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莫笑农门妃-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冬的飞鸽又一次飞向府城。而莫悠悠则拿了一些红薯回去,准备大显身手,让家里人尝尝红薯的甘甜。
莫悠悠和林婆婆一起在厨房里倒腾着烤红薯,红薯饼,红薯粥。莫悠悠给这一百多个汉子都准备一个红薯粥和烤红薯,让他们可以尝尝自己种的红疙瘩的味道。如果明年的所有的荒地上都种上红薯该有多少人不用饿肚子了。
正文 85。第85章 参观红薯
自从吃了红薯,汉子们现在挖红薯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把红薯挖烂了。而挖出的红薯则全部挑到汉子们住的庄子,进门的地方有三个很显眼的大字:好汉庄
第三天辰时末,刘大人带着县衙一行人就出现在了红薯地里,还有陪同的爹爹,和闻风而来的族老、村长和村民们。
来到地里,每个人手里都拿着红疙瘩左瞧右看。几个文丈量了一亩地后就开始下令汉子们挖,不停的有人在称量,人群随着称量的数量不停的惊喜惊叫,不多时,一亩地挖完了,重量也称出来了,近两千一百斤。
刘大人来到莫悠悠面前,激动的说道,“贤侄,这这就是你种出来的红薯,一定要留下来做种薯,请将它们卖给叔叔,叔叔替本县的百姓感谢你。“
“叔叔,我让韩冬来通知你,就是想把这些做成种薯的,您再跟我来,莫悠悠带着刘大人一行人去看自己新栽种的红薯。走了一炷香的功夫,沿途很多大人看着莫悠悠家的棉花地惊奇不已,不时的询问。
莫悠悠只得停下来,先带大家参观棉花地。此时的棉花地里一片白花花的棉花,里面的汉子们正挥汗如雨的忙碌着。“各位大人,棉花喜阳喜湿,要精耕细作,想必大家是知道的,但是在棉花成树前,也就是种下苗四个月左右,要陆续打顶,去掉肥大和弱小的枝丫,整颗棉花树保持六到八个枝丫就可以了,这样开花多,接桃多。”莫悠悠详尽的说道。
“怎么可能,这样还可以接桃多?”人群里有人大声嚷到。
“可不可能,你旁边的棉花地里不就是了,你自己去数一数不就知道可不可行了。”
很多的文和村民们真的进入地里去数了,一个个啧啧称奇,没想到去掉好的,还可以多接桃,多棉花。
文惊喜的把枝丫树和棉桃树木汇报给了刘大人,当然也估计了产量,是以往的一倍以上,刘大人惊奇的望着莫悠悠:“贤侄是如何想起这样种棉花的。”
“叔叔,悠儿从小就喜欢种花,很多的花都需要修剪掉多余的枝丫和花苞来保证整棵花的观赏效果,棉花棉花它也是花啊,当然得如此。”莫悠悠悠一边说着,一边带着大家往前面的山头走去。
又过来一盏茶的功夫,前面平坦的几座小山坡上种满了红薯,“天啊,这里还有这么多的红薯没有挖完?”人群惊叫到。
看着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的刘大人,莫悠悠赶紧说道:“叔叔,这一千多亩的红薯是刚栽种的,是夏红薯。当初好汉大叔是三月给了我一大麻袋红薯种,我立刻把它种下育苗了,育出的苗于四月份种下了,就是刚才收获的红薯,在半个月前,我让人把地里所有的红薯藤剪成苗种在了这里,这一次约有一千五百亩。红薯不太挑土地,但是即怕干旱也怕洪涝,喜欢高温,一年可以两季种植,春红薯约五到六个月长成,夏红薯只需要四个月就可以长成了,不过产量比春红薯略低一到两成左右。“
莫悠悠看了看认真聆听的众人,接着说道:“育苗出来的红薯藤,沿着下面的虚脚剪一尺多长就可以栽种了,所以一袋红薯可以种好几亩地的。”
