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莫笑农门妃-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潭就芳茏樱烂媸橇娇槟景澹豢橹挥卸迕卓淼难邮枪潭ǖ模硪豢槭强梢越饪贫模幌瓶涂醇旅娴拇笏琢恕
水缸的旁边是个六十厘米宽的四方形的凳子,看样子也可以当桌子使,在方凳桌的旁边就是一个三层的木头架子,靠墙放着,上面放满了厨房用,最下层是一排整齐的坛坛罐罐,应该是咸菜之类的。
自己的正前方是是两个灶台,一个圆形的大灶台,上面放着一面巨大的锅,和水缸差不多大,看样子平时用来煮猪食的,挨着圆形灶台的旁边是个不多大的长方形灶台,比大灶台矮了一半,前面是个开口,此刻正放着一个小锅,二姐正在炒菜,后面的圆孔上放了一个像罐子一样的圆锅,盖着盖子,应该是煮饭。二姐放柴多的时候,后面就可以看见火苗,少的时候后面就没有火。
灶台靠着的墙壁上有个大大的厚实窗户,和卧室差不多,但没有封上白纸,能看见窗户中间一根根厚实的木柱子,即打不开,也封不上,这样的窗户通风透气还能防贼,但是小猫小狗还是能爬进来的,冬天厨房应该很冷。而自己身后这面墙的窗户就很小,只有二十厘米宽,四十厘米长,顶多就伸出个脑袋。
自己的左手边是大门,两扇的那种,中间是一个用青石做的门槛,特别高,目测比旁边的方凳桌差不多高。面上特别光滑清亮。应该是平时常坐的。门后边漏出了许多的农具。接着靠墙的是一排鸡舍,用土砖盖的,和门槛差不多高,只有正面是用木板挡住的,留了一个小口,此刻里面是空的,很干净,但还是有一点鸡粪的气味。鸡笼的隔壁就是进卧室的门,卧室门朝里面开,在过去的墙角,就灶台的那扇墙也开了一扇小门。也就是说这个房间有三扇门,两扇窗,也有楼板,二姐说楼上放的都是晒干的柴火,要烧的时候从上面扔下来。汗!莫悠悠觉得那真的是要特别注意用火安全,不然的话‘失火’,想想都特别恐怖。
透过正前面厚重的窗户看过去,外面是一个天井,可以看到天上的白云。天井两边都是长长的房子,一边起码也有十来间。想来应该是别人家的。莫悠悠觉得这房子的布局像个四合院,自己家就只有其中的两小间。没有什么前院后院啥的,难怪连鸡都要养在厨房。莫悠悠的心头浮现八个大字:前途堪忧,任重道远。
正文 6。第6章 初识兰溪村
自从能到厨房去看看坐坐之后,莫悠悠就开始向往外面的世界,心像是一只要飞出笼子里的鸟。在每天吃饭时的哀求下,娘终于答应要放自己出去看看。
这天下午,小弟放学后,进兴奋的说:“姐姐,娘说你可以到村口看看了,顺便晒晒太阳,你不知道外面现在可热闹了,但是娘说不能让你一个坐在外面怕被人欺负了去。”说着小弟又低下头。看来这孩子上次也是被吓得不清,希望以后不要留下心理阴影才好。
“小弟,你帮我搬椅子,叫二姐背我出去,好么?”
“好啊!”小家伙应声就跑出去了,不多时二姐就来了。
趴在二姐的背上,终于跨出了那到青石门槛。左边是一条巷子,顺着土坡往上走,怎么着也有十来米长,两边都是房间。跨过门槛走两步就是一个一米多的石板做的桥,桥下是一条小水渠,水渠使用岩石累积而成,宽一米左右,各家生活用的垃圾水都从这里流过,过桥就是对面的屋檐下了,比较的宽,也有一米左右。二姐过石板桥就右转了,莫悠悠抬头一看,“哇”太惊讶了,穿过十来米的巷子,就是一块用小石板铺成的坪,穿过石头坪前面又是一个这样的巷子,一眼还看不到边。莫悠悠现在这个小身板已经不再是近视眼,可是巷子还是看不到边,那得多少间房子啊!
