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悦君歌-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嵌狭四兀俊闭饩驼娴某龊踔苋缢囊饬狭耍辛嗣醒郏乱馐段剩骸澳巡怀桑巧┥┏敛蛔∑耍肯胍源死词┭剐殖ぃ咳羰侨绱耍烧媸怯薏豢杉埃
却说到这,周如水又是一顿,她咬唇略一踌躇,忽的就想起彼时芃苒所言。
她记得芃苒道,她对兄长的爱,并未比谢釉莲少多少,亦是春蚕到死,蜡炬成灰。她道她斗不过一个死人,遂她不争,她只等日久见人心,只做她自个。
如此决心,如此通透,怎会如此愚蠢,周如水拧了眉心想着,不待王玉溪发话,已是先一步摇了摇头,喃喃笃定道:“非也,非是嫂嫂之故。”
第224章 机关参透
“自然非是芃苒所为。”王玉溪温柔地抚着周如水的发; 垂下眼,望着她继续道:“衡阳芃氏确是鲁地数一数二的名门旺族; 更芃萩高居太后之尊,芃氏一族也是位高权重。然; 芃苒之父芃贺在世之时; 虽贵为鲁国上将军; 却也饱受鲁君猜忌。早年; 芃苒与她兄长被强留在宫中,都是做质子的。你当晓得,质子意味着甚么?”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周如水眯了眯眼; 对此倒是十分的诧异。她往日只知芃苒曾养在鲁国宫中,深受鲁国太后喜爱; 却不知道,其实她不过是个肉质。
由此,周如水杏眸微睁; 不禁犹疑道:“既是往日里鲁室曾有亏待于她,那如今; 鲁国闭市,可是因了忌惮往日恩怨,怕她挟怨以报么?”这话不过是个推据; 却周如水说着又是摇摇头,小手掐在王玉溪袖上,娇娇地晃了晃道:“鲁君不至于愚钝至此; 王兄也不至于愚钝至此。如今嫂嫂已是周后,但凡有些脑子都会再来交好,怎会有一言不合便就闭市的道理!”
“娄安重病,已是下不来塌了。”王玉溪表情淡淡地看向周如水,幽幽道:“据我所知,芃苒方至周土投奔娄府时,孤身一人,路途艰难。却她一路安然无虞,实在难得。”
“此事我知,也与表哥去过信了。道是舅父积劳成疾,西疆贫瘠,不好调理,想是要请命归邺。只是朝中少将,也不知舅父这一走,谁能坐的稳西疆。”说着,周如水瘪了瘪嘴,低问:“难不成,你是道嫂嫂替婚并不单纯?可既是不单纯,鲁国为何不坐收渔翁之利,反是在明面上翻了脸?”
说这话时,周如水已是蹙起了眉,饶是十足聪慧,这时也是浑沌不清,索性摇着王玉溪的手臂,瘪着红唇,微靡问道:“三郎,你便直说了罢!这糊里糊涂,没头没尾的,我是愈往深里想,便愈是脑仁疼。”
这世间的辛秘实在是太多了,譬如早前她全不会想到风浅楼便是柳凤寒,郑氏便是谢永清。遂如今再触着这弯弯道道,她忽就有些意兴阑珊,若是嫂嫂一番情意全是假意,她真会觉得世事无聊。如此,想着想着便再懒得想了,只觉做个愚人反是海阔天空,真是不愿再多废精力。
见她这般模样,王玉溪也是哑然一笑,抓着周如水的小手,慢慢道:“并未有人护她,芃贺早在三年前便已身故,她那兄长又是个银样蜡枪头,愣是被鲁太后养废了,未有甚么本事,也与她也十分疏离,遂是全不会护她的。她长途跋涉,之所以安然无恙,便是因她有一条可见血封喉的玲珑碧蛇。那玲珑碧蛇是鲁太后所赏,一路护她长大,由她带至邺都。却在替婚之前,她将那毒物送回了鲁国,送还了鲁太后。”
“这是一刀两断了?”
