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莫笑农门妃-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二位大人开始每天去红薯地里写写算算,也会去稻田里看看里面还没有收获的鱼,计量着里面的尾数和大小变化。

    一个多月后,粮食大部分都运走了,莫悠悠就让韩冬分出来两百个汉子开始收红薯。

    先把收割好的红薯藤全部堆放在晒谷平,请了附近村子的汉子、孩子和妇人将嫩的叶子全部摘下打成小捆,工钱为一文钱十捆,全部堆放在一边等候运送出去,也让他们每人每天带一捆回去吃。

    那两百个汉子负责把红薯梗全部切成黄豆大小晒干。莫悠悠告诉韩冬,这是最好的饲料,马匹很喜欢吃,其次是喂猪最好,猪容易长膘,让他联系府城的掌柜是否有要购买的,没有的话就留着自家养猪。

    红薯藤处理好后,大家就开始挖红薯了,二位大人每天准时守候着,称量和记录着。

    夏天种的红薯每亩产量近一千五百斤左右,朝廷的运输队也陆续到达了,整整一支运粮军队。莫悠悠第一次见到古代的军人,虽然服装没有现代制服的利落,但是完全不损军人严谨肃杀之气势。

    莫悠悠惊讶的看着两百多万斤的红薯一天之类就消失得一干二静,还好自己提前挖了一部分红薯放在了好汉庄,不然自己明年连种薯都没有那可就笑话了。二位大人也同莫悠悠一家礼貌性的辞别后就和朝廷的运粮队出发了。

    他们前脚刚走,莫悠悠连忙找到蔡管事,告诉他剩下的红薯全是明年的种薯一个都不能少。蔡管事连忙说道:“莫姑娘,你放心,我一定会看着这帮兄弟们,保证一个都不会少的。”

    听到这话莫悠悠舒缓了一口气,心里盘算着:大姑和小姑家要给吧,舅舅家要给吧,村里三百多户,每户总得给几个让人家育苗先种上一亩地吧,越想越觉得红薯留得太少了,谁会想到那些军人一个个如狼似虎的连根毛都不剩。

    于是莫悠悠回家让子铭去通知村里的孩子们去红薯地里翻找,找到红薯不管大小都可以自己拿回家留着明年做种薯,挖到的红薯根可以给猪吃,最是长膘了。

    这下,村里不只是孩子,凡是在家的人都去挖了,连自家的长工都去了。还别说,大部分的人都有收获。

    回到家,小弟和大家说着谁谁谁家里挖了几个小红薯,谁家又只挖到了红薯根,二姐看了看莫悠悠说道:“三妹,大姐说我们家就你最鬼了,果然没说错。”

    大家疑惑不解的看着二姐,又看着莫悠悠,莫悠悠自己也是莫不着头脑啊,不明白二姐什么意思。

    “想必明年的这一千多亩地都不用深耕挖土了吧,省了多少人力和物力啊!”二姐看着莫悠悠感慨的说道。

    大家这才恍然大悟,想起莫悠悠之前开荒打柴的措施,都纷纷赞赏的看着莫悠悠。莫悠悠自己只能在心里默默给自己喊冤,嘴里直说道:“这个叫歪打正着,好人有好报呢。我刚开始真没有往这个方向想啊。”

    越解释越没有人听,“悠儿,娘知道你是为村里人好,为自家好,是不是大军把红薯都拉走了,连在家的红薯种都没有了?”娘温柔的问道。

    果然是知女莫若母啊,“娘,差不多时这样,所以明年大姑家小姑舅舅家只能二十个红薯回去育苗,村里一家就拿五个回去吧,这样春季的红薯种一点收获之后,秋季的红薯种就很多了。”

    “只能这样了。难为你了孩子。”娘看了看莫悠悠,接着看着爹爹,

    “那我去和族长和村长说一声,着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爹看着大家说道。

    “姑父,子铭陪你一起去吧,有些话子铭好说一些,再者子铭手里有账目,这是事实。”

    爹爹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一家人提起的心放了下来。

正文 91。第91章 制作风筝

    等大家都闲下来的时候,韩冬把粮食钱和这个季度店铺的盈利钱给了莫悠悠,两兄妹开始劝说莫悠悠再买些荒地准备开荒。莫悠悠想了想就问道:“现在大家都在开荒呢,尤其是红薯的布告已经发出去了,我们县内还有很多换地吗?”