“好,好,贤侄,你真是我们大周百姓的小恩人啦。”刘大人激动得直拍莫悠悠的肩膀,完全忽视莫悠悠穿着的女装。
“莫姑娘,能请你把栽种的方法详细说一遍吗,我好做成册子发下去。”一个文连忙跑过来说道。
“红薯的种植方法我已经着人写好了,等我们家子铭从学堂回来,就会把小册子交给你的。”莫悠悠笑着说道。
“莫姑娘原何知道这样扦插?“一个文认真的请教到。
开始一听还以为是个找茬的,莫悠悠看着这个一脸认真的人说道:“我们村里娃子经常上山,而我喜欢种花,所以常常会移栽回来,从而发现凡是会长虚脚的藤条都可以扦插。我刚拿到红疙瘩的时候也是直接种下去的,看到红薯藤的时候我才知道是可以扦插的。至于为什么叫红疙瘩为红薯,因为红疙瘩太难听了,这么好吃的东西应该有个好听的名字是不是啊!“
“莫姑娘所言极是,我等应该多留心周围的事物,何愁没有栽种良方啊!”该文感慨良多。
莫悠悠正心虚着呢,哪经得起这么膜拜,连忙邀请县令一行人回家吃红薯。
正文 86。第86章 处理棉花
大家都回到了莫悠悠家里,小小的房间被挤得水泄不通。莫悠悠连忙让韩冬领着其他人去村里堂屋就坐,家里就让爹爹陪着刘大人、县丞、师爷和两个捕头就坐。
大家一边吃红薯一边不停的赞叹,莫悠悠也是不停的吃,太好吃了,好可惜,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没得吃了。
“贤侄,你看这红薯要多少钱一斤卖给朝廷?”刘大人不忘正事说道。
“叔叔是个爱护百姓的好官,悠儿怎么可以为难您呢。悠儿的心愿和大家是一样的,希望天下人都有饭吃,都有衣穿。我看红薯您就一文钱一斤都拉走吧。”莫悠悠说道。
所有人都不可思议的看着莫悠悠,爹爹狠狠的瞪了莫悠悠一眼。
“贤侄,此话当真。”刘大人又激动起来。
“当然了,这红薯也是用于民,怎可多收钱呢。”莫悠悠微笑着说道。
“好,太好了,贤弟,你养了好儿女啊!”刘大人对着爹爹赞赏的说道,其他人连忙复和。
子铭在大家吃饭的时候回来了,立马上来给大人们请安,递上好几本抄写好的红薯栽种册子,让大家再一次开心不已。
饭后,爹爹送大人们走后,又被族老们叫去了,晚饭后才醉醺醺的回来。
除了棉花地里还很繁忙,家里渐渐清闲有序了。娘亲看着庄子里堆积的白棉花乐开怀了,整天笑呵呵的。先是给大姐家做了新棉被,又给二姐做了嫁妆被,接着还给家里所有人都做了新被子。
半个月后,刘大人派人陆续将二十多万斤的红薯拉走了,给了莫悠悠两百两银子。爹爹看着银子有些不太接受,盯着莫悠悠很久,始终不说话,让莫悠悠心里直发毛。
在韩大人和姜大人的运作下,一封奏折带着几框红薯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快马到达了京城。不多时坐在高位上的人龙颜大悦,立马吩咐司农司着人下去核实。
莫悠悠抱着新棉被摸了又摸,闻了又闻,这是自己种的棉花啊。棉花可以做什么呢?对了,可以做姨妈巾。莫悠悠正准备行动,娘的脸就出现在眼前。要是让娘知道了,还不得心疼死,天下还有那么多人被冻死,自己可不能浪费棉花啊。算了,自己现在也用不着,那么多的棉花就卖出去吧。
莫悠悠让韩雪把韩冬叫来:“韩冬,我们家现在生活得还不错了,大家都不愁吃穿,附近村子里也是,以后有了红薯生活会更好。所以我想我们的棉花让莫氏百货以低于市场价的三文全部卖出去吧,这样可以让想买棉花的人可以多买一点就不用冻着了,价钱如果太低了那些专门种棉花的棉农可就要哭了。你觉得可行么?”
