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驸马倾城-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主人不在府中的时候出入其宅邸,自然是很该低调的事。
结果他的车还未出平阳巷口,便和迎面而来的另一辆牛车撞了道。
两车的主人均掀了帘子,一看对方,不由彼此会心一笑。
“赵大夫,许久不见。”陈庭拱手笑道,来人正是常和单云一起呛皇帝的御史大夫赵源。赵家三朝纯臣,家风清廉,虽然因为历代皇帝赏赐得多,家底厚实,不过赵源还是习惯使用朴素的牛车出行。
虽然赵源和单云常常协同作战,不过他本人比英国公年轻二十来岁,也很爱干净,一向打理得很有精神,一看就特别能吵架。
不过今天他有点奇怪,一直拿帕子捂着额头,笑容也有些勉强:“稚一这是要往何处去?”
赵源喜爱品茗,陈庭因着周奇给的那点蒙顶茶喝他攀了交情,故而赵源一见面便亲切地唤他的字。
“回司天台,明日该我当值,得先去瞧瞧,”陈庭将目光移到赵源的额头上,装作十分惊讶的样子,“赵大夫,您这是……”
“陛下砸的,”赵源苦笑一声,“你自得清闲,我们可是要愁死了哦!”
“我一个小小的灵台郎,不清闲还能如何?赵大夫这伤……不碍事吧?”
“太医看过了,不碍事,唉……”赵源叹了口气,“谏臣不好当啊。”
陈庭笑道:“谏臣不易做,却是国之重器,若无谏臣,天子便相当于没了眼睛耳朵,这不是您一直以来的信念?如今出了何事,竟能让赵大夫灰心丧气?”
他言语温和,奉承得不明显,听起来很舒服悦耳,并且装傻充愣当做完全不知道韦恺兵败一事。
赵源不疑有他。虽然大家都知道陈庭是大长公主的人,却都晓得他的耳朵那么长,清晨来的军报,刚刚散了朝会,陈庭竟然就知晓了。
故而他老实相告道:“还不是增兵南诏的事情,唉……”
陈庭面上浮现出讶然之色,看起来真实不作伪:“增兵不是好事么?南诏那边速战速决,皆大欢喜啊。”
“速战速决?开什么玩笑,”赵源摇头叹气:“韦将军刚刚才……”猛地记起这事尚是机密,他顿住不说,只对陈庭摆了摆手:“但愿增兵有效吧。”
“赵大夫莫不是因为反对增兵而被陛下砸了额头?”陈庭继续一脸讶异:“陛下要增兵,自然有他的道理,您何必反驳?不增兵,难道还换帅?临阵换帅,乃是大忌啊。”
不增兵,难道换帅?
是啊,陈庭说得有道理,难道这节骨眼上,还要求皇帝换个征南大将军么?那不是和韦家过不去?
可是韦恺初出茅庐,一仗未经就担此重任,本就不合适。明明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为何不能换帅?
“临阵换帅,乃是大忌?”赵源捂着自己还隐隐作痛的额头,喃喃道:“可是……若是……未必……”
这本该是三句话,但他每句话都只说了一个开头,然后便消了音。
陈庭也不问,只笑眯眯看着他。他最想说的话已经说给了赵源听,时候不早,他还有事,继续堵在平阳巷口便不好了,于是温和劝道::“赵大人还伤着,快快早些回去歇息。陛下说增兵便增兵,您莫再想什么换帅的事情,哪有比韦恺还合适的人呢?”说着他便吩咐车夫给赵源让了道。
或许是他今日太志得意满了些,最后一句显得有些画蛇添足,露了破绽。
赵源混到现在也不是一根筋的主儿,陈庭多此一举的最后一句令他突然意识到什么,猛地抬头,目光锐利地注视着陈庭:“稚一,这……莫非是大长公主的意思?”
