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流光转-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裴敏中回握住她的手,说道:“正是王爷我们商量过了,才决定把秦朗留下来。我们这一走,要带走不少护卫,戎真也会跟着我走。可家里还有王妃、你还有小世子,总得给你们留个有真功夫在身上的。他自己也愿意的。”

    宣惠心里一阵无语,人家是有大将之材,统领千军万马的人,你们怎么就让他做个护卫? 
………………………………

第一百三十章 意乱

    “你们莫要小瞧了秦朗,他是能领兵打仗的人!”

    裴敏中一边伸手给她擦嘴边的糕饼屑,一边笑道:“我知道!只是这两年王爷手里没什么兵,要靠江南富庶之地攒钱征兵。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守好眼前的地盘,积攒钱粮和王爷的人望。你不要着急,日后有秦朗忙的时候。”

    “好吧……”宣惠两个指头捏起来了第二块点心,“明天你就走了,那什么时候回来啊?”

    裴敏中看着她笑道:“怎么?舍不得我走么?”

    宣惠喝了口茶,把嘴里的点心咽了下去,才夸张地叹道:“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呀!”

    裴敏中拿指头轻轻弹了一下她的脑门,说道:“别说这种丧气话。再说了,你夫君现在就是国公世子,还觅什么封侯?”

    宣惠摸了摸脑门,嗔道:“讨厌……怎么这么使劲……”

    裴敏中把脸凑过来,轻轻吹了吹被弹的地方,柔声道:“我错了好不好?”

    他拉了宣惠坐在自己怀里,亲着她的脸颊,低语道:“你和王爷是先帝的亲骨肉,如若不争天下,那日后就连自保也不可得……为了我的阿姝,我怎么也要帮着王爷争上一争!”

    宣惠回转身子面对着他,两条玉臂绕过他的脖子,眼中满是绵绵情意:“九哥,你……”

    身处在暗香萦鼻的闺房,怀里抱着如玉的美人,裴敏中真不知此身何处,今夕是何夕了。

    他猛地将宣惠搂紧,感受着她胸前的柔软紧贴着自己的胸膛。他此生头一回这样贴近女人的身体,只觉得浑身热血沸腾,喉头发干。

    宣惠整个脸都在发烧,连脖子根儿都红了。她像所有的怀春少女一样,内心带着羞涩和一点点期待。她不敢看裴敏中灼灼的目光,只好掩耳盗铃般地闭上了眼睛。

    裴敏中心跳如擂鼓,宣惠白里透红的肌肤和颤动着的睫毛,美得让他觉得惊心动魄。他的嘴唇轻轻地贴上了宣惠的唇,那柔柔的温温的触感让他迷恋到痴狂。

    他用舌头撬开宣惠紧闭的牙关,与里面那条香舌痴缠起来。

    一盏茶的工夫过后,宣惠轻轻地推开了裴敏中,面色如霞地抱怨道:“你……你让我喘口气呀……”

    她感觉到有什么东西硌到自己了,就扭了下腰身,换了个坐姿。

    裴敏中的表情就更痛苦了。

    宣惠见状,忙问道:“可是压到你了?”

    裴敏中摇摇头,意志力全都集中在了下半身。

    宣惠以为他疼得都说不出来话了,一双素手在他的大腿上不轻不重地按着:“可是压到这里了?这样捏捏按按会不会好一些?”

    裴敏中感觉理智随着她小手的动作正在一点一点地快速崩塌。他突然间“嚯”地站起身,打横将宣惠抱起,大跨步地走向她的床榻。

    宣惠只来得及低低地惊呼一声,就被裴敏中放到了床上。她胸脯急促地起伏着,心中大约知道裴敏中想做什么。她眼睛泛着泪光,恳求道:“九哥,我们……不能,不能这样……等到咱们,那个,成亲,我就……”

    看到她的泪光,裴敏中脑袋变得清明起来。他坐在床边握着宣惠的手,说道:“是我不好……唐突了你,你可不要生气……我等着你……”说完,他拿起宣惠的手放在唇间吻着。

    这时,外间响起了旌云姑姑不高也不低的声音:“时候不早了,世子爷还是早些回去安歇吧!莫耽误了明日的正事!”

