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流光转-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李若兰虽得梁瓒几分喜欢,可出身太低,即便以后生了儿子,也不算太大的威胁。端的是要看她是个老实本分的,还是个冒尖要强的。

    可无论怎样,安王府平静的内院生活就此结束了。就是以后没翻起来什么浪花,她也要亲手把这池子水搅浑了。

    “吴嬷嬷,你找个妥帖的人去绣绮阁说一声,若侧妃不能在月底把抄的书按数交过来,那李家表妹进门前她就别想跟王爷圆房了。”
………………………………

第二百三十九章 垂钓

    数日之后,裴敏中带着大队人马回了金陵,队伍中两对膘肥体壮的大雁煞是引人注目。

    金陵城的大姑娘小媳妇又再一次沸腾起来,纷纷别有深意地告诉自己的夫婿:“成国公世子是带着人到洪泽湖捉到的大雁!在湖边荒郊野地里守了五天五夜才碰到雁群!”再小声嘟囔着带上一句:“上回我想吃城东头那家豆腐脑,你都懒得去给我买……”

    那些夫婿们也纷纷反抗:“你要是长得有公主一半的好模样,一半的好气度,别说吃豆腐脑了,就是卖豆腐脑的摊子我都给你买下来!”

    两个风口浪尖上的主角此时正在城外江边一艘小舟上钓鱼。

    宣惠一边看着裴敏中往钓钩上挂鱼饵,一边问道:“那大雁你放哪儿养着呢?怎么捉了两对儿回来?”

    裴敏中笑道:“你别闹我!这鱼虫儿还活着呢,扭来扭去的不好往上挂……”

    须臾他挂好了鱼饵,将钓钩抛入江中,这才说道:“我原本想放到乡下的庄子上,可这大雁着实得来不易,不放眼皮底下,我不放心。就叫了庄子上一个会侍弄家禽牲畜的老头子来府里看着,专门喂养这四只大雁。”

    “原本我也说一对儿尽够了,可又怕出了什么岔子,到时候也不吉利,就多捉了一对儿。横竖过几个月裴沐也成亲,到时候做个人情送给他也行。”

    宣惠坐在他身旁笑道:“还以为你多厌恶裴沐呢,难为你还能想着他成亲的事。”

    裴敏中耸了耸肩头,说道:“没办法,再怎么说他也姓裴,都是奉祀公的子孙,何必为难他呢。”

    宣惠一把摁住他,说道:“哎呀!你别乱动,仔细惊跑了鱼儿。”

    裴敏中笑道:“别说旁人了,你的东西可都备齐了?别丢三落四的,嫁了过来还得派人往娘家拿东西。”

    宣惠嗔道:“还有俩月呢,我就把箱笼收拾好了,三哥三嫂看着不心寒么?还叫别人笑话!”

    “我成亲的事情都是嫂嫂在忙,我想要搭把手吧,又觉得自己操办自己的婚事,有些不好意思。可都扔给嫂嫂一个人,我也于心不忍……她最近日子不好过……”

    裴敏中顿了顿,才接话道:“王爷纳妾的事我也听说了,当时的情景璇夜跟我讲了。你也只能劝王妃想开些,横竖王爷是个知好歹的,不会做出那等宠妾灭妻的事情来。”

    宣惠鼻子冷哼一声,说道:“三哥知道尊重嫂嫂、疼爱濯儿便好,要是偏心了,我也不顾什么兄妹情谊,非要跟他闹个明白不可!”

    裴敏中笑道:“咱们宣惠公主可是要大发神威呢!”

    宣惠捶了他一拳,裴敏中怪叫一声,笑道:“方才你不叫我乱动,这下可好,一条肥鱼被你一拳吓跑了。”

    宣惠拧了他一把,说道:“说真的,我心里真的是这样想的。实在怨不得嫂嫂心里憋屈……原先三哥对王侧妃那个冷淡样子,我还以为他是个柳下惠,心里只有嫂嫂一人。没想到不知哪里冒出来个表妹,三言两语就把他给迷惑住了……真气死我了!”

    “你气什么?”

