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流光转-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宣惠被裴敏中说的成国公府的事情搅得乱糟糟的,乍一听他的话没有反应过来,迷茫地问道:“舍得什么?”
裴敏中眼睛亮亮地看着她,笑道:“我是说,你我的儿子也要小小年纪背井离乡,你舍得吗?”
宣惠愣愣地听着,没有羞也没有笑,她想到了前世的宣惠和他们的儿子裴挚。
她的心突突地跳了起来,她知道前世今生人事早已不同,却克制不住自己,一定要问个明白:“若是……我是说假如,你有个儿子,你给会给他起什么名字?”
裴敏中十分惊讶,没想到宣惠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可看她的表情,又不像是在调侃。他笑道:“金陵裴氏嫡支在我这一辈,该是单字名,从水。但我父亲入嗣的时候,我已经出生,名字便没有改。日后咱们的孩子也可以不算这个排行,咱们喜欢什么就叫什么。”
宣惠见他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就接着问道:“我是说,不算排行,只挑你喜欢的字眼,你会给儿子起什么名字?”
裴敏中想了想,认真地答道:“小时候我在金陵,听说有位在城外闲居的隐士,极有才情,与他夫人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他给他们的小儿子起名,单名一个‘挚’字。当时年小不十分明白,后来才明白其伉俪情深,竟至于斯。”
“以后我们的儿子,就叫裴挚,你觉得好不好?”
仿佛是等了许久的雷声终于响起,宣惠只觉得一阵阵的郁气向胸口涌来。她努力想告诉自己,这跨越了一百来年的飞醋吃得实在是没有道理。可又不愿意相信前世今生,两个宣惠,对于裴敏中来说,是一样的。
她面色有些发白,但还是坚持问道:“你为何觉得这个名字好?”
裴敏中有些奇怪,不明白为什么宣惠会有如此大的反应。他情急之下就拉了她的手,解释道:“挚,执手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阿姝,我想与你一起白头,你陪着我,我陪着你,一起过完这一辈子。这个名字,就是这个意思。”
“是我,不是别人?不,是,可以是我,也可以是别人?”
裴敏中没来由地一阵紧张,他直觉感受到这个问题非常重要,若是没答好,宣惠可能从此心中会有芥蒂:“你和别人不同,你是我自己求来的,这亲事是我一步一步谋算来的。若我听父母之命娶了旁人,正妻的敬重是会给的,也许孩子也会叫裴挚?我也不知道……只不过,我当不会像现在这样,时时刻刻挂你在心上,只想早日和你在一处,一刻也不分开。”
“你说的旁人,我不知道。但我眼前的是你,心里的是你。你我之间,不会有别人。”
宣惠见他脑门上都急出来了汗,忙掏出帕子给他擦了擦。话问了出来,裴敏中也认真地答了,掏心掏肺的话说了这许多,任是铁石心肠,也该被暖热几分。更何况此事无解,两个宣惠,其实不也是两个裴敏中吗?
宣惠暗自责怪自己多事,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你别着急,是我有些钻牛角尖了……你觉得裴挚好,那便是好。不过,你可得记得方才你说给我的那些话!”她扬起小巧的下巴,眼神中带着公主的骄傲,笑看着裴敏中。
裴敏中笑着点点头,只觉得手中的柔荑软若无骨,不由轻轻地捏了两下。
宣惠这才发觉自己的手还被他拉着,小脸一红,就把裴敏中的手甩掉了。她提着裙摆要跑,又转过身来嗔道:“你以后不许再如此轻薄于我!”说罢,便跑远了。
宫中刚安生了几日,就到了阴历六月。因两王成亲已有月余,快要去往藩地,皇宫中又忙乱了起来。
元和帝命人开了早年封存起来的淑妃私库,按照当初登记的册子一一核查。他自己也开了库房,拿了许多物件出来,再命人按照金银器皿、首饰、字画等等各分成两份。一份送往端敏公主府,另一份给梁瓒带往徐州。
贵妃也不好大模大样地闲坐着,只好也大张旗鼓地开了私库,给裕王挑东西。她又趁此机会缠着元和帝要赏赐,不但时时盯着梁瓒得了什么东西,而且一心想着要让裕王的赏赐高过梁瓒才好。
正在闹腾的时候,太医院却传出来消息,安王妃杨氏有喜了。
………………………………
第七十九章 身孕
元和帝异常欣喜,这要是真的怀孕了,便是自己的第一个孙辈了。一想到自己要当祖父了,元和帝便有些坐不住,急急忙忙地叫来了给杨云舒把脉的太医,仔仔细细地问了一遍。听太医说月份还浅,但十有八、九是喜脉,元和帝便连声叫重赏。
皇后听说了,很是不以为然:“一个亲王妃怀孕而已,是男是女都还未知。闹出来这么大的动静,不知道还以为怀了个金蛋呢!皇上一个做公公的,也好意思这么操心儿媳妇怀孕的事!”
