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莫笑农门妃-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村里人一看这架势,立马想起前段时间的事情,就老实的开心吃饭了,莫悠悠希望家里人能够迅速的成长,适用新的环境。也希望爹能交些忠厚的汉子,虽然很多汉子看着黝黑踏实,但是实际上很多汉子并不想看到原本还是一起苦哈哈的哥们突然就高了自己几个档次,所以就会以真情打动你,让你后院起火、让你和他共享利益,甚至让你失去理智做出很多错事从而导致一无所有。

    热闹的开张仪式过去了,莫氏百货一如料想生意兴隆,不过若仙阁就欠缺了很多。

    第二天,大家启程回家,一路上小姑不停的挑事,讽刺娘不会教女,一个小姑娘家抛投露面,不成体统。小姑父也时刻教育父亲要振父纲、夫纲。

    回到家,客人一走,爹果然就闹幺蛾子了,逼迫莫悠悠交出银钱地契,见莫悠悠不给,开始砸东西了,娘和姐姐们开始哭了,小弟更是惊呆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大哭起来,子铭赶紧上前抱住他,可是小弟直往娘亲怀里钻,大姑和大姑父急得直转悠。

    莫悠悠突然搬了一把椅子坐了下来,气笑了,“

    爹是想要拿房子地契去给琴寡妇那个贱人还是春婶那个贱人,你要是掌家,家里还有东西在吗?”

    爹上前就要打莫悠悠巴掌,被韩冬迅速的擒住了,推了回去。

    “小姑,你知道我们为什么有今天吗,你以为是你的兄弟能干?那以前为什么连豆子饭都吃不上。小姑,我觉得你太闲了。姑父既然那么想振夫纲,那么侄女我怎能不成全您呢。韩冬,即刻去县里的红楼找个可心的姑娘送给姑父做小妾。”

    “是,姑娘。”韩冬应声就出门了。

    这下屋里人都傻眼了,连子铭都怪异的看着莫悠悠。只有林婆婆点了点头,笑开了。

    “爹爹,不知道您是想我们全家吃野菜豆子饭,还是想让大家以后做老爷夫人?”莫悠悠看着爹郑重的问道。

    见爹不说话,一脸黑沉,死盯着莫悠悠,莫悠悠说道:“管家,送客。既然给小姑家送了个小妾,起码也是几十银子,我也不能让人说我厚此薄彼不是,那就给大姑家拿五十两银子好了。”莫悠悠说着掏出银票递给了子铭。

    子铭将大姑家送走后,小姑撒泼耍赖就是不走,子铭无奈的看着莫悠悠,莫悠悠看了一眼韩雪,小姑和姑父立马被娇小的韩雪提溜的提到了门外,然后一脸冷气的看着他们。

    爹刚想上前揍莫悠悠,娘扑了过来,韩雪立马转身擒住了爹的手。

    等小姑家走了后,爹生气得回房砸了东西然后到床上躺着了。娘抱着哭累的小弟到隔壁房间里睡了。见两个姐姐望着自己,莫悠悠连忙问道:“可是觉得我不对。”

    姐姐们连忙摇头,“不是,三妹,我是觉得你太厉害了,这次看着比上次闹得还凶些,可是就这样解决了。”

    大姐有点不敢相信的说道。

    “你们不觉得我对爹爹不孝吗?”莫悠悠再一次问道。

    “没有,三妹,你给爹爹吃好的,住好的,穿好的,哪里不孝顺了。虽然你的态度不好,可是也是出于无奈,要是爹管家了,那些女人就上门了,娘会慢慢伤心而死,那样才是大不孝,我们不光要孝顺爹爹,更得孝顺娘,娘太苦太累了。”二姐红着眼睛说道。

    莫悠悠一直知道自家二姐是温柔细心体贴的,没想到也有一颗玲珑心。

    “韩雪姑娘,你可以在教小弟武功的时候也教我么?”大姐走到韩雪面前问道。

    莫悠悠点了点头,于是大家决定每天早晚习武强身,尤其是子铭,比大姐还积极,八成被刚才的事情刺激到了。

    徐子铭从小看人脸色长大,在刘大人家被大家排挤来伺候一个乡下种田的,很是绝望。可是当可以随莫家小弟同山长学习知识时就开始安心跟着莫家了。尤其是当看到眼前这个小姑娘一双小手却把老爷送上了梦寐以求的官位时,觉得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贫民可以大富贵,官有求于民,只要努力,自己为什么不可考科举争个功名呢?