    宣惠惊觉时辰已经很晚了,不由埋怨道:“都是你……轻薄于我……明日要被旌云姑姑骂了……”

    裴敏中笑着在她的额前、眉间、脸颊落下几个吻,说道:“好好在家待着,等我回来。”

    说罢,他便出门去了。外间传来他跟旌云说话的声音:“多谢姑姑容许裴九与公主相见!告辞!”

    旌云过了一会儿才走进屋来,看到宣惠满脸通红,发髻有些散乱,但衣裳还是完好的,就松了口气。

    她上前唠叨起来:“公主!虽说您与世子爷已有婚约,可终究你们都不小了……万一成亲前做出什么事体来,您让我怎么有脸去见娘娘?”

    宣惠脸红得要滴出来血了,她喃喃地说道:“哪能有什么事体,我,我明白着呢……”

    旌云叹道:“人都道世子爷对您倾心,我看您啊,也对他是一百个满意……以后可不许再这样了,小心一个擦枪走火,我就告诉王爷去!看王爷怎么收拾他!”

    宣惠点点头,旌云帮她去了簪环,又忍不住说道:“今日去了世子爷家一看,真是……当初娘娘看中他一点,就是家里人口简单,您嫁进去没有京城那些勋贵家里的烂污事。这下可倒好了……那边跟乌眼鸡似的,恨不得活吃了国公夫人几个……”

    宣惠定了定神,笑道:“那边不过占个孝字,好吃好喝供着就是了。国公夫人也是因为国公爷是嗣子,尤其怕人说忤逆不孝,这才成了如今这样。您别忧虑,我心中自有计较。”

    旌云哀叹一声,说道:“但愿如您所说……明儿还得跟王妃去鸡鸣寺呢,您早些歇息吧,我叫采薇进来值夜。”

    一夜无话。

    次日一早,宣惠梳洗打扮一番,去了平乐堂。

    梁瓒已经出发了,只留下杨云舒抱着梁濯在吃早饭。

    宣惠看见梁濯也在饭桌旁,就把锦凳挪得离他远远的。梁濯不知道姑母嫌弃自己,只一味地长着没牙的嘴对着宣惠傻笑,围嘴上全是亮晶晶的口水。

    杨云舒笑道:“妹妹快吃些,今儿是府尹孟大人的夫人和小姐邀咱们去,约了巳时在鸡鸣寺山门前碰面,去迟了可不太好。”

    宣惠指着梁濯道:“这小祖宗也跟着咱们一起去?”

    梁濯见姑母手指对着自己,笑得更高兴了。

    杨云舒慈爱地拿帕子擦了擦他嘴角的口水,笑道:“他也跟着去,家里没人,把他留家里我不放心。”

    这时外面有下人来报:“成国公府大小姐过来了。” 
………………………………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二

    宣惠疑惑地问道:“可是嫂嫂邀了她同去的?怎么姜夫人没一起来……”

    杨云舒摇了摇头,还未说话,裴璇夜就进来了。她今日一身藕荷色襦裙,外面套一件鸭卵青的半臂,发间簪两朵米粒大小的珍珠串成的珠花,清新雅致,也是守孝的打扮。

    “王妃、公主莫怪我不请自来,”她走进屋来,嘻嘻地笑道,“我听说您二位今日和孟夫人、孟姐姐一起出门,就自觉过来做个陪客。”

    杨云舒笑道:“求之不得呢!大小姐略坐坐,我和公主收拾一下咱们就走。”

    宣惠匆匆地吃着饭,冷不防裴璇夜问道:“咱们去鸡鸣寺可是要出城的,金陵城外虽然没什么山贼强盗,但二位身份贵重,还是谨慎些为好。”

    一句话说得杨云舒犹豫起来:“这……王爷走时家里身手好的护卫带走了大半,其余的也还能用吧……”

    宣惠想起了秦朗,便说道:“秦少侠未曾跟三哥出去,咱们叫了他来就是了,正好也带着秦二娘出去逛逛,她在家里估计也闷坏了。”