“大长公主的意思?”陈庭心中一跳,知道自己刚刚说得太多,面前不显,反而适时地茫茫然了一下,然后表现出刚刚反应过来的神情,摇头苦笑道:“殿下远在千里之外,哪会给我什么指示?不过是我自己痴心妄想,不说了,不说了。是稚一多事,赵大夫莫怪。”
他的笑容晦涩,显得颇为失落,赵源不由得起了惜才之心。
他是知道面前这个人的才华的,也知道他曾是司马妧的军师,十年前收复嘉峪关、荡平北狄之战的背后,都有他出谋划策的功劳。
这样一个人物,早年因为左手的先天肌肉萎缩而堵住仕途,现在又因为是大长公主的人得不到重用,何其可惜?
赵源和司马妧并没有多少交集,可是陈庭对司马妧的忠心他看在眼里,倒也觉得能令这种人才如此忠诚的公主,人品定是不差的。
换帅吗?
若是这回增兵还不成功,恐怕他拼着老命也要让司马诚同意换帅,不然国库这边迟早会被水灾和兵事这两条线给耗空的。
唉,今年的这个年,恐怕不好过啊。
赵源抬头,看见平阳巷中从墙上伸出来的银杏树正簌簌掉落金黄落叶,内心顿时有了几分悲秋之感。
彼时,司马妧正在石门城的老百姓的围堵下回不了家。
她知道自己的气质不是平易近人的那种,为了避免百姓害怕,她平日出门时都尽量少带侍卫,而且外出巡视时穿粗布麻衫,以便及时了解赈灾情况。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起先还很怕她的老百姓越来越不把她当高高在上的公主殿下,本来她的经历就很传奇,在大靖各地都有她的故事传闻,是除了皇帝之外最出名的皇室中人。如今见了真人,虽然看起来凶,其实很好相处,于是老百姓就跟见了偶像似的,个个热情不已,眼看这涝灾快要熬过去,老百姓们心里高兴,就拉着她不让走,结果人群越聚越多,把本就不宽的道路堵住了。
司马妧看见这些人高兴,她也高兴,此时她还根本不知道云南那边吃了败仗。而我们的皇帝陛下一咬牙,不换帅,大手一挥,接着往云南增兵,又是十万。
由于消息的延迟,顾乐飞那头也还没有接到陈庭的信鸽,目前他每日的工作就是和司马无易死磨,隔三差五能磨出一点关于司马博死亡的信息。
司马无易不是不想给他,就是看他不顺眼,喜欢每天逗他玩儿。
可是他不想在这里面对死老头消磨时间啊!
他好想妧妧!
顾乐飞心里每天都要把十二王爷骂上一千遍。
驸马爷每天都为如何能从司马无易手里套得更多的证据发愁,根本不知道司马诚又增兵十万的结果是,韦恺硬着头皮也必须出击。
而没有战略、强行出击的结果就是,韦恺又败了。
由于府兵直接由临近的江南道和剑南道调过去,故而皇令下达之后,增兵的速度还算比较快,府兵都是自带几日干粮和兵器的,后续的粮草供应则要慢些。
府兵“平时种田,战时作战”,一般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百姓,守土比攻城厉害。而到了人生地不熟的云南,气候条件还不太适应,个别还有水土不服的。
而匆匆赶到的第二天,这些兵士就接到了要马上开战的军令。
韦恺被罗逻阁在这片地方压制了一个多月才等到增兵,粮草供应不上,伤兵营里哀嚎遍野,每天都有死人被抬出去就地埋掉,缺水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韦恺足足七日未合眼,双眼都急红了,急于依靠一场胜利来洗刷先前突袭失败的耻辱。
他认为,司马诚增兵十万是对他的信任,若他再不拿出一场强有力的捷报来回报这种信任,他根本没脸再当这个征南大将军。
不等了!
必须主动出击!
