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楚巫-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派胡言!”齐侯闻言大怒,怎么可能是胎儿?宫中整日有人记录姬妾孕事,哪能瞒过旁人?况且流产是多大的事情,就算他近几个月不常去声姬处,总也是见过其人的,哪有产后虚弱的模样?
  “君上,声姬数月前恰恰大病两月,不见外人。此事恐有蹊跷。”一旁巫乞开口,声音轻慢,却隐含杀机,“当时患了何病,如何治好,怕要深究。”
  此话一出,齐侯骤然想起来任姬之前提过的事情,那田氏家巫似乎与声姬有故,难道当日大病,真是对方诊治的?若是那大巫所为,倒是有调养身体的可能……
  见齐侯神情游移,似生出了猜忌,巫乞隐去了唇边浅笑,淡淡道:“至于胎儿出自何人,吾倒有验看之法。”


第119章 
  “竟有此等法术?如何验看?”齐侯奇道。
  “母子本为一体,骨血相连。这胎儿已成人形,只需取出顶骨,让声夫人滴血验看。若是血亲,血能溶入骨中,若不是,定不相溶。”巫乞不动声色,说出了巫家秘法。
  这可不是占卜问神,血能不能相溶,一验即明。闻言,齐侯哪有不信?
  “速招声姬上殿!”想了想,他又补一句,“还有那田氏家巫,也去请来。”
  若声姬真有不轨,田氏巫者帮她遮掩,就是欺君大罪了。一想到自己被两个女子玩弄于股掌之间,齐侯就觉怒不可遏,哪能轻饶她们!
  巫乞低垂眼眸,掩住了目中得色。声姬如何,她并无兴趣,那逾越的巫者才是目标所在。只要声姬定了罪,还怕她脱逃吗?
  这厢,被人堵在院中,申冤无门,连消息也递不出,声姬正觉无计可施时,君上突然传召。她也不耽搁,立刻赶往正殿,刚一进门,就呜咽哭道:“君上,妾是被人冤枉的,有人要害妾啊!”
  声姬本就艳若桃李,故作姿态的哭泣也颇为楚楚动人,只是齐侯哪有心思欣赏,黑着脸道:“你可与旁人有私,生出了孽子?”
  如此开门见山,若是心里有鬼,定要生出惶恐神色。然而声姬心里早有准备,私通的事情也已抹平,更没生过什么孩子,哪会承认?
  “是何人污我?!君上明鉴,妾向来安分,从未有不轨之事!”她的声音尖利,只有愤愤之音,哪有半点畏惧?
  “若非有私,为何从你院中挖出了婴孩?”齐侯沉声道。
  挖出的是个婴孩?自己院中竟然埋了个死胎?!这话听的声姬毛骨悚然,亦有恼怒不平,她哪生过什么孽子?
  “君上明鉴!妾身体康健,哪有流胎的样子?这埋在院中的恶胎,必是有人着意陷害……”突然想起来当日大巫所言,声姬面色煞白,叫道,“对了,这就是厌胜!有人用此物害我!”
  “厌胜是何物?”见声姬突然面色大变,惨声尖叫,齐侯也是一怔。
  “数月前吾曾‘遇邪’,神志混沌,险些疯癫,正是田氏大巫施法相救。大巫曾言,有人用巫咒害吾!妾愿发誓,此话若是有假,神鬼共弃!”声姬立刻把大巫叮嘱她的东西全盘拖出,还不惜发下重誓,以示清白。
  这可出乎了齐侯预料,没想到声姬既然敢直言“遇邪”,还把请大巫驱邪的事情也说了出来,若是心里有鬼,焉能如此?莫不是真的事有蹊跷?
  见齐侯面露犹疑,一旁立着的巫乞开口:“若是声夫人自陈无苟且之事,不如滴血验骨,自证清白。”
  “何为滴血验骨?”声姬问道。
  “此乃认亲之法,若为母子,血入骨中,若无瓜葛,骨血不溶。声夫人既然与这胎儿无干,何不滴血验之?”巫乞不紧不慢道来。
  这死胎确实不是自己所生,验又何妨?声姬愤然起身,向着那血肉模糊的腐肉走去。
  见人上钩,巫乞森森一笑,亲自来到那胎儿前,取刀剔骨,又用白绢细细拭去其上污垢,当那巴掌大小的顶骨露在人前,方才道:“还请夫人割中指血水,滴在骨上。”
  看着那白森森的头盖骨,声姬脊背一阵发寒,咬了咬牙,正待取刀割血,殿外突然传来通禀:“田氏巫求见。”
  取刀的手顿在了那里,声姬不由向外看去。
  巫乞见她停手,低声催道:“夫人因何停手,可是惧怕验亲?”
