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鹿门歌-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谁知车还未停稳,便有几名官员得到消息,一溜小跑到了马车前,躬身笑道:“不知都督夫人也来此处赏灯,险些唐突,眼下都已打点好,还请两位夫人入内。”
  傅兰芽和谢婉对了个眼。
  周围的嘈杂声瞬间安静下来,百姓们纷纷将目光转向这边。傅兰芽怕引人侧目,不好再推拒,便戴着帷帽,携着谢婉,领着乳娘下了马车。
  等放了花灯,早早离开此处便是。
  一行人绕过高高竖起的护帘,果见河边满是珠环翠绕的妇人,不少小儿蹲在河边玩着花灯,衣裳俱贵不可言,一眼望去,怕是满金陵城的达官贵人悉数聚于此处。
  里面皆是女眷,刚才那名引路官员及陈尔升都得止步。
  所幸,陪同傅兰芽母子的一众丫鬟中,平煜早在几年前便安插了数名武艺高强的女暗卫,应变能力百里挑一,陈尔升低声做了安排,便守在帘幔外。
  刚走了几步,阿满阿意按耐不住,兴奋地拔步就往聚满了男娃娃的一处跑去。
  子悠连忙跟上。
  几个乳娘没能拦住,亏得几名女暗卫反应快,忙寸步不离护在一旁。
  莹莹最文静,手持一盏下人递来的琉璃灯,乖巧地依在母亲身边。
  让傅兰芽没想到的是,阿圆也一反常态,没随几个哥哥凑热闹。
  她正要欣慰女儿身上有了几分温婉的迹象,谁知一转身的功夫,就见女儿高高兴兴地举起一盏灯,吧哒吧哒往河边走。
  从挥动的手臂动作来看,女儿似乎要将手中的灯高高举起,再甩到河中。
  不等傅兰芽吩咐,剩下两名暗卫便领着丫鬟们急追而上。
  那处河畔相比别处算得安静,河边只有两名六七岁的小姑娘,两人都穿着胭脂色襦裙,衣着很是体面,不知是哪位府中的小姐,身边围着几名仆妇。
  还没等阿圆跑到河边,意想不到的情形发生了,两名女娃娃中较高壮的那名回头一望,忽然起身,疾步走到阿圆跟前,仗着身高优势,猛推阿圆一把,嘴里道:“这是我们放花灯的地方,不许你过来!”
  傅兰芽眉头一皱。
  谢婉惊讶地低呼道:“阿圆。”
  谁知阿圆身子不过往后微退了几步,很快又钉在原处。
  那个推人的小姑娘素来霸道,刚才已使出七八成力,哪知竟未推动这女娃娃,不由露出错愕的神色,不过很快,她又再次出手,恶狠狠推向阿圆。
  傅兰芽和几名暗卫阻止不及,忙闭上眼,就听一声哎哟声,有什么重物被甩了出去。
  再一睁眼,就见那名小姑娘仰面八叉倒在地上,摔得七荤八素,等反应过来发生了何事,小嘴一撇,哇啦哇啦哭了起来。
  傅兰芽看着小姑娘,摇摇头,何必呢,第一次已经给了机会,非要一再欺上来。刚才她们之所以拦阻,无非是怕小姑娘摔得太惨,哪曾想这孩子这般不识趣,。
  阿圆天生大力,可以单臂举起子悠,发起横来,岂是一个七八岁的女童所能抵挡,只不过以往为了低调,她和平煜从不敢对外说起罢了。
  另一个小姑娘似乎吓坏了,怔怔地看了一会,也忘了扶起地上的姐姐,哭着往一旁跑去。
  阿圆耸耸肩,很快便将此事抛诸九霄云外,迈开小胖腿,继续往河边走。
  傅兰芽却对那两名暗卫使了个眼色,让她们去打听这两名小姑娘什么来历,环顾四周,见有不少目光瞥来,心中越发有了计较,又低声嘱咐几句。
  谢婉瞥见,暗暗点头。
  她这位小姑子,看着娇婉,实则精明刚强,从不肯惹事,然而真遇到事,却也断无退避的道理。
  果然,念头一起,事主就来了。
  路上突然疾行而来一行女眷,领头那人是名妆扮考究的丽人,也戴着帷帽,面貌不可见,一手牵着那名哭哭啼啼的小女孩,身边前呼后拥,派头十足,谢婉和傅兰芽听的声音,同时转过头。
  傅兰芽静静看着那人走近,见这丽人身姿和步态再熟悉不过,暗讶,邓文莹?