两兄妹再一次惊讶的看着莫悠悠,久久说不出话来。
“韩东,可是棉花运送困难?”莫悠悠疑惑道,不太可能啊,棉花虽然占地方,但是很轻的。
“不是啊,莫姑娘,可以运出去的。我已经着人将去了棉籽的棉花陆续运往府城了。”
“对了,给县城的也留些,不能让眼前的人都冻着了不是?”莫悠悠忽然又加了一句。
西北
一行人乔装打扮来到了一座高山上的坟墓前,按下坟头野草下的开关,墓室门缓缓打开,里面是青石铺地,穿过一人高的通道来到大厅,大厅里有很多的桌椅,同时有许多的通道通往各个洞府。
见到来人,里面的人连忙迎接:“参见主子。”
来人取下人皮面具,“带本王去看粮食。”
一行人来到了仓库前,青石地板上铺了一层木炭,木炭上堆着山一样的粮食。
“主子,这次春粮收购了三百万斤的稻谷,五百万斤各类豆子,五十万斤的麦子,鱼干鸡蛋各二十万斤。其中有两百万斤的稻谷和三百万斤的豆子,鱼干和鸡蛋都来自莫氏女的莫氏百货。同时听韩大人来信,莫氏女家的千多亩棉花地里可产出六十万斤的棉花,正在运送当中,不日将抵达隘口。“
所有的人听到这话都漏出了难得的笑脸。
“吩咐其他人可以开始行动了。”
“是,主子。”所有人异口同声的说道,太好了,终于等到招兵买马扩大的一天,原本以为在西北要十年左右才能立足,没想到老天送了这么大个惊喜。
“赤焰,告诉孙德才,鼓励穷苦百姓来西北安家,凡是来西北者可分得土地五十亩,房子三间,可领粗粮五百斤,细粮一百斤。“
“是,主子。”赤焰领命出去了。
瑞王看着满室的粮食沉思着。这可是自己以前三年才能累计的量,今年的秋粮还可以再翻一翻,也许自己可以再加快脚步。
“焰一,告诉韩明仁,再给莫氏女一万亩荒地。”
正文 87。第87章 制作面条
棉花开始收尾时,莫悠悠就拿到了粮食银子一万四千两、棉花银子九千多两和府城店铺这个季度的盈利钱四千多两,这么一大笔银钱,把莫悠悠乐得找不到北了。
这天凌晨,趁大家还没有起来,莫悠悠来到里间的机关处将银钱藏好。然后回到房间里,准备再睡下,忽然发现林婆婆醒来了,把莫悠悠吓得心突突直跳。
“林婆婆,这么早就起来了啊,您也是要去小便么?”莫悠悠装傻的试问到。
“嗯,子铭要参加秋试了,这孩子最近总是早起晚睡,我起来给他蒸个鸡蛋,给他补补脑。”林婆婆心疼的说道。
“子铭哥哥一直想出人头地,读总是废寝忘食,这样确实很伤身体。”莫悠悠说着和林婆婆一起来到了厨房。
不多时,鸡蛋羹做好了,林婆婆让莫悠悠给送过去。莫悠悠进了里间的门,看见房里只有小弟睡得正香,于是莫悠悠轻轻的走上木楼梯,来到阁楼上,子铭正在认真的看着,听见声响说道:“婆婆,谢谢您!放粮仓上就可以了。”
莫悠悠轻轻的把碗放下,来到子铭身后,看了一眼子铭的,接着抬头看见了窗外美丽的日出,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忽然想起一首诗,轻轻的吟诵到:
“一上一上又一上,
一上上到高山上。
田边红日向云低,
万里江山都在望。“
子铭突然回头看向身后,身后的姑娘在初秋的阳光下,美得那么逼人,就像一道阳光照进了自己幽暗潮湿的心里。
子铭就这样的望着莫悠悠,楼梯口紧随而来的林婆婆也被深深地震撼住了:想不到一个普通的农女有这样的胸襟和才情,难怪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屡出奇迹。
