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流光转-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者,杨云舒和宣惠都怀有身孕,杨云舒随时可能生产,而宣惠肚子里是裴家千盼万盼来的孩子。若因此伤了大人或是孩子,又该如何是好?

    宣惠看着二人脸上纠结的表情,笑道:“你们的顾虑我也知道。然而事急从权,现在还有比我和王妃出面更有效的办法吗?”

    许、孟两人默然。片刻后,许盛道:“那属下前去准备,一切妥当后来告知公主。”

    孟世仪道:“公主,那我留在您身边吧。虽然我没习过武,好歹也能当个传话跑腿的。”

    宣惠笑道:“小孟大人有心了。”

    她转身吩咐旌云:“姑姑,咱们去王府请嫂嫂吧。”

    旌云心疼地看着宣惠。说这位公主命好,也是真的好。从小就是元和帝的掌上明珠,又嫁了裴敏中这样知冷知热的好夫婿。可命途多舛也是真,还未及笄就父母双亡,家国离乱。如今好不容易怀上身孕,却还要像男人一样操劳这样的大事。

    “奴婢去给您找双软底的鞋子,等会儿怕是要在城楼上站一会儿。”旌云抹了把眼角的泪,转身进了内室。

    孟世仪觉得自己留在正房里不便,就告辞出来,在穿廊里等着。

    “哥哥,你怎么在这儿?”身后传来孟庭芳的声音。

    孟世仪转身,看到孟庭芳和裴璇夜还有另外一个女子正要往正房去。

    “公主等会儿要去鼓楼见百姓,你们莫去打扰了。”

    “孟大哥,出了什么事?”裴璇夜问道。

    孟世仪思忖了片刻,觉得还是告诉她们比较好。“……所以,可能不日金陵就要被围困,公主现在去城楼是要安抚人心。”

    出乎他的意料,三个小姑娘都没有露出恐惧的表情。裴璇夜甚至愤愤地说道:“我们也跟嫂嫂一起去吧!竟然说国公府人都跑光了,太过分了!”

    孟世仪扶额,无奈地说道:“告诉你们是不希望你们惊慌,不是要你们去添乱……”

    裴璇夜气道:“孟大哥,你这样说话也太伤人了吧!我们去怎么就是添乱了?不过是想替嫂嫂分担些!”

    孟世仪不留情面地说道:“你们去了,除了要分些护卫保护你们,还有什么作用?一个是金陵知府的女儿,有爹爹去,庭芳你去不去没人在意。一个是国公府的大小姐,可既然公主去了,你去不去也没甚差别。一个是……”

    他看着眼前这个姑娘,只觉得有些眼熟,却不知是谁。

    “裴双汐见过孟大人。我是璇夜的堂姐。”裴双汐屈膝,向孟世仪行礼。

    原来这位就是裴双汐。孟世仪忍不住多打量了她两眼,亭亭玉立,娴静如水,像朵刚要绽放的玉兰花。

    “哥哥,你失礼了!”孟庭芳笑道。

    孟世仪这才回过神来,连忙向裴双汐还礼。他故作镇定地咳了两声,耳根却慢慢地红了。

    “总之你们不能去,好好在国公府呆着。”

    裴璇夜有些生气,还要再说,裴双汐劝道:“孟大人说的很有道理。咱们过去,他们还要分心照顾,城中百姓只关心王妃和公主是不是还在,咱们实在是无关紧要的人。”

    这时,宣惠换好衣裳出来,正好听见这话,便笑道:“双汐说的不错,你们就好好在家待着,别忘了太夫人、国公夫人还有濯儿都要仰仗你们照顾呢!”

    裴璇夜气道:“嫂嫂!”

    宣惠正色道:“璇夜,现在不是任性的时候。你们把家看好,比什么都要紧,知道吗?”
………………………………

第三百二十二章 归来

    正在此时,前头却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宣惠发觉自己脑中的弦已经紧绷到快要断裂,任何动静都让她心惊。她深吸了一口气,轻抚着肚子,问道:“出了什么事?”