韦恺抱着破釜沉舟之心,却没料到面对他的主动挑衅,罗逻阁根本不鸟他。继续和他玩“你追我藏”的那套,好以整暇地等待下一个攻击的有利时机。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这时候,在祁连山西南一带活动的雅隆部人也出动了。
他们看准的是金秋丰收之际大靖的富庶,比起南诏王,他们狩猎的范围更广。从川西到河西走廊,四处出动,看准增兵后的剑南道兵力空虚这一时机,甚至从小幅度侵扰变成大面积占领,一边觊觎川西门户,一边想法设法从祁连山的那条古道偷袭张掖。
祸不单行,说的便是如今的大靖。
当剑南节度使的战报和西北大将哥舒那其的战报同时呈送到司马诚的案桌上时,他正在高娴君的宫中抚摸她还不明显的小腹,承诺等她的孩子出生,无论男女,都必定封她为后。
结果两人的甜蜜时光还没享受够,八百里加急便来了。
从高娴君的角度看不到战报的内容,只见司马诚的手上青筋暴起,双眼圆睁,脸青了又白,好像恨不得把那份战报揉碎。
她不由得谨慎地后退两步,下意识护住小腹,思虑片刻才犹豫着开口:“陛下,若有事便去忙吧,我可以自己照顾自己。”
最近司马诚的情绪不是很稳定,一会大喜一会大悲,万一他发起怒来,像对待罗眉那样对待自己,她可吃不消。
他要发泄,去找那个南诏王女便是,她不在乎,现在谁都比不上她肚子里的宝贝儿子重要。
高娴君坚信自己一定能生个男孩。
司马诚阴沉着脸点点头,没说什么,转身走出了殿门。
韦恺的败绩没有让他慌张,毕竟云南天高皇帝远,威胁不到镐京。他的心是在接到哥舒那其的战报的那一刻,才真正心里慌了。
虽然目前哥舒那其率军抵御住了雅隆部人,可是万一、万一哪天他也像韦恺那样败了呢?那可是河西走廊啊,还有川西,川西门户一开,雅隆部人能从剑南直接威胁镐京。
司马诚这次真的急了。
一月之前,他还因为赵源说要换帅的事情,气得拿砚台砸了赵源的脑袋。而增兵之后,朝中的不平之音和换帅的呼吁,也被他一一无事,全部强势压了下来。
可是现在……
还能有什么办法?坐以待毙么?
“来人,传旨。”
司马诚还没有走到御书房,便咬着牙说出了这四个字。
恰好今天负责拟旨的是梅江,这位老常侍见惯大场面,并不惧怕司马诚此时杀人般的目光,弯着腰恭恭敬敬道:“老奴在。”
“宣……”司马诚说出这一个字后,犹豫了很久很久,他的下颌肌肉绷紧,根本就是极不请愿地说出下面的旨意来:
“宣司马妧回京。”
顿了顿,他又恶狠狠地补充两个字:
“立、刻!”
?
☆、第81章
? 立冬之后的太阳暖融融,晒得人整个都暖洋洋的。
顾乐飞正在指挥手下们把行李装上车,以前穿着他身上正合适的衣服变得宽宽大大,像睡袍一般,滑稽地努力用腰带系住。奈何连腰带都大了,松垮垮掉在腹部,显得十分可笑。
纵使如此也没能影响顾乐飞的好心情,因为他终于要离开这个鬼地方了,简直是迫不及待!
