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奸妃重生上位史-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统历》上去?便是成了,怕也不得准。”
“那西学历法呢?”朱常溆追问。
徐光启此时对于西学的历法还不是很明晰,他老实地道:“我也是才学不久,算不上很懂。你们却真对西学历法感兴趣,怕是得去请教利玛窦那些西学传教士才行。”提起这个,他倒有些来了兴致,“对了,最近我同他们刚把这本算术的书给译制完,殿下来看看。”
提起时算术的书,朱常治倒是来了兴趣,头凑得比朱常溆更近。他看得啧啧称奇,“竟还有这样的算法。”索性拿了纸笔过来随意给自己出了道题算起来。
朱常溆看也不看朱常洵,一手拍过去就把捏着笔打瞌睡的弟弟给拍醒了。“不知道先生想给这本书取什么名字?”
徐光启斟酌了半晌,“你们觉得《几何原本》这名字如何?”
第93章
朱常溆摸着《几何原本》的书皮,眼神有些眷恋和怀念。他沉默了一会儿;抬头问道:“先生,你是想将此书上呈于父皇吗?”
徐光启的脸有些红;不知道是激动还是害羞,“这个……自然有此意;不过陛下好像对算术之类的书籍并不很感兴趣。也许呈了上去,也不过是在藏书阁里积灰罢了。”
他有些感慨。大明朝重文而轻算术,在徐光启看来并不对。日常之中算术的作用也不小,从寻常人家每日购买米粮、绸缎、水粉,再到商贾经商;都是要用到算术的。再有工部、历学、乃至音律;等等,无一不同算术有干系。
徐光启心里也清楚;即便此书得以于大明朝的书肆中刊行;也无法改变重文的现状。只是,也许会有某人买了此书;或偶得;然后就此有了小小的改变呢?以后建造水利时;也许会更便捷;算历学也会更为容易。
“既然先生想,不妨就去做吧。”朱常溆翻了翻书,指了几个地方出来,“是要给父皇看的,纸质需得换更好些的,再有书皮,这等寻常的货色,宫里怕是看不上。”
朱常治方解了题,正高兴呢,听了这话就不满起来。“做什么非要到处刊行,只给我一个不成吗?”他不甚乐意地哼唧,“与其叫那些不懂的人拿去胡乱翻阅,还不如让我这等有心人好好学了。”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知道不?”朱常洵笑话他,“成日就知道往屋里搬东西,同个貔貅似的。你难道不会觉得,只有自己懂,而旁人都不知道,很难和大家说得上话么?”
朱常洵见他不信,便打了个比方,“我喜欢武艺,你看,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第一第二怎么比较出来的?还不是人同人之间才能比较得来。莫非还要去同那不知情绪的草木,亦或只知吃睡的牲畜比?”
他戳了戳弟弟的额头,也就只能戳朱常治的,旁人都自己大,做不得这般没大小的事。“你这性子,可真得改改了。也不知道二皇姐怎么将你教成这模样。真是奇了怪了。”
“你管我!”朱常治不满地戳回去,“母妃都没说我这样不好呢。父皇也没说!可见我这就是对的。”
“你!”受到了反抗的朱常洵双眼瞪得铜铃般大,起身就追着满屋子逃窜的弟弟,“你给我站住!反了天了,还敢对哥哥动手。”
朱常治拿徐光启做人盾,从背后探出头来朝兄长做了个鬼脸,“我就敢,怎样?”
徐光启唯有徐骥一个孩子,还是个略显迂腐并不活泼的儿子,心里倒是一直期望小妻子可以给自己生一个活泼些的孩子,儿子也罢,女儿也好。只可惜朱轩媖提过徐骥除籍前先不生,还是有几分遗憾。现在见两个皇子玩闹,自然乐见,并不阻止。
倒是朱常溆的脸黑了。他带着弟弟们过来徐家是为了学历学,怎得还没说几句就又打闹耍起来了。他们可是来做客了,又不是在翊坤宫,母妃由得他们折腾。
门外立着的朱轩媖原想进来问问三位皇弟日常的习惯,听了半晌后,默不作声地先离开了,准备等会儿再来。
身边的嬷嬷问道:“殿下不进去?”
