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奸妃重生上位史-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保也不在意,只提醒道:“陛下表面瞧着虽是念旧情之人,可身上到底留着老朱家的血。”他嘿嘿地笑了起来,“廷杖和锦衣卫可不就是那位老祖宗一手导演的么。”
这话叫郑梦境打了个寒战,令她想起前世一桩很久远的事来。
虽然心里觉得自己再做更多努力也于事无补,郑梦境还是抱着送佛送到西的念头,提醒冯保,“本宫在宫外时,便听得人说大伴家中万贯家财。如今怕不是得传到陛下耳中了。”
冯保是个机敏人,闻弦音便知其雅意。他拱拱手,“有劳娘娘提醒。老奴记下了。”却又惦念起张宏来,“娘娘在陛下身边见着过不少老人,里头有好有坏,娘娘慧眼自当认得清楚。张宏那老小子……性子实在执拗,还望娘娘届时劝上一劝。”
“本宫有数了。”郑梦境将这事儿记下,将冯保送出了宫门。
这日夜里,郑梦境睡在朱翊钧的边上一直不安宁。她发现自己身处白昼时的翊坤宫,面前站着怒不可遏的朱翊钧和敢怒不敢言的朱常洛。
郑梦境迷糊了,自己方才不是还睡在榻上吗?怎么一转眼就又到了天明?三郎又为何对自己这般生气?朱常洛……刚刚出生的朱常洛怎么年纪这般大了?还身穿赤色太子常服?
”张差所为,必有主使!“朱常洛厌恶地看着郑梦境,希望自己的父皇可以发落眼前的这个女人,为自己讨个公道。
郑梦境的身体仿佛不受自己的控制,自动自发地跪下,干干的眼中也不断地涌出泪来。“奴家万死,倘是奴家所为,叫奴家举族横死!”
朱翊钧闻言越发盛怒,一脚踹在郑梦境的胸口,“此乃朕家大事,稀罕汝家赤族!”
郑梦境被那一脚踹得喘不过气来,一下睁开了眼睛,从床上猛地坐起来。
是梦,前世的梦。
郑梦境死死地按着自己在梦中,或者说是前世被朱翊钧踢到的地方。那处正生疼生疼。额上细密的汗慢慢汇聚在一起,成了豆大的汗珠,不断沿着郑梦境的脸庞往下落,最后从尖尖的下巴滴到了丝被上。
“小梦?”被吵醒的朱翊钧揉着眼睛坐起来,“靥着了?”
朱翊钧眨了两下眼睛,视线终于不再混沌。他借着昏暗的烛光去看郑梦境,皱了眉头,伸过手去,“怎得哭了?”
郑梦境丝毫没感觉到自己有哭,被朱翊钧提醒之后,用手背一抹,才发现竟真的哭了。在朱翊钧的手摸上脸颊的时候,她瑟缩了一下,旋即回避了朱翊钧探究的视线,极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那只是梦而已,只是梦。
但无论郑梦境再怎么努力,她还是无法控制自己对朱翊钧的触碰感到恐惧。这种恐惧,就好像是前世自缢,被白绫掐住脖子的窒息感,深植于骨子里。她无法忘记正是朱翊钧那一脚,将自己对他的情谊消散无踪,看清自己在朱翊钧心目中的地位。
这不是梦,是前世直面过的,血淋淋的经历。
朱翊钧皱着眉,不断安抚着在自己怀里发抖的郑梦境,“不怕,万事都有朕在。”等郑梦境不再发抖,才柔声问她,“梦见什么了?同朕说说,说了便不怕了。”
“奴家、奴家,”郑梦境咽了咽口水,让自己别再发抖,“奴家梦见自己无法生育,遭陛下厌弃,日日枯等在翊坤宫却无法得见天颜。”
朱翊钧笑了,将郑梦境压在自己的身下,“好端端的,怎么梦见这等荒诞事,”他拉开郑梦境捂着胸口的手,看着胸前发红的一大块皮肤,有些心疼地在上面落下细细密密的吻,“小梦别急,宫中也有入宫多年后才有生育的宫妃,对小梦,朕有的是耐心。”
轻缓的吻并未让郑梦境有落在实处的感觉。她睁着眼盯着顶上的百子帐,双腿缠在朱翊钧的身上,身体诚实地作出承欢的反应,但心里却空落落的。
其实,她只是一个专属于皇家的玩物罢了。
郑梦境闭上眼,泪水顺着眼角滑落,最后消失在发髻之中。
冯保回到自己花了大心思造的五进冯宅,转了一圈,看完富丽堂皇的宅子后,心满意足地回到正堂。他并不急着享乐,让侍从将宫里带出来的朱翊钧的厚赏放在一旁的柜子上,不再去看。他将所有能叫上名的冯家人都聚拢在一起。
冯佑对兄长突然告老离宫的选择深感奇怪。他靠着冯保才做上了五军都督,只这职位空有头衔并无实权,正想再借着兄长威势更进一步呢,这就没了下文,心里不免急躁。他的儿子冯邦宁虽然年轻,却比父亲沉得住气,往日在五军都督府中,也是对父亲多有帮衬,如今见父亲心绪不稳,忙拉了拉他的袖子,示意他稍安勿躁。
冯保扫了一眼堂内众人,清了清嗓子,“都在了?”