  当年右护法假扮邓安宜之事,虽然被皇后和永安侯齐力下令死死捂住,却因当时右护法落网之事,军中耳目众多,难免走漏了风声,消息传开,邓文莹的婚事彻底搁浅。
  到了第二年,永安侯才左挑右拣选了门亲事,将邓文莹远嫁给金陵襄阳伯的小儿子。
  此子虽是将门子弟,却身体孱弱,性情唯唯诺诺,不喜拉弓射马,反好遛鸟玩乐,整日游手好闲,不为襄阳伯所喜,满金陵城但凡有些体面的人家,都不愿将女儿许给此子。
  邓文莹成亲后的生活,傅兰芽无心打听,但如今皇后失势,宫中袁贵妃得宠,永安侯府一干男丁都因蛇毒之事不得启用,势力早已大不如前,邓文莹未必不受牵连。
  思忖间,邓文莹已牵着那名哭哭啼啼的小女孩到了跟前,不及细打量傅兰芽,先将地上那名小姑娘拉了起来,见女儿哭得伤心,又急又气,搂过女儿,抬头朝傅兰芽看来。
  待认出傅兰芽,邓文莹错愕了一下,随即冷笑道:“原来是你?平……夫人。”
  说到“平”字,她舌头咬了一下,似乎极不甘心将这称呼宣之于口,一瞬间,目光蓦地涌起浓浓不善,盛怒中还夹杂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恨意,勉强维持着贵女风度,她淡淡扫了傅兰芽一眼,见傅兰芽身姿纤秾合度,气度如云,穿戴并不打眼,然而细究起来,傅兰芽身上竟无一处不矜贵,想起曾听起姐姐说过平煜自成亲后,待傅兰芽如珠如玉,她听得心头发木,尤其是平煜如今大权在握,偏又谨言慎行、滑不溜手,皇上倚重之,更信赖之,此事世人皆知。
  看看吧,平煜不过来金陵督军一趟,满城勋贵闻风而动,连她公爹都上赶着去巴结。
  她越想心里越发别扭酸涩,这样的好夫君好姻缘,她曾经唾手可得,若不是阴差阳错,怎会让傅兰芽趁虚而入。
  人越是在逆境,越容易迁怒他人,这道理在邓文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她笑了笑,客客气气道:“好端端的放着花灯呢,令嫒竟无端推搡我女儿,也不知伤了何处,倒叫我好生心疼,咱们都是做母亲的,若平夫人今日不给个交代,怕是有负平夫人素来知书达理的名声。”
  一边说,一边想起几年前,她因不甘心让傅兰芽顺遂地嫁给平煜,曾在平煜和傅兰芽订亲前夕,四处散播傅兰芽婚前失贞的谣言。
  谣言散播得极快,眼见傅兰芽嫁入西平侯府后断不会好过,她正称意,不料没过多久,便因平煜母亲一番铿锵有力的维护之语,很快将谣言镇压了下去。
  更怪的是,半月后,她平白染了怪病,癸水一来便淅淅沥沥不止,好不容易调养好了,等嫁入襄阳伯府,却几年未有生育。
  大女儿乃是她嫁来金陵一年后,丈夫的通房所生,自小便被抱养在她身边,数年下来,倒也养出些情分。
  调养两年后,她又挣命般生下小女儿,原以为怪病已告痊愈,大夫却告诉她,她往后再难有子嗣。
  这消息对她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万分绝望时,她因当初得病的时机太过凑巧,曾疑心身上的怪病与平煜有关,细想之下,却怎么也寻不到证据,尤其在她心底深处,无论如何不敢相信平煜竟待她如此狠绝。
  想到此,她望着傅兰芽的目光越发变得咄咄逼人。
  傅兰芽见早料到会如此,笑了起来,既是邓文莹,她何需刚才费心做安排,如今已部署下去,倒也无需拦阻,就见周围围拢来几名妇人,其中一名四十左右的紫裳贵妇尤为步履匆匆,一边快步走来,一边听左右两边贵妇耳语,频频点头。
