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言]曼婚-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奶奶瞧过礼单,又赞了曼娘几句,往上面各自象征性地添了点东西,曼娘也就告辞回自己屋子。等曼娘走了后四奶奶坐在那想了会儿自己的心思,一个管家娘子走进来,嘴里啧啧有声:“这十三小姐,虽才点点年纪,可这回来,已经不像个孩子了。”
  四奶奶心中正烦躁,听了这话不由道:“你欢喜个什么?”说着四奶奶又自言自语:“不过也好,她既有主意,也就不会为那边所用。只是可惜啊可惜。”管家娘子忙给四奶奶倒杯茶:“那难哥儿?”
  四奶奶白她一眼:“你难道还不晓得,她虽恭敬话里的意思可不让我插手,不然怎会直接就让二少奶奶带了她去?哎,这孩子,再让邱太太教那么一年,比起大伯母亲自教导出来的大侄女,只怕也不差。”管家娘子晓得四奶奶心里烦闷,也不敢再插嘴,只是在旁伺候着。
  很快曼娘和四奶奶的对话就传到五奶奶这边,五奶奶刮着茶上面的茶沫,勾唇一笑:“果然是大伯母教导过几日的人,这么点就明白事了。”身边的十一小姐皱眉问:“娘,那我们就不能把难哥儿抱过来养了?”
  五奶奶放下茶杯往女儿额头上一点:“你比曼娘还大一岁呢,连个眉眼高低都听不出来?人家话里的意思,是不管我和你四伯母如何,她只过自己的日子。你啊,平日没事就多去她那边走走,去那些人家拜访时最好让她带着去,你也该议亲了。可你四伯母出外应酬时,怎会带着你?”
  十一小姐不由低头,但有些不服气地说:“可,我和曼娘一样,也是曾祖父的后人。”五奶奶答的很顺口:“可你没有一个做尚书的祖父,更没有一个做阁老的外祖父。”十一小姐登时呆住,二老爷只做到通政司通政,四品官在这京中真算的上遍地都是,而五奶奶的父亲,也只做到通判就致仕了。
  十一小姐的眼里闪过一丝不甘,但还是点头。五奶奶把女儿的手拉过来:“晓得你不高兴,同样都是姓徐,可姓徐和姓徐的不一样。我们还算好的,除了公中的,还有自己的一些产业,巷后住的那几家,不也一样姓徐,还要靠这边接济才能过日子呢。”
  五奶奶摸着她的脸:“要寻好亲事,自然要让人知道有你这么个人。”说着五奶奶笑了:“好在你姓徐,虽不如你几个堂姐,但要找个差不多的亲事,还是件易事。”                    
  作者有话要说:曼娘的出身,真是除了我写过的几个公主之外,设定的最好的了。


☆、23拜访

  十一小姐又点头,接着很小声地说:“娘,我会听话,会和十三妹妹处好。”五奶奶看着乖巧的女儿,伸手把女儿揽到怀里:“也不用刻意讨好,那就着相了。”十一小姐很努力地再次点头。
  四奶奶听的十一小姐想跟了曼娘去宁国公府,那唇撇一撇:“这么急,连个没出阁闺女出去拜见都算上了。也不是我说,这京城里的人大都是两个富贵眼。这老五家的不常出去走动,但真想打听,难道还不晓得这家里有适龄女子?明明是京城中人不想和她家结亲,换我,就写封信回去家乡,让婆婆寻门亲事,可她偏要往这京城里勋贵人家那边瞧去。哼,带了十一去哪又怎样,还不是自取其辱?”
  身后的婆子听四奶奶说完了才连连点头:“奶奶说的是,五奶奶这是不服气六小姐七小姐都定了好亲,连十二小姐都有人来相看,可十一小姐都十四了,连个说媒的人都没有,急得嘴上都起大泡了。这会十三小姐来了,她不赶紧抓住救命稻草?”