正文 69。第69章 种茶和农忙

    爹爹还和全家继续冷战当中,二姐居然比大姐还积极的看着娘不让娘亲去给爹爹送饭送水。虽然林婆婆说的“易得之事不珍惜”二姐没听懂,但是二姐却做到了让娘不去照顾爹,其实二姐就怕爹爹把气撒在娘身上,怕娘挨揍,好不容易养好的身体在垮下去。

    莫悠悠带着新来的种茶师傅和长工们开始种茶苗。种茶师傅是韩冬找来的,是在韩冬买茶苗回城的路上碰见的。当时一家几口正卖身给当家的治病。这可是打瞌睡就碰着了枕头的好事,韩冬就把人带了回来。

    种茶师傅一家七口,原本也是个安康之家,由于老爹生病了,再加上媳妇又生了对双胞胎,家里越来越拮据了,一家七口只有一个是壮年汉子,眼看没饭吃,爹病得也越来也严重,只好出此下策。

    莫悠悠让子铭把三座茶园里开花的豆子杆全部深挖,埋在下面做肥料,所有的长工和村民们只叹太可惜了,这是多少豆子啊!

    等一切妥当后,种茶师傅带着大家开始种茶苗。莫悠悠让他的大儿子陪着他爹去县城仁和堂看病。双胞胎姐妹花虽然只有十岁,却很能干的帮着她们母亲负责茶园里所有人的饭食和照顾好弟弟们。让莫悠悠想起了刚来这里的原主,七岁的年纪负责了所有的家务,还想尽一切办法赚钱,最后还为护幼弟而死。

    莫悠悠也想找莫晓星一家为原主尽点心报个仇,可是下不去手,只是自家的一切活动都把他家排除在外,让村里人知道亲近他莫晓星家的人就别想亲近自家。

    种了半个月的茶大家都黑了一圈,娘亲可心疼坏了,除了让娘喂鸡,四姐妹可是再也敢让娘做别的事情,娘只好常上茶山给大家送水送点心,林婆婆教了娘亲好几种点心,让大家都很惊喜。

    莫悠悠不由得再一次感叹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莫悠悠把点心方子写好给若仙阁捎了去。

    种好茶苗,眼看稻子快要抽穗了,得赶紧施肥,施肥前还得拔草,莫悠悠让韩冬好好盯着大家,别漏了哪里。

    紧张而忙碌的生活让人很是充实。爹在全家的冷落当中再一次觉得自己的主权遭到了严重挑衅,让贤霖叔和福婶来帮忙说话。莫悠悠听了他们夫妻二人的话很是失望,是自己要求过高吗,为什么不是夫妻和睦,而是夫就是天;女儿是迟早要嫁人的,哪个家里不是丈夫掌家的。当时一听到这话大姐就出去说了:“别人家是谁掌家我们家不管,我们家三妹掌家才有今天的日子,我们全家都愿意,再说我们家的房子地契都在我弟弟名下,哪里随女儿嫁出去了,如果不是被三妹掌家,那才是到外人家了。”

    从此莫悠悠让韩冬亲自掌管押运队,子铭和韩雪轮流负责家里长工的安排工作,也让林婆婆让娘和福婶少聊天,少见面。

    眼看农忙快到了,莫悠悠让韩冬去了本县一个山多田少的镇子,招募了五百个汉子于农忙时来做活,工钱十五文包吃住,也包括赶路的那两天。

    五百人来的第一天,就分了一批人将一个果园里的黄豆全部收割了,村里人只叹可惜。莫悠悠却让韩冬带着所有的青豆和菜方子出发送去若仙阁售卖,而果园平整的地面就准备晾晒稻谷。