    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开了几亩荒地,有的走到荒地都要走好远的。听说邻村也家家户户开了荒地。

    ”姑娘,要不我去县城打听一下。“韩冬主动请缨说道。

    第二天韩冬就带着一些收购的农产送去县城的莫氏百货,并去县衙打听了荒地的行情。

    现在整个芩东县乃至延庆府都是开荒热,荒地的价格已经是一两银子一亩了,好一点的都要一两半,而且还没有大面积连在一块儿了,这可把韩冬愁坏了,连忙让蔡管事派人给府城送信。

    莫悠悠知道了反而安慰韩冬说自己家其实已经很好了,有吃有穿啊,自己已经存了七八万两银子了,够吃几辈子了。而且府城的莫氏百货和若仙阁每个季度的盈利银子是越来越多了。

    韩冬望着莫悠悠开心的脸,心里那个苦啊。

    莫悠悠眼见子铭最近不开心,准备和小弟逗逗他,让他高兴高兴。莫悠悠拿小竹枝和宣纸做了一架风筝,风筝上画了一幅简单的愚公移山的画。三个人大冬天的跑到晒谷场放风筝。风筝还没有放,在那里练武的小伙伴纷纷都过来围观了,惹得教导他们的汉子一人给了一指头。

    当风筝飞起的时候莫悠悠开心的笑起来了,“子铭哥哥,这个是我和小弟给你做的纸鸳,也叫风筝,希望你能向风筝一样可以自由飞翔。”

    “纸鸳,名字很美,可是纸做的鸳鸯到底经不起风雨,还是叫风筝吧,借风之势于天地争命。”子铭看着莫悠悠认真的说道。

    “姐姐,既然子铭哥哥喜欢叫风筝,那就叫风筝好了。”小弟带着风筝跑着、跳着,还不忘记答话。

    “好吧,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那就叫风筝吧。小弟,子铭哥哥,一定要抓牢你手中的线,否则风筝断了线可就找不到了。当你们自由飞翔的时候也不要忘了在身后为你守候为你拉线的人啊!“莫悠悠感慨的说道。

    莫悠悠的风筝不只是吸引了村里的小伙伴们,还让韩雪和二姐开心的玩了一把,韩雪做了一个更大的风筝,在茶园里放呢,二姐也去玩了。

    莫悠悠站在阁楼上,看着难得放下矜持和沉稳的二姐,心情十分的愉快。“韩冬,你怎么不下去放风筝呢?”

    “那是你们姑娘家玩的,我一个汉子怎么会放这种玩意儿。”韩冬一本正经的说道。

    莫悠悠看着韩冬的脸,笑开了,“这事上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哦,不要小看风筝,男人有男人的玩法。”

    “哦,男人有什么玩法?”

    “可以用很坚韧但是质地轻巧的竹子或者木头搭风筝架子,上面的纸用轻巧的布代替,然后你站在高山上背上风筝就可以往下飞了,凭借风势可以飞到比较远的地方。”

    “是吗?真的可以这样吗?”蔡管事突然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问道,八成是被茶园的风筝吸引过来看稀奇的。

    “当然可以啊。”莫悠悠说道,心里翻了无数个白眼,现代的滑翔机就是这个原理好不。“你们不觉得风筝很像鸟的翅膀吗?”

