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文元皇后-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

    齐妫一愣,抬眸认真地看着他,突然微微一笑,点头。“对,三殿下说得有道理。”说完顿了顿道:“但是这番前去青州路途遥远,我倒是有个法子,不知可行不可行。”

    “你且说来听听。”

    “告急朝廷请求支援,让二殿下庐陵王前往青州,届时,虎牢关有三殿下,青州有二殿下,岂不是两得?”

    刘义隆忍不住故意弄乱了她的头发,感叹道:“我原本想着,这次我算是赢了你了,却不知你的后招更恨!这主意不错,我即刻派人告急求救。”

    齐妫逃离他的魔抓,梳理着自己的头发叫道:“殿下太过分了些,小女不愿与你共事了,我前去找霁儿去!”说完转身便跑了出去。

    留着刘义隆看着她的背影吃吃地笑了起来,转身便坐在小几上开始写要上呈的公文了。

    且说霁儿自打来了这军营,觉得真是新鲜啊!她本生得豪放些,一番男装打扮,竟是也英姿飒爽起来,尤其是在这满是黑脸的军营当中,当真也是一道不错的风景,又仗着主子放任不管的,便由着性子在这里胡乱走了去。

    这日见着一个男子虽是瘦了些,但是底子不错,长得清清秀秀的,见着人也不多说话,也有些人见着他含着什么“护军”的,霁儿也不知是个什么名号,听来应该是保护军队的?不过这些都无所谓,因为从来对男子没兴趣的霁儿,倒是对他有几分趣味,少不得上去调戏一番。

    “喂。”霁儿把玩着手里的枯草叶儿,走上前去招呼道。

    其实那男子跟没看见他是的,直接从她跟前走了过去,竟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本领来。

    霁儿却是不乐意了,赶上前一把将他拦住,问道:“什么护军!我找你有事。”

    那男子却是没拿眼去瞧她,只淡淡道:“姑娘若是渴了,就去营帐找水喝,若是饿了,便去伙夫那里去找吃的便可。”

    霁儿将自己上上下下瞧了一下,今早特地将胸那里勒了好几回的,这会子还算平坦啊?他是如何瞧出来的?“我不饿,也不渴;就是想让你帮我找个人,若是找着了,我重重有赏。”

    “有赏?你赏多少?”男子不屑地问道。“我们现在没有时间帮你找人,现在战事吃紧,还请姑娘不要耽误在下的时间。”说完抬脚便走。

    “哎哎哎!”霁儿不死心,上去又拦住,道:“他也是跟你们一样的,我只是问问,你何曾见过他。”

    “他叫什么?”男子有些无奈地问道。

    霁儿折身颔首轻声道:“他叫徐林,会吹口哨,小时候住在会稽那一带,后来,后来他参军了……”

    男子一怔,讷讷问道:“你找他,做什么。”

    霁儿转过头兴奋地笑道:“嫁给他呀!小时候他答应过要娶我的!”

正文 第一百七十章 与子同袍

    “你难道是不三殿下的侧妃?或是……”男子眼圈红了一半,却赶紧侧过脸。

    “你这人真是会扯!我与三殿下并无关系,只是王妃的丫鬟罢了!”霁儿气愤道:“没有真凭实据的,怎可这般诬赖人去?更何况你还是个男子?”言毕竟折身而去,想着此人也是个心胸狭隘,爱猜忌的小人!

    手却一下被扯住了,霁儿冷声道:“放手!”说完竟听见后面转来一声熟悉的口哨声,那口哨吹出来的声音,便是那多年前他曾吹给自己听的。霁儿怔在那里,竟是不能动弹了去。

    徐林一边走着一边吹着口哨,眼角的泪花不经意间落了下来,看着她的流下的眼泪,又伸手轻轻擦去。

    “你早便认出我来了么?”半晌,霁儿抹着眼泪儿笑问道。

    徐林点头,看着她那笑中带泪的模样,还是像小时候一般,可爱得紧。“对不起,是我错怪你了。”

    霁儿蹙眉看着他,狠狠道:“早知你这般想我,便是再不去找你了!”

