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奸妃重生上位史-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是能一朝临幸,珠胎暗结,他们这些身边人也全都跟着鸡犬升天。

    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怎么娘娘就想不明白呢?!

    “给我跪下!”刘昭妃厉声道,又收了气,向上首的郑梦境一拜,“奴家多年礼佛,不理事,并不曾想身边出了这等小人,将小皇女给教唆坏了。今日将这贱奴带来娘娘跟前,由娘娘发落,是杀是剐,奴家绝无二话。”

    郑梦境心里一叹,“先起来说话。”她朝刘带金使了个眼色,让她亲自去将刘昭妃给扶起来。等人在绣墩上坐好了,道:“此事乃宫人所为,与昭妃无关,你很不用自责。”

    目光一转,又对上了那个梁嬷嬷,“人,我且留下了,你回去吧。这事儿搅得你也不安生,我心里愧得很。”吩咐宫人去将库房的钥匙取了,给刘昭妃送一份礼。

    刘昭妃推辞不过,到底还是拿了。与跪在地上的梁嬷嬷擦肩而过时,幽幽一声叹息。

    她又何曾希望将这自己身边的经年老人给推出去。实是她已看透了这宫里的模样,今上除了皇后,眼里还能容得下谁?

    自万历六年刘昭妃入宫,再到而今的万历三十三年,二十七年的光阴,她把自己最好的时光都留在了这里。正因为不得宠,所以才能平心静气地面对宫中宠妃的来来去去,也因为无子,毋须在国本上去争夺。

    有的时候却是难过,深夜枯对佛龛,除了念经外,再无旁的事可做。她甚至连一个念想都不曾有——朱翊钧不愿给她。

    可有的时候,却也庆幸,正因为自己什么都没有,所以才能做到豁达无谓。御膳房的膳食不好又如何?礼佛之人合该吃斋。底下宫人不愿伺候又何妨?她有手有脚,自己也可以做。

    可惜这般想的,并非自己一人。

    舍了梁嬷嬷在这翊坤宫里,刘昭妃心里也是极不好受。她知道等待梁嬷嬷的会是什么结局,可自己也没法子。嬷嬷她过了头,忘了下人的本分。

    梁嬷嬷的死在宫里并未掀起什么波澜,就连石子投入湖中泛起的涟漪都比她大些。过不了半日,就再没人提起这个人了。

    唯有刘昭妃默默跪在佛龛前,为梁嬷嬷念着往生经。被主子赐死的人是得不到什么安葬的,怕是眼下正在乱葬岗里头。她做不到叫人去收了尸骨妥善处置,也唯有面对这不言不语的佛祖多念几遍经文罢了。

    朱轩姝在外头玩够了,才舍得回来。“母后母后,你看,我今儿在御花园给你摘……了……”一进门就看见郑梦境面色不善,她“嘿嘿”笑着,“母后这是生谁的气啦?”

    “还生谁的气,你们一个两个巴不得我早点儿气死得了。”郑梦境狠狠戳着女儿的额头,“也不想想自己现在是个双身子,就这么呆不住啊?整日介往外头跑,这要是有个万一,等驸马回来你拿什么给他瞧?”

    郑梦境冷哼,“还白白胖胖的小娃娃,哼。”

    朱轩姝抱着笨重的肚子,走到另一边,对着母亲的脸,“我自己大啦,知道分寸的。”说着,就好像变戏法一般,从背后取出一支芍药,还轻轻摇了摇,“母后你看,好不好看?”