左拐,来到石头坪上,坪上也聚集着三三两两的人群,莫悠悠已经被眼前的气势给惊呆了。隐约觉得自己被放下来了。只见自己坐在石头坪里靠右边的位置,整个石头坪有学校四百米操场的三分之二大,地面都是用差不多大小的石板铺就而成,而且非常平整。在坪的左边和右边都是房子和巷子组成的建筑,一眼望不到边。坪的正前方是一个很大的池塘,大小能和现在代的很多中型水库相比,在坪里看不到池塘的水面,只听见下面传来妇人的笑声和洗洗刷刷的声音。
石头坪的正前面左右都有伸展出一条围着池塘的路,由于视线问题看不到通到哪里,只能看见池塘的左右两边都是高大的树木,树木下开着些不知名的野花,两边也是房子和巷子组成的建筑群,细细数来,石头坪和池塘的左右两边共计各有五排建筑和4条巷子,左边的房子略高一些。
在池塘的正前方是一片翠绿平坦的稻田,田里不时的有人走着。在稻田的前方是一些高大的树木排成了一条略微弯曲的线条,想来那应该就是小弟口中的兰溪河了。河对面还有一大片宽广的稻田,在那片稻田后面是几座小青山。这里风景风景如画!莫悠悠心里无限感慨。
“三妹,我要出门拾掇田里,这是给你准备的水,放在这个方凳桌上,累了,脚就放在方凳桌上可以睡一下啊!”二姐低下头对我小声说道,回头又对着小弟说:“小弟,你要照顾三姐,不要乱爬,不要让别的娃仔把你三姐推到啊。”
小弟连忙应声。乖巧的坐在前面的方凳上。看着眼前的美景,背后晒着懒洋洋的太阳,特别的舒服,舒服得莫悠悠觉得生活无限美好。
不一会儿,小弟就对着自己说:“三姐,我可以和青姿他们去捉迷藏吗?就在你后面的堂屋里,不远的。”看着一脸讨好的小家伙,莫悠悠点了点,到底是小孩子,坐不住的,再说她真的不怕再被欺负去,毕竟她已经不再是原主了。嘴上却说道:“行啊,把今儿个学堂里的内容背一遍给我听,再把大字在我手心里写一遍就行。”小家伙兴奋地裂开了嘴。快速地背完了不说,连大字也写得快,莫悠悠不由得怀疑是不是没有用毛笔的缘故。
“姐姐,那我走了啊。”
“等一下,小弟,你帮我把椅子挪个方向,我要看得到你才放心。”莫悠悠心想自己不怕被人欺负,要是再有人欺负小家伙可怎么办,至少自己能立马知道也好有个对策,不能让半个月前的事情再发生,毕竟人多的地方就有矛盾。
自己和椅子虽然不重,但是对五岁的小弟来说,肯定是搬不动的,于是建议道:“小弟,你拖着椅子的一边一点一点地往后挪,试一试看看。”别说还真行,看着椅子脚一点点的移动,心里觉着这么个小娃仔的力气真大。
“姐姐,我去玩啦!”说着小家伙就开了,莫悠悠抬眼追去,“呀”再一次被深深的震撼了,什么刘姥姥进大观园,估计就是莫悠悠现在的心境。直视着自己正前方的堂屋,莫悠悠觉得这要是放在现代,这个蓝溪村得收多少的门票才划算啊!那游客,想想都人流如潮。
石头坪在堂屋的正前方,而小弟此刻正迈向通往堂屋的石阶。站在石阶上,左右两边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巷子,巷子中间的水渠在石头坪边就不见了,估计石头坪下边有下水道。
走上七八级石台阶,就是堂屋的外围:只见左右两边各有四根四五米高的木柱子,柱子特别粗,直径起码五十厘米以上,柱子顶上的屋檐两端是翘起的八角,有飞鸟展翅,有双龙戏珠等等。在屋顶的正中间又树立这一块高三米左右的白色墙壁,墙顶上面也盖了青瓦片,两边各翘起两个角,墙上画着两只展翅高飞的白鹤。