    “莫姑娘,你这么一说好像是有点像啊!”又来一个汉子说道。

    “当然像啊,就是根据鸟的样子做得好不?人是没有翅膀的,但是可以利用工具飞啊,比如风筝。你也可以设计一个小机关,比如线一拉,风筝的翅膀就可以收缩,这样使用起来就方便多了。比如某个月黑风高的晚上,飞到某个你比较讨厌的人家里,把风筝一收,趁着夜色刮了他的胡子,然后乘着风筝在屋顶上飞走,多爽,是不是?或者要攻打某个被高山围着的城池,是不是可以趁着黑夜飞进去,天降奇兵进行偷袭呢,让别人摸不着边,哈哈哈。“

    莫悠悠正在自己的思想里天马星空的想着,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话对听了的人带来多大的影响。等莫悠悠回过神来的时候,身边一个人都没有了,不由得郁闷的下去找二姐,嘴里难受的念叨:”为什么你们就不相信我呢?“

    好汉庄里的汉子们正在通宵达旦的制作着各种模型,然后从屋顶或者小山丘上往下跳,真的借着风势飞出了很远,然后再改良,制作小机关,最后连同图纸和物快马加鞭的让韩冬送去府城了。

正文 92。第92章 论功行赏

    知州府房

    房里的人都热情的和韩冬打着招呼,“韩冬,这次莫氏女又给大家带了什么好吃的。”

    “大人,请您跟属下出来一下,这次的东西需要到户外展示。”韩冬兴奋而又神秘的说道

    “不知道韩冬葫芦里买什么药啊!”一个食客调笑到。

    在韩大人的挥手示意下,韩冬带着大家骑上马匹来到了城外的白鹤山上,韩冬开始卸下布袋,拿出里面的东西,大家伙一看都是棍子竹竿和布料,不由得有点莫名奇妙的看着韩冬。

    韩冬专心的组装着面前的东西,韩大人也是很有兴趣的看着韩冬组装,原因无它,只因莫氏女还从没有让自己失望过。

    不一会儿一个奇怪的架子出现在大家眼前。

    “韩冬,你这个架子是干什么的,帐篷不像帐篷的。”有个门客起哄到。

    韩冬对着韩大人点点头,然后背起架子穿过两个手臂,后退几步,然后向前奔跑,纵身一跳,立马飞行在白鹤群峰中,山上的众人嘴巴张开着都合不上来。等回过神来后都骑上马朝着韩冬的飞翔方向驶去。

    京城太和殿

    此时的太和殿里歌舞升平,今儿个是淑妃娘娘的三十岁生辰,皇上特别恩典在太和殿赐宴。

    不多时,一道道众人从来没有吃过的菜肴、羹汤和糕点出现在宴席上,大家都私下赞叹着。

    “今儿个糕点真软糯。”

    ”这个青菜好像没有见过。“

    ”淑妃呀,这么丑的红疙瘩都来上宴席了,你就是这么着伺候咱们的万岁爷呀?“兰妃娘娘在贵妃娘娘的眼神下,立刻对上了淑妃。

    ”我说兰妃妹妹,这个可是万岁爷特意赏赐臣妾的,只有这么一点啊,其它的都在司农司做种薯呢!姐姐我大方的拿出来和各位姐妹共甘,哪成想妹妹这么埋汰我。“淑妃眼含感激的看着贵妃身边的万岁爷说到。同时在心里嘲笑着兰妃:这是自己好不容易求来的恩典,整个皇宫自己可是头一份,再说哪个不好找茬,偏偏拿这个做筏子,不是蠢是什么。

    皇上看了一眼兰妃说道,”各位爱卿,今天的吃食有几道就是你们面前的红疙瘩做的,这是延庆府莫氏女种出来的红薯。“

    在皇上的眼神下,户部侍郎兼司农司秦大人站了起来:“皇上、娘娘、诸位同僚,这红薯可以春秋两季在荒地上种植,春薯可亩产两千金,夏薯可亩产一千五百斤左右。”

    “什么,什么这是真的么?”低下的议论声越来越大。

    “朕在七月的时候接到延庆府奏折,着司农司秦大人亲自前去查看,属实。”皇上和颜悦色的说道。

    “臣等恭贺皇上洪福齐天、天佑大周。”一下子乌泱泱的跪倒了一大片,高声跪拜着。

    在皇上的手势中,大家又回到座位。

    “皇上,莫氏女莫晓悠不仅种出了蛮夷的红薯,而且改良了棉花种植技术,使棉花亩产量增加了一倍,就连芩东县的稻田养鱼也是来自她的注意,脱谷机和独轮车也都有她的参与。该女子聪慧玲珑,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用到生产当中来,是难得一见的良才。”秦大人继续上前说道。

