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相思闲_琴瑟花-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心里,脑海里,想的都是昭武哥哥,一想到他会娶了别人,我就心如刀割,感觉生不如死。安青,我想,我真的会死。”寂静的夜里,传来谢怡心的喃呢声。
  安青忍不住又叹气道:“小姐,你要怎样才肯忘了杨少爷?”
  “我不知道,今年我生辰,昭武哥哥都专程从京城赶回来,我不相信他心里一点都没有我?”
  “那小姐何不去趟京城,在杨少爷成亲前,再努力试一次?如果杨少爷还是娶了她人,小姐你就好好过日子,不要再惦记他了。”没办法,安青只能如此劝说。
  黑暗里,谢怡心如溺水将死的人,抓住了浮枝。去京城!这念头如咒语一般,萦绕在她心底。
  临近年关,要回临安老家过年的君非凡,先来了金陵。
  谢老爷早就听说京城一直大雪不断,没想到君非凡,还专程绕路金陵,来看心心,很是高兴。“非凡,这一路上辛苦了吧?”
  “还好,大部分时间都坐马车,也不算辛苦。最近谢妹妹怎么样?还是郁郁寡欢不肯出门吗?”
  谢老爷叹气道:“以前想方设法留她在家,她还不乐意,现在撵都撵不出门,我倒头疼了。”
  “谢叔叔不用担心,等开年春暖花开,谢妹妹的心情就好了。”君非凡劝慰道。
  谢老爷摆摆头,“不多说了,还是把心心叫出来,我们一起吃晚膳。”
  君非凡自然欣然应允。
  吃完饭,君非凡将谢怡心送到吾心院,刚走到那株柳树下,谢怡心就停下脚步,让安红先行回去,她有话想对君大哥说。
  腊月里,寒月如钩,映在水榭里,惨淡而又冰凉。柳树也只剩光秃秃的枝条,在寒风中瑟瑟发抖,飘来荡去又僵硬可笑。
  谢怡心望向,温润微笑的君非凡,几次张口都欲言又止。
  君非凡看谢怡心望着自己,眼神中有歉意,还有迷惘。巴掌大的小脸煞白,丰润的菱唇也被,谢妹妹的贝齿,咬出了道痕迹。
  他大为不忍,叹口气道:“有什么话不能告诉君大哥吗?”
  谢怡心下意识又咬唇,君非凡受不了她虐待自己的行为,伸出手轻抚过菱唇。谢怡心被吓了一跳,微微张口呐呐不知该如何说。
  “是出什么事了吗?告诉君大哥好吗?”君非凡保持伸出手的姿势,回味刚才那绝美的触感,和丝绸般的滑嫩,心不在焉又问道。
  谢怡心犹豫再三,还是开不了口,干脆一股作气取下,贴身而藏的四海玉佩,放在君非凡伸出来的手上。
  君非凡一下清醒了,他抚摸摸着还犹带谢怡心体温的玉佩,摩挲再三,轻声说:“君大哥送出去的东西,从来不会收回来,出什么事了吗?谢妹妹。”
  “君大哥,对不起,我还是忘不了昭武哥哥。这块玉佩还给你,你把它送给该送的人吧。”谢怡心终于鼓足勇气,说了出口。
  君非凡笑容不变,柔声道:“就是你不愿意接受君大哥,也用不着把礼物还回来啊!”
  “不行,这样,对君大哥不公平。”
  “傻瓜,感情里只有你情我愿,又不是做交易,没有什么公不公平!”君非凡还是那样温润如玉。

  ☆、第一百零一章要去京城

  “那我也不能霸着君大哥的好,君大哥那么好,是怡心没有福气。”谢怡心诚挚的说。
  真是个傻丫头,君非凡叹息着,不容谢怡心推拒,将那块四海玉佩,重又挂回谢怡心脖子上。压住她要摘下来的手,说道:“明丹郡主还得势,背后还有一些我没查出来的势力。在她没有落魄之前,你带着它,君大哥也放心些。”
  “可,可是……”谢怡心还想推拒。
  君非凡淡淡笑道:“别可是了,你不是想知道杨昭武的消息吗?那就戴着它。”
  “可我开年后,就要去京城找他了。”
  谢怡心这句话,将君非凡都震得都呆滞了一息。
  “你要去京城?谢叔叔同意吗?杨昭武要你去的?”君非凡连珠炮似,一口气问道。
  谢怡心咬咬唇,摇摇头,小声说:“我还没给爹说,昭武哥哥也不知道。”
  君非凡平复了一下心情,杨昭武不知道,谢叔叔也不知情,谢妹妹是自己的想法?