  四奶奶舒舒服服地往椅背上一靠,脸上的不屑更深:“随她闹去,让一个未出阁的小姐带了去,她还真有脸。我就看着,她闹这么厉害,十一能配个什么样的人,别到时嫁了那样败子,她哭都来不及。”说着四奶奶掩口笑了,婆子脸上的谄媚神色更重:“奶奶说的是,要是像大姑奶奶嫁的那家,才叫坑……”
  四奶奶已经脸色一变拍了桌子:“你给我老实些,这样的话能说吗?当初可是祖父定的婚事,而且大姑奶奶命好,嫁妆全花完了还有大伯母贴着,还能弄个宫里供奉的名义清闲着。这一家子,上上下下,没人比她更省心的。只是她省心了,你十三小姐以后嫁过去可就苦了,不过这是大伯父心疼女儿,我们啊,也就看戏呗。”婆子连应几个是,不敢再说话。
  夏风听的曼娘点头要带十一小姐去宁国公府拜访,倒愣了下,见十一小姐欢欢喜喜去收拾出门的衣服才轻声对曼娘道:“小姐,这带十一小姐去,好似有些不对吧?”曼娘怎不明白夏风的意思,笑了:“有什么不对的?夏风,她怎么说都是我堂姐,徐家的姐妹们嫁不好甚至嫁不出去,对我也不是什么脸上有光的事。五伯从小在京城长大,家乡也没回过几次的,五伯母也同样,他们不愿十一姐嫁回家乡也是常理。也只有宁国公府和去九阿公那边的时候才能带了十一姐去,这些说来都是极近的亲戚,这府里现当家的是四伯母,五伯母不好去走动,但孩子们去玩耍玩耍是可以的。至于别的,就看缘法了。”
  夏风了然:“小姐您心真好,不过四奶奶也真是的,都是一家子,使那些绊子做什么?六小姐七小姐都定亲了,明年就出阁了,她出外应酬时候带上十一小姐又有什么?侄女嫁的好,她脸上不也有光?”
  为的什么,不就是为了银子?曼娘叹口气,明白为何临上京前,祖母为这个银子的事千叮咛万嘱咐了。没有银子的纠葛,事情也好做几分。不过,那些都是别人的事,只要她们不打别的主意,有些举手之劳,帮也既帮了。
  十一小姐随曼娘去宁国公府拜访的时候,五奶奶十分不安,虽说宁国公府在京城里,算是很近的亲戚,可那是长房的亲戚,和二房这边还是有些距离,徐大小姐回来的时候,更多的都是检视下这府中长房住的那些地方收拾的可好,和自己这个堂房婶娘并不亲热,对堂妹们也只平平。
  而这回,把女儿就这样推出去,五奶奶还是怕到时徐大小姐会说些什么。等丫鬟来报十一小姐回来了,五奶奶几步就冲到门口,见女儿笑吟吟地走进来,发上还多了一对金华胜,这下才放心,伸手搀住女儿,就对丫鬟们使眼色让她们下去。
  十一小姐见状笑了:“娘,您别担心,好好的呢,曼娘妹妹和大姐姐不大一样,很随和,还有意无意提点我。今儿在宁国公府还遇见新安郡主了,她女儿还约我们一起去她们府上给荷花过生日呢。”
  新安郡主?今上叔祖福王的独女,守寡多年,但最喜欢办各种宴会,是这京中有名的贵妇。没想到竟能遇到她们,五奶奶恨不得合掌说菩萨保佑,十一小姐说完就瞧瞧五奶奶的脸色就道:“不过曼娘妹妹说,她还没出孝不能去,我想了想也就不去,毕竟我和朱家表姐妹们又不熟,而新安郡主的女儿,分明是看在朱家的面子上才约我的。”
  五奶奶点头:“你做的对,这才是知进退的好孩子。”日子还长,寻个好女婿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太过急躁反而丢了徐家人的脸,毕竟徐家怎么说还有一位三朝元老在世。
  曼娘又去陈家拜访,陈家的府邸和徐家差不多,也是一分两边,一边是原来陈阁老住的,另一边是给陈家那些在京中族人住的,不过陈家虽陈阁老已告老,还有曼娘称为九阿公的那位陈太妃的弟弟在。
  这位九阿公今年也不过五十有余,做了几年闲职后就在陈太妃的授意下辞官,却没有回家乡而是依兄长而居。陈阁老和陈夫人白发齐眉,这位九阿公却三娶三丧,现在已是一个鳏夫,索性不再娶而纳了几位美妾自娱,门下又养着十来位客,还有一班唱小曲的。
  好在九阿公虽三娶三丧,十八岁就已生下长子,此后共总生下四子三女,丧了最后一位妻子时,正好把儿媳娶进门,见儿媳十分能干,九阿公就把家里事情全都交给儿媳,自己在那和客们饮几杯酒,唱一会儿曲,下一着棋,着实过的逍遥。
