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瑾毓-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殷雅璇声音柔的似水一般,将喜儿的眼都浸湿了。
      “姑娘,喜儿不想离开你。”喜儿眼眶一红,鼻子一酸,泪便流了下来。
      “好了,哭什么,左右三个月我就回来了,等我从宫中带好吃的回来。”说着,殷雅璇将包袱一系,背在肩上。
      喜儿将殷雅璇送到门口,见她坐上了皇宫里的马车。
      林公公也坐了上去。
      “走吧,回宫。”
      马蹄一抬,马车便驶向了皇宫。
      隔壁李婶儿早就听见了外头响动,躲在自己门里不敢出来,等马车走了,便立即探出头来,对站在路上哭着的喜儿说:“喜儿,这是咋了?”
      喜儿抹了抹眼泪,努力扬起一张笑脸,声音骄傲着,“我们姑娘进宫给公主当女红师傅了,皇后的懿旨,这不,宫里的公公亲自来把我家姑娘接走的!”
      “呦,是吗,那殷姑娘岂不是飞黄腾达了!我就说嘛,殷姑娘的绣活那是数一数二的。”嘴上夸着,李婶儿心里想:“幸好殷姑娘之前绣的花样子她手里还留着几个,十文钱买的,这下岂不是可以赚一大笔钱!”
      喜儿笑了笑说:“是啊,三个月后我家姑娘就回来了。”说完,又望了一眼皇宫的方向说:“她说给我带好吃的呢!”
      “你家姑娘当然向着你了。”李婶儿掩嘴一乐,说:“得了,我去干活了。”
      喜儿也回了屋。
      这边殷雅璇被接进了宫,另一边的科举也开始了。
      今年的主考官是王丞相,参加科举的学子有千余人。
      考试开始之前,王丞相在门口见到了去监武举的萧煜。
      “萧将军,这是要去比武场?”
      “是啊。”说着,萧煜看了看进门的众学子说:“今年的考生比起往年要多了许多啊。”
      王丞相一笑,说:“是多了些,不过状元只有一个,听说今年武举的人中有几个特别出色的,想必一定非常精彩啊!”
      “若王丞相感兴趣,同下官一同前往?”
      “哈哈,本官倒是想去,可这考场不能缺了本官,萧将军还是快去吧,本官也进去了。”
      萧煜笑了笑,点了点头,便径直离开。
      可在大门处,看见一个背影有些眼熟,待他仔细看去,又不见了。
      也许是他看错了。
      可转眼一瞧,却是看见了一个熟人。
      这回,他绝对没看错。
      “萧大哥,你去哪儿啊,比试马上就开始了,萧大哥!”牛大力见萧煜一话不说就跑开了,在他身后急忙喊,可萧煜也不回答,朝着一个方向跑了过去。
      “姑娘留步!”萧煜一把拉住一位素衣女子的肩膀。
      女子闻声回头,看见萧煜后面露疑惑。
      “这位将军,是在叫我吗?”迟瑶看着萧煜搭在她肩膀上的手问。
      她不认识这个人,怕是认错人了吧。
      萧煜见了迟瑶,面上一喜。
      四年前在洛城,迟瑶在后山救过她的命,但当时他戴着面具,她不认识自己也是自然的。
      “姑娘可是洛城人?”萧煜放下手问。
      迟瑶怔了怔,又仔细回想了一下,她确实不认识这个人。
      他身上穿着铠甲,定是军中人,她怎么会认识呢?
      “这位将军怕是认错人了,我家相公还在等我,我要回去了。”说完,迟瑶低头福了福身,转身加快脚步离开。
      萧煜还欲想追,却被牛大力从后面一把拉住。
      “萧大哥,你放着正事儿不干,在大街上拉着人家良家妇女做什么?”
      萧煜一时之间也解释不清,迟瑶是殷雅璇的朋友,当年她突然失踪,殷雅璇也是很着急,甚至还冒着风雪去后山找她。
      殷雅璇知道迟瑶现在人在汴京吗?