    农忙在家家户户的忙碌中进行,今年好多族人买了脱谷机,所以速度很快。

    这天,县令带着县衙的全部人马和一些乡绅镇长,一路鸣锣开道,来到了莫悠悠的稻田里,亲自见证了稻谷的产量和稻田鱼的产量;连莫悠悠家新开的山地稻田产量都有良田的八成收入,也见证了很多低洼地带的红壤也是可以开荒成稻田的;同时莫悠悠还让大家参观了自家用塘泥改造的豆子地上现在长势良好眼看就要丰收的麦子。

    爹爹在一片慌忙中从床上起来,迎接众人。大家伙也因此知道了县令大人早在很久前就收小弟为义子了。等刘大人走后,一时爹爹又在族人的恭喜声中淹没了。

    等插秧结束后,莫悠悠就让子铭发了工钱和糙米,同时给每人分发了一天的干粮。至于晒谷收仓就交给家里的长工了。

    稻谷能如仓库时,韩冬租了一只牛队回来拉豆子,鲜嫩的豆子炒菜,在府城里盛行开来。

    而莫悠悠则把车队前后用来拉豆子,中间拉稻子。有了上一次深夜被劫事件,莫悠给每个车队都发了几面旗帜,上面绣有‘兰溪莫氏’四个字,在旗帜右下角绣有一丛兰花。

    十几万斤的稻子就这样被十几个车队平安送到府城,卖了出去。

    大家伙在丰收的日子里迎来了麦子的丰收,也迎来了族长、族老和村长,看到爹的脸色莫悠悠爹这是要整出大事了,连忙然大姐去学堂把小弟和子铭找回来。

正文 70。第70章 掌家之争

    莫悠悠静静地看着爹殷勤的伺候着族长、村长和族老们。

    一番寒暄后,接着是茶果点心,指挥得娘和姐姐们忙个不停。窗户外,天井里到处是看热闹的族人。

    不一会儿,那些族老们就开始刁难娘亲了。

    “桂花,听说你支使女儿掌家,把汉子不当回事,我们莫氏可没有这样的媳妇。”一个族老发难了。

    娘开始委屈的掉眼泪,跪了下来。莫悠悠刚准备上前,大姐就冲了上去,一把抱起娘:“我们家由我三妹掌家是我们全家都同意的,和我娘没有关系,谁敢休我娘,就是我们家的仇人。”大姐对着族老们吼道。

    “你个女娃子滚下去,族长和族老们在这里有你们说话的地方吗,还有没有教养,难怪被王家庄村长退亲另取。”村长严厉的责骂到。

    门外立马传来窃窃私语声。

    “我们的家教养不劳烦村长费心,我们家再没有教养,却勤劳能干;我们家再没有教养,不偷他人丈夫媳妇;我们家再没有教养,养出的娃也能让整个莫氏一族免税三年,为族里挣得了一座族山。”莫悠悠大声的叫到,愤怒的看向坐着的那群人。

    门外再一次传来阵阵私语声。

    “你就是贤广家掌家的。”族长问道。

    “我就是这个家里的掌家人,也是双肩布袋、独轮车、脱谷机、稻田养鱼和塘泥养地的参与者。”莫悠悠一件一件的慢慢说着。

    “徐管家,把家里的账册拿来,既然爹爹要掌家,那得让爹爹看看我们这个家的账目。哦,对了,上次我爹把我们家的千亩山地地契和百亩良田的地契送给了春婶那个贱人,要不是小弟的义父,当时还是县丞的刘大人留心看着,我们家的地契已经被更改为族田族地了。县令老爷可是个青天,当场就把那个冒充奉莫氏族长之命的汉子打去了半条命,再服劳役三年,听说那个汉子好像是病死了。”莫悠悠徐徐说道。

    门外传来大声的惊讶声,好几个族老也是疑惑的看着族长。

    莫悠悠朝韩雪挥手,韩雪立刻搬了一条椅子上来,莫悠悠在众人的诧异和愤怒下缓缓坐下,再拍拍手,子铭拿着账册上来。

    所有的人都不可思议的看着莫悠悠。

    “各位莫氏族老和族人,小人徐子铭乃本县县令刘大人家的小厮,奉大人之命给小少爷做童并兼任莫家的管家。以前未免乡亲们不适用,所以人前我和莫老爷以姑侄相称。”

    徐子铭看了看在场众人错愕的脸,再一次说道:“这是本人任管家期间,莫家的账目。”

    族老们开始一个传一个的看着账目,最后看了看莫悠悠又看看爹,把账目给了爹。

    爹看了很久说道:“这不可能,怎么可能呢,我们家怎么可能还亏空几千两呢?”