  到了跟前,那妇人先是狠狠瞪了邓文莹一眼,随后满脸歉色对傅兰芽道:“平夫人,当真对不住,老身管教无方,孙女推令嫒在先,媳妇出言不逊在后,说起来,都是老身的错,返家后,老身定会严加管教,在此先诚心诚意向平夫人赔个不是,还望平夫人莫要怪罪。”
  邓文莹不可思议地看着婆母,面色青一阵白一阵,怒其不争道:“母亲——”却换来程老夫人一个警告意味浓重的大白眼。
  傅兰芽对程老夫人回以半礼,和颜悦色道:“程老夫人言重了。”
  程老夫人见傅兰芽笑容可掬,背上越发发凉,想起曾听自家侯爷说起平都督也是这般笑面虎一般,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門,怎能惹得起,心里先把邓文莹痛骂了百八十遍,忙压着邓文莹和孙女致歉。
  邓文莹不情不愿道歉时,场面一度十分难看。
  傅兰芽却坦坦然地受了。
  末了,程老夫人带着邓文莹母女灰头土脸离去,傅兰芽无心再在此处逗留,回头往河畔一望,见阿满不知何时携着莹莹走到了河边,两个人慢吞吞蹲下身子,将手中的灯笼放入河中,河灯灯光摇摇曳曳,将孩子们小小的脸庞照亮。
  跟谢婉出来后,傅兰芽见天色尚早,想起金陵城中一座凤栖楼点心不错,便对嫂子道:“难得出来一回,何不尽兴再走。”
  两人一拍即合,相视一笑,带着孩子们上了马车,便往凤栖楼而去。
  路过最繁华的珠市时,她和谢婉正说着话,就听一直望着窗外的阿圆道:“爹爹,爹爹。”
  傅兰芽心中一动,扦帘往外一望,就见对面一座乐坊,匾牌上书着“于飞楼”,门口立着一个高挑男人,刚从马上翻身下来。
  身上穿着件银白色织锦袍,腰间别着块墨玉,双眸如星,脸上带着点笑意,正抬头望着匾牌,身后拥着一众男子。
  稍后,他负手往乐坊内走。
  耳边阿圆仍在兴奋地唤着:“爹爹,爹爹。”
  谢婉也狐疑地凝眉。
  傅兰芽目光从平煜背影上移开,落在那匾牌上,哪怕她初来金陵,也知于飞楼是出了名的销金窟,里面的乐姬无一不是千里挑一的尤物。
  又听说前些时日,于飞楼不知从何处引来了十余名绝色少女,个个色艺双绝,一度引得万人空巷。
  她再左右一顾,忽然在平煜身边那群衣料耀眼的男子发现了两个老熟人。
  她目光一定,正沉吟间,忽觉两道不善目光落在自己脸上,一抬头,却见一辆马车一纵而过,窗帘落下的瞬间,她看见了邓文莹幸灾乐祸的脸。
  显然,邓文莹刚才也看见平煜进了于飞楼,脸上也不知是失落还是痛快,怪异得很。
  她挑挑秀眉,气定神闲放下窗帘,
  第154章 番外三
  傅兰芽没有打道回府,而是按照原来的计划若无其事去了凤栖楼。
  谢婉一旁看着,倒不觉得意外,毕竟,小姑子和平都督的感情亲厚,论起对彼此的信赖程度,岂是外人所能体会。
  她也知道刚才之事定有误会,然而矛盾之处正在于此——越是珍视对方,眼里越该揉不得沙才是,就算明知是一场误会,小姑到底深爱自己的夫君,怎会平静得没有半点波澜。
  在凤栖楼雅座落座后,她狐疑地打量傅兰芽——没有忧愤、没有不安,眉头舒展,举止跟方才一样恬适。
  傅兰芽心知谢婉在担忧什么,她搂着阿圆,接过帕子给女儿净了手面,又看着乳娘给阿满阿意擦了手换了汗巾,这才让人将茶水点心呈上来。
  随后,她安抚性地拍了拍谢婉的手背,含笑眨眨眼,谢婉怔了下,倒被小姑子这带着几分调皮意味的举动给逗笑了,那般通透,真真招人爱的性子,她是打心底将这位小姑子视作了嫡亲的亲人,才会担忧到胡思乱想的地步。
  到了此刻,她对上小姑笃定的目光,决定将心放下来。