走过木柱子,正对着的一扇大门,在柱子和大门之间是一块空地,地板很平,但没有铺上石板,有十米左右的宽度,二十来米的长度,也不知道这么一大片空地平时用来做什么。大门墙高近三丈,上方的墙壁上镶嵌着三个龙飞凤舞的金色大字:兰芝堂。大门两侧的墙上粉刷得雪白,左右各有一副画,左边的是寒梅傲雪,右边的是荷舞炎夏;左右两边的门框上还刻有一副对联,可惜不认识字啊!大门的门槛也是一整条三米多长的大青石,大门两扇,各有近两米宽,四米高,小弟走过去时,感觉就是走过巨人的脚边;大门也特别的厚重,厚度远看估计不到,但是看着就能和电视上的古代城楼的大门相媲美。
走进大门,是一个宽广的大坪,两边的墙高起码五米以上,接着是四、五米宽的长方形天井,天井的两边是过道,通向下一个坪,这个坪和外面的石头坪一样又宽又大,坪的两边堆放了一些木制的农具,再过去又另一个五米长的长方形天井,接着是三个坪,这个坪和刚进大门的第一坪差不多大,但是在两边各树立了一根大柱子,比外面的还粗,抬头可以看见两个柱子的横梁上是一块漆黑的牌匾,上面有四个烫金大字。
紧接着是第三个天井,只有三米宽,天井的左右两边的过道后是三层石阶,在石阶后的是第四个坪,也是最后一个,只是这个坪的地板都用大小一致的石板铺成的。在三面墙壁三米高的地方是一排伸出墙壁的木板,漆成了红色。上面放着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几十个金色的菩萨。
堂屋和堂屋周围的房子都是用青砖建成的,精致,庄严,大气恢弘!莫悠悠不由得深深的震撼,这个兰溪村一定是个有典故的,否则怎么一个村子住在一起呢?
正文 7。第7章 家庭生计
傍晚,来接莫悠悠和小家伙回家的依旧是二姐,一放下她,二姐迅速淘米煮饭来,抓了一把碎米准备单独给她下锅,莫悠悠立马出声阻止。莫悠悠发现全家除了她这个病号每天有一小碗稀稠的白米粥喝,小弟每天早上吃个鸡蛋外,其他人都是野菜糊糊或者是各种豆子粥,连油星子都没有,每天从坛子里挖出一小勺咸菜就是全家一天的菜,这可怎么受得了。
“二姐,我快好了,马上就能蹦能跳了,把碎米放在豆子里,熬成黏黏的,可好喝了,我想喝这个啊,这么多天了,我要换个口味,好吗?”
“三妹,你要是没有喝饱,等一会儿接着喝豆子粥也可以的。”二姐叹气道。
莫悠悠想这个心思细腻的二姐也许明白自己的意思,否则也不会叹气,接着道:“不嘛,二姐不放白米豆子粥就不会黏黏的,不那么好吃。”
“好二姐,你让姐姐吃黏黏的豆子粥吧,吃饱了精神,姐姐就会好得快了。”小弟立马放下手中的毛笔冲二姐讨好的说道。
二姐只能随了莫悠悠的意思,麻利地生活,先点着小灶,然后又分点出去点燃了大灶,把旁边烂木盆里的猪草一股脑的放进去,加一桶水,盖上盖子,再加一把柴草,再那个大罐子装水放在小灶的后台上,小灶前边煮豆子粥。莫悠悠就坐在一旁看二姐生火做饭,小弟又进去里面的桌子上写大字了。
“二姐,爹娘和大姐什么时候回来啊!我们家的田很多吗,大家都除草追肥好多天了。”
“天黑就没来,我们家只有两亩田,但是种着族里的六亩族田。春天野草长得特别快,下肥料前得仔细除草,下了肥料后过上几天,又会长出新一茬来,所以这半个月来都在除草。”
“那我们家有地吗?就是土地,不能种稻子,但是能种别的农作物的那种?”莫悠悠继续问道。
“有啊,有两块,一块大的,一块小的,都是咱家的,现在都种上了各种豆子。”