    宣惠幽幽地说道:“这世道,男人强,女人弱。从来只见男人娶妻纳妾,妻子要抚养子女,还要照顾妾室,动辄便是一顶‘嫉妒’的罪名扣下来。我原以为三哥跟那些男人都不一样,像表哥似的,为着一个人守一辈子。结果倒好,原来都是我想多了!”

    裴敏中有些不解地看着宣惠,眼神很是疑惑。

    宣惠有些不高兴地说道:“怎么啦?想说我这些话都是大逆不道的疯话么?”

    裴敏中笑道:“微臣岂敢!只是,阿元如今才二十不到,你怎么就这么肯定他能守着钱氏一个人过一辈子?”

    宣惠一惊,才发觉自己光顾着发牢骚,倒把上辈子和这辈子给混淆了。

    “哦,我也不过是心里这么盼着,谁知道表哥是不是也如三哥一般,叫我后悔看错了!”宣惠打着哈哈,岔开了话题,“你最近可有秦朗的消息?他是要一直在开封府守着么?”

    裴敏中没多理会宣惠这番前言不搭后语的言辞,专注地看着水面,嘴里说道:“是啊,他是镇守何南的广威将军啊,没什么意外的话,他应当是一直在那儿守着。怎么了?”

    宣惠犹豫地了一下,把秦二娘的事说给他听。“身体倒是慢慢养好了,只是总得想个照顾二娘的法子。她这个人十分热心,对谁都好,可心里太实在,容易吃亏上当。”

    “叫她这么跟着我住也不是办法。秦朗如今势头正好,他的姐姐可不能被人当成了是下人。况且再过俩月我就去国公府了,要是带着她一起过去,日后秦朗娶了璇夜,叫国公府的下人们怎么看待二娘呢,没的落了秦朗和璇夜的面子。”

    裴敏中深以为然。他想了想说道:“你可知秦二娘多大年岁了?秦朗愿不愿意她再嫁?”

    宣惠笑道:“你要做媒啊?二娘还不到三十岁,似乎刚过了二十六。我们在武昌府的时候,秦朗就说过想叫二娘再嫁的话。”

    裴敏中道:“你方才说,我倒想起来一个人。我父亲的副将许盛。只是年岁差得大了些,他今年三十多,快四十岁了。两年前他妻子去世,留下两个女儿。他一直这么军营、城里两头跑,我看着也觉得辛苦。”

    宣惠沉思了一下,说道:“听起来是还不错,秦朗的姐姐嫁成国公的副将,也算是般配。可也总得两个人都愿意才行,秦朗是弟弟,也做不得他姐姐的主。要是哪天能安排着他们见见就好了。”

    裴敏中蹙眉道:“这事我可做不来……我给你提了个人选,你自己闹腾去吧!”

    宣惠嗔怪道:“许盛是你那边的人,我怎么好过去管他的事!不如你叫国公夫人出面?”

    裴敏中笑道:“我母亲是个最恬淡不过的人,可不爱管这些闲事。你也别着急,等两个月后你过了门,成了成国公世子夫人,再去管许盛的事,不就理所应当了么?”
………………………………

第二百四十章 劝解

    宣惠犹豫道:“那还要等好久呢!咱们是四月底的日子,这就还要两个月。正日子过后,认亲、回门、熟悉你家的事务,里外里又差不多一个月呢。再说了,我一个刚满月的新媳妇就张罗着给公公的属下做媒,还怪羞的……”

    裴敏中刮了一下她的鼻子,笑道:“你还知道羞呢!你到时候不大张旗鼓地不就好了。只悄悄安排着叫他们碰上一面,大致看个样貌。若是秦二娘觉得还行,就叫她写信去问秦朗。我们几个都在一起了好些日子,秦朗当是也知道几分许盛的为人。”

    宣惠拍手笑道:“这个主意好!九哥你该试试去做媒呢,感觉你会得很!”

    裴敏中怪道:“这都是你们女人家的事情,我可不爱做。要不是碰见你这个爱揽事的,我管这些闲事做什么!”