  听到徐家有人来拜,虽曼娘年纪小,但是自己侄女的女儿,九阿公也拔冗出来一见,问了几句就自去逍遥,曼娘早在家乡时候就知道这位九阿公是这等性子,自然也不在意,只恭敬行礼就出去了。
  等出了屋自有人又把她们姐妹带到陈大太太这边,这位陈大太太就是陈铭远的娘,做当家主母已近二十载,举手投足之间颇有威仪,不过对曼娘十分慈爱,笑着道:“公公这些年越发懒怠见客了,还是听到你来才肯出来见见。”
  曼娘自然应是,又笑着说了几句,陈大太太这才瞧向十一小姐:“这就是你们府上的十一小姐,哎,府上的这些小姐,也不是我说,真是一个塞一个的好看。”十一小姐是知道陈府有几位和自己年纪相近的少年未定亲的,今日来时更是特意装扮过,此时听到陈大太太赞扬,道个万福又谦逊几句。
  陈大太太也没别的话好说,也就是笑着让十一小姐和曼娘常过来这边玩耍,还说已经久不见五奶奶了,既是同乡又是亲戚,就该多来往才是。十一小姐和曼娘一一应是,陈大太太又把家里的女孩们叫出来互相厮见。
  陈大太太除陈铭远外,还生得两儿一女,那女儿名唤明珠,曼娘在家乡见过,两人旧友相逢,不免互相问候,除此还有九阿公另外三个儿子生的四个孙女,除了最小那个还抱在襁褓里没相见外,别的都见到了。
  女孩子们年纪相近,见了面虽原先还陌生,但说两句也就熟了。陈大太太笑着对曼娘道:“你铭远表哥你是见过的,还有你几位表弟,原本大家都是至亲,该出来相见的,偏不巧今儿他们都去齐王府上去了。说是齐王世子得了匹好马,请几个表弟去鉴赏鉴赏。我说那马有什么好鉴赏的,他们还说我不懂,连你几个舅舅都去了。”
  陈大太太话才说完,明珠就笑着道:“娘,我还以为哥哥会跟姑母一起回来,哪晓得他没回来,难道哥哥真要等到明年姑祖母六十大寿时候才回来?”陈铭远除了去游历,也有要为明年陈太妃的六十大寿准备贺礼的意思,陈大太太笑着点头。
  十一小姐的心却已飞的远了,只曾远远见过陈铭远一面,记得他虽很年轻,可已经能瞧出十分俊秀,更何况又是齐王世子的伴读,日后前途无量,若能嫁得这人该多么好。可惜听说他不宜早娶,而且陈太妃还曾有意把一位郡主许配给他,在众人眼里,陈铭远虽没定亲,却已有了着落,迟早不是娶个公主就是娶个郡主,最次也是个宗室千金,哪是别人可以染指的。
  十一小姐也只能把心里的悸动藏起来,看在老亲的份上,九阿公别的孙子或者还有可能,至于陈铭远,那是自己不能想的。想到这,十一小姐面上笑容更加温柔甜美。陈大太太也晓得十一小姐为何跟着来,说了会儿就让陈明珠带着徐家的两位小姐去园中玩耍,留她们用了饭曼娘姐妹也就告辞。                    
  作者有话要说:见婆婆什么的,好平淡啊。好吧,很多读者都猜到了,陈同学就是最后曼娘嫁的,可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是非

  回去路上,听着车声辘辘,十一小姐悄悄掀起一丝车帘瞧着窗外,心潮不由有些澎湃,果然人还是要经常出来走动。曼娘见状笑着问:“十一姐姐平日也不出门?”十一小姐的眼还是看着车窗外面:“以前还小,自然不能出门,等渐渐大了,祖父又回家守制,没人领着,自然也就不能出门。”
  虽说守孝期间不能宴饮应酬,可去拜访亲戚还是能的,十一小姐这是明显在抱怨四奶奶有应酬从不带自己出门,而只带她的女儿们。曼娘浅浅一笑,对这些是非,曼娘是敬而远之,听了就算。
  十一小姐突然咦了一声:“那不是俞家大表哥?”俞泠?曼娘凑到窗前往外看去,果然看见俞泠走进一家书坊。数日不见,曼娘还是有些想俞泠,但没出阁的女孩家要矜持,故此虽离得近,曼娘也没前往俞家拜访。
  这短短一瞥怎能解相思之苦?但曼娘自重身份,自然不能让人停下马车寻俞泠,只是痴痴看着外面。回头才瞧见十一小姐面上有些揶揄的笑,脸不由红了,低头不语。
  十一小姐也没说什么,过了会儿才道:“下月初八,就是十五姑姑出嫁的日子,再过一个月,八姐姐出嫁,十月,六姐姐出嫁,明年二月,七姐姐出阁。姐妹们,渐渐就这样四散了。”曼娘先还害羞后又伤感,等听到这数不由嘟起嘴:“十一姐姐笑话我。”十一小姐轻轻拍下曼娘的手:“怎么是笑话呢?”