  他又问道:“谢妹妹,你怎么忽然之间,想要去京城?可以告诉我吗?”
  谢怡心有点迟疑,低头不语。
  “你要是不告诉君大哥,君大哥怎么帮你,你不是以为,就凭你自己,可以平安去到京城?”君非凡循循善诱。
  谢怡心这才又抬头,蚊子鸣似的说:“我打算,偷偷跟着孟姐姐去。”
  “那谢叔叔岂不是会很担心?不如你告诉君大哥,如果你有好的理由,君大哥就帮你。”君非凡要知道原因,才好想下一步。
  谢怡心考虑了一会,最后低声说:“我想再试试,如果明年我生辰时,昭武哥哥还是不喜欢我,只当我是妹妹,我就死心了。及笄后,安安心心找个好人家嫁了,永远不再惦记他,只当他是哥哥。”
  君非凡如释重负,想了一下问:“谢妹妹,你还是不甘心,想再试试吗?”
  “嗯,我喜欢了昭武哥哥十年,如果最后还是不能嫁给他,我努力过,也无憾了。”谢怡心眼望着柳树枯枝,坚定的说。
  君非凡微微一笑,“那谢妹妹,你去了京城做什么?住哪里?”
  “我,我还没想好。”谢怡心如泄了气的皮球,懦懦道。
  君非凡又好气,又好笑,为谢怡心整理了一下玉佩,叹口气道:“剩下的事交给君大哥,你不用担心了,好好吃饭休息,开年后我接你去京城。”
  “真的吗?可是,我不能再让君大哥帮我了。”
  君非凡专注的看着谢妹妹,低沉的嗓音如琴弦一般悦耳:“可是,君大哥也还想再试试,我也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谢妹妹,我们约定好,如果到时候,你还是不能打动杨昭武,就把照顾你后半生的机会,给君大哥好吗?”
  “这样对君大哥不公平!”
  君非凡笑着,弹了谢怡心鼻子一记,“君大哥说过,感情又不是做生意,何来公平不公平,你情我愿就好。而且你愿意给君大哥机会,君大哥已经受宠若惊了。来,擦擦眼泪,我们要笑着去京城,如果杨昭武慧眼不识珠,就便宜君大哥了!”
  谢怡心再也忍不住,扑入君大哥怀里,哭了起来。自己何德何能,能得到君大哥的青睐,最后,最后再任性这最后一次,从此以后,真放下了。
  君非凡拍拍在自己怀里,哭得快断气的谢怡心,哄道:“谢妹妹乖了哈,别再哭了,要不然,谢叔叔还以为我欺负你了。”
  谢怡心这才抽噎着抬起头,“那我怎么去京城?”
  “孟家,只有孟小姐去吗?什么时候动身?”君非凡问道。
  谢怡心回答:“不是,孟二哥也要去,就是上次游河的那个。过了十五,十六就走。”
  “十六就走?那我可能赶不回来,不如我让长顺陪你们一起上路,不过我会比你们早到京城,到时候好来接你。”君非凡算了下时间,如此安排道。
  谢怡心担心道:“可是我爹那里怎么办?”
  “不用担心,我会说服谢叔叔,到时候就以你去,京城铺子查帐为由,在京城住个大半年,等生辰时就回来。”君非凡已经想好了。
  谢怡心还是很担心:“我爹他能同意吗?”
  “有君大哥在,乖,去洗洗睡吧,看你哭得和只小花猫似的。你放心,明天一早就有好消息了。”君非凡保证道。
  谢怡心三步一回首,进了吾心院,直至看不到君非凡。她心里迷惘而哀伤,迷惘前路不知道艰辛,哀伤自己喜欢的人,为什么不是君大哥?