  点心呈上来时,几个孩子都不再吵闹,安安静静用食,方才在河边玩了一晌,的确有些乏累,何况每回轮到吃饭的时候,孩子们素来都守规矩。
  傅兰芽跟谢婉一边说着话,一边不时往窗外顾盼。
  凤栖楼与对面的于飞楼只隔了一条窄巷,坐于窗边,刚好可以将对面那座雕梁画栋的琼楼尽收眼底。
  南国的夜是极美的,楼里灯影憧憧,乐姬的歌声缠绵旖旎,声声慢慢,越过街上熙攘人群,随风送至傅兰芽的耳畔。歌声里如同生出了红酥手一般,撩得人心思浮动。
  她缓缓摇着团扇,嘴角含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刚才她们母女瞧见平煜时,陈尔升就在身侧,以陈尔升的机灵程度,经过刚才一遭,多半已给平煜递了消息,平煜明知她们母女就在左右,却丝毫动静也无,倒也真沉得住气,可见今晚这人要办的事,一点也不简单。
  只是,也不知究竟什么事,非要在于飞楼这等烟花之所来办。
  正暗自揣测,于飞楼门口忽然又出现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人面如冠玉,行色匆匆,大步跨入门槛,进到了楼中。
  待看清那位男子的背影,傅兰芽惊讶地睁大眼睛,竟是哥哥。就听耳边谢婉难以置信的声音响起,“延庆?”
  两人讶然相顾,稍后,齐齐望着窗外,一阵缄默。
  好了,谢婉暗忖,妹夫寻欢作乐的嫌疑算是彻底摘除了,以延庆的性子,断没有跟妹夫一道荒唐的道理。两人之所以一道出现在于飞楼,只能是奔着旁的事而来。
  但又是为着什么事呢?
  片刻,她奇道:“难道真如你所说,你大哥最近真和妹夫一道暗中查案?”
  傅兰芽不敢下结论,静静摇摇头。
  阿圆净了吃完糕点的手,惦记着方才的情景,双手攀着窗缘,望着于飞楼的方向,嘴里喃喃的,“爹爹、爹爹。”
  她心里纳闷呀,为什么爹爹方才不肯理她。
  阿满和阿意听得妹妹的咕哝,颇觉奇怪,也要挤到窗口来看个究竟,就在此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就听一声尖锐的哨声传来,有样物事从于飞楼的屋顶冲天而起,犹如一条银蛇蜿蜒着咬破黑沉的夜空,随后砰的一声,绽出星星点点的烟花。
  谢婉几人都惊住了。
  前一刻还歌舞升平的于飞楼突然间变得一片死寂,楼外的百姓却仿佛见到了什么可怕至极的物事,纷纷闪避,人群如潮水般往四处散开。
  下一瞬,楼里忽飞掠出十来个黑影,伴随着锐器铮鸣相击的声音,一路攀檐走壁,边打边纵,因轻功都极其出众,一时间难分上下,缠斗个不休。
  莹莹害怕起来,回头忙往谢婉怀里钻。
  平家三兄妹和子游却看得眸子熠熠发亮,且有越来越兴奋的架势,无论乳娘们怎么拉拽,就是不肯离开窗边。
  傅兰芽定定看着不远处那个楼顶上被几人缠住的银白色身影,心漏跳了一拍。
  四处灯火通明,屋顶亦一片明耀,此人的身形和衣裳颜色熟悉之至,别人认不出来,她却看得心都揪起——不是平煜是谁。
  楼梯间响起重重的脚步声,陈尔升率领两名副将上得楼来,神色不见半点慌张,显然早有准备,到了楼梯口,只遥遥对傅兰芽一拱手,沉声道:“夫人莫要害怕,都督早前便做了安排,眼下四周已设下布防,几位公子及小姐只管留在房中,等都督收网,自会亲自前来接夫人和公子小姐回府。”
  说话时看一眼担忧得坐立难安的谢婉,又补充一句:“傅大人虽然不会武功,都督也早已着人相护,傅夫人不必担心。”
  傅兰芽和谢婉齐齐深吸了口气,点点头。