    到了傍晚,两人收了家伙,各自回家。

    宣惠将钓来的鱼送到平乐堂,又在那里吃了晚饭,和梁濯玩了一会儿,便回到致爽斋。

    刚坐下喝了一口茶,采薇便走过来跪下,然后笑道:“奴婢这几日跑了几趟,打听了些事情,求公主允准奴婢将功赎罪吧!”

    宣惠笑道:“那得看你立的功如何了!起来说话。”

    采薇这才起身回道:“奴婢装作跟外院的婆子闲话,打听到她们曾见过二娘与程先生一起说话,还,还,还见过几次程先生从二娘的院子里出来……”

    宣惠紧紧地皱起了眉头,问道:“这都是在秦将军在家的时候,还是不在的时候?”

    采薇答道:“都是秦将军不在的时候。她们还说以前见的时候多,二娘搬进内院前这一月就没怎么见过了。”

    旌云在一旁说道:“这倒是有些对上了。我与二娘同住这几日,她的情绪着实不好,时常背着人偷偷抹眼泪,晚上也熬着睡不着,像是有极重的心事。我也劝慰过她几次,只是她也不愿意细说到底是为了什么。”

    宣惠突然想起来那次从栖霞山回来,她去秦氏姐弟所住的小院,问秦朗可愿意娶裴璇夜。当时她在秦二娘的洗衣筐里看到了年长男子的衣物,那应该就是程朴的。没想到两个人来往了这样久,可为什么又突然断了联系呢?

    想到秦朗,宣惠又觉得一阵头疼。上一世程朴是梁瓒身边亲近王家的人,秦朗则是王锦堂的二女婿。这一世,自己好容易把秦朗拉拢过来,若是他姐姐嫁给了程朴,未免要徒增许多变数。

    可若人家真是两情相悦,自己又有什么立场棒打鸳鸯呢?

    宣惠叹了口气,吩咐道:“姑姑烦请你多上些心,务必问清二娘是否真的与程先生有情。若真是如此,我就去给三哥透个话。她没必要这样天天自苦,折磨自己的身体。”

    *

    平乐堂后院绣绮阁里,郑嬷嬷此时正在数着厚厚的一叠字纸。王妙言紧紧地抿着嘴唇靠在床头,两眼空洞地望着前方。

    郑嬷嬷数完笑道:“老奴数了三遍,都是五十篇,错不了了。明儿侧妃好好梳洗,咱们就给王妃送过去吧。”

    半晌,王妙言也没接她的话茬。郑嬷嬷走到她身边坐下,轻声劝慰道:“您也别再揪心这事了,把抄好的书一交,这事就算是过去了。现在任凭什么事,也没有比您跟王爷赶紧圆房要紧。”

    王妙言听见“王爷”二字便瑟缩了一下。她想起来当日来王府做客,她和妹妹偷着跑到外书房去看梁瓒。自己对他一见便是倾心,梁瓒那时对自己也很温柔,为何这些日子过去两个人反倒成了现在这副样子?

    王妙言越想越心酸,眼泪就又掉了下来。郑嬷嬷见状,忙拿了帕子去给她擦,口中劝道:“眼看苦日子就要到头了,侧妃且再忍忍吧!”

    王妙言哭道:“嬷嬷,你说王爷到底为何这般不喜欢我?明明当初他跟我说他不会始乱终弃,时间长了自然有我的好处……可我嫁过来一两年了,就他给我煎药那会儿有过几天好日子……如今更好了,一禁足就是半年!就算明日解了禁足,你叫我还有什么脸面出去见人?”

    这些抱怨的话,几个月来郑嬷嬷也听了无数。她无奈地说道:“侧妃您听老奴一句劝,您看看王妃,再想想马上要进门的新人,两个都是柔顺知礼的。您以后莫要再逞着脾气行事了,王爷他……不喜欢这样的。”

    王妙言闻言,放声大哭起来:“凭什么!都凭什么啊!我在家时也是爹娘的宝贝女儿,在湖广也是人人高看一眼的王家大小姐!怎么到了这里就处处被人踩在脚下,现在越发连个穷酸亲戚家的臭丫头也不如了!我不服,我不服啊!”