  而君非凡,等吾心院的门关上后,平顺了下心情,来到前院找谢老爷。谢老爷还不知道谢怡心的想法,看见君非凡送心心,这么久才回来,正高兴着。
  “非凡,你什么时候回临安?心心难得高兴,你多留两天。”谢老爷挽救道。
  君非凡先为谢老爷,沏了一壶茶,笑道:“谢叔叔,年后我想接谢妹妹,去京城住段时间。”
  谢老爷怔了一下,马上肯定的问道:“是心心想偷偷去京城找昭武?我不会同意的!”
  “与其让谢妹妹心心念念,不如让她亲自去走一趟,她死心了,才会好好过日子。”君非凡劝说道。
  谢老爷越想越气,一拍方几:“她反了天去!杨昭武已经拒绝了,她还送上门去丢人现眼!”
  “谢叔叔,谢妹妹的脾气您最清楚,您不同意她去,她就会千方百计偷偷去,到时候出事就晚了。而且我想,就以让谢妹妹,去查京城谢家商铺帐的理由,到时她喜欢京城,就多留几月。反正她生辰前,就会回来。”君非凡把理由都想好了。
  谢老爷慢慢压下怒气,他不高兴的问:“非凡,你为什么要同意心心去京城?你明明知道,她为什么而去!”
  “谢妹妹只是不想留遗憾,想最后试一次。我愿意让她再去试一次,她答应我,以后会好好过日子。”君非凡微笑着说。
  谢老师盯着君非凡,说:“你不怕万一?”
  “我怕!但我愿意。如果谢妹妹能得偿所愿,我为她高兴,放手又何妨?如果她再伤心而回,我愿意呵护她,照顾她下半生。”君非凡坦然道。
  谢老爷看君非凡说得诚恳,叹息道:“为什么心心喜欢的,不是你?要是你,我就不用这么烦了。”
  “谢叔叔,谁让我迟了杨昭武十年,给我十年,谢妹妹就不会,再惦记杨昭武了。”君非凡自信的说。
  谢老爷沉默不语,考虑着。
  君非凡又说:“谢叔叔别担心,谢妹妹在京城,我会照顾好她的,开年后到她生辰,不过九个月,很快就到。”

  ☆、第一百零二章临近前夕

  “可心心去京城住哪里?总不可能住商铺后面或租赁房而住吧?”谢老爷还是不放心,女儿单独去京城。
  君非凡显然已经考虑清楚,他把想法告诉谢老爷:“刚好上个月,一位姓周的御史告老还乡,他要将安泰坊的房子出售。因为那房子比较小,只有两进,所以一直没卖掉,他又急着回乡,我就把它买下来了。我今天回去就传信,让他们把房契改成谢叔叔,谢妹妹去京城就住那里。那里周围大部分都是官员,距国子监孟大人家,也只隔两个胡同,十分安全,谢妹妹也可以和孟小姐做伴。”
  “那就太好了,多少钱我拿给你。到时候再买点丫鬟婆子,我也放心了。”谢老爷看君非凡这样安排,觉得也很妥当。
  君非凡知道,房子钱是一定要收,才能安谢叔叔的心,而且谢家也不差钱,所以很干脆的说:“房子不贵,就两万两银子。不过京城人员复杂,还是不要随便买下人。就把谢叔叔店里伙计的家人,招几个机灵的用着,我再找几个,知根知底的老嬷嬷打理,谢妹妹再带着安青和安红,就可以了。”
  “好!我再让谢贵,跟着去打理外院,也方便驾车,有你照应着我也放心点。”谢老爷对这样的安排,也很满意。
  商量妥当,君非凡也打算明日启程,早日回临安,京城里的事宜还需要要安排。那房子要装修,也要安排下人,还有家俱摆设也要换过,自己忙完,要尽早回京城。
  等君非凡走后,留下谢老爷,在书房里坐了一宿,谢怡心也辗转反侧,天将拂晓才困极睡下。