  这一声催促,倒是让声姬回过神,飞快缩回了手,她定定道:“大巫到来,自当先见过君上,分辨清楚方可。”
  那妙目中,隐隐有了防备之意。巫乞还待再说什么,齐侯已经道:“传她进来。”
  ※
  今日本就是楚子苓入宫的日子,然而到了宫中,却迟迟不见齐侯前来。眼见宫人个个神色拘谨,举止小心,楚子苓便觉不妙。这些天,她可一直提防着声姬那边被人找碴,不会真动手了吧?也不知她能不能记得自己的吩咐。
  正想着,忽有寺人前来,说齐侯正在寝殿,请她过去。寝殿可就在内宫了,楚子苓神色一凛,立刻起身。一路上穿过宫苑游廊,所见皆是惊惶宫人,到了地方,竟发现殿外还跪着不少瑟瑟发抖的侍婢,楚子苓哪还不知事情不妙,连忙使人通禀,齐侯很快便招她进殿。赤足踏在光滑的木板上,楚子苓走进大殿,就见声姬立在案前,一脸惊喜的望向这边,案上隐隐能见一把匕首和团白白物事,旁边还站着个巫者打扮的老妇,齐侯则眉峰紧皱,坐在上方。
  这是要做什么?楚子苓不动声色的跪倒在地:“不知君上何事召见?”
  见那巫者沉静面容,齐侯立刻记起当初被骗之事,问道:“大巫入宫前是不是就见过声姬,还给她诊过病症?”
  这话不轻不重,若是有所隐瞒,必然会找借口。谁料楚子苓颔首:“是有此事。”
  齐侯没想到她会如此干脆,不由道:“那大巫之前为何不言明?连宫中官巫都不知此事!”
  宫中夫人生病,官巫总该知晓,怎么不请宫里的巫者,反而找外面的家巫?
  楚子苓淡淡道:“之前吾曾救过公子环一命,故而声夫人遇邪,公子环请吾入宫诊治。只是当日遇邪症状蹊跷,似是有人阴害,使了厌胜之术,不便宣扬。”
  果真是遇邪?还是声姬所言的“厌胜”巫术?齐侯心底不由打起突来,大巫的手腕,他可见过,难道真冤枉了声姬?
  就在此刻,巫乞开口:“一面之词,怎能取信?若田巫一口咬定声夫人未曾与人有私,更未产下孽子,不妨验上一验,自能还她清白。”
  楚子苓反问:“敢问大巫,如何验看?”
  巫乞傲然一指桌上白骨:“此乃声夫人院中挖出的婴孩顶骨,只要取一滴指尖血,滴在骨上,即可分辨。”
  原来是这一手。滴血认亲,楚子苓怎会不知?这可是自古就有,还被影视剧演绎烂了的桥段。其中的“滴骨血”,更是先于“合血法”,自三国起就广为流传,被世人奉为圭臬。可惜,这法子只能做心理测试,完全没有理论支持。且不说血型分为三类,直系亲属之间都会出现相抗症状,滴骨血更是全无凭据,只不过是骨头埋得久了,表面腐朽发酥,能使血液融入罢了,跟血缘毫无干系。
  而面前这老妇要的,正是声姬滴下这一滴血。只要一滴,就能让她百口莫辩。
  好阴毒的手段!
  看着那家巫一双沉凝黑眸,巫乞心底却是冷嘲。这滴血的手法,寻常人物是万万想不到的,区区家巫又岂能有此见识?而声姬确实未曾生过胎儿,心无畏惧,自然要滴血以证清白。可惜,这婴孩顶骨,最是娇弱,又埋了许久,任谁的血都能渗入,一旦君上见了溶血之景,哪还会信声姬。
  声姬若是说谎,替她遮掩的家巫,岂不也是欺君?现在这田巫又放言有人下咒,一旦被君上猜忌,哪还有容身之地?