“彼时她并不知今日局面,却已与家族母国撇了个一清二楚。”言至此处,王玉溪不由眯了眯眼,明是白衣胜雪,飘然若仙,却他的眸中深晦难明,冰冷至极,他继续道:“是人便有弱点,有七情,有六欲。更爱之一字,可深似海,亦可涛若浪。你或许不知,芃苒至今仍是完璧之身。她心中或是以为,不在乎,亦不可在乎。却当谢釉莲以王后之礼葬于王陵,她死后又该魂归何处?她承不住了,才是人之常情。”
“遂是她砍了满宫的杏树?”
“然也,她下命砍树,全不顾你王兄阻拦,只一心泄愤,双目泪流。”
“那鲁是为何?”
“她被封后不久,鲁太后再次将玲珑碧蛇以国礼赠她,却她拒而不受,又退回了。不光如此,又她曾跟随其父在边疆多年,对鲁国边域知之甚深,如此,才深受鲁君忌惮。再娄安重病之况,旁人不知真假。遂一时之间,倒是莫敢开市了。”
王玉溪所言,周如水哪能不明白。如今重重之重,虽在鲁国,也在王兄与嫂嫂。王兄与谢釉莲是情债缠缕,如今人死灯灭,将谢釉莲以王后之礼葬入王陵,便算是表了情,亦算是还了情了。然,往日谢釉莲所受之苦是苦,今日芃苒所受之苦又如何能够无视?更芃苒深知鲁国国情,于公于私,王兄都不当再漠视眼前人了。
遂周如水瞥一眼王玉溪,不由睨他:“三郎所指,可是我应去劝谏王兄,逝者已矣,于公于私,都当惜眼前人?”
她正问着,王子楚已是颠颠跑了来,小童满脸雀跃,肉手中端着个白玉碗,里头已是装满了肉糜。就见他笑眯眯凑上前来,小身子直往二人腿边拱来,非要贴在一处,可亲昵道:“阿姐,这肉糜可鲜美啦!里头有才摘来的青豆,又嫩又甜,可美味啦!”
“你怎知那青豆是才摘来的?”周如水凑上前一瞧,果然闻着一阵鲜香。不由也有些贪嘴,故作怀疑地睨着王子楚,笑弯了眼道:“真鲜美么?阿姐尝尝!”说着,就伸手去接王子楚手中的白玉碗。
王子楚本事十分护食的,更莫提如此香美的肉糜了,又他夜里跟着舞板桥灯的队伍跑了一阵,如今也是腹中空空。却见周如水伸过手来,他睁着水汪汪的大眼,舔了舔唇,嫩声声道:“我瞧着那青豆上还有露珠呢!”说着,又颇为懂事道:“阿姐慢些尝,有些烫的!”
他这一言,倒叫周如水有些做羞,捏着白玉碗抬起脸来,便见一大一小都静静地望着她,一个眼含温柔,一个眼含期待,叫她发自心底觉着踏实安稳。
再见王玉溪勾着唇朝她笑,她咬咬唇,极绵软地朝王子楚道:“阿姐只尝一口。”说着真就轻轻抿了一小口,肉糜入舌,鲜甜糯美,确实是人间好滋味。
她不由笑开,先是将白玉碗递还给王子楚,再就朝疱厨喊道:“阿英,快些来!肉糜可香甜,叫我口齿生津。”
她这般喊着,王子楚已是急不可耐地低头埋进了碗里,才尝了一口,便笑的见牙不见眼,也跟着奶声声朝疱厨喊:“阿英!快些!快些!可香甜啦!”
许是难得有个好日头,今夜的月儿也别样的圆,三人便就在小院里食肉糜,赏圆月。
不多时,板桥灯已是绕来了驿站门前,王子楚抱着碗边冲了出去,小小个人就趴在门缝中往外瞧,笑嘻嘻地又跟着喊了声:“天佑吾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这时食饱了,又瞧着外头一排排板桥灯从眼前过,王子楚大眼一转,一溜烟就往回跑,望着正在对弈的周如水,再一次挺着小胸脯认真道:“阿姐,小五能将彩灯扛回去的!”
周如水忙于下棋,这时被王玉溪轻轻松松堵得毫无退路,抬眼却见他朝她笑着,眼中尽是温柔。只在棋面上却未让她半分,急得她不得不正视自个真是个臭棋篓子!
这时又想起王兄来,想着他情路波折,倒不知是真迷了心窍,还是另有考量。直是在王玉溪温柔鼓励的目光中下了一子,这才回过头去,朝王子楚道:“凡事量力而行,莫要强求可知?”