    莫悠悠看着惊慌失措的爹,淡淡的说道,“账目上很清楚,我们家就只有百两黄金,也就是千两白银。爹在家用了十两金,我们带着余下九十两去县城和府城。县城仁和堂用了几十两银子贤霖叔是知道的,而府城药钱五十两银子一副药,大姐把所有药方和药量记录拿来给族老们看看。”

    “为了给娘安心养病,我们托刘大人在府城买了座宅院,花了一千两,还欠了当时的刘县丞两百两。为了给娘治病,我们挖空心思的倒腾出了豆腐菜方子,卖了菜方子才有看病的钱。”

    “家里的开荒和茶苗等各种开支用了几百两,在县城的莫氏也是刘大人出资买的,我们家出面打理生意。所以我们家还欠着欠着两千多两的债务。”

    “哇!”外面人群闹开了。

    “你们家的地契呢?总该给你爹保管。”族老说道。

    “我们家所有的地契房子全部在我小弟名下,各位可以上县衙去查看,至于保管,自从家里出了上次地契事件,我们家值钱的地契都交给了刘大人保管。他毕竟是小弟的义父,又是长辈,最为妥当不过了。”莫悠悠微笑着说道。

    “昭儿给族里各位爷爷和叔叔请安了。姐姐说的都是事实,地契房子都在我的名下,为了防止和上次那样再次丢失,义父为我保管着。”小弟小小的身板站在莫悠悠前面说道。

    莫悠悠在心里给自家小弟点了无数个赞。

    一番静默后,“县令何以这么照顾你们家,借了你们家这么多钱?”一个族老问道。

    “各位族老,要是有人家里也有孩子能够倒腾出类似脱粒机、独轮车或者稻田养鱼什么的,我相信县令大人也会对他家这么好的。”莫悠悠大声的笑着说道。

    “哦,对了,娘,县令夫人可是说了,我们家的姑娘可不要再嫁给泥腿子了,姐姐们的婆家她会帮着想看的。”莫悠悠更大声的笑着对大家说道。

    族老们最后什么也没有说纷纷走了,爹爹看着大家开始着急了,有一个族老拍着爹爹的手说:“贤广啊,你们家娃子都是好娃子,你啊就等着享清福吧!多好的娃子们,怎么就不是我家的呢?”

    门外好多的族人开始议论开来:“是啊,你说我们家怎么就没有呢。你说是不是贤广他爹的坟是灵穴啊!”

正文 71。第71章 料理小妾

    日子渐渐的平静了下来,爹爹自从闹过之后就开始找小弟联络感情,不时地讨好娘亲,娘做饭的时候居然会给娘亲烧火,大姐都说她都没怎么见过爹烧过火。莫悠悠真希望娘亲争气一点。

    茶园里的茶苗也全都活过来了,家里竹园的鸡也开始生鸡蛋了,可把娘亲和姐姐们高兴坏了,每天拿竹筛捡鸡蛋,忙得不亦乐乎。

    韩冬也从府城回来了,带回来买稻子的一千两银子和四个铺子的盈利银子,也有一千多两,莫悠悠思索着把这些钱拿去买田地,棉花还没有地种呢。

    这天小姑哭哭啼啼的上门了,那模样和以前恍若两人。一进门就哭诉那个倚红楼来的小妾把家里搞得乌烟瘴气,姑爷现在什么事情只听她的,把家里的钱都给她买了衣服首饰,自己天天要伺候他们等等,最关键的是还勾搭上了她的乖儿子。

    爹爹听了十分愤怒,立马就要去找姑爷麻烦,替小姑讨个公道。

    “爹爹,这可是人家自己家里的事情,再说人家可没有打姑姑,只是对小妾好了点而已。您有何理由去找姑爷啊。”大姐开心的说道。

    爹爹恶狠狠的盯着大姐,然后看着莫悠悠:“都是你惹出来的事。”