    郑嬷嬷看见她这样哭,也心酸得不行,陪着一起掉眼泪。“眼见着是要吃亏,咱们也都吃过亏了,您就收一收这个性子,就是装也得在王爷面前装得和顺些啊……前些日子王妃派人来传话,您也听见了,要是您再不过去认个错,新人就要抢在您头里了!到那时……纵使您日后生下来小王子,这也都是一辈子被人笑话的把柄啊!”

    王妙言恨恨地用手捶着床,一边哭一边骂道:“哪个山里头蹦出来的村姑,光凭着两下狐媚手段,就想一步登天了?就凭她这样的娘家,就够说一辈子的了!还想跟我争,门儿都没有!”

    郑嬷嬷见她还是不醒悟,只好委婉地再劝:“侧妃,您想想,娘家再硬挣,若是您不得王爷喜欢,在王府就还是硬气不起来……有老爷夫人在一日,自然是全心全意护着您。可等老爷百年后,咱们家就是二爷当家了……二爷是个帮里不帮亲的,您若胡闹上一二分,他就不见得会护着您。更何况日后二奶奶进门,还不知是个怎样脾性的人……”

    “要是您日后得了王爷喜欢,再生下子嗣,那这王府里除了王妃,就再没比您尊贵的女人了。娘家若有什么事,您也能帮衬一二。您看到那时候,二爷二奶奶还不得上赶着过来巴结您?反过来,那时候有二爷在娘家给您挣脸面,就连王妃也是没法给您比的!”
………………………………

第二百四十一章 下聘

    屋里的烛光忽明忽暗,叫郑嬷嬷看不清楚王妙言脸上的表情。她起身拿了小银剪子,把烛芯剪了剪,端到床头,看见王妙言还在抽抽噎噎地哭着,神色倒是平静了许多。

    “侧妃,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王妙言缓缓地点了点头。

    转眼间,三月就到了。金陵城里阳春三月,正是人们褪下整个寒冬的臃肿,换上春衫出门踏青的好日子。

    三月初二是成国公府到安王府下聘的日子。两家虽然在一条街上,可国公府的聘礼太多摆布不开,只得打头的人先绕到前街,再从东边的街口进入王府。

    裴敏中安排了不少亲卫沿街保卫,又请孟晔派了些金陵府衙的排军拦住两边的街道。虽然未曾净街,秩序倒还井然。

    金陵城的老百姓一早儿就有不少看热闹的人守在国公府前街,到了吉时前后,道路两旁更是被围得水泄不通。

    有一人想要到前头去买些茶点,却是怎么挤也挤不动。他有些不耐烦地抱怨道:“一个个都闲得没卵事?只顾闲着看人家的热闹!”

    旁边一人笑道:“你老人家忙得卵疼,不也跟咱们挤在这儿瞧?”

    那人气道:“我家就在这两边住!出门去吃茶点,谁知道被你们这些人挤得半个时辰也没挪上两步!”

    旁人笑道:“哟!能住在这儿,那可是贵人了!知道您老人家不稀罕,咱们这些人可从来没看见过什么好东西呢!”

    那人道:“看你这年纪,当年前头那位世子娶妻时你没见过?”

    “嗐,那哪儿能跟这个比?我听说刚去的成国公极有本事能赚钱,世子眼下又要娶这天下最尊贵的公主娘娘,国公府不得舍下血本来下聘?有钱就得使在刀刃上,您也看上两眼,保准亏不了!”

    正在这时,街上突然喧闹起来,原来两队亲卫打头,第一抬的聘礼已经出了国公府的门。上面摆放着一对儿扁平尖头谷纹玉圭,通体润泽莹白,隐隐生光,是罕见的和田羊脂玉玉圭。

    接下来便是那对裴敏中从洪泽湖打来的大雁,被人拿大红缂丝缎子包了起来,一左一右两个人抱着走。

    后面的聘礼陆陆续续地出来,有四株三四尺高的珊瑚树,半人来高的金灿灿的鎏金掐丝珐琅西洋钟,成套的各色宝石头面,数不清的名贵绸缎,末尾还有一抬十八对赤金打造的兔子。

    每一抬聘礼出来,便听见围观人的吸气声,接着便是啧啧称赞声,感慨成国公府不愧是百年世族,端的是富贵无匹。

    国公府内正房里,太夫人正在太师椅上坐着,嘴里抽着水烟袋。韩夫人和裴沐在一旁陪着说话。

    太夫人对着裴沐说道:“九郎今日下聘,你母亲倒还罢了,毕竟是孀居,总得避忌着些。你这个做堂弟的也不去搭把手,只管睡到日上三竿才过来。等你娶亲的时候,少不得要借九郎的人使使,你连这点面子情都懒得做,看你到时候怎么跟九郎开口!”