“不了。”朱轩媖摇头,“等会儿再过来问也是一样的。”她在心中长叹,翊坤宫的弟弟们知道父皇如今全心全意地扑在改历上,能想到来问一问驸马,怎得自己的弟弟就想不到呢?
便是觉着驸马年纪大,面皮薄有些不好意思求教,也可以招了礼部、传教士入宫问一问。他是皇太子,什么人见不得?什么人问不了?
不过是没这份心罢了。
朱轩媖来之前正好撞见了落荒而逃的徐骥,将人拦下问了问才知道原来弟弟们是过来讨教历学的。
婚后,朱轩媖为了尽力找到和徐光启之间的话题,不受冷落,想尽了法子去讨好。她本就温顺,又有意殷勤服侍,徐光启自然不会冷落了她。在夫妻之间的言谈中,徐光启难免会带出些自己的看法,比如好西学,比如现今大明朝的诸多颓势。
朱轩媖从一开始的勉力逢迎,到后来听得入迷。这些事她在宫里从来没听人提起过,母后保持着不干政的心态,一直不管外朝的事,朱常汐自己都不甚了解,也不会对母亲和姐姐说。倒是朱轩姝偶尔会说几句,不过女孩儿学的东西到底和男孩儿不一样,也不过说得上一两句就不知道了。
从驸马的口中,朱轩媖知道了占据了马六甲的佛郎机人对大明朝海境的危害,也明白了现在百姓想要吃上一口白米粥都是极其不易的,更有乡绅、高官相护为害乡里。
徐光启喜欢西学,因为他认为现在的大明朝已经不能够再继续闭门造车下去了。只有结合了本不是自己国朝学问的外来知识,才能击退北境的满蒙,威慑海境周遭的海寇。
朱轩媖虽然嫁了人,可身上还是留着天家的血,身为大明朝的公主,听着徐光启的慷慨成词,从未有过的危机感深植入她的脑海之中。原来在现今的歌舞升平之中,大明朝还有诸多的危机。
改朝换代,从来都是常态。太|祖不也是灭了元朝,才有的大明吗?
从不解到了解,朱轩媖心里打定了主意要支持徐光启。
徐骥不喜西学,朱轩媖也由得他,反正不是自己的孩子,也不同自己亲,用不着太费心思。何况大明朝本身对这些就轻视,徐骥是要走科举之路的,重经史子集才是正道。
可朱常汐对此不感兴趣,朱轩媖就急了。宫里五个弟弟,朱常洛不提,朱常溆一向都是有什么学什么,哪个都不落下,朱常洵虽不好文,但独爱火器,朱常治年纪小还贪玩,可现在看来与经济算术上颇有天赋。
唯独朱常汐,唯有这个太明朝的国本,母后唯一的儿子,父皇的继承人。不爱这个,不好那个。
朱轩媖打定了主意,等下回入宫,一定要让母后去说服太子。就是逼,也必须把他给逼着去学一点西学。
在朱常溆的威压之下,两个弟弟到底还是乖乖在位置上坐好,听徐光启为他们讲解历学。徐光启虽然不是很懂利玛窦他们那一套,但《授时历》还是研究过的。三人是自己的妻弟,又是学生,教的很是尽兴。
可惜徐骥不爱这一套。徐光启在教完了之后,决定抽空写一套课本出来,等朱轩媖生了孩子,便教给他。
三个兄弟头一次在宫外留宿,有些激动。主动向皇姐表示只要一间屋子,三个人挤在一张床上,说了半宿的话才睡着。
夜里头,朱轩媖听着隔壁三个弟弟的闹腾,翻了个身望着和自己一样也还未合眼的徐光启。“现在我倒是有些后悔了。”
徐光启不解地望着她。朱轩媖一笑,“早知道家里面有了孩子就能热闹成这样,我便不提什么骥儿回上海前就不生的话了。现在,”她微微噘起嘴,“倒是觉得皇弟们走了之后会冷清许多。”
徐光启笑了笑,搂着她,“也无妨,早些生父亲也高兴,骥儿也能有个伴。”
“骥儿真的……不会在意吗?”朱轩媖还是有些担心,虽做不到把徐骥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但她还是不希望因为孩子的问题而引起家里面的不睦。