  这一局,她是赢定了!
  两人目光在空中相撞,楚子苓却未与那老妇对峙,反倒冷笑一声:“滴血就能辨认,若这尸骨是旁人埋下的蛊物,专门为了阴害声夫人呢?”
  “岂有此事!”巫乞大怒,“难不成田巫是怕行迹暴露,不敢让声夫人滴血?”
  “血自然是要滴的,但不该是人血。”楚子苓转身对齐侯道,“这等来历不明的婴孩,最是凶险,声夫人冒然滴血,怕会中咒。不妨先取一只黑犬,滴血试试。若是这犬血也能融入骨中,怕是其中有鬼。”
  巫乞一下瞪圆了双眼,等等,她怎敢用犬血滴这顶骨,这可是胎儿啊,她就不怕血不相溶吗?
  齐侯却已经抚掌:“大巫此话有理,若是平白冤枉了声姬,也是不妥,不如先滴犬血,再试人血。来人,宰只黑犬取血!”
  “君上……”巫乞还想阻挠,可已经来不及了。就见寺人匆匆出殿,不多时就取了一碗还冒着热气的鲜血。
  巫乞这时才想出应对之法:“此事不妥!若是在狗血中施咒,污了这块骨,岂不什么都测不出了?”
  “你我二人皆不碰犬血,由寺人分顶骨,分别试之,如何?”楚子苓镇定自若,毫不退让。
  这下,就连巫乞也找不出拒绝的法子了。齐侯立刻让人分开了顶骨,从碗中取了一滴血,点在了那小小白骨之上。只见血珠微微一颤,就洇入骨中。
  “溶了!溶了!”那寺人尖声惊叫。声姬吓得倒退一步,面无血色。若不是大巫来得及时,她还真要滴血在上面呢!
  这可是犬血,毫不作伪,竟也能溶入骨中!齐侯也是面色大变,赶忙道:“再试试另一块!”
  另一半依旧如这块一般,顺顺利利溶入了黑犬血。齐侯顿时叫到:“快!快把这秽物扔出殿外!不,烧了,要烧干净!”
  这等阴邪之物,怎能放在宫中?
  楚子苓却不管一旁老妇难看的面色,再次拜倒,朗声道:“声夫人撞邪之事,几无人知晓,怕只有使出厌胜术的人,才会心知肚明。此人阴毒,这鬼胎说不好也是其埋下,当尽快寻出才是。”


第120章 
  此话一出,齐侯的面色就沉了下来,最先提及声姬重病,田巫入宫医治的,可不就是任姬吗?当初她提起这事,自己还没放在心上,结果没出几日,就生出了如此祸端,须得好好查问才是!
  心里有了计较,齐侯颔首:“多谢大巫提点,寡人定要拿那幕后之人是问!”
  楚子苓只躬身一礼,该还击的时候,岂能忍气吞声?只是有些敌人可以针对,有些,则让旁人出头更好。
  抬头时,楚子苓不动声色的对还愣在那边的声姬使了个眼色。可能是刚刚经历过生死危难,声姬总算生出了警醒,这次反应极快,“噗通”一声就跪倒阶下,哭了起来:“君上定要抓住那使巫蛊的阴毒之人啊!还有巫乞,身为宫巫,却没发现鬼胎蹊跷,还要让妾滴血。若不是大巫来得及时,妾怕是已经恶鬼俯身,命归黄泉了!呜呜呜,君上要替妾做主啊!”
  这番哭号,声泪俱下,说不出的委屈。没了当初的猜忌,再看这杏花带雨的美人,齐侯心中只剩下了懊悔和怜惜,看巫乞的眼神,也不善起来。是啊,明明是个鬼胎,还要摆在他面前,要他的爱妾滴血认亲,险些闹出祸事!声姬是否产子,占卜不就能明白吗?反倒对鬼胎视而不见,居心何在!
  想到这里,齐侯又忆起了当初伐鲁前的占筮结果,简直新仇旧恨一起涌上,立刻对巫乞喝道:“汝术法不精,如何当得巫官之首?来人,把她押下去,详查鬼胎之事!”
