处,又烦心将晋安安排在哪里,在玉管居是坚决不行的,她四处乱逛,十一娘又没法拘束,万一被她发现了密道岂不坏事?想来想去,决定将章台园前的一处小院火速整理出来,那里更加接近外院,方便阮岭出入探望,地方又没有逼仄得不够晋安转身,相信能让这位挑剔的长公主殿下勉强满意。
而这两天,苗冬生到底还是与晋安“路遇”过一回,好在有阮岭提示,两个高傲的人对上,不冷不热交谈两句而已,晋安并没看出破绽,而两日之后,真正的晋王殿下火速赶回,于是婷而的病情也终于转危为安,殿下这才有了闲情正正式式在章台园设宴,欢迎贵客远至。
第905章 徐世子要还击
当知长安发生的事故,贺烨私下问十一娘:“那些流言,是否蜀王散布?”
“天子还小,当不至于。”十一娘有这八字断言。
贺烨颔首:“贺洱是过继子,兄长被逼无奈答应也是让太后辅政,蜀王没有辅政之权,这时若散布流言质疑太后失德,对他并无好处。”
要知道就算太后人心尽失,被质疑辅政之权,宗室亲王辅政也并无祖制可依,说不定辅政之权还会引起显望重臣群起而争,齐心协力把小皇帝架空,对蜀王而言简直就是得不偿失,除非他这时已经掌控了军政大权,足以震慑群臣,但十一娘得到的情报是蜀王虽然在暗中扩充党羽,但并没有染涉军权,否则太后有的是借口用居心不轨的罪名将其铲除。
就连毛维企图结交云州王,也是小心谨慎遮遮掩掩,他结交的人并非手握军权的云州都督王进谷,而是有名无实的云州长史王知礼,如此一来,就算被太后察知,也没有任何借口将毛维治罪,更何况毛维明面上还是太后党,自以为一切行为仍然被太后信任。
又好比十一娘虽然得了太后授令,负责治政太原重建云州,与武威侯以及云州王除了公务上的来往,明面上也不会有任何交密的行为,当然,十一娘私下也不会与他们交密。
因为擅自结交手握兵权的武将,必然会触动执政者最为敏感的神经,在大周更是写入律法,定为罪责。
当然,也并不是说完全不能与武将来往,只必须有个限度,好比武威侯那样,当年他不掌兵权时,贺淇可以企图与他联姻,太后就算知道,也不能将贺淇治罪,一方面贺淇当时也是辅政王之一,只要没有公然起兵谋反,可以跳出被太后治罪的范畴,另一方面当然还是因为武威侯军权已失的缘故。
又比如当年裴郑联姻,郑氏执掌兵权,这一桩姻缘,其实是经过了君帝的许可。
还有例外的便是王进谷这样的统兵将领,连调职回京的圣令也敢拒绝,太后当然没法干涉他要与谁联姻,只不过太后忌惮王进谷,却不害怕毛维,毛维若敢公然结交王进谷,又被太后察知了他已经投诚蜀王……
如今已经不是辅政王的蜀王殿下,只好与毛维一同被治谋逆之罪,处以极刑了。
总而一句,蜀王为了不被太后名正言顺治罪处死,便不敢私交武将,那么就没有起兵政变的基础,在没有胜算的情况下,就更不可能散播流言,企图以舆论将太后拉下执政之位。
蜀王怎么看也不是那么愚蠢冲动之辈。
那么是谁在后推波助澜,与韦太后做对呢?