冯邦宁拱手道:“都在了。大伯有什么吩咐?”
冯保赞许地对冯邦宁点点头。这个侄子一直深得他心,如今并不因自己卸了司礼监掌印大太监之位而看轻自己,调换态度,这般沉得住气,可见是个人才。
“把咱们家里所有的银钱账册都理一理,取来与我看。”冯保手里把玩着两颗文玩核桃,贴上的假胡子随着说话声音一动一动的,眯着眼吩咐,“往日里的赏赐,和搜刮来的银钱分作两份来做账。”
冯保朝快按捺不住的弟弟瞥去一眼,“别以为我人在宫里,就不知道你们在宫外做了些什么。自有耳报神来我这边同我说。”
冯佑再不顾儿子,一拍桌子霍地站起来,“兄长莫要太过分了!冯家虽是靠着兄长才起的家,可眼下这份家业却是大家伙儿一道打下来的。怎能兄长说要就要!”
冯保淡淡扫了一眼冯佑,将他看得浑身冰凉,结结巴巴地再说不出话来。
冯邦宁为了打破僵局,主动站出来,“家中银钱都是靠着大伯攒下的,大伯就是说要全拿走,小侄也无二话。只都是一家人,还望大伯能说个明白,叫我们这些糊涂人知道深浅。”
冯保把玩核桃的手停了,脸色凝重而又纠结,半晌才放松了身子,往后靠在圈椅上。“我本不欲叫你们知道,免得叫你们心里头怕。如今邦宁的话,却提醒了我,是我疏忽了。”他身子往前一耸,饱含精明的眼睛从堂中个人脸上一一扫过,“若我说,宫里有人想要对付我,你们信是不信。”
“怎么可能!”冯佑不信,“兄长在陛下身边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陛下难道不会看在多年情谊上,放兄长一马?!”
冯保苦笑,把目光转向了冯邦宁。
冯邦宁思忖片刻,把自己想的说了出来。“大伯在内廷必有相争,陛下兴许怜惜大伯多年服侍,可旁的人却不会。怕只怕……小人谗言,蒙蔽圣听。”
冯保点头,“张诚张鲸两小子没坐上掌印大太监的位置,怕是心里记恨着我呢。我只怕到时候他们连张宏的面子都不给,径直就朝我来。眼下不赶紧把手里那点子东西撇干净咯,怕是整个冯家都得陷进去。”他指着冯佑和冯邦宁,“你们二人身上的都督,第一个就会给扒下来。”
事涉官身,冯佑的脑子便灵醒了。他是再不想过白丁的日子了,如今出门在外谁不奉承他呢。当下便道:“我这就叫家人做账。”又朝其他冯家人厉声道,“你们也一样!如有隐瞒,休怪咱们到时候翻脸无情。”
有冯佑的威慑,冯保便安下了心,继续慢慢把玩着核桃。
冯邦宁又问:“那……多出来的银钱,大伯准备作何用?”