  听到这话,巫乞身形颤抖,险些没瘫倒地上。任姬已然自身难保,若是供出她这个主使,乃至查到埋婴之事,她焉有命在?可是事到如今,求饶已经用处,那老妇用怨毒的眼眸恶狠狠盯住了楚子苓,嘶声道:“你这妖巫,想要蒙蔽君上,祸乱宫闱,就不怕天罚吗?!”
  她声嘶力竭,状若厉鬼,这叫骂让殿上诸人皆是胆寒。楚子苓却面色平静,淡淡答道:“吾乃田氏家巫,非君上宫巫,内闱与吾何干?”
  是啊,连齐侯亲邀,都不愿入宫,这宫中争斗又与她何干?巫乞闻言,面色顿时煞白,一旁寺人哪敢让她再胡言乱语,齐齐扑上来,把人拖了下去。
  看着那老妇挣扎不休的身影,楚子苓垂下了眼眸。她确实无心这种宫斗,但也容不得有人在背后使坏。今次立威,敢冒犯她的宫中巫者,乃至姬妾夫人,怕也少了吧?
  一场巫蛊之祸,又断断续续闹了数日。任姬畏惧牵连,慌忙把责任都推倒了巫乞身上,虽有受罚,却也保住了性命。而巫乞施法害人,埋尸下咒,成了罪魁祸首,被齐侯下令问斩。这场风波,才算彻底平息。
  几日后,公子环亲自登门造访。
  “多亏大巫施以援手,母亲才能逃过一劫。”难得表现出了正经神色,公子环也是心有余悸。谁能想到,只是找个大巫入宫看诊,就能扯出这么多事情。
  “不过举手之劳,公子也当知晓如今局势了吧?”楚子苓并未居功,反而问道。
  公子环用力点了点头:“恶敌再侧,吾以后必要谨慎行事。”
  家中心腹可是百般叮嘱,总算让他知道了夺位之争凶险无比。只是以前荒唐太过,现在再立贤名,会不会太迟呢?
  看着那少年有些忐忑的模样,楚子苓轻叹一声:“只要公子记得纳贤用能,自有贤能投靠。”
  指望这人变成个道德标准极高的君子,是没啥可能了。但是知人善任,听从规劝,也能保得国家安稳。不过看看齐侯父子的德性,真不奇怪姜齐为何会被人取而代之。
  公子环可猜不透她心中所想,见她依旧如此关心,不由喜道:“若有一日,吾继承了君父之位,定要好好报答大巫……”
  报答就不必了,不给她找麻烦就是万幸了。楚子苓神色淡淡:“公子有心,吾愧不敢当。”
  见她仍旧是这副冷淡模样,公子环瞥了眼一直守在,姿态昂然的田氏庶长,突然道:“此番大恩,焉能不报?大巫静候佳音即可!”
  这又是想干什么?楚子苓当然没有节外生枝的打算,但是这种一根筋的青春期少年,越拦越容易出事,反倒没法硬劝。
  无奈的送走了人,她转身对一旁的田恒道:“如此一来,局面可能安稳了?”
  田恒面色却不明朗,只摇了摇头:“宫中女子又能起多少用处?此番声姬打草惊蛇,朝中怕是又要起些波澜。”
  当年投靠公子疆的大夫也不在少数,现在仗打完了,余下不过是亲楚还是亲晋的选择,若是齐侯放弃争霸的打算,重新亲晋,那么在晋为质的公子疆,又要成为众人瞩目所在。那些原本支持公子疆的氏族,岂会罢休?宫内这场巫蛊案,只会让他们警惕起来,小心行事罢了。
  听到这话,楚子苓轻叹一声,身在朝堂,难逃是非,只盼公子环别再闹出什么幺蛾子了吧。
  所谓的“报答”来得极快,隔日宫中就传来了旨意,让田须无入宫伴读。
  田须无哪能想到好事竟然落在了自己头上,简直喜不自胜:“这定是公子环为了报答大巫,小子竟也能入宫求学,多亏了大巫!”
  楚子苓简直无语了,公子环这恩报的真是地方,选谁不好偏偏选了田须无这小子,难不成“代齐”就从这里始发吗?