    守在正院门口的小丫头跑了过来,说道:“裴护卫回来了!”

    众人闻言皆是一喜,沅湘更是激动地眼圈都红了。

    宣惠却是脑中嗡地一声,猜疑、担心、忧惧齐齐涌上心头。只说裴戎真回来了,那裴敏中呢?

    她颤抖着声音问道:“世子呢?”

    小丫头惊慌地说道:“没,奴婢没瞧见……”

    众人脸色大变,宣惠提起裙摆就冲了出去,留在后面的人一片声地叫道:“公主慢些!公主……”

    一个风尘仆仆的身影出现在正院门口,宣惠收住脚步,定睛一看,是裴戎真。

    “戎真!世子呢?”宣惠死死地盯着他问道。

    裴戎真显得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迟疑地说道:“属下刚刚进城,没有见到世子爷……”

    宣惠方寸大乱,一颗心不停地往下沉,两腿有些发软。旌云眼疾手快地上前扶住她,半搀半推地让她在院中的石凳上坐下。

    “公主,这是怎么了?世子他怎么了?”裴戎真焦急地问道。

    宣惠觉得有些呼吸不上来,肚子里的孩子似乎感受到了她的情绪,开始不安地乱动起来。她一手抚着肚子,一手抓紧了旌云。

    沅湘哭道:“两月前,世子收到一封你的求救信,说你在雅州遇险,世子就带了二十个护卫去救你……怎么你回来了,世子还没见人影?”

    裴戎真惊得目瞪口呆,急切地说道:“我从来没有写过求救信!也从来没有遇到过什么危险!我过年时在雅州,出了正月就走了!”

    宣惠听他这样说,缓缓地闭上了眼睛。她很清楚,裴敏中这是落入了别人布好的陷阱,可会是谁呢?

    “我回川蜀去找世子!”裴戎真立时转身就要走。

    “站住!”宣惠叫道。她睁开了眼睛,长长地吸了口气,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你这样只身前去,与大海捞针何异?”

    “姑姑,”她转身吩咐旌云,“你与戎真去外院,看国公府有多少护卫,身手一般的家丁不算,只要习过武,世子训过的。”

    “戎真,你再辛苦一趟,带上这些人,一路寻过去。当初世子走时是坐了船往西走了,很有可能直奔雅州。你到时候注意驿站传信,若世子回来了,我就用驿站告诉你。”

    裴戎真犹豫道:“可眼下局势这样紧张,您身边不能没有护卫……我挑十个人带上,余下的……”

    宣惠突然大怒道:“这明显是针对世子的陷阱!你带十个人去顶什么用?我不是要你探查世子的踪影,我是要你把他救回来!全须全尾地救回来!少一根头发也不行!”

    说完,她便大哭起来。

    裴戎真吓得慌忙跪下,再不敢推辞。

    宣惠哭了一阵,才哽咽着说道:“戎真,一切都拜托你了……一定要找到世子,救他回来……”

    裴戎真郑重地磕了个头,说道:“公主放心,属下一定竭尽全力,必定不辱使命!”

    “你挑好人就赶紧上路吧……再迟两日,只怕金陵城就出不去了……”宣惠缓缓地说道。

    裴戎真起身,又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便匆匆转身离去了。

    “姑姑你去盯着他,让他把能带的人全都带上。世子……必须好好地回来!”

    “可国公府这边……您身边真的不能少了护卫啊!”旌云为难地说道。

    宣惠幽幽地说道:“若世子真的出事,留我一个人还有什么意思?”

    旌云急道:“公主!您总要想想肚子里的孩子!”

    宣惠勉强挤出来一丝笑容,说道:“姑姑放心,我不过发发牢骚罢了……我都已经想好了,先去王府吧!”

    *

    “……所以嫂嫂你搬来与我同住吧。咱们都住在一处,也省得两下里都要操心。本来我是想搬过来,免得你麻烦,可我那里还有两层婆婆……太夫人怕是不愿意过来,只能委屈一下嫂嫂……”

    杨云舒握着宣惠的手,柔声道:“自家骨肉,说什么委屈不委屈的话!我跟你去就是!只是侧妃跟兰姨娘……”

    宣惠想了想,问道:“她俩现在何处?”