莫悠悠欣赏完美景,回过神来,见子铭望着自己出神了,立马拿手在子铭眼前晃悠着:“子铭哥哥,你想啥呢,不会秀才还没考,你就读傻了吧,来,赶紧喝鸡蛋羹,林婆婆亲手做的。”
莫悠悠把鸡蛋羹又端到桌子上,催促着子铭吃蛋羹,闻到蛋羹的香味,觉得自己好像也饿了,连忙下楼吃饭了。
莫悠悠吃完早饭,来到小弟床前,伸手不停地在小弟的包子脸上揉捏,嗯,手感真好,小弟醒的时候可不敢动手。
“姐姐,你真坏,夫子说了,男女授受不亲。”小弟睁开眼不高兴的看着莫悠悠。
“小弟啊,男女授受不亲是说女子和外男的,自家的姐弟兄妹是没有关系的,你看你读都不用心思考,只看到字面上的意思多不好。”莫悠悠一本正经的说道,完全不考虑夫子对此话的感受。
等子铭和小弟去上学时,莫悠悠还在想,早餐可以吃面条的,自家还有那么多的麦子呢。
莫悠悠吩咐韩冬把家里的麦子去学堂的磨坊磨成面粉,下午就发酵了准备明天吃面条。这一次莫悠悠拿了个大木盆发了一大盆面团子,放了一些盐和鸡蛋,开始加水揉制,可惜没力气揉,还是韩雪还韩冬轮流上阵揉好面团的,这阵式立马惊动了家里人。
“悠儿,可是也给茶园的李老一家准备了明儿个的早饭,我的悠儿最是心善不过了。”娘微笑着说道。
“三妹,你揉这么多面团可是够大家吃好多天的,还是你想把我当猪味啊!”二姐难得逗笑着说道。
“娘,二姐她取笑我。”莫悠悠抱着娘说道,“我只是看早上家里常吃白米粥和豆子粥,想给大家换个口味啊。不过我觉得很麻烦,你看我现在想吃面条的时候就吃不到,只能等到明天。”莫悠悠苦恼的说道。
“哎呀,我们家悠儿还是个馋虫啊!”娘笑着说道,接着一屋子人都乐开了。
“哦,都取笑我。我想把面条做出来晒干,以后就可以想吃的时候直接下锅煮就可以了。”莫悠悠不好意思的说道。
“三妹,面条还能跟野菜一样晒干储藏吗?”二姐立马惊喜的问道。
“那么多吃的东西都可以储藏的,为什么面条不可以呢,我们试一试不就知道了。”莫悠悠开心的说道。
韩冬和韩雪若有所思的对望一样,静静地望着莫悠悠。
第二天一大早,韩冬和韩雪就来了,积极的开始做面,在莫悠悠的指点下将面条拉成长条后再裹上面粉,切成半尺来长饿样子后开始晾晒,莫悠悠叮嘱大家一定要随时翻晒,保证两面都晾晒均匀。
等面条晒干后,莫悠悠下锅给大家煮了吃,虽然很多面条都煮断了,可是大家伙还是吃得很高兴,尤其是爹爹,直点头说这比喝粥扛饿,还很方便。
莫悠悠觉得面容易断应该是盐的多少和揉的力度有问题,最后拉上了好汉庄的几个汉子反复试验,终于成功的做好了煮了不易断的面条,还在里面加了鸡蛋和各种青菜汁,做成了不同颜色的面条,霎时惊艳了众人。
莫悠悠将做面的册子交给了韩冬,让他顺便带着家里的面条和鸡蛋去府城的店铺走一趟。
正文 88。第88章 司农司到
莫悠悠自是不知道此时的韩冬带着面条直接来到了知州府,管家直接把韩冬带进了房。每次韩冬来的时候准是莫氏女有好消息了,心里隐隐期待一会儿的惊喜。
韩冬进了房,请安的时候房里的幕僚们都盯着他拎着的麻袋,在大家的注目礼中,韩冬拿出了各种各样的面条。
“这是何物,五颜六色的。”一个食客问道。
“这是莫氏女做出的面条,只要把水煮开下锅,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可以吃了,而且味道还很不错。这些五颜六色的面条可是加入了不同的青菜汁、野菜汁和一些健身的草药汁。”韩冬开心的说道。