“为什么只种豆子,没有别的了吗?像是麦子、红薯、玉米啥的啊?这些才能吃饱肚子啊”莫悠悠激动的问道。
“三妹,咱们家的地不肥,种不了麦子的,只能种豆子,豆子虽然不好吃但也管饱的。什么红薯,地薯吧,放心吧,娘种了。你那个什么玉米是什么,三妹?”二姐坐在灶前侧头问道。
“玉——玉米就是就是黄色的米。”莫悠悠慌乱的说道。差点就露馅了,原来这个年代是没有玉米和红薯的,现在是什么年代,难道是明朝以前?莫悠悠思考着。
“黄色的米啊,那是糙米,我们家也种了。自家的田埂和族田的田埂上都种了,田埂上的作物是不需要交给族里的,肯定是要种的。”
“二姐,族田要给族里多少啊?这里国家有税吗?”莫悠悠立马又激动的问道,这是关系着自己生计的大事啊。
“当然要给,春季要交丁税,可以交银子,但是大家基本都是夏天的时候拿粮食替换上,接近收成的三成。秋收是交农税,是收成的三成。族里的田春季这一季是和咱们对半分,秋季就没有我们家的了。”二姐地慢慢说着。
可以种两季稻子是江南无疑了,农税三成不轻啊,但也不繁重,这个人丁税就多了。“二姐,为什么秋收的时候族田没有咱们家的份啊!秋天不是收成比夏收还好些吗?那不是白种了。”
“三妹,因为这是族田啊,族里规定的。”
“那这不是太亏了吗,白种了一季啊。我们不可以佃别的田种啊,比如地主家啥的,再者出去打多工也好啊。”
“不行啊,姐姐,不然我就不能去学堂了。”小弟立马出来紧张的说道。
“怎么会跟读有关系呢?”莫悠悠疑惑的问着。
“悠儿,当然和昭儿读有关。我们得种六亩地,少一亩都不行的。种了族田,这家族里就有一个去学堂的名额。”杜氏说道。
“爹、娘、大姐你们回来啦!”小家伙立马过朝杜氏扑过去。杜氏笑着顺手就抱着他站了起来。
莫悠悠立马尴尬的小声叫着:“爹、娘、大姐。”
杜氏立马放开了小弟,抱着莫悠悠坐了下来,关心地问道:“悠儿,可好些了。”
莫悠悠很不习惯杜氏亲呢,但还是靠在了杜氏的怀里。自己一个成年的灵魂,装小孩已经不容易,亲热真的装不来,可是没办法现在是人家的女儿,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么亲切关怀自己的娘亲,总比遇到把女儿当赔钱草的强多了。
小家伙,看娘抱着姐姐,特别羡慕,转头对着爹爹伸出双手,“爹爹,抱!”
这个爹立马尊下抱起小弟,往上抛着,小家伙立马笑开了。莫悠悠觉得这个爹真是闷葫芦,一天到晚难道说一句话,虽然不凶,但是感觉很严肃,自己的眼睛很少会去看他。
这会儿大姐和二姐已经摆好碗筷了,娘和爹分别靠墙坐在桌子的两边,姐姐三个坐着从卧室桌子下搬出的长凳上。小家伙还在爹的腿上坐着。桌上摆着一碗凉拌的鱼腥草,一点咸菜,每个人碗里一碗粥,只有爹爹是拿大陶碗装的。
莫悠悠边吃边问:“娘,怎么今晚吃粥了,平时不是吃野菜糊糊吗?”
“吃完了还得磨豆浆,做豆腐,这是力气活,明天是赶集的日子,我们去卖豆腐。”娘细声的回答到。
“赶集,这里还可以赶集,娘,在哪里?有多远?”莫悠悠急忙问道。
“沿着官道走半个时辰就到了。”
“这里还有官道啊,官道是什么样的啊?豆腐好卖吗?”
“三妹啊,你是不是想去啊,不行,你还没好全呢。官道就是用石板铺成的一条宽阔的路,下雨天也不太会被泥巴弄脏鞋子。豆腐很多人卖的,一文钱四块。”大姐蹦脆的声音想起来了。
其他人立马笑起来了,尤其是小弟,笑得最开心。
一文钱可以买到什么呢,莫悠悠思考着“一文钱有四块豆腐啊,那肉怎么卖呢?”