      眼见着迟瑶在人群中越走越远,萧煜叹了口气。
      罢了,左右人在汴京,他若是想找,一定能找到,还是等他和殷雅璇说过这件事再说吧。

      第五十八章 姐妹

      “皇后娘娘,殷姑娘到了。”一位宫女见林公公带着殷雅璇来了,便进去通传。
      皇后正拿着一把剪刀修剪盆栽,听宫女通传,眼皮都没抬一下,声音懒懒的,“让她进来吧。”
      “是。”宫女退了出去。
      “殷姑娘,皇后娘娘请你进去呢,随我来吧。”
      殷雅璇手紧握着包袱,笑了下说:“谢谢宫女姐姐。”
      她随着宫女踏入了长春宫,四年多的时间,这长春宫俨然换了一个样子。
      皇后易主,宫殿变了样也不奇怪。更可能的是,重新修缮恐怕是皇上的意思,皇上恐怕连一丝关于她的痕迹都不想见。
      “民女殷雅璇拜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殷雅璇随着宫女进入正殿,一进殿门,便看见殿内四角以及中央都摆着冰块,殿内很是凉爽,一丝也不像酷暑天。
      这冰块数量的使用,也是奢侈了些,一盆冰块半日就化了,这一下摆了五盆,每日就需要十盆,一个夏天下来,得用多少冰块。
      殷雅璇跪在地上俯着身子,初时入殿的凉爽,渐渐变成了冰冷。
      这殿里,太冷了。
      她知道王茹梅畏热,从前夏天的冰块她都是将自己份例中的一半儿分给她,她才足以解暑,可也断没有如此冷啊。
      王茹梅一直看着眼前的盆栽,像是没听见殷雅璇已经来了,殷雅璇施了礼后见王茹梅没反应,也不急躁,就那么跪着,一动也不动。
      也不知道过去了多长时间,王茹梅似乎终于对眼前的盆栽满意了,这才放下了手中的剪刀。
      身边的宫女递上了手帕,王茹梅接过仔仔细细将手擦了,终于眼眸一转,看见了还跪着的殷雅璇。
      “殷姑娘,久仰大名。”说完,王茹梅坐在了椅子上,自己倒了一杯茶喝了起来。
      殷雅璇还在跪着。
      皇后没让她起身,她就不能起身。
      “皇后娘娘折煞民女了,民女不过无名小卒,能得到皇后娘娘的赏识,是民女八辈子修来的福气。”殷雅璇没想到,从前自己听的耳朵都起了茧子的话,有一天自己也会说出来,而且还说的很顺。
      王茹梅听她如此说,不得不重新审视起眼前这个年纪轻轻的女子来。
      关于殷雅璇的出身等,王语笙早就和她说过了,可王茹梅没想到的是,她竟然如此的镇定自若,一丝畏惧也无。
      记得当年她年轻时第一次进宫的模样,比起眼前这个小丫头可差远了。
      “起来吧。”王茹梅放下手中拿着的茶盏,看着殷雅璇说。
      “谢皇后娘娘。”殷雅璇松了口气。
      她知道,这些是她必须要承受的,毕竟王茹梅已经做了四年多的皇后,要是这简单的下马威都使不出来,那她还真不能坐稳皇后这个位子。
      可是跪了这么长时间,她的膝盖酸痛不已,起身时强忍着才没有摔倒,若是摔倒了,就是大不敬。
      待殷雅璇站直了身子,抬起了头,王茹梅才看清了她的模样。
      那夜中秋绣宴,她离得远没注意,可今日,她看的真切。
      虽然她还年幼,可是这张脸,俨然是个美人胚子,再过个一两年,稚气完全褪去,称之为祸水也不为过。
      尤其是她看自己的眼神。
      那眼神,竟让她感觉有一丝熟悉。
      “坐吧。”王茹梅眼神看了看对面的椅子,示意殷雅璇坐下。
      殷雅璇犹豫了一下,眼神中有一丝胆怯,说话声音也小,“民女不敢与皇后娘娘同坐,民女站着就好。”
      她的神情,拿捏的恰到好处。
      王茹梅见她如此,声音不觉也放柔了三分,“本宫叫你坐下你就坐下,站着说话不方便,难不成你要抗旨?”