闲话传到元和帝耳中,他越发地对皇后不待见。但她说的也没错,女眷的事就该后宫来操心。于是他便忍了去端敬殿探望的想法,让皇后亲去走一趟,把给安王妃的赏赐送去。旋即元和帝又担心皇后出什么幺蛾子,专门叮嘱了贤妃与皇后同去。
从端敬殿回到承干宫,贤妃喝了口茶歇了口气,笑着对旌云道:“虽说太后有些霸道,这回霸道得却是有理了,成就了这样一对好姻缘。平日安王那样稳重一个人,话都不多说一句,结果被安王妃给降住了!皇后与我进去时,安王就在内室里,坐在床边陪着王妃,竟是外面的通传都没听见!”
旌云笑道:“安王妃那样一个美人儿,脾气好,涵养也好,嫁给谁都得如珍似宝地供起来呀!”
贤妃放下茶碗,笑道:“那可不一定。要是嫁给了……”她没说话,只拿手比了个“二”,说:“嫁了他,也就是当个三两月的香饽饽,以后还不是一样撩开手。单看这些年贵妃往外赶了多少人就知道了。”
过了几日,安王梁瓒上书,向元和帝请求延迟就藩,待安王妃生产后再上路。
元和帝这边还没动静,贵妃就闹了起来。她跑到干清宫去求元和帝:“都是一个时候成的亲,眼见安王妃有了喜,臣妾这心里七上八下的,就怕裕王妃是个不能生的……这就藩的时日马上就到了,东昌府乡下地方,哪里会有好大夫!皇上,把裕王和王妃也留下来吧,也等生产后再去……”
“胡闹!”元和帝怒道,“难道她七八年不生,就在京城再住七八年?这才成亲一个多月,你急什么?当初你也是一成亲就有喜了么?”
贵妃一听这话,眼睛眨巴眨巴,眼泪就留了下来:“正是当初臣妾年轻,没有好生保养,要不然皇长子也不能不到两岁就去了啊!臣妾……一想起来就心痛难忍,您不能让裕王也经历这样的事情啊!”
元和帝见她提起早夭的长子,一阵默然,心下也没了主意。
贵妃见说动了皇帝,便去慈宁宫下功夫。“说好了成亲两月一齐动身,现在安王要留在京城。十个月生产,再等孩子满月。到时候,安王再去求皇上说孩子还小,不能承受车马劳顿。皇上看在是皇长孙的份儿上,心软答应了,那什么时候才能走?安王端的打的一手好算盘!”
太后脸上阴晴不定,她很清楚贵妃心里的主意,却也怀疑梁瓒会趁机赖在京城不走。她思量再三,还是把元和帝叫到慈宁宫:“亲王就藩不是儿戏!当初都是钦天监看好的日子,你一再改动,只怕不吉利!”
