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奸妃重生上位史-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田义本还在观望呢;被这一吼吓得两腿有些软。他瞪了身侧的太监一眼;朝地上使了个眼色,小太监会意地蹲下|身子,将散落在地上的奏疏悉数捡起来。

    “陛下。”田义将脸上的笑容控制在一个不至增加朱翊钧怒火的程度,“陛下指的可是言官近日来上疏中对太子的指摘?”

    朱翊钧瞪了他一眼,“还能有什么?!你说说,可有什么风声?”

    田义忍不住腹诽,还不是您老人家给折腾出来的嘛,现在反倒怪起旁人来。虽是这么想,可话却不能这么说。“风声奴才倒是没听见,也不清楚言官们的念头。陛下是知道的,他们成日就盯着人的错处,逮到一点就下死手。奴才想着,大概是些捕风捉影吧。”

    “捕风捉影,捕风捉影!”朱翊钧一拍桌子。他的确支持广开言路,但那是希望可以对朝政有所影响,轮到自己亲身品尝其中滋味的时候,那股难受劲就别提了。

    粗喘了几口气,冷静下来的朱翊钧开始回过味来。田义说的捕风捉影,大概还是指的自己迟迟未将皇太子的提议拿出来商议,有几分暧昧的态度在里头。底下人不好直说,便用了这等隐晦的话。可自己不表明态度,并不意味着就对这个儿子不喜欢啊。

    国本是能轻易废立的吗?!

    想到这一层,朱翊钧就开始厌恶起那些整日揣测自己意思的人。揣测了也就罢了,还真的因着那点子无证无据得来的结果而当作鸡毛令箭。多少条令旨意就是因为这些人的念头在里面搅合而变了原本的意味。

    不过在内心深处,朱翊钧还意识到了自己不愿承认的那一点。正是他性格中一贯以来的犹豫不定,才导致了今时的局面。

    近来慈庆宫和翊坤宫的宫人更替特别勤,背后的缘由是什么,朱翊钧即便是不知道具体的内情,也能猜测到几分。跟红顶白之人从来不会少了。

    知道,却不曾问。并非是朱翊钧不在乎这些宫人们的性命,他更想借此去逃避。有了这些杀鸡儆猴之举,下面的人应当就不会这般放肆了。

    朱翊钧轻咳一声,将这个念头从脑子里扫出去。自己是一国之君,不会有错,也不能有错。兴许而今是难了些,不过只要皇后和太子再撑一撑就行了。

    自己,自己……自己总会想出个妥善的法子来解决的。

    田义在一侧觑着朱翊钧许久,见天子不说话,只在那儿沉思,便蹲下来同太监一起将奏疏捡起来。把其中关于弹劾朱常溆的奏疏另外拣作一堆。“陛下,这里全是与太子有干系的。”

    “放着吧。”朱翊钧头也不抬地道。他提起朱笔,想在奏疏上写些什么,还未落笔就停住了,吩咐道:“差个人上慈庆宫一趟,让太子别过来了,今日他就好生歇一日吧。”

    田义应了诺,自去安排人。这时候的慈庆宫是寻不到朱常溆的,八成是去文渊阁的路上,今日便是不用来父亲跟前杵着,太子还是得和弟弟一道念书。

    启祥宫的太监还没走到文渊阁,就听见里头传来的朗朗读书声。他加快了脚步,迈过门槛,站在窗外往里头不经意地看了一眼。

    朱常溆同朱常治是并排的桌子,因只两位皇子,偌大的阁中显得有些空荡荡。今日授课的翰林编修正捧着《资治通鉴》与他们分说三家分晋,先生教的很认真,只是底下的两个学生都心不在焉。

    朱常治握着笔在纸上飞快地记着什么,时不时停下来想一想,偶尔还会另取一张纸写几笔,再重新回到原本的那张纸上。朱常溆则是托着腮,直愣愣地望着上头的先生发呆。

    太监将里头的情形看了一遍,心下有了数。他走近一个常在启祥宫见着的在小爷面前服侍的人,“今日陛下说了,小爷书念完了,就不必再去启祥宫,歇着便好。”