      殷雅璇神色一慌,说了声不敢,便坐下了。
      王妹妹还和以前一样,心软的很。
      “今日起,你就住在我这宫里,你的房间我已经命人收拾好了,就在公主寝殿旁边,为的是教静公主女红方便。”
      殷雅璇听着,连连点头。
      “静公主身份尊贵,最得她父皇宠爱,若是她不听话,你尽管告诉我,千万不要因为她公主的身份就畏手畏脚的。”
      “另外,我还让我的一个宫女,名唤如霜的,这三个月就侍奉在你的身边,你有什么事,就派她去办就好。”
      “如果觉得缺什么东西,直接去内务府去领,我已经将你的事和皇上说了,皇上也是赞成的。”
      王茹梅一口气说了一连串的话,殷雅璇听着,只感觉时光好像回到了从前那般,她们姐妹俩坐在一起叙话的日子。
      她呀,还是没变。
      看得出来,她也是很爱静公主的。
      因为,她没有自己的孩子。
      病逝的昭仁皇后,为皇上育有二子一女,虽然两个儿子都夭折了,但起码是有自己的孩子的。
      她也有亲子昭儿,又有昭仁皇后所生的静公主这个女儿陪伴。
      可是王茹梅,算起来已经嫁给皇上十五年了,还没生下个一子半女的,宫里的女人,没有自己的孩子,到老了,无论年轻时怎么尊贵,也是个陪葬的下场。
      故而王茹梅定是喜欢静公主这个孩子的,虽然非她所生,但也是养在身边四年多了。
      “这三个月,殷姑娘就尽你所能,将静公主的女红好好教一教,总不能嫁了人,女儿家的东西一样都不会做,虽然她是个公主,将来也不需要事事亲力亲为,可是毕竟是个女子,该会的还是要会。”
      听闻此言,殷雅璇又想到中秋绣宴那天,王语笙和静公主说的话。
      难道静公主真的要和亲了?
      殷雅璇还想着,王茹梅却扬声喊到:“如霜,进来。”
      一名宫女走了进来。
      “如霜给皇后娘娘请安,见过殷姑娘。”如霜给皇后娘娘施了礼,又向殷雅璇也施了个礼。
      殷雅璇连忙站起身扶了如霜,“宫女姐姐,你我都是一样的,可别向我施这么大的礼。”说完,她还向如霜还了礼。
      如霜见她如此目瞪口呆,而坐在一旁的王茹梅则不禁笑了出来。
      “你可是静公主的女红师傅,不知比宫女尊贵多少呢,怎会是和她一样的。”
      殷雅璇红了脸,低下头去。

      第五十九章 重新站起来

      “好了,如霜,带殷姑娘下去休息吧。”王茹梅笑看了殷雅璇一眼。
      “是。”如霜领命,带着殷雅璇下去了。
      “如霜姐姐,敢问静公主之前可否学过女红?”路上,殷雅璇笑着对如霜问道。
      如霜走在前面,听她问便疑惑地回头看着她。
      “哦,是这样的。既然未来的三个月我要做静公主的女红师傅,那我起码要了解静公主之前都学过什么,这样方能更好地教导静公主。”殷雅璇解释着说。
      如霜听后,了然一笑,说:“静公主从前并未请过女红师傅专门教导,殷姑娘你是第一个。”
      按理来说,公主们七八岁的时候就要学习琴棋书画女红等,但静公主自幼丧母,皇上疼爱她,并未要求她什么。
      静公主养在李连枝膝下时,她曾教过静公主女红,那个时候,静公主学的还是不错的。
      虽然她有些厌学,可还算听话。
      难道她走了以后,王茹梅没有教过静公主么?