元和帝心里为难,想想自己亏欠三儿子甚多,就硬着头皮顶了回去:“日子错过了,让钦天监再选一个便是。毕竟皇家子嗣才是大事,这又是安王妃头一次怀孕,要是有什么差错,只怕老三以后嫡子艰难……”
太后大怒,自己才病了几日,皇帝就开始驳自己的话了。她待要说话,却猛地一阵咳嗽上来,一旁的福宁忙递了锦帕上来。待太后咳嗽过去,福宁收了帕子,却看到上面带着丝丝血迹。
她心中大惊,忙向元和帝使眼色。两人出来,元和帝看到帕子,也是大惊失色,再不敢违逆太后。事情就这么拖了下来。
消息传到端敬殿,杨云舒怕梁瓒为难,就跟他说:“臣妾从孩子上身到现在,一点儿难受的都没有,可见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王爷要是怕坐马车太辛苦,咱们不如坐船去徐州吧?一路上到了临清这种大码头还能下去看看,见见世面,岂不是好?”
梁瓒见妻子如此体贴自己,心里更是过意不去,说道:“我怎样都好,只是苦了你和孩子。走水路虽然快些,也方便,只是若你晕船,怕是撑不下去的。”
杨云舒把丈夫拉到自己身边,揉了揉他的眉心,笑道:“王爷英俊潇洒,这几日为了妻儿愁得眉心都挤出来皱纹了!我小时候曾随父亲去扬州,从京城到那里,都是坐船沿着运河走。一路上我连恶心都没有过!这次是跟着王爷,有你和孩子陪着我,我只怕会更高兴呢!哪里还会顾得上难受!你放心就是了。”
自小到大,梁瓒熟悉的女性只有淑妃、端敏、宣惠。对淑妃的记忆他已经有些淡了,端敏稳重,宣惠骄娇,都与杨云舒不同。想到成亲这些天杨云舒的柔情似水,梁瓒的心像是被泡在蜂蜜里一样。
他拿起杨云舒的左手,轻轻地在唇边一吻,柔声道:“嫁给我,委屈你了。等咱们到了徐州,家里的事我都听你的,必定让你舒舒服服地过日子,好不好?”
杨云舒笑着点了点头。
隔日,梁瓒便请元和帝命钦天监择个两个月后的日子,待杨云舒怀孕头三个月过了,他们便上路。
这一次,元和帝和太后都点头同意了。贵妃见梁瓒重新定了就藩的日子,就悄悄地买通了一位太医,准备日子快到的时候,不管裕王妃怀没怀孕,都一律报有喜脉。
这一日,杨云舒邀了宣惠去端敬殿喝茶。刚绕过端正殿后面的九龙壁,宣惠就迎面碰见了从干清宫过来的裴敏中。
宣惠心里觉得欢喜,嘴上却忍不住嗔道:“怎么我走到哪里都能碰到你?”
裴敏中满面含笑,随手掐下一支海棠递给她,低头对她说道:“哦?公主不高兴碰见微臣么?”
宣惠嗅了嗅手中的海棠,笑骂道:“辣手摧花贼!”
裴敏中低语道:“旁的花,我管那么多做什么。我只怜惜你一个,就够了。”
………………………………
第八十章 风起
宣惠脸一下子红到脖子根,回头看沅湘和采薇很知趣地远远跟在后面,这才松了口气。
她白了裴敏中一眼,问道:“青天白日的,你是刚吃了酒吗?尽说些疯话醉话!”
裴敏中笑道:“倒是没疯也没醉。方才圣上叫我去干清宫,说父亲与福健都指挥使汪渠江合兵一处,首战告捷。特意叫了我去,给阁老们念了遍邸报。圣上给我这样大一个面子,看来他老人家对我这个女婿,倒是喜欢得紧呢!”