    “是是是!都是我的错!你怎么样都行,好不好?”徐林宠溺地笑。

    霁儿破泪为笑。“你如何认出我是女儿身的?”

    徐林伸手放在自己的脖颈处,道:“这是什么,你有么?”

    齐妫愕然,他竟然是看得如此仔细。“你看别的姑娘也这么认真看么?”

    “不会。”徐林浅笑。“那日你来军中时,见着你与小时候有些相像,尤其是……嘴唇,最是像,便在意了一下你脖颈地方,便知道你的女儿身了。”

    霁儿瞪眼看着他。“然后,你就死死不愿意去与我说话,就是我今日碰巧见着你了,你还装作看不见是不是?”

    徐林讷讷不能言;只得笑着由着她狠狠瞪着自己。

    “霁儿——”齐妫远远望着二人在那里交谈,又见着霁儿神情不是很好,也不知是不是她最近惹了事儿,得罪了什么人。

    霁儿想着她挥手,道:“小姐,我在这里。”

    齐妫走近了过来,看着旁边站着的男子,将霁儿拉了过来,对着徐林道:“将军,我家丫头若有不到之处,还请原谅,回去我一定好好教训她去。”

    徐林含笑看着她将霁儿护在身后,想她这些年过得也算是自由自在了,若非如此,她如何能还保存着之前的性子呢!

    “小姐,我并未做错事,何来教训我啊?何况,我也没见你几时教训过我不是?”霁儿得意洋洋地笑道。

    齐妫与她使眼色,她却是只当不见。

    那徐林方才躬身作揖道:“拜见王妃!”

    齐妫点头。“你起来罢,军中不必拘这番礼节。”

    徐林起身,徐徐道:“霁儿与我本就是旧识,刚才末将并未怪罪于她,只是在叙旧而已。”

    齐妫转头看着身后的霁儿,见着霁儿有些羞涩地点头,心中一惊,莫不是她的青梅竹马?遂转身笑道:“莫不就是那位会吹口哨的少年?”徐林含笑点头。

    齐妫将霁儿推了出来,叫道:“你倒是闭口不言啊!害我还在这里为你救场呢!”

    霁儿难得羞赧地颔首下去,手不停地到弄着腰间的腰带。“他已不是少年,没见着比你要大了许多?”

    “是是是!自然啊!若还是个小小少年的,岂能配得上我家的霁儿啊!是不是?”齐妫打趣道,抽身便走。“你们慢聊,我走了。”

    霁儿抬眸往了一眼徐林,道:“明日再来找你。”说完便随着齐妫一齐走了去。

    “你跟上来作甚?难得见面的,也不能好好说说话?”齐妫问道:“也算是你有福气了!这么长日子等待的,终是将他等到了。”

    “小姐你这话不对了!是他终将我等到了!你怎能抬高了他的身价呢!”霁儿不满道。

    齐妫轻声笑着,也不再言语。

    霁儿却忽而道:“小姐,我以后,不走了,就留在军中,跟着他去!”

    “那如何使得?”齐妫驻足,看着她。“这军中岂能有女儿家在?在外人看来,岂不是乱了体统?你叫其他那些有妻儿的将士如何看了去?”

    “你曾经不也随二殿下西上了么?如今也与三殿下一起来了此地,我怎的就不行了?”霁儿心情有些不快道。

    齐妫脸色沉了下来。“我当日随二殿下西上,那是被他掳了去,且他当时也是刘家二公子,算得上是举足轻重,何况也不会在军中久待,就是现在的三殿下也是一样,这次战事过后,依旧还是要回去的;而你呢?你竟是想一直就呆在这军中,你道合适么?”