    “还摇呢,看看,我这新裁的衣服呢,你这一摇倒是好,沾了一袖子的花粉。”郑梦境把手挪到外头去,不停掸着,“上头的花蕊都变成金的了。”

    朱轩姝挨过去,“金色好呀,大吉大利,大富大贵。民间还不许用这色呢。”

    “去去去。”郑梦境被女儿给哄笑了,“给我安生地躺榻上去。我今儿事多,还不曾去慈庆宫呢。你给我乖乖儿地在翊坤宫躺着,我上慈庆宫去看看太子妃。”临走又不放心地说一句,“乖乖的啊,否则仔细熊廷弼回来,我在他面前告你小状。”

    朱轩姝吓得赶紧拦住,“可别呀,这要是飞白知道,不得生我的气?哎哟,我的好母后,这可是我们俩之间的小秘密啊。”

    郑梦境“噗嗤”一声笑开了,“知道了,那你乖乖躺着去啊。”见女儿苦着脸被扶上床,才安心地坐上外头等着的凤辇。

    到慈庆宫门口,郑梦境还没下来就听见里头胡冬芸和朱常溆的笑声。她微微一笑,对搀着自己的刘带金道:“这是皇太子又说了哪里听来的笑话给太子妃说,走,我们也去听听,乐一乐。”

    单保并未在里头伺候,他在门口立着,一眼就看见了郑梦境,赶忙上前来。“奴才给娘娘见礼了,娘娘万福。”

    郑梦境笑着点点头,让单保起身说话,“皇太子在里头说什么呢?怎得太子妃笑得这般开心?”她探头往里头看了看,“大伴可听见了不曾?”

    “奴才未听得清,仿佛是在说密州造船坊的事。”单保搀了郑梦境另一手,“娘娘仔细脚下头的台阶。”

    郑梦境含笑点头,“知道你素来是个仔细的。”她立在外头,并不马上进去,“同皇太子、太子妃说一声儿吧,免得我贸贸然进去,搅了他们的兴致。”

    单保颔首,松了搀着郑梦境的手,走到门前报了一声,“小爷、太子妃,娘娘过来了。”

    里头的笑声停了,郑梦境听见朱常溆似乎小声说了些什么话,没多久就见他从里头出来了。“母后怎么想着今日过来了?可是念着芸儿了。”

    “就是叫你给说中了。”郑梦境由着儿子过来搀自己,“这宝贝孙儿呐,我是一日看三回还不够。”

    胡冬芸在里头听了这话,心里一个“咯噔”,手摸上了肚子,身子也不舒服地挪动了下。昨日她娘家来人了,母亲看着她这肚子只皱眉,说是怀相瞧着是个女胎。

    又听朱常溆道:“难道孙女儿就不好了?我倒是觉着好呢,一子一女,刚好凑个好字。”

    “自然好,我呀,只盼着能母子均安,旁的全都不在意。”郑梦境跨过门槛,“要是皇孙呢,你父皇更高兴些。这要是皇孙女,我心里乐意,多了个贴心的小棉袄不是。”说罢看着躺在里头的胡冬芸,“太子妃说是不是?”

    胡冬芸讷讷地点头,抿了下嘴,不知道该回什么,只把身子再往里头挪了挪。

    郑梦境笑着摇头,“瞧这孩子,慌的什么?无论是男是女,我都一样疼宠着。你自己瞧瞧,我可有对姝儿、溆儿他们两般对待?”

    这倒的确不曾。胡冬芸这才高兴起来,“给母后见礼了。”她在榻上不能下来,只点了点头。

    “歇着吧,别忙乱这些。”郑梦境在宫人搬来的绣墩上坐下,“方才溆儿在同你说什么?怎么笑得这般高兴?”

    胡冬芸张嘴想要说,一下子又缩了回来,看了看一旁笑着的朱常溆。她有些担心自己这是不是干政了,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少说少错来得好。

    郑梦境是过来人,只看一眼,哪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当下也不戳破,而是转向儿子,用眼神询问着他的意思。

    朱常溆轻咳一声,“是这样,先前我相了个人去密州置办造船坊,是湖广一个已经除了籍的宗亲,还是翰林院的庶吉士朱华彬牵的线。”

    郑梦境点头,这事儿她是知情的。为了怕胡冬芸尴尬,她特地笑着朝对方看去,冲她点点头,又把目光放回到了儿子身上。

    “因先前担心在密州当地会出什么事儿——毕竟离京师也有些路,所以是看中了那人的玲珑性子,才叫去的。”说好听些,是八面玲珑,长袖善舞,说不好听,朱华温就是个滑头,精得很。

    郑梦境权当是听故事,有滋有味的。“后来呢?他到密州了?”

