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崩坏的重生路-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蛭鞅叩奈;獬!
“元胤本身没有弱点,但他极其宠爱皇后顾氏,现在膝下唯一的皇子只有不满一岁的元天祎,我们可从顾皇后和大皇子身上动手。这么多年来,只有秦国毫发未伤,从其出兵北境便可看出,元胤野心不小,现在又屯兵江北,对楚国动手只是迟早之事。”夜渊又分析道。
莫擎天看着地图沉默不语,邺国那边倒还好说,只是秦国有些棘手,秦宫守卫森严,若想从顾氏身上下手,怕有些难办。
“无论如何,也要先试一试。元天祎万万不能留,趁他现在还小,必须动手除掉他。”夜渊劝道,“臣先已研制出禁·书中的巫咒,若秦兵敢来,臣便让他们有来无回!”
“娘娘,小皇子长牙了。”宫嬷嬷笑呵呵的走进来说道,她身后是抱着元天祎的奶娘。
顾清涵惊讶,说:“抱来我看看。”
“啊,张嘴。”从奶娘手中抱过元天祎,顾清涵对儿子说道。元天祎似听懂了一般张开嘴巴,果不其然,上下各长了两颗门牙,小小的,尖尖的,只有米粒大小。
“怎么这么快就长牙了?”
“有些孩子长牙快,有的慢,小皇子算较早的,娘娘不必惊奇。”奶娘躬身说道,“都说牙长得早的孩子聪明,将来皇子定是聪明的孩子。”
“真的?”顾清涵又看了一眼元天祎,有人夸他,他便咧嘴大笑,自己的儿子被夸,顾清涵也高兴,赏了奶娘好些东西。
元胤还未进殿便听到大人和孩子的笑声,嘴角跟着上扬,迈步进了殿,问道:“有什么好事,这么高兴。”
“天祎长牙了。”顾清涵仍笑容满面,元天祎坐在顾清涵怀中,张开嘴让元胤看他的牙。
“我看看。”元胤双手撑在他腋下,让他站在自己腿上。
“果然长牙了。”元胤笑道。
凤仪殿中其乐融融,元胤大手一挥,又赏了宫人许多东西。看着小小的儿子,元胤心中盼着他快点长大。
元天祎晚上并不哭闹,所以留在寝殿内挨着他们睡。哄睡了儿子,顾清涵轻轻地放进摇床里。小家伙的睡相讨人喜欢,看着他便觉心中的幸福满满。
做了父亲之后,感觉与之前完全不同,元胤极爱这个儿子,若朝中无事,他便亲自带孩子,高见也说他现在仁慈了许多。元胤并不否认,有妻有儿之后,他所思所想的也更多。
“我们以后要多生几个。”元胤咬着顾清涵的耳朵说道。
秦国上下忙成一片,广修水库和沟渠,不知元胤用了什么法子,得到治理盐碱地的法子,下令在地里挖排水沟渠,洗盐,深耕深翻,种耐碱作物,多施农家肥。还有一种更好的法子,不过邺国也少有人做成。
“正徳帝到底留下多少好东西?”元胤拿着手中的一踏发黄的信纸感叹说,只可惜更多的东西不能为他所用。
“听说正德皇帝博学多才,他似乎无所不能。他说活到老学到老,驾崩前一日还在写东西,说要把他所知所学的写下来,造福更多百姓。正徳帝留下的好东西都在邺国皇宫里呢。”顾清涵说。对邺国,她心中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尤其在虞燕来告诉她,她极有可能是邺国公主之后。
“那些书稿若能为我所用该多好?”元胤心中颇为不平道,留在邺国也被束之高阁毫无用处。
顾清涵送上沏好的茶说:“正徳帝留下的许多东西太过高深,以至他的继任者也无法体会其中之意,只能将放在高阁供奉着。他们不能用的东西,皇上不必担心。”
“好东西放着不用,该多可惜?天下能人异士多,总会破解其义。”元胤对此深感痛惜,“明天七夕,你想怎么过?”