      到了殷雅璇住的地方,如霜指了指旁边的宫殿说:“那里就是公主住的地方,从明天起,殷姑娘便可以自行安排时间,教导静公主了。”
      如霜说完回头一看,殷雅璇并没有看她说的静公主住的宫殿,而是看向了另一边的一所大门紧锁无人居住的宫殿。
      那里,是十四皇子生前住的地方,是她的儿子住过的地方。
      殷雅璇目光深邃,盯着那里一动也不动。
      昭儿生前的样子清晰地浮现在了脑海,他的一举一动,从牙牙学语到满地乱跑,他生命的每一个瞬间,她都记得清清楚楚的。
      如今,竟只剩下了一个荒凉的宫殿,才能证明这宫里曾经还有个十四皇子。
      “殷姑娘,我们进去吧。”如霜出声唤她,殷雅璇回过神来,笑了笑点了点头。
      此时宫外,参加科举的考生正相继从门口出来。
      迟瑶在不远处等着,神色有些紧张,直到看见殷明昭出来才缓了神色,扬起笑容迎上前去。
      “相公,晚上想吃什么?”迟瑶笑的明媚,抬手替殷明昭理了理衣领。
      殷明昭眼中含笑,“竟不先问问我考的如何?”
      “有什么可问的,还能有什么能难倒我家相公?看你出来时的轻松神情就看出来,你自己一点儿都不担心,那我有什么可担心的。”迟瑶说的理所当然,殷明昭听的也身心愉悦。
      他娘子真是懂他。
      “回家吃饭吧。”
      “好。”殷明昭执起迟瑶的手,二人相携回家。
      迟瑶做了一桌子菜,犒劳辛苦科举的相公。
      殷明昭咂了咂嘴,平时可吃不到这么丰盛的饭菜,若是天天都科举就好了。
      “对了,今日在街上,有一位将军拉住我,问我是不是来自洛城。”
      迟瑶将萧煜遇到她的事和殷明昭说了。
      殷明昭听了,沉吟片刻说:“也许是认错人了。”
      “我也这么想的,可若是认错,也太巧了,偏偏我正好是洛城出来的。”迟瑶心头的疑团一直挥之不去,她觉的哪位将军说的话如此笃定,仿佛认的人就是自己,可她确实不认识那位将军。
      “别想了,吃饭吧。”殷明昭夹了一筷子菜放到了迟瑶碗中。
      迟瑶接过,筷子在饭中插了两下,犹豫着问:“相公打算何时回洛城?”
      殷明昭想也没想就回答:“若我能夺得前三甲,我便回去将家人都接来,我们一家人从此就在汴京生活。”
      这是他早就想好了的。
      当年,他去夫子家送画,突然天降大火,眨眼之间,周围全都烧了起来。
      吴司推着他在火中寻找生路,却被一块掉下来的木板砸中了后背,当即便晕了过去。
      他腿脚不便,吴司又不省人事,他以为他们死定了。
      是迟瑶救了他。
      看着迟瑶,殷明昭实在想不通她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力气,能将他从火中背了出来。
      他被烟呛的昏了过去,再醒过来便是在一个茅屋中。
      迟瑶在熬药。
      “迟姑娘。”殷明昭嗓子疼的厉害,一开口便疼痛不已,发出的声音也是十分沙哑。
      迟瑶听到他的声音,给他倒了一杯水,“你先别说话,好生养着,什么都别问,也别多想。”
      可他怎么能不问,不想?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突然间,热闹祥和的洛城便燃起熊熊大火,他不知道家中怎么样了,是否被火情牵连,吴司也不在身边,生死不明。
      迟瑶看着他焦急的样子,叹了口气说:“我知道你想问什么,但我无法回答你,因为你担心的,我也同样担心。”
      救下殷明昭,纯属机缘巧合。
      那天早上,迟瑶叫爷爷吃药的时候,突然发现爷爷已经在夜里去世了,她忍着失去亲人的悲痛,在大年三十这一天去了棺材铺。
      她没钱为爷爷举办丧礼,更何况在过年之际,做白事的都不接生意了。
      她只好将爷爷匆匆下葬,埋在了她常常采药的后山。
      这样,她便能常来看看爷爷。
      可当天晚上,她回到洛城的时候,突然间,到处都开始着火。
      她看见殷明昭坐在椅子上,在火里,无法行动。
      她鬼使神差地冲了过去,也不知哪里来的力气,背起了殷明昭就往外走。
      一直走到了这个茅草屋。
      故而此时洛城的情形她也不清楚,殷家的情况她也同样担心。
      “我要回家看看……”殷明昭两只手拽着被子,用尽力气挣扎却连坐也坐不起来。
      迟瑶按住他的手说:“你这个样子怎么回去?”