    听到秦朗也在,杨云舒便眉头舒展,笑着点了点头,吩咐身边的丫鬟:“结草,你去跟秦少侠和二娘说一声,让他们收拾一下跟咱们一起出门。”

    结草上前笑道:“方才秦大爷已经过来了,正在院门口等着呢。”

    裴璇夜听见这话,拿起茶盅悠闲地喝了口茶,遮掩住了嘴边浮起的一丝笑意。

    等早饭撤下,屋子里忙乱了一阵,众人就都收拾停当,出了仪门上了马车,听着马蹄嘚嗒嘚嗒的声响往鸡鸣寺走去。

    到了山门,杨云舒等人下了马车,才发现孟家母女二人已经在那里等着了。杨云舒忙上前笑道:“这可真是我的不是,累得您二位在这边好等!”

    孟家母女向杨云舒和宣惠行了礼,看见裴璇夜也跟着,不由笑道:“大小姐多日不见了,还当世子回了家,把您圈在家里收性子呢!”

    裴璇夜嗔道:“夫人这话说的!我平日里也没有天天往外跑啊!”

    孟小姐笑道:“对,没有天天,是隔天!”

    孟夫人怪道:“就只顾着在那里说嘴,还不快过来拜见贵人!”

    孟小姐冲着裴璇夜做了个鬼脸,快步上前向杨云舒和宣惠施了一礼。

    “这是我的小女儿庭芳,她上头两个姐姐都出嫁去了别处,家里只剩她跟大郎两个,未免有些爱胡闹。”

    杨云舒使了丫鬟过来,送了一端表礼作为见面礼。

    孟夫人和孟庭芳忙谢过。

    杨云舒与孟夫人相携进了寺院,虔诚地在大雄宝殿和观音楼都上了香。杨云舒还专门叫乳母抱着梁濯在佛前拜了三拜:“愿佛祖保佑我儿,身体康健,岁岁平安。”

    宣惠看着梁濯白胖的小脸和黑葡萄似的眼睛,心里无论怎样也不能把一代雄主高宗跟这个满嘴口水的肉团子联系在一处。

    裴璇夜却没进观音楼,她见秦朗穿着一身皂色圆领窄袖深衣,一言不发地和护卫们守着门口,便踱步过去,笑嘻嘻地问道:“你就是那个卿北淮卿大侠的徒弟吗?”

    秦朗看了她一眼,默默地点了点头。

    裴璇夜倒激动起来:“啊!你真的是啊!快跟我说说你都从你师父那里学了些什么?”

    秦朗面无表情地答道:“学了六韬、黄公三略、孙子兵法、射御和杨家枪法。”

    裴璇夜纳闷道:“没有学轻功和点穴之法吗?”

    秦朗道:“某未曾听过这两样功夫。”

    “不对啊,你师父不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大侠么?”裴璇夜两只大眼睛忽闪忽闪地盯着秦朗,“不会轻功,打不过敌人的时候,还能用点穴制住他们。可是要是两样都不会……”

    她摸着下巴沉思道:“莫非你们师门练的是金钟罩铁布衫?”

    秦朗别过脸去,觉得她的眼睛有些晃神。他沉声说道:“小姐说的这些都是话本小说上的功夫,我从未见人练过。”

    “真的啊?”裴璇夜一脸失望的表情,“我还以为卿北淮就是话本子上的那种大侠呢!就是那种,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在水上能走路,一手飞出去五个暗器,一个暗器扎死一个人的那种!”

    她突然又变得兴致勃勃起来:“哎,你知道吗?有个话本子里写着,京城附近有个大侠,能日行千里,像神行太保戴宗那样的!然后有一次他跟人打赌,去偷一个已经致仕了的尚书存在黄鹤楼顶楼夹层里的宝物。噢对了,你就是武昌人,说不定听说过呢!那个尚书可坏了,那些宝物都是他多年搜刮来的民脂民膏……”

    秦朗打断了她的话:“若是多年搜刮的,黄鹤楼顶层那么小,又是在夹层里,怎么放得下?况且,这样的东西,他不放在家里,怎么还要存在黄鹤楼?”

