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宅-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林望舒更加佩服的是,那样的一个人,还能有闲情写信胡扯来跟自家出嫁的妹妹来加深感情。
    有这样的一个大舅子,林望舒感受到深深的压力。
    林望舒很是不解的跟苏青芷说:“我们从前在安瓮城的时候,我为何感觉不到你哥哥是这样的一个能人啊?”
    苏青芷笑眯眯的瞧着他,说:“夫君,我哥哥那个时候的心思全用在照顾弟妹们的身上,他对旁的事情,自然是不会花心思。
    现在呢,大弟成了亲有了差事做,妹妹呢,也成了亲,听说妹夫一家人待她不错。
    最小的弟弟又是一个聪慧的人,那读书根本不用哥哥多费心思。
    哥哥现在是闲下来的功夫多,他自然有空去捉摸他以前感兴趣的事情。”
    苏丰君成亲的时候,林望舒正是忙碌的时候,他和苏青芷托付明氏送了礼物过去。
    等到苏青荨成亲的时候,一碗水要端平,他们夫妻再次托付明氏送贺礼过去。
    其实苏青芷已经悄悄书信给苏丰道,她关心的问了问苏丰正有没有到游历的时候。
    苏丰道回信则说了,有关苏丰正的事情,暂时还不着急,如今家里情况缓和下来,这又是最小的弟弟,就由着他性子慢慢来。
    苏家目前的情形,相比前几年时候,是好了太多。
    苏家小老太爷一家安居在大宅里面,这对夫妻很是心宽,他们又信任苏丰道夫妻两个的本事,把儿女之事完全托付给大侄子夫妻。
    苏家小老太爷跟苏丰道说得明白,他是没有什么本事的人,他心里盼着儿子能够有出息,那他就不能拖孩子们的后腿。
    苏丰道也是仔细的瞧一瞧堂弟们的资质,他也跟苏家小老太爷交了底,要他不要太过为难堂弟们。
    毕竟世上不只有读书一条道,别的行道,万一有天分又能做得精,一样能名扬天下众人皆知。
    苏家小老太爷明白苏丰道话里的意思,他只是需要儿子们不管如何都要考到秀才的功名。
    苏丰道听苏家小老太爷的要求之后,他点头应承下来,说:“小叔你只管放心,我就是逼着也会要他们上进考到秀才的功名。”
    苏家的家事简单,已经出了苏家老宅门的人,近年来,又与苏家老宅有了多的来往。
    只是苏丰道事务繁忙,那些事情全交由苏家小叔老太爷全面应付过去。
    林家这边人多事情多,林静琅林广辉姐弟回来的事情,还是引来林家上上下下的关注。
    林望景带着林静琅姐弟拜会过长辈们之后,他和刘氏两人又留住在大宅这边暂住,夫妻两人表明了对侄子侄女珍惜重视的态度。
    林家五老太爷瞧着孙儿孙女那是满满的欢喜之情,就是林家五太夫人的面上也一样多了几分喜色,谁都乐意瞧见自家的热闹景象。
    林望从夫妻安排了林静琅姐弟的住处,夫妻还起了小小的争执。
    林望从的意思,林广辉现在年纪也不小了,他依照规矩可以独住回由园去。
    明氏听后直接白眼向着他去,说:“我已经跟舒弟和小九提过了,把他们姐弟安排进老大的院子居住。
    我们家老大院子清平,他们能够照顾好弟弟妹妹。”
    明氏是不会放心林广辉去住在由园,那边上住的人,瞧在她的眼里,都有些配不上自家侄子的好品性。
    林望从还要继续说下去,明氏嘲谑的向着他说:“大老爷,你要是一定要辉儿一个小人儿住到由园去。
    你信不信,他嫡亲的大舅舅绝对听到消息后,他会立马来接人回苏家住。”
    林望从顿时不说话了,他近来越发觉得前些年小瞧了苏家那位年青的大老爷。
    当然也不是只有他一人小瞧了那位瞧上去性情温雅的苏家大老爷,大家多少也是在事后知道这位苏家大老爷的本事。
    难怪他年纪轻轻的时候,就能撑起一房家宅。
    此前,大家还猜测着是苏家小叔老太爷的本事,现在大家瞧得明白了,苏家大老爷的本事不薄。
    此前苏丰道慢慢的得到上司的重用,许多人觉得是唐家人在内里出了力。
    可是随着苏丰道处置的几桩事情之后,那手法和方式明快让人无庸置疑。