  陈尔升语气笃定,连一句“关上窗”的叮嘱都没有,可见不论行刺之人是谁,都有应对之策。
  陈尔声说完这番话便返回楼下,傅兰芽让乳娘将阿满几个抱回屋中,掩上窗,只余一条缝隙,便于时刻观察于飞楼的情景。
  谢婉挽着傅兰芽的胳膊,心里着急呀,大气也不敢出。
  屋顶上身影交错,一行人已从于飞楼打到了对面酒楼的屋檐上。
  这一回离得更近了,傅兰芽才发现一众交手的高手中,竟有十余名身形灵巧的美人,身着红色长裙,上下翻飞,仿佛游戏花间的红蝶一般,娇叱不断,看的人眼花缭乱,出起招来,却比所有人都狠毒。
  细究之下,这帮美人的武功又与与中原武林有所不同,手中的刀格外的弯长不说,攻击人时又往往由下往上,喜从下盘切入。
  难道是倭人?傅兰芽看了一会,想起来金陵后,有一回,平煜曾在房中展开一幅宽厚画册,坐在桌边,对卷沉吟。
  她好奇之下,也曾在一旁托腮观看,见卷页上画着不同兵器,形状古怪,大多未曾见过,而平煜研究得最多的,便是眼前诸女手中这种细长弯刀。
  她问起后,他便说是倭人善用的“武士刀”,俱用精铁所制,平日为倭人中的浪人所用。
  他当时似是在找这种兵器的破绽。
  想到此,她又凝目看了看,那些女子手中所持有的正是所谓“武士刀”,看来定是倭人无疑了。
  几招过后,缠住平煜的那两名美姬忽然出其不意地一矮身,齐齐扫向平煜的小腿。
  女子身段出奇柔软,又形成左右夹攻之势,平煜若非出奇制胜,难保不会吃亏。
  见到这情形,不止傅兰芽,连谢婉的呼吸都紧张地屏住。
  眼见那两名女子的裙裾要扫过,平煜却一个筋斗,轻飘飘往后一翻。
  那两名女子虽吃了一惊,应变极快,不等招式用老,忙要收回腿上功夫,转而起身抓住平煜,平煜却又已欺身俯冲回来,趁两人尚未完全起身,一边一个,出掌重重拍向两人的肋间。
  傅兰芽以往见过平煜出招,知道他内力深厚,既已得手,定会使出全力,果见那两名女子闷哼一声,身子硬扛着晃了晃,到底没能招架住,跌倒在瓦片上,顺着屋檐滚落下去。
  傅兰芽再要好好打量平煜有无受伤,就听一个极为熟悉的男子声音低喊道:“阿柳——”
  傅兰芽心中咯噔一声,李由俭!循声一望,就见对面屋顶上原本被两名倭女围住的两名年轻公子挥剑一刺,趁倭女闪避之时,高大些的那个搂着另一个跃下屋梁,使出轻功奔开数步,这才狼狈停下。
  正是李由俭和秦勇。
  难道是受伤了?傅兰芽担忧地望着被李由俭抱在怀中的秦勇,自第一次相见,从未见秦勇这般虚弱过。
  李由俭似是急于安置秦勇,无心恋战,很快便抱着秦勇消失在夜色下的街角。
  傅兰芽四下里找了一回,没能找到哥哥,只好将注意力重新放到平煜身上。
  激战了几个回合,众倭女渐有落败之势,仍在负隅顽抗的,只剩下一对中年男女,两人都穿着绫罗绸缎,那妇人尤其珠光宝气,似是于飞楼的东家。
  原来于飞楼竟是东瀛人所开,在金陵潜伏了这么多年,背地里训练了一帮武艺出众的高手,竟无人发现破绽。
  这两人功力也是使的东瀛招式,却更为迅捷凶猛,远在那群倭女之上,也不知何故,斗到最后,屋檐上只剩下四人——平煜对付那名东瀛中年男子,而另一个身形俊朗的玄袍男子则对付中年妇人。
  傅兰芽看了片刻,若没认错,这人正是秦晏殊。
  奇怪了,周围明明好些平煜及秦门的人,为何那些人只在一旁看热闹,无人上来相帮。
  谢婉也觉纳闷,“若是擒贼,何必单打独斗,齐心协力才是正经。”
  傅兰芽深以为然,既已占了上风,为何不早早收场。
  见平煜和秦晏殊越打越兴起,她脸上浮现古怪之色——这两人不是在用这种方式一较高下吧?