    裴璇夜被问得张口结舌,她想了想,说道:“他这样做,必定是有原因的。至于原因是什么,我忘了。”

    秦朗道:“听起来更像是他专门放在那里,就等着那贼大侠去偷。”

    裴璇夜摆了摆手道:“嗐,那怎么可能!好歹也做过尚书,怎么会那样傻!对了,”她又忽然神神秘秘地问道:“我在街上看到有人胸口碎大石,这个你总会吧?”

    秦朗无奈道:“我学得乃是正经的武学,兵法和君子六艺均有涉猎,并不是小姐想的那种街头杂耍卖艺的……”

    “再者说,那些胸口碎大石、口喷火龙什么的,都是有机关和诀窍的,并非苦熬三伏三九天练出来的。”

    裴璇夜变得兴味索然,随口问道:“那你都会什么啊?”

    秦朗有些头痛,自己方才不都说过一遍了么?

    “我学了六韬、黄公三略……”

    “哎呀,我不是说这个!我是说你会不会什么绝活?”

    “呃……射箭三发连珠,飞马换骑,这些算吗?”

    “飞马换骑是什么?”

    “就是两匹马一齐跑起来,我能从一匹马上跳到另外一匹上面。”

    “会这个很厉害吗?听起来不怎么样啊?而且这些我哥哥也都会的。”

    “……裴世子身上的功夫很厉害的。”

    “嘻嘻,那你也是在说你也很厉害咯?”

    “……” 
………………………………

第一百三十二章 姻缘

    秦二娘在佛前上了三炷香,祈求佛祖保佑弟弟平安顺遂,早日红鸾星动。 她出来便看到成国公府的大小姐在跟自己弟弟嘻嘻哈哈地说话,不由心中一动。

    两个人站在那里,秦朗高大,裴璇夜适巧。一个沉默寡言,眼观鼻鼻观心地站着,一个开朗活泼,言笑晏晏地自说自话。乍一看,也是一对金童玉女的模样。

    只是这模样却经不起推敲,自家是什么出身,秦二娘清楚得很,成国公府大小姐这样的人物,不是他们姐弟俩能够奢望的。

    况且现在裴敏中势头正盛,既是安王的妹婿,又是左膀右臂。等来日安王荣登大宝,裴敏中便是第一号功臣。这样的人的妹妹又怎会嫁给自己的弟弟呢?

    秦二娘叹了口气,洛阳花好,非我所有啊。让她比较欣慰的是,秦朗也没有对裴璇夜做出过多的表示,一直木木地站在那里。这样也好,起码弟弟不会受那求不得的痛苦。

    这边裴璇夜丝毫不知秦二娘已经将自己与秦朗的姻缘掰开了揉碎了,想了个遍。她见杨云舒等人上完香出来,就对秦朗道:“秦少侠,我要过去了!等以后有空,你要教我学骑马!”

    秦朗刚要说自己不教女子,裴璇夜又凑到他跟前小声笑道:“其实你长得还不错,不要天天木着个脸,笑一笑会好看很多的!”

    秦朗的心莫名其妙地突突跳了两下,他连忙低下头,没再言语。

    裴璇夜看他窘迫的样子,心情变得异常好,哼着小曲就走了。

    这边有知客僧领着众人登上了药师塔。虽然时值盛夏,塔上面却时时有凉风吹过,十分惬意。

    宣惠远远地看着城内的成国公府和东园,惊讶地发现两边的东北角和西北角仅有一墙之隔。可是在大门口处却有一丈来宽的间隔,她一直以为那是一条夹巷,没想到却是个死胡同。

    裴璇夜走了过来问道:“公主看什么呢?”

    宣惠一边指给她看,一边说道:“你看那里,我竟不知道两边是相连的呢。喏,那个是致爽斋吧?再往西一点是个空置的院落。那个院子出来往西一点就是那道墙了,过了墙就是国公府了。”

    裴璇夜眯着眼睛看了半天,才笑道:“这个我倒也没注意过呢!翻过墙来是国公府园子的东北角,如今家里人口少,去那里的人可不多。”

    说罢,她又眨眨眼睛,冲着宣惠笑道:“公主可是在挑嫁过来的住处?本来,哥哥跟你成亲后该住正房的,只是眼见着祖母是不会搬的,只能委屈公主另选个住处啦。”

    宣惠没想到她会大喇喇地说起来这个,不禁满脸羞红,嗔道:“好好跟你说着话,怎么就扯到那上头去了!”