一时大家都被惊喜到了,即刻吩咐厨房做出来。韩冬亲自来到厨房,指点厨娘们把面条做出来,为了更好吃还学莫悠悠放了肉末和鸡蛋。
一盏茶的功夫,房里人人手里端了一碗苗条,直呼好吃。韩大人坐在案前,想着东方的手下和西北的主子:这面条可真是及时雨,是军队不可缺少的军需啊。
“韩大人,云某建议立即着人收购麦子在西北制作。”刚吃完面条的一个食客说道。
韩大人高兴的奖赏了韩冬,并吩咐他劝说莫氏女再买地开荒一万亩。韩冬走后,房里再一次回到了先前的议事问题上,韩冬则分别去见莫氏的掌柜们了。
莫悠悠还是在家里倒腾她的面条,子铭吩咐了一个管事送了一些给县城的刘大人和莫氏百货,莫悠悠也让家里人和好汉庄的汉子们吃了个饱。
娘亲包了一些小包分别送给了家里所有的长工们。二姐则整天念叨着让爹娘趁着稻子抽穗的空闲在去看看大姐,顺便带些面条过去。
在得到爹爹的同意后,娘迫不及待的准备了很多东西,尤其是小娃子的百家衣被娘亲用红布包着,郑重的放在了小木箱子里,还有小弟做的小木剑也放了进去。
第二天,天微亮,爹娘就出发了,莫悠悠不放心的让韩雪带了两个人跟了去。
爹娘走后第三天午时,一阵鸣锣声惊醒了宁静的村子,只见官道上旌旗飘飘,官差、衙役后面跟着成群的大人,正向兰溪村行进,这阵仗立马惊动了族长和院的学子们。
族长和族老们连忙上去跪迎,道路两边都是跪着的村民和赶来凑热闹的学子,大家隐隐猜测是和贤广家的红薯有关。
莫悠悠此刻正在巡视着自家开荒地上的稻田,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总觉得这里的稻子根茎比良田里的稻子粗壮一些,但是稻穗上的花好像没有良田那么多。
一群大人来到了堂屋里,刘大人即刻派人来到莫悠悠家里,把留在家里的二姐带到了大人们面前。
二姐跪在地上直打哆嗦,完全听不进大人们问的什么话。
刘大人连忙上前问道:“贤侄女,令尊和令妹呢?”
看着刘大人微笑的脸,二姐才缓和一点,回答到:“禀告县老爷,爹娘去看怀孕的大姐了,明日就会回来,三妹去巡视稻田和红薯地了,小弟在学堂山长家里读。”
刘大人连忙向坐在最里端的大人们回话,只见他不耐烦的说道,“那就先去地里看看吧。”
大人们看着二姐,心想莫氏女也不过如此,传得太神乎其神了,看了红薯好给万岁爷交差。并立刻着人通知莫氏族长准备午膳。
等大人们走后,二姐立马去学堂找小弟和子铭了。
一群不耐烦的大人边走边听着刘大人的介绍,走进茶园的时候就开始有点端正了一下心态。只见三座茶山正郁郁苍苍,一排排整齐的顺着山势而下,一个大人向领头的汇报说种的都是铁观音。瞬间,这几百亩的茶山让人不由得开始重视此行。
接着出现的果园、荷塘和竹山让大人们沉淀了浮躁的心情。不多久,一望无际的稻田和棉花地出现在大人们的视线里。
稻田里成群的鱼儿游来游去,纷纷吞食着随着微风飞落的稻花。从稻穗的出穗量和穗的高矮来看,很难发觉它只是刚开垦的荒地。
一个个大人们开始分散开来在稻田里查看着,惊喜着,然后分别汇报给了领头的大人。
不一会儿人群开始往里走,路边的棉花地里还有一些汉子在采摘最后的棉花,一群大人们又立刻兴奋的下去查看了,因为别的棉花田此时已经开始砍棉花杆子了,这里居然还可以零星的采些棉花。
一个大人把蔡管事叫去问了,于是蔡管事把莫悠悠如何种棉花,如何打顶侧枝都详细的说了,还汇报了今年的棉花产量。
“真的是一倍多么,怎么可能呢?”一个大人不敢相信的说道。