    “有什么不合适的?我便做个女兵,日日随他们应战便是,不做女儿身不是就可以了么?”霁儿争辩道,见着齐妫脸色不佳,便干脆小跑了出去。

    齐妫看着她远去的背影,也是无法;这里自然是有自己的私心的:她跟着在这军中,平日里受苦不说,保不准日后便要埋在这泥土之下了!自己如何舍得。

    霁儿却是铁了心的,等不得明日了,连夜便是去找了徐林。

    幸得徐林那日并不当班,近段时间也是日夜忙碌的,好容易能有个清闲些的时刻,便赶紧歇下。

    “徐林!”霁儿掀开帘子便进去了。

    徐林吓一跳,黑暗中辨认着她的身形,问道:“霁儿?”

    霁儿点头。“是我。”

    徐林掀开了被子赶紧点了灯,见着她也未披斗篷的,就这般跑了来,又赶紧将床上自己焐热的被子盖在她的身上,问道:“这夜深了!可不能到处乱跑了,你不是说明日来找我的么?”

    “我等不及了啊!”霁儿吃着他端过来的温茶,随口就道。

    这夜深人静的,她突兀地说出这句话来,生生叫他面红耳赤起来,一时都不能言语了。

    霁儿抬眸看向他,灯光幽暗,照着他的肌肤倒是显得柔和了许多。“我今日与小姐说要跟着你在这军中,可她却执意不愿意!”

    “王妃做得对。”徐林坐下来,看着她睡眼惺忪,面色微红,心中忍不住一动;敢情这是半夜睡不着来找自己的?“她不然你在这里,便是为了你的安全。”

    霁儿却突然落泪了。“徐林你知道我今年多少岁了么?可我一直都在等你!从未想过要嫁给除你以外的人!现如今我好容易找到你了!却不能叫我陪着你,那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徐林微微将她搂在怀里,拍着她的背,心疼道:“不哭了不哭了!这里太危险了,随时都可能会丧命的。”

    “就如你说的那般,你丧命了,我还独活做什么!”霁儿伏在他的怀里,这日日夜夜的想念,终叫自己等到了这一温暖的怀抱,如何能够叫她轻易放弃了?

    “傻话!不管我如何了,你都要活着,活着才是最重要的,知道么?”

    “我宁可不要那样的活!”霁儿笃定道。“在这世间活着,便是因着有可以留恋的人和物,若是没有了,那活着便是行尸走肉,有什么意思?”

    徐林站起来,缓缓道:“霁儿,你不知道现在的战况都多紧张,不说你现在不能待在这里,就是王妃他们一行,毛将军也会尽早劝他们离开的。”

    “他们离开自是有他们的道理,但我不离开,也自有我的道理。”霁儿将被子放下,目光灼灼,看得徐林都不敢拿正眼去瞧她了。“我会去向毛将军要求与你一同上战场的,与子同袍!”扔下这句话,便头也不会地消失在夜色中去。

    徐林细细品着她的这句话,突然记起这句话竟是来自《诗经》中的一句话,同袍之谊!她这是在对自己告白啊!徐林一拍脑子,自己竟然懵懂得不知道追上去!不管她今后如何,至少眼下,是自己这一生来觉得最美好的时刻,为何就不能成全了她?战场上虽有生死,但人也终有生死;能与最爱的人一起战斗,一起在风雨中同渡,便应该是心满意足的。

    朝廷收到了宜都王刘义隆的呈文,当下不得不赞赏地点头。

    “宜都王在文中提到了三点。”徐羡之踱步走着,道:“其一,向青州刺史竺夔表明朝廷的心意,朝廷未曾忘记远在山东子民;其二,给下面的将士鼓舞士气,庐陵王带兵前去助战,何所惧?其三,稳民心,天下百姓何惧魏国,我宋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谢晦点头。叹道:“果然是好主意,宜都王在外历练时日长,通晓事理,也解事态啊!”