  正待再说下去,马车停下徐府到了,十一小姐和曼娘下车进府,刚过了二门就听到有吵闹声,春雨不由皱眉,正要出声喝止,就听到一个尖利的声音:“你吃我家的住我家的,摆什么长辈的谱?姑姑,你也配?”接着就是一阵笑声。
  后面的笑声是十二小姐的?十一小姐和曼娘不由面面相觑,十一小姐正待上前就听到一个孩子哭声,这哭声让十一小姐登时变色,顾不得许多就上前护住妹妹,曼娘也赶紧跟上,见十二小姐带了两个丫鬟,一个丫鬟满脸讥讽地对着面前一个十来岁的女童说话,十二小姐不但没有阻止,反在那笑的前仰后合,旁边的十五小姐想是被她吓到才大哭出声。
  瞧见这女童,曼娘的脸沉下来,急忙对女童行礼:“五姑姑好。”这女童原本还有些倔强,听到曼娘这话那泪登时就落下来,那两丫鬟还待继续再骂几句,见十一小姐和曼娘都来了,忙偃旗息鼓站回十二小姐身边。
  十一小姐横不被十二小姐放在心上,可曼娘虽是个妹妹,却是长房的孙女,四奶奶千叮咛万嘱咐要和曼娘处好了,此时也不好再闹什么,叫过身后的两个丫鬟:“我们走。”
  十一小姐见十二小姐要大摇大摆地走,心中也有怒火,但又想等曼娘怎么说,只是抱着妹妹不停安慰。曼娘问过那女童几句,心中已经有了底,□雨道:“去把张妈妈请来,我从不知这家里的丫鬟也可以对主人无礼了。”
  春雨应是而去,十二小姐倒无所谓,她的丫鬟可就害怕了,有一个还仗着现管家的是四奶奶,开口道:“十三小姐,这叫什么话,我们怎么对五姑娘无礼了?不过就是走路时候没看到她,不小心撞到,赔个礼就完了。”
  曼娘才不理这两个丫鬟,只是对那女童道:“五姑姑,下人无状,让您受委屈了,还请先去我屋里坐坐,洗把脸再走。”说着曼娘就对十一小姐姐妹道:“十一姐姐,我先回去了。”张婆子已经被叫了来,不等开口相询曼娘就问:“张妈妈,这家里下人对主人无礼,都是怎么处置?”
  张婆子搞不清是什么状况,恭敬地道:“责打二十,再罚两月月钱。”曼娘说了声好又道:“张妈妈是四伯母身边的得力人,想来定无偏向。十二姐姐,四伯母管家历来严格,这事若交给四伯母,这两丫鬟定会脱层皮,不如就交给张妈妈处置如何?”
  十二小姐明白曼娘的意思,那眼顿时瞪大,不满地说:“十三妹妹太过小心了,不过是……”曼娘牵住女童的手:“不过什么?曾祖父常说,徐家要想兴旺繁盛,必不能学那些别的人家富贵欺凌穷族人,你我身为曾祖父的后人,岂可看着下人欺压这族内的长辈而不说一个字?还是十二姐姐被这两个丫鬟辖制,竟不知道管束吗?”
