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妆名捕(水红)-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她巩固修为后出来,正看到外头的侍卫等人在原地休息。
李观问尚欢:“若宁真没事?都快四天了,再不出来,我真担心……”
五月初十是江若宁的生辰,李观与十六备了两天,想给她过生辰,不想江若宁在凤辇睡得昏天黑地,买来的卤食再不吃就坏了、还有买来的点心因为天气转热也不能搁放,最终由他决定,分给同行的人吃了。
李观有些郁闷,他一直想陪她过生辰,就这样错了。
尚欢连声道:“没事没事,真的没事,师姐以前也经常这样,会闭关修炼,我瞧她这两日就是凤辇上修炼,这个时候最是不能打扰的。”
尚欢发现了一个秘密:被窝里的江若宁身子是凉的,也许是在修炼,她不敢打扰,其实那个凉身子的江若宁是假的,是江若宁用雪曦教她的幻术使出来的假人,那其实就是一块木头,但因用了幻术,尚欢就以为是她。
“阿欢,到哪儿了?”
听到江若宁的声音,尚欢舒了口气,“李四公子,我就说了没事吧。”她转身答道:“师姐,再有两个时辰就入京城地界,明日午后能入京城。”
“我歇了多久?”
“师姐,再有一个时辰就整四天了。”
“替人送些吃的来。”她顿了一下,对外头道:“今晚寻处客栈住下吧,明日二更前入京就成。”
看他们的样子,似有几天没歇。
李观是担心泉鱼死了,七成的泉鱼都被江若宁放到戒指空间的大木桶里,别说十余日,就是十几年也不会有事。
*
漱华宫。
玉鸾坐在窗前,手里捧着一本书看得很是认真,她是个雅人,六宫皆晓,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品性高洁,心志坚定,近来颇得人赞赏,甚至有宫外的百姓传颂着玉鸾公主与太子侍卫秦文之间的爱情故事。当然,这故事与江若宁、李观的爱情传说还是略差了一些,但不妨碍深闺小姐的赞赏、追捧。
宫娥正向玉鸾禀报:“九公主,昨儿夜里凤歌公主回宫了!”
“来人,我要去翠薇宫。”
宫娥道:“禀公主,凤歌公主现下定是累了,许还在休息呢。”
“你盯着翠薇宫,若是瑷皇姐梳洗好定来通禀。”
玉鸾正说话,就听到雪鸾像发现新鲜事般的大叫:“九姐!九姐!瑷皇姐回宫了,昨晚回来,听说从奉天府带了六车礼物给父皇。”
奉天府那边发生的大事,近来朝堂都在议论,有大骂的,有弹劾的,奉天府的官员便是大半要换人了,官商勾结,一直是吏治*最忌讳的事,而且这次听说还发生行刺、下毒钦差的事,居然把广平王都给拉下水了。
皇帝在江若宁离开后不久,新立太子,带着几妃去畅园行宫住了几日,直至五月初六才回转宫中,着实是朝堂出了大事,太子连连传书请他回来拿主意。
☆、552 皇差(三更)
不就是要整治吏治,抓了奉天府开刀,杀几个贪官污吏,定要他回来。皇帝很是不快,畅园行宫多好,陪着父母,享受太后的母爱,竟被他儿子给催回来。当然,太上皇性子犯上来,公然表达对皇帝的不满,“你快回宫,让孤与你娘过几日安静日子,你来大半年,怎还不走?”