    “哦,竟有这样的奇女子。”皇上略带思索的说道。

    “哼,世上哪有这样的女子,秦大人这么言过其实可是欺君。”一旁的安宁公主不高兴的说道。

    “皇上,臣并没有夸大其词,只怕是还没有把她的蕙质兰心给讲全。”秦大人继续不急不缓地说道。

    接着司农司的二位大人将在莫悠悠家的荒地上的种种繁荣景象向大家一一陈述。

    “父皇,儿臣认为这样的女子当为大周女儿之楷模,应该给与赏赐。”六皇子站起来说道。

    仔细观察着皇上的眉色,大臣们立马复议六皇子的话。

    而此时兰溪村的莫悠悠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幸运女神眷顾了,正在池塘里抓鱼挖藕,今年家里的大部分池塘都干了,准备挑塘泥肥地,尤其是那十亩荷花塘。

正文 93。第93章 看奶团子

    家里蔡管事带着汉子们正在热火朝天的抓鱼,娘亲则和爹爹慌慌张张的收拾东西,因为大姐生了,生了个女娃子。娘怕大姐在婆家被欺负,准备带着一家人连夜赶过去,爹爹翻出莫悠悠买的长命锁和银项圈就出发了。

    因为要赶夜路,莫悠悠让韩冬和韩雪带了几个人都跟了去,还把旌旗插马车上了。

    一路平安无事的到了县城,莫悠悠的马车就被围堵了,一路都是围看兰溪莫氏的百姓,马车缓缓驶向城南的胡家。

    胡家是一栋三进的房子,有五间门脸,做着粮食、布匹、茶叶和杂货的生意。

    一见亲家上门,小厮立马进去禀报了,不多时胡伯父出来了,高兴的把爹娘迎进了去,莫悠悠和二姐跟在后面。

    爹和胡伯父去大堂喝茶了,娘带着东西和莫悠悠姐妹来到了大姐的房间。

    只见大姐脸色红润的坐在床上,娘三个立马松了一口气。莫悠悠连忙上去抱住大姐,一年不见,十分想念。

    娘把长命锁和银项圈给小宝宝带了一会儿就让大姐收起来了,莫悠悠不停的看着睡着了的奶团子,心里软软的。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也可以有个这么粉嫩的奶团子,自己上辈子可是没结婚啊。

    娘、二姐和大姐说着体己话,劝慰大姐第一个是个女娃子没关系,儿子肯定会有的。

    “娘,我喜欢我姑娘,你看她多漂亮,将来肯定是个美人。不过婆婆和我汉子就不喜欢了,特别想要个男娃子,不过公公还好,大嫂生了两个男娃子,所以我的姑娘可是家里头一个女娃子。”大姐爽利的说道。

    莫悠悠觉得自己平时还是很能说会道的,这会儿真不知道如何说好:“大姐,你赶紧养好身体,说不定过两年就抱个男娃子了呢,到时候让小弟教他读。”

    “大姐,奶团子叫什么名字?”二姐问道。

    “小名叫团团,大名我和公公说了,让小弟的山长夫帮忙子取名,公公听了可高兴了。”

    大姐高兴地接着说道:“娘,你放心吧,我们家现在如日中天,公公是不会让婆婆为难我的。”

    莫悠悠不由得感慨:这世界,在哪里太现实了,只是我们平时装作没看见。

    爹爹在房门外敲了几下,娘亲立刻把奶团子抱出去给爹看了,爹抱了好久都舍不得松开手。

    吃过晚饭,一家人回城北安置了,第二天清晨辞别了大姐一家回兰溪村。

    回到家里,小弟一脸热络的看着大家,撒着娇想知道大姐和娃子的情况,娘温柔的抱着小弟,把奶团子形容了一遍。

    “娘,是不是摸起来向青花家里的小花花,软软的,暖暖的。”

    看着小弟一脸向往的呆萌样,莫悠悠就乐了,怎么能和猫对比呢。

    “昭儿,还有一个多月就过年了,新年的时候你就可以和爹爹去看大姐和奶团子了。”