    “侧妃在绣绮阁守孝,轻易不肯出来。兰姨娘眼下不在……早上跟我说回家去看看舅爷舅太太。”

    这个时候还出门……

    “先不管她,”宣惠果断地说道,“你叫人通知侧妃收拾东西,整理好了就去国公府。咱们先去鼓楼,等解了城里的燃眉之急后再回来收拾!”

    一顿饭的工夫过后,许盛亲自过来禀报:“王妃、公主,鼓楼那边都准备妥当,可以过去了。”

    宣惠起身,挽了杨云舒的手,说道:“嫂嫂,走吧。”

    杨云舒点了点头。

    两人在王府仪门上了轿子,在众多护卫的簇拥下,一前一后地往鼓楼而去。

    金陵城鼓楼前已是人声鼎沸。早晨的流言叫百姓心有余悸,怕官军不抵抗,弃城而去;怕官军抵抗失败,敌军掳掠屠城;怕敌人围城,致使金陵弹尽粮绝,发生人伦惨剧……

    太平盛世,黎民百姓不过温饱度日,不受饥馑之苦。战争离乱之时,百姓连求一存身之所都不可得,更遑论其他。

    听说王妃和公主都尚在金陵,百姓安心不少,至少官军会多使出一份力来守城吧!

    到了鼓楼,宣惠下轿,与杨云舒手挽手,款步走上鼓楼。

    “嫂嫂,你歇歇,我来说罢!”宣惠看杨云舒脸色有些发白,担忧地说道。

    杨云舒深吸了几口气,点了点头。

    宣惠看着城楼下密密麻麻的人群,朗声说道:“我乃大周朝宣惠公主,先帝第三女,安王幼妹,成国公世子裴敏中的妻子,我身旁的是安王妃杨氏。王爷与世子临走前,留下数万人守卫金陵,全部是成国公府亲兵,金陵的子弟兵!他们必定全心全意与我等一同守城,誓与金陵城共存亡……”
………………………………

第三百二十三章 出逃

    裴戎真清点好人马,辞别旌云,一行人匆匆往城外码头赶去。

    路过鼓楼时,他隐约看到站在城楼上的宣惠,看见她一袭红色的衣衫在风中飘动。

    这一切叫他想起了当年在京城时的那些日子。

    某天,裴敏中从崇文馆下学回来,便叫他赶紧收拾收拾赶往西苑。原本两人说好了要去城外遛马,裴戎真就有些不乐意。

    到了西苑他才发现,这所谓“要紧”的差事竟然是陪宣惠公主骑马,裴戎真更是无比泄气。

    从西苑回来后,两人并骑在街上走着,他便抱怨道:“京城人人传言,这宣惠公主骄纵跋扈,爱瞧不起人……上回西平侯府太夫人给国公爷写信,说让国公爷给您求娶宣惠公主,信还被您压了下来。怎么突然又上赶着去巴结人家?有安王爷陪着公主,您这过去不就是凑数么?”

    裴敏中笑着拍了他一巴掌,责怪道:“你怎么说话呢!”

    “如今的宣惠公主跟以前不一样了……她,很可爱,很有意思。”

    裴戎真很是不以为然,说不定只是因为宣惠公主如今长开了,看上了人家的美貌!

    当时是初夏,微风拂过裴敏中的发梢,他微笑着说着宣惠公主,眼睛亮亮地看着远处的夕阳。

    这桩婚事是裴敏中辛苦求来的,并为之付出了很多,放弃了很多。

    裴敏中的选择,裴戎真从来没有质疑过,他也无权过问。只是在内心深处,他一直认为在这段关系里,裴敏中付出多过收获,宣惠是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这一切。

    直到此时此刻,裴戎真看到城楼上那个,用不疾不徐的语调鼓励着金陵百姓的公主,才真切地感受到裴敏中为何就这样对她一往情深如斯。

    “……金陵现有三万士兵守城,火炮投石机刀弓箭矢无算。城中三大官仓未曾受战乱侵扰,里面尚有上百万石粮。即使敌军围城,这些粮食也可支持金陵百姓吃上一年!”