“大人这个小人可不敢胡说,这里十里八村的乡亲都看着呢,各个村里都派人来学习过,二个我们的棉花在莫氏百货销售可是有账目的,怎么能做假呢?”蔡管事连忙解说到。
领头的大人挥挥手,蔡管事退下了,刘大人边带着大人们一边往红薯地里走去,一边着人寻找莫悠悠。
正文 89。第89章 接待问询
此时的莫悠悠正在坐在田埂上休息,高高的稻子把她给遮挡住了。揉着酸疼的小腿,莫悠悠心里正无限怨念:天啦,没有韩雪和马,自己可怎么回去呢。
莫悠悠正在碎碎念中,突然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立马开心的站起来挥着手道,“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只见一个汉子对莫悠悠行礼后告诉她大致情况,莫悠悠连忙跟在他后面朝红薯地奔跑过去。
而此刻的大人们都被猪叫声吸引住了,听着蔡管事介绍是整座山用来放养猪给庄稼准备肥料的时候,就觉得很新奇,又转道过去看猪圈山了。
只见小山丘被土砖围着,只能看见里面低矮的灌木丛。来到山边,蔡管事对着里面的长工们说了一些什么,只见长工们立刻吹响了竹哨子,不一会儿成群的猪从四处的山林里钻了出来,来到食槽前闹哄哄的等待食物。这下子大人们又被震惊到了,猪还可以这样放养。
走过了几座猪圈山,蔡管事又带着大家绕道来到了竹山。竹林里到处都是跑跳、捉虫吃的肥鸡。蔡管事也同样和惊慌的长工们说了一些话,只见长工夫妻立刻掀开一块木板,从里面挖出了一些地龙,合着野菜一起切碎,放到了摆放好的食槽里。
随着长工的一声:“咯咯咯!”的吆喝声,从竹山里飞奔出来许多的公鸡和母鸡前来吃食。
不一会儿,一个人惊叫到:“快看,恭喜发财!”
只见吃食的鸡立刻组成了四个大字,把大家给惊得目瞪口呆了。蔡管事连忙解释道:“刚开荒的时候,东家家里的钱财都用完了,就靠鸡蛋卖钱了,所以小姐打造了这么一个有特色的食槽,希望寓意吉祥。”
另一边长工们则带着几位大人看着满屋子的蛋和打包好可以运输的的鸡蛋,再一次把诸位大人惊喜到了,无论地龙的培养、每天鸡蛋的生产数量,还是打包运送的方式都让人深深折服。
而此刻的莫悠悠正坐在红薯地里等候大人们的到来,边揉着双腿边喘着粗气说着:“大人们怎么还没有来,早知道刚才我就不用跑这么快了。”
“莫姑娘,您先坐一会儿,我去看看大人们到哪里了。”汉子对着莫悠悠说道。
“好,谢谢你。”莫悠悠微笑着道谢。
莫悠悠边坐着边揉腿,肚子还饿得直打鼓,好想念娘做的饭菜啊。
不多时,莫悠悠听见了动静,连忙站起来,看见人群往这边移动了,急忙整理衣裙和头发。
等大人们走近时,莫悠悠上前行礼:
”农女莫氏晓悠拜见各位大人。由于刚才去查看田地,未能迎接各位不辞辛苦远道而来的大人,还请各位大人海涵。“
所有的人都打量着莫悠悠,各种奇怪的眼神都有。
“你就是人们口中的莫氏女。”一个大人问道。
“回禀大人,民女正是莫氏女,至于是不是人们口中的莫氏女,得由百姓说了算。”
“听说你在巡视田地,可有什么收获?”领头的大人忽然问道。
“回禀大人,民女近来发现稻穗陆续抽穗了,一来是想看看长工们的施肥和除草力度。庄稼一枝花,全靠肥来夸,所以这抽穗时的除草和施肥直接影响稻谷的产量。二来民女发现,今年开垦的山地稻子,它的根茎比良田的粗壮,但是稻穗上有很多的穗子是没有全开花的,估计产量应该比良田差许多,所以民女想把今年这一季山地的饱满稻谷留下来明年育苗,不使用良田的稻种,希望可以慢慢培育出可以适合山地生长的稻子。“莫悠悠不急不缓的说道。