    裴璇夜嘻嘻笑道:“要我说,哥哥现在住的地方就不错。不过就是临着水,夏天虽然凉快,可也有蚊子,冬天的时候还有些冷。”

    这时杨云舒身边的大丫头结草过来请两人进厅里吃素斋。

    孟夫人笑道:“鸡鸣寺的素斋在金陵可是鼎鼎有名,不是我夸嘴,那几样点心尤其做得好,可比城里头的老字号德昌强上许多。”

    宣惠夹起一片云片糕放在嘴里细细品味,果然香、糯、细、软,加上那绵白糖细细一层撒得均匀,吃起来甜而不腻。

    昨日裴敏中给她买的糕点里也有云片糕,不过那里夹了核桃仁,吃起来口感要差一些。

    裴璇夜见宣惠吃了云片糕,自己偷偷笑了笑,又正色对孟夫人说道:“夫人这话可差了些。德昌的糕点虽然味道不如鸡鸣寺,可架不住吃起来滋味甜,能一直甜到心里去呢!”

    孟庭芳轻轻拧了拧她的嘴,笑道:“你那么爱吃甜的,也不怕蛀了你的一嘴小白牙!”

    裴璇夜坏坏地笑道:“我又不是说我,我是觉得公主更爱吃德昌的点心。”

    宣惠听她把话头引到自己身上,惊了一下,筷子差点没夹住点心。她有些哭笑不得,裴敏中这个妹妹到底是太大大咧咧不爱守规矩呢,还是根本就不知规矩为何物呢?

    杨云舒虽然不知道内情,但她见宣惠有些尴尬,便岔开了话题:“夫人您家令郎年庚多少?”

    孟夫人笑道:“属马的,今年十六了,上头两个姐姐,他是老三,眼前这个淘气的是老四。”

    杨云舒笑道:“你这样有儿有女,真是有福气呢!三个贴心的小棉袄,多好!”

    孟夫人叹道:“贴心有什么用,都嫁得那样远……有时候我就怪我家老爷心狠,这一个我是无论如何要留在跟前,夫家不能出了金陵城!”

    “令郎可说了亲事了?”

    孟夫人觉得杨云舒意有所指,但也想不到她那边还有什么适龄的女子,总不至于是宣惠公主吧!公主虽然与裴世子已有婚约,可又听闻公主在京城时已经嫁给了西平侯。莫非与裴家的婚事作罢了,又要寻别的婆家?

    她压下狐疑,笑道:“尚未说呢!老爷说男子成亲晚些才好,心思多放在读书上,等有了功名……”突然她想起来现在朝廷也没了,哪里还有科考呢,就转了话头:“到那时,也不知有没有这个体面请了王妃来做媒人。”

    杨云舒笑道:“那是自然,我那双媒人鞋可得麻烦夫人亲手做呢!”

    孟夫人松了口气,笑起来:“我虽然在闺中时女红不怎么样,这三四个冤家养下来,手艺可也不差了!”

    宣惠坐在一旁静静地喝着茶,心里的算盘却打得噼里啪啦响。

    身边的这位孟三小姐机灵聪慧,容貌姣好,且还有一年就及笄了。梁瓒现在都还一无所有,孟晔却早早地就摆明了态度支持他,日后反水的可能非常小。

    秦朗前世娶了王锦堂的小女儿,跟梁瓒做了连襟。然而他却一直跟王聿站在一边,不怎么偏向梁瓒,也不偏向王锦堂。

    若是把孟三小姐说给秦朗,两边就更近了。这样一来,既把秦朗稳稳地留了下来,又少了以后王锦堂打他主意的可能。

    宣惠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好,两个人英雄美人,应当也会美满和谐。可惜两边门第差太多,只有等秦朗这一两年攒些军功,再由梁瓒杨云舒出面,亲事当能做得成。