    那人点了头,亲送了他出去,在阁门口见不着人影了才转回。

    一段三家分晋说到午膳时分,先生还意犹未尽。只现在教的是皇子,断不能恣意而为,便是再不愿,也只得先将人给放了。

    朱常溆被身侧的弟弟拉了衣服,才知道上完了,慢一拍地站起来向先生行礼。

    朱常治今日在课上算着朱载堉留给他的算术题,快下学的时候方算好。之后闲得无聊,就留心边上兄长的一举一动。这几日皇兄很不对劲,几日上课都很不在状态,与册封皇太子前的勤勉有极大不同。

    “方才启祥宫来人过了,说是今日皇兄不必去见父皇了。”朱常治替太监重复了一遍话。

    朱常溆恍若初醒,“啊……哦。”

    朱常治犹豫了一下,“皇兄,你怎么了?”

    “没,”朱常溆勉强笑了笑,“没怎么。”他揉了揉弟弟的脑袋,听说这几日不少言官纷纷上疏弹劾自己,不知道和父皇今日不让自己去启祥宫有没有关系。“先用膳吧。”

    朱常治无法从他脸上看出端倪来,只好作罢。

    兄弟俩一同在屋中用过膳,朱常治问道:“皇兄午后无事吧?”

    不用去启祥宫跟着父亲学习政务,朱常溆自然没什么旁的事。以前朱常洵还在的时候,午后都是武艺课,现在他不在了,武艺课也不上了。

    朱常溆想了想,“应是没有旁的事。”

    “那皇兄不妨同我一起上钦天监去?”朱常治试探着向兄长提出邀请,“我正好做完了皇叔父留给我的功课,要去给他瞧瞧。”怕朱常溆不答应,又急忙加了一句,“就当是散心,整日不是启祥宫就是慈庆宫,母后那里都去的少了。”

    朱常溆愿想拒绝,可看着弟弟的眼神,嘴边拒绝的话便说不出口了。他转念一想,去一趟钦天监也好,将自己现在的困惑向长辈们问问。

    朱常溆笃定了徐光启和朱载堉一定都在钦天监。因前世的缘故,他对曾任阁臣的徐光启有非一般的信任。此番见了朱载堉,也认为其不是凡人。他在心里念着,兴许他们两个会有什么法子能解自己眼前之困。

    得了兄长的点头,朱常治便开心起来。从文渊阁去钦天监的路上,他一直拉着哥哥的手不肯放了,嘴里叽叽喳喳地说个没完,好似有满肚子的话。朱常溆带着笑,一路细听着,偶尔附和几句,虽都是琐事,也不见烦。

    两个人刚跨入钦天监,立即就有人将这事往启祥宫报去。朱翊钧捏着朱笔,没说什么。来报信的人见自己没落着好,悻悻然地退出正殿。

    朱载堉被一堆书山埋在后头,根本瞧不见人,朱常治却是钦天监的老熟客了,都不用人带路就径自走到朱载堉的跟前。

    “皇叔父。”朱常治恭恭敬敬地将算好的题目双手捧着递给朱载堉,“上回您出的题,我都给算好了。”

    朱载堉点点头,接过那几张纸。不过他并没有马上看,而是将目光落在了站在朱常治身后的朱常溆上。若自己没想岔,今日来找自己有事的,当是这一位才对。

    朱常溆上前一步,向长辈行礼,“皇叔父。”

    朱载堉捻着须,点点头,指了指还在埋头算着历法的徐光启,“你上徐驸马拿出去,我同太子有话要说。”

    朱常治没问缘由,反而觉得庆幸自己今日带了兄长过来。他知道自己年纪小,说不出什么大道理,反倒是让这些长辈来更合适些。临过去前,他偷偷看了眼有些紧张的朱常溆。只希望真的能帮到皇兄才好。

    “坐。”朱载堉将堆在凳子上的书搬到地上,用袖子擦了擦上头的灰尘,“自陛下说要改历来,这里堆着书,太监不好扫除,难免脏一些。”

    朱常溆摆摆手,“无妨。”落座后,他搓了搓自己的大腿,觉得心里话有些难以启齿。朝朱载堉看了一眼,“皇叔父,你觉得父皇最后会怎么定?”