顾清涵想了一会儿,说:“皇上忙,不必陪妾身过七夕。倒是琉光她们四个,模样能力都不差,年纪慢慢又大了,妾身倒不好继续耽搁她们。皇上不妨帮着物色人选,让她们风风光光的嫁了。”
☆、112。七夕佳节
元胤想了片刻:“现在没六月忙,抽出一天时间来陪你还是能做到,想做什么要什么尽管提。至于琉光等人的婚事,还得问问她们的意思。”
“妾身想吃小馄饨,就是妾身进宫第一年的元宵那晚,在宫外吃的那家。”想起那夜吃的馄饨,顾清涵两眼放光。“妾身还想放孔明灯,不过孔明灯只在元宵和中秋上放。”
顾清涵提起的馄饨,勾起元胤的馋虫来:“说起来我也想吃那家的馄饨了,不如就七夕那夜去。放孔明灯祈福许愿,只要心有所愿,七夕放又何妨?我们自己动手做一个,如何?”
顾清涵欢喜道:“谢皇上。”
七月七那日,顾清涵把元天祎交给奶娘和宫嬷嬷等人照顾,换了一身常服,和元胤偷偷溜出南山行宫。元胤轻车熟路,一路避开严密巡逻的侍卫。顾清涵跟在他身后,捂着嘴偷笑。
骑马偷偷回到雒阳,元胤带着顾清涵到原来的小巷找人,发现馄饨摊已经不在了,问了左邻右舍,才知店家生意兴隆,这里地方逼仄,为了生意店主一年前租了一个大店,搬到昌隆街去了。
“店家平日里生意就好,今天人肯定多。”顾清涵心中失落。
“今天有一天时间,总能等得到。”元胤牵着马,一路问到昌隆街,幸好不是饭点,店里的人并不多。招牌上写着乔记馄饨铺,一楼是店面,摆了十张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煮馄饨的还是那对中年夫妻,见到元胤来亲热的迎出来,说:“大兄弟好久没来了,我们搬了新地方,还以为你不知道,快请进。”
元胤笑道:“老板娘生意兴隆,这边的确比那条小巷好得多。”
“那里地方偏,又小,我们两口子便琢磨着搬了出来。现在媳妇要生孩子了,女儿又要出嫁,方方面面都得精打细算,搬出来生意总归好一些。”老板娘说着家里的事,脸上是止不住的笑意。
顾清涵笑着恭喜说:“那更要恭喜老板和老板娘了。”
二人进店之后在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点了虾子馄饨和店里的其他小吃,满满的摆了一桌子。
“比起上前年多了不少东西。”顾清涵看着菜单上的各类面食和小吃说。
老板娘先端来馄饨说:“主意是我那儿子出的,馄饨之外的吃食是他在张罗,吃过的客人都说不错。我们老两口只做馄饨,也帮他打下手。”
元胤恭贺道:“老板和老板娘后继有人,日后你们的馄饨店定会开满京城。”
老板娘笑得合不拢嘴,说:“借大兄弟吉言了。”
还是当初的味道,顾清涵接连吃了几个,咸菜和酥肉饼子送上来之后,顾清涵尝了一口,赞不绝口的道:“果然很好吃,相公也尝尝。”
元胤胃口大开,吃了不少东西。顾清涵惦记着点心,临走之前打包了一些。“等会儿去哪里?”顾清涵提着盒子问道。
“不是想放孔明灯吗?我们去买了东西自己做。现在已是未时,在城里逛一逛,买了东西就回去。”元胤说着,便去帮她提东西。
顾清涵拒绝说:“不重,我提吧。”
穿针乞巧染指甲,看喜蛛结网,供奉磨喝乐,晚上斗巧拜织女,也有到月老庙挂红许愿的。不过这已是未婚少女的权利,顾清涵在城中转悠的时候只在一旁看热闹。等到申时便去西市买了做孔明灯的材料,准备赶回南山行宫。
正好在日落之前回到凤仪殿,宫嬷嬷抱着啼哭不止的元天祎过来,说:“小皇子找了皇上和娘娘一天了,见不到人正哭呢。”
顾清涵赶忙抱过元天祎,轻声哄着:“天祎乖,不哭了啊。”
元天祎小声抽泣着,伸手揉着眼睛,小脸委屈急了,黏在顾清涵身上不放。他长牙之后便开始吃辅食,和了鱼肉的米粥,煮得松软,加上少许盐,元天祎能吃小半碗。
顾清涵拿着木勺舀了粥,一口一口的喂他。元天祎吃完了乖乖的靠在顾清涵怀中,奶娘来了也不让抱。“我来抱天祎吧,你们两个回去歇着。”顾清涵擦了他嘴角的米糊,抱着他去看元胤做灯。
元胤已做好了骨架,开始往上贴纸,元天祎看着新奇,目不转睛的盯着元胤。“现在不哭了?”元天祎的眼圈还红红的,元胤忍不住捏他的脸,元天祎觉得好玩,咯咯笑了起来。
元胤做好了灯,放在原地风干。从顾清涵手中抱过儿子,对她说:“等一个时辰再放,想好了许什么愿?”