    她正想着,冷不防裴璇夜在旁边问道:“公主你想什么呢,这么入神?这碗茶被你喝得一滴不剩了,你还端着,是要接着吃茶叶么?” 
………………………………

第一百三十三章 二姝

    金陵城里的动静被人飞骑呈送给了王锦堂,此刻王家宅院里几个主子坐在正房内,气氛有些低沉。

    今年年初刚过完五十大寿的王锦堂面色红润,声如洪钟。虽然他的两鬓已经斑白,可眼中的精光不输给正值盛年的男子。

    他的眉毛非常浓密,眉尾有些杂驳。面容上依稀可以看到年轻时当也是一位英姿俊伟的儿郎。不过王聿与他并不相像,从长相到气质都不像。王聿是如无瑕美玉一般的俊秀,而王锦堂则像一个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草莽英雄。

    王锦堂拿了密信在手上,皱眉道:“那个杨氏竟然渐渐好了起来,都能出门访客烧香拜佛去了!”

    柳夫人惊道:“这消息可靠得住?”

    王锦堂横了她一眼:“那是自然!”

    柳夫人“啪”地一掌拍在桌子上,手上金戒指磕在木桌上的声音尤其响。她气得脸都变了形,细心保养的容颜也变得有些可怖。

    她怒道:“他们这不是骗婚吗?当初那个什么程先生过来,说的好好的,杨氏病入膏肓,数着指头过日子罢了。为何如今就这样活蹦乱跳得当起来王妃了?”

    王聿想到了落叶先生,他说道:“父亲,当日公主从武昌去徐州,路上遇到了‘药师王’落叶先生。公主将他请到了徐州,留他在府中给王妃诊治了一段时日,或许落叶先生名不虚传,确能妙手回春也未可知。”

    柳夫人气道:“既然你当时在场,为何不阻止?眼睁睁地看着你妹妹到手的王妃又飞了不成?”

    王聿别过头去,没有搭腔。他想到宣惠和那双充满灵气的眼睛,隐隐地并不想在人前提起她,怕被人看穿自己这点可笑的心思。

    柳夫人阴阳怪气地说道:“二爷,我问您话呢!”

    王锦堂吼道:“你说的这都是什么话!你让老二拿什么借口去阻拦?”

    柳夫人收了声,假惺惺地拿帕子拭着眼泪:“你们都是正人君子,心里头装着国家大事。偏偏就我是个小人,目光短浅,只是想给自己女儿谋个好前程罢了!”

    柳夫人一左一右坐着她生的两个女儿,大一些的就是许给梁瓒的侧妃,闺名妙言。王妙言生就一张巴掌大的小脸,两道弯弯柳叶眉,一双眸光流转的杏眼,小巧的鼻子和秀气的嘴唇,让她整个人看起来精致,见之忘俗。

    小一些的那个是王锦堂的小女儿,闺名妙贞。她的脸型略方正,更像父亲,眉毛也比姐姐浓密些。王妙贞集合了王锦堂和柳夫人相貌上的缺点,使得她看起来相貌平平,只能算中人之姿。与哥哥王聿和姐姐王妙言相较之下,更显得她有些蠢相。

    王妙言喝了口茶,轻轻地把茶盅放下,说道:“父亲,当初两家议亲时您答应的不就是送女儿去做侧妃么?如今怎么反倒生起气来?”

    王锦堂道:“那时都说杨氏时日无多,反正嫁娶都还要费些时候。想着等她死了,你就堂堂正正嫁过去做正妃便是。哪里想到还会有这档子事!”

    王妙贞插嘴道:“说不定那个时候他们就在骗您!这下可好了,姐姐得去做小了!不如咱们不让姐姐嫁安王了吧!”

    王锦堂两眼一瞪,怒道:“胡闹!亲事都已经定下了,怎么好随意更改?那安王品貌俱佳,配得上妙言。况且他生母出身寒微,杨氏家中又是文官,这样的乱世顶什么用?正是依仗咱们家的时候!”

    他的潜台词非常明确,梁瓒眼下正是奇货可居,亲族母族妻族一个都靠不上。自己家这时候伸出援手就是雪中送炭的情谊,到那时又何愁不能如吕不韦之于庄襄王一般,共享天下呢?