冯保不置可否地道:“或修路,或造桥。哪怕是上庙里给慈圣太后娘娘塑个金身的九莲菩萨像都行。记住,只能拿来做善事。这些日子也都给我紧紧身上的皮,别再搅和出什么事来。有什么想做的,等风头过去了再说。”
冯邦宁试探地问道:“风头……什么时候会过去?”
冯保瞥了他一眼,“且等着吧。”说完,在下人的搀扶下一摇一晃地进里屋去了。
第13章
江陵张府
郑承宪父子同张家一路相处甚欢,到了江陵地界后受张家人的邀请在张府住了下来。
刚安顿下来,郑国泰就跑了趟湖广治所,去见了镇守太监。也不知他耍了什么花招,竟从镇守太监手里讨了个营生来,在湖广地方跑起了各行的对缝。
郑承宪并未出面,放手叫儿子去做,想瞧瞧自己这个儿子的能耐。他在张府中与张居正的母亲赵太夫人、王氏等人交际得不错,里头自然有自己的盘算。张家在江陵借着张居正的名头兴起后,也算作是当地的名门望族。郑承宪念着背靠大树好乘凉,既然与张敬修这等士人结交不得,讨好他们的长辈却是个不错的法子。
这日郑国泰匆匆忙忙赶过来,在门口觑了一会儿,待下人们都走了才溜进来。他在郑承宪的耳边道:“父亲,大事不好了!”
郑承宪正想斥责儿子没个正形叫人瞧见了跌份,听见这话不由皱眉道:“出什么事了?”心里猜测,难道儿子在外头得罪了什么人,要让自己出面去摆平?到底年轻,没经过事,扛不住。
却听郑国泰急道:“我今儿上武昌去,没曾想正好邸报到了。吕公公没避嫌,让我瞧了个角——潘公叫陛下致仕了!”
“潘公?哪个潘公?”郑承宪不像儿子,喜欢钻研内廷外朝。兼之潘姓是个大姓,朝中内外潘姓者不计其数,一时竟想不起是哪个来。
郑国泰急得直跳脚,“就是嘉靖二十年的那位榜眼公,潘晟!”
这么一说,郑承宪就想起来了。潘晟在隆庆年间曾做过当今圣上的老师,万历八年因身体之故致仕。在郑家父子离开京城之前,便听闻他被宣召入京授予了武英殿大学士之职。这便是要入阁拜相了。
潘晟与张居正同为朱翊钧的老师,关系很是不错。据说张居正病逝前曾上密奏,举荐了潘晟入阁。
郑承宪心里还没转过弯来,又听儿子说道:“潘公还在路上呢,未至京中,这就叫致仕了。嗨呀,这都是什么事儿嘛!人家一把年纪,路途奔波。我这位妹夫惯会耍着人玩。”
“噤声!”郑承宪瞪了一眼儿子,“那是你能叫妹夫的吗?!”
郑国泰挨了骂,便缩回了脖子,乖乖立在一旁。
郑承宪在屋里转了几圈,余光瞥到郑国泰的衣袖一角,指着问道:“这是什么?”上去撩了来细看,发现竟是半干的蛋清蛋黄和一些碎蛋壳。他沉着脸,“可是在外头惹了什么祸事?”
郑国泰连连摆手,“我还惦记着混个伯爷做做呢,哪儿能同以往那般做些鸡鸣狗盗之事。”他挠挠头,一副没精打采的模样,“方才叫父亲一唬,我竟忘了。我是来叫父亲同我一道离开张家,另寻住处去的。”
“这又是为何?”郑承宪奇道,“张家有人对你不敬?”