    “爹,是我送的小妾,我只是按照姑姑说的:一个女人照顾照男人太辛苦了,给她找个帮手啊。再说了姑爷又没打姑姑,这您就心疼了,您打娘亲的时候外婆舅舅就不心疼了,难道我娘就该打?你把我们家的血汗钱在外边养贱人的时候,难道我们家的人就不心疼了,难道我们都是木头做的,不是您的儿女,看来我们在爹的心里不只是不如那些贱女人,也比不上小姑。”莫悠悠生气的说道。

    爹爹突然就不说话了,一脸黑气的坐在那里瞪着莫悠悠,见莫悠悠不理他,开始瞪着娘亲,娘亲不知所措的望着莫悠悠。

    莫悠悠温柔的对着小姑说道,“小姑姑,您可是说了男人三妻四妾是应该的嘛,做女人的应该尽自己的本分好好伺候男人不就行了。这么贤惠大度、知达理的您来我们家做什么,还不赶紧回家伺候您的男人。”

    一听莫悠悠这么说,小姑立马像见到救星一样的抓着莫悠悠的手说道:“姑姑错了,姑姑不该挑唆你爹爹纳妾,姑姑错了,姑姑不该欺负你们娘。”

    娘看着莫悠悠,点了点头,莫悠悠无奈的说道:

    “我们大家都希望姑姑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不要忘记自己今天说的话,也请姑姑记住了:娘家好,你在婆家才能好,娘家若是家不和,你也不见得能捞着什么好处。”

    “小姑,三妹只是希望你能体会娘亲的苦楚。”二姐上前扶着姑姑说道。

    莫悠悠吩咐韩冬送小姑回家,带上卖身契把那个小妾带走,把卖身契还给她,如若她要从良就给她弄个文,以后不要出现在大家眼前,允许她带走她的东西,算是给她的活路,至于以后的活法就看她自己了。

    韩冬和小姑走了,大家都不可置信的看着莫悠悠,“啊,三妹,事情就这样解决了?”

    “大姐,那你想如何处理这事。”莫悠悠笑呵呵的说道。

    “没,我能有什么想法呢。对了,三妹我们家的鸡蛋太多了,府城路上不好运输,怎么办?”大姐说道。

    “娘,您有什么办法啊?”莫悠悠问道。

    “悠儿,娘觉得在箩筐和篮子下面多放点稻草”

    “嗯,可以再在稻草上面放些谷壳,把鸡蛋放入谷壳里。我还听说很多行商都用稻草把鸡蛋编织在稻草里,路上跑马都不会烂鸡蛋。”莫悠悠笑着和大家说道。

    “真的可以吗,你在哪里听说过?”韩雪激动的问道。

    看着激动的韩雪,莫悠悠觉得很奇怪,但还是说道:“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在上看到,还是自己听到的,要不让我娘和二姐试试。”

    韩雪立马拉着二姐和娘去了厨房,莫悠悠也跟了过去,看着娘和姐姐们不断的尝试,莫悠悠委婉的把去云南旅游时看到的鸡蛋串的样式说了出来,娘和二姐的巧手还真的编织了出来。不多时大家都会了。

    第二天,莫悠悠就让韩冬去县城买山地开荒,韩冬则说下午去,顺便带些鸡蛋去县城的莫氏。

    三天后,韩冬风尘仆仆的骑马来到了知州府,卸下马匹上两个麻布袋里的鸡蛋来到了房外候着。

    不多时,韩冬进入了房,像韩大人行了礼,然后打开麻布袋开始拿出一捆捆东西出来。

    “韩冬,可是小丫头让你来给本大人送礼?”