    “王爷与世子如今带着大军北上,眼看就要收复京城,光复大周。有运河之便,大军回撤,驰援金陵,不过只需月余的工夫。你们放心吧!”

    这些话一句一句地由传令官传达到城楼下的百姓耳中,他们欢呼起来。

    千百年来,百姓所求不过是自家平安,三餐饱暖。他们见杨云舒和宣惠仍在金陵,便放心梁瓒等人不会弃金陵不顾。

    杨云舒和宣惠俱是松了一口气,总算这顿工夫没有白做。

    “孟大人,围城近在眼前,从今晚开始实施宵禁,日落之后闭锁城门,等危机过去后再行解禁。您以为如何?”宣惠笑着问道。

    孟晔颇为赞赏地点点头,说道:“公主聪慧,我也正有此意。”

    他环顾左右看了看,低声道:“王妃与公主今日这番举动,足可以安抚金陵人心。您二位回去收拾一下,今晚城门落锁前,我安排人送您前往淮安吧!或者沿运河一路到开封府去,都比留在金陵稳妥。”

    宣惠看了看杨云舒,见她轻轻地摇了摇头,便笑着对孟晔道:“孟大人一番关怀之情,宣惠铭记在心。可如今恰逢乱世,山贼流寇不少。我与嫂嫂两个女流之辈,只怕还是在金陵更安全。更何况,我方才刚说了誓要与金陵城共存亡,半天没过就要出逃,岂不是也太伤人心?”

    孟晔劝道:“怎会只有王妃公主二人出走!必定有护卫随行……”

    宣惠正色道:“孟大人,金陵是王爷的龙兴之地,是世子的家乡。我可不愿他们在前头打天下,我在后头败他们的人心……”

    孟晔还要再说,杨云舒便笑道:“孟大人,我与宣惠俱想做那青史留名的巾帼英雄,您可不能妨碍了。您若再劝,就要显得是你不愿担我与宣惠两个人的责任了。”

    语气温温柔柔,里头的意思却有些重了。

    孟晔连忙赔罪,口称不敢。

    当下几人也不再多言,等城楼下百姓慢慢散去后,宣惠和杨云舒由人扶着下去,打道回府。

    宣惠回到国公府,坐下歇了口气,便命人将自己所居正院的东跨院收拾出来,给杨云舒和王妙言居住。

    外面便有护卫来传信:“启禀公主,今日王府兰姨娘回了娘家。待了不到一个时辰,她就带着人去了武夷岩茶店。我们正要跟进,后院有三个手底有硬功夫的人杀了出来,两边各有损伤。”

    宣惠吃惊,连忙问道:“可有人伤重?那李若兰现在何处?茶叶店里的人是谁?”

    那人回道:“有两个护卫手臂受伤,好在是皮肉伤,不要紧。兰姨娘还在里头。我们有人盯着茶叶店的前后门,我过来讨您的示下。”说完,他便垂手侍立,一言不发。

    宣惠的手放在太师椅的扶手上,食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这事儿有些蹊跷,能得裴敏中的护卫说一声功夫不错,那些人也算得上是高手了。那他们的主子当也不是寻常之辈……

    如果李若兰身后有这样的人回护,那她怎会到今天才发觉有人跟踪自己?

    若当时发现被跟踪,只需假装日常买茶叶,不与人接头也就是了,又为何要护卫大打出手?

    宣惠看了眼立在跟前的护卫,想起来他还在等自己的命令。

    李若兰如今还在茶叶店,那就继续等下去?正好看看她是与何人见面。

    宣惠刚要开口吩咐,电光火石之间,她猛然醒悟过来:既然有高手护在身旁,李若兰只管杀出去便是,又何必等自己去瓮中捉鳖?

    她急急地吩咐道:“快去通知孟大人,不必等日落,现在马上关闭城门!”