“早想好了,不告诉你。”顾清涵将元天祎交给元胤之后,蹲下身来看元胤做的灯,“想不到皇上还有这样的手艺,做得比街上卖的还好。”
元天祎眼睛睁得圆圆的,看着自己的父母。元胤看了一眼怀中的儿子,说:“你娘有秘密不告诉我们两个。”
元天祎犯困,在元胤怀里睡着了,元胤先抱他回去睡。还有一个时辰,顾清涵便在廊子里等。凤凰池面波光点点,岸边一排排绯色宫灯晕染出一片绯色的光晕。静谧的荷花丛中突然飞出萤火虫来,如闪烁的星辰,在夜空中显得如梦似幻。
“好看吗?”元胤手里提着一盏泛着银光的琉璃灯。
“好看。”顾清涵点头,“琉璃灯里也是萤火虫吗?”
“是,拿着吧,送给你的。”元胤把灯交给顾清涵,“凤凰池水面宽阔,不如到水面放灯。”
元胤撑着船,往凤凰池中间划。顾清涵坐在船头,手里捧着琉璃灯。到池中央后,元胤放下竹篙走到顾清涵身边坐了下来,说:“可以了。”
顾清涵小心翼翼的将琉璃灯放在甲板上,用火折子点燃孔明灯下的蜡块。灯内充满热气,朝天上飞去,顾清涵站起来许了一个愿望。
“啊呀。”顾清涵后退几步,她刚才不小心踢倒了琉璃灯,里面的萤火虫倒撒在甲板上,荧光泄了一地,受到惊吓的萤火虫很快飞走,如夜中的精灵。
元胤将灯提了起来,还剩一半,说:“无碍,本就拿来放的,剩下的你放吧。”
顾清涵把萤火虫倒在手中,这种虫子小小的,丑丑的,腹部和尾部发出蓝色的光,得到自由之后,争先恐后的飞走。孔明灯不见了踪迹,元胤才撑船上岸,顾清涵坐在船中,手在水中划过,看着夜色中元胤的脸,那么不真实,她许的愿,也许会变成奢望。如果她恢复记忆,会是怎样的光景?