    “你的那封奏疏?”朱载堉摇头,“毋须太过担心,只回去静待佳音便好。”他朝朱常溆上下打量了几下,“你近来思虑过甚,有些伤身啊。小小年纪就这样,不好,不好。”

    朱常溆受教地点点头,“谢皇叔父提点。”但对朱载堉说的静候佳音还是有几分好奇,“皇叔父的意思是,父皇一定会答应?”他有些不明白,既然父皇一定会答应,为何还要一拖再拖呢?莫非父皇并不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

 第116章

    “陛下是仁爱之人。”朱载堉笑了笑,“不会眼看着同宗水深火热而袖手不理的。”对于这一点;他很有自信。

    那晚与朱翊钧谈了一夜后;朱载堉就明白了这一点,或者说是对这个天子皇侄的性格有了极深的了解。朱家的人很难被称为是一个好的帝王;贪财、享乐、性格暴戾。根子是坏在祖宗身上的。

    □□在国初就定了廷杖和东厂锦衣卫督管朝臣;又弃置宰相;另立了内阁。他千方百计地想要让大明皇朝可以世世代代流传下去,可偏偏自己先坏了规矩;立了身为庶子的建文帝为皇太孙。后来的子孙们便有样学样;越往后越没个正形。

    在朱载堉看来,朱翊钧已经做的算不错了,只到底不是圣君的料。于眼下的情状,不破不立需得极大的勇气和魄力。自己的这位皇侄还差着些。他倒是很看好皇朝下一任的继承者。

    比起他的父亲,朱常溆表现得更像一个明君的样子,恭敬有礼不骄奢淫逸,以他这个年纪来看目前的言行日后也必有些作为。朱载堉觉得这个太子要比朱翊钧看到的更多更远;并且愿意想法子去解决眼前遇到的难题。

    只不过嘛……朱载堉捻须一笑,到底还年轻;耐不住性子;太急躁了些。

    有了皇叔父给的定心丸,朱常溆总算是稍稍放心了些。他又问道:“那皇叔父认为,父皇会在何时……”

    朱载堉摆手打断了他的话,“且等着便是。”他抬眼望着回来的朱常治,“怎么?徐驸马要回去了?”

    朱常治点头,手里捧着一堆的字纸,那是徐光启给他写的题目。“徐驸马说要回去看看大皇姐同我那个小侄子。”阳光透过窗纱打在他的笑脸上,分外和煦,“说起来,我都还没见过那个侄子呢。不如挑个日子,皇兄同我一起出宫去趟徐家?”

    “好。”朱常溆应得很痛快,他还想上门去问问朱轩媖对除籍的事如何看。虽然让徐光启带了话,但对方迟迟不给回应也让他心里没底。

    在朱常溆的构想当中,倘若朱轩媖可以站出来第一个点头,那对其他持观望态度的宗亲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同时也能震一把反对的朝臣。朱轩媖与其他宗亲有很大的区别,她是当朝天子的嫡女,真正的嫡女,元后所出,又是天子的头一个孩子。其他旁支再如何支持这条令,也无法盖过她的光芒。

    朱常溆扫了眼屋外徐光启匆匆离开的身影,却是想起了自己的亲姐姐。当年大家都不看好徐光启与朱轩媖的婚事,可现下看来,这门婚事对于朱轩媖而言是合适的。女子成婚嫁人,不过是图个待自己好,这一点便是天皇贵胄也不例外。

    只盼着二皇姐挑人的时候能有这么好的运气吧。

    向朱载堉拜别后,朱常溆陪着弟弟回了一趟翊坤宫,同母亲和姐弟一起用过晚膳,这才回慈庆宫去。

    一夜后,好像昨日的事悉数散作了无影无踪的云烟。朱常溆午前听课一直提心吊胆,生怕启祥宫又来了人。不过这担心很是不必,今日的文渊阁就连只鸟儿都不曾来过。

    便这样,朱常溆还不放心,待入了启祥宫拜见了父亲,在下首特为自己放的桌前坐下,心里才稍稍安定下来。

    朱翊钧朝他看了一眼,将午前自己特地留下的一封奏疏抽了出来,朝儿子招招手,“溆儿,你来。”待儿子走到近前,将奏疏推向他,“看看这个。”