    “不,”宣惠转过来念头,又马上说道:“不要关闭城门,你们快分头去四个城门查验!这个女人身上疑点太多,千万不能跑了!”

    那护卫刚领命出去,外面又有一人飞奔而至:“启禀公主,汪以谦今日在家中宴客,方才席间他借口方便,就再没回去。现在汪家宅子里已没有汪以谦的踪迹了!”
………………………………

第三百二十四章 讯问

    “他倒真能沉得住性子,他大哥已经打到靖江了,他才要跑。这个质子当得也算是仁至义尽了!”宣惠冷笑道。

    “方才我已派人前往四个城门围堵李若兰,你们现在过去增援,盯着要出城的人,里面必定有汪以谦!”

    “是!”那护卫利索地应了一声,立马出门去了。

    宣惠转身吩咐沅湘:“你去王府告诉嫂嫂,说不用等李若兰了,让她跟侧妃收拾收拾就赶紧过来吧!汪以谦要跑了,说明兵临城下就在眼前了……”

    沅湘答应了一声,匆忙赶往王府去了。

    “采薇!”宣惠忽地又想起来李舅爷夫妇,连忙唤道,“去外院叫几个人到李舅爷府上守着。若里头问,就说是王府派去做护卫的!”

    李若兰身份有疑,这两个人只怕也逃不了干系!

    *

    从天光大亮到金乌西沉,宣惠坐在正房的宴息室里焦急地等待着。

    其实,事情到了如今这个地步,抓不抓得到汪以谦,已经不重要了。汪家人既不会因为汪以谦还在金陵城中,就投鼠忌器,也不会为了救出他而答应什么条件。

    可是,若就这样无视汪以谦逃走,宣惠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梁瓒行的是君子之道,除非迫不得已,不然不会用诡道。故而他待汪以谦这样的质子,明面上的礼遇都是有的。

    再加上汪以谦惺惺作态,刚到金陵就做出一副纨绔子弟的模样,日日流连在勾栏瓦肆中,同样迷惑了不少人。

    梁瓒的君子之道除了能够落得个宽和的好名声,旁的用处几乎没有。人质在金陵行动不受限制,背后做些阴私之事也无人察觉。

    就像这次的金陵之围,汪家人为何能来得这样快、这样巧?偏偏是在梁瓒走前最后一日,才冒出来行踪?

    算上集结军队,储备粮草武器,汪家至少要在梁瓒北伐前两个月开始谋划,在大军出征前十几日离开福健。一路小心翼翼,隐藏行踪。等被梁瓒发现时,再用剿倭作幌子,骗取信任。

    可恶,实在是可恶!宣惠一拳捶在茶几上,心中怒火难消。

    旌云叹了口气,上前轻轻地给宣惠揉着太阳穴。

    外头小丫鬟隔着帘子说道:“启禀公主,王妃跟侧妃过来了!”

    宣惠连忙迎了出去。

    杨云舒扶着结草的手,已经在人群的簇拥下走到了正院。

    宣惠一边领着她们往东跨院走,一边笑道:“要委屈嫂嫂住在跨院了……原本国公府还有好多旁的院子,可我想着还是咱们住一处安心些,也方便些……”

    她正说着,瞥眼看了眼走在杨云舒身后的王妙言,不禁吃了一惊。

    自从王妙言与李若兰相争处了下风,中间又发生裴沐身份被揭穿一事,后来柳夫人病情急转直下,突然病逝,一连串的打击让这个刚年满二十的妙龄女子面色苍白,表情木然且疲惫。

    回想当初,在自己及笄礼上,那个眼神灵动、面目骄傲的女子,宣惠不禁要为王妙言伤心起来。

    若她没有嫁进王府做侧室,而是在湖广众多的爱慕者中,挑选一个青年才俊,那么今日的王妙言应当不会是这个样子吧……

    王妙言见宣惠看她,嘴角向上牵了牵,却还是没有一丝笑容。“给公主请安,多谢公主急公好义,允准妾身一同过来伺候王妃。”

    语气恭敬、谦卑、漠然。

    宣惠不由放软了腔调:“侧妃只管安心在这里陪嫂嫂住着,若有照顾不周之处,只管来告诉我或者旌云姑姑。”

    王妙言蹲身福了一福,算是谢过宣惠。

    “公主!启禀公主,两个人都抓捕到了!”