    “不是,大人,莫姑娘用稻草编织了运输鸡蛋的方法,我从芩东一路马步停蹄的赶了过来,想看看鸡蛋有没有破烂,我们以后可以这样给西北的兄弟们运送过去了。”韩冬激动的说道。

    “当真?”韩大人激动得立马走了下来,西北苦啊,风沙苦寒道路陡。

    只见不多时一群人一条条的拆开稻草,发现里面的鸡蛋都没有烂,韩大人激动得直说到:“快,快把东方请过来,给主子和弟兄们送一批鸡蛋过去。”

正文 72。第72章 开荒和秋收

    自从家里收了麦子,莫悠悠就着人把麦子全部磨成面粉,和小弟在家里缠着林婆婆做各种好吃的,小弟心心念念着肉包子的味道,莫悠悠还是喜欢吃饺子和蛋饼。

    韩冬买了一万亩地回来,着实把莫悠悠和家里人都下了一跳。莫悠悠一直以为是个三五千亩的。

    韩冬说现在荒地涨价了,山头还是五百文一亩,但是低洼地和平坦地势的地已经是两亩一两五百文了,说不定过来今年明年就又开始涨价了,所以多买点。

    荒地买回来后,子铭立刻着人通知了十里八村的村长,开始招人开荒了,凡是来开荒的汉子,屋里人都可以来免费砍柴草。这次工程比上次号大,莫悠悠又让子铭从长工里找了两个人忠厚的提升为小管事。

    贤霖叔也由爹爹带着来见莫悠悠了,莫悠悠客气的接待了,看在去年去县城看病的份上就不计较他对的爹爹的挑唆和不规劝了,仍旧做个小管事。

    莫悠悠让韩冬和韩雪带着自己骑马在荒地上跑了几天,圈定了各处山地的用途。

    所有向阳的山坡底下都作为棉花地,并在下面挖大池塘;平地则全部开荒成稻田,每三四十亩挖一个大水塘或者和棉花地共水塘,有些低矮的小山坡发现土质略黑则全部在山顶建水塘,修成梯田。

    由于考虑到肥料的问题,莫悠悠最后把五座低矮的灌木丛山头作为养猪用,用土砖把各个山头围了起来,并在山脚下建了一排土砖稻草房做猪圈,在附近的山头建了一些房子给将来喂猪的人住和囤积猪粮食用。

    最后还是有几座沙地的山头,依旧做竹山,用来养鸡。莫悠悠想着要是有西瓜种子就好了。

    勘测完地,莫悠悠让韩冬去府城运送鸡蛋,并大量收购苜蓿草的种子、棉花种子和各种各样奇怪的种子带回来,同时带回来大量的糙米和铜钱。

    由于今年不再有肥塘泥挑了,等第二遍土地深耕后,烧了所有的杂草和草根后,莫悠悠让人把所有的田土都撒上了苜蓿草的种子,并挑水浇了一遍。

    韩雪每天带着莫悠悠骑在马上在开荒地上四处转悠,处理一些临时的事件。

    这一忙就忙了两个多月,那两百亩稻田里的稻子又开始抽穗了,施肥和除草的活都是爹爹带着人忙完的,娘和姐姐们,还有林婆婆忙着竹山的鸡喂食,捡鸡蛋和打扫鸡粪,编织鸡蛋。

    随着开荒的结束,家里人也跟着休息了,娘天天给家里人进补。

    尤其是子铭和小弟,娘亲现在天天盯着他们两个喝补汤。这段时间清晨子铭和小弟就跟着韩雪习武,上午忙着去学堂读,申时后子铭就开始忙活着家里的开荒事宜,晚上还要找小管事谈论开荒的进度和明日的工作分配。而小弟总是在写完大字后来到子铭身边,用心的学习者各种事务。

    发工钱的这天,子铭向山长请了假,子铭念账本,韩冬发铜板。晒谷场上人山人海,好多汉子都领了一两银子的工钱。

    领完工钱的汉子来到爹娘和姐姐们这边领了五斤糙米,不停的给爹娘鞠躬致谢,整个晒谷上充满了欢声笑语。等领完工钱和糙米大伙都舍不得走,不停的询问管事和爹娘什么时候再种地一定要找他们。

    莫悠悠让韩雪把自己抱到了方桌上:“诸位,感谢你们来帮我们家开荒,明年三月会开始种地,到时候会通知大家的。同时,我在这里提醒大家,我们家开荒的方法和用途你们也看到了,今年平坦的荒地已经涨了两百五十文一亩,明年后会继续涨的,希望手上还有余钱的和家里商量商量是否要开荒种地。”