    “嗯,他先去了趟江浙,寻些造船的熟手。后来觉着不满意,又上福建去了趟。上旬才刚到密州。”朱常溆想起信上写的,就忍俊不已,“果不其然,到了密州,才刚搭起造船坊的铺子呢,就被人给寻上了门。”

    郑梦境挑眉,“这又是为何?莫非好端端的,还不叫人做营生了不成?”

    事情呢,是这样的。

    密州当地自然也是有机灵人的。也不知当地的乡绅哪里听来的风声,说是密州迟早也要同江浙那般开起市舶司来,所以就一个个地开始打起了主意来。

    既是要开市舶司,那首要的便是造船。无船,又如何出得了海?

    密州是个小地方,虽也是沿海之地,却并不比江浙那一带繁荣。当地乡绅在此盘踞已久,彼此之间也都是姻亲关系。想要做些什么事,彼此之间打声招呼就行,那是要人有人,要地有地,要钱,自然也有钱。

    偏偏他们还没开始算好分红利息,就来了个朱华温这个搅局的。这还了得,岂不是同他们这些地头蛇抢肉吃,自然应允不了。当下就想着法儿,想要将朱华温给赶出密州去。

    且不说朱华温此行乃是奉了朱常溆的皇令,便是他自己,也不是个好招惹的人物。若对方好声好气地前来商讨,他也不是不会退让。

    做生意嘛,和气生财,大家伙儿都有肉吃,这才是正道。可一声招呼都不打,上来就让当地官府衙门来打压,这就激起朱华温心中的不满来了。

    小爷在几年前,也算是个天皇贵胄。虽说日子过得不好,那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能是你们这群人招惹得起的?

    朱华温自有傲气在心,当下不肯让步,情愿与乡绅对薄公堂。原是说好了租赁二十年的地,说不租就不租了,没有这样的道理。何况自己现在人也请了,宅子也造了,银钱全都投下去了,连一点损失都不想赔,就叫人立马滚蛋,可能吗?

    作者有话要说:  被狐狸大大拖走了,后半截我们明天来

    叉腰笑,明天家里除了我就没人啦,想什么时候睡就什么睡,想什么时候吃饭就什么时候吃饭,再也不会码字的时候受到莫名其妙的干扰了,大笑三声哈哈哈

 第198章

    若是换作了旁的商贾; 怕是就这么捏着鼻子认了。同密州的衙门不熟; 再者强龙压不过这地头蛇,既然被人给针对上了,还是早早地退了去; 起码还能谋个后路。

    这商场如战场; 稍有不慎; 也落不得什么好结果。

    朱华温却不; 不肯赔钱那便告上衙门。宁愿给官府里头行贿使钱,也绝不便宜了这起子人。

    密州知府是两面为难; 他为本地知府; 顶不能得罪的,便是这些乡绅。可朱华温的钱拿在手里头; 也舍不得丢——实是俸禄低微; 多一份钱也是好的。

    想来想去,索性判了个糊涂案; 由得两家去折腾。

    朱华温得了信; 心中长出一口气。这对他而言,算是最好的结果了。只要衙门有定论,后头的事可就好办了。

    但当地的乡绅们却不乐意了,开始暗中小动作不断。他们既恨朱华温在此地搅局,又恼知府判了个糊涂案子,两下都不给好果子吃。

    密州知府被搅得一个头两个大,私下请了朱华温去,让他想想法子。“此案本官可是偏向了你; 这往后——可别再出什么幺蛾子来了。”

    朱华温笑着打包票,“知府大人且安心,后头的事儿,可与衙门再无干系了。”