对于儿子的态度,徐光启也拿不稳。他落第之后就成年不在家,都是老父老母在替他带儿子的,现在同徐骥倒是不如父亲来的亲。“我再同父亲商量看看,不过他老人家倒是早就催着我让你生孩子了,想来不会反对。”
朱轩媖面上染了羞意,躲进被子里再不肯出来,惹来徐光启的闷笑。他听着隔壁渐渐消停的笑闹声,将妻子从被子里拉出来。“我们也早些歇了吧,明日一早你还得起来送他们回宫去呢。”
朱轩媖打了个哈欠,“也是。”她缩在徐光启的怀里合上了眼。
翊坤宫里,郑梦境怎么都睡不着。她今日喝了三次药,每每喝完就倒头睡下。现在也不知道究竟是白日里睡多了,还是因为儿子不在身边,心里不踏实。
这是第一次儿子们不在郑梦境身边的夜晚。虽然寻常也是各自睡各自屋里,可是不是在一个宫里头,感觉到底不一样。
她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总是想,洵儿有没有踢被子,治儿是不是又说梦话了,有没有给荣昌带去什么麻烦。三个儿子里头也就溆儿稍微叫人省点心,旁的都是麻烦精,一刻都不能少了人看着。
回头得备份礼,差人送徐家去。郑梦境将这个事在心里记了一笔。
帐外接近的脚步声惊动了面向里头的郑梦境。她坐起来,出声问道:“何事?”
脚步声停了,刘带金的声音传了进来,“是二皇女,说是睡不着,想过来同娘娘一道睡。”
郑梦境笑道:“也不怕我把病气过给了她。行吧,让她进来,只不能同我睡一头,免得明日起来就病了。”
朱轩姝在帐外听了,喜滋滋地让都人把自己的枕头在母亲的榻上放好,撩了帐子躲进来,同郑梦境一人一头地靠着。
“母妃,”朱轩姝望着母亲脸上落寞的神情,“你是在担心溆儿他们吗?”
郑梦境笑笑,“可不是吗?”她看着女儿双手抱膝的模样,“你不也担心。”
“我和母妃不一样!”朱轩姝犟嘴道,“我是怕他们给大皇姐添了麻烦。”
郑梦境并不反驳女儿的话,略略侧了脸去看窗外的月色。皎月明亮,看来明日又是一个好天气。“姝儿,你知道母妃特地将自己给折腾病了,是不是?你不是担心治儿,也不是怕媖儿嫌麻烦,而是想来问问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对不对?”
朱轩姝咬着唇,没说话。
“姝儿,你知道女儿家在世,最难的是什么吗?”朱轩姝摇摇头,她心里隐约有些明白,当日皇姐婚后回宫曾同她说过一些,可她并未参透明白那番话。
郑梦境平静地看着她,“始终都要低男子一头。明明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但若强要让固执的男子接受,只会得来一句‘头发长,见识短’。而同样是男子提出的,他们却会欣然接受。”
“从骨子里,他们就看女子与男子不一样。”郑梦境说这话的语气很冷漠,“女子是依附于男子的,由得他们想要就要,不想要就不要。旁人以为我有多风光,可实际上呢。”她冷笑,“我也不过是依附于陛下罢了。”
朱轩姝从来不曾有过这样彻骨的寒意。她用双臂紧紧地夹住自己,双手捂住耳朵想要将母亲所说的每一个字都关在耳朵外头。可那些尖利的字眼还是透过她的指缝,传入耳中。
“当年选秀的每一个人,你父皇都见过,心悦过。可如今呢,留在身边的只有我一人。”郑梦境望着自己的女儿,眼中有几分痛意,“男子三妻四妾,便是天经地义的吗?为何女子就只能依靠着他们过活,便是家中只留了一个女子都是绝户?”