七月流火,到初十之后一阵大风刮过之后,天迅速冷了下来,凤凰池内只剩一池残荷,顾清涵批了件斗篷,站在廊子里看外面的雨水。“明日便回宫了,突然有些舍不得。”元胤站在她身后说。
“妾身也舍不得。”顾清涵说。今夏在这里有几许荒诞的回忆,刻在骨子里久久铭记。
“明年准备巡视辽僵和铁岭,随我一起去。”北方拿下的广袤土地,他还没去看。
“好啊。”顾清涵心中期待。
斜风细雨中踏上回雒阳的路,元天祎在铺满绒毯的马车内爬来爬去,精力旺盛得很。顾清涵几次唤他到她身边来,元天祎也未理她,顺着元胤的腿就爬到他怀里坐着。
“臭小子。”顾清涵笑骂道。
回到雒阳,宫中一切安稳,之后元胤忙于朝政,甚少回后殿来。今年地里欠收,不过好在早有准备,民间粮价稳定,未出现饥荒和物价飞涨等事。顾清涵重新管理后宫,霍夫人开始将手中的宫人和养的暗人交给她,让她学着做元胤真正的贤内助。
八月,宫中桂香满园,宫人摘了几大篓桂花,用来做各式香料和吃食。今年的中秋宫宴十分热闹,元胤在群英殿宴请各部官员和皇亲国戚。
顾清涵回来之后便开始琢磨身边几个大宫女的亲事。琉光四个均是孤儿,出宫亦无亲人可靠,也不愿因年纪大了随意找个人嫁了,均请命留在宫中伺候皇后,顾清涵听后暂时不再提她们的婚事。
九月,元天祎已长了十颗牙,每日的吃食是一半母乳一半辅食,他不挑食,给什么便吃什么,养着非常省心。现在他能扶着大人的手站起来,牵着他能稳稳的走上几步。体会到走路的乐趣之后,开始不让奶娘和顾清涵抱,执着的想自己走。
“才多大点儿,就想下地跑了。”顾清涵抱着一脸倔强的元天祎,擦了他脚底的灰说。
元胤倒是高兴,说:“天祎身子骨硬朗,他想走路先让他学着。看他现在便知日后是个做事利落的,得好好栽培。”
等到十月,顾清涵放手之后,元天祎已能走上七八步了。每每跌进顾清涵怀中,便会哈哈大笑一阵。霍夫人在旁边看着,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宫嬷嬷跟在她身后笑道:“小皇子很要强呢。”
霍夫人点头:“要强的孩子知上进。”但愿他别太固执钻牛角尖。
顾清涵引导他走路,这一次一下子走了十五步,扑进顾清涵怀中时冲她得意的笑。“今天先回去睡觉,明天继续好不好?”顾清涵搂着小人问道。
元天祎脸上浮现亮闪闪的笑容来,“真乖。”顾清涵抱着元天祎回太极宫,给他洗了脸和脚,哄他睡午觉。他睡前喜欢听顾清涵弹箜篌,顾清涵便弹给他听。
下午元胤回来,顾清涵为他换衣裳时说了元天祎的表现,元胤认真的听着。宫里的孩子少,元天祎出世之后宫里的笑声多了许多,元胤便环抱着顾清涵耳语道:“我们是不是该给天祎添一个弟弟或妹妹?”
顾清涵理着元胤的衣领说:“那也得看缘分。”
听到咯咯的笑声,两人才看到摔倒在地上的元天祎,他现在正趴在地上咧着嘴笑,看着父母亲亲。“小家伙,你怎么跑过来了?”顾清涵说着推开元胤去扶他。
元胤阻止道:“让他自己爬起来。”又蹲下身来鼓励道:“天祎快起来,到父皇这里来。”
元天祎爬着坐了起来,又缓缓的站起来,迈着步子跌跌撞撞的扑进元胤怀中。“乖孩子。”元胤抱起元天祎,在他脸上亲了一口。他脸上的胡茬扎得元天祎脸疼,元天祎笑着躲开,元胤便故意逗他,用胡子扎他柔嫩的脸。
宫嬷嬷和身后的宫女跟着,听到里面的笑声便止步不前,让他们一家三口待着。
十月中旬天开始飘雪,今年天气反常,朝中开始预防雪灾,让各地加固房屋,召集民工修缮官道和河道,保证陆运和漕运通畅。钦天监的官员说明春极有可能发生春旱,今年冬天正好可以在各地兴修的水库和深井里存雪,等到来年再用。
元天祎已经开了口,先喊父,再喊母,大人说的话他已能听懂,不会说话就咿咿呀呀的跟着学语。等到十一月,他已能独自走路,步子还不算稳健,老摔跤,虽然摔得全身脏乱,却不让任何人扶,自己爬起来继续走。顾清涵叹气又无奈,只能哄着慢慢来。许是摔疼了,元天祎靠着顾清涵一动也不动的。
“我们回去玩积木好不好?”现在天气冷,顾清涵怕他受冷再摔着,哄他回去玩游戏。这个游戏据说邺国正德皇帝所造,当时他感叹教育皇子的游戏太少,一次在梦中得到高人指点,便利用木头做了这款幼儿游戏。用不同颜色木头拼图像和山河,还有人和物,平日里元天祎极爱玩。听到顾清涵说便跃跃欲试,准备回去大展身手。
十二月初二时顾清涵的二十三岁生辰,宫中大肆操办一番,进宫四年来,她第一次接受各命妇的朝拜,这时朝中各命妇才能与皇后说上话。顾清涵温和可亲,并无皇室中人的冷傲疏远,命妇们也乐得和她说话解闷。
顾清涵记性极好,把在场各位夫人的反应都记在心里,配合之前做的功课,她已能分辨哪些人值得结识,哪家家风如何。用霍夫人的话说,同各家夫人们交际也是一门学问,日后一定派得上用场。
☆、113。事情败露
今年过年一切从简,正月初五元天祎满周岁,也是元胤的生辰,按照霍夫人的意思,要大办一场。“天祎是皇长子,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冬天糟了雪灾,也不能办得简单了。”霍夫人拿着单子对顾清涵说。
顾清涵询问道:“依我看大办不必,简单隆重才好。大雪才刚过,百姓们受了苦,宫里也不能太奢侈。天祎还小,不能大肆杀生庆生,皇上也说不可奢侈浪费,母亲以为呢?”