    莫悠悠刚说完,下面的人就炸开了锅,有思考的,有询问的,也有立马往家里赶的。

    休息了近一个月,秋收开始了,这一次来给家里收粮食的还是农忙时的那批汉子,他们早早的派人和子铭联系了,来了后都不用分工,就各司其职的开始干活了。

    子铭张罗着把晒好的稻子用麻布打包、清点和入账,五百个汉子一天就把事情忙完了。

    给汉子们发工钱的时候也发了三斤糙米,并约定来年春耕时过来帮忙,人数可以再增加两三百人。

    韩冬则忙着张罗牛车和马车。这一次运输分马车队和牛车队,韩雪带领马车队,韩冬带的是牛车队,每一队五十两车子,每辆车配置了四名会拳脚的汉子。

    车队和莫氏旌旗在家人和族人们的目送中浩浩荡荡的出发了。来到暮云镇的时候,也就是莫悠悠外婆家所在的镇子,每个车队都和一队三百来人的精壮汉子会和了,押运队特别高兴以为是莫悠悠请的护粮队,心里都安心了不少。

    这次秋运,由于村里人村里很多族人和附近村子的村民把粮食都交给了韩冬运往府城去卖,所以也连续运送了两个多月才完成。

    拿到粮食钱的族人张罗着买田买地买房,还有很多的汉子日夜不停的带着男娃子在晒谷平上练拳脚功夫,希望下次能进押运队。

正文 73。第73章 发豆芽菜

    西北瑞王府

    “爷,前方来报,延庆府的百万粮食和其他物资已经到了隘口了。”

    坐在桌案前的男子抬头问道:“今年何以早了一个多月?”

    “捎带口信的负责人说:今年借着延庆府城的莫氏百货收购的粮食,没有惊动其他任何一方就早早的把粮食和草料收好了。而且莫氏女带着附近村民们把粮食都交给了韩大人派去伺候她的韩冬负责运送,所以光莫氏女和她周边的几个村子就收集了三十多万斤的稻谷。”

    “嗯,办得不错。告诉韩明仁,加快黑炭开采力度。另派一支黑骑卫乔装去延庆府矿山,本王年底进京前顺道去延庆府。

    赤炎领命,边走边想,主子只怕顺便看的不只是矿山还有赵小姐吧。

    冬天的日子是比较无聊的,除了喂鸡、习武、练字就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了。

    闲来无事的莫悠悠开始发起豆芽来。

    大姐看见满阁楼的盆子和罐子,就跑过来找莫悠悠说:“三妹,可是想种花,春天的时候我给你挖些回来。”

    “大姐,我想冬天吃青菜,天天吃野菜干,口都起泡了。”

    “豆子也能种青菜,那我可一定要看看。”大姐笑哈哈的说道。

    莫悠悠知道大姐这是嘲笑自己了,赶紧说道:“大姐,不试试怎么知道呢。农作物长成不就是要阳光、水和肥料吗,我们家里比外面暖和,肯定能成的。”莫悠悠信誓旦旦的忽悠着大姐,几千年认证的,怎么可能发不出豆芽菜呢?

    莫悠悠把所有的黄豆和绿豆用温水泡了一天,然后把水倒掉,把豆子平铺在盆地和罐子底部,再盖上湿布,每隔一个时辰往湿布上撒点清水。

    而此时的刘县令正在房奋笔疾的写着奏折,今年整个县城的赋税比往年高了一成趁着现在税粮加上去,趁热打铁的把自己如何发展稻田养鱼的奏折呈递上去,说不定明年开春自己正式任命县令的折子机会下来,当然也没忘提了莫氏女和自己的义子了。

    莫悠悠的豆芽菜终于在全家人的殷切期盼下上桌了,家里人吃得十分欢喜,每个人都多吃了一碗饭。爹爹和大姐偏爱黄豆芽,小弟偏爱绿豆芽,其他人两种都喜欢吃。

    “悠儿,多发一点,让昭儿给山长和林师母送些去。等昭儿放假了,给县令大人也捎点去。”爹边吃边吩咐到。

    “对,一定要多送点。”娘笑呵呵的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