“这天下,怕是将有大乱了。”贺烨断言。
十一娘眉头一挑:“我也有如此预感。”
又说长安城中,此时的确风声鹤唳,贺湛已然从邙山赶回,对于他这趟行程的一无所获,太后虽然不满,但也实在不能迁怒贺湛,为防凌虚天师推脱,贺湛及莹阳不尽心尽力,太后专程安排了心腹杨怀义同行,谁能料竟扑了个空,凌虚天师早便云游天下去了,太后总不可能下海捕令搜索。
毕竟对于这些奇人异士,韦太后还是心怀敬畏的,别的不说,凌虚天师若不情愿,当韦太后威逼让他主持建陵,只要在堪舆风水上略动手脚,别说死后仍享荣华富贵,只怕还会伤及寿元,恐怖的是就算中了暗算,当事人还一无所知。
贺湛原本也没想在这事上有所建树,韦太后这陵寝,规模虽然略逊帝陵,但预定墓室材制匠设,奢华程度甚至超过了德宗、贺衍的墓葬,因不少珍奇材质世间罕有,导致陵寝建了许多年,花耗这多人力物力,进度刚近三分之一,结果就发生了渗水事故,不少工程又得重新修建,眼下多少州县,百姓苦不堪言,韦太后为身后事如此铺张,大逾祖制,纵然她这个太后不被怦击,主持承建的官员在史书必然臭不可闻。
贺湛接到往请凌虚天师的诏令时,其实也不担忧,师公可是个老神仙,掐指一算便明了危机,必须早早躲掉。果然扑了个空,虽然因为无功而返受了太后冷脸,也没什么大不了,贺湛继续巴结韦相国,让他在其余事务上更多建树,待这风波过去,不怕没有机会打消太后的怨气。
只不过十四郎不屑这桩功劳,“迎难而上”者大有人在,比如徐修能。
这位英国公世子,最近两年风头正劲,扩充了不少党羽,也不知他暗下如何操作,衡州某地突然惊现“祥瑞”,刚好怦击了太后逾制上苍降怒的流言,又处心积虑打听到一个隐士,风水堪舆神乎其神,立即上荐给太后,果然那隐士对陵寝渗水事故作出了“疏忽怠工”的结案呈词,拍着胸脯保证在他重新布局并且督建之下,绝不会再发生任何问题。
太后阴郁的心情才略有好转,再看了一眼最近总算夹着尾巴做人的蜀王,觉得没有必要斩尽杀绝,毕竟他还是天子生父,她的妹夫不是?倘若不能将蜀王名正言顺治罪,必然又会引起无端猜疑与怦击。
天子虽说还不到亲政之龄,却也过了懵懂无知的年岁,若是蜀王被暗杀,天子将来只怕更要与她离心,韦太后自己没有子孙,眼下也没有另一个合适的傀儡能够取代贺洱,所以她其实并不希望让龙椅之上立即换人,她最愿看到的是,天子一直对她这么“孝顺”,言听计从,待过几年,内忧外患平息,她真正能做到一言九鼎,蜀王若有异心,随便弄死就是,天子若有不满,大不了再换一个人。
只说英国公世子再立“功勋”,一时之间风光无二,正春风得意时,一件事情的发生却让他的好心情蒙上一层阴霾。
“你说谁死了?”徐修能紧盯着面前心腹,几乎咬牙问出这一句话。
心腹虽然知道世子的耳朵没有出问题,也只好重复一遍:“张三兄妹被人暗杀。”
这两人正是与那兰儿一同被安插晋阳者,他们的前期任务是协助兰儿打入晋王府,负责与长安联络通讯,当兰儿死讯传出后,又往太谷试探傅妪婆媳,然而两人回长安复令没有多久,便被暗杀!
“好个晋王妃!”徐修能当然知道凶手是谁,这一定是晋王妃给他的警告。
可巧这日谢莹登门道贺,一见徐世子,便嫣然一笑:“世子再立功勋,眼看就要官拜中书舍人,正是春风得意,怎么看这脸色,却像是不大开怀呀?”
当知原因,谢莹冷笑道:“就说你那手段没用,柳十一娘治政太原,那处可是既有毛维作乱,又有潘辽间佃潜伏,若真如世子断言,她与晋王早就知道太后用心,哪里会毫无防备,等着被你探人抓住把柄?”
“六娘子既无良策,这时便不要冷嘲热讽了吧。”
“我再怎么冷嘲热讽,也伤不及世子毫发,倒是柳十一娘,她竟然将那两个探子暗杀,可是明着警告世子,咱们这位晋王妃呀,一点没有将徐大世子放在眼里,你要是不还击,那就越发让她小看了,说不定接下来就会有阴谋诡计,再次斩断徐世子青云之途,我就算本事再大,也没法再帮徐世子第二回。”
都是女人,怎么跟这个女人说话就这么不愉快呢?徐修能实在忍不住心头郁火,暗忖他起初的选择果然没错,柳十一娘的确要比谢莹明智得多,无奈“襄王”有意,十一娘却是神女无心,偏偏要与他对立!
倘若贺烨是蜀王,徐修能也许会考虑投诚,但在他看来,贺烨如今毫无胜算,就算娶了柳十一娘为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