霍夫人交出掌宫之权后,吃斋念佛的时候多,她沉思片刻之后点头说:“还是皇后安排吧。”
顾清涵合上宫中记档的旧例,恳求道:“母亲是天祎的祖母,这种周岁宴会我还没操持过,还请母亲帮帮忙才好,您千万不要推辞。” 元天祎靠在顾清涵身边,看着母亲和祖母说话,时不时出声应和一番。
元天祎的周岁宴定了下来,只邀请在京的皇室宗亲,宴上的菜悉数换成素食,各家礼也不必送,就进宫吃喝就成。
正月初五那日,宫中喜庆吉祥。元天祎早换了一身红色衣裳,脖子上戴着长命锁,两只手上戴着金手镯,他的神态气韵像极了元胤,不笑时正经严肃,年纪虽小,却有了小大人的模样。
元胤抱着元天祎接见元氏的王爷及家眷,皇室宗亲都说着恭贺的话。顾清涵坐在元胤身边,目光落到虞燕来身上。她正端着酒杯喝酒,暂时看不出脸上的情绪,她不信虞燕来就这么放弃了。抓周的大圆桌放在席面中间,各王爷及其家眷均往上放了东西,有书本,有弓箭,有笔墨,有算盘等等。
虞燕来放了一个做工精致的红盒子,里面放着绯红的胭脂,在所有物什中最引人注目。她退到一旁,冷眼看着元胤夫妻和那个酷似他们的小孩儿。
元胤走到圆桌旁,将玉玺放在中央。顾清涵抱着元天祎站在一旁,等东西都放齐了才将儿子抱到桌子上。
“天祎喜欢什么就拿什么,别害羞知道吗?”顾清涵认真对儿子说。希望他今天不要让人失望。
元天祎点了点头,他已能站稳,往桌面看了一眼,径直走到玉玺面前,拿起来抱在怀中,又拿了木剑和弓,还有书和大洲的地图。他拿了想要的东西抱在怀中,稳步走回顾清涵身边。
顾清涵帮他接住抓回来的东西:“一下拿这么多东西,贪心。”
“喜欢。”元天祎用软糯的童音说道。
虞燕来见了,双手在广袖里握成拳,今天真是伤眼睛。想到潭州城的莫擎天,她打定了另一个主意。
“天祎都说喜欢了,就由他去。”元胤笑容满面的说道,“到父皇这里来。”
元天祎又抱着东西走到元胤身边,元胤抱着他回到位置上,高声宣布道:“朕继位至今,膝下只有天祎一个儿子,如今朕已三十又四,该确立储君一事。今日朕便宣旨,立皇长子元天祎为太子!”
情理之中,也在预料之外,除了跪下说一句我皇英明之外,在场众人只得将当初心中那点不该有的念头压制下去。
事出突然,顾清涵大感意外。宴会结束之后,元胤抱着睡着的元天祎回太极宫午睡。顾清涵心中忐忑,问道:“皇上立天祎为太子,会不会太草率了。他才一岁,还看不出品行如何,万一不成器怎么办?”