“啊,原来姐姐是缠肉了。”
“肉啊,有好几种,廋肉七文钱一斤,肥肉八文钱一斤。猪内脏一文钱一斤。”大姐又立刻报出价格。
“那骨头呢?”莫悠悠追问道。
“骨头是买肉的添头,不要钱。”大姐继续解说到。
“悠儿,可是想吃肉了。”娘望着自己问道。
想,当然想,整天不着油,嘴巴里都淡出鸟来了,可是这个家肯定吃不起,这么青黄不接的时候,那碎白米都还是拿家里仅剩的糙米换来给自己吃的。想想都觉得汗颜。“
娘啊,不是,我只是想了解一下物价,白米多少钱一斤啊,还有糙米,豆子啥的。”
“娘的悠儿懂事啦!糙米三文钱一斤,白米十文钱一斤,豆子一文钱两斤。”杜氏回答道。
“白米比猪肉还贵啊,太不可思议了。”莫悠悠疑惑的望着杜氏。
“民以食为天。”便宜爹突然严肃地说道。
莫悠悠还是没听明白,杜氏解释说:“傻孩子,我们百姓要填饱肚子,不会为了口腹之欲去吃肉,米当然精贵啦。这里家家户户几乎都养着猪,都是扯猪草喂的,又不用费粮食,哪怕是豆子都不用。夏秋时多采些猪草晒干了,冬天也能喂猪,咱们农人一年四季辛苦付出,一亩地一季也就只有三石(dan一石相当于现在的190斤)粮食,肉自然比白米便宜些。”
莫悠悠再一次觉得自己的三观被刷新了,原来这里米比肉贵。
正文 8。第8章 集前准备
晚饭后,娘亲一如既往的开始分工,莫悠悠也想去村里的磨坊看看,无奈自己现在是个拖后腿的,连油灯都举不了。只好在家和小弟呆着。
此刻,两个人并排躺在床上,房间里黑漆漆,
唯一的一盏油灯爹娘带走了。
“昭儿,我们村里的堂屋可真大,村里的巷子又深又多,你知道我们村到底有多大吗?”
“姐姐,到底有多大我也不清楚,反正很大,爹爹说我们村的巷子大小有三十六条,成对分布。我们村里我也没走全,平时都在附近玩,只有过年的时候爹才会领着我一家一家的去拜年。”
“啊,三十六条,我的神啊,那不是会迷路。”
“姐姐,神仙什么都会,怎么会迷路呢,我们才会迷路,大人不会,外面的人肯定会。不过问人就好,都是族人啊。”小家伙小大人的说道。
莫悠悠心想:下次能出门看看时,一定得在墙上做个记号。便宜爹晚上说的那句话不像是种田汉子会说的,难道爹爹也识字,上过学堂。“昭儿,爹爹也识字吗,我是说爹爹也上过学堂?”
“我们爹爹也上过两年学堂,后来爷爷和大伯伯去世之后爹爹就没有上学了。”
“我们有爷爷和大伯,那奶奶呢,大伯母呢?”
“我们不光有爷爷和大伯,还有两个姑姑,只有过年的时候走亲戚才看得到。娘说爷爷是荒年饿死的,大伯伯没有取大伯母,后来累出病没钱看也走了,奶奶在我们还没有出来的时候也走了。”
莫悠悠再一次出现危机感,这个时代缺衣少食少药,任何一个小疏忽都会威胁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得慢慢改变这个局面才行。“那娘,娘家里怎么样,还有什么人呢?”