    得了他的保证,密州知府才安下心来。却又好奇朱华温打算怎么做,不由得派了人秘密随行监视。

    朱华温回去后,该吃吃该喝喝,似乎并不打算做什么,甚至连对乡绅们的防备之心半点都无。这也越发叫人心中起疑。

    不过这疑惑也没过多久就揭晓了。

    大明朝民间的书肆林立,大多书肆都有自己的私人印刷匠人与印坊。朱华温跑了一趟书肆,将所有关于造船相关的书籍都买了来,将自己关在屋子里研究。

    乡绅们见状,还偷着乐呢。这是拿自己没法子了,所以去那书中寻了“黄金屋、颜如玉”。

    等不了几日,密州就炸开了锅。

    某日清晨,当地居民开了门,便见满街飘着的字纸,都是印出来的。有些人不识字,从地上捡了去问那等识字的人,想知道上头究竟写了些什么。

    乡绅大族,内里人多得很,各种关系盘根错节,自然也少不了污糟糟的阴私事。也不知朱华温究竟是哪里知道的这些,甭管真的假的,先着人印了出来满大街发。

    这下倒好,某族里头扒灰的、通奸的、瞒着家中老妻在外头有外室的。林林总总全都给抖落了个干净。

    不等这些恨得牙痒痒的乡绅们找上朱华温去揍人,自己就先被家里头的人给绊住了。一时之间几户人家都没消停,打的骂的上吊的,还有那要休弃原配的,全都闹在了一块儿。

    朱华温手握租契,照旧建起自己的造船坊来。这一场乱子,且得有些时日要闹,待彼此消停后,哪里还有劲同仇敌忾地来对付自己。

    一群人上来,朱华温的确感到吃力。可要轮上一对一,他要折腾人家那就是轻轻松松。

    待造船坊即成,朱华温大笔一挥,给京里去了封信。他是个荤素不忌的性子,也不理会这等乱七八糟的事是不是该同朱常溆说,总之把有的没的全给写了。

    他的法子倒也高明,先将自己在密州的苦处说一说,又表明自己的能耐。最后一笔写的却是,这银钱花的差不多了,所以能不能再给自己贴补一些来?

    朱常溆想起信中朱华温的调笑之言,还觉得好笑。他自己又稍加增改,调动了些词,好叫那等不怎么悦耳的字眼不叫郑梦境听见,连着听过一遍的胡冬芸还是笑出了声。

    郑梦境不动声色地朝胡冬芸投去一眼,觉得自己有必要和这个皇家媳妇聊一聊了。虽说祖宗定的规矩,是后宫不得干政。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事全都不能插手。

    大明朝的规矩是唯有封了皇太子,又或是皇长孙,才能有资格出阁听说。这规矩到了朱常溆这一辈倒是破了,可往后会怎样,是否还能继续依着这一点来,有待商榷。

    若是不能,这就意味着胡冬芸身上的担子极重。她是未来的皇后,无论朱常溆以后还会不会继续纳妃,教育子嗣的责任都在她一人身上。论起来,她才是所有皇嗣的母亲。

    倘若胡冬芸差着些,这皇嗣便不行了。朱由校兴许还能日后出阁听学,给掰回来些,可其他的孩子呢?就这么由着他们废了?

    这事儿郑梦境可不答应。

    不过眼下胡冬芸正是孕期,即将临产的人了,不能拿这事儿再去刺激她,免得到时候生产有个万一。

    郑梦境将这事儿在心里记上一笔,又同皇太子、太子妃略说了一会儿话,就回去翊坤宫继续看着自己那个不听话的女儿了。

    看着朱轩姝,郑梦境心里又开始惦记起了宫外的那一个。出宫也有好些日子了,不知这性子可有改过来一些。她现下最怕的,便是就连朱载堉都对朱轩媁束手无策。

    朱常治倒是经常会回来说一些妹妹在义学馆的事,不过郑梦境心里也清楚,都是捡着那等好事儿说与自己听,不过是怕她担心难过。究竟实情如何,除非亲眼见了,或者他日人回了宫再仔细问问明白,恐怕是再不能知道的了。

    日头渐渐西斜,朱常治收拾了东西,准备在馆里头晃一会儿就回去了。他的婚期定在十月,秋高气爽的时节,不冷不热,刚刚好。

    因是娶的皇子妃,所以郑梦境就不像对胡冬芸那般重视,并未将人留在宫中调|教。

    朱常治也不甚在意,连去偷着见一见都兴趣不大。这婚后还要朝夕相处几十年呢,现在就把人性子给摸透了,往后可就没什么意思了。

    正晃悠着呢,朱常治却听见了一阵隐约的哭声。他循着声音去寻人,却见是自己那小妹妹躲在角落里偷偷抹眼泪。

    “这是怎么了?”便是心里再不舒坦,这到底是自己的嫡亲妹子。朱常治原是几个孩子中最小的,现下这个,也是他唯一的妹妹。“叫谁欺负了?”