“倒也不是。人是书香门第,不像咱们这等人。”郑国泰道,“父亲不常在外头跑,所以不晓得,我却见得多了。前些日子就有人张家门口叫骂的,今儿我出门的时候这不就遭了殃。”他举了举自己脏了的袖子。
郑国泰试探地看着父亲,小心翼翼地说道:“张家怕是不行了”
郑承宪举起手,示意儿子别往下说了。潘晟致仕,看起来不过是正常的外朝人事变动。怕只怕,这后头真正目的,乃是要清算张家。
郑承宪不在京城,无法得知更多的消息,他不仅想起郑梦境当日劝说自己接受皇商之职时,特地让他们来江陵的话。莫非女儿早就知道圣上要清算张家?自己生的自己最清楚,郑承宪不认为郑梦境有那等大神通,可以未卜先知。可先前,圣上的言行,也不像是要清算的样子。
张文忠公是大明朝唯一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师的官员,真正意义上的官居一品。这等殊荣可是独一份。
郑承宪不仅猜测,莫非京里有大事发生?虽说后宫不得干政,可女儿常伴圣上左右,总能听得什么。若因此扯上了干系……他不敢再想下去,当即写了一封家书,叫儿子找人送去京城。
郑国泰捏着信,又问:“那搬出张家的事?”
郑承宪搓着手,“先不忙走。看看情形再说。”
郑国泰“哎”了一声,自去找人送信不提。江陵至京城,信得走上些时日。且说京里却已是闹开了,郑梦境为着冯保被收监的事,急得嘴上起了一圈又红又肿的大火泡。
事情的源头还要从几个月前朱翊钧下的一道诏书说起。
随着张居正病逝,冯保告老离宫,生母李太后又专心含饴弄孙,全副心思扑在皇长子的身上。曾经压在朱翊钧头上的三座大山登时消失不见。没了压力的朱翊钧开始真正地大权独揽,一心想要做出功绩来的他就连后宫都去的少了,镇日在乾清宫看文案奏疏。
这日看到张居正条鞭法的耕地丈量后,朱翊钧就觉得似乎有些不对劲。这扩隐也扩得太多了,与隆庆年间的耕地相差数额太大。想起曾读过的历代史书笔记中,有官员欺上瞒下之行,朱翊钧便不由觉得这其中必有地方官为了考绩而将宅地、坟地一并充入,算作耕田的不法之行。
由此,他下了诏书,要求重新丈量耕田,废除先前的那一次。
虽然诏书中并未提起张居正半个字,却叫朝中的不少人嗅到了空子,开始参劾当年与张居正交好的官员。演变到了最后,就牵扯到了已故的张文忠公身上。从起先的接受贿赂,卖官鬻爵,到最后成了居心叵测谋权柄的阴险毒辣小人。
这些弹劾奏疏与舆论一一传进了朱翊钧的耳中,与他心目中的张先生高洁形象丝毫不符。但他相信世事从不空穴来风,兴许张先生果真做过某些事。虽然朱翊钧并未对张家下手,却还是让张居正举荐入阁的潘晟致仕。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朱翊钧对张居正的敬爱不见丝毫,但他内心明白,昔日那种毫不怀疑的信任已经开始崩塌。
看着南京刑科给事中阮子孝的弹劾张文忠公二子烂登科举奏疏,朱翊钧很是生气,“张敬修的才学朕是亲眼所见的,难道还是朕当年点错了人不成?”说着将那奏疏丢去一旁,不想再看见。
这些言官真是越来越没谱了!寻个由头就能上折。
张四维笑呵呵地道:“陛下何须动怒?不过以谏充直罢了。”他已上了替张居正代辩的奏疏,此时便不再多提,话锋一转,“寿宫已是开始建造,陛下近日心烦,倒不妨去寿宫看看,权作散心了。”
近来外朝的攻讦的确让朱翊钧心绪不宁,当下便应允了,叫张宏去安排各处。
这段日子唯一能叫朱翊钧高兴的事,就是郑梦境终于怀孕了,已是五月有余。刚发话要去寿宫巡视的朱翊钧有些后悔,自己不该那么早去的,这般一来,郑梦境就不能陪着一起去了。自己还想给她看特地为她选的地宫,紧挨着自己,就在右边。
朱翊钧安慰自己,下次再带着郑梦境去也是行的。可心里到底觉得愧疚,也没有与王皇后商量,便下了旨意,将郑梦境晋封为德妃。
希望自己回来就能看到小梦和皇子了。朱翊钧在心里喜滋滋地想着,让张四维告退后,带着张诚张鲸二人就去了翊坤宫。
途径御花园之时,张诚向张鲸使了个眼色。张鲸会意地点点头,从怀里摸出个夜明珠来,疾走几步,跪在朱翊钧的身前,举高了那颗夜明珠,“陛下,奴才有事禀报。”
朱翊钧看着那颗半个拳头大的夜明珠,心道张鲸这小子,可是要献宝?他笑道:“有何事,起来说话。”
张鲸一脸忧愁,不断抬眼去看朱翊钧,就是支吾着不敢说话。这叫朱翊钧不耐烦了,“快说!”