哪有大半年,分明月余。
可见太上皇有多烦皇帝。
莲贵妃又劝了皇帝,“太子孝顺,虽说是个能干的,到底以前没遇到这等大事,这可是数千条人命,还得你回去主持大局。”
如果是大皇子,巴不得皇帝撒手,可这是二皇子做太子,皇帝在几妃的催促下动身回宫了。
贤妃更想早日回宫,她得回去给两个公主备嫁妆。
早前她们一离开,听说萧才人给绣鸾备的嫁妆就不成个样子,萧才人失宠,想去内务府领好东西,这明摆着就要瞧人的眼色,偏皇帝下令,不许莲贵妃插手绣鸾嫁妆的事,“绣鸾有亲娘张罗,你就不必操心了,让她去办。”不是莲贵妃的女儿,办好办坏都有人说道,就像锦鸾出阁,明明是宁嫔自己讨的,人都出阁了还在那咬舌根说德妃没给她女儿办好嫁妆。
到了莲贵妃这里,皇帝就先不应了。
江若宁直睡到近晌午时分,才慵懒地起来。
六车永兴候送给皇帝的礼物已转呈莲贵妃处理。
刚梳洗完毕,玉鸾、雪鸾、青鸾三姐妹就到了。
尚欢因入京时天色已晚,随江若宁一并入宫,江若宁昨晚又遣了祝重八领着侍卫给容王府、敏王府、抚顺王府、长安王府送了礼物。
雪鸾笑道:“瑷皇姐,这回去可有什么有趣的事?”
江若宁想了一下,“小邓,你嘴伶俐,快将青溪泉鱼的事讲给她们听。”她懒得费唇舌,要说故事,她还不如翠浅与小邓说得精彩,小邓说故事的时候神情并茂、手舞足蹈,光是看他又说又比,那就是一桩人间快事。
玉鸾笑微微地听着。
雪鸾、青鸾年纪小,尤其是青鸾哪里听过这样的奇事,“真是尚欢做梦梦到的?看到黑沿里喷钱?”
几人望着一边坐着吃茶点的尚欢,尚欢一脸凝重,“我真的做个梦,那梦真真的,就跟真的一样,我才会跑回去看会不会真的从一个洞里喷钱出来,谁知道没看到喷钱,却看到地下出了一个大洞,里面喷出泉鱼来,好多好多的泉鱼……”
玉鸾道:“梦里喷钱,实则喷了泉鱼,怕是泉鱼比钱还好呢。”
小邓道:“早前卖的是七十文钱一斤,后来那泉鱼涨到一百文一斤,至于眼下嘛,说不得又涨价了呢,这一天就得卖不少钱。”
青鸾大叫着:“是天降祥瑞,那鱼该是我们皇家的,而且原就是瑷皇姐他们发现的,应该下令让陶村长献给朝廷。”
江若宁连连咳嗽,这丫头什么时候如此霸道,一听说能卖不少钱,居然就说是皇家的,原因是江若宁一行发现的。
翠冷给她们蓄了茶水,恭谨地立在一侧。
雪鸾四下里一望,带去的宫人都回来了,却少了碧嬷嬷,“碧嬷嬷还歇着?”
江若宁道:“碧嬷嬷是青溪县人氏,我想在那边开办一家女学堂,留了些银钱,让她与春晖庙的师太一起着办。这不,我想与父皇求个恩典,在青溪县再办一家饯果、腌菜作坊,女学堂的学生完成三年学业,就能进皇家菜果作坊作工,即能赚钱挣嫁妆,还能有一技之长,三年学习,还能读书识字,不望她们成才女,只盼她们能知书识理……”
雪鸾脸上乐成了花,“九姐,我们又有活干了。怎么瑷皇姐能想到这么多好点子,我们就想不到呢!好!好!”