郑梦境有几分欣慰,起码自己现在受到的痛楚,朱轩姝是不用的。驸马不会纳妾。可朱轩姝还是要嫁人的,需从高高在上,凡事有人打理的皇女身份,转成了一个嫁了人需要照顾一家老小,在嬷嬷们的帮助下操持家务的公主。
不过是比旁人多了几分嫁妆,多了一个头衔,可该做的事情,并没有什么区别。
郑梦境本还找不到什么机会对女儿说这些话,现在却是有了个绝佳的机会。朱轩媖成婚,朱常洛即将婚配,接下来就轮到朱轩姝了。她不知道这个女儿最终会嫁一个什么样的驸马。前世并没有朱轩媖那样的经历告诉她,让自己可以帮着女儿避开。
她只能把自己知道的,所有的一切,摊开来,揉碎了,一股脑儿地统教给了女儿,由得她自己去琢磨,去体悟。
可最终朱轩姝会品出什么来,这得看她自己的造化了。
或者说,是看菩萨存着什么心思。
朱轩姝呆滞着,双手虽还捂着耳朵,不过也是虚掩着。她从来没有想过这些,她的母亲是宫里地位最不可动摇的女子,十几年来都不曾有人插|入母亲和父皇之间。朱轩姝一直以为,自己是父皇最宠爱的女儿,她的母亲是父皇最心悦的女子。
可现在母亲却告诉她,眼前的一切不过都是幻影,一场随时都可能会醒的梦。母亲可能在明日,不,也许就在今晚就会被新人所替代。而自己……父皇是不是也会在有新的可人的女儿之后就抛之脑后。
“可这与母亲你将自己折腾病了,又有什么干系呢。”朱轩姝艰难地开口道,“难道是为了病了,可以让父皇为你担心,不会留心旁的女子吗?”
郑梦境轻笑着摇头,“姝儿,你父皇心里有一根线。一根我不能碰,你也不能碰的线。你记住,以后出了宫,有再多的人求上门,让你向天子求情,你都不要答应。”
“他们只顾着自己的利益,哪里会管你死活呢。”郑梦境望着飘渺的月色,语气也随着这份朦胧的月色变得轻飘飘了起来,“没了你父皇对你的宠爱,你就什么都不是。一个公主的头衔顶不了什么用,大明朝多得是不受天子宠爱后落魄而死的公主。”
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
身为女子,便是步步惊心,细细经营。漏了哪一步,指不定就成了笑话。
宫外敲更的太监路过翊坤宫,梆梆地敲着。郑梦境滑进被子里,“睡吧,不早了。我今日发了一身的汗已是好些了,明儿你还要同我一道去慈宁宫给你皇祖母侍疾呢。”
朱轩姝跟着母亲一同钻进被窝里,脑子里还是混沌的。这种混沌令她无比地恐惧起来,忘记了一切的恐惧。
良久,还未合眼的郑梦境听见女儿从另一头飘来的声音,带着颤音,怕极了的模样,几乎要哭出来了。
“母妃,会不会你也有一日不喜我了?”
郑梦境转过身,将女儿冰凉的脚放在自己有些滚烫的胸口暖着。“我是傻了么?不喜欢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十月怀胎,将你辛苦养成,就是为了不喜你?我的傻姑娘。”
暖意从脚尖慢慢延了上来,就是最凉的膝盖也暖和了起来。朱轩姝抱着被子的一角,把眼睛里那一点点的泪花给眨掉。
只要母妃还疼着自己,她就无所畏惧。
郑梦境摸了摸女儿的脚,觉得开始热了,便放开了。想想还是觉得不放心,坐起身来去看看朱轩姝的被角掖好了没有,恰好看见月光下女儿脸上的泪痕。
“哭的什么。”郑梦境叹道,“我同你说这个,可不是叫你无事自愁的。不过是给你提个醒。都要嫁人了,还整日同孩子似的懵懵懂懂不知事。到时候要吃亏的,你知道不知道?”