说着,就将小童抱入怀中,直是叫王子楚在她膝头坐稳,才心平气和问他道:“宫中家中,好物多如牛毛。你若真带回去了,可又会顾得上么?”
她这般一问,王子楚也是垂下眼眸,到底年纪小,有些心性不定,还真不能笃定自个若是回了宫中家中,会再珍惜这彩灯。一时也是瘪了嘴,真是答不上话来。却又到底收不下心思,遂嘟了嘟嘴,小脸上露出一抹委屈来,小声嘟嚷道:“可这是小五与兄长阿姐一齐做的!与旁物实在不同!”
“便这么扔了可惜是么?”周如水也是明白他心中所想,低下头来,慢腾腾地接过王子楚手中已是空了的白玉碗,放在几上,才又握着他的小手,牵着他的小手指了指屋檐下昏黄的油纸灯,嘴角轻扬,柔声说道:“阿姐也是这般想的,遂咱们将彩灯换去檐下如何?如此,它便不光只能亮一夜了,它会夜夜在这院中亮起。若是有缘呐,往后咱们再来,或许还能借着它们的光呢!”
她的声音很温柔,带着一种虽是入世却又从容达观的平静与温和。一番话,也是一举两得,给人无限希翼。
王玉溪笑了笑,清润的音线在这时也是温柔无比,他的视线从二人面上慢慢划过,须臾,落在那三盏彩灯之上,唇角挂着浅浅的笑容,赞同道:“留下这彩灯,便如咱们留下了一般,倒是两全其美。”
闻言,王子楚抬眼看他,也是双眼一亮,欢喜地瞅瞅不远处的彩灯,拍着手,又瞅向周如水道:“阿姐真聪慧!”
感受到王子楚的激动和欢喜,周如水也很是开怀,再想着这棋若再下下去定是输到一败涂地。顿时也是一激灵,直是抱起王子楚就往彩灯旁走,又朝王玉溪招招手道:“那还等甚么!时不待人,咱们现下就挂上!”
她这模样实在太过有意,暗处,炯七瞧她一眼,只觉惨不忍睹。
王玉溪倒是笑着睨了眼棋面,也不挑破,索性在站起身时,广袖一甩,直截乱了棋面。
彼时,恰好周如水正回眸看他,见此直是笑出了声来,奸计得逞,嫣然笑着,更是得了便宜还卖乖,直是道:“三郎怎的急哄哄的!竟将棋面给弄乱了!这棋怕是下不成啦!”
这话叫王玉溪直觉着口中都有些苦,摇摇头,对她笑得纵容又无奈。
倒是王子楚没心没肺道,直道:“阿姐羞羞,方才都要输啦!怎的还得意?”
这话直是叫周如水没了脾气,斜睨于他,笑得牙痒。索性放开王子楚的手先一步凑上前去拆起了灯板,挑着眉道:“你们兄弟二人可是一唱一和。”说着又拉着王子楚往自个身边靠,直是怕他割着手,便眉眼弯弯道:“先来帮帮阿姐。”
小五自然依然凑过来,便见王玉溪也走来,慢慢蹲在身侧,修长白皙的手指专注地将最扎手的线绳解开,直是解了一会,忽的低声说道:“非是当惜眼前人,而是莫辜莫负。往年里万事为难,如今已今非昔比,既便心中有思量,也莫忘人心难揣测。便如你我,险些便形同陌路,又是何必?更况你王兄膝下无后,实是君主大忌。”
“真心难得是么?”