      殷明昭不懂了,一滴泪随着眼角留了下来。
      他太没用了。
      迟瑶看着他,眼中不忍,忽然开口说:“殷明昭,你想不想站起来?”
      殷明昭眸色一亮,看了看迟瑶,没理解她的意思。
      他当然想!
      可是大夫都说没有办法,他这一生都不能再站起来了。
      难道她有办法?
      迟瑶深吸一口气,心中下了一个决定。
      她要治好殷明昭的腿,让他重新站起来。
      而殷明昭不知道,他眼前的女子,是汴京妙手回春的卜梅大夫唯一的弟子,也可能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能治好她腿的人。

      第六十章 宫中相见

      而迟瑶用行动给了他答案。
      她陪在他身边,用心治疗,他的腿渐渐有了起色,一年的时间,她治好了他的腿。
      她救了他的命,又治好了他的腿,他没想到她一介女子,竟会有如此高超的医术。
      她太优秀了,相比起迟瑶,他自己倒显得卑微起来。
      而一年的陪伴与细心的治疗,也让他动了心。
      而迟瑶,在第一次见到殷明昭的时候,便已经丢失了自己。
      故而当殷明昭说他想娶她的时候,她没有犹豫。
      没有父母之命,没有媒妁之言,两人就那样拜了天地,结为夫妻。
      日子就这样过着,殷明昭决心参加科举,读书更是用功,夫妻俩在半年前来到了汴京,一直到今日,殷明昭也没有与家中联系过。
      不是不想联系,而是想带着荣耀,荣归故里,正大光明的接家人过来,介绍他的妻子。
      对于殷家来说,迟瑶不是外人,他的爹娘都很喜欢迟瑶,甚至曾想认她为干女儿。
      如今,虽然不是干女儿,却是儿媳妇,想必爹娘只会更开心。
      一月之后,科举放榜。
      “萧将军。”
      “王丞相。”
      宫门口,王丞相与萧煜遇见,两人打了招呼。
      “萧将军,这届武状元出来了?”
      “最后一场还需要皇上亲自把关,不过确实有几个不错的。”
      王丞相笑了笑说:“萧将军英勇善战,再不错的恐怕也比不上萧将军你了。”
      “王丞相过奖了,请。”
      走到了宫门口,侍卫退到两侧,让萧煜和王丞相进宫门,萧煜一抬手让王丞相先行,王丞相脚步一顿,随即笑了笑,先走了进去。
      他本欲夸萧煜两句,毕竟他刚打了一场胜仗,正是皇上眼前的红人,还是处好关系的好,可他刚开了个头,就被萧煜冷漠的一句过奖,生生截住了话头。
      这个萧煜,还真是……
      到了养心殿,皇上见了他们二人,笑容满面。
      “来人,赐座。”
      两人谢过皇上,也没什么场面话,直奔主题。
      “皇上,这是今年殿试后选出的十本佳卷,还请皇上过目。”
      有内侍将卷册呈给皇上,皇上接过,细细审阅起来。
      科举考试,是为国家筛选人才的重大考试,秦驰自继位以来,科举考试尤为严格。
      常年战乱,国家需要人才,尤其是在李丞相一家满门抄斩之后,秦驰更是觉得朝堂之上无人能用。
      这次科举提前了一年,也是秦驰不想再等一年。今年又有两位重臣告老还乡,而且这次与戎狄打了四年,国库吃紧,国力空虚,若没有人才补充,这个朝廷只有他一个皇上可撑不起来。
      皇上每一本卷册都仔细看着,认真品读,还写了批注。
      萧煜和王丞相坐在下面,不敢出声打扰。
      良久,宫女将茶都换了两盏,皇上才抬起头。
      “王丞相,这届的卷册里可还有其他写的不错的?”