朱轩姝用手背将泪痕抹掉,“我知道。”她带着怯意地望着郑梦境,“母妃,我怕。”
“有什么可怕的。但凡有事,只管同母妃来说。便是母妃不在了,同你兄弟们说,也是一样的。”郑梦境笑了,“瞧治儿同你那亲热劲,要说你出事了他会袖手不理,我头一个不信。”
朱轩姝想起当日自己忧心会像皇姐那样嫁给一个老头子,朱常治说会安排好带着她一起逃婚,不由笑出声来。“也是。”
郑梦境替她将被子整理好,“睡吧,别再多想了。”
朱轩姝怪道:“还不是母妃不好,大晚上的说这一大通话,我哪里能不想。”她将噘起的嘴藏进被子底下,一双眼睛溜溜地望着母亲,“母妃,以后姝儿有什么事都能同你说吗?”她想了想,觉得话说的有些不对,补充道,“如果有小人同你说我坏话,你会听我解释吗?”
“会的。”郑梦境想起了寿宁,眼睛闪过水光,“一定会的。在母妃的心里,没有谁能比你们更值得信任了。”
朱轩姝得了母亲的保证,这才乖乖闭上眼睛睡去。
这下倒是郑梦境睡不着了,一遍一遍地想着前世的事。她听信了梁盈女的话,同寿宁生隙,直到死后母女俩也没能解开这个心结。
郑梦境的手抚上自己的腹部,心中喃喃道,寿宁,这一世我们母女俩还有没有这个缘分相见呢。
太医和过世的李时珍都说过,郑梦境的身子已是很难再怀上孩子了。便是怀上了,也难以保住,若一定要保,想要母子均安也不大可能。
母女情分,竟淡薄至斯了吗?
郑梦境用被角擦了擦泪,强迫自己入睡。
因这一日大家都睡得晚,朱常溆他们没能赶得上阁里听学。朱翊钧想了想,索性就放他们一天假,“回宫去看着你们母妃,她昨日才病了,可万不能让她再上慈宁宫去侍疾了,免得累坏了身子。”
朱翊钧再三叮嘱:“风寒虽是小病,可一旦不留心就会成了大病。你们母妃身子本就不好,可别再坏了根子了。”
兄弟三人乖乖应了,可等回了宫才发现郑梦境早就领了朱轩姝上慈宁宫去了。
刘带金忧心道:“娘娘昨夜睡得晚,今日上肩舆的时候还打瞌睡呢,不知道现下在慈宁宫如何了。”她因昨日守夜,所以今晨便留在宫里,并没跟着去。
“我们去瞧瞧吧。”朱常溆嘟囔了一句,“母妃好似也闲不住。”
三人只好又跑了一趟慈宁宫,将郑梦境给请回来养病。李太后也不乐得见她,跟着几个皇子让她回去休息。“哀家瞧着姝儿也没睡好,跟你母妃一同回宫去好好歇一觉吧。反正哀家这把老骨头还顶用,且还有活头。”
这话说得并不好听,叫人脸上尴尬。不过李彩凤觉得自己如今也就这样了,索性破罐子破摔,活得自在便好。
刑云路在京中的改历推进极为艰难,而朱常溆寄去怀庆的信方到了朱载堉的手中。
第94章
朱载堉激动地在屋子里来回走着,周遭的家人看得只觉得有些眼花。他捏着信;时不时地停下来,看上一两句;又开始激动地来回走了起来。
改历!改历!!
天子要改革历法了!