“然也,千金难得,莫辜莫负。”
第225章 机关参透
自从周沐笙继位; 宫中就也变得冷清许多。先君在时,后宫里莺莺燕燕; 也算是烟火人间气。更莫提道场里日日有开坛烧炉,全是热火朝天。
然如今; 周沐笙全不信这些; 也不爱美人。年纪轻轻; 真如是苦行僧一般。做公子时倒是温文可亲; 现下却是冷峻威严许多,俊美的面庞终日都是板着的,宫里宫外无谁不惧他。
遂,王后下命去伐仁曦宫中的杏树时; 一众仆妇全是伏跪在地,压根无谁敢动。
彼时; 周沐笙正在案上批阅奏折,娄擎就跪在殿中,赤红的双目映着烛火; 似星辰一般明亮清澈。却他的神色,又是十分的坚决。
娄安守疆半生; 终到了守不动的时刻,这从西疆快马送来的奏折,字句之中; 道是求请归邺养病,实则全是求一个落叶归根。
娄擎的声音十分的哽咽,他难受道:“父亲如今便是连笔也握不起了; 前岁九妹噩耗传来,母亲也是病倒在榻,已是无力再去边陲照料。表哥,求请您体恤我娄氏一门衷心至诚,容吾老父告病还乡!”这话音一落,他又向周沐笙再礼,全不给自个,也不给周沐笙余地。
一日或可暴富,百年方成世家。大殿之中,娄擎虽是矮周沐笙一头,却气度风骨半分未落。他以臣礼,却又唤新君表哥,实是更显亲厚。
座上,周沐笙的神色也是沉重,他遗憾道:“孤之骑射全是舅父教导所成。孤尤还记得,舅父箭法精妙绝伦,能百步穿杨,是真真的百发百中。”说着,他招招手,便命娄擎起身。
见状,一旁寺人忙是为娄擎看座。
待得娄擎一礼座下,周沐笙也是勾了勾唇,望着他如是望家中小辈,神色悠远,又有些许慈爱。
就这般看着,倒真在娄擎神色中看出了几分舅父的模样来,一时也是百感交集,不由慢慢说道:“当年孤往陆州公干,便循了机会借道看望舅父。舅父见孤,抚掌大喜,道是不醉不归,又与孤连下十局。然告别之时,舅父忽是告诫孤言,你棋路磊落,大气浩然,甚在旁人尚有余力之时,仍不忍赶尽杀绝。遂吾知你心胸开阔,为人仁厚。然,唯有一条,心肠太软,怕成大祸。天家人,如何能是软心肠?”
他的话叫娄擎神色一震,抿了抿唇,斟酌道:“父亲一向看重表哥,遂才有此肺腑直言。”
“孤知。”周沐笙慨然,道:“彼时孤便问舅父,倘若真心也不舍付,旁人又如何信我?为此,舅父直是喟然长叹,须臾才笑道,罢了,善有善报,愿你永如今日,永如少年。”
言至此处,周沐笙已是摇头叹息,彼时他不知之事许多,不知兄长非兄长,谢六非谢六,不知恍然一梦,他自今日会是这天下的主人。
他慢慢望住娄擎,知他心中焦急,也不再多言,直截安他心道:“既是你不来求,孤也会请舅父归家。舅父戎马一生,也当归家了。”言至此,他眸光一黯,又道:“然,舅父卸任后,西疆群龙无首。孤看过你的考绩,前岁督办粮草,虽是临运毁粮,却是非人力之所及,一路爱民惜民,倒可评为上等。你兄长体弱,难捱风霜,你却熟读兵书,骑射俱佳。如此,可愿从乃父之风,御吾疆域,保国安康?”
这已是委以重任了!
娄擎往日里还有些世家子的跋扈不着调,如今家中许多变故,又曾亲历沙场,早如是变了个人一般,愈发的沉稳持重了起来。
却听周沐笙此番言,仍是他神色一振,当即便朝周沐笙下拜,目光诚挚,大声道:“臣敬诺!”