    朱常溆翻开那本奏疏,心头一跳,旋即又一松。

    这封奏疏乃是府军前卫副千户仲春的,是奏请天子开矿助大工。奏疏中指的大工便是两宫的重建之事,朱翊钧因私帑无垠一直拖着,坤宁宫可先不提,乾清宫却是天家的门面,哪里就能一直放着不管。私帑没钱,也不能去明着抢,自家的银两也不愿两手奉上。

    那最好的法子,便是拐着弯地向百姓去伸手。

    其实早在几年前就不断有声音说让朱翊钧开矿,朱翊钧也颇为心动,不过这事儿每每都叫工部和阁臣给拦下了。朱翊钧对上朝臣的时候脸皮子薄,心里也明白他们说得有理,所以就作罢。

    但接下来怕是不得不开矿了。播州之乱已接近尾声,私帑存的那点钱便是用来犒赏军士所用,这笔银子断断动不得。可偏北边的努|尔哈赤于近日上疏,提出希望朱翊钧同意他来京城纳贡。说是纳贡,其实最后赏赐给他的东西都是远远超过了贡品。

    奏疏送到了内阁,以王家屏为首的大学士就开始谨慎起来。从努|尔哈赤打着各种借口蚕食整个女真后,他们就开始意识到此人定是个野心家。多年来,自太|祖将蒙古人赶出中原,满蒙就再也没有什么大的起色。与明军在边境重镇对阵不假,可要如当年先朝那样南下中原却不易。

    能入阁的都不是蠢人。想想当年的宋朝,再思及眼下的大明,一个不谨慎可不就是重蹈覆辙了吗?

    可不答应努|尔哈赤的朝贡,于情于理都不合适。只有将人放进来。

    城府最深的张位甚至已经想到,努|尔哈赤出入直隶,最有可能走的便是当年先朝蒙古人南下的那条路。

    倘若真如此,意味着什么?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王家屏将自己与张位的意思上报给朱翊钧后,朱翊钧苦笑一声,“能有什么法子?人要来,我们拦也拦不住。”

    大明的版图看着大,其实多是属国,根本没有直接派了流官。东南西北中五个个方向,也就两个东和中是真正掌握在大明朝手里的。倘或拒绝了努|尔哈赤的请求,对其他属国都是一个信号。

    太微妙,也太危险。脚下便是悬崖边的碎石,随时随地都可能全然崩塌。

    努|尔哈赤定的日子并不是今年,而是希望能够在明年夏时入京。这也是让君臣提起警惕的事。

    今年,至多到年底,播州就能平定了。□□哈赤便是打着这个主意,想来瞧一瞧班师回朝接受犒赏的明军究竟兵力如何。他日南下,胜算又有几何。

    彼此心中都了然对方的心思。为了能在女真人面前显示出大明朝的泱泱国威,言官们一日三封奏疏地上,奏请天子速速动大工,重建乾清、坤宁两宫。

    朱常溆在看到努|尔哈赤的奏疏时,第一反应就是想让父亲直接宣布开战。当年攻破京城的不是努|尔哈赤,是他的后人。可若没有努|尔哈赤先前奠定的基础,后金又岂会畅通无阻地一路南下。

    他到底没敢在朱翊钧的面前提出来,盖因他的那封奏疏还没下文,自己都在父亲跟前惶惶不安,满腔的愤懑只能回去同母亲说。

    郑梦境听他说完,叹了一声,“早先我也想过,是不是想法子找人去将□□哈赤给杀了。可后来想想,找谁去呢?谁有这个胆子?此贼得李氏相助,若是听到了风声,岂非提前搅起了一场战事。万历年间的三大战役你也知道,都是躲不开的事,不由我们定。唯有这个,一旦偏离了原本的路,后果不堪设想。”