    众人刚在东跨院正房坐下,外面便有护卫急匆匆地来禀报。

    宣惠松了一口气,高兴地对杨云舒说道:“李若兰想跑,我叫人给抓回来了。”

    杨云舒淡淡地笑道:“另一个人是谁?”

    “是汪以谦。”宣惠答道,“嫂嫂,我要去讯问李若兰,你要同去吗?”

    她看了眼杨云舒的肚子,又犹豫地说道:“要不你还是在这儿休息吧,毕竟今日也忙了一天,下午还爬了城楼呢……”

    “不要紧,”杨云舒站起身来,笑着说道,“我也想知道这兰姨娘是什么来头呢……”

    当下那护卫在前头带路,七拐八拐地来到了国公府外院一处偏僻的所在。

    “王妃,公主,”那护卫迟疑地开口道,“抓到这两人时,他们是在一起的……扮作一对乡下夫妻,想要趁乱出城去。”

    宣惠和杨云舒都有片刻的怔楞,李若兰与汪以谦相识?

    在那一瞬间,无数的线索涌了上来:李若兰的福州口音、武夷岩茶店、陈红莲,甚至还有那年春宴上汪以谦调戏李若兰……

    杨云舒心中有一丝痛快,还有一丝琢磨不明的嘲讽和苦涩。

    王爷啊,你好糊涂!为着这样一个女人,亲手断送了数年的恩爱夫妻情分!

    宣惠看着杨云舒脸上的表情,关切地问道:“嫂嫂,你还好吧?”

    杨云舒勉强笑道:“我很好,我等着你三哥向我负荆请罪呢……”

    她刻意的轻松的语调,越发让宣惠觉得,她与梁瓒是覆水难收、破镜难圆,唯有渐行渐远了……

    房间里点了几盏灯,到底还是没有通宵蜡烛明亮。手脚被捆着的李若兰头发散乱地靠在墙角坐着。

    她一身荆钗布裙,脸上未施粉黛。在摇曳的灯光下,她面上的表情晦暗不明。

    “陈玉莲。”宣惠诈了她一下。

    李若兰猛地抬头,看见是宣惠和杨云舒,便又低下头去。

    “你昔日的姐妹陈红莲因你而死,午夜梦回,不会心惊吗?”

    李若兰瑟缩了一下,娇小的身姿几乎要与墙角融为一体了。

    杨云舒看着她这个样子,心中五味杂陈,但还是忍不住问道:“那个孩子……是不是你自己做掉的?”

    李若兰缓缓地点了点头。

    “为什么?为了要搅得王爷家宅不宁吗?”杨云舒捏紧了手中的帕子。

    李若兰抬头,看了眼杨云舒的肚子,冷笑道:“草包糊涂虫梁瓒,这世上也只有你才把他当成宝贝,捧在手里放在心里吧?我并不稀罕,更不想给他生孩子!”
………………………………

第三百二十五章 做戏

    宣惠听见她如此羞辱梁瓒,不由怒道:“不得放肆!王爷为人,轮不到你来置喙!”

    李若兰偏过头去,轻蔑地哼了一声。

    杨云舒心中说不清是什么滋味,看着眼前这个骄横的女人,她竟无法与平日谨小慎微的兰姨娘联系起来。

    到底是年轻,没有见过风浪,来一个会做戏的,就把偌大一个王府都骗过了。

    “你到底是不是李家的闺女,王爷的表妹?”杨云舒问道。

    李若兰轻笑道:“我连我自家姓什么都不知道,又怎会知道是不是李家的闺女?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说不定我真的就是呢?”