  十二小姐越发不满,那两个丫鬟见张妈妈来时已经晓得今日必然不好,等再听到曼娘后面几句,已经吓得跪下,其中一个伸手去拉十二小姐的裙子:“小姐,我们……”张婆子眼珠一转,已经上前去给那个拉十二小姐裙子的丫鬟一嘴巴:“小姐们说话,有你插嘴的?今日如此,平日还不晓得怎么对待十二小姐。”
  说着张妈妈就对十二小姐恭敬地道:“这两个丫鬟都还欠管教,小的先带她们下去,等再挑两个好的使。”十二小姐急得跺脚:“张妈妈,你怎么……”张婆子一个劲地给十二小姐使眼色,这眼色曼娘也看到了,只是浅浅一笑就对十一小姐道:“今儿就不请十一姐姐去我那里,我先随五姑姑回去。”
  十一小姐也对五姑姑说抱歉,张婆子恭恭敬敬地看着曼娘牵了五姑姑的手走人。
  等走出一截五姑姑才把手从曼娘手里抽出来,后退一步道:“十三小姐,您没必要对我这么好,毕竟她们说的也没错,家父不过一个落魄举人,这四年在京城中还要多亏徐府照应才能有吃有住,既受人供养,吃几句闲话算什么?”说着五姑姑的眉皱起:“况且你们是一个曾祖父,何必为我这个已出了五服的姑姑怄气?”
  曼娘瞧着五姑姑,那眉微微皱道:“我年幼时候,就常听曾祖父说,当年高祖父母都早亡,亏七房的叔叔照护,才得以长大读书,日后又是七房的高祖父助聘,才得以娶妻。种种恩德曾祖父并不敢忘,五姑姑今日说这样的话,岂不是让我无颜去见曾祖父?只记得堂姐妹,记不得族内长辈?更何况这长辈还是对曾祖父有恩的。况且我也不怕五姑姑说,今日就算不是五姑姑,而是别人我也会管的。徐家自有徐家的规矩,哪容得一个得宠的下人就把落魄的主人不放在眼里,大吼小叫还说什么不敬的话?”
  五姑姑毕竟年纪小,那泪登时就落了,觉得不好意思又擦了擦:“当日大伯母还在京的时候,也没人会这样,可大伯母偏偏离京了。”说着五姑姑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不过爹说,要苦其心志劳其体肤,就权当自己受磨练了。”
  五姑姑的父亲,曼娘只记得是个很斯文的中年人,不过能教五姑姑这样说,才华又有,曼娘笑着道:“那,就先请五姑姑去我屋子里喝杯茶,再洗把脸,当做赔罪。”五姑姑毕竟是小孩子,听了这话就点头,和曼娘去了。
  洗过脸说过几句闲话,五姑姑也就告辞,春雨这才进来:“小姐,还不光是七老爷这家呢,那边住着的另外两家,也受过下人们的一些冷言冷语。甚至,”春雨轻声道:“那边的供给,都是由家乡那边送来,一年送两次,可自大太太回家乡之后,那供给就比平日慢不说,还少了许多。”
  秋霜听的吐下舌头:“难怪太太要让小姐多带些银子上京,原来早料到了。”夏风白她一眼:“你又什么都不懂,我们小姐是什么人,管事的敢克扣,真是不想活了。”曼娘摇头叹气,春雨又问:“要不要写信回去和太太说?”