    “昭儿,你大姐的姑娘还没有取大名,明儿个让你爹提上礼物和你一起去拜访山长,让山长给起个大名。”娘轻轻地说道。

    忙完了大姐的事情,娘就开始操心二姐了,过了年二姐就虚岁十六了,陆续相看了几户人家,爹娘都不满意,莫悠悠就更不满意了,那些人都当自己家里人是傻子啊。

    莫悠悠不知道的是自己家里二姐的婚事居然也成了知州府房里所议之事,韩大人现在是不可能让任何一点风险出现在这个船队里,哪怕它只是微末船只里的一个小零件。

    西北瑞王府

    自从瑞王府收到了韩大人送来的风筝图纸和模型之后,现在整个瑞王府都欣喜若狂,尤其是在经过机关阁的改良之后简直是神兵利器,每个暗部组织的核心成员都配置了由风筝演绎出来的蝶翼,而军队里则制作了很多大型的风筝,并着士兵们加紧练习。

    瑞王看着眼前的奏报,“赤炎,告诉韩明仁,在朝廷的册封圣旨下来后,在比邻封地的建章府弄三万亩荒地给莫氏女作为奖赏。”

    “是,主子。这样延庆府、建章府就和我们西北南部就有自己的暗庄了。”赤焰高兴的说道。

    “吩咐下去,选好荒地后,就在封地南部建立隘口和暗庄,以后延庆府的粮食和物资依旧走宁西府这条渠道。”

    “是,主子,属下立马飞鸽传过去。”赤焰领命道。

正文 94。第94章 云祥县主

    莫悠悠趁着子铭和小弟沐休,和子铭一起在房间里核对家里的账目,小弟则在旁边默写文章。

    娘、二姐和林婆婆正做着家里人的新衣,准备新年穿。

    爹爹正盯着蔡管事们干塘抓鱼,收卖鱼钱呢。每年年终卖鱼和年初卖稻田鱼的银子爹爹都是自己收着的,去年起码也有五六十两以上,今年会超过两百两。

    莫悠悠吩咐韩冬,如果是别的地方上门来买鱼的银钱让爹收着,但凡运出去的卖鱼银子则交给自己。至于爹的银钱用到哪里了莫悠悠也不过问,家里所有的粮食收入爹爹也不过问,但是总会时不时的去看看账本。莫悠悠估计爹爹以为自己的田地和店铺都是给各位大人看着的,因为什么事情表面上看都是韩冬和子铭做主的。

    莫悠悠都让子铭把家里人的月利银子都提到了一两,给娘每个月十两银子的家用。爹爹拿了那么多的私房钱,没道理不给娘亲是不?

    这天上午,一家人刚吃过早饭,家里就来了客人,正是县里的张捕头,张捕头来了,见着莫悠悠一家人就立马跪下行礼,可把一家人吓得不轻,韩冬连忙上前把他扶起来好好回话。

    “禀告莫老爷、莫夫人、莫少爷和莫小姐,圣上派来的宣旨公公将会在今日午时来到兰溪村,刘大人让小的快马过来通报,让您一家赶紧准备香案迎接圣旨。”张捕头立马眉开眼笑地朝着大家说道。

    这下子,一家人都石化了,唯有莫悠悠立马问道:“什么,你说的可是真的?”

    我的神啦,太好了,姐姐在这里终于也算是有点作为了。莫悠悠在心里狂喜着。

    “是的,小的说的句句属实。莫小姐,小的能拿脑袋担保。”张捕头对着莫悠悠十分热诚的说道。

    莫悠悠连忙给了张捕头十两银子的赏钱,吩咐韩雪去学堂告知山长,把小弟和子铭接回来。吩咐韩冬去通知族里一声,因为自己家根本就没有香案啊,只有族里祠堂才有。并连忙让林婆婆准备香案上的祭,望着傻呆的爹娘和二姐,莫悠悠只得赶紧去找家里最好的衣服和首饰了。