  明知荒唐,直觉却告诉她,这想法并非不可能。
  须知平煜和秦晏殊可是从见面起就不对付,每回碰在一起,冷嘲热讽自不必说,连自家孩子的体格都曾拿来比对。巧的是,八年前,两人都曾因缘际会服用过赤云丹。
  很快,她这毫无依据的猜测竟真得到了证实,就见原本围在一旁的护卫又退开几步,好让平煜和秦晏殊打个痛快。
  而那些秦门高手更是抱臂而立,神色端肃,很有品鉴武林决斗的意味,周遭因而显得越发寂静。
  傅兰芽颇有些哭笑不得,原来两人还真是在比较武功。可都是统一战线的盟友,就算决出来胜负又如何?
  打了一晌,平煜面前那中年男子动作愈见迟缓,一道白光闪过,那人图穷匕见,一柄长刀斜刺里从手中刺出,平煜侧身一避,探手捉住那人的手腕,趁其不备猛的将其拖拽至自己跟前,紧接着抬起一脚,踢中那名中年男子的心窝。
  那名男子往后一倒,从屋檐上滚下,平煜纵身一跃,也跟着落在那男子身边,扣住对方后脑勺,卸了下巴,将其彻底制住。
  秦晏殊忙也不甘示弱地卸了那妇人的一双膀子,可到底慢了半招。
  等平煜吩咐属下将那些倭人悉数绑起带走时,他脸上的表情几乎可以称得上满面春风。
  秦晏殊却不以为然,显然觉得方才一番打斗,平煜不过是仗着诡计多端,侥幸胜了一局而已,若是单论武功,平煜未必是他对手。
  这两人的官司傅兰芽理解无能,她只顾盯着平煜,见他先是蹲下身子亲自审问涡贼,又吩咐部下搜检于飞楼,再接着,抬头往凤栖楼看来。
  明明隔着窗扇,傅兰芽却觉得他能看到她们母子似的,恰在此时,楼梯上再次响起脚步声,她回头一望,却是哥哥上来了。
  莹莹和子游见了父亲,顿时沸腾起来,争先恐后忙往父亲身边凑。
  傅兰芽和谢婉也忙迎了过去。
  傅延庆见妻子和妹妹都安然无恙,松了口气,蹲下身子,揽住莹莹和子游细看一回,微微一笑,替莹莹将嘴边残留的点心屑沫拭去。
  这才起身对妻子和妹妹道:“大家想来今夜都受了惊,先回府再说。”
  傅兰芽惦记平煜,也顾不上细打听来龙去脉,带着孩子们下了楼。
  刚一到门口,平煜似是做好了安排,正朝门口走来。
  见了妻女,他脸色一松,先是从乳娘怀中接过阿圆,亲个没够,边亲边道:“好闺女。”见阿圆毫无惧色,越发高兴。
  阿圆咯咯笑个不停。
  没等平煜稀罕够三个孩子,那边却大步走来几人,到了跟前,有人笑道:“平夫人。”
  这声音温润和煦,哪怕已过去许多年,听在耳里,仍如春风拂面,让人心头发暖。
  傅兰芽转头看去,迎上秦勇含着笑意的目光,心里一时间百感交集。自京城一别,她与秦勇等人已有八年未见,没想到再次相遇,却是在千里之外的金陵。
  许是今日为了打斗方便,秦勇身着男装,相貌与八年前比起来,没有半点变化。
  秦晏殊和李由俭却比从前多了几分青年男子该有的成熟气度。
  傅兰芽感慨万千,忽然福至心灵,想起昨夜平煜那句原本怎么也想不起的话,可不就是“明日有故人至,等我忙完,再来接你一道与他们好好聚一聚。”
  看来平煜是早有安排。
  她嗓子眼里仿佛堵着一团棉花,望着秦勇等人,强笑道:“秦当家、秦掌门、李少庄主,好久不见。”
  其实几年过去,诸人的身份早有变化,可傅兰芽下意识一开口,仍保留着八年前的旧称。
  三人也不去纠正傅兰芽,含笑看了傅兰芽一会,少顷,又转而将目光投向阿满三兄妹。
  见几个孩子出落得如珠似宝,几人心中大悦,蹲下身子,摸了摸每一个孩子的头,这才令身边长老将早已准备好的见面礼给孩子们拿出来。