然他这头喜意未消,那头便有宫人匆匆跑来,大汗淋漓,瑟瑟抖道:“君上,君上,王后闯入仁曦宫,正在砍院中杏树。”
闻言,娄擎整个僵住,周沐笙亦是面色一凝,慢慢抬眼朝那宫人看去。直是静了一瞬,他竟是摆了摆手道:“都下去罢。”说着,又看向愣在殿中的娄擎,道了声:“你也去罢。”
就这般静坐了两个时辰后,周沐笙才往仁曦宫去。
彼时的仁曦宫,静若寒蝉。奴仆跪了一地,杏树也倒了一地,稍是粗壮,有的被砍了几刀,有的被划了几道,四处都是断枝,颓唐无比,杂乱无比。想是当日宫祸之时,仁曦宫如世外桃源避开在外。如今万事大定,它却终是同入泥潭。
院中静悄悄的,细听,流水声之外却还有哽咽哭声。周沐笙转过树丛,垂眸,便瞧见了缩在角落里的芃苒,小小一团,满是刺,却又脆弱如斯。
芃苒的哭声很脆,带着鼻息声,全像个孩童。周沐笙走近,才看清她竟换了一身装束,正红花鸟案对襟上裳,银链吊绣花围腰,花草绣蜡染百褶裙。
他想起往昔舅母上门后,连将九妹的嫁妆也一并带回了府。彼时,她就愣愣地抱着个布包坐在门槛前,望着那一箱箱金银被抬出府去,眼中未有不满,也未有艳慕,只是空空的,好似幽深的暗谷。
须臾,发觉他在看她,她才扭过脸来,汪汪的大眼望住他,有些可怜,有些孩子气,红着眼朝他举了举手里的包袱道:“我孤身一人来到周国,银钱未剩许多,最值当的也就是这身衣裳了。”说着,她直是瘪了瘪嘴,一脸的委屈和害怕,问他:“夫君,您会嫌苒苒么?”
嫌么?
不嫌的。
“闹够了?”想着,周沐笙居高临下看着她,神色很平静,并未如众人揣测般雷霆大怒。
闻声,芃苒慢慢抬起脸来,却眼中水濛,连周沐笙的脸都看不清了。她憋着气抬起手,才一抹泪,腕上的银铃铛便因擦泪的动作铃铃作响了起来,明是不合时宜,却叫这冷清的庭院有了几分生气。
她就一动不动地闷闷缩在角落死死望住周沐笙,双目通红,不多时,又落了泪,泪水不歇,一滴滴滑落在脸颊,衬的她愈发的年纪小,恍然回首,倒是和往日沉稳的模样天差地别。
她不言,周沐笙也不语,他广袖一甩,便就屈下身来,席地坐在了她的面前。闲适优雅,从容自若,转眸放眼园中乱景,不知为何,竟是笑了。
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身上,他墨黑的衣角随风微微掀动,俊美迷人,如是她初见他时一般清俊优雅,摄人心魄。
然,他这一笑,却叫芃苒更生出了无名火。她红润的唇抿的死紧,嘴一瘪,眸中闪动着炙烈的情感,恨恨就问他道:“周沐笙,你有没有心?”
往日里,她唤他殿下,唤他夫君,她在心底唤了他一声又一声笙郎。却当知晓谢釉莲的存在后,她再也不这么唤他了。她心底其实明白,谢家有从龙之功,谢釉莲为他而死,暗葬王陵,是他的仁慈,也是他的良心。
她爱的便是他的良心,她爱他量能授器,德能容人,亲以致爱,爱他心中那一片赤诚。她也早便明白,早已认清,是她先陷入了情,是她一厢情愿爱他这遥山月宫,遂她暗偷灵药,不论此生如何,都该甘之如饴。
更有道是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她当沉的住气才是。然这真真假假之中,她终是乱了方寸。
周沐笙望着她,目光沉沉,古井无波。