朱载堉突然停脚下一转,急匆匆地朝自己书房走去。房中的桌上摆着他早就撰写完毕的《黄钟历》和《圣寿万年历》。他小心翼翼地捧起这两本书;仔细地摸了摸书皮,拂去上面并不存在的灰尘。
忽而,他想起什么来。从书房的角落里拖出一个箱子,将两本书放进箱子中去。偌大的箱子里只有这两本书,看起来空空的。
朱载堉似乎有些不满意;又将书给拿了出来;捧在怀里,来回走着;不知该怎么好。
“不!该先上疏才对!”朱载堉这才想起;自己当是该先行上疏天子,让自己的皇侄允了他出藩地前往京城才对。
落笔的手不住地抖着;原本飘逸潇洒的字迹因不断的颤抖而显得十分滑稽。
朱载堉已经顾不得再计较字迹的不妥;草草写完后吹一吹上头的墨迹;就让家人快马送去京城。
走的是驿道;快得很,短短几日这奏疏信就会到宫中。
将奏疏送走之后,朱载堉开始冷静了下来。他坐在桌前,长长地呼吸了几次,闭上眼。
等了多年,终于等到了。
不过出乎朱载堉的意料,朱家竟然还有一位这样的皇子。他轻轻笑了笑,将那信又打开细看起来。
朱常溆并不仅仅在上面写了朱翊钧决心改历的事,还提到了朱载堉多年来的一块心病——除爵。
朱载堉是已经过世的郑恭王的儿子,他的父亲当年就因直言不讳地上疏劝谏嘉靖帝不要为了追求长生而服用丹药,结果被贬为庶人,发往凤阳圈禁。在十七年后,朱翊钧的父亲隆庆帝继位后才恢复爵位。隆庆帝是个厚道人,知道当年自己父亲做的并不对,不仅给自己的皇叔复爵,还另加了四百石的岁禄。
郑恭王很是长寿,复爵之后又活了二十四年,到了万历十九年才薨逝,享寿七十四岁。
朱载堉虽贵为藩王世子,可也算得上是命运多舛。在与父亲一同圈禁的时候,他就好好想过藩王的事。随着父亲复爵,重回怀庆藩地,朱载堉终于明白了自己的想法。他不愿做一个混吃等死的藩王。
爱与士人结交的朱载堉性格更偏向于士林学子,倒不太看得上孔方君的铜臭。于他而言,成为藩王不过是对自身的一种束缚。看不惯天子所为,可为了保全己身而无法上疏这等事,与父亲性格相似的朱载堉是做不出来的。
所以在父亲薨逝之后,朱载堉就上疏要求让爵,就是礼部退让一步,让他的儿子袭爵也不答应。爵位不过是天子想给就给,不想给就能收回的东西。他在凤阳已经被关够了,不想再进去一次。
这事太过匪夷所思,所以朱翊钧一直心有疑虑,认为是自己的皇叔受了什么刺激——就没见过哪个藩王世子说不要袭爵的。拖了五年,直到现在的万历二十四年,这事儿还没商定出个章程来。
朱载堉也不计较天子皇侄答应不答应,反正就执意不承袭爵位,自己个儿关起门来只顾着做学问。
不过现在倒是有个皇侄孙愿意助他达成心愿。这很让朱载堉意外。他甚至为朱常溆的想法忍不住要拍手叫好。
朱常溆在信上说了两件事,一个便是改历,另一个则是向朱载堉询问,能不能以后让自愿除籍的皇亲也能与平民百姓一样参加科举。
踏入考场这是朱载堉从未想过的,这个梦太过遥远而不可及。大明朝的皇亲哪里有涉足科举的。现在,竟然有人敢想,还敢提出来。
他这侄孙还真是敢冒大不韪啊。
朱载堉笑着从圈椅上起身,招呼家人给自己收拾东西。他笃定了朱翊钧一定会让自己进京的。光靠手里的《黄钟历》和《圣寿万年历》,朱载堉就是朱翊钧亟需的人才。再者,想来天子还会同自己说说除爵的事。
朱载堉打定了主意,入京后见了朱翊钧,就去会会自己这个皇侄孙,问问他是如何想到这事儿的,又打算如何推行。
想法虽好,可要让朝臣们接受可是极大的不易。