  傅兰芽在一旁细细打量秦勇,见她果然面色不佳,想起刚才之事,只当她身子不适,有心私底下问问,谁知这时秦晏殊见三个孩子果然极为高壮,扬了扬眉,扬声笑着对平煜道:“平都督,难得几位故友相见,咱们今日需得痛饮一回才行。”
  平煜早已在淮河边备了几艘画舫,舫上设了酒筵,闻言笑道:“自该如此,诸位,时辰不早,这便移步吧。”
  于是一行人骑马的骑马,乘车的乘车,时辰本已不早,平煜却答应了让阿满兄妹与秦家几个小儿见上一面,便令陈尔升做了安排,携了傅兰芽母子一道往淮河去。
  依照往常的习惯,他本该骑马,然而他近一月没捞着跟傅兰芽好好说话,如今心腹大患一除,心头一松,委实痒得慌,便谎称刚才跟人打斗时扭伤了手腕,舍了马不骑,厚着脸皮上了马车。
  正要掀帘,忽然瞥见陈尔升目光闪闪,他动作一顿,扭过头,冷静无改道:“何事?”
  陈尔升犹豫了片刻,见平煜两道目光有骤然变得锐利之势,终于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将那句“都督手腕受了伤,可要属下送些活血化淤的药来”的话咽回了嗓子,只摇摇头道:“无事。“
  平煜从鼻子里哼了一声,上了马车。
  傅兰芽正轻声跟阿圆说话,见平煜进来,由着他在身旁坐下,细细看他道:“可受了伤?
  “未曾。”平煜搂着妻子在怀里,亲了一口,看着她道:“方才可是吓坏了?”
  阿圆正捧着秦晏殊刚才给她的装满了金锞子的香囊在手上玩,听得动静,抬头,不解地看看父亲,又看看母亲。
  傅兰芽索性将阿圆塞到平煜怀中,似笑非笑点点头道:“平都督很坏,这些日子瞒着我许多事,我本就胆子小,刚才一遭那般出其不意,可不是吓坏了胆?”
  平煜心中暗笑,望着妻子,嗯,她胆子“小”得很呢。见她含嗔带喜,嗓子一阵发痒,余光睨了睨女儿,突然抬手一指,对阿圆道:“圆圆你瞧,那边是何物?”
  阿圆撇过头,好奇地朝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平煜却猛的倾身上前,不容分说将傅兰芽两瓣红唇吮住。
  傅兰芽心头一撞,这人惯会见缝插针,阿圆虽还小,却已会说话,若是这情形让她看见,童言无忌,谁知哪天会不会闹出什么笑话。
  正要咬他,平煜却仿佛掐准了时机一般,飞快地放开了她。
  果然,恰在此时,阿圆困惑地转过了头,摊开胖胖的小手,摇头道:“没有,没有。”
  平煜摸了摸下巴,明知故问道:“没有?奇怪,阿圆竟没瞧见么?”
  阿圆圆溜溜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出于对父亲的信任,她再一次认真地摆摆手,“没有,没有。”
  傅兰芽见平煜还要逗弄女儿,狠狠瞪他一眼,替阿圆拭了拭汗,将香囊抽开,取出一个金锞子给阿圆玩。
  她按耐不住自己的好奇心,继续追问,“于飞楼竟藏着倭寇,莫非你前些时日便是忙着此事?由来只听说倭寇在福建、浙江作乱,噫,为何你竟会疑到金陵。还有,秦当家他们为何也会卷入其中?”
  平煜知道女儿体胖,怕妻子抱久了手酸,遂接过阿圆,道:“于飞楼的东家乃是多年来潜伏在中原的诸浪人的头领,为了不引人注目,此人长期潜伏在金陵,负责收拢物资,以便补给中原诸倭寇及浪人,如今江南一带以于飞楼为首,早已织下了一张看不见的蛛网,因财力越发壮大,倭寇较前几年猖狂不少,早在来金陵前,我便已查到了于飞楼的头上,知道金陵的于飞楼是至关重要之处,要想对付倭寇,切断财路是关键,所以一到金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