“真的可以培养出这样的稻子么?”一个大人吃惊的问道。
“大人,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不试一试,您怎么会知道这条路到底可不可以走通呢?”莫悠悠反问道。
“好,志气可嘉。”领头的大人说道,脸上也略带些笑容。
“莫氏女,给各位大人介绍一下红薯吧。”一位大人吩咐到。
莫悠悠开始详细的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红薯,并着蔡管事挖了一些红薯出来,虽然个头还不时很大,只有自己的拳头大小,但是一株藤下的数量也是让大家大吃一惊。
等回村后,莫悠悠吩咐蔡管事,把红薯和红薯藤做成了各种菜肴和粥,连忙让赶回来的小弟端着送到了堂屋里各位大人的桌上,而莫悠悠自己则在旁边等候问询。
饭后,莫悠悠被叫上前去回答了各种问题和刁难,从领头大人的眼光里,莫悠悠知道自己算是过关了。同时莫悠悠趁热打铁的说愿意将自家秋季的两百多万斤的红薯同样以一文钱每斤的价格卖给朝廷做种薯,用以推广红薯的种植,各位大人立马笑开怀,刘大人更是在旁边把莫悠悠的丰功伟绩是一顿夸啊。
小弟则在莫悠悠之后呈上了自家的所有账本,并镇定自若的回答了大人们各种问话,让来前来作陪的山长大人不停的点头,开心满怀。
正文 90。第90章 收获红薯
送走司农司一行人,整个村里一下子就炸开了锅,到处都是奔走相告的人群,议论着今天看到的事情。都说是这辈子最开眼界的事情就是见着了二大员啊,这辈子死也是值得了。还有很多人为爹娘没见着大人可惜的,也有人羡慕自家的。
而莫悠悠此时正带着司农司留下的二位大人去茶园的阁楼里安置,当初为了接待客人,把茶园里的前栋也是好好整修过的,楼上只住了韩雪两兄妹,刚好安置二位大人。
两位大人对莫悠悠十分客气,对环境也是比较满意,并没有挑剔房子,让莫悠悠松了一口气。
莫悠悠让小弟每天早晚去觐见二位大人,爹娘回来后,莫悠悠立马带着爹爹向大人们行礼问安。爹爹也是后悔去大姐家去的不是时候,没有想到朝廷会这么重视红薯,来了个二大员,自己这辈子都没有见到过比县令还大的官。
在四面八方的议论声中,爹爹和小弟每天去给大人们请安送饭菜,二位大人每天也是在在那一万多亩的山地里骑马巡视。
韩冬回来后,也是有些惊讶,惊讶司农司居然会留下人来守在这里,今年的秋粮运送得小心些,于是连忙趁着夜深放飞了白鸽。
在大家的忙碌中,子铭悄悄的整理了行装去县城考试了,吃晚饭的时候一家人才知道这件事,大家都期盼子铭能够考上。
时光一晃而过,随着那几百个打短工汉子的到来,秋收悄然而至,到处又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莫悠悠开始接替子铭的工作,安排人事和记录账目,二位大人更是时刻盯着晒谷场,每当称重的时候就拿着宣纸开始记录,做得比莫悠悠还详细。
运粮队也开始忙碌起来,当稻子全部收割好后,所有的人除了养鸡和猪的长工外都参加了押运队运送粮食。
而二位大人开始每天去红薯地里写写算算,也会去稻田里看看里面还没有收获的鱼,计量着里面的尾数和大小变化。
一个多月后,粮食大部分都运走了,莫悠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