陈庭送来的那只信鸽后,他慷慨大方地和司马无易分享了来自镐京的最新消息,司马无易对于高娴君怀孕的事情没啥兴趣,只对后两条咂舌不已。
“芙蓉膏……这玩意能戒掉吗?”司马无易活了大半辈子,还是第一次听说有这种让人上瘾的毒药。
顾乐飞懒得理他,司马诚戒不戒得掉,关他屁事。
最近住在山中,食材和厨子都不咋地,导致肉蛋等高能量食物摄入严重不足。而且顾乐飞还要翻山越岭每日坚持晨练,减肉的效果倒是比在镐京中更为显著,可是也造成了副作用。除非必要——比如和司马无易磨话,其他时间,他根本不想讲话。
司马无易倒也不生气,接着又问:“那个叫韦恺的如果再败,小五的皇位该坐不安稳了吧?那我们阿甜……”
这才是重点。
顾乐飞一改平时对他笑眯眯的模样,面无表情道:“你明白就好。我没功夫和你继续耗,妧妧心思直,我必须在她身边陪着。”
这回,司马无易难得没有和他呛声。
大是大非面前他的脑子很清楚,他之所以迟迟不告诉顾乐飞事情真相,便是因为想要好好考察一番他的为人。
他担心顾乐飞是想要借助司马妧的力量颠覆皇室,然后自己做皇帝。
不过就如今看来,这小子虽然心思深,不过名声不好,也没啥势力,肯定干不过阿甜,他可以放心。
嗯,还有一条重点是他没原来那么胖了,勉强看得过眼。
让胖子在山中吃吃苦还是很有必要的,司马无易大大方方地将功劳全都归在自己头上。
“告诉你的话,倒也没有什么。”司马无易如此说道。
他终于松了口,将自己知道的关于司马博死亡的秘密如数相告。当年的事情做得十分隐秘,又过去了很久,北狄也已灭亡,他费尽心力才打听到当年可能的参与者名字,其中就包括高延和郑青阳,还有两件迁移到关内的北狄后裔手中的大靖皇室之物。
证据不多,可是要泼司马诚的脏水,再来一个人证,这些足矣。
司马无易一松口,顾乐飞几乎是立即吩咐收拾行囊,连跑去昭阳女皇陵墓那座山上企图认祖归宗的顾吃顾喝,也被他强行叫了回来。
妧妧!
去见妧妧!
快去见妧妧!
顾乐飞满脑子全是这个念头。
给她瞧瞧自己这两个月的减肉成果,她一定很吃惊,会不会认不出自己呢?
到时候就和她装可怜,说是司马无易折磨的他,她一定不忍心责怪他身上没肉,还会觉得内疚,反过来安慰他。
没错就是这样。
顾乐飞眯着眼睛笑,露出两个因为肉少而变得很浅很浅的酒窝。
虽然脸上的肥肉几乎消失殆尽,可是很胖的时候的习惯还是保留了下来。他很喜欢这样笑,尤其是心情特别好的时候。
而就在这时,从西边的天空飞来两只鸽子,一黑一白,两只鸽子一前一后停在了马车的车辕上。通常两只鸽子同时来,证明消息十分重要,于是为了保险才会传两份一样的。
看见竟然一次来了两只,顾乐飞的心咯噔一跳。
“顾吃。”他叫一声,顾吃立即应了,前去抓住鸽子拆信。
只是顾吃答应的声音有点没精打采,他和顾喝知道自己的身世之后,便一直努力在昭阳皇陵附近的山上寻找还住着的人家,倒是看到过一些居住的痕迹,可是都很久没有人了。
皇陵具体在哪座山,他们也不知道,只能大海捞针地努力搜索,可是这么久过去也毫无成果,看来他们四人或许真是家族的最后一脉。
顾吃心情低落地拆开信笛,随意瞄了一眼,手顿时一抖,双眼当即睁大:“公、公子……”
“怎么了?”顾乐飞嫌他磨叽,说着就一把从他手里抢过信笺。
“大长公主被召回京了!”顾吃叫道,他这一声惊叫,周围打包行李的暗卫和司马妧的嫡系卫兵们纷纷顿住动作,朝他们的方向看来。连坐在不远处晒太阳看热闹的司马无易也忍不住伸长脖子,拉长耳朵,好奇地想知道阿甜怎么了。
符扬忍不住问:“出了何事?为何急召殿下回京?”
捏着陈庭亲自写的信,读完消息的顾乐飞冷笑一声:“西北西南战事吃紧,当然是召她回去收拾残局。”
司马诚真是干什么什么不成,没有他们家妧妧救火,这小子能亡国也说不定!
望着自家公子阴沉可怕的脸色,顾吃迟疑道:“公子,那我们现在……”
“回京!”顾乐飞斩钉截铁。
*
“我要你立下军令状,务必扫平南诏,提罗逻阁的首级见我!”