江若宁道:“我是想着,教出一个姑娘来,还能教好她的子孙后代。就说玉鸾妹妹,你才华横溢,你的才华可不是父皇教的,是贤妃娘娘教的。此理同然,一个母亲能教好自己的儿女,那么她的儿女就算再差,至少也是知礼知节之辈,若天下有更多这样知书识理的好母亲,又何愁大燕不能昌盛富强。你们可发现一个问题:一个优秀的父亲,未必会教出优秀的儿女,但有优秀儿女的人家,必然有一个贤德聪慧的优秀母亲……”
姐妹几人各自思忖。
长安王有才干,德妃就是个贤慧优秀的母亲。
抚顺王文武兼备,莲贵妃多厉害呀。
这两人,可是宫里宫外都公认的贤惠淑德之人。
刘静妃……除了得宠时嚣张跋扈,也没见有什么大德,瞧她把个广平王养成什么样儿了,母亲无德,儿子也是个好色之辈。
再说贤妃,她虽无儿子,可玉鸾公主才德兼备,雪鸾公主虽然跳脱些,从未犯大过。
江若宁道:“玉鸾,你有兴趣没?如果觉得可行,我们姐妹几个再把女学堂的章程弄出来。到时候再请了莲贵妃、德妃、贤妃、太子妃帮衬,我的意思,不止是青溪县办女学堂,青溪县办第一所女学堂,之后就在京城办一家女学堂,像应天府、扬州、洛阳乃至是三位娘娘的家乡都可以办。”
这可是扬名天下的大好机会,玉鸾才不会拒绝。
就连青鸾也跟着道:“瑷皇姐,我虽会读书识字,可不如九皇姐、十三皇姐的才高,只能帮忙跑腿。”
“我们四姐妹一起商量法子,待商量差不多,把温令姝也叫来,她的文笔好……”
姐妹三个立时你看我,我看你。
雪鸾大叫“不行”,温令姝有多可恶,她们姐妹三个都知道,先抢李观,后来还想抢陶介,她早就厌弃温令姝了。
青鸾问道:“瑷皇姐,你……你没听说……”
玉鸾想着,许是李观就没与江若宁提温令姝的事,李观眼里根本没温令姝,对他而言,那就是个不相干的外人,当即打断青鸾的话:“青鸾,你也不小了,这次就跟我和瑷皇姐学学,以我们指点着你,你还有什么学不会的。”一扭头,又对雪鸾道:“你也学学吧。”
江若宁心里暗道:莫不是她们姐妹不愿温令姝来夺了光芒去。公主们都订亲了,也选了大婚吉日,这个时候替她们自己挣几分贤名也是好的。
“玉鸾,你也觉得嘉慧不参加的好?”江若宁还是念着温令姝的才学,有她在,自己能省多少心,温令姝的才华那可是有目共睹,无论是文章诗赋都是京城贵女里出类拔萃的。
青鸾忙道:“我也不同意。”
有才华怎了,可那德行真是不敢恭维。
玉鸾早就与温令姝闹翻了,见了温令姝就如没瞧见一般。
雪鸾那是真把温令姝当敌人了。
青鸾因着温令姝做的事,也是瞧不起她,觉得她卑鄙、下作还无耻。
玉鸾道:“陪读小姐们嫁人的嫁人,订亲的订亲,不好再入宫了。不过,我听人说,梁尚书的嫡孙女梁秀英才学不错,她还没订亲,可以把她唤来帮忙。还有朱芸,这丫头的脑子灵活,而今身子大好了,也常在外头行走,也能唤来帮忙。”
江若宁道:“既是如此,就以青溪县为试点,之后再以京城为第一家。我在青溪县草拟了一份章程,玉鸾妹妹最是聪慧的,你看看还有没有改进处,我们一并商量商量。”她唤来小马,吩咐道:“你出趟宫,把梁小姐、朱小姐请来帮忙。这次可不是皇差,等我们拟好章程,再请几位娘娘说项……”
雪鸾道:“瑷皇姐就该先去说服父皇,办皇差多体面啊。”
办的不是皇差,谁还有力气啊。
这个挑头的,还得江若宁,谁让她在皇帝那边的印象最好,早前的几次皇差,皇帝都是瞧在江若宁的情面给派的差事。
青鸾跟着叫嚷道:“我们要办就办父皇同意的皇差,瑷皇姐现在就去向父皇说情,快去!快去!”她人最小,起身推攘着江若宁,要赶她去请恩旨。
江若宁用手一凿青鸾的额头:“小丫头,胆儿大了,敢指派起我来。”
“瑷皇姐,你快去嘛,我们和九皇姐看章程,有好建议一点会写进去的。”
江若宁笑了一下,“翠冷,你着人打听一下,皇上这会儿在哪儿。”
雪鸾道:“瑷皇姐,父皇定是在重华宫莲贵妃哪儿。”
翠浅忙道:“公主,奴婢跟你一起去,还托莲贵妃帮养着冰玉草呢。”
江若宁带了几个宫人前往重华宫。
皇帝与莲贵妃正坐在院子里围炉煮茶,日子过得好不悠闲。
江若宁见了礼。
寒喧了几句,江若宁直切主题,“父皇、莲母妃,儿臣来有件事情想求你们同意。”
皇帝第一反应:来求赐婚了?