    “我手头这边有青州刺史竺夔上呈的求救公文,青州现战事吃紧,请求朝廷支援,如今宜都王这一想法,可谓两全其美,不如即可去面呈皇上,尽早发兵前去救援。”傅亮手里握着另外一份公文,对着他二人道。

    徐羡之摆手。“慢着,宜都王所用的不过是安抚民心之计;但真正作战实力的,还需得派去南兖州刺史檀道济,以及西上伐秦的徐州刺史王仲德;这二人的实力不可小觑,一旦前去,自不必担心。”

    于是三人又商议了一番,方才打算进宫前去面见刘义符去。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一章 明青州,暗潜虎牢

    袁妍将好容易学来的曲子,在刘义符面前好好地卖弄了一番,刘义符以手撑头,坐在椅子上闭着双眼细细听着,一曲毕,睁眼摆手道:“你这是曲子,可就是当年童月在谢府所弹?”

    袁妍竟是早已忘记了这一事,如今被他这般说起,便想起那日的情形来,果然是同一首曲子。

    刘义符站起来,走在他跟前用手抚了一下琴弦,叹道:“你比她的琴艺要好了许多了。”

    袁妍兴奋得从凳子上站起来,慌忙跑到他的跟前,欣喜道:“臣妾不才,多谢皇上夸奖!”

    刘义符转身,却撂下了一句话:“但是,却没有她弹奏出来的灵动气息,纯粹是为了取悦我而已。”说完便头也不会地出了房门。

    留下袁妍愤懑地转眼看着那桌面上的琴,一凳子便砸了过去,顿时叫那琴掉落在地上,崩坏了几根弦。“你永远都记得那个你得不到的人的事情!有什么用!身边好好的人不知道疼!她偏就不喜欢你!不喜欢你!怎么样?”说着说着,竟是留下眼泪儿来。

    “嫔妃娘娘!何必动怒呢!”外面响起一个稚嫩却阴暗的声音。

    袁妍一愣,转头看着站在门口的人,竟是那惠儿,便冷笑道:“本宫的地方,是你随便想来就来的么?”

    那惠儿本是十一岁的模样,但确实是生得极好,所以在海盐那边是极得宠的一个丫头,平日里也就是跟在她身后走走,或是叫她闲在宫中自己玩儿的。袁妍讨厌她的原因倒不是她懒或是生得好,却是她自打跟在海盐身边之后,竟是与这边没了瓜葛一般,什么劲儿也使不上,倒是个忘恩负义的。

    惠儿见着她那蹙眉黑脸的模样,却是不介意,走进来躬身施礼道:“拜见嫔妃娘娘。”

    袁妍一甩袖便又主子般地摆坐在小几后面,幽幽问道:“皇后娘娘虽然禁足令已经解除了,但是你一个丫鬟,怎可到处乱跑的?难不成你来了多日,竟不知这宫中的规矩不成?”

    “回娘娘,奴婢是有事情想要告诉了娘娘,以解娘娘心头之恨呢!”惠儿不急不缓地道。

    一个小小丫头,倒是说出这样的话,袁妍自是不再言语,待她仔细说说去。

    “不知娘娘可记得当年奴婢姐姐是怎么死的?”惠儿幽幽问道。

    袁妍手上的茶杯差点就掉落在地上了,怒道:“你这丫头倒是可笑得很!你姐姐是谁本宫都不知道,如何知道你姐姐怎么死的?”

    惠儿点头。“娘娘自然是不记得了的,奴婢姐姐叫柳儿,在娘娘娘家投井而死,便是被三王妃逼得自杀的!”惠儿咬牙道:“后奴婢便被送来娘娘府上,直至今日,一直未能报得大仇!所以奴婢心中一直郁郁,如今也是想助娘娘一臂之力。”

    “你?”袁妍觉得可笑,不过她不知道当年害死柳儿的不是自己, 那便是最好!若是知道了,定也叫她死无葬身之地!

    惠儿点头。“此次战事一过,您与皇后娘娘便力劝三殿下回京一趟,奴婢便能设法待在他身边,伺机除掉娘娘的心头恨。”

    “除掉?怎么除?你当杀人是闹着玩的?王府与皇宫随便死个王妃都没人知晓的?”袁妍不禁冷笑。

    惠儿摇头。“娘娘放心,奴婢使的这法子,定叫她比死了痛苦百倍!”