  京城的杨昭武,对谢怡心的即将到来,一无所知,他此时,正忙着明慧郡主府设粥场施粥。今年的京城比往年寒冷的多,大雪一下就是半月,雪一刚停,很多权贵和宗室,都自觉设了粥棚施粥,救济乞丐和穷苦人家。
  明慧郡主府也在此列,往年都是明慧郡主主持,今年因为杨昭文又病了,所以粥棚事宜,一概都交给了杨昭武主持。
  其实搭粥棚施粥的人家中,也不乏沽名钓誉之辈,在粥里加陈米,加沙粒,或米粒稀少,粥可照人的不在少数。但杨昭武要求,郡主府的粥棚,不能有猫腻,必须用好米,粥要稠。为此还处理了,一个中饱私囊的郡主府采办,一时间在京城好评如潮。
  而在这次,救济乞丐和穷苦百姓的行动中,另一家大受好评的是承安伯府。承安伯府主持的人是叶融融,她没有施粥,而是在粥棚里设了几口大灶,每日蒸馒头发放乞丐和穷苦百姓。
  一时间,京城的乞丐和穷苦百姓,都以喝到明慧郡主府的粥,吃到承安伯府的馒头为荣。有好事者,将杨昭武两救叶融融的事,大肆宣扬。称两位为,天造地设的一对命定姻缘,吹捧者众多。
  这日,下朝回府的杨尚书,对郡主说起此事,也是赞不绝口。“郡主,我看承安伯家的叶融融不错,昭武既救了她两次,也是有缘,听说她心慈又能干,不如就定她吧?”
  明慧郡主为夫君解下,银鼠大氅掸掸雪花,再在衣架上仔细挂好。笑着说:“这叶融融家世不错,人也贤淑温柔大方,只是容貌过甚,恐不是后宅之福。”
  杨尚书一想,的确如此,娶妻娶贤容貌在次等,太过绝色是祸非福。遂笑道:“郡主,为夫只是说说而已,昭武的亲事,你全权负责。”
  明慧郡主与夫君对坐暖塌上,闲聊道:“夫君也知道,我父王和公公都手握重兵,圣上又迟迟未立储,昭武的亲事就要更加慎重。权贵宗室都与皇子们,牵扯太深,我打算为昭武寻一门家风严谨,清贵的书香世家。”
  “那郡主是有中意的小姐了?”杨尚书看着成亲近二十载,依然温婉高贵的妻子,淡笑着问。
  明慧郡主被夫君看得脸色一红,娇声道:“我本来中意,国子监祭酒孟大人家,可孟夫人又只是有两个儿子。但听说开年后,孟家二房的嫡长女要上京,我打算看看再说。”
  杨尚书看年逾三十,反而更加成熟风韵的妻子,一时情热,覆住郡主的手,柔声道:“那辛苦夫人了。”
  此后两人安置不提。
  转眼就到了除夕,明慧郡主府一家,一早就进宫赴宴,大殿内君臣同乐,后宫里也是喜气洋洋。
  太后现在对杨昭武更加满意,连带对明慧郡主也很是慈爱,一直嘘寒问暖,不曾冷落。叶融融也一改往日,从不参加宴会的习惯,在太后面前,端茶倒水十分贤良淑德。
  太后身穿金黄太后朝服,头戴金凤衔珠冠,一派雍容华贵,笑道:“哀家膝下无女,后辈女儿中,唯融融最是孝顺,温婉,哀家自是最心疼她。本以为她一心向佛,哀家看不到她嫁人生子,没想到竟然有天定姻缘,哀家为她攒得嫁妆,终于送得出去了!”
  一众后妃和王妃、皇子妃、及重臣夫人都恭贺太后。明丹郡主也在其中,她早知灵秀无望,遂奉承道:“也不知道是那家儿郎有福气,融融可是家承钟鼎、秀外惠中啊!”
  太后闻言十分高兴,开怀大笑道:“不过哀家舍不得融融,还要多留她几年,等春闱会试过后再说。”
  叶融融两颊绯红,眉眼带笑,亲自奉茶,一一敬于众人。韦贵妃看,茶敬到明慧郡主时,也凑趣道:“哟!还没进门,就先喝茶了?”