    朱常溆心中再不甘愿,也只得点头。没有人比曾为帝王的他更明白大明朝的国库和私帑是个什么情况了。

    “后来我又想,便是杀了努|尔哈赤又如何?就能保证不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努|尔哈赤?”郑梦境的声音越来越低,“说到底,现在的大明惧怕的是任何一有谋逆之心的人,而非一个努|尔哈赤,也非满蒙,更非乱贼。”

    自身撑不起来,地基不稳,吹过一阵小风都会倒下来。

    朱常溆听着母亲的一番话,没说什么。晚上回了慈庆宫将那些话放在脑子里来回地翻腾着。的确,并不是杀了努|尔哈赤,杀了李自成,就能将大明给保住的。自万历末年起,有太多流民叛乱,哪里杀得完。还是得朝廷自己立起来。

    他甚至还想到了母亲没说出口的另一番话。他们二人最终的目的是令大明朝逃离灭国之局,一旦改变了太多的事情,往后的不可控因素就会变得太多。届时他们又要如何去应对呢?

    眼下已经够叫人糟心的了。

    想通了这一层,朱常溆就耐下了性子来——左右就是提了,父亲也不会点头拒绝了努|尔哈赤。

    朱常溆看着手里这封奏请开矿的奏疏,心里默默计算着。重建两宫是一笔钱,赏赐女真又是一笔钱,若是不开矿倒的确无法在短时间内凑齐这一笔钱。

    这是必须花的,朝臣不会答应让努|尔哈赤看见被烧毁的两宫,太有失体面了。朱翊钧也不会答应,他有自己的骄傲和自尊。便是朱常溆也不愿意叫那个混蛋看到眼下的不堪,哪怕只是一点点。

    可即便如此,朱常溆还是不会点头开矿的。

    正是此次开矿引起的矿税之弊,才使得流民的叛乱越来越频繁。

    朱常溆眼珠子一转,余光瞥见了身后脸上带着极浅笑意,躬着身子的田义。

    脸上的笑看起来真是让人开心不起来。

 第117章

 府军前卫统领幼军; 为永乐十三年所置。这个为所与田义掌管的东厂一样,都是在京里当差; 天子面前整日值守。
  
  要说这仲春上疏前没和田义通声气,怕是这封奏疏根本就不会送到朱翊钧的面前来。
  
  而今唯一能叫朱常溆觉得庆幸的是,开矿本是二十四年的事; 如今却是拖到了二十五年来。这等劳民伤财之事; 能晚一日都是好的。
  
  “你觉得如何?”朱翊钧将合上的奏疏从儿子手中取过来,重新翻开。
  
  朱常溆望着父亲专注的侧脸; 心中了然。怕是开矿在所难免了。经过宗亲除籍一事,他知道眼下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断不能同父亲对着来,可心里实在是不愿意点头; 只道:“此等要事,儿臣不甚明白; 还是等父皇召了大学士们来商议。儿臣一旁听着。”
  
  朱翊钧轻笑一声; 将奏疏合上; 心里叹了口气。看来自己是把儿子给吓着了; 若是换做几月前; 朱常溆根本不会说这样的话。
  
  儿子不愿开口; 他也不勉强。挑拣了几本奏疏交给朱常溆; 让他去处理。
  
  朱常溆恭敬地捧着奏疏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与田义擦肩而过时; 默不作声地又朝他望了一眼。
  
  矿税之弊原就是内廷和地方上的镇守太监搅出来的乱事。联想起魏忠贤,朱常溆的心里越发不舒坦。
  
  偏又不能将内廷给取消了。内廷本就是为了掣肘外朝才设立的,若是没了内廷; 想来以后相权就越发控制不得。
  
  若是史宾在就好了。朱常溆翻着奏疏想着,起码这个人还是挺正直的。东厂本就不该由做了司礼监掌印大太监的田义来管,史宾如能回京,重登秉笔之位,接管东厂,对田义的牵制也就有了。
  