宣惠一听,心里也欢喜。战场上刀枪无眼,成国公平安无恙,还立了功,实在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她刚要说话,九龙壁冲着端正殿的那面似乎有争执声传过来。两人对视一眼,都屏息凝气地听着。
“小骚蹄子,前儿浪得本王的火儿都上来了,又让你给跑了!今日可是你自己跑来我家门口!”却是裕王在说话。
“王爷,您别闹!哎呀……您别……我家王妃是差我有事过来。”似是一个宫女的声音。
“到了我这儿,就得听我的。你说杨家陪嫁你这么个丫头过来,打的是什么主意?这小脸儿长的……”传来一阵嘴唇亲吻肌肤的声音。
墙外的两人都十分尴尬。宣惠隐约知道裕王在做什么,觉得十分羞耻,红着脸低了头。
裴敏中听着这淫犭糜之声,而心爱的女子就在眼前,男子的血气便涌了上来。他怕唐突了宣惠,连忙换了姿势,别扭地站着。
墙那边的两人丝毫不知这边的动静,那丫鬟笑道:“王爷,您刚娶了亲,裕王妃也陪嫁了四个丫头进来。您还不知足?弟媳妇的丫头您也不放过!”
裕王嘴里含混地说道:“崔氏你又不是没见过,长得根本没法跟你比。胸前的肉,嘿嘿,也没你多!回头我让她把你要过来,你就到我的书房里伺候,不用在她跟前立规矩,咱们好好乐乐!”
丫鬟吃吃地笑道:“您就让我这么没名没分地跟着您?我可还是黄花大闺女呢!”
裕王乐道:“老三他没碰你?杨氏怀孕都这些天了!”
丫鬟酸溜溜地说:“安王殿下是至诚君子,天天同王妃歇在正殿内室,哪里有我什么事!”
裕王笑道:“他不要你,我要你!走,到我书房里去……”说着,两个人的声音渐渐远了。
裴敏中松了口气,再过一会儿,他怕宣惠就要羞得晕过去了。
宣惠心中却在盘算要怎么把这件事告诉杨云舒,得赶快把这个不自重的丫鬟给打发出去才好。半晌她才抬头,看见裴敏中站在那里看着自己,便问道:“你怎么还没走?”
裴敏中有些无奈,问道:“你还好吧?”
宣惠想起来方才的事情,老着脸皮说道:“无事……我先去端敬殿找王妃了。”
裴敏中点了点头,便先行离开了。
到了端敬殿,宣惠笑着对杨云舒说道:“听说三嫂从娘家带来几个丫鬟,何不叫出来让沅湘跟采薇也见见,日后也亲热一些。”
杨云舒觉得宣惠这个要求奇怪,哪里有主子上赶着见奴才的。不过她也没多问,就让人把陪嫁丫鬟都叫过来,其中一个回禀道:“王妃方才使了倚柳去给裕王妃送些樱桃,这会儿人还没回来。”
杨云舒皱眉道:“那都是什么时候的事儿了,怎么还没回来?”
宣惠笑道:“那看来这个丫头手脚有些慢,或许在端正殿那边被什么事情绊住了也未可知。三嫂不要生气,以后不使唤她做出门的差事也就是了。”
杨云舒听了这话,越发觉得奇怪了。宣惠向来是个极知道分寸的,轻易不会插手别人宫里的事情。这次却……她便留了个心眼。
几日后,宣惠听见宫里人说杨云舒:“……面上是个脾气好的,没想到生起气来也够人喝一壶的!她的陪嫁丫头不知犯了什么错,先是罚了一个时辰的跪,这大热天的,啧啧。罚完了又给撵回娘家去了!”
那一个却笑道:“说不定是个心野的丫头,见主子怀孕,就想攀龙附凤呢!咱们这安王妃吃起醋来倒还真不含糊!”说完,两个人都笑了起来。
一进六月份,京城就时不时地下起了暴雨。然而西北却来报,暮春以来一直没有下雨。除了靠近河边沟渠等地还能有一些收成,其他地方几乎都要绝收了。shǎn西十个州府,有八个都报了旱灾。
因着西北的天灾和东南尚未平定的倭寇,元和帝忙得焦头烂额,宣惠十四岁的生辰也就草草过去。
裴敏中听说汕西皮影以色彩艳丽著称,就专门派人去订了一套《采桑女》和一套《柳毅传》送来给宣惠做生辰礼。这样的用心,自然又得了贤妃好一通夸奖。
这一日傍晚,暴雨如注。元和帝来到承干宫躲清静,原来朝堂上因为派往西北赈灾的钦差人选争执了起来。
“承恩公推了自己的族侄张路进出来,大言不惭说什么举贤不避亲!朕当殿问了张路进两句,他竟然连绥德、米脂两县是shǎn西布政司还是汕西布政司都搞不清楚!真真要气死了朕!”