房间里静悄悄的,小家伙就睡着了,莫悠悠也只能闭上眼睛不一会就睡着了。
迷糊中,莫悠悠在一片香浓的豆香中醒过来。隔壁房间透出昏暗的灯光和火光,还有细碎的声响。莫悠悠摸索着套上挂在床头长衫和布裙,蹭上布鞋,摸到了厨房。只见厨房平时用来煮猪食的锅里此刻正翻腾着豆浆,娘亲正准备等凉一凉就点浆。看到莫悠悠出来,特别讶异,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她,可是莫悠悠的眼光却注视着豆浆,不停地吞口水。
“悠儿,可是饿了?这豆腐要明天才能吃的。”娘说道。
汗!豆浆怎么会不可以喝呢?莫悠悠此刻觉得当小孩也不容易,“娘,悠儿饿了,悠儿被豆浆的香味缠醒来的,悠儿
想喝豆浆。”
“给她装一碗吧。”爹发话了。
二姐立马给悠儿装了半碗送到莫悠悠手里,并扶着她坐到桌前。莫悠悠吹了吹,喝了一小口,香浓软滑,颊齿留香,要是再加点糖就是人间美味了。连忙又喝了几口。
“悠儿,好喝吗?”大姐问道。
“好喝好喝,太好喝了,又香又滑,特别好喝,真的。”说着莫悠悠把自己的碗递到了大姐站立的方向。
大姐上来,接过手喝了一小口,接着又喝了一小口,惊奇的说道:“还真的好喝!”
接着大家伙都尝了尝,都觉着不错。“平时也闻着特香,从来不曾想过要喝,直觉着这个做好了就是道好菜,能卖钱的,今天可托了三妹红福,吃到了这么好的吃食,”大姐兴奋的说道。
“大姐,你说是不是放点糖,味道更甜更好吃呢!”莫悠悠也兴奋的建议道。
“果然是孩子,三句不离糖,糖多精贵。”大姐笑骂道。
“大姐,小孩子都是喝奶水的,豆浆加点糖不就像奶水的味道了吗?小弟肯定特别喜欢的。”莫悠悠把小弟扯出来做旗子。
“拿个碗盛点出来给昭儿明早上吃。”爹发话了。
“爹爹,我觉得小孩都爱吃的,真的,我想别人家的小孩肯定也喜欢吃的。你看,小孩可以当奶喝,大人吃糊糊的时候配着吃是不是香些,有钱人早上吃包子大饼的时候是不是配着好吃些,口渴的时候喝茶还不如喝这个好吃些,也能饱肚子一些吧。你说是不是,要不咱们也去卖,一文钱两碗三碗啥的,是不是啊爹爹?”莫悠悠自从穿过来就没怎么和这个便宜爹答过话,觉得他太严肃,又闷,这下子为了能卖豆浆,可是什么都忘记了。
房间一时静悄悄的,都在思索莫悠悠的话。就在大伙犹豫该怎么办的时候,来了个神助攻,小弟醒来,被莫悠悠吵醒的。此刻莫悠悠双眼放光,“昭儿来,有好吃的。”
一听好吃的,小家伙此刻连眼睛都不揉了,立马跑了过来,莫悠悠第上碗,小家伙看了看,娘亲点了个头,于是连忙喝了一口,直说好喝,一下子就喝光了一碗。抬头期盼的望着杜氏“娘亲,昭儿还能喝一点吗?”
二姐立马接过碗,盛了大半碗过来,小家伙很给面子的都喝完了。拍拍肚子,笑着说“昭儿饱了。”看他的样子像只偷乐的小松鼠,一家子都笑开了。
“好了,悠儿,昭儿吃饱了去睡吧。小孩子不睡长不高的。”娘亲温柔地催着去睡觉。
“那豆浆怎么办?卖吗?”