    裴沐一边在果盘里挑拣着蜜饯,一边笑道:“祖母,您怎么知道我没去?我一起来就过去了,看着聘礼发得差不多了才过来的!我好不容易在家里待一天,您就只管说我!”

    太夫人呵呵笑道:“你既然去过了,人情也就算送到了。到底还是王家舅爷有些本事,把你这个不成体统的倒也调教得像个样子了。”

    提起来终日绷着脸的大舅子,裴沐便觉得头疼。王聿是个走正道的君子,裴沐惯会的那些歪门邪道,他一样也看不上。加上他是在军营中历练出来的,崇尚力量与本事,敬重的是裴敏中这样的人,最瞧不起的便是裴沐这种绣花枕头、纨绔子弟。

    王聿近日在金陵无事,就常常拉了裴沐去城外大营操练。太夫人和韩夫人虽然心疼,可也知道再不下狠劲调教裴沐,这辈子他们也别想再跟裴敏中争夺什么了。

    韩夫人笑道:“九郎的聘礼你可瞧了?觉得如何?到六七月份咱们去王家下聘的时候,少不得也得按这个来。”

    裴沐咬了一口蜜饯葡萄,嫌太甜,就扔在茶几上,然后答道:“挺像样的,什么都有,金珠玉器都不少。尤其打头的那对儿羊脂玉圭不错,成色极好,我竟没见过那样大的,还是一对儿。”

    太夫人听着便觉得有些不高兴,说道:“那个你就别想了!那玉圭是亲王下聘才能用的东西,人家九郎是娶公主,也不算逾制。咱们算什么!你还敢想这个!”

    裴沐嘿嘿笑道:“我又没说眼热他什么,不让用玉圭咱们就不用呗。不过,这次九哥下聘,公中给出了多少银子?我看那堆东西,没有七、八万两是下不来。”

    太夫人一惊,问道:“你没看错?”

    裴沐便算起账来:“黄金有价,玉无价,那对玉圭算五千两不算多。四株珊瑚树,红艳艳的,打碎了做首饰也能卖上万,整株的怎么着也得三千两一个吧。那堆首饰头面,大的便有指头肚大小,小的也有米粒大,零零总总得有十几块二十套……”

    太夫人与韩夫人对视一眼,两人都觉得十分惊讶。

    “我还真没想到,二叔这么能挣钱。该不会是贪了军饷吧?”

    太夫人摇摇头,说道:“不会。老二这个人,说到底心不坏……对朝廷的忠心跟你公公比起来也不差。我只说他那些年忙里忙外的瞎折腾,没想到还真给九郎娘儿几个挣下来这么大一份家私。”

    裴沐惊讶道:“九哥下聘这些竟不是公中出的钱?”

    太夫人白了他一眼,说道:“公中的钱都是你祖宗辛辛苦苦攒下来的,为什么要给他使?你这混小子一个都不见得够花,还禁得住给旁人花?”

    裴沐心里觉得不妥当,可说到底祖母也是为了自己,便也没再说什么。

    “你去东园这几回,冷眼瞧着那宣惠公主是个什么样的人?”