张鲸被吓得又跪下,“奴才、奴才前些日子在宫外,见到冯家人在售卖这颗夜明珠。奴才觉得内有蹊跷,便买下来。”
夜明珠虽然是稀罕物,宫里倒也有不少。先前冯保离宫时,朱翊钧也有赏了他几颗夜明珠,现下倒也不甚在意。“大伴服侍朕多年,朕亦有此等赏赐。你说说看,哪里蹊跷了?”
“这是冯大伴从张家带出来的。”张鲸觑着朱翊钧陡变的脸色,心中窃喜,面上还是照旧惶恐的样子,“听说大伴曾在文忠公离世前去过张家,文忠公以五副珠帘、九颗夜明珠相赠。近来不知为何,冯家不断地将大批物品拿出来售卖,其中还有不少宫里都不曾见的无价之宝。”
朱翊钧脸色阴沉得滴的出水,他倒是知道内监贪财,盖因无后,便想着多些银钱傍身。这也是为什么冯保离宫时自己赠予他银钱的原因。
张诚与张鲸对视一眼,附和道:“没曾想冯保竟是这等人,往常奴才还觉着他清廉呢。不料家中竟私藏众多财宝。怕是要比私帑还要多吧。”
张鲸点头道,“奴才后来叫了锦衣卫的人去暗访,回报称冯府家财似有亿万计。”他痛心疾首地哭道,“陛下对冯保信任非常,予以重任。他竟以权谋私,想来卖官鬻爵之事断不会少。陛下!此国蠹,不除不足以平民心啊!”
张鲸举高了夜明珠,“此贼蒙蔽圣听,罔顾圣意。这些,全是民脂民膏!不诛此人,日后内廷外朝的贪墨之事何以为刑?”
张诚也跪在了张鲸边上,“陛下理当籍没其家,将冯保的罪状公布于天下。叫百官知道,贪墨受贿其罪当诛。让百姓知晓,陛下会为他们平冤。”
朱翊钧已经没了去翊坤宫看郑梦境告诉她封妃的事,他阴着一张脸,“回乾清宫!”
第14章
朱翊钧回来的时候,正好撞见张四维带着寿宫账目来觐见。他抽过账目,看着上面的庞大数额蹙紧了眉。
潞王也到了成亲的时候,再过些日子就要下聘大婚。这又是一桩要用钱的地方。
朱翊钧想起自己并不丰厚的私库,再对比张诚张鲸所言的冯保家产,心动了。与此同时,他又想起先前江西、云南、山东的三位监察御史弹劾冯保的奏疏。莫非大伴果真……有不法之事?
但冯保到底伺候了自己十几年,真要籍没,朱翊钧还是有些于心不忍。他问张鲸,“如果……大伴入宫吵闹争辩,朕……该当如何?”
这里头还有另一层未说明的缘由。冯保深得李太后的欢心,如果他去向李太后求情。李太后一发话,朱翊钧为着孝道,只有作罢的份。
朱翊钧还没得到消息,但张诚却早已得知,前些日子一直病着的武清伯李伟,昨日病情突然加重。李太后今早已宣了太医入宫问话,怕是药石无效了。李太后哪里还会在这当口管冯保的死活,自己的亲爹都快要没了。
张诚忙道:“如今冯贼已无任何职身,哪里能轻易便入得宫来?奴才如今掌管着东厂,不消那厮接近,当下就给捉拿了。陛下大可安心,宫禁自有奴才在。”他眼含热泪,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若那贼不惜以命相博,奴才也定会挡在陛下身前,便是拼了这条贱命,也要保全了陛下。”
犹豫不决的朱翊钧试探着道:“那……朕就下旨了?”