元和帝愤愤地喝了一口茶,接着发牢骚:“偏偏杨阁老生了病,在家中静养,看样子多半是要致仕了。朕派人去向他讨个主意,他也都含混过去!”
贤妃忙用手抚着元和帝的后背,说道:“圣上您先别着急,仔细想想这翰林院或者督察院有没有什么刚正不阿的可用之才?西北这次旱灾这样严重,怕是要好好挑个人才行!”
元和帝道:“谁说不是!可一时半会让我到哪儿去找个不贪不酷、又不跟承恩公站一边的人!”
这边宣惠在自己殿中临窗的大炕上,盘腿坐着,两肘撑在炕桌上,十指插入发间,正在痛苦地思考。前世西北的大面积旱灾导致灾荒瘟疫横行,而赈灾钦差却与当地官员沆瀣一气,贪污赈灾钱粮,这才激起了民变。
宣惠心中十分地恐慌,不知道为什么导致前世大周覆灭的灾难竟然提前了整整三年!
………………………………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上架感言
这句话最近有被用烂的趋势,不过它还是很能表达我现在的心情。从九月中旬在起点开书,《流光转》占用了我所有的业余时间。最喜欢的游戏没再玩了,剧集也没怎么追了,上下班的路上都是在想情节,以至于上周出去度假也没能丢下码字这件事。
听起来有些辛苦,老公常常劝我随意一点好,可我却是乐在其中。关于流光的每个第一次都让我兴奋不已,第一个推荐我写了一篇作品相关来纪念,第一个看了书又写了关于内容评论的妹子,我送了她给男主妹妹起名字的福利(玄若寒夜我说的就是你噢~),还有加群常常冒泡的*梦江南和离尘落叶妹子,多谢你们的支持和鼓励!
最开始的两个月,我时常会纠结,觉得没有人看,也没得到什么推荐,肯定是文写得不好,忍不住就想草草完结。
其实现在想来是我太急功近利了,忘了当初为什么要写文。
我很享受写作的状态,看着一个个我创造出来的人物变得鲜活,有喜怒哀乐,我非常满足。
流光是我构思了半年的故事,有很完整的情节和架构。宣惠、裴敏中、梁瓒就像是我的孩子,若我没有认真把他们的故事好好讲完,将会是一个终生的遗憾。
写作是条孤独的路,幸好我有你们,给我鼓励和肯定。今天就要上架了,我十分忐忑,想知道到底有多少人会选择继续跟主角们走下去,又害怕看到不忍直视的订阅数据。
无论怎样,我会有始有终,好好把故事讲完,希望能有小天使选择一路跟我和宣惠走下去!