她也定定看他,手心早因过力握斧渗出了鲜血,却如今对上他深邃的眼,她才觉着疼。她的背脊挺的笔直,就这么盯着周沐笙瞧了一会。忽的,也笑了,她勾着唇,笑的有些娇懒,有些随意,她抿了抿唇道:“夫君怕是不知,我原是想好了,待得夫君生怒。我便道,妾伐这杏林,全是为做出与夫君夫妻不睦之态。如此,鲁国便再难想从我这儿做手脚了。”
说着,她话音微微一顿,垂下了脸去死死瞪着自个的鞋面,慢慢继续道:“然,这不过是个幌子,夫君便是信了,我自个也不信。我曾想,夫君一点一滴的好都是我今生所求,我当知足,当无怨无悔,不急不妒。然,当与夫君愈近,我便愈是不可自拔,患得患失。我甚至想,若是那日遽变,死的是我便好了。那般,夫君便会永远记得苒苒。可转而再想,也知人若死便就失了所有,遂我又想,如若那日,我能救下你便好了,若只是毒,我是能救下你的。前岁,太后将玲珑碧蛇以国礼赠我,我拒而不受,满朝上下均都道我意气用事。然,旁人不知,当年夫君救我,太后为封我唇舌不叫父亲知晓,才赐了那玲珑碧蛇予我。这蛇是恩也是危,自那以后,鲁国宫中再无谁敢欺我,人人都怕遭蛇咬丧命,我因此得利,便一心钻研起了毒术。遂太后深知,我会使毒。”
不远处,已有宫灯亮了起来,风高云密,静静悄悄,芃苒的面色却有些死寂,她慢慢抬起眼来,直是看向周沐笙,看着他慢慢锁起的眉头,神色一顿,继续说道:“那日,九表姐若是未逃婚,我也会使毒将她送走的。不论她愿或不愿,从踏上周土的那一刻起,我想要的便就是你。彼时,你我谁也不会知,艰难如你,旦夕之间忽就成了这宫中之主。若叫我选,我倒更喜你仍是落魄公子之时。我愿与你患难与共,哪怕万人唾弃,哪怕刀山火海。我始终都记得你揽我入怀的情景,入宫之前,你还总喜掐我的脸,你更曾赤脚背着我走过泥泞,你的后背如山般坚实,你的手掌如火般温热,叫我无比眷恋,叫我痴痴以求。我曾以为,我已得偿所愿。却未想,天地变色,再抬眼仍是漆黑如暮。不光如此,往日噩梦又再重启,鲁太后今日能赠回玲珑碧蛇予我,明日便能赠旁物,我若从之,怎知来日她会否以母国之名要挟我使毒害你。自嫁你初时,我便下定决心要与往日一切恩断义绝,我只想纯粹坦荡在你身侧,为的便是往后不被旁人利用,为的便是虽为鲁人亦不被你忌惮怀疑。然如今,千丝万缕,我只见自个,两手空空。”
芃苒垂眸,怔怔地望住自个空空的手心,僵着手,泪水落在指尖,凉的惊心。
春日的夜,温暖中带着凉意。
因她的话,周沐笙嘴角的笑慢慢敛起,目光落在芃苒满是鲜血的手心,眸光一紧,强自定了定神,才道:“当日,她以定魂丹救我。却她不知,那定魂丹实则是我万难寻得,使计输给蕴之的。我知蕴之心中有她,便想借蕴之之手救她出火海。更往日,兕子不喜姑母常往宫中选送美人,然此事全是由我默许。我更知周昌非是君父子嗣,却我一路纵容护她迷惑君父。我曾以为,我可护她万全,却不知,到头来,她却自火海中救了我的性命。苒苒,你道这人生路多少崎岖?”
“遂你永生难忘她么?”
“然也。”
“那我呢?”芃苒只觉自个浑身的气力都要被用尽了,她赤红着眼看住周沐笙,眼含探究,问了又问,“那我呢?我呢?”
第226章 机关参透
当这一声声叠问说出口来; 不待周沐笙言语,芃苒自个已是怔住了。她从不知她也有今日; 她未想到,她竟也会做出如此痴缠难堪之态。
遥想当日; 他问她; 他道即便他心中无她; 她也不改此心么?她信誓旦旦; 毫无犹疑,她道她愿,她不悔。后头他道,周土的姑子自家中出嫁; 必有慈母开面,姊妹梳头; 而她仓皇夺婚,全无体会到新妇出嫁时的欣喜,唯有战战兢兢。遂他便问她; 可感委屈?