“娘,明早还有豆浆喝吗?”小家伙接声问道。
“有有有。乖啊,快睡吧。”
莫悠悠躺在了床上,却竖起耳朵听外边的声响。
“桂花,你觉着怎么样,要买豆浆吗?那豆腐不是少了么?”爹正在认真的问娘。
“老头子,我觉着可以试一试。我们不是每次要给留两板豆腐卖给村里人么。这次把这个做成豆浆好了。村里咱可以明天晚上再做。就算卖不出去也可以带回来给孩子们喝也好。”
“娘,那要拿碗去吧,还得拿个木盆装水洗洗。”大姐接着声说道。
“娘,要是别人想要带回家给自家的孩子喝怎么办,这个不能拿荷叶包的?”二姐轻声问道。
房间里静了一会儿,“桂花,我抹黑去祠堂外砍跟竹子来。”爹轻声的说道。房间里又是静悄悄的了。等一会儿,莫悠悠就睡着了,脑海里还有一个残留的念头:有什么办法能蹭去集市。
正文 9。第9章 去赶集了
当鸡叫第一声的时候,莫悠悠就醒来了,接着就听见身边爹娘起床的动静,莫悠悠立马坐起来,就看见爹娘已经穿好衣服了,莫悠悠心想这也太迅速了吧,还好自己赶上了,没有睡过头,于是连忙起身穿衣服。
“悠儿,你怎么也起来了。天凉,还有寒气,赶紧再睡一会儿。”杜氏急忙上前说道。
“娘,我也去集市看看,我长这么大还没有去集市看过。我也想看看咱们集市是什么样的。好吗,娘亲。”莫悠悠期盼地
望着杜氏说道。原主这么乖巧的孩子肯定从没有闹过要去集市,莫悠悠如是的想着,如果莫悠悠知道原主也从来不会撒娇的时候该多么窘迫。
这下杜氏可为难了,孩子还站不了多久,别说走去集市了,于是望着自家男人。原主爹也诧异的望着三女儿,以前这孩子乖巧能干,也怕生害羞,从来不闹腾,也没有这么多话,今儿是怎么了,难道摔脑袋也摔出了性子来了。
房间里静了,这下莫悠悠觉得自己没戏了,自己二十好几了,还得用这种办法,委屈得快哭出来了。
二姐从楼梯上下来,“娘,我去烧火,豆浆要加热一下。三妹怕是闷坏了”
“是啊,爹,豆浆要加热保暖,得放在竹箩筐里,三妹可以放在另一个箩筐里。”大姐也接声道。
爹看了看娘,娘心疼地望着莫悠悠,重重的点了头。于是大家去外间忙活去了,二姐又立马上楼拿一条淡红色的裙子下来,“三妹,来大姐的裙子上街。”然后又在柜子找出一件稍微补丁少些的衣服给莫悠悠穿上,再把裙子套上,由于裙子太大太长,原本穿腰间的裙子就变成襦裙穿在了胸上,在二姐的巧手下,还十分的好看,至少莫悠悠是这么认为的。接下来是头发,还是丸子包包头,只是这次不是用布条,而是红绳子。
等莫悠悠到厨房的时候,大家都在等她了,“三妹,你今天特别漂亮,又托你的红福,大姐今儿个也可以去集市了。”大姐含笑的说道。
莫悠悠也开心,爹爹上前抱起莫悠悠放进了箩筐里,下面已经垫了一件冬衣,看补丁是娘的。莫悠悠才坐下,杜氏就上前再次在她的腿上盖上一件衣服:“悠儿,盖上,女儿家不能入寒气的,脚边的竹筒是粥,饿了就自己喝。”
天透着微亮,大家出发了,出了巷子,经过大石坪,沿着池塘走,不多时就到了村口,然后绕着村子前边十来分钟的样子就到祠堂了,如果说黑暗中的村子大气、庄严、肃穆,那么祠堂就仿佛是深山中一幽静的寺庙,楼宇飞阁,有花有树、有水有竹,可惜现在看不太清楚全貌。
走过祠堂门前,就是传说中的官道了。官道宽一米二左右,大概两公交站左右的样子路面就会突然宽出一倍,路面中间皆是有八十到一米宽左右的石板铺就而成,官道随着地势蜿蜒起伏,像一条小龙在山丘田野间嬉戏,游来游去!一路走来,虽然石板的形状各异,但是也还是让莫悠悠感慨哪里弄来的这么多的石板。
此时路上不时地有三三两两的行人从各种小路走上官道,大概走了有半小时的样子,莫悠悠看着便宜爹走得又快又稳,箩筐基本就没怎么晃过,一边的竹箩筐里是自己,另一边是一个大木桶,盖着盖子,用棉被包得很严实。娘紧跟在后面,挑了一担豆腐,一边各有两大板豆腐,大姐在娘的后边,一边是一板豆腐放在竹筛子里,另一边的竹筛子里是鸡蛋和烘干的小鱼仔。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