  曼娘沉思一下就道:“不必了,四伯母要是聪明人,自会晓得收敛着些,要是不聪明,不肯收敛,再过几个月二伯母就回来了,那时就有好戏看了。”冬雪插话:“我们小姐毕竟是晚辈,今儿遇到这事,只能说丫鬟冲撞了五姑娘,寻管事娘子来责罚丫鬟,知道收敛的定会收敛,那要不知道的,也没法了。”
  夏风已经去扯秋霜的耳朵:“听听,冬雪比你还小呢,你也要学着些,别只晓得咋咋呼呼。”曼娘也笑了:“是啊,冬雪啊,一看就是以后总管娘子的料。”冬雪这下才脸红:“小姐又笑我。”
  几个人嘻嘻哈哈一阵,张婆子已亲自来回曼娘,说那两个丫鬟已被责打二十,被罚三个月月例。四奶奶也知道了这件事,让这两丫鬟去做粗使了,不许再在十二小姐的院子里。说完张婆子又笑着道:“四奶奶还说了,十二小姐未免有些娇惯,十三小姐虽是妹妹,可规矩礼仪学的定是很好的,要让十二小姐跟着您多学学呢。”                    
  作者有话要说:只用排行是因为,我不会起名字啊,这点真佩服那些起名字起的一个和一个不重样的人。


☆、邱家

  曼娘面上的浅笑没变,只是这样瞧着张婆子,张婆子初时还不觉,等过了些时不知怎么后背开始慢慢地凉起来,但额头偏偏就有汗滴下来。曼娘这才开口:“张妈妈是四伯母的陪房?”张婆子不知曼娘的意思,只是答个是字。
  曼娘依旧笑着道:“想是四伯母事忙,张妈妈不晓得徐家从来都是长幼有序的,才说出什么让十二姐姐跟我多学学的话。今儿不过是因下人冲撞了五姑姑,十二姐姐事忙没有喝止,我这才多说一句,若就此让十二姐姐跟我多学学,我就真没脸去见祖母了。”
  曼娘的头微微一偏:“祖母历来都赞四伯母是个知礼仪懂进退的人,也不知道是谁在四伯母面前说什么我的礼仪规矩学的好,让十二姐姐反要跟我学的话呢。”曼娘说的轻描淡写,张婆子额上的汗越来越多,曼娘又低头啜着杯中的茶,似乎那不是最普通的香片,而是最上等的碧螺春。张婆子的膝盖都在那互相撞击时候曼娘才把杯子放下:“张妈妈是四伯母身边的要紧人,想也事忙,还请先回去吧。”明明是轻描淡写,明明曼娘一直笑着,可张婆子还是感到一阵阵的压力,听到曼娘让自己回去才哑着嗓子说了个是,退出去时还感到有芒刺在背,急急出了院子。
  曼娘已经把擦手的帕子往桌上一丢:“四伯母也未免太护着十二姐姐了,竟这样难为我。”春雨上前把帕子收下去才道:“姑娘也别生气,说句我不该说的,您就担待她们是糊涂人,过了也就过了。”糊涂人?曼娘笑着瞧一眼春雨:“得,我都还糊涂着呢,你倒说别人是糊涂人。”
  春雨的眼瞪大:“小姐,您怎么糊涂了?”曼娘往椅背上一靠:“你要不糊涂,哪里又说的出这话?去催晚饭吧,我饿了。以后这些事还是少说,横竖上面有长辈呢。只要不大出格就好。”春雨应是,外头的秋霜已经道:“小姐,晚饭已经送得了,这就摆上。”曼娘叹口气,也只有如此了,毕竟自己是晚辈,有些事,不好说,更不好做。
  经此一事,四奶奶果真把十二小姐身边的丫鬟给换了,不过十二小姐对曼娘可没有原来那么亲热,曼娘也不以为意,姐妹之间,总是要有来有往的,没有一边贴着另一边不理的事,再说家里那么多姐妹,没了这个也有那个,如在家乡时一样,照常吃、照常玩,并不以此为念。
  渐渐就到了七月,陈珍兰派人来接曼娘姐弟,说想的紧,让收拾了衣衫过去邱府住几日,还说要到中秋节了才放回来。四奶奶自然不会推辞,曼娘抱了难哥儿,叮嘱留在房里的春雨秋霜两人守好家,也就上车而去。
  十二小姐等曼娘走了才斜睨着眼看十一小姐:“十一姐姐平日和曼娘这样好,今儿曼娘去邱家住几日,怎地也不带你去?我可听说邱家姨父还有几个没定亲的侄儿呢。”十一小姐听到这夹枪带棒的话,眉不由竖起,六小姐忙喝住十二小姐:“十二妹妹你越发娇惯了,哪能这样对你姐姐说话?”