  羞得叶融融,转身掩面而逃,满堂哄笑不止,只是明慧郡主,脸带微笑,却始终闭口不谈。
  而前朝大殿里,杨昭武一直在留心观察,将一些平日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俊彦们,一一相看。
  杨昭武琢磨着,哪家儿郎不错,堪与心妹妹匹配,看来看去,都不甚满意。只可惜一直听闻邵丞相的幼子,天资聪颖温文尔雅,又面如冠玉抱瑜握瑾,只可惜身体有恙,今日未能入宴。
  莫子岚看杨昭武的眼睛,一直在一众才俊中打转,不解的凑过来问道:“昭武,你不会有龙阳之好吧?怎么一直盯着那些公子少爷看?”
  杨昭武哭笑不得,解释道:“我在为谢妹妹相看,有无合适的男子,那里就你说得那么龌龊!你来帮我看看,纪大学士的四公子如何?我看他风度翩翩,举止不凡。”
  莫子岚闻言正色道:“非凡可是中意那小辣椒,你别再做无用功。你既然不喜欢小辣椒,而非凡也承诺一生一世一双人,你何不成全他们。”

  ☆、第一百零三章几家百态

  杨昭武不以为然:“谢妹妹还小,有选择的权利,再说一家有女百家求,也不是非君非凡不可。”
  莫子岚盯着杨昭武看了一瞬,叹道:“你这口气,倒不像嫁妹妹,而像嫁女儿了。我不掺和你们的事,不过昭武,你眼光不怎地,那纪大学士的四公子,可是花街柳巷的常客,你确定要说给小辣椒?”
  “我又不知道他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如此行径自是配不上谢妹妹!我只是先看看,还要仔细调查寻访的,怎会如此轻易说与谢妹妹!”杨昭武咬牙切齿道。
  莫子岚看杨昭武不高兴,赶紧推荐了一个:“我听说国子监祭酒,孟大人的二公子不错,今年秋闱第四名,才十五岁,与小辣椒刚好相配。”
  “你怎么知道得那么清楚?”杨昭武半信半疑问。
  莫子岚凑近他耳朵,小声道:“我四婶为她女儿挑中的,各方面都查探过,错不了,她来求我母亲保媒,我偷听到的。”
  “我姑且信你,孟家的,等子韧来了,我再细问他。但我倒是听很多说,邵丞相的幼子不错,才十五岁那年,就高中了解元,可惜今天没来,无缘相见。”杨昭武对邵成柳,念念不忘。
  说起邵丞相幼子邵成柳,莫子岚也很感概,“邵成柳,我见过,的确是一表人才,惊才绝逸,可惜好像身患哮疾,常年在江南休养,也因此没有参加后来的会试,否则,一定是头名状元!”
  “身体不好,那就算了,再才华盖世,也非有福之人。京城这么多才俊,我就不信,挑不出一个,品貌双全的好男儿!而且明年春闱会试,京城将汇集大量青年才子,到时候再看看吧。”身体不好,那绝对不能,纳入心妹妹夫婿候选人之列。
  而在金陵谢家正厅,谢老爷和谢怡心相对而坐,面对满桌佳肴,默然无语。
  半响,谢老爷终于开口道:“心心,开年后你就要去京城了,京城里皇亲贵戚众多,你要谨言慎行,莫不要像在金陵一样,肆无忌惮口无遮拦,行事也要循规蹈矩,三思而后行。”
  谢怡心也舍不得爹爹,离开座位,来到谢老爷面前,双膝跪下两眼含泪道:“女儿知道了,是女儿不孝,让爹爹担心了。女儿发誓,只任性这最后一回,还请爹爹成全。”
  “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心心,万事随缘,你好自为之。”谢老爷淳淳教导,眼中满是不舍。