    韩夫人想了想,说道:“看着是个聪慧的,从小也是先帝捧在手心宠大的,估计这个脾气也不会小。说来也怪,九郎不是个好脾气的,这两个人也不知道怎么就能对上了,还处得这样好。”

    太夫人冷笑道:“年轻时谁没两天好日子?端看往后的日子罢!”
………………………………

第二百四十二章 双生

    东园这边,国公府送聘礼的人陆陆续续都散了,聘礼都被摆在了平乐堂的院子内。

    宣惠和杨云舒正挨个来回看,后面还跟着神色平静的王妙言。久未出门的钱荔娘也挺着肚子由丫鬟搀扶着在正院里看裴家的聘礼。

    “别人都说那头几抬聘礼好,我只觉得这十八对金兔子不错。裴世子真是有心了,知道你属兔,就特特打了这些送过来,个个也看着可爱。”钱荔娘笑道。

    “钱姐姐,你累不累?我叫人搬个椅子过来给你坐吧?”宣惠看着钱荔娘用手扶着腰在那里走,担心地问道。

    钱荔娘笑着摆摆手,说道:“哪里就那样娇气了!都怪我头三个月吐得太厉害,吓得你表哥只差把我供起来了!现在快五个月了,不再吐了,又有大夫说得多下地走走,不然不好生。要不然今天你表哥还不放我出门呢!真真要把我憋气死了。”

    听着钱荔娘口中这番娇滴滴的抱怨,王妙言抬头看看她已经显怀的肚子,刚想讽刺她肚子比旁人大,蓦地想起上次被责罚可不就是因为她么?遂咬紧牙关忍了忍,可不能再为了逞口舌之快栽跟头了。

    杨云舒笑道:“你不必跟我们客气,若是觉得累了,就吩咐丫鬟一声。她们闲着也是闲着,正好伺候伺候你,抻抻她们的懒筋。”

    王妙言指着地上那两只大雁,笑道:“我倒觉得这两只大雁好得很,意头好,还是裴世子亲自带着人跑了几百里路抓回来了。可惜当时我没瞧见那阵仗,听说是极热闹的呢!”

    杨云舒点点头,说道:“裴世子这点儿最好,该讲究的时候,一毫也不马虎。知道咱们宣惠的脸面便是他的脸面,所以这婚事礼仪走下来,都是极认真的。”

    “不知当时王爷娶王妃进门时,可也是王爷亲自去捉的雁?”

    杨云舒面上闪过一丝不虞,自己成亲时梁瓒还是那个在宫里不受重视的三皇子,杨家和梁瓒两边都极力低调,生怕太招眼了遭人弹劾。现在想来,虽然也是礼仪齐备,可终究还是有不少遗憾。

    “咱们大周会典里,亲王纳征礼没有大雁这一样,祖宗手里没这个规矩,所以便没有。”

    王妙言心里气苦,自己好不容易拉下脸来奉承杨云舒两句,谁知道功夫不熟练,一下子拍在马蹄上。她七情六欲不上面的本事还不高,被杨云舒这样不咸不淡地顶了回来,立时脸就耷拉下来,过不多时就指个由头告退了。

    宣惠这边把聘礼看得差不多了,杨云舒便叫人好生都收到库房去,自己挽着钱荔娘进了正房宴息室。

    “你快坐下来歇歇吧,在院子里转悠了这么多时,仔细累着了。”

    钱荔娘笑着应了,坐下来喝了口茶,又说道:“我看王侧妃如今脾气倒是变了许多,不似以前那样张扬拿乔了。”

    杨云舒冷笑一声,说道:“她要是再不拧过来她那个脾气,那可真是没救了。以前她没进门时,就听人说王家大小姐如何八面玲珑,如今看来,不过如此。眼见李家表妹要进门了,她还没有圆房,要不是我教她,她还只管逞着她那个牛脾气在后院里憋着。”

    钱荔娘感叹道:“到底还是王妃心善,还知道教教她。多少人家的大妇巴不得见妾室犯糊涂呢。日子可都定下了?”

    杨云舒轻叹了口气,说道:“我不如此,还能怎样?旁人家的正室若真不顺心了,还能拼着贤惠的名声不要,做个恶人,偏偏我就不行……”

    钱荔娘笑道:“这是我的不是了,勾着你说起来这样的话。外面的人,谁提起来王妃不说一声气度高华,是王爷的贤内助?不要紧的人就莫要教她扰了你的心绪,毕竟还是只有王爷和小世子才是要紧人。”

    杨云舒笑着拍拍她的手,说道:“好妹妹,你莫要吃心,我知道你的意思。侧妃圆房定在五月初二,当初她进门时那样大的排场,这回王爷说也不宴客了,只家里摆桌酒,意思一下就完了。”

    “那,那位呢?李家表妹什么时候进门?”