      王丞相诧异地抬头。
      皇上这是什么意思?
      是说这届学子资质不好,还是在含沙射影说他办事不认真?
      “回皇上,这十本是微臣与众位大臣共同挑选出来,余下的倒也有可圈可点之处,只不过官员们有歧义,故而没有呈给皇上。”王丞相说话的时候,眼神一直瞄着皇上的反应。
      皇上皱着眉头听着,到没说什么,之是说:“还请丞相将所有通过的卷册都给朕看一眼吧。”
      通过的卷册是只要有一位官员认可就算通过,但只有所有官员都认可才可以给皇上过目,可皇上居然要看所有的。
      “是。”王丞相低头说,眼中意味不明。
      “好了,如果王丞相没有什么事,就先退下吧,朕和萧将军聊一聊武举的事。”
      王丞相听皇上这样说,心中一沉。
      他和皇上说的话,萧煜全程都在听着,一字不落,可一到萧煜,皇上竟然让他走?
      从前皇上说话,可从来不避讳他的,最近怎么这么奇怪。
      “是,微臣告退。”王丞相心中疑惑归疑惑,可不敢违背皇上的话,只得退了下去。
      萧煜等王丞相离开,将武举的情况说了。
      皇上听了他所说的,点了点头说:“萧将军,你做事朕很放心,你之前反映的情况朕也仔细思量了,官官相护确实是个毒瘤,这也是朕让你一个新官去主持武举,又要亲自过目所有卷册的原因。”
      萧煜敛眉,看向地面没有说话。
      “行了,萧将军先回去吧,这几日辛苦了,三天后的比试,朕会去的。”
      三天后,便是武状元的决出之日,武举最后一场历来都是要皇上亲自到场的。
      萧煜走出了养心殿,就看到静公主大步走进了养心殿,他低头还没来得及说一句“见过静公主”,静公主就像一阵风一样,从他身边跑过。
      萧煜放下手,看了看静公主的背影,摇了摇头,迈步离开。
      静公主的性子,被皇上宠的有些无法无天,也不知道殷雅璇那个丫头能不能做好静公主的师傅。
      刚一想到殷雅璇,萧煜便看见殷雅璇正在不远处向这边看着。
      他本欲上前,可一想起上次两人的不欢而散,脚步便顿了一下。
      要不要过去?
      正当萧煜犹豫的那一下,殷雅璇也看见了他。
      “你怎么在这?来找皇上?”
      转眼,殷雅璇已经到了萧煜的面前。
      萧煜看了看她,她的神情和从前一样,没有一丝异样,仿佛那一晚上的事从未发生过。
      “是啊,你呢?来找静公主?”萧煜问。
      “不是,静公主刚刚绣了一个荷包,特意来找皇上,问问她绣的怎么样,我在这里等她。”殷雅璇笑了笑,笑容中流露出的欣喜是发自内心的。
      她和静公主,很合得来。
      这一点,她从未怀疑,因为她了解静公主,虽然已经分别四年多,可人的本性,是很难改变的。
      萧煜倒是没想到她和静公主感情居然这么好,可听殷雅璇这么说,内心却松了口气。
      “那就好。”萧煜点了点头。
      两人谁都没有再说话,气氛顿时有些冷了下来。
      萧煜低头,看见了殷雅璇腰间带的玉佩,眉头一皱,“这块玉佩还是别带了,收着吧,回头我再送你一个。”
      殷雅璇眉头一挑,不禁扬起了嘴角,一抹不知是意外还是惊喜的笑容荡漾开来。
      “你送?”