    大家才明白过来,唐家人愿意花费那么多心思去培养一个外甥。
    那一位如果真的弱,只怕唐家人也不会舍得这么多的人力和心思。
    林望从自然明白,苏丰道只要不出意外,他一定会在能臣的路上走得远。
    林静琅姐弟回到林家的当天,林家自然派了消息给苏家和唐家。
    苏丰道夫妻接到消息没有多久,他们夫妻就专门过来看两个外甥,他们夫妻对两个孩子表现出来的亲近态度,那分明是瞧自家人的眼色。


第九百三十五章 听话

林静琅和林广辉与嫡亲舅舅舅母很忙亲近熟悉起来,他们在一处相处融洽的情形,实在让许多林家人瞧着眼红。
    苏丰道夫妻来过林家之后,第二天,唐家也来人看望林静琅林广辉姐弟。
    小姐弟表现得大方得体,他们待长辈恭敬,待同辈们亲近,待晚辈们爱护。
    林家大老太爷见过他们姐弟之后,他特意招来林家五太老爷说话。
    他很是认真的问林家五老太爷如何安排林静琅姐弟的事情。
    林家五老太爷很自然的说:“自是送他们去族学里读书,由夫子仔细去教导。”
    林家大老太爷瞧着林家五老太爷轻摇头说:“我听说他们的舅家待他们很是热心,日后,就由着他们多去亲近舅家人吧。”
    林家五老太爷瞧着林家大老太爷的神色,他略有些不太好意思低声说:“这样不好吧,他们可是我们林家的人。”
    林家大老太爷笑了起来,说:“苏家那位大爷也不姓唐,唐家一样待他不薄。
    我们家每一辈都有出众的人,可却不曾有能把自家孩子培养出来的本事。
    苏家那位大爷有这样的本事,他待嫡亲的外甥,想来也会多尽一尽心。”
    林家五老太爷瞧着林家大老太爷面上的笑容,再想一想他嫡亲的长孙,此前也一样是受过那位苏家大爷的教导。
    林家五老太爷轻点头说:“大哥,我瞧着辉儿的天资应该是有些想像他的舅舅。”
    林家大老太爷很是赞赏的瞧着他笑了起来,说:“对啊,外甥想像娘舅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林家五老太爷瞧着林家大老太爷试探的问:“大哥,你可瞧仔细了辉哥儿?”
    林家大老太爷瞧着他,说:“我自是瞧得仔细,他生得是想像我们林家人,那又如何?
    我就觉得他的眉目之间,仔细的瞧后,还是象他娘舅的地方多。”
    林家五老太爷瞧着林家大老太爷叹道:“大哥,我也不是那种不顾及儿孙,只顾及自个面子的人。
    辉哥儿有一个能干本事的舅舅,我自然是想着他能多亲近一下舅舅家的人。”
    林家大老太爷摸着胡子笑着说:“你是一个明白人,你回去也管一管从儿的母亲,别让她好心坏了好事。”
    林家五老太爷笑了起来,说:“大哥,她在这方面是不会多管闲事。
    我们这一房老大家的又是一个难得贤良的人,有她照顾着两个孩子,我们自是能够放心。”
    林家大老太爷瞧着林家五老太爷很是得意的说:“老五,当年这门亲事,只怕你心里也有些嘀咕,你现在品到内里的好处了吧?”
    林家五老太爷瞧着林家大老太爷面上的得色,他笑了,说:“大哥,我一直服你的眼光和远见。”
    林家大老太爷瞧着林家五老太爷的神色,他轻摇头说:“我也不知这门亲事,到现在会带来这么多的好处。
    我当日只想到多少能跟唐家那边沾一些亲,大家互相走动能够多亲近一些,还真没有想过要沾多少的光彩。
    如今却因这门亲事还是占了好处,至少家中孩子们的功课,遇难处的时候,可以走几步就能与人去请教。”
    有林家大老太爷的话,林静琅姐弟出入林家的院子门相对来说容易了许多。
    只要苏家来人相请,林静琅姐弟经过明氏的同意就可以直接去舅家,有时候,还可以小住几日。
    苏丰道夫妻特意为他们姐弟备下了一处小院子,当然家中有些规矩,当长辈的人,也会事先说了两个小辈知晓。
    林望景瞧着林静琅姐弟很快适应家中的生活,又有苏家临近照顾,他的心思也有所浮动。
    林望景跟刘氏说:“我终日在家中闲来无事,终是闲坐无聊,我想去安南城小住一些日子,你要不要一起去?”