莲贵妃也是这样想的,江若宁与李观的事他们也有耳闻。
皇帝笑道:“若是合理,父皇应你。”
江若宁便道:“父皇,天下所有优秀的儿女定然有一个优秀的母亲,你觉这话对么?”
莫不是给李观的母亲求赏赐?
这丫头,人还没成亲呢,就先帮衬婆家了,女大当嫁,这一点不假。
☆、553 女学堂章程
皇帝不答话,只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浅淡笑意。
江若宁又道:“父皇是第一优秀的儿子,我爹也是,还有敏王府也不差,那是你们有一个天下第一优秀的母亲。”
要说不是,那不是大不孝。
“是有道理。”这丫头怎么扯到他与太后身上了。
江若宁又道:“太子皇兄很优秀,所以端仪皇后是优秀的母亲。琳哥哥文武兼备,战功赫赫,是个优秀的儿子,而背后又有个优秀的母亲。”
皇帝这会子连赞:“那是!莲贵妃贤惠淑德,性子恬静,进退有度,不仅是优秀的母亲,还是优秀的妻子。”
哇靠,这是赤果果拍莲贵妃的马屁。
“父皇再看贤妃娘娘,她所出的两位公主也是极优秀的。所以,凤歌以为,但凡优秀的母亲就能培养出优秀的儿女,有了这无数优秀的儿女,何愁我大燕后继无人,何愁天下不昌。所以,凤歌以为我朝当务之急是培养大量的优秀母亲——由朝廷出资,兴办女学堂!”
不是求赐婚圣旨的?不该是求赐婚的?她怎么说办女学堂,饶了一大圈,却是另有用意。
皇帝与莲贵妃先是错愕,很快就明白了江若宁的意思。
江若宁又引经据典地说办女学堂的种种好处,还说与女学堂绑定一起的皇家作坊生意,既可以培养一批未来的优秀妻子、优秀母亲,还能有无数的人才可用,而朝廷还能赚钱充盈国库,又可提高女子在民间的地位……
莲贵妃听得双眸熠熠。
皇帝却是兴致缺缺。
他赞同江若宁的道理,可女人都出去做事了,这夫纲还不得大乱。
皇帝与莲贵妃都表现得太过明显,江若宁继续道:“父皇,这么多年,六宫嫔妃的花销都是从你的私库里出。”
内务府库房,可不就是皇帝的私库。
户部掌控的国库,也是大燕的经济命脉。
“父皇,你想啊,往后若有了女学堂,有了后妃们掌管的女子作坊生意,赚了银子,就收入内务府库房,你就不怕内务府缺银子。这些生意不用通过户部,由内务府和六宫之主掌管,再由有威望贤德的娘娘协管。
儿臣以为,先由我们几位公主草拟章程,最后由莲母妃、德母妃、贤母妃这三位六宫最贤德的人来挑头开办,以示母仪天下,爱民若女。娘娘们各个才华横溢,她们也能替天下女子做一些事的……”
皇帝想到要提高女子地位,光这一点,他就不高兴。男尊女卑几千年来就如此,可是能赚钱让他心动。一移眸,见莲贵妃那模样,就像是见到鱼吃不着的小猫咪,带着央求,巴巴儿地望着她。
自她嫁入宫中,她似乎从未求过什么,一心一意地打理六宫,全心全意地服侍他,将他照顾得无微不至,如果不是早前他承诺端仪皇后在前“朕这一生唯你一个皇后”,有时候他都想立莲贵妃为后了。
皇帝问道:“莲贵妃以为凤歌的建议如何?”