    王聿依旧没有出声。梁瓒第一次向王家求援的时候,他就主张派兵援救。然而王锦堂执意要两家联姻,他也无法劝父亲回转心意。

    到了两家商定王妙言嫁过去做侧妃时,王聿更是为大妹妹感到惋惜。明明相貌家世才干样样都不输于人,却要去给人做妾,这让心气颇高的大妹妹如何接受?

    时至今日,做妾的命运已定,父亲方才的那番话便是盖棺定论。王聿看了王妙言一眼,心中十分惆怅。

    柳夫人却嚷道:“老爷,您就真的舍得让妙言去给人做小?那她岂不是日后都要受人磋磨?这满天下就只有安王一个吗?不是说先帝还有个儿子也逃出宫了么?嫁他不行么?”

    王锦堂有些生气,又有些无奈:“你仔细用脑袋想想行不行?那个皇子乃是裕王,武进伯是他的亲舅舅,他不往辽东跑,还能往湖广来么?”

    “再者说,他已经有靠山了,武进伯手下的辽东军常年打仗,不比咱们的王家军差!辽东那块地现在尴尬得很,北边有海西,南边有刘广胜,简直就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你把女儿嫁给他有什么用?别想着要王妃这个虚名想昏了头!”

    柳夫人左思右想,似乎也没什么希望了,搂着女儿就放声大哭起来。

    王妙言挣脱了母亲的怀抱,她笑着对王锦堂说道:“父亲不必为难,女儿嫁过去就是了。当侧妃就当侧妃,横竖只要我行得正坐得直,那杨氏也不能把我如何。”

    王锦堂捻着胡须笑道:“正是这话!不愧是我的女儿,极是个通透明白的!”

    “还有,”他又记起来信上的另一件事,“下个月宣惠公主及笄,安王要给她大办一次,金陵附近好多世家大族的女眷都收到了请帖。咱们这里远,估计请帖不日就到了。到时候咱们都去金陵,你们娘儿三个去给王爷和公主个面子!”

    王妙贞撇嘴道:“要不是这个什么公主多事,姐姐现在就等着做王妃了。爹爹你还要娘带着我们去给她做面子,也太抬举她了!”

    王锦堂对着这个唯一比较像自己的孩子,爱不起来也怒不起来。他无奈道:“贞儿,平日说话多动动脑筋,不要想什么就说什么。”

    “不是这样么?那娘我们几个能不能不去?想想他们家让姐姐做小,我就觉得倒胃口!” 
………………………………

第一百三十四章 采莲

    王锦堂瞪了王妙贞一眼,说道:“你再说一遍?”

    王妙贞翻了个白眼,嘟囔道:“要我们去,便去就是了……别指望我见了那公主王妃有什么好话……”

    见父亲要发怒,王妙言忙笑道:“小妹一时转不过来念头,父亲不要生气。到时候自然有我在一旁看着。”

    王锦堂这才点点头,坐回位置。他转头对王聿道:“等过两天,王府的请柬送到,你便先去金陵,寻个稳妥的宅子买下来。不然咱们这样的人家,借宿、住客栈总是不方便。”

    王聿的心思却早已飞到了远方的金陵。原来她要及笄了啊……全家人里,父亲作为长辈,可以代表王家人送一份贺礼。继母和妹妹们是女眷,送贺礼也是应当。唯独他,没有任何站得住脚的理由送出这一份贺礼。一个不小心,还有可能给她惹上麻烦。

    他的手反复搓磨着茶盅盖子上的纽子。相见恨晚的恨,原来是这般滋味。

    “聿儿?”王锦堂有些疑惑地看着儿子。

    王聿这才回过神来,应道:“是,父亲,我知道了。我这两天收拾一下行装,等请柬一到我就出发。”

    王锦堂满意地点了点头。

    *

    这一日早晨,趁日头还没有正当头的时候,宣惠叫船娘驾了艘小船过来,带着沅湘和采薇一同到西柳湖那一片荷花丛中采摘莲蓬。

    宣惠问那船娘:“我听说这六月里正是吃莲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