  稳了稳心神,她才道:“公子环性格乖张,脾气颇大,你与他相处,要慎守谦恭,不可冒犯。”
  一个气都气昏厥的家伙,脾气岂能好了?就算现在收敛,也免不了刚愎,就跟倔驴一样,只能顺毛摸,一个不好戳到了驴脾气,可就糟糕了。
  田须无跟着大巫学了这么久,自然知道她心思缜密,看人颇准,立刻颔首应是。一旁田恒倒是皱了皱眉:“入宫之后,你之前所知所学不可与外人道,只需听师长教导,不得在人前招摇。”
  他教给田须无的东西,有不少并不合时宜,自家人知晓无妨,若是让旁人瞧见,难免落下把柄。而且伴读这种事情,伴着就好,不是让他出风头的。田氏身份不显,比起公子环身边环绕的卿士子侄,可是大有不如,藏拙才是自保之法。
  没想到阿兄也会叮嘱两句,田须无终于收起了兴奋神色,郑重道:“小子记下了!定不让阿兄和大巫失望。”
  这谆谆教导,倒有些送孩子上私立名校的味道了,楚子苓瞧了田恒一眼,唇边不由泛起了笑容。
  ※
  “妇人误事!”谭氏家宅中,谭炎低声骂道。
  之前公子疆受宠时,他便着意拉拢,想要扶这位公子登位,谁知时局变换,齐侯竟然让公子疆去了晋国为质。一度谭炎自己都以为,这位公子怕是要埋没晋国了,未曾想一场大败,却又让他生出希望。
  若是齐侯再次与晋国结好,尊晋侯为霸主,那么身在晋国的公子疆,反倒有了便利。一旦君上身故,晋国必要推举一个亲晋的新君,又有谁比公子疆更合适呢?
  因此,这些日他们都在朝中奔走,指望君上改变主意,放弃与楚结盟。结果事情还没办成,内宫就出了乱子。公子疆之母任姬,竟然深陷巫咒大案,险些被齐侯黜落。
  饶是谭炎历经三朝,处理过不少阴私之事,也是说不出话来。此等愚妇,要来何用!
  “家主,那公子疆之事……”心腹问道。
  “此刻谈及,必会惹君上猜忌。先看楚国会否发兵,攻打鲁卫吧。”谭炎轻叹一声,君上还是没有放弃依仗楚国的希望,唯有放弃楚国,重归晋国,他的谋划方才有实现可能。说什么,都为时尚早。
  “那田氏呢,还要再查吗?”心腹又问。
  “继续盯着!”谭炎冷声道,“田氏着实古怪,要探探底细。”
  一场大战损兵无数,除了逢丑父、国佐等卿士外,其他人不问罪都是好的。唯有田氏异军突起,庶长封下大夫,家巫入朝,现在连嫡长都成了公子环的伴读,怎能不惹人注目?谭炎也是老于政事,对于君上的偏宠极为敏感,加之内宫之乱又有蹊跷,更要仔细盯着,看看能否找出田氏把柄。
  只盼今次楚国,也能败在晋国之手吧。
  然而大战尚未开始,丧讯相继传来。八月底,宋公鲍卒,九月初,卫侯遬卒,一时间,楚国会否出兵,又成了悬而未决之事。
  楚子苓听到这消息,也是沉默良久。去岁这时,她刚刚自宋国出逃,前来齐国,未曾想一年不见,宋公居然就死了。是突发疾病,还是有什么隐患,她未曾发觉?当日自己身在宋宫,为了确立大巫威信,对于宋公的诊治其实并不仔细,只是对表征的速效疗法,从未深究病理。而现在,那个称得上仁德,又异常俊美的君主,竟匆匆身故,让楚子苓也说不出的难受。
  “宋公年迈,应是到了天命之年。”田恒又怎会看不出子苓心中所想,出言劝道。
  五十岁就天不假年?对于现代社会的人而言,怕是难以想象。但是对于这春秋时代的人,却是实实在在的年老体衰,至少比那些活不过三四十的泥腿子要强太多。
  “无事,我只是有些感慨。不知两君身故,楚国还会不会发兵了。”楚子苓轻叹一声,问道。
  这年代打仗也是要避丧的,楚军想要攻打鲁卫,就要借道宋郑,现在宋公死了,卫侯也骤然身故,可不是发兵的好时候。