  谢怡心点头道:“女儿知道了,女儿决不会,做出有辱家门之事。女儿从小就和昭武哥哥要好,相伴十年,家里又少有其它亲戚来往,自是不舍这份相伴之情。如真不可为,明年生辰之前,女儿定会回金陵。”
  谢老爷听女儿说起,家里少有亲戚来往,想到什么,叹口气道:“你外家,就在镇江,相距是不远,但因为一些事,你娘死后,就一直没有来往。要不然,你五个舅舅,子女众多,你也不会没有玩伴。”
  “那为什么,舅舅家与我们从不来往?”谢怡心还是,第一次听爹说起外家。
  谢老爷踌躇了一下,说:“等你出嫁时,爹再告诉你吧!你去京城除安红、安青,再把谢贵带上,有什么事、缺钱就写信回来。”
  “嗯,爹。女儿知道,君大哥会照顾我的。”
  谢老爷又叹口气:“也是非凡纵容你,换了爹爹,是决计不肯的。”
  “爹爹,你是世界上最好的爹爹,谢谢您。”谢怡心站起来,攀附着爹爹的手臂,甜甜笑道。
  父女相视一笑,这画面,多年后,在谢怡心脑海里,已成永恒。
  正月十五元宵节,金陵孟府内,孟二夫人正在,对儿子和女儿循循教诲。“子韧,你明日就要去京城,要好好照顾妹妹,到时候你大伯,会想办法安排你进禁卫军。”
  孟子韧点点头,年轻朝气的脸上,充满着对未来的向往。“娘,我会照顾好妹妹的,昭武也在京城,儿子您不用担心。”
  孟二夫人微微笑道:“宝盈,你大伯母知书达礼,稳重贤惠持家有道,你去京城要好好学习,听大伯母的话。”
  “知道了,娘,女儿不会让你们失望的。”孟宝盈仪态大方的一笑,端庄有礼笑不露齿。
  家宴散后,孟宝盈回到闺房,没一会孟二夫人就来了。将女儿拉坐在床上,万分不舍小声道:“宝盈,你知道为什么,你大伯母一定,要你去京城吗?”
  “我也不清楚,大伯母是要为我,在京城相看人家吗?”孟宝盈长这么大,也没长时间离开过父母,也是很彷徨。
  孟二夫人悄悄说道:“你大伯母和明慧郡主要好,现在杨昭武在京城炙手可热,你大伯母想把你,说给杨昭武。”
  “杨昭武?可是谢妹妹喜欢他啊?他也很疼谢妹妹的。”孟宝盈失声惊呼。
  “傻丫头,自古亲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里容小孩子们胡闹!你大伯母没有三分把握,那里会接你进京。”孟二夫人也很后悔,早知道杨昭武会如此抢手,当时在金陵,就该再搞好关系。
  孟宝盈还是很抗拒:“可是,谢妹妹喜欢杨少爷。”
  “她喜欢有什么用?太后娘家侄孙女,还喜欢杨昭武哩,明慧郡主不松口,太后也不敢直接赐婚。你知道吗,杨老将军又被重用了,他外公郑阳王,又是圣上的心腹,肖想杨昭武的人家可多了。要不是你大伯母家没女儿,这好事也轮不到你。”孟二夫人把京城的,一些消息告诉女儿。
  “可是,可是……”孟宝盈还在挣扎。
  孟二夫人拍拍她的头,悄声骂道:“以杨昭武的本事,封侯指日可待,而且郑阳王的爵位,还会传给他儿子,那怕降一等,也是郡王。如果你真能嫁了他,那孟家就不愁了,你两个哥哥都不愁了!”
  “可,明日谢妹妹,也会和我们一起进京城啊!”孟宝盈终于把秘密说漏嘴了。
  孟二夫人大惊失色:“她,她怎么会和你们一起进京,是杨昭武接她进京吗?”