一直静默不语的张四维此时说道:“臣在宫外,也有耳闻。冯保家财富可敌国,若当真来路不明,的确该籍没,以儆效尤。”
有了首辅和自己心腹的肯定,朱翊钧终于下定了决心,“且叫人去查一查吧,若真有不法事,朕自有决断。”心里却存着一分侥幸,希望这些不过是言官的妄言。
由于早先就从郑梦境的口中猜出一二,冯保对朱翊钧会下旨抄家的旨意一点都不意外。他已把自己能做的都给做了,后面就看菩萨愿不愿意叫他活命。
负责抄家的乃是张鲸所派的司礼监太监和张诚所管辖的锦衣卫。二人带兵将冯家团团围住,冲杀进去,将所有冯家人并下人都拘了起来。冯家账房中的所有账目都被堆在前院,以供彻查。
冯佑当初只当兄长是故意夸大事实,虽然嘴上说得好听,心里并不当一回事。所以他瞒着兄长和儿子将五千两藏在了冯家的祖坟里,等着风头过去之后再拿出来用。可眼前这阵仗让他知道自己的兄长并未诓骗自己。逃脱不得的他,只得祈祷自家账房有些能耐,将那五千两银子的账目给做平了,别叫人给看出来。
冯保在宫里干的就是察言观色的事儿,见冯佑冷汗直流,不停发抖的心虚样子,便知其中关节。他不由心中怒骂。这个自作聪明的蠢才!
司礼监和东厂原是冯保所管,他深知这些人的本事。看来这次果真是天要亡他。
果然不消一会儿功夫,那司礼监的小太监就皮笑肉不笑地捏着几本账目过来。“冯公公真是好善心,告老后竟用了这么多银钱去做造桥铺路之事。此等造福百姓之行,实当禀明陛下,也赐冯公公个一品当当才是。”
冯保双手背在身后,紧紧地绞在一起,手心里全是汗。他淡淡地道:“这些都是别人孝敬得来的。我自知取之民脂民膏,如今还之于民乃是情理之中,当不得陛下赏赐。”
“哦,原来如此。”身着赤色曳撒的小太监轻蔑地看着一身布衣的冯保。昔日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司礼监掌印大太监,如今即将成为阶下囚,跪趴在自己的脚下,这其中的滋味实在令人舒坦。小太监的面色陡然一变,“好你个冯保,竟然知法犯法,收受贿赂,给我抓起来!”
冯保挑眉,“难道你就不曾收过孝敬吗?”
一句话讲小太监问得噎住。太|祖奉行以俭养廉,是以大明官员的俸禄非常微薄,没有下面人的孝敬,家境窘迫些的人连饭都要吃不上。收受孝敬,也是官场之上不成文的默认惯例。
另一位锦衣卫千户蔑然一笑,很是看不上司礼监的那位太监。他质问道:“敢问公公,账目中有一笔五千两的款项去处不明,还望公公言明这银钱是上哪儿去了。”
冯佑腿软得差点就跌在地上,还是冯邦宁暗中将他扶住,在他耳边道:“父亲,稳住!”
这些小动作自然落在那千户眼中,只他们今日要捉拿的乃是冯保。冯家旁人若没有冯保顶着,想要扳倒实在太容易了。
“不知道。”冯保云淡风清地撇清关系,“许是家教不严,被底下人私拿了去花。还请千户替我查出此人,以正我冯家之风。”
小太监冷笑,“公公真是大手笔,五千两银子竟也不放在眼里。”他厉声道,“给我搜!墙缝里,床底下,全都不放过!”