  “传言樊姬重病不起,楚国会否发兵,实在难讲。”田恒道。
  之前是樊姬扶持新君,掌控朝政,现在她病重难支,说不好下面的诸公子会如何行事。
  听到这话,楚子苓一怔,她已经许久没想过楚国经历的那些事了,樊姬病重的消息,落在心间竟然掀不起多少波澜了。没有救命的巫医,樊姬怕是撑不了多长时间了,她死之后,又要多久才会轮到屈巫呢?心头似有坚冰滑过,又冷又硬,简直不似医者,而像个彻头彻尾的大巫。
  一只手骤然伸了过来,握住了她的手。田恒轻声道:“不急,且再等等。”
  那双漆黑的眸中,闪过了担忧和抚慰,如暖阳熏风,吹散了心底冰寒。
  楚子苓紧紧握住了那只手:“我能等的。”
  只要有田恒在身边,她不介意多等些时日。


第121章 
  卫国、宋国两位国君相继身故,按照礼法,是不宜兴兵的。毕竟攻打鲁国就要借道宋国,恐怕会搅扰人家的丧事。而攻打卫国更是“非礼”,说不定就如当年秦国趁丧伐郑一般,落得大败而归,道义全无。
  然而出乎意料,楚国非但没有罢兵的意思,令尹公子婴齐还裹挟了尚未及冠的蔡国、许国两位国君,尽起楚师,打着“援齐”的名号,借道郑国,统兵伐卫!
  一时间,千乘之师浩荡而来,惊得世人瞠目。
  如此大军,又岂是刚被齐军肆虐一番,又死了国君的卫国能够抵抗的?只几日工夫,卫军就节节败退,溃不成兵,眼看就要败北亡了社稷。然而与上次齐国伐卫不同,面对强楚的威胁,晋国竟然未曾出兵援救,不理卫国求援,避开了楚军兵锋。
  如此举动,更是让楚军大振,直逼卫都,与新君签了城下之盟。随后意犹未尽,又转道挥兵侵鲁。鲁国上下顿时大恐,专门派上卿前往楚营,奉上木工、缝工、织工各一百人,并以公衡为质,请求结盟。楚军这才罢手,自宋国回返。
  之前还附骥晋国的鲁卫,转眼间都投了强楚,这番变故,引得列国哗然。楚庄王虽然身故,强楚仍就不能敌啊。
  消息传到了齐国,本该高兴的齐侯,却高兴不起来。
  明明自己发兵时,晋国就敢派车八百乘,联三国之力伐齐。怎么到了楚国出兵,晋国就不敢直面了呢?楚国还是无礼至极的乘丧而伐呢,于情于礼都应回护鲁卫这两个附庸啊!说到底,不过是楚强齐弱!
  须知他祖上桓公,乃是世间第一位称霸之人,而楚国,不过蛮夷耳。
  然而刚与晋国恶战一场,毗邻的鲁卫两国又都改换门庭,投了楚国,此时似乎只有与楚国亲善了?
  谁料朝中众卿可不这么看,各执一词,吵成了一团。有人说楚国大胜,必不把齐国放在眼里,亲楚不过是自取其辱,不如改投晋国;有人则说如今楚国势大,连鲁卫都投了强楚,这时不结好,反倒亲晋,岂不置身于险地?
  双方人马都有理有据,听起来一般可信,让齐侯头都痛了起来。这几日天天传大巫进宫,替他刺鬼清神。
  齐侯的急性偏头痛,乃肝气郁结,化火化风,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情绪造成的。因而针灸之余,楚子苓也少不得劝慰几句:“君上不可劳思过度,积郁过甚,易伤肝脾。”
  闻言齐侯一叹:“如今朝中纷乱,寡人也不知听谁为好。楚国强,晋国亦是不弱,吾等夹在中间,实难决断。”
  是亲楚还是亲晋的议论,楚子苓也在田恒嘴里听到过些,不过她的关注点,并不在投谁不投谁这个层面,而是如后世一般,更看重自身的综合国力。
  想了想,她道:“晋楚相争,岂不是休养生息的大好时机?用兵总要损耗,连年征战更是靡费颇多。齐国又不在晋楚之间,地势偏安一隅,不如交好诸国,养精蓄锐?”