    “那你待说说看!”袁妍半信半疑。

    刘义符出门刚好冯太监迎上来,道:“皇上,三位大臣有事情禀报皇上。”

    “是不是虎牢关那边又出事情了?但我听闻三弟在那边,应该不至于出什么大事。”刘义符随口道。

    “奴才不知。”冯太监躬身在后面走着。

    刘义符也懒得多问,反正朝中的事情自己做不了主,也不想去做主,现在他们能与自己说一下,自己也就听一下。

    到了议事厅,三位大臣都在那里候着。

    “皇上,魏军现在正派出两路兵马,一路直攻虎牢,一路伺机夺取青州。皇上,西北边战事告急啊!”傅亮上前道。

    “嗯,我知道。”刘义符微微点头。

    “宜都王已前往虎牢关助战;依臣的建议,现能派出庐陵王前往青州最是妥当。”徐羡之道。

    刘义符蹙眉问道:“你说什么?宜都王跑去虎牢了?那王妃呢?她去了么?”

    “臣,不知。”徐羡之如实道。

    “宜都王真是胆大妄为了!朕并未叫他前去!他如何能擅自做主!若是将王妃也携了去有何闪失,定叫他吃些苦头的!”刘义符毫无顾忌地叫道,心想着若是童月出了事情,自己真不知如何是好!定是要杀了庐陵王的!

    下面的几个臣子都是愣愣不能言语了,他这般胡乱说话,将正事全都扯偏了,叫人如何回答他?

    刘义符大概也意识到了,转而说道:“你说的拍庐陵王前去青州是也不是?”

    “正是。”徐羡之舒了口气。

    “叫他去便是,他一个来去无牵挂的人,倒是可以多走动走动。”刘义符站起身道:“至于派其他的人带兵出战,就由你们自己定夺了,朕也不清楚这其中的情况。”

    “是!”三人一齐回道。

    “但是,你们得派人帮朕去打听了!若是宜都王将王妃都带上了战场,叫他立刻给朕回江陵!无商量可言!”说完自己抬步先走了出去。

    后面三人一脸的蒙:这是何意?

    “那,这事要不要去打听?”傅亮问着二人。

    “皇上还是小孩子心性,过几日就会忘了的。现在我们赶紧下去将一切事情安排妥当,青州要紧!”徐羡之说着,望着远去的刘义符,摇摇头。

    “殿下,鱼儿来信了。”星儿握着手里的信件跑到了刘义真的酒会上来。

    一听是鱼儿的信,刘义真起身便告辞出了去。“什么事?”

    星儿摇头。

    刘义真拿过她手中的信,拆开了。

    殿下亲启:

    王妃已与宜都王离开江陵多日,至今无音讯;思已达虎牢,但近闻虎牢告急,恐有闪失,特写信殿下。

    刘义真拿着手里的信气得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你刘义隆是个傻子吗?那是打仗的地方!打仗的地方!你叫她一个姑娘家去涉险!你好意思?她平日里白疼你了?”

    “鱼儿也是的,刚出发就该给殿下您捎个信的,现在都这会儿了!才知道这小心。”星儿在旁边也附和道。

    刘义真点头。“可不是!这丫头!非得以后揍她不可!把她叫去,不就是为着多留意些?她倒好,也不劝一劝。”

    “这个可就是殿下想多了,鱼儿不过是个下人,她如何能劝的?再者,那王妃的性子,您比奴婢了解,能劝得动么?”星儿淡淡笑道:“奴婢想着,殿下若是真心急了,不如就去虎牢那边看看,指不定刚好那王妃需要呢!”

    刘义真怔了怔,苦涩地笑了笑。“是我想多了,她如今是三殿下的王妃,我操这份闲心做什么。”说完扔下手里的信,转身出门道:“我去吃酒去了!有什么事情暂时别找我。”

    星儿看着他孤独的背影,心里一阵忧伤:世人都道他是一个风流才子,才貌双全,身边也不缺乏美女;但谁又知晓他心中所向?不过依旧是那个叫他魂牵梦绕,却又成为了兄弟妻的女子呢?