    杨云舒道:“两个人错得也不远,侧妃是五月初二,李表妹是六月初十。”

    宣惠在一旁笑道:“你们俩说起来别人的事就没个完,说说自己的吧!”

    杨云舒笑道:“新娘子不耐烦了!你想说什么,我们陪你聊。”

    宣惠嗔道:“嫂嫂!”她转头问钱荔娘,“今天我恍惚听见有人说姐姐的肚子比一般五个月的要大,我看你身上也还是瘦,怎么肚子反倒比旁人的大呢?”

    钱荔娘抿嘴一笑,悄声道:“大夫说,看脉象,我这胎有可能是双生的……”她说完,又赶紧补充一句:“我跟你们先说了,可不要跟别人再说,省得到时候没有,又惹人笑话。”

    宣惠一听,又是欢喜又是担忧。杨云舒也连忙问道:“这可真是大喜!只不过生产时也容易凶险,等忙完宣惠的婚事,我就帮你找几个老练的稳婆来。薛公子可知道?”

    钱荔娘笑道:“他自然知道。每次大夫来,他都在旁边盯着。人家诊完脉,他还要乱七八糟问上一大堆!”

    杨云舒点点头,说道:“总之你们可要当心,月份越大,越要多出来走走。我以前听宫里的老嬷嬷讲,这样生产的时候更容易些。薛公子身边伺候的人你可安排了?”

    钱荔娘听见这话便低了头,杨云舒劝道:“不是我要说这话惹你不高兴。当初我怀濯儿时,王爷身边也没什么人。可当时国家危难,王爷也顾不上这些。现在想来我倒是后怕,万一那个时候被心思不正的人钻了空子,那倒是麻烦了。与其到了那个地步,还不如你安排个自己放心的人。”

    她转头对宣惠说道:“这话也说给你听……荔娘是刚成亲,你是马上要成亲,都是开头情热的好日子。可也不能不想着将来的事……”
………………………………

第二百四十三章 临近

    钱荔娘抬起头,勉强笑道:“我倒不是为这个……刚怀孕时我便也想过这个事,可身边亲近的丫头我都想着要放她们出去与人做正头夫妻去。留在身边,我怕自己没那么大度,反倒害了她们……后来跟相公说了,相公倒跟我置了气,说我不信他。后来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谁知道那日母亲来看我,带了一堆东西过来,还有几个女子……都是杏眼桃腮、身条丰韵的……”

    宣惠听到这里,心中便堵了一口气,为何这年月做女人就这样难?杨云舒被王妃身份所限,为名声所累。王妙言,李若兰,桩桩件件都是违心事,可都还要她去亲自操办。

    钱荔娘与薛元翰两个多有磨难,兜兜转转最后才成了眷属。谁知怀孕的喜悦还没过,自己的亲生母亲就带着人上门来添堵。

    杨云舒叹气道:“那薛公子怎么说?”

    钱荔娘这才添了几分喜色,说道:“我母亲也没好意思明说,想着这些事大家都心照不宣。只交待我几句,说这些女子的卖身契都在她手里,叫我放心使唤。若是人不安分,只管打发回去。”

    “起头相公叫我都收下,我还哭来着……结果相公帮我把卖身契都从母亲手里要了出来,随后就将家里还没成亲的护卫挑了几个,当天就配下去成婚了。”

    杨云舒听得一怔,旋即便笑道:“真怨不得旁人说他,薛公子这样的行事还真是不按常理。”

    听到这里,宣惠才松了口气,好歹薛元翰没辜负自己对他的一点儿期望。

    随着婚期临近,宣惠越来越有些患得患失。一方面,她很清楚这个世道男人三妻四妾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即便是驸马,皇家也从来没规定过不许纳妾。可另一方面,她完全无法接受裴敏中有其他女人。莫要说是纳妾,就是有通房丫头,她都很难承受。

    可如果真这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