  “不是,是谢妹妹要去,京城谢家商铺查账,还有四海商行的君公子护送,不关杨少爷的事,只是跟我们一起上路,有个照应。”孟宝盈老实交代。
  孟二夫人这才放心,又说道:“杨昭武对谢怡心挺照顾的,上次在周家,就连明丹郡主也敢顶撞。你还是要和谢怡心交好,也多点机会见到杨昭武。我也吩咐你二哥,找杨昭武时,带上你,也好多说话。”

  ☆、第一百零四章外祖潘家

  正月十六,宜出行。
  那日,天气放晴,阳光明媚,城外送客亭里,前来送行的人太多,简直人多为患。
  坐在马车里的谢怡心,看着送行的父亲,泪眼婆娑,哽咽难言道:“爹,您快回去吧,我到了京城就会写信回来,您要多保重身体。”
  谢老爷挥挥手,似有千言万语,但最终只是挥手,女儿此去,他总觉得心有不妥,但有无力劝阻。心里默念:霜儿,你若在天有灵,就保佑心心平安回来。
  马车渐渐远行,谢、孟两家的人和侍卫,加起来近五十人,一行人浩浩荡荡,往京城而去。
  第一天,落脚处在镇江,本来孟家是打算住驿站,可平顺说:“少爷在镇江最大的同福客栈,包了一层楼,如孟少爷和孟小姐不介意,可以同住客栈。”
  孟子韧欣然同意,有同福客栈不住,去住驿站真是傻啦吧唧。现在正是上京高峰,驿站人多得很,而且驿站驿长最是看人下碟,隔壁去受那闲气。
  吃过晚饭,孟宝盈带着绿桂,来到谢怡心的房间,看安青正在收拾行李。笑着说:“谢妹妹,看来君公子对你,真是与众不同。这同福客栈可是最好的客栈,吃住也方便。”
  谢怡心正在犹豫,她外祖母和五个舅舅都在镇江,用不用去拜访一下。闻孟宝盈之言,笑着回答:“君大哥对我是很好,有平顺一路安排,我们很快就能进京了。”
  孟宝盈几次张口,想问问谢怡心,去京城的真正目的,可又不好启齿,只能换个话题说:“我那马车又硬又小,不如我明天过来,与你同坐一车,我看你那车要漂亮得多。”
  谢怡心虽然发现孟姐姐,有点吞吞吐吐,但以为她是担心,去京城后,要联姻的人家不好,所以也没在意。她边收拾首饰盒,一边说:“好啊!我那车是平顺驾来的,又大又平稳,还很暖和,孟姐姐把绿桂、绿樱一起带过来,也可以。”
  又闲聊几句后,孟宝盈告辞离开。安青奇怪的说:“孟小姐平日最是爽朗,今儿怎么扭捏起来?”
  谢怡心叹息道:“听说孟姐姐她大伯母,在京城给她找了户亲事,让她去京城相看,她担心彷徨,可能又不好意思说。”
  安青听了,也叹息道:“幸好老爷不会让小姐联姻,还让小姐自行挑选夫婿,小姐真是幸运。”
  “安青,你去把平顺找来,我有事要问他。”谢怡心还是想,了解一下外家。
  平顺很快就到了,恭敬的垂着双手问道:“谢小姐,有什么吩咐,尽管说。”
  谢怡心轻声说:“你能帮我打听一下,镇江潘家的情况吗?”
  “镇江潘家?我知道,潘太老爷去世快二十年了,潘老夫人还在,潘家有五个老爷,有个小姐好像嫁到了金陵,下一辈的少爷、小姐众多,现在情况已经大不如前。小的的婶婶以前在潘家做工,所以知道一些,小姐怎么想起问潘家?”平顺很快回答。
  谢怡心迟疑了一下说:“我娘就是潘家小姐,只是我家和潘家一直没有往来,我想知道为什么。”
  平顺想了一下说:“那我下次问问婶婶,看她知不知道。恕小的冒昧,令尊和令慈是明媒正娶吗?”
  “当然是,他们是我祖父在世时,亲自订下的亲事。当时我娘出嫁时,可是十里红妆,只是我娘去世后,两家就没了来往,我甚至没见过外祖母和几位舅舅。我想知道为什么?是怪我爹没照顾好我娘,让我娘难产而亡吗?可为什么连我也不见呢?”谢怡心最不解的是,连自己,外家也不闻不问。
  长顺也不清楚,只能回答说:“那小的回家后,再仔细问问婶婶,帮小姐查查可好?”
  “好的,谢谢你,长顺。”
  长顺不敢受礼,恭敬说道:“不敢当谢小姐抬举,如果其他没什么事,小的就告退了。天色已晚,还请谢小姐早点休息,明日一早,还要赶路。”然后退下关上房门。
  第二天一早,孟宝盈就带着绿桂,直接上了谢怡心的马车,刚上马车,孟宝盈主仆就被惊呆了。
  外表普通,只是车厢比较大的,黑樟木马车里,地上全铺着暗红色波斯长毛地毯。马车内壁四周,是大块大块的白色橡木板,先前看起来,很普通的马车窗帘,居然用的是,厚重而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