  齐侯一愣:“那寡人如何称霸?”
  您还惦记着称霸啊。楚子苓险些没翻个白眼,轻叹一声:“君上可忘了民怨之事?当年桓公有管子辅佐,富国而强兵,方有霸业。如今民怨不消,却想争霸,岂非水中捞月。”
  水中能捞得起月吗?自是不能。听了这番别出心栽的建议,齐侯也是一阵怔忡,片刻后忽道:“那寡人之管仲,又在何方?”
  齐国还有管仲这样的大才吗?似乎有,管子之后便是晏子,也是春秋有名的贤相,但是楚子苓不太清楚晏子是何时诞生的,自然没法举荐,只道:“朝中贤良无数,各有政见,君上只需寻有类管子之人,自能得贤才。”
  “然也!”齐侯兴奋的猛一击掌,“大巫若为男子,寡人当奉为上卿!”
  这话怕也只有齐侯这样的人,才能说出口吧?楚子苓微微施礼,并没放在心上。
  谁料几日后,齐侯就寻了个借口,赏了田湣,显然是把她的进言之功算在了田氏一族上。闻言楚子苓也是默然,幽幽对田恒道:“还不如让君上赐你块邑田呢。”
  田湣得多少好处,跟田恒又不相干,还有田须无那小子也占了便宜,这样算来,实在是太亏了。
  田恒笑道:“邑田何劳子苓出手?我亦能赚来。只是没想到君上竟然真听进了你的规劝,这些日问政诸卿,很是提拔了几个。”
  “哦?”楚子苓闻言立刻问道,“都有谁?可有晏氏之人?”
  “还真有晏弱,你也知他?”田恒不由挑眉,晏氏可不是什么大族,不过是从莱国奔齐的寒门小家,之前在朝中也不显,这话问的可就有些古怪了。
  晏弱?晏子不是叫晏婴吗?难道是他的父祖?不过能因此事出头,也是好事。在这个平庸之辈可以靠血统治理国家的时代,用贤总好过用亲。
  “我听君上提过此人,能够提拔自是最好。”楚子苓笑笑,把这话题带了过去。
  田恒见她神情轻松,不似有事,也笑道:“若是他得知此事,怕也要来谢你才行。”
  “举手之劳罢了。”楚子苓轻轻叹了口气,也不知晋楚之后还要如何争锋,只盼齐侯能够收起那争霸的心思,让齐国多安稳些时日吧。
  ※
  “哚”的一声,羽箭钉在了草垛上,距离红心足有一寸之遥,一旁已有寺人尖声叫道:“公子神射!”
  这可是在宫中传授射术,能够教导诸公子的,无一不是神射手。如此成绩,还敢有人夸赞,实在是厚颜的厉害。然而上至师傅,下至伴读,谁都没有生出异议。毕竟射箭的可是君上喜爱,大夫推崇,有可能登上宝座的公子环,哪个会得罪此人?
  公子环看了看自己的射术成绩,也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些日他勤练射术,进步良多,果真没有白费力气。似想到了什么,他转过头,对身旁那个矮了自己一头的少年道:“须无射术可有长进?吾记得你那兄长,乃是能张三石弓的神射手。”
  三石弓,寻常人怕是拉都拉不开,遑论射准了。田须无谦逊的行了一礼:“小子日日勤练射术,也不及公子,哪敢献丑?至于家兄,不过是天生力大罢了。”
  这话十分谦逊,亦有些讨巧,在吹捧公子环的同时,也暗暗踩了自家兄长。然而这话听在公子环耳中,极是悦耳,他不由笑道:“田无咎也是猛士,你可要好生跟他学着点。”
  学什么啊!田须无暗自腹诽,自从来到宫中以后,他就发现公子环隐隐对兄长有些敌意,这可真是想不到,毕竟兄长还曾救过这人呢!但是相处久了,公子环又是个藏不住话的,渐渐地,田须无也瞧出了些端倪。这位公子,似对大巫有些心思,怕是因此才对阿兄不善。
  察觉此事后,田须无简直不知该说什么为好。那可是大巫啊,怎能觊觎?!然而话又不能直说,田须无只得转了策略,一味迎合,甚至不惜猜一猜阿兄,倒是让这位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