    却是没说那等“告诉哥哥,替你去报仇”的话。对上朱轩媁,朱常治心里也发怵,先入为主地觉得这天底下就没谁能叫这妹妹吃亏的。

    叔父除外。

    朱轩媁红着眼眶,抬起头来,脸上的泪痕还新着没干。她可怜巴巴地问道:“皇兄,我是不是真的很过分?”

    “啊?哪里过分了?”朱常治蹲下|身来,犹豫了一会儿,才摸上朱轩媁的头,“发生什么事儿了?”

    朱轩媁垂头看着地上的蚂蚁,已是不再像刚来的时候那般惊恐了。“今日叔父叫我给馆里的学子们送饭。”

    “嗯,馆中学子虽有几个性格乖僻的,不过大抵都是心善之辈。”朱常治温声细气地道。那等不好的,早就被朱载堉以品行不端给赶出去了。

    朱轩媁伸手拦住蚂蚁前行的路,看着它们过一会儿就绕开了自己的指头,继续往前走。“我午时送饭,听他们说,广东地震了,死了很多人,好多百姓都没饭吃。而且还有瘟疫,当地官府寻不到好的法子,要封村。”

    她抬头用泪眼望着微微愕然的兄长,“封村,是不是说里头的人无论是好还是坏,全都要死?”

    朱常治默了半晌,沉重地点头,“是。”

    “那为什么父皇不叫人去救呢?”朱轩媁把自己脸上的泪痕给擦了,“我病了,母后就会令太医署好几个御医过来给我看病。为什么不令他们去给百姓看病?”

    她有些犹豫,也不知自己说的对不对,有没有记错。“叔父……叔父好像说过,有百姓耕作、经商,方有我现在的衣食,国库才能丰盈,父皇才能更好的治理大明朝。现在,一下子死了那么多人……”

    她的声音越来越低,新的事实和她原本的认知完全不同,于她一个孩童而言,是一场莫大的颠覆。

    “宫里的嬷嬷、都人,以前说的,是不是都是骗我的?专为了哄着我玩?看我是小孩儿,所以就不同我讲这些。”朱轩媁气鼓鼓地道,“可是我又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好好同我说了,我就能知道的啊。”

    朱常治前面听着还觉得妹妹懂事了,后面听了却是觉得有些无言以对。这还觉得自己讲道理呢,当日是怎么顶撞父皇、母后的?

    朱轩媁声音低低的,“隔壁医学馆不是每旬都会有义诊吗?叔父差我去帮过忙,好多人都说母后好,说要不是母后当年倡议,还拿出私房来,就不会有医学馆。皇兄,这是真的吗?”

    “是真的。”朱常治脸上满是骄傲,“就连义学馆,也是母后提出来的。馆中不少人都曾是我们的藩亲吧?父皇想要除藩……算了,同你说这个还早了点。反正吧,就是母后想要给父皇分忧,也想叫过得不好的宗亲过得好,所以才想了很多法子。”

    朱常治蹲的有些累,想着干脆坐在地上吧,反正起来了也就拍拍衣服上的灰尘。谁曾想,他屁股还没落地呢,就被朱轩媁给拉住了。“会把蚂蚁给压住的。”

    朱常治一愣,望着妹妹的眼神温柔了几分。他学着朱轩媁的模样,靠在尚算干净的墙根底下。“母后好与不好,不能单凭宫人们怎么说。他们是怀有私心的。你说人犯了错,该不该罚?该罚对吧,可受罚的人心里却会记恨上。”

    “所以……之前那些话,我都说错了,是么?”朱轩媁低头揉着自己的衣角,粗糙的布料没被揉破,反倒红了她的指头。“是我听信小人谗言,故意同母后作对。”咬了下唇,又特别小声地说,“可我是真心希望皇嫂能好起来,不是为着她好了能同我玩。”

    当然啦,如果能陪自己一道玩儿,那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朱轩媁把头靠在哥哥的怀里,很是无助地问他,“皇兄,你说父皇把我这么赶出来,是不是就不会再允了我回宫去?他、他……是不是早就不喜欢我了?”