百官朝会,金銮殿上,九五之尊杀气腾腾的命令如泰山一般压下来。群臣噤声,目光齐刷刷地望向大殿中央站着的那个女子。
天子的要求,确如大山压顶一般,全压在殿中央的女子肩上。
不少老臣的目光中露出不忍之色。
定国大长公主眼里的血丝、疲惫的神情以及沾有草蟹灰尘的长靴,他们都看得清清楚楚。
她接到皇令后日夜兼程、披星戴月,比正常的抵达时间快了近一半。进京之后连公主府都没回,衣服也不换便匆匆赶来参加今日朝会,足见她对此事异常重视。
而她的皇兄、大靖的天子呢?
天子还要对她如何苛责?
竟然一见面就逼迫她立军令状。
自古都是臣子接下军令后自请立状,完不成任务便甘愿受军法处置,这军法通常不是撤职流放便是掉脑袋的重罚,臣子此举既是破釜沉舟激励士气,又是对主上表决心和尽忠的一种方式。
断断没有主上逼着臣子立军令状的。
天子对自己的皇妹,对一个于大靖有功的女儿家,竟然苛刻至此?
文武百官谁也没有发言,沉默的大殿如死一般寂静,每个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心寒。
赵源站在左列文臣第十一的位置,注视着站在大殿中的那个女子,心有不忍,却又很好奇她会如何回应。
“陛下打算授我何职?”
司马妧特殊的沙哑嗓音在大殿中响起,她很累,故而音量并不大,可是百官们都竖着耳朵听得认真,每一个人都听到了这句话。
不少人的脸上闪过惊讶之色。
司马诚神色淡淡道:“你若愿立军令状,自然是代替韦恺担任征南大将军。”这是他早就想好的做法,司马妧若败了,他便干脆将她军法处置,若是胜了,他也没有任何损失。
司马妧这个时候,方才缓缓抬头,看了司马诚一眼。
在大型朝会之时,在金銮殿上,少有臣子敢抬头直视皇帝,这是对圣上的一种不敬。
不过司马妧偏偏看了。
因为她很好奇,司马诚为何会提出这种显而易见藏着杀机的要求。他以为自己真的很傻么,只要他设一个火坑,她便甘愿往里跳?
她是忠诚——可是她的忠诚,从来都不是对司马诚本人的。
幸好小白没有随自己一道来呢,不然他又得操心了。司马妧如此想着,轻轻叹了口气:“臣妹刚从河北赶回,于云南之战没有半点了解,心中没数,并无把握。故,请恕臣妹不能遵旨。”
并无把握?
她居然说自己干不了?
几乎是“哄”的一下,刚刚还一片死寂的殿中顿时炸开了锅。
“大长公主这是想抗旨不尊?”郑青阳头一个不怀好意。
“不去便不去,本来打仗就是男人的事情,女人去了反而不祥!”有人屁颠颠地附和。
“大长公主啊,你、你是说连你也打不得这仗?”大行台尚书令万谷脑子乱糟糟的,结结巴巴开口,他没有被郑青阳诱导。因为现在万大人满脑子都是:完了完了,司马妧都说不行,皇帝陛下若找他要人,他还能给谁?
韦尚德近日因为孙子吃败仗,脸色一直不好看,此时他也开了口:“大长公主不必顾忌我家那小子,直管接令便是,老夫相信殿下的能力。”就冲楼重和他说的那些征讨南诏的战略,就比韦恺现在的做法好了一百倍,奈何自己孙子傲气,不听。
韦尚德这话一出,很多官员立即附和:“是啊大长公主,你试都没试,怎么说自己不行呢?”
司马诚阴沉着一张脸,望着下头群臣的七嘴八舌,敏感地从他们脸上察觉到了惊慌失措。好像司马妧不打这一仗,天就要塌下来一样!
哼,有什么了不起,朕给她征南大将军一职是看得起她,她不接也罢!大不了让哥舒那其扫平雅隆部后再征南诏,让这群遇事就知道慌乱的百官瞧瞧,大靖不是只有一个司马妧!