………………………………
第八十一章 钦差
当得知赈灾钦差的人选之一是张路进时,宣惠彻底慌了手脚。前世史书中所载,就是这个张路进在西北不择手段地敛财。当时朝廷下旨,先将灾情较轻的西安府和汉中府的粮仓全部打开,赈济灾民,同时从江浙等地火速运粮入陕。
然而这两个州府粮仓中的存粮亏空巨大,不足账面上的一半。前世张路进吃了当地官员的贿赂,瞒下亏空,将沙子和细土掺进粮食中,发放给灾民。待江浙救济粮运到,他又故技重施,扣掉三分之一还多的数目,悉数卖掉。发给灾民的,仍旧是掺了沙土的粮食。
这样的粮食,虽然一时不会吃死人,却也远远不能惠及众多灾民。明明朝廷运来了江浙的救济粮,灾民却始终只能垫个肚子。私盐贩子吴文贵趁机煽动灾民情绪,带领数百人冲进扶风县衙,杀掉知县和县中富户,开仓放粮。
既然跟着吴文贵能吃饱穿暖,越来越多的流民开始跟随他,汕西、shǎn西都指挥使司节节败退,从而吴文贵在数月之内就吞掉了整个西北。
而大周的朝堂却依旧是腐朽不堪,党争不断,为了平叛人选吵得不可开交。因连年财政吃紧,朝廷的军饷常常拖欠,各地的都指挥使多数像王锦堂一样,自行筹措军饷,自然也就视军队为自己囊中之物。他们见西北大乱,便作壁上观,敷衍应付朝廷的调兵命令。
可是这些兵油子的战斗力却远远不如努力想要生存下去的流民。因此,吴文贵出了西北之后就一路北上,势如破竹,一直攻到京城,灭了传国已百余年的大周朝。
当时读的是史书,宣惠尚且后怕,现如今张路进这个名字再度出现,她觉得仿佛噩梦就在眼前了。
不行,绝对不行!宣惠以手做拳,捶得炕桌上的茶盏咣当响。 两世为公主,宣惠身体里的骄傲涌了出来,既然老天让自己来到这里,那就一定要争上一争!
次日下午,贤妃带着宣惠去给太后请安。昨晚元和帝叮嘱她今日去慈宁宫走一趟,探探太后关于钦差人选的口风。贤妃虽然觉得这是多此一举,却也不得不照着做。
母女俩刚进正殿,便听到里面宴息室有人在争吵,似是皇后与福宁。
“……我父亲做钦差怎么了?承恩公府吃肉,我们喝点汤不行吗?凭什么好东西都要霸拦在自己怀里?”皇后一向有些尖利的声音此刻听起来更觉刺耳。
“混账!我还没死呢!你就……”话没说完,太后剧烈地咳嗽起来。
贤妃觉得偷听不好,就想走,却被宣惠拉住了衣袖。
正殿内值守的小宫女一个个噤若寒蝉,碰见这种神仙打架的情况,奴才们都尽量装自己没听见,否则他们这些小鬼立时就要惹祸上身。
里面又传来福宁有些焦急地声音:“皇后,您也少说两句!好歹都是张家人,彼此何必要分得那么清楚?自己人先争了起来,岂不是让外人看笑话!”
皇后冷哼了一声,道:“你长公主自然是尊贵的,谁敢跟你争什么?虽说都是张家人,可不是也分着嫡支旁支?你去看看承恩公府过的是什么日子?再去瞧瞧我爹娘过得什么日子?我父亲好歹也是当朝国丈,莫说爵位了,连个实差都没有!就指着那点禄米过日子,连打赏下人都不够!”
福宁也冷笑道:“你以为赈灾钦差是去做生意么?你这番宏论去跟皇兄说说可好?看他是什么意思?”
“谁不知道皇上对太后言听计从,在皇上心里,我和康王还不如薛盈玉跟宣惠有分量,我有那么大脸面么?还有,前儿我娘家侄子过生辰,为什么送到承恩公府的礼都没给我家送去?连这点子东西也要昧下来,果真是贪得没边了!”
福宁语气十分不耐烦,吵道:“脸面是自己挣的,不是别人给的!一个小娃娃过生辰,那点子东西你也放在眼里?那些人不过是找个借口登承恩公府的门罢了!你还真当是抬举你家?”
皇后似是被气得不行,片刻后才恼道:“你也别真以为承恩公就把你当自己人了!要不然,文瑾婚事这样不顺利,长孙与她年纪相当,承恩公府那边怎么连个屁也没放过?”
“啪”地一声瓷器落地的声音,“滚!你给我滚!你给我在坤宁宫待着,哪儿也别想去了!”太后几乎是咆哮着吼出来这段话,声音却是十分嘶哑。
贤妃见势头不对,拉了宣惠转身就走,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慈宁宫。
到了承干宫,她还犹自喘气,抚着胸口道:“我以后可再不要做这种事了,像做贼一样!”