    三日后,星儿突然收到了刘义真派人来送的口信。“皇上有旨,命我前去青州助战;你不必出来寻我。”

    星儿迎着阳光浅浅一笑:他还是去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罢了!或许这就是当初愿意跟着他的原因罢!他是一个专一执着的人,值得爱他的人去爱一生;更值得他爱的人跟着他一生;不过是,王妃她却执着了她的执着。

    原来刘义真派遣龙骧将军沈叔率兵三千,奔赴豫州刺史刘粹的驻地,打算看青州的状况如何,随时准备救援。

    本人也的确飞书一封,传往青州,信中言说一旦青州出现危机,会立时赶到,并亲身迎战,绝不辜负朝廷的厚望的。但身子却已经飞往了虎牢关,去看他心心念念的那个人去了。

    “河南太守弃城逃跑了!”来人报告。

    初五,魏国令于栗为豫州刺史,镇守洛阳。

    毛德祖的帐内一阵哗然,心疼不已。如今看来,任免官员的重要性比打仗的策略还要精准些,若不如此,只得将辛苦得来的土地拱手让人,可气可叹。

    “毛将军,魏军又来了攻城。”来人报告。

    “多少兵马?”毛德祖站起来,叫人套好盔甲,随时整装待发。

    “大约七千。”

    “翟广,范道基,随我一起出城迎战。”毛德祖边走边已出了帐门。

    “毛将军。”齐妫在后面唤了一句。

    毛德祖转身回礼道:“王妃,末将需要迎战,一切其他事宜,稍后再议。”

    袁齐妫走出了营帐,与毛德祖对立道:“毛将军,我确实有几句话想说一说,正是有关于此次战事的,不知毛将军可否听一听。”

    毛德祖思忖着头平日里说的话,也不无道理,便静下心来道:“还请王妃明示。”

正文 第一百七十二章 背后袭击

    齐妫踱步道:“现在魏军人数众多,且是以攻取为目的,来势汹汹,如今直捣虎牢,未曾吃败;而我军在守,气势上便不如他们,且如今连连吃败,需要鼓舞士气;若是采用硬碰硬的强攻,我们的胜算……太少了。”

    毛德祖沉默,他知道现在这种情况下,不单单的兵力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士气,魏军现在的士气太强大了,但若不出战,更是叫人低迷了去。

    “现在魏军就在城外,我们不若从城内挖出一条地道出来,直通魏军的包围圈外,将他们团团围住。以包抄的形式,将他们全部冲散,届时开城门,您携主力,全面攻取。”齐妫说得说得有条不紊。“这只是一条策略,但无全胜的把握。”

    “挖地道?是可行,但是耗时耗力啊!”毛德祖思忖着道。

    “毛将军,这便是要简单了许多,城中这么多的百姓,我们都可以发动起来,一起挖。”刘义隆不知几时走了上来,浅笑道:“管保叫今日晚间便可以成功,届时便可以派出几百人进行偷袭。”

    毛德祖点头。

    “现在他们进攻,我们只管只守不攻,任他们在外面疲惫,那晚上袭击便更好。”齐妫道。“我们还藏有酒,他们若攀爬的话,可以采用火攻。”

    毛德祖抿嘴作揖。

    “毛将军,我还有一言。”刘义隆走上前道:“现在紧急关头,能保住虎牢最是要紧,钱财散尽也无事。”

    “三殿下言之有理,末将现在就去!”毛德祖迅速穿过营帐区,前往城区进发。

    当日下午,霁儿、徐林、刘义隆从农家借来了挖掘工具,一起在城门处开始挖地道。也因着那一吊的赏钱,百姓们的热情相当高,那地道口都快容不下人了。

    齐妫看着这一忽儿的都乱了套,少不得站出来道:“各位,年轻力壮的去挖,中年者挑土,老年者请随我一起处理后续事情。”