莲贵妃是他身边的宠妃,岂不明白皇帝不快处在哪儿,笑答道:“除了一条‘提高女子地位’这条,旁处都是极好的。《三从四德》、《女书》在前,自是要以夫为尊的,哪能乱了根本。”
皇帝原本犹豫的面容立时烟消云散。
江若宁一瞧他的模样,就听莲贵妃说到点子上了,姜果然还是老的辣,自己费了半晌唇舌,还真不如莲贵妃一句话呢。
皇帝道:“就让几位公主先拟章程,最后再呈莲贵妃、德妃、贤妃三人定夺,既然这女子作坊属内务府的生意,自归六宫后妃掌管。这件事,朕允了!可得劳爱妃多用些心。”
莲贵妃连声谢恩应“是”。
皇帝又道:“得建能赚钱的女子作坊,可不能赔了钱儿,那可是朕私库里的银子呢。”
江若宁不由啐道:“父皇莫不是没银钱了,得了,女儿先在青溪县搞试点,青溪县女子作坊、女学堂建造的前期款项,由我来出。父皇和莲母妃给人即可,我要宫里有一技之长的嬷嬷、老宫娥前往青溪县女学堂做先生。待得*月,女学堂就会在青溪县开始招生……”
先搞试点,再大力推广,如果成了,真能赚银子,这往皇帝的私库里,钱财滚滚。
莲贵妃道:“凤歌,待将来赚了钱,本妃令太子妃把钱还你。”
“莲母妃不必给我,把那笔钱存到皇家钱庄,用所获得的利息,每过三年搞一个奖项名目,叫‘凤歌奖’。以奖励那些有特殊贡献、立有功劳的女子,发象征荣耀的项链,再发笔奖资即可。青溪县的叫‘凤歌奖’,莲母妃家乡的女学堂则可叫‘莲妃奖’以此类推。”
女子也能扬名立万!
也可以恩泽百姓,虽然只是女子,但也这是功劳一件。
莲贵妃心下不由得激动了一回,这凤歌一点都不贪功,人家只盯着青溪县那边。
得了皇帝恩准,江若宁谢过皇帝、莲贵妃,打道回宫。
翠浅捧着玉盆,将她的冰玉草瞧了又瞧、看了又看,就跟寻回失散的孩子一般激动,又谢了莲贵妃帮忙养植之恩。
梁秀英、朱芸被请入宫帮忙。
正如玉鸾所说,梁秀英除了年纪比温令姝小几岁,也是个才女型人物,字写得好,性子沉稳,一听说是要办皇差,要建女学堂,立时来了兴致。
江若宁因青溪县善种桃李杏等水果,这几样最合做饯果,山清水秀,除了几年前的百年大旱,其他时候几乎都是风调雨顺,瓜菜丰富,建议做个榨菜作坊,还可做豆腐乳等,又兼做豆瓣,特意选了两名六宫会做饯果的宫娥、又两名会做腌菜、酱菜的宫娥来,预备着建造作坊人才之事。
*
进入六月,公主们拟定的《女学堂章程》终于定稿,由江若宁与玉鸾亲自呈给了莲贵妃。
莲贵妃召了德妃、贤妃来商议,在认为皇帝不能接受的地方进行了调整修订。莲贵妃给江若宁选派了一批二十多人的嬷嬷、老太监、宫人,令她们前往青溪县筹建女学堂和“青溪县鸾凤果蔬女子作坊”。
这女子作坊的名字,是莲贵妃与德、贤二妃想的名字,觉得这样方才可以体现是六宫后妃与公主们掌管的作坊。
又能赚钱,又能扬名,这种名利双收的事,三妃自是很乐意,也颇是希望能看到女子作坊赚银子的事。
江若宁这一次大手一丢,给其间领头的老太监给了十万两银子,又遣了祝重八亲自将一行二十多人送往青溪县安顿。
消息传出,京城又起了涟漪。
温令姝惊道:“凤歌要在青溪县建女学堂,我怎没听说?”