  十二小姐被喝住,身子一扭就带了人进去,六小姐摇头叹气:“这性子,再不磨一磨,等嫁了人有她吃苦头的。”十一小姐的怒火都被六小姐堵在那里,也只有顺着她的话道:“十二妹妹的婚事,四伯母定已有打算,不会让她吃苦头的。”
  六小姐自然晓得十一小姐背后的意思,自己的娘管了这些日子的家,已经渐渐有些过分,自己这个做女儿的在旁瞧着都有些不像,也曾婉言相劝,倒被娘说,在这徐府里受了这么多年的气,好容易能直起头来哪能就此罢休。现在又把妹妹惯成这个样子,稍说一句也不行,以后怎么得了。六小姐叹一口气,眼看出嫁之期将到,也只有努力多劝着自己的娘些。
  曼娘姐弟到了邱府,自被琦玉姐妹迎进去。邱府比起徐府陈府都要小得多,不过三进宅院。邱家人也不多,除了陈珍兰夫妻和四个孩子之外,也只有姨父邱淮的两个侄儿在京中坐监住在这里。
  陈珍兰接了曼娘就笑着道:“我这里可比不得你们徐家,那是深宅大院,你住的都很宽敞,在我这,只能和你表妹一起住,到时可不许嫌服侍的人不够多。”曼娘靠到陈珍兰怀里:“姨母果然只有在自己家里才肯这样说笑吗?”
  陈珍兰点下她的鼻子:“嗯,你也只有在我这里,才像个孩子。先安顿下吧,琦玉,你和你表姐一起住,可不许说表姐睡了你的床。”琦玉拉住陈珍兰的手晃啊晃:“娘,你生的女儿会是小气人吗?”一屋子的人都笑了,自到京来这个把月,曼娘到了这时才有安心的感觉,一屋子的人聚在一起说说笑笑,不用去想什么做的对,什么做的错。
  晚饭时候曼娘见到姨父,邱淮是大理寺正卿,执掌刑罚的他是朝中最年轻的三品官员,面容也严肃地多。曼娘觉得他比上回自己见到时候更严肃了,十分乖巧地和他说话,邱淮听完点头:“你在这家里住着,什么都别担心。你表弟表妹们都是,”
  话没说完陈珍兰已经推邱淮一把:“去,少在我外甥女面前装出这样严肃正经的样子,我可和你说,这孩子现在没了娘,我这个姨母可要多疼她些,你这个姨父也要如此才可。”邱淮对陈珍兰打一拱:“是,是,夫人说的有理,我听着就是。”琦玉她们平常是见惯的,只是笑笑不说话,曼娘头一回见,不由眨眨眼,陈珍兰已经拉起曼娘的手:“好了,见过你姨父了,我们就吃饭去。琦玉还有两个堂哥,今儿一早出门时就说要去同窗家里会文,今儿不回来吃晚饭了,你在这要住些时候,总会见到的。”
  曼娘含笑点头,桌上的菜不那么精致,但味道却和当日八奶奶在时,偶尔下厨做的那些小菜味道相近,难哥儿也觉得很高兴,竟吃了半小碗饭,让陈珍兰哈哈大笑:“难哥儿再过些日子也就该断奶了,男孩子家,也要吃饭才能长的又高又大。”
  难哥儿一双琉璃似的眼转了转,接着就点头:“男孩子,男孩子。”曼娘的眼瞪大,抱过难哥儿:“哎,你什么时候会说话的?”难哥儿不解地望着曼娘,张口:“姐姐。”旁边的奶娘赶紧上来表功:“小姐,哥儿这些日子已经开始学说话了,前儿还叫妈,小的也就教他叫姐姐。”
  奶娘话刚落,难哥儿又叫了声姐姐,喜得曼娘把难哥儿抱在怀里使劲亲了亲:“好弟弟,真乖。再多学着说话,等爹爹来时,就能叫爹爹了。”说着曼娘的神色微微一黯,徐启过完中秋启程,怎么算都要到九月中才能见到爹爹。
  原先娘在世的时候不觉得,现在娘去世了,曼娘才晓得,离开爹有些舍不得。陈珍兰明白曼娘为何神色黯然,不过这种事情,别人是代替不了的,只和曼娘说些别的话。
  在邱府虽说做客,但比在京城徐府还要舒服些,下人不那么多的好处就是,听到的话也少些。每日陈珍兰处置家事时,带着曼娘和琦玉姐妹在旁听着,这种事当日曼娘在家乡从小就做的,但陈珍兰的处事手法和八奶奶徐大太太都不大一样,曼娘细细比较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