司马诚想归这么想,可是他的内心潜意识很清楚,那是做不到的。雅隆部人世代居住高原之上,体质与大靖人差别很大,很难派兵彻底消灭他们,只能以防御为主。当年司马妧统领河西走廊十余万军队都没做到的事情,他不认为裁军之后的哥舒那其能做到。
另外最重要的就是,打仗是相当相当耗钱的。大靖刚刚经历一场水灾,两个产粮大区被黄河水冲得一塌糊涂,哪里有钱支撑得起西北西南两场大战?
司马妧这一次是不答应也得答应,非打不可,而且必须胜利。
天下安危,此刻竟系于她一人。
——这是司马诚死也不会承认的真相。
正当群臣讨论得沸沸扬扬、司马诚阴着一张脸不说话的时候,赵源轻咳一声,往右前方迈出一步,走出队伍,朝皇帝陛下拱了拱手:“臣以为,大长公主出此言辞,必有隐情,陛下可否听公主说完?”
大殿上的讨论声渐渐弱了下来,大家都拿余光偷瞥司马诚的表情。
司马诚望了一眼自己这个碍眼又不得不倚仗的皇妹,冷冷道:“说。”
赵源此举,本意是帮她一把,让她能将刚才的话圆回来。
司马妧很感激他,因为她的嗓子哑得难受,实在没有力气压制如麻雀一般叽叽喳喳的群臣,唯有无奈地站在那里等他们说完。谁知道这些大臣们比女人聚在一起都能说,七嘴八舌没完没了。
赵源可算是帮她静场了,当然得感谢。
司马妧微微朝他颌首示意,随即朝司马诚行了一礼,道:“臣妹所言,句句肺腑,请陛下令人于我详述一番目前战事情况,其余事情,随后再议。”
不等司马诚找借口骂人,赵源上前一步抢先道:“臣以为可。”
韦尚德也道:“臣以为可。”
万大人紧随其后:“臣以为可。”
“臣以为可。”
“臣以为可。”
……
百官赞成。
看着这和谐的一幕,司马诚心底莫名涌起一阵阵暴躁,很想杀人。他极力遏制住自己内心这种狂躁之情,冷冷道:“万谷,你说。”
他点的正是主管军政的大行台尚书令万大人之名。
司马妧记得此人,她转头,琥珀色的双眼朝万谷直直望过去,平静中隐含着一股莫名的压迫力量。万谷在这双眼睛的注视下,额头居然渗出汗来,一丝一毫也不敢怠慢,如竹简倒豆子一般从韦恺出征直到最新军报的情况,一五一十全部说了个清清楚楚。
文物百官便看见在万谷的叙述下,大长公主的眉头一会皱起,一会舒展,大家的心也随着她的眉头松紧而一起一落。偶尔打断他问几个问题,然后又微微颌首让他继续。她听得十分仔细,问得也很细致,不紧不慢,不疾不徐,伴随着她沙哑的嗓音,竟莫名让人有种安心感。
好像只要她在,万谷口中的这些败仗、种种问题,都不是难事。
殿中安安静静,没有人插嘴,只有司马妧和万谷两人的声音,甚至连高高坐在龙椅上的皇帝都被有意无意忽略掉。好像司马诚根本不重要,纯粹是个摆设而已。
日上中天,万谷口干舌燥,终于说完全部情况并回答完司马妧多如牛毛的问题。
这时,冷眼旁观许久的司马诚方才开口:“你问完了?”
司马妧颌首:“是。”
他冷笑一声,阴测测道:“既然如此,还不接下军令状?”
“这军令状,要臣妹接下也可,只是我有三个条件,需陛下答应。”司马妧从从容容地抬头,表情镇定,好似胜券在握的模样,看得文物百官心里全是满满的安全感。
“三个条件?”司马诚冷笑一声:“你要兵还是要赏赐,尽管提!”