    “怎么会呢。”朱常治心道,父皇可就给你这么一个换过尿布,他们几个大的全都没这福分。他可没在妹妹小时候见到一脚踹上龙颜的情景。“如果是现在的媁儿,父皇不会不喜欢你的。”

    朱轩媁嚅嚅地道:“可我以前把坏事儿都给做了呀。”在义学馆里呆了那么久,朱轩媁经的事也不算少,起码比在宫里待一月的还多些。“你知道我同赵厨娘还处得不错吧。”

    “嗯。”这是上回挨饿怕着了,后来就想法子去同厨娘卖乖,往后厨房里头就没少了给朱轩媁留的那一口。

    “可是她说,她年轻的时候不懂事,同人夜、奔……”朱轩媁抬头问,“是这个词吗?”

    朱常治噎了一下,不知道妹妹对这个词理解有多少。在他看来,这绝对是个不怎么好的词,也不应该叫妹妹知道,只能含糊着过去了。“赵厨娘怎么啦?”

    “她说,为着夜奔,她爹娘生她的气,都不要她了。好多年了呢,都不和好。”朱轩媁很担心自己真的会同赵厨娘一样。

    赵厨娘的事,朱常治也知道,这位是逢人就哭诉。年轻的时候因爹娘反对,同村里一个相好的男子私奔,可后头却发现这相好实非良配,两人不欢而散。

    可赵厨娘却也回不去了,家里只当她死了,再不认这个女儿。朱载堉见她可怜,便聘了做馆中的厨娘,也算是能有口饭吃。

    “这个……媁儿同她不一样。”朱常治沉吟了一下,也不知如何才能和朱轩媁说明白些,“赵厨娘她……不仅是祸及家人,还累及全族,整个族里的女子都会因她被人瞧不起。”

    朱轩媁小心翼翼地问他,“所以我犯的错还小一些是吗?父皇和母后还会要我是吗?”

    “会要的。”朱常治揉巴了下她的脑袋,把梳的好好的发髻给揉乱了,“不过还要过些日子。等皇姐和皇嫂生产了,才好寻由头把你接回去。”

    朱轩媁把下巴搁在膝盖上,“那还要好久诶。”她侧头看着兄长,“没有旁的法子了吗?”

    朱常治摇头,“我是想不出旁的法子了,要不你去讨好叔父?要是叔父开口,指不定还是行的。”

    朱轩媁是怵了这叔父,再不敢在他面前造次的,连忙摇头,“那还是算了,我、我再呆几日便是了。”

    “所以你哭,是为着这事儿?”朱常治刮了她的鼻尖,“放心吧,你且要回宫去给我闹新房呢。”

    朱轩媁眼睛一亮,“对哦,皇兄也要娶妻了。”她侧头去看哥哥,“五皇嫂好不好看?是个什么性儿?会不会……也不喜欢我?”

    “小孩子家家不要想太多。”朱常治轻咳一声,就是问他,他自己也不知道。“回头大婚了你就能见着了,也没多久。”

    朱轩媁点头,正要说些什么,就发现自己的身子开始不由自主地摇晃起来,伴随着耳边惊天动地的响声,几乎要聋了。

    屋顶上的泥沙纷纷落下,朱常治赶忙将妹妹护在身子底下,由那些瓦片砸在自己背上。待晃动和声音停了片刻,朱常治才小心翼翼地抬起头,发现他们倚着的这面墙似乎有些松动的痕迹。