元胤让她小声说话,道:“清涵,我对我们的儿子有信心,你也要有,我会亲手将他培养成一个合格的储君。”华阳真人的预言,让他信心满满。
“皇上亲自带天祎,妾身不反对,只是他还太小了。”顾清涵看着熟睡的儿子,不是她没有信心,她怕他会像元胤一样辛苦。
“他总会长大。”元胤说,“如果你害怕,我们就赶紧为他添一个弟弟,你看如何?”
顾清涵脚步凝固在原地,脸唰的就红了。成亲四年,她脸皮还那么薄,元胤看着脸色绯红的妻子,轻笑一声抱着元天祎先走了。
虽然开了春,天依旧寒冷,顾清涵躲在被窝里不愿起来。元胤说元天祎添一个弟弟之后,她便遭了秧。元天祎每日早睡早起,这会儿早就起了,趴在床头看她,喊着母后。
顾清涵伸出后来摸他的小脸:“用过早点了吗?”
元天祎点了点头,叫她快起床。
“跟着宫嬷嬷到外面等母后。”
顾清涵生下元天祎坐完月子之后,章敬便出宫游历天下去了。去年年底之时又被请了回来,如今待在宫中过了年。顾清涵带着元天祎过来之时,他正和元胤说话。
“神医,近日可好?”顾清涵问候道。
“还好还好,宫里虽不比外面自在,好在吃上是最好的,进宫十日,我都长了好几斤肉了。”章敬笑着说道,“手伸出来我看看。”
顾清涵看向元胤,疑惑的伸出右手。章敬手里拿着块杏仁酥,边吃边听脉。
章敬提醒说:“皇后在月子中养得极好,这一年中也养得不差,再生一个没有问题。不过太频繁了也不好,伤身体。”
“宫里只有天祎一个,我终究不放心,打算等清涵生下老二之后,等上三五年之后再生。”元胤握着顾清涵的手对章敬说。
“你想得也不差,可生孩子终究不是母猪下崽那么简单,皇后可要辛苦一些了。”章敬身为医者,虽知多子多福是好事,但对女人来说终究伤身,他并不主张女人多生孩子。
顾清涵看向天祎,笑着说:“如果孩子们都像天祎一样乖巧,再辛苦也值得。”
元天祎听到自己被夸,眼睛亮晶晶的看着顾清涵,跑到身边在她脸上亲了一口,随后便靠在她身边。顾清涵拿了一块点心给他,他拿着坐了下来吃。
“这么快就走路了?”章敬惊奇道,步子稳健,不像一岁的孩童,“看着利落,身子骨也硬朗。”
顾清涵笑着抱怨:“九个月的时候就想下地走路,不给还哭呢。现在会走路了,都不让人抱。”
灰色的鸽子扑棱棱的飞到观星台,守候在一旁的小太监取下鸽子腿上的小圆筒送到莫擎天手上。
一年之前,他们在这里杀了一个无辜女人,本来□□无缝的行动,最终以失败告终。时至今日,他还记得那个女人临死之前的惨状。夜渊到现在还想不明白,到底什么地方弄错了。
“皇上,秦国的细作送来的密报。”
莫擎天漫不经心的目光集中在宴长宁三个字上,重新将密信看了一遍,额头上青筋暴起。
“发生了什么事?”夜渊觉察到莫擎天眼中的愤怒后问道。
莫擎天将捏成一团的信交给夜渊:“国师自己看。”
莫擎天的神色反常,夜渊拿过信之后展开迅速看了一眼。信上详细写着秦国皇后顾清涵的身世来历,着重提及她的模样与宴长宁一模一样。夜渊深吸一口气,不信这是真的。
“这些消息是从哪里得来的?”他们安插的探子从未挖到这些信息,这么重要的事,元胤不可能瞒天过海。
“探子说是有人找上门来,主动透露的,但那人做事隐秘,尚且不知是何人所为,又有何目的。”知道这么多事,又有心与莫擎天合作,怕是秦国皇室中人所为。此人野心不小,倒能好生利用一番,夜渊心中打着算盘。
“等会儿我会写信亲自问,一定要查出这封信的来源。国师认为这件事是否是真的?”当年他亲手杀了宴长宁,将她推入深不见底的汉水之中,照当时的情形看,她没有生还的机会。
“至少可以确定,秦国皇后不是顾清涵。”夜渊说道,当初做那件事时,他反复确认了顾清涵的生辰八字。后来失败他想不出关键所在,现在看来她只是借用了顾清涵的身份,元胤将她的所有一切瞒得严严实实,以至于他弄错了最关键的一步。
莫擎天不说话,如果信中所说的是真的,他会如何?