宣惠心中却渐渐有了个主意。
隔日在崇文馆下课后,她找到裴敏中:“皇后想让她父亲做钦差,去西北赈灾,但承恩公另有打算。昨日皇后又与长公主吵了起来,我这才发现皇后娘家与承恩公府矛盾竟然如此之深。虽说两家对上,皇后娘家几乎没有胜算,可若把长公主拉进来,太后必然忙乱。把他们这边搅乱了,咱们就能在钦差人选上动手脚了。你觉得怎样?”
裴敏中眯着眼睛看着宣惠,问道:“你怎么如此关心赈灾钦差的事情?安王与我也觉得张路进怕是要去替承恩公敛财,只是这些该是阁老们操心的事情,你就不要担忧了。”
宣惠两眼一瞪,佯怒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我是公主!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让皇后娘家与长公主闹腾起来?我们好浑水摸鱼。”
裴敏中笑道:“你呀,这些朝堂大事也并不是儿戏。”
宣惠正色道:“我并没有当这些是儿戏。既然你们也觉得张路进不好,那就把他换掉。再说了,当初我帮你破案,你还欠我一件事情没做呢!”
裴敏中笑着点了点头:“没错!那……”他沉吟了片刻,说道:“既然两边矛盾这样深……我这里倒是有一些关于长公主的事情,皇后娘娘的父亲应该很有兴趣知道。”
宣惠来了兴致,问道:“你要怎么做?”
裴敏中嘴角上扬,笑道:“把消息露给他们就是了。总不能连如何买通御史也要我教吧?要是那样,他们不如趁早收了那份争权夺利的心,安心伺候承恩公鞍前马后就是了!”
宣惠见他有了主意,便踏实了许多,接着问起替换张路进的人选:“昨儿我恍惚听见,父皇中意督察院左佥都御史白玠做钦差,你可听说过此人?”
裴敏中皱眉道:“似乎是个名声很好的人,家中贫寒也不曾贪贿,去赈灾倒也不错。只是他性格执拗,不懂变通,只怕跟那些地方官会不好协作。可现如今的情形是,朝野上下都知道承恩公盯着这个差事,懂门道的人是不会接这个烫手山芋的。”
宣惠闷闷地问道:“那便如何是好?”
裴敏中笑道:“别担心,先让他们乱起来,咱们再浑水摸鱼!这不是你教我的吗?”
宣惠便笑着伸手给了他一拳。
………………………………
第八十二章 九哥
宣惠来了兴致,问道:“你要怎么做?”
裴敏中嘴角上扬,笑道:“把消息露给他们就是了。总不能连如何买通御史也要我教吧?要是那样,他们不如趁早收了那份争权夺利的心,安心伺候承恩公鞍前马后就是了!”
宣惠见他有了主意,便踏实了许多,接着问起替换张路进的人选:“昨儿我恍惚听见,父皇中意督察院左佥都御史白玠做钦差,你可听说过此人?”
裴敏中皱眉道:“似乎是个名声很好的人,家中贫寒也不曾贪贿,去赈灾倒也不错。只是他性格执拗,不懂变通,只怕跟那些地方官会不好协作。可现如今的情形是,朝野上下都知道承恩公盯着这个差事,懂门道的人是不会接这个烫手山芋的。除了他,只怕也没别人了。”
宣惠闷闷地问道:“那便如何是好?”
裴敏中笑道:“别担心,先让他们乱起来,咱们再浑水摸鱼!这不是你教我的吗?”
宣惠便笑着伸手给了他一拳。
裴敏中一把把她的拳头握在掌心,眼中带笑,面上却十分认真地说:“以后有什么事情要做,都来找我,不要自己一个人担忧。既然你我已有婚约,我就是你一辈子的依靠,莫要再自己一个人操心了。记住了?”
宣惠微微有些不好意思,红着脸点了点头。
裴敏中见状,心中大乐。宣惠是那种落落大方,带着几分灵动的女子,这样羞赧的样子倒是少见。他不由自主地抓紧了宣惠的手,凑到她的耳边低语道:“我帮你做成这样一件大事,你该怎么谢我呢?”
宣惠没留神他靠得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