  朱翊钧停下手中的朱笔,细细打量着儿子的面色,见他认真地在翻看奏疏,又收回了目光。
  
  今日父子两个却是没能一起用晚膳。朱翊钧寻了阁臣过来,新晋的沈一贯和陈于陛,连同刚回京赴任的赵志皋全都在场,为的便是开矿之事。
  
  朱常溆倒也没回慈庆宫,径直让请轿长抬着肩舆上翊坤宫去。开矿断不能行,可他现在不便出面,只得将这事托付给母亲。
  
  开矿是前朝的事,郑梦境知道的并不多。她只记得前世二十四年夏时开矿后,朱翊钧就一直心情很不好。这事前前后后折腾了好些年,提起矿治二字他就黑脸,为此还打死了好些个宫人。
  
  郑梦境将这事儿在心里过了一遍,问道:“你可还记得,后来怎么停矿的?”
  
  朱常溆的脸色很不好,“自二十四年八月开矿起,到了四十八年遗诏才废止。”在这二十四年中,各地不堪矿税之民纷纷揭竿叛乱。彼时恰逢播州杨氏起乱,朝廷两头忙得前脚贴后脚。
  
  算了一回年份,朱常溆倒是想起来一些旁的事。“仲春能上疏,不仅有内廷的手笔,张位当也掺和在里头。”
  
  郑梦境忙问:“此事确定?没记错?”若是外朝内廷联起手来,他们二人又岂是对手。
  
  “确定。”朱常溆点头,“开矿后,辽东、陕西、江夏、新会、苏州、云南、常镇、江西,先后激变。无论是那时候,还是现在,朝廷的兵力都不多。”他最担心的是到时候的调兵,朱常洵可是从了戎,难保会被挑中。
  
  朱常洵的身份是遮不住的,若是在营中结了仇家,叫人放出风声去,反贼头一个就盯着他杀。
  
  朱常溆能想到的,郑梦境也想得到。她不由皱了眉,“有太|祖的《皇明祖训》摆着,我那金宝就是摆设,哪里有什么上表上笺的权利?若是陛下铁了心要开矿,凭我说烂了舌头都不顶用。”
  
  “不行也得行!”朱常溆上前一步,握住母亲的手,“洵儿的命可系在我们的手里。”
  
  郑梦境心里也急,“我也知道。”她的眉头死死皱成一团,“说到底还是没钱闹的。若是有银钱,陛下也想不到这一层去。”
  
  朱常溆叹道:“肥了宗亲同商贾。若能废除宗亲岁禄之制,或是提高商税,可解眼下之困。”
  
  “那也来不及。”郑梦境摆手,“便是今日颁了旨意,哪里就能立刻收了钱上来?还是得有些日子。”心里烦躁不堪,“这事儿我且记下了,倒不能打包票,只尽力而为。”
  
  又叮嘱朱常溆,“你可别因心急又在陛下跟前说漏了心思。你呀,勤勉是真,可这急性子却是得改一改。徐徐图之方是上策。”
  
  朱常溆心虚地点头,这个毛病两辈子都没改掉。他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是我给母后添麻烦了。”父亲最忌讳后宫干政,开矿乃是宫门外的事,想来是不好开口的。
  
  “我心里有数,你且莫慌。”郑梦境的心思飞快地转着,“我念着,光劝是行不通的,还是得另想个法子让私帑丰厚起来,这才是根子。我不通这些事,还需你费心。”
  
  朱常溆恭敬一拜,脸上带着笑意,“分内之事。”
  
  殿外传来刘带金的声音,“娘娘,小爷,快要落锁了,小爷今日可是住下?”
  