自从温令姝在游园会和琼林宴后,她就被几位公主、郡主厌弃了,就连京城许多贵女家办了什么茶会、赏花会什么的,也不再给她下帖子,与她有往来的多是姻亲、世交。
蝉羽道:“奴婢哪能知晓,今儿也是听府里几个婆子议论,听说府里针线房上的管事婆子老家就是青溪县的。前儿还问太太,说她想自赎。镇北王府大厨房上的一个二十出头的厨娘,就拿钱自赎,大太太听说她要回乡应聘女学堂的厨艺女先生,连赎金都没要就赏了卖身契脱了奴籍回乡。
前儿,厨娘给大太太写信报喜,因与我们针线房的管事婆子是同乡,也给她写了一封信,她回去就应聘上了。这女学堂的先生全得是女子,女子作坊也都是女子。
还说青溪县的女学堂建得又大又气派,她现在在家乡很受人敬重又很体面,说是不仅要做女学堂的先生,还要但任女子作坊的大师傅,可领两分工钱。她现在正琢磨如何做饯果、怎样做出美味好吃的腌菜、豆腐乳、豆瓣酱来,青溪县女子作坊开办起来,就专做这些的。说得针线房上的婆子也动心了,说她想自赎回乡。”
回家乡应聘做女先生,不仅是一份荣耀,更能为家乡做些事,衣锦荣归、落叶归根,心有所托。
温令姝不解地道:“这么大的事,我怎没听说。以凤歌的性子,遇上大事定会召我去编写章程。”
这次凤歌与玉鸾几位公主编写章程,召的是梁尚书嫡孙女梁秀英入宫,又宣朱芸入宫帮忙。听说前些日子,二位小姐出宫回家。莲贵妃还与皇帝求了恩旨,说梁秀英的写好、词语也用得考究干练,皇帝一高兴,赏了梁秀英一个“嘉秀县主”,出宫的时候带了县主服袍、县主戴的凤钗头面,又有莲贵妃赏的布帛、头面首饰若干。
京城贵女们都说,能与公主们共事是一种荣耀。不说旁的,早前的几位公主陪读,个个不是封乡君、就是封县主,人人都觅得良缘,风光出嫁。尤其薛玉兰原是寒门官员之女,竟因凤歌公主得识太子,成为当朝太子妃。
“这次没召我入宫编写,莫不是玉鸾、雪鸾姐妹在暗里使坏?”温令姝可是知晓玉鸾姐妹对她的厌恶,一定是这样,因为她们使坏,江若宁就寻了梁秀英、朱芸帮忙。“没本郡主帮衬,也不知道章程写成个甚?”
她才是京城最有才华的贵女,她的文章连皇帝都夸,她可是“女学士”。
☆、554 难死心
蝉羽欲言又止,低声道:“郡主,昨日太太请你过去,可是要给你订亲了?”
与温令姝一般大小的,早两年就出阁了,有的连孩子都满地撒欢了。薛玉兰早前的婚事没音讯,突然订下来,人家就成了太子正妻,而今也嫁入太子宫。
“杜白论容貌,难与李公子相毗;论才学,三十出头方得中榜眼。爹娘说他年轻有为,要我嫁他,我没应。”
但凡温思远夫妇提一个女婿人选,温令姝就不由自己地将那人与李观作着比对,比完了家世背景,又比容貌,再比才华,甚至还要比性格、情操,但凡有一处比不过,她就觉得对方配不上她。
李观成为她心头不能逾趣的界碑,定要未来夫婿如他一般优秀,否则就要处处高出一等方才甘心。
蝉羽凝着眉头,外头都说,李观要与凤歌公主订亲,现在李观吏部任职,太子给了杜白一个“奉天府同知”的实缺,又赏了李观做正五品吏部郎中。这五品郎中可是个实缺,还是极好的缺,在吏部也是个说得上话的。
“郡主,奴婢以为,其实这杜公子也不错……”
会试的时候,名次可以李观之前。
蝉羽上回因瞒温令姝“书信”一事,被温令姝责罚,赏了她二十大棍,打完了还不解恨,好些天都不搭理蝉羽。
蝉羽又被温三太太唤过去训斥了一顿,指责她挑唆郡主胡作非为。她现在不仅在温令姝跟前失宠,便是温三太太也厌恶她。
温令姝待她也不如早前,以前有什么事,温令姝都会告诉蝉羽,而今温令姝能让蝉羽的都是些小事、琐事,遇到大事就与蝉鸣商量。
她唤声“蝉鸣”,一个十七八岁的丫头奔了进来,“郡主有何吩咐?”