彼时,她满心满眼都是他; 想着从今以往她便可长长久久地在他身侧了。有道是水滴石穿,她便做那穿石的水,便是将自个都滴干了; 她也要软了他的心。遂她又悲又喜,忙是摇头,并不觉委屈。
却如今; 往日前言尤在耳,她却不知从何时起竟自心底生出了些委屈,生出了贪念。
这怕就是求不得罢,近在眼前,求而不得。
见芃苒神色间都透着苦,周沐笙只觉着自个腔中都有些苦。他不忍看她如此,他更欢喜她鲜活的模样。好像无论如何艰难之时,她都似是初升的骄阳,全是一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模样。她的笑靥甜如蜜,常常浮现在他眼前。她这个小人儿,有些娇蛮,有些任性,十足温柔,十分体贴,与旁人十分不同。更她对他的爱,像是炙热的火,时时刻刻温暖着他的心,叫他确信,撇去名望,撇去出身,孤寂如他也会为人所需。
却如今,她如此沮丧。
周沐笙静静望着她,眼眸漆黑如暮,他小心翼翼地,极缓地靠近她,伸出手,握住了她无有伤处的细弱手臂,认真道:“你是你,她是她。”
他的话直是叫芃苒回过神来,她极快地从周沐笙掌中抽回自个的手臂,一昔爆发,倒叫她清醒了许多,她抬起手来,便用袖摆去擦面上的泪,擦得满面通红,直是静了一瞬,才僵硬地道:“我与她本就不同。”
这一声十分飒爽,便这声过后,她竟笑出了声来,哭笑转变不过一瞬,一双雾眼直直看住周沐笙,忽然似是放空了情绪,慢慢说道:“阿笙不知,我自小便会看人下菜碟,为质时想尽法子讨得太后欢心。便是晓得太后对我的喜爱不过如是喜爱苑中的一头鹿,为了在宫闱中安稳度日,我也甘愿做那头鹿。后头到了父亲身侧,我便又想尽法子讨父亲欢心,兄长常道父亲偏袒我,又憎恶我巧言令色。却他怎知,为了那所谓的偏爱,我到底费了多少功夫?受了多少罪?男儿能当之事,我亦能当。上阵杀敌,我亦有过。却到头来,父亲临死之期,竟意图将我嫁给老叟,只为替我那无用兄长换个安稳来日!遂我冷了心,自心底再不认自个是甚么劳什子的芃氏女,使计逃过了这桩婚事,逃出了鲁国。”
说着,她低低一笑,明明神情有些恍惚,却又似是要将自个给扒拉个干净,就这么剔剔透透,破罐子破摔,皮骨不存的暴露在他眼前给他瞧。
她的笑有些邪气,有些古怪,明是蔫坏,却有些可怜,她满不在乎地继续道:“在鲁国,男女若要成就亲事,即便是继娶,也当往宗庙问卜。遂,我使计在卜卦之事上做了手脚,以毒威逼了巫人,叫他示出了大凶之象。果然,那家子傻货见了呈凶象的卜骨,真真未敢再提婚事,我便也就得了自由。彼时,支撑着我的便是你,我总想,我这短短一生,未再见过你,未能真真正正爱过你,便就与你陌路不相识,是多么的苦涩。遂我来到了周国,我千方百计得到你。你是坦荡君子,以风霜自挟,若日月清朗。却我不同,我自私狠毒,只一念头持到底,便会不折手段。我原以为,我所盼的,不过是在你身侧。遂我应了你,你便无心,我亦不悔。却如今,我才知我竟高估了自个,真是着相了!”说着,她的笑容愈来愈深,直是自嘲着问周沐笙道:“我常道自个有颗七窍玲珑心,却不知今日竟是如此的不合时宜,真是丑态百出。”
说着,竟就慢慢站起身来,朝周沐笙恭敬一礼,伏跪在地,求他道:“妾为王后,不循礼法,擅伐宫室。难以服人,莫敢为后,请君上废了妾。”
另一头,因在鹏城无别事,周如水也真是觉着闷乏了,更她也真不忍再瞧宋几因着她而战战兢兢的模样,索性便与王玉溪有商有量,想要先回一趟自个的封邑临沂。活了两辈子,她都未曾踏进过自个封邑半步,说来也是不可谓不可惜。
她这般想,王玉溪自然颔首应下,王子楚更是欢脱得很,小小年纪倒对这花花世界十分好奇。
只不想,真到了离别之时,宋几这五大三粗的汉子却是落下了男儿泪。
宋几为官是玲珑八面不错,却也是真心为民。因着真心为民,处处务实,遂见王玉溪与周如水在鹏城这些日子,不光亲探民生,走看田圃,还切切实实帮着修筑了城防,他倒对这女君另眼相看了许多。再想着王玉溪与周如水留在鹏城的诸多好处,还真是不舍二人走了。
这般百感交集,万千思绪上心头,再想魏国就在那头虎视眈眈望着鹏城,也不知何时又将卷土重来。又想他为一方长官,一方守将,深感重担,也深知来年花开或依旧,故人相逢却再难。
遂,直是将二人的马车送至城门前才停下,临去更是又朝二人深深一拜,执酒相送道:“自此一别,相隔万里,好在夜来明月总相同。”言至此处,也是慨然一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