    等把一家人打点清楚来到堂屋等候的时候,整个四进的堂屋和堂屋前的石坪上已经是人满为患了。族人、学子和附近村子的村民已经把整个兰溪村堵得水榭不通。

    韩冬、韩雪带着蔡管事们在前面开道,挤出了一条道路,终于来到了石坪里。

    午时,哄闹的人群立马安静下来,只听见一阵锣鼓和吹拉的声音响起,接着声音越来越大,人群安静的激动着,伸着头移动着,莫悠悠自己也是心跳加速,十分的紧张。

    不多时,黄色和红色的锦旗出现在众人眼里,接着就是仪仗队,正沿着堂屋前的池塘岸边向村口前进。

    人群自动的退出一条道路,接着举旌旗的人和仪仗队分别站在路的两边,族里的小伙子们拿出红缎从最里面的堂屋一直铺到村口,两个公公模样的人带着一群人踏着红缎趾高气昂的向里边走去,莫悠悠一家紧随其后。

    到了堂屋里,除了两个公公模样的人站在香案前,其他人都站到了自家人身后,人群都安静了下来。领头的公公大概三十模样,微胖,朝身后的公公点了点头,后面的小公公立马递上托盘。

    只见胖公公从托盘里拿出一卷精致的绣着飞龙的黄色锦缎,众人立马跪下,莫悠悠连忙拉着失神的爹娘跪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有莫氏晓悠聪慧灵巧,种出红薯、培植稻田养鱼、提高棉花产量以解大周百姓之饥寒,功在社稷,泽备千秋。特封莫氏晓悠为从三云祥县主,俸禄四十两,食邑三百户,赐牌坊一座。封莫氏女之父莫贤广为正七员外郎,钦此。“

    胖公公刚念完,小公公立马高声吟唱道:“谢主隆恩拉!”

    莫悠悠机械似的跟着大家高声磕头跪喊:“吾皇万岁万万岁!”

    莫悠悠被胖公公拉起来的时候还是在云里雾里,这是幸福来得太猛烈,傻了,姐姐居然成了县主了,太刺激了。

    “云祥县主,您得赶紧收拾收拾和杂家一起回宫谢主隆恩。”胖公公和蔼的扶着莫悠悠说道,心里在想:原来大家口中的莫氏女是如此清丽的模样,不知道宫里的娘娘们看了是否会大失所望呢?

    莫悠悠连忙回过神来,接过圣旨,“谢公公指点,晓悠立马回家准备。“同时连忙将一个荷包塞进公公的手里。

    胖公公这下愣住了,摸摸荷包,很轻,里面应该是银票,完全没有想到一个农女会这么的上道。

正文 95。第95章 准备进京

    莫悠悠连忙让韩冬带着二位公公去茶园休息,让子铭安排其他同来宣旨的人休息,在林婆婆的帮助下莫悠悠拉着失神的家人回家了。

    爹爹嘴里不停的念叨:“我是员外郎了,我是员外郎了。”

    娘则拉着林婆婆的手说着:“我姑娘是县主了,我姑娘可是县主?”林婆婆不住的点头说道:“是的,不光你姑娘是县主了,你也是员外夫人咯。”谁也想不到这个家有这个造化啊。

    而一家人后面则跟着刘大人和山长,本来族长族老他们也想跟过来的,可是此时已经被族人和村民们团团围住了,只能干瞪眼的看着被蔡管事等人护送走的莫悠悠一家人。

    回到家,刘大人和山长纷纷向莫悠悠和家人道喜。看着还没有回过神的莫家人和已经在给自己打点行装的莫悠悠都不停的感慨。

    刘大人感慨还好自己当初听了姜大人的话,出面认下莫晓昭为义子,否则哪有今天的自己,说不定以后自己家会跟着如今的县主更上一层楼的。

    山长则感慨,同样是莫氏子孙,自己苦读十几年,还不如一个女子能光宗耀祖。心想自己以后要好好教导晓昭,培养他成才,有这样的姐姐,弟弟肯定不差。一会儿又思索着如果女子也能有所为,家族为什么不多多培养呐。