  “不必了,我这就叫他回去。”翊坤宫远一些,郑梦境怕儿子晨起太辛苦。亲自将人送上肩舆,她拍了拍儿子的手,“你回去必要看书的,且不可看得太晚,坏了眼睛。”
  
  “我知道的,母后快进去吧,夜里起风了,别冷着了。”朱常溆朝她挥挥手,让请轿长抬起肩舆离开。
  
  郑梦境在宫门前看了许久才转回。她已是想到了开口的法子,可朱翊钧会不会答应收回开矿的旨意却无法预料。
  
  第二日一早,宫门的锁才开,吴赞女就出去了。到了快午膳的时候气喘吁吁地跑回来。
  
  “娘娘。”吴赞女径直去了小厨房找郑梦境,“田公公说了,陛下今儿午膳要留五位阁老们一起用。”
  
  郑梦境朝灶上看了眼,那里还温着自己忙活了一上午的药膳汤。她默了一会儿,转身出了小厨房,“给溆儿和治儿端去,多的你们分了吧。”
  
  吴赞女嘴上没应,只福了福身,眼睛一直盯着郑梦境离开的背影,心里有些酸酸的。为着这碗汤,娘娘大清早就起来了,连懒觉都没敢睡一下。
  
  其实吴赞女没说实话,她去启祥宫等视朝结束后就想着要见天子一面,可叫田义给拦住了。而今那位摇身一变成了第一大太监,眼睛都是放在头顶上的,丝毫没给她这个皇后身边的都人半分面子。
  
  吴赞女知道,若是照实了说,郑梦境心里一定难过。陛下已经多日不曾到翊坤宫来过了,虽也不见幸了谁,但情分本就是处出来的,长久不见着人,便会慢慢淡了。
  
  翊坤宫上下全都是仰仗着陛下的鼻息活的。待有新人近前服侍,没了这份恩宠,谁都不好过。
  
  朱翊钧同阁臣就开矿之事商量了一下午,五位大学士各有看法,并不是铁板一块咬死了就要开。没能争得所有人的同意,朱翊钧也是开始退缩。他并非不知道开矿的后果,只是乐观地觉得不会那么差。
  
  况且开矿这事儿,朱翊钧还是有些私心在的。待年底,朱轩姝就出孝可以选驸马了。虽然郑梦境现在是中宫,可朱轩姝依旧并非嫡女的身份,婚事人选上是越不过朱轩媖的。朱翊钧疼爱这个女儿,觉得自己唯有在嫁妆上做补偿。
  
  朱常溆一直坐在侧旁听君臣商议,没有发表任何看法,甚至连表情都拿捏得很好,没叫人看出他是支持还是反对。
  
  待朱翊钧放了阁臣归家,启祥宫里的才气氛缓和了一些。朱翊钧擦了擦额上的汗,方才赵志皋都快和张位打起来了。幸好有王家屏这个首辅在一旁调停,光这样都叫他惊出一身汗来。
  
  朱常溆瞥了眼父亲,“父皇,今晚要不要同儿臣一起去看看母后?”午膳的时候他喝到了翊坤宫送来的药膳汤,“今日午时母后原想过来陪着父皇进膳,可惜父皇同大学士忙着,她便不好过来。”
  
  “哦?”朱翊钧挑眉,“那熬好的汤此时必没了,都进了你同治儿的肚子。”他有些可惜,自己已经许久不曾吃到小梦亲手做的膳食了。
  
  朱翊钧起身,让田义去准备銮驾,“今晚朕就歇在翊坤宫了。”待田义要出去,他又想起什么来,“翊坤宫的人什么时候来的?”
  
  田义惊得出了一脑门的汗,他定了定神,战战兢兢地转过身来,朝似笑非笑的朱常溆扫去一眼方道:“是陛下发话留阁臣一起进膳的时候来的。”
  
  朱翊钧淡淡地看着他,眼神越来越冷。“朕知道了,你去吧。”
  
  田义的笑在脸上凝住了,他朝朱翊钧点点头,一步一挪地走出殿外。
  
  “溆儿,你觉得你母后真的会在午膳的时候才差人过来吗?”朱翊钧冷笑,并不在乎儿子回不回答自己的问题。与小梦相处了十五年,他不认为会有人比自己更了解对方。
  
  看来自己身边的人得好好清理一番了。
  
  朱常溆就是故意在父亲跟前给田义上眼药,如今目的达成,自然舒爽。
  
  翊坤宫可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田义在殿外看着请轿长们准备銮驾,面色很是复杂。方才天子的眼神已是让他心中有所警觉。
  
  司礼监掌印的位置看来是要让贤了。

 第118章

    正想着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