    众人纷纷开始规好队,那年纪轻的,便挥着锄头铲子的,开始奋力挖了起来。后面的中年人将地上多余的土铲走。

    老年人也是想多得那一吊钱,自然是不愿意离开的,齐妫上前又笑道:“老人家,我们倒是可以端茶送水,放在一处,叫干活的不渴着饿着了;放心,那一吊钱不会少你们的,请随我来。”说着便走过地道口处,来到偏些的地方,那里早已叫将士们拼好了案几,上面放了百来个碗,齐妫指着上面的茶碗,道:“你们各自先回家,将烧好的水都拿过来;家中若是有闲着的妇女什么的,也可与我一起去帮忙给他们做些夜宵,增强体力。”

    众人听着烧水也是能有一吊钱的,便都纷纷回家去了。

    齐妫看着在地道旁瞎忙活的霁儿,摇头叹气地走了过去。“霁儿,,随我先回去。”

    霁儿这几日本就闹别扭,这话也当时没听见了。

    “回去做些吃的,总不能叫他们都饿着干活罢?”齐妫真是气极,但自己在做饭菜这方面确实有限。

    “霁儿,赶紧去了!且不说王妃对你有恩,就是你在这儿也使不上什么劲,王妃说得有道理,等下都饿着了,真干不动了。”徐林边挖边道。

    霁儿汗水涔涔地抬眼望着站在人群外面的她,放下手里的器具,拍拍手走了过去。见着齐妫张嘴欲言,便道:“你跟我说,反正我是打定主意留在这里的。”

    齐妫看着她那模样,真不知说什么好。“若不然,我让殿下将徐林调到身边去做护卫?”

    霁儿的脚步滞了一下,却摇头道:“不行,他那么好强,若是知道这事是因为我的,他肯定不愿意接受,也会生气于我。”

    “但是,这样就可以确保你与他的平安,且还能长久地在一起,有何不好的?”齐妫劝道:“此次虎牢关的危机一旦解除,我便与殿下说了这事,你也与徐林提一提,看他什么反应便是。其他的事情我也不说了。”说完便径直向前走了去。

    经过调整之后,毛德祖将地道分为了六个进口,每个地道深达七丈,直通魏军的包围圈外。因着钱的动力,这六个地道进度也异常的快;到寅时,六个出口全部砸通了,而魏军除却放哨的,大部分却正睡得酣畅。

    “范道基,你携四百人从这六个道口出发,前去搅乱敌军的,我随后会打开城门,领五千兵马,前去剿灭他们!”毛德祖安排下去。

    魏军完全不曾想到会从地底下有人出来,四百人作战无声,范道基率领众将,斩杀了还在迷糊中的魏军数百人,紧接着,焚毁他们的攻城器械;魏军惊觉,吓得四处溃散。

    毛德祖率领五千兵马,迎战于城下,兵分三路,成包抄之势,将敌军剿灭在其中。

    被冲散的魏军却很快清醒过来,聚集在一起,进行猛烈的反击,相比于毛德祖的军马,魏军的凝聚力似乎要更强大些。

    站在城楼上的齐妫与刘义隆二人蹙紧了眉头看着城楼下的战况,紧张得双手紧紧握成了拳头。

    “魏军多以游牧为主,善骑射,骁勇善战。”齐妫站在城楼上分析道:“但南边的将士却是熟识水路,不善骑射,且身体娇小,力气缺乏,所以,此等战役,只能智取,不能强攻了。”

    刘义隆微微有些好奇,却也不多问,只点点头。

    “当年拓跋远居西北边,那边物资缺乏,拓跋一族便靠掠夺汉人的物资为生,造就了他们现在这等蛮横的模样。”齐妫并未发觉有什么不妥,继续道:“到魏时,拓跋人已经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便学习了许多汉人的文化礼仪,如此一来,他们反倒是成了有文化的流氓地痞了!”

    刘义隆迟疑地点了点头。“毛将军的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