    “你为什么会跟汪以谦一路逃跑?你在福健时是不是就认识他?”宣惠阴沉地问道。

    李若见她问起了汪以谦,就紧紧地闭上了嘴巴,一言不发地靠在墙上。

    宣惠心中有了三分了然,她笑道:“说起来,汪家带兵打过来的毕竟是汪以谦的长兄,他不过是在金陵做质子。看见两边起了战事,因为害怕出了昏招也情有可原。你呢,不过是想混进王府得个富贵,又或者汪以谦想借你之口在王爷面前美言几句……”

    李若兰不耐烦地转过头去,像是极不想听宣惠说的话。

    “总而言之,不是什么大罪。若你能说出实情,我就能在王爷面前保你无罪,还叫你二人平安离开,成就眷属,如何?”

    “呵,”李若兰嗤笑一声,“公主你就省省力气吧。我又不傻,这样的美梦,我从起初就没想过。既然没走成,落在你们手里,那我也是愿赌服输。要杀要剐,任凭你们!”

    宣惠平生除了一个李静媛,还少有人在她面前这样说话。她笑道:“你还真是天底下一个奇女子了,风尘中人倒少有你这样带着几分骨气的。”

    “那是你少见多怪!”说完这一句,李若兰似是还有些愤愤不平,又接着说道:“你们一个个金知玉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明明是井底之蛙,还要看不起旁人,当真可笑之极!”

    杨云舒沉默了这半晌,突然插嘴道:“被心爱之人送到别人的床榻上,心里不难受么?”

    “哼,”李若兰鄙夷地看着杨云舒,说道:“我们只论心,不论迹!梁瓒为着捕风捉影的事就能怀疑你,你心里才难受吧?大军就要压境,汪三爷还知道带上我一起逃,我知足了!要知道,你的夫君是夫差,我的人却是范蠡!”

    杨云舒被她这一番话说得哑口无言,心里坠坠地疼着。

    宣惠怕杨云舒受气惊了胎,便吩咐人看紧李若兰:“……每日茶水饮食都好生供着,捆在椅子上吧,省得她想撞墙自尽……王爷回来之前,她得好好活着!”

    护卫领命,宣惠就带着杨云舒走了出来。

    “嫂嫂……”她有些同情地看着杨云舒,“你莫要因为她的那些无知之言生气……”

    “无知吗……”杨云舒笑了一下,“我倒觉得她看得极明白,是我糊涂了。方才那句话不该问出来的。”

    宣惠疑惑地问道:“为何?”

    杨云舒幽幽地说道:“我那样说也不过是想看她伤心难过,凭什么她扰了我的姻缘,却还有个有情有义的人陪着她?可归根究底,伤害我的人也不是她。就算今日没有她,来日也会有别人,我又何必与她彼此为难……终究都是可怜人罢了。”

    宣惠气道:“等三哥回来,看他有什么脸来面对你!”

    杨云舒勉强笑道:“这都不重要了……”

    她抬头看了看天色,墨黑一片。“天晚了,我先回去歇着了。几日没见濯儿,也怪想他的,我就早些回去陪他了。你……也别耽搁太久了,”她看了眼隔壁亮着灯的屋子,里面关的应当是汪以谦,“这些事等王爷世子他们回来了,再问也不迟,你还是身子最要紧。”

    宣惠应了,命人好生送杨云舒回东跨院。等目送她出了院子,宣惠才进了隔壁的屋子。

    许是男女不同,汪以谦不像李若兰那样被捆着扔在角落,他坐在一把方背靠椅上,手脚都被捆在椅子上,一丝也动弹不得。

    他一见宣惠进来,就立马开始叫屈:“公主,我真是冤枉得很啊!我父亲送我来金陵做质子,他跟长兄商量的什么事我一概都不知晓啊!还是上回听见您说长兄要带兵打过来,我才慌了手脚。眼看着金陵城里人都说这两日就要兵临城下了,我太,太害怕,这才出了个昏招……”

    汪以谦一边急促地说着,一边暗暗地观察宣惠的表情。

    “公主,您也为我想想,若咱们大周跟我长兄这等乱臣贼子打起来,那我这做质子的还有活路么?万一他伤了几条人命,那金陵人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