冯保背手站在正堂门口,由得他们去。
昔日冯保得意的冯宅经过肆虐之后已形同废墟。筑起的高墙被砸烂倾塌,花园中的奇花异草被连根拔起,胡乱扔在地上任人踩踏。最可怜的莫过于那些冯家女子,往日于后宅不曾见人,如今却被拉到前院正堂,叫一干外人看了个清楚。里头几个性子烈的,当下就撞在柱子上,不知生死。
“公公。”一个锦衣卫百户将从冯保房中翻出的一副珠帘交予太监,耳语道:“上面有张字。”
冯保一看便知那是张居正送给自己的东西。当日他乔装去张府,的确收了老友的珠帘同夜明珠。他只留了一副珠帘作念想,旁的都叫家人拿去叫卖了。如今却正是这副珠帘,足以定了自己的罪。
太监握着珠帘,心头千思百转。他拿着珠帘的手,背在身后,喝道:“冯保勾结朝臣,结党营私收受贿赂,把持朝堂居心叵测!赃物在此,冯保还不束手就擒!”他朝千户使了个眼色,“抓起来!”
千户上前告了声得罪,将冯保双手缚住,从正堂门前推了下来。
冯保步伐不稳地下了台阶,站定后,施施然地随这些人离开。也不回头去看身后哭天喊地的冯家人。
冯佑一屁股跌坐在地上,身上的冷汗还没干透,心里直道完了完了。
冯邦宁拽住父亲的衣服,“银子呢?!快些取来,将大伯救出来是不能够了。好歹能叫他在牢里舒坦些。他活着,咱们才能想法子啊!”
“在、在祖坟,你娘墓碑底下埋着。”冯佑哆哆嗦嗦地说完话,两眼一翻晕厥过去。
冯邦宁招呼下人将父亲送去还能住人的房里,径自带了心腹,偷偷溜出门去拿钱。
张四维听说冯保被收监后,与内阁诸人感叹一番。下了朝,他便去了牢里探望。
轿子在天牢门口停下,张四维撩开帘子走出来四下张望了一番,才下轿。
狱卒并不认得张四维,却认出了他官服上的补子,赶忙跪下行礼。
张四维轻轻一抬手,示意他起来。“我来看收监在此的冯保。”
狱卒起身的时候踉跄了下,听说是来看冯保,立即在前面带路。
与外界传言的不同,狱中非常安静,并没有人喊冤,甚至说话声都不曾有。除了狱卒和张四维的脚步声,就只有蝇虫的飞翅声。越往监狱的里面走,湿气和臭气就越浓。张四维不得不取了丝帕掩住口鼻。
狱卒在最里面的一间牢房前停了下来。他正打算取下钥匙开门,被张四维拦住了。
张四维探头去看,里面躺着的人发丝敷面,手脚都被沉重的枷锁缚住,很难辨认究竟是谁。他躺在脏污的地上,牢内别说御寒的被褥,就连稻草都没有一根。
大约是躺着的姿势不太舒服,那人慢慢地翻动了下身体,口中溢出痛楚的呻|吟——这让张四维确认这人的身份,的确是冯保无误。
冯保已被上过重刑,身上原本的细棉布衣裳被鞭成一条条的血污布条,挂在身上,两条腿的股骨从皮肉的覆盖下破出,白惨惨地露在外面。
狱卒觑着张四维,想从他脸上看出些什么。可叫他失望的是张四维从头至尾都面无表情。
张四维并没有同冯保说话,出了天牢,他对狱卒道:“冯保服侍陛下多年,你们理当好生照看才是。”
狱卒点头哈腰地应下,躬身送张四维离开后,他又回到内监将昏迷中的冯保拖出来,拿着沾了浓盐水的鞭子好一顿打。
回到家中,张四维钻进了书房,从暗格中抽出一本保存完好的书。可以看得出这本书被翻阅了许久,但主人很是爱惜,略有破损之处也小心地补好了。
张四维掂着书,思量了一会儿,将家人叫来。“将此书送去书肆刊印,能印多少便印多少。所以愿意刊发此书者,有重酬。”
几日后,张四维正于内阁处理政务,便见余有丁捧着一本书进来。他用余光瞥了一眼书皮,嘴角露出一丝耐人寻味的笑来。
申时行恰好出来倒茶添水,撞见了捧着书看得津津有味的余有丁,不由笑道:“丙仲又寻了什么市井本子来看?里头讲了什么?”
这次余有丁却并未如往常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