“你使个机灵的小厮去外头打听,本郡主要知道所有女学堂的事。”
蝉羽不语。
蝉鸣领令出去。
温令姝揪着帕子,“这么大的事,凤歌公主把我给撇开,这几年我是一直拿她当朋友的。”
蝉羽心里暗道:男子还讲‘朋友妻不可欺’,李观可是凤歌公主的人,你亦要去抢,人没抢到,反因此失了名声,被京城贵女所不耻,就连三太太也因这事觉得没脸。但她不能说出来,只能闷闷地在心里思量着。
不多会儿,打听消息的小厮归来,“禀郡主,消息打听到了。听说女学堂的事是凤歌挑的头,又拿了好几十万两银子,原是在青溪县时就想好主意的,已令那边建造女学堂、女子作坊,还给女学堂置了良田当试种田地。
初步的章程原是凤歌公主拟定的,凤歌公主回宫之后,又召了玉鸾、雪鸾、青鸾三位公主帮忙,后来请了嘉秀县主、嘉律县主入宫帮忙,定下章程后,呈了莲贵妃、贤妃、德妃过目。
皇上答应先在青溪县试点,若青溪县的女学堂与女子作坊成功,要在京城选地建造女学堂与女子作坊。前几日,莲贵妃、贤妃亲自给青溪县女学堂挑选了女先生。凤歌公主已令侍卫将人送往青溪县。”
温令姝拧着眉头,“怎还有几位娘娘?”
“听人说,女学堂、女子作坊由内廷皇后掌管,由嫔妃协管。女子作坊所赚的银两除了供养女学堂的学生外,剩下部分要上交内务府,由娘娘们使用。听人说,女学堂、女子作坊都归后妃们打理。几位娘娘要先看青溪县女学堂、女子作坊的成绩,若是可行,下一步就要在京城开办女学堂,专收贫苦人家的女儿入学,每人学三年,除读书识字,还学《三从四德》、《女书》,更学一技之长,如女红、厨艺等。三年学习后,可入女子作坊做工赚钱,待年满二十便可嫁人生子。”
这不是说后妃们有自己掌管的生意,赚的银钱归内务府,岂就是皇帝的私库,难怪皇帝会支持。
温令姝愣愣地坐了良久,反复琢磨其间的利弊,怎么看都是利大于弊,六宫的后妃有银钱来源之处,往后这月例定是还要上涨,江若宁此举于后廷,让后妃们高兴、感激;于民间,寻常百姓家的女子定会心生感激。
几位公主草拟章程,后廷几位娘娘修订,这传扬出去,娘娘、公主皆有贤名。以前每年从户部拨一批银子到内务府,多了,户部的官员就叽叽歪歪说一通大道理。往后人家内务府可以不从户部拨银,他们有了自己的生意,直接从各地收回盈利。
温令姝心头幻得幻失,若她参与此事,又是功劳一件。“可有听人说,青溪县女子作坊准备做什么生意?”
“宫廷秘制配方饯果、宫廷御膳腌菜,莲贵妃特意从六宫选了几名精通厨艺的女子送往青溪县,让她们潜心研制秘方饯果与腌菜,这秘方得由大师傅关门调配,不得外泄,若传出去,就得担心泄露皇家秘方的大罪。”
这不是说要做独家生意。
后廷的厨娘、宫廷的秘方……
光是这个由头,一旦开办起来,各家还不得竞相买回去尝鲜。
销量定是不愁的。
温令姝道:“凤歌是怎么想到这些主意的?”
她只认,凤歌的文才不如自己,可她的脑子灵活,总有一些奇思妙想,而且最后还由她办成了。
蝉羽低声道:“郡主应与公主交好才是。”凤歌公主待自家郡主够好,以前有什么事都会说,拿郡主当朋友。
温令姝想交好,凤歌却不一定理她。
她的心情有些差,感觉被朋友抛弃,因她与李观的事,薛玉兰不理她了,薛玉兰大婚前,她去薛府添妆,薛玉兰淡淡地道:“嘉慧,今日家里客人多,若有怠慢处,还请见谅。”
与其说薛玉兰在客套,不如说薛玉兰与她疏远。
温令姝心情沉闷,出了阁楼,习惯性地往父兄的书院而去,往日推开书房,就能瞧见东边书架旁挂着的巨幅李观画像,可今儿那里摆了个铜制花架,上头摆了盆吊兰,翠绿的叶子垂落下来。
“画呢?”温令姝快走几步,四下寻觅,整个书房,除了临窗的书案、砚台、笔架,与一张太师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