      第六十一章 听她的

      “我送,怎么了?”萧煜的目光死死锁住殷雅璇的眸子,眼中有着笃定,还有一丝愠怒。
      他说送她就会送她,不会是玩笑话,她这笑容是什么意思?
      殷雅璇本来想打趣他,可见他忽然如此严肃,打趣的话到了嘴边又开不了口了。
      忽然,萧煜抬手伸向了殷雅璇腰间,殷雅璇吓了一跳,忽然睁大了眼睛就要往后退着躲开,可萧煜另一只手也抬起抓住了她的胳膊,让殷雅璇不能动弹。
      “你干什么?”殷雅璇神色有些慌张,周围时不时还有宫女来来往往。
      萧煜见她此时的窘迫,忽然间心情大好。
      “我能干什么?”说着,萧煜伸向殷雅璇腰间的手一把将那块玉佩摘了下来,随即抓着殷雅璇的手也松了开来。
      “拿回我的玉佩而已。”萧煜笑的得意,将玉佩牢牢撰在手心,在殷雅璇眼前晃了晃。
      殷雅璇忽然发狠瞪了他一眼,余光看见静公主从养心殿出来朝她走了过来,连忙后退几步和萧煜拉开距离。
      这宫里可不必其他地方,闲言碎语简直可以将人剥皮抽筋。
      “静公主来了,我走了。”殷雅璇语速极快,说完走的也极快。
      萧煜看着她落荒而逃的背影,不禁吹了个口哨,可他堂堂一个参将,对着一个女子吹口哨实在是孟浪之举,尤其是在宫里。
      殷雅璇步伐更快了,萧煜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些不妥。
      他这是怎么了?简直不像他自己。
      萧煜掂了掂玉佩,大步流星地出宫了。
      “师傅!师傅!父皇夸我了,他说我绣的好看!”静公主开心起来,眼睛就会笑成一道月牙,弯弯的,看起来暖暖的,阳光一般的,能照到人心里去。
      可她极少这样笑,除非是对着自己喜欢的信赖的人。
      这样的人,她算一个,皇上算一个,王语笙算一个,再也便没有了。
      她的亲娘去世了,两个亲兄弟也都英年早逝,在这深渊一般的宫中,她就犹如一叶扁舟,无依无靠,而皇上就如阵阵浪花,推她去哪里,她就要去哪里。
      王茹梅说,让她教静公主三个月,也就是说,静公主无忧无虑的日子,也就只剩三个月了。
      现在,时间已经过了一个月了。
      还又两个月。
      “师傅,刚刚同你说话的那个人是谁啊?”静公主忽然问。
      “哦,是萧将军。”殷雅璇如实回答说。
      “萧将军,你们认识?”
      “算是认识吧,在洛城的时候,萧将军救过我们全家人的命。”
      “这样啊。”静公主的头左右晃了两下,就不再说这件事。
      “绣了半日了,师傅,您想吃什么?我命御膳房给您做。”
      “公主吃什么,我就吃什么。”静公主的口味,是跟着她吃出来的,这几年也没怎么变,同她很像。
      静公主挎住了殷雅璇的一只手臂,两人回到了长春宫。
      如霜这一个月一直跟着殷雅璇,但无论有大小事,都会及时向皇后娘娘禀报。
      比如说,静公主和殷雅璇举止亲密,简直可以说亲密无间,像好姐妹了。
      就连同王语笙,也没这么亲密过。
      “哦,这是真的?”皇后娘娘听了倒是诧异,她想过公主会抗拒给她安排了个从宫外找来的师傅,可没想到,殷雅璇不仅没有被静公主排斥,反而让静公主如此信赖。
      这可不是一件好事。
      公主是公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