司马妧摇头:“臣妹不要兵,也不要赏赐,更不要征南大将军。”
“那你到底要什么!”
“请陛下授臣妹以‘天下兵马大元帅’。”?
☆、第82章
? 半夜,齐熠蓦地惊醒,不是因为噩梦,莫名其妙地突然睁开双眼,然后便再也睡不着。
他披衣坐起,下床穿靴,环视一圈,伤兵营里的伤员有的闷头酣睡,有的捂着伤口在床上哼唧呻、吟。齐熠的左手臂和双腿都缠着绷带,不过伤已好了许多,并不会如他们那样痛苦。
他实在不愿再待在压抑的伤兵营,于是走出去透透气。出了帐门,抬头便能见到穹顶之上的北斗七星,那么清晰,离得仿佛很近又仿佛很远。南诏原住民中有个民族的女子服饰称做“肩挑日月、背负七星”,想必便是每夜一抬头便能看见北斗七星的缘故吧。
兵营里有士兵巡逻,见到他,巡逻的士兵抱拳行礼,然后便沉默着走了。醒着的人没说有说话的欲、望,更没人和他一样有闲心看天上的星星。
兵营里的士气普遍低落。
接连败北,总找不到南诏军队,没法主动攻击,看不见胜利的可能,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返家。
士气怎么可能不低落。
齐熠靠在一个小土堆上,睁眼望着天上的星星发呆。他伸手摸了摸自己左脸颊的伤痕,只摸到短短的胡茬,这道伤口愈合后的痂皮已经脱落,但是长长的疤痕恐怕会永远留在脸上,不复曾经的英俊。
这是那场失败的突袭留给他的纪念。
顾晚词一定会嫌他难看,女人都是看脸的,尤其是她还喜欢过高峥那种小白脸。
齐熠望着深蓝的夜空,长叹一声。因为伤势严重,他在伤兵营里休养了很久,错过了增兵之后韦恺发动的另一场战斗,不过他并不觉得可惜,因为那同样也是一场失败之战。
齐熠想,自己并不怕死。
他怕的是无谓的死,像成百上千被这连续的失败所埋葬的弟兄一样,毫无价值地死在异国他乡。
“不睡?”
一个沙哑疲惫的嗓音在齐熠耳边响起,他不用回头也知道是谁。
“韦将军。”齐熠起身向他行礼。虽然两人在镐京算是见面之交,称得上朋友,不过如今到了军中,最要讲等级辈分,他见了韦恺,必须有下属的样子。
韦恺却苦笑一声,阻止了他的行礼:“别,坐下吧,我不配。”
他如今就像一只困兽,被罗逻阁困在这西南边陲之地,不能退却,无法前进,只能被罗逻阁耍得团团转。愤怒、不甘、挣扎、绝望……种种负面情绪,韦恺在这些天都一一体验过。
“既然你还没睡,陪我聊聊吧。”韦恺挥了挥手,示意卫队散开,拂袍坐在小土堆的另一侧,和齐熠一样望着天上的北斗七星。
“好。”齐熠答道,可是却没了下文。
他沉默了片刻,方才道:“聊什么?”
“聊……我也不知道聊什么。”韦恺干涩地回应。
“噢。”
齐熠短短地应了一声,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什么。背后的韦恺同样没有声音,两个大男人便这样干坐着望着夜空,陷入持久的沉默。
迷茫,无尽的迷茫。
当走投无路之时,往往便是柳暗花明之际。
疲惫至极的两人并不知道,皇帝陛下新敕封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已在路上。她带来的不是更多的兵,而是更好的战法和无敌的士气。
日夜兼程赶路顾乐飞也并不知道,在他匆匆忙忙往帝都去的时候,司马妧已经带兵出征,两人的行程完美地错过。
而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最糟的是他根本不能返京。
收到这条消息的时候,正好是顾乐飞赶路的第十三天。
那天,又是一黑一白两只信鸽从空中落下,拆开信笛,竟是以朱砂写就的红字,寥寥四字,草草写就,却是触目惊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