    刘氏的心思有些动摇,可是她又舍不下儿女。
    她去与明氏说了说话,明氏听她的话,笑着说:“去吧,我是无法走动的人,你能够去安南城瞧一瞧小九,也是好事。
    这一趟,你顺带帮着把丫头们带过去,有你在,母亲就没有借口说,三弟是独身男人,他不方便送丫头去安南城。”
    刘氏瞧着明氏轻叹,她在心里暗下决定,她的女儿一定不嫁嫡长。
    她是宁愿女儿许嫁嫡次子嫡小子,也好过许嫁给嫡长子,将来在夫家要容忍许多的事情。
    刘氏笑着应承下来,她悄悄跟明氏说:“大嫂,大侄子媳妇现在也能掌家理事。
    你趁着这机会,你和我们一起去安南城吧,只稍稍的住上几日,我便和你一起回来。”
    明氏听刘氏的话,她的心思动了动,然而她细细想一想,便知道那是很奢望的一件事情。
    她笑着摇头说:“我还是算了,家里事情多,她一个小媳妇儿有些事情也不太好处置。”
    刘氏瞧着明氏的神色,她想一想林家五太夫人的为人行事,她也不敢深劝明氏。
    林望景夫妻很快决定去安南城,他们临走之前问林静琅姐弟可有话要带给父母知道。
    林静琅很是懂事的跟他们说:“三伯,三伯母,你们帮我们跟父亲母亲说,我们在家里很好,只是有些想他们和弟弟们。”
    林广喜瞧着林望景那是一脸的盼望神情,问:“三伯,三伯母,我们可以跟你们去安南城一趟,然后再跟你们一起回吗?”
    林望景夫妻听他的话,再瞧一瞧林静琅眼里同样浮现出的盼望欢喜神色,他们刹那间都不敢细瞧他们姐弟的小眼神。
    林静琅是很快的明白过来了,此事是行不通。
    她伸手扯一扯林广辉的衣袖,轻声说:“辉弟,我们现在天天要去族学读书,可不能耽误了功课。
    我们还是等到族学放假的时候,我们再请长辈们安排我们去安南城。”
    林广辉瞧着林望景夫妻的神色,他的心里也明白几分,他要是再说下去,就是为难长辈。
    林广辉颇有些不好意思的跟林望景夫妻说:“三伯,三伯母,你们与父亲母亲说,我在这里好。
    家里有这么多的兄弟一起读书,我和姐姐又能常去舅舅家走动,我和姐姐都会听长辈们的话。”


第九百三十六章 讨好

私下里,林望景跟刘氏感叹说:“他们姐弟先前在安南城的时候,还不曾象现在这般的懂事机变。”
    刘氏叹道:“这不在父母身边的孩子,就是要比同年纪的孩子早熟一些。
    弟妹比我在这方面是要有能耐,她肯为儿子着想,舍得对儿女放手。”
    林望景瞧一瞧她面上的神色,想一想自家的孩子,他也不曾觉得有什么不好,一个个瞧着都是省心的性子。
    林望景宽慰刘氏说:“我们的孩子也不错,你别总拿他们与旁人去比较,把自家孩子的好,全给你比成短处。
    小弟夫妻两人自然能够放心,两个孩子的嫡亲舅舅就在旁边住着。
    他们真要有什么事情,只怕苏家人和唐家人跑得快。
    两个孩子是林家嫡支嫌子女,在我们自家里,又谁敢在面上委屈了他们。
    他们从安南城回来,那是对他们大有好处。
    小弟两人才能狠得下心把人就这样的送过来。
    这只是刚刚开始,日后,你还能瞧得出两个孩子的长进。”
    林望景夫妻过后跟家里人提及要去安南城的事情,林家五老太爷是一脸欣慰神色瞧着他们说:“好。”
    林家五太夫人则是满脸不悦神色瞪眼瞧着刘氏,然后满脸笑意跟林望景说:“景儿,这春天里雨水多,你们还是晚一些日子再去吧。”
    林望景听林家五太夫人的话,笑着说:“母亲,我们手上没有急活要赶着去,春天里雨水多,也不过是在路上多歇一歇的事。”
    林家五太夫人再瞪眼去瞧刘氏,却只见她那低垂下来的头奇顶。
    林家五太夫人再想开口的时候,林家五老太爷已经笑着说:“你们既然要去,已经选定了日子,就准时动身吧。”
    林望景笑着起身应承下来,刘氏紧跟在他的身后。
    他们走后,林家五老太爷起身要走,林家五太夫人忙开口留着他说:“太爷,你就这样由着两个不懂事的人随意行事?”