    震天的响声又再次响起,朱常治拉着朱轩媁就跑。他也不知究竟要跑去何处,心里只念着只要跑到空旷的地方就好了。手里死死抓着朱轩媁,任身子如何摇晃,好几次险些跌在地上,也没有松开丝毫。

    朱轩媁跟在兄长的身后,紧咬住下唇,怎么都不愿让眼泪掉下来。这是她第一次觉得自己距离死亡那么近。

    “这边!往这边来!”朱载堉的声音不知从何处响起,朱常治的眼睛根本就来不及去看,凭着本能向声音的方向冲过去。

    义学馆中空旷的院子里,已经站满了人。朱常治等跑到了人群里,将朱轩媁搂在怀前站定了,才得了空喘气。

    朱载堉默默将人来回数了好几遍,在心中比对了几番,见无人伤亡,这才心安。

    在场的所有人都觉得奇怪,莫非是京师地震了?却也不像啊。还是老天爷又降下什么天灾来。

    人心惶惶。

    万历三十三年,九月二十五日,京师盔甲厂爆炸,库中火器、火药尽数被炸毁,当场炸死十人,附近守卫军士死八十三人,局中工匠及行人死者不计其数。

    雷霆之声甚至传进了皇宫,朱翊钧坐在乾清宫里都觉得微微摇晃。他正欲寻来内阁询问,却见首辅沈鲤已经带着其他几名次辅一同前来。

    “圣上,盔甲厂因支取火药不当,死伤甚多,恳请陛下降旨,速速安抚民众!”

    朱常溆面色凝重,要说些什么的时候,却见慈庆宫的一名小太监哭丧着脸跑过来,甚至推了门口挡人的太监。他一路跌跌撞撞跑进来,“扑通”一下跪倒在地,连连磕头。“陛下、殿下,太子妃叫这响声给惊动了,现下正要发动。”

    朱翊钧起身的时候有些急了,眼前发黑,“速速命太医署的人去,还有产婆……中宫可去了?”

    小太监带着哭音儿磕头,“娘娘已是在了。”他话音刚落,翊坤宫的太监跑了进来,“陛下、殿下,云和殿下因这震天之响受惊,现已是要生产了。”

    朱翊钧的声音在喉咙里滚动着,一桩又一桩的事接连而至。偏偏在这诸事扑面而来的时刻,他的脑子甚是清楚。

    两个同时生产,而他的小梦就只有一个。

    郑梦境此时在慈庆宫的产房外坐镇,面无表情,正好与她身边特特从宫外赶进来的胡家人相反。

    不是她不替胡冬芸担心,也不是她心中只顾念着女儿。

    身为后宫之主,天下之母,郑梦境便是心里再担心女儿,却也只能在慈庆宫里一直守到胡冬芸生产完毕为止。

    位越高,责任越大。这个道理郑梦境心中再明白不过,所以现今的苦滋味,也只有默默咽下。

    郑梦境咬了咬牙,让自己的心安定一些,转过头去宽慰边上担心不已的胡家人。“太子妃这不是头一回生产了,必不会有什么大碍的。”有过生产经验的妇人,第二回只要不遇上胎位不正,还是容易的。

    这就正好又说到了郑梦境的心坎里去了。

    虽然比胡冬芸的年纪长一些,可朱轩姝却是第一回生产,最最艰难的时候。熊廷弼不在她的身边,而郑梦境这个做母亲的,也无法陪在身边。

    郑梦境强忍着泪,不让自己哭出来。她多想可以冲到翊坤宫,不顾一切地走到产房里头,握住女儿的手,安慰她、鼓励她。

    偏偏老天爷似乎见她还不够难,驻守在翊坤宫的太医于此时差了人过来,报说云和公主胎位略有些不正,恐要难产。

    一阵头晕目眩,郑梦境几乎要往后倒下去,她强撑着自己留住最后一丝清明,安排了身边的刘带金亲自过去看。在刘带金离开前,紧紧拉住她的手,哽咽道:“而今,我身边最信得过,也就是你了。”

    刘带金什么也没说,福了身,当下提起裙裾就向翊坤宫的方向飞快地跑去。

    此时再顾不得什么礼仪姿容了。人命要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