夜渊双手按在莫擎天肩上,郑重的劝道:“陛下,切不可意气用事,待查明其中真相在做决定也不迟。若她真是宴长宁,您与她没有任何可能。”
真的没有可能吗?莫擎天将密信撕得粉碎。这件事不管是真是假,他一定要查个明白。
开了春之后,元胤开始准备巡视辽疆和黑岭之事,想着让顾清涵出门散心,便让她跟着一起去。宫中一切交给霍夫人看管,元天祎也交给她照顾,朝中大事由几个大臣负责,并将最终结果用快马送到他手中。
安排好雒阳的事之后,已是二月初。顾清涵从未出过远门,离京前一夜兴奋得像个小孩儿睡不着觉。等到天亮之后便迫不及待的起身,换了一身简便的装束。
近几年元胤在国中大肆修路,已形成四通八达的路网,得到邺国的洋灰技艺之后,在国中各地推行,洋灰修筑的路不再泥泞难行,陆运速度加快,损失也减少了大半。现在马车行在宽敞的管道上,顾清涵趴在车窗边看沿途的风景。在宫里待久了,看什么都觉得新鲜。
元胤侧身靠在引枕上看书,见顾清涵兴奋得像出笼的鸟儿,不由摇了摇头。
顾清涵靠在元胤肩头上,抱着他的手臂恳求道:“皇上,妾身能骑马吗?马车里太闷了。”
元胤不理她,继续看着手里的书。顾清涵重复数次刚才说的话,元胤终于不耐烦道:“可以,必须戴面纱,琉光她们必须跟在身边。不许跑远了!”
顾清涵哪管元胤是何反应,听他答应,谢了恩便喊了停,要下马车骑马。她心情甚好,骑马观看沿途的风景。沿途官员得知元胤要北上巡视,皆严阵以待,不敢有半分懈怠。
接连十日平安无事,顾清涵骑马走累了坐回马车,喝了一口牛乳茶之后打趣道:“妾身还以为这一路上不会太平,有刺客刺杀,或是百姓蒙冤拦圣驾请命,亦或是皇上邂逅某位绝色佳人,成一段风流佳话呢,原来都只是写话本子的书生写来骗人的。”
元胤看她故作遗憾的模样,将人揽进怀中,挑起她的下巴问道:“难道清涵希望我有艳遇,给你添几个姐妹?”
顾清涵立刻拒绝:“当然不想。”
幸好马车隔音,外面听不到里面的声音,饶是如此,顾清涵也没脸现在就出去,只穿好了衣裳安安分分的坐着。
“走管道坐马车怪没意思的,不如明天我们走另一条路。”元胤穿着一身白色睡袍,腰带随意束着,头发也未梳,像一个狂浪不羁的浪子,他侧躺着,一手撑着头看着顾清涵说。
顾清涵眼睛一亮:“微服私访?”
“对,说不定我能遇到佳人呢。”元胤说着,笑容妖邪。
顾清涵嘟哝道:“不许!”
元胤听着很受用,伸手去捏她的脸。
第二日一早,两人便换了常服和大部队分开走,顾清涵身边只带了琉璃,元胤则带了高见,四人面部皆稍作改动,轻装简从的上路。离开官道和清场之后的市镇,所见所闻更加真实,没有场面上的应酬和客套,一路走下来颇为自在。
现在正是春耕时节,小院和田埂上栽种的桃李苹杏花开正艳,田间地头忙碌着耕作的男人女人,还有放牛割草的小孩和提着篮子慢悠悠走回家的挖野菜的老人,构成一幅悠闲的春耕图。
离开朝堂之后的元胤变得平易近人,和谁都能攀谈两句。顾清涵听他问种地的老伯田里的收成和最近的几年的日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