    林家五老太爷停在门边瞧着她,说:“这些年,我觉得你是有些老小了,他们夫妻瞧着还是挺懂事的。”
    林家五老太爷甩手走了,林家五太夫人在房里生了一会闷气之后,又忙让人去问林望景几时出发的消息。
    她派去问话的丫头,前面走着,后面就给明氏身边的人拦了下来。
    小丫头心里存不住事,有人问,她自然就随口答,反正自家主子是在院子里吩咐她的。
    明氏听后也不曾多话,只是派人把安排送去安南城的丫头们急急的送去了五房在外面的院子。
    明氏听刘氏提了几次,林家五太夫人在刘氏面前嘀咕好几次,那意思要她把林望景留在安瓮城里不松手。
    刘氏的心里想过林望景能多留家里一些日子,只是在林家五太夫人跟她嘀咕过后,她觉得林望景愿意在外多走一走,也没有什么坏处。
    林望景在安瓮城的时候,刘氏是要少想许多的事情,反正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他做主决定下来。
    何况刘氏心里面也自有一份担心,林家五太夫人从来不曾真正歇过往儿孙们身边塞丫头的心思。
    林望景这要在家里日子久了,林家五太夫人一定又会想着多照顾一下与她最亲近的儿子。
    从前林望景拒着林家五太夫人,可是随着他的年纪增长,只怕他待林家五太夫人的心思也不会再如从前那般的刚硬。
    刘氏是林望景的身边人,她自是能够感受到林望景对待父母那份柔软度。
    刘氏当着林家五太夫人的面,她应承着,一定会劝着林望景留下来。
    然而私下里,她跟林望景说:“你要是有心在外面多走动几年,我也不会拦着你,你只要记得平安回家来。”
    林望景感动刘氏的体谅和理解,他待刘氏自然跟着就比从前要好一些。
    林家五太夫人私下里派人传林望景过来,当儿子的也顺从的来了。
    林家五太夫人借着她的年纪说话,林望景应承她,等到她年迈无力的时候,他一定随侍在她的身边。
    只是现在林家五太夫人还年青貌美,那他当儿子的人,就别留在她的眼前来讨嫌。
    林家五太夫人只觉得还是三儿子待她贴心,自然母子亲热的说了一番话。
    等到林望景走后,林家五太夫人喝几杯茶后,她心里又悔了,觉得她是给嫡亲儿子哄了。
    林家五太夫人心里很是不舒服,便叫人传林望从过来说话。
    林望从过来之后,听见林家五太夫人又叫他去劝说留下林望景的事情。
    他一脸无奈神色瞧着林家五太夫人说:“母亲,我记得你很是欢喜三弟从南边带来的料子?”
    林家五太夫人轻点头后,林望从瞧着她,再说:“三弟不四处去走一走,我们孩子们婚嫁的事情,都要事事求着公中出份例。”
    林家五太夫人不再跟林望从说反对的话,她很有些生气问林望从说:“我送到你们那一房的丫头,你总要给她们一个名分吧?”
    明氏自从对林望从没有心思之后,只要林家五太夫人塞丫头到她这一房,她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把人塞给林望从使用。
    至于林望从收用之后,他要不要给那些丫头名分,她完全不会去搭理。
    就是林家五太夫人当着她的面寻问了起来,她为儿子和孙子们寻来的贴心丫头的去向。
    明氏坦然跟林家五太夫人说:“母亲,你大儿子相中的丫头,你的孙儿们一向都是孝顺的孩子,自然是全依着当父亲的人。”
    林家五太夫人哪可能不知明氏在这当中做的事情,然而她每每送丫头赐给孙子们的时候,明氏恰巧能把人抢了过去。
    林望从现在听林家五太夫人的话,他笑了起来,说:“母亲,她们一个个跟我说,很是仰慕与我,我啊,一时心软,就收用了。
    可是用了之后,我又心软,我都是当祖父的人,就别误了她们的青春年华。
    我就吩咐明氏给她们一个个安排一桩好的亲事打发出去,听说官媒做的主,给她们配的全是良家小子。”
    林家五太夫人很是生气,她瞪眼瞧着林望从说:“你是现在心里还一直想讨好她吧?”




第九百三十七章 娇气

林望从的眼皮都不曾抬一下,他保持一种静默的神态。
    林家五太夫人的心啊,就象在冷水里泡着一样的难受。
    她酸涩的跟林望从说:“老大,你是不是心里怨着我?”
    林望从抬眼瞧一瞧她,摇头说:“母亲,你多心了,我谁也不怨。
    当年我收用女人的时候,我也是自愿收用的。”
    林家五太夫人有时候面对长子,她总有一种无处落手感觉。
    她瞧着他,说:“这么多年,你身边就无一知心人,她也太过狠心了,她不肯接纳你,也容不得别人待你好。”
    林望从瞧着林家五太夫人面上的关心神色,他的心里有一种深浓的疲倦感。
    他已经瞧明白他将来的路,他前面的路,一样是瞧不见尽头在何处。
    林望从想起他让明氏处理丫头的时候,明氏跟他说,她现在年纪大了,她越来越不耐烦应付麻烦的人和事。
    林望从总觉得她所说的麻