果然就像朱载堉想的那样,朱翊钧收到了奏疏后立刻就同意了他离开藩地入京。不过郑藩能入京的也只有朱载堉一人,下人可以带上,家人却是不行的。
将旨意发出去后,朱翊钧就差田义上隔壁偏殿去找王喜姐,让她安排朱载堉入宫后的住所。他念着皇叔久离京城,宫外哪里还有居所可言,都是一家子亲戚,住在宫内也不算过分。
王喜姐亲跑了一趟,“陛下,奴家看倒不妨就让皇叔留在启祥宫住着?既是为了改历而来,陛下一定有诸多的话要同他说。皇叔到底也上了年纪,若是住的稍远,来回跑动也不便。”
这倒是好,只是王喜姐现在也在启祥宫住着,怕是有所不便吧?朱翊钧这般想着,还未等问话,就听王喜姐道:“奴家正打算同陛下说,这几日就搬去咸福宫住着。启祥宫如今暂代乾清宫,朝臣来回跑着,奴家也多有不便。”
“便依皇后所言。”朱翊钧朝她笑了笑,“委屈皇后了。”
王喜姐福了身,“哪里有委屈了?既陛下应了,那奴家这就去准备。”
回了偏殿,王喜姐同入宫的朱轩媖接着方才的话继续说:“西学真有这般好?不过如今太子大了,我的话也不一定听得进去。媖儿就没想过自己去同他说?你是长姐,又一母同胞,哪里有说不得话?”
朱轩媖冷笑,“太子如今躲着我呢。母后你见我入宫来,何曾与太子见过面?大都是不小心给撞上,迫不得已他才上前同我寒暄几句。我知他瞧不起我嫁了驸马,以为驸马是个糟老头子,殊不知驸马的能耐可远比他这个太子强上百倍。”
“母后,你想想,我还能害了太子吗?那是我亲弟弟!我能说出这番话,也是思前想后了多日。”朱轩媖极力说服着母亲,“若非他实在对我看不过眼,我又何须劳动母后呢?这不是没法子么。”
王喜姐叹了一声,“也罢,既如此,我就去同他说说看。只是连驸马那般能耐他都不入眼,又哪里会听我这个妇道人家的话。若我劝不成,你可别怪我。”
“我知母后,为着太子都不晓得操了多少心。”朱轩媖抿嘴笑了笑,又冷哼了一声,“太子是有眼不识人,旁的弟弟就是再灵醒,也知道好好用功。偏他,自以为是太子就能怠懒了。要不是老二一直帮衬着,我瞧他更没了边。”
跟着徐光启,朱轩媖也看了不少史书,如今倒是能和母亲说道说道了。“母后你真以为太子的位置就是铁打的了?”
王喜姐有几分糊涂,“难道不是?”
朱轩媖摇头,“当年仁祖不就险些叫汉王给挤兑地被废了?得亏仁祖有朝臣们支持,又是仁孝娘娘所出的嫡长子。可成祖几番动了心?”
王喜姐听了不由心惊。朱常汐要说很不像样,倒也谈不上。可硬要说他好,那可真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若她在朱翊钧的心目中能有仁孝皇后那般的地位,还能有几分保证。可实际上呢……
“母后,虽然我们不必担心翊坤宫或者皇长子,但你可曾想过,要是有朝臣提出要求,说是太子失德。我们当如何是好?”朱轩媖凑近了母亲几分,“李家尚无什么权势呢,不过外戚罢了,其家次子就敢作出梃击案来。母后可别忘了,当日窃了内阁出入牌的人还没找到是谁呢。”
朱轩媖最后砸下一击重拳,“倘若那人觉着太子不好,一心要拉下太子来。母后,敌暗我明,怎能抵挡得住!那人既会做出这一番动静,其志必不会小了。我们可是在外朝一点人都没有,到时候除了那帮子守着礼法的旧臣,还有谁愿意帮着我们?”
“太子自己还不敢同朝臣相交呢。内廷碍于父皇,也不会愿意同我们多走近几分。”朱轩媖叹道,“母后,若是太子自己不争气,只凭着我同你,怎能扶得起他来。”
王喜姐叫女儿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