    莫悠悠已经打点好自己的行装了,眼见爹娘和二姐还没有醒过神来,特别的无奈。刘大人和山长已经带着狂喜的小弟去伺候各位宫里出来的贵人们用膳了。

    莫悠悠、韩雪和林婆婆则在旁边伺候失神的爹娘和二姐吃饭,吃完饭后都把他们扶到床上休息,可是爹娘就是睁着眼不睡,莫悠悠有点担心了,希望他们大喜过头后不要引发什么病痛才好。

    莫悠悠立刻让春茗家的大小子去把云大夫请过来给大家看看。

    云大夫来过之后,给大家开了安神药,莫悠悠和林婆婆连忙煎药给大家喂下,不一会儿爹娘和二姐就睡着了。

    晚上,莫悠悠来到子铭和小弟的房里叮嘱他们照顾好家里,地里的事由蔡管事接手,家里平时子铭不在家的时候由林婆婆打点。

    小弟抱住莫悠悠说:”姐姐,山长夫子说你要去见皇上了,见着皇上后,你要告诉我他长什么样啊。还有,姐姐,你要早一点回家过年。“

    “昭儿,你乖啊,家里除了爹爹就你一个小汉子了,你要帮着子铭看着家,照顾爹娘。姐姐会给你带很多很多的礼物回来的。”莫悠悠抱着小弟说道。

    子铭看着莫悠悠很久,最后说道:“悠儿,一直没来得急和你道一声‘恭喜’,放心吧,家里我会帮你看好的。”子铭心里酸甜苦辣都有,欣喜她的付出终于得到大家认可,痛苦自己怎么都追不上她的脚步,什么时候自己才可以和她并肩而立?

    当晚莫悠悠来到了密室,拿出了五万两银票,京城之行,还不知道如何,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带上总是好的。再说,也可以在京城买间宅子什么的,将来子铭和小弟考试读也用得着。

    第二天辰时,莫悠悠带着韩冬和韩雪随公公们出发进京了,爹娘和二姐还没有起来,只有小弟、子铭、蔡管事、李老汉一家和族人来送自己。

    莫悠悠不知道的是自己走后,族长、族老和村长各自派出自己的亲信出门送信了。爹娘和二姐在她走后的第三天才回过神来,回过神来的爹爹立马派出家里的长工向大姑、小姑、大姐和外婆家去报喜了。同时在族老们的建议下定于十二月初八开始办三天的流水席,费用由族里和自家平摊。

    族长带着族老大开祠堂,全族之人都穿上新衣跪在祠堂里面和外面,由爹双手捧着圣旨带着娘、大姐、二姐、小弟和大姑小姑一起在锣鼓声中和众人的跪拜声中来到了祠堂,将圣旨供奉在祠堂的神龛上。

    整个兰溪莫氏和莫氏学堂都在沉庆在巨大的喜悦当中,这是莫氏一族一百多年来自当初老祖宗的正二大员后出过的最大的级了。没想到如今族里又出现了从三,虽然只是个女子,可是却是圣上御赐的享食邑的县主啊!

正文 96。第96章 进京候见

    莫悠悠一行人走了近一个月才到达京城,让原本上路时十分激动兴奋的莫悠悠只剩下满满的疲惫。

    当莫悠悠显出疲惫状态的时候,韩雪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来分散莫悠悠的注意力。

    莫悠悠也因此知道了去京城其实还是可以走水路的。出了芩东县到达延庆府其实就可以乘船北上,可惜吴公公,也就是胖公公他晕船,只得走陆路。

    也是因为这一路,莫悠悠知道了整个大周大概的地域。大周一共有三十个府城,每个府城管辖十三到十六个州,每个州下面是三到五个县不等。比如自己所在的延庆府管辖十三个州,而邻近的建章府和宁西府分别管辖十六个州,江宁府和平川府都是十五个州。

    一府的最高行政长官是知府,其次是知州。看着努力给自己讲知识的韩雪莫悠悠也是惊呆了,原来自己真的是开挂了,被幸运女神眷顾着。否则自己何德何能认识韩大人呢?按照上辈子算的话,韩大人就相当于高官了,自己居然是卖菜谱认识了个高官了,不对,一定是姜大人推荐的,姜大人为什么要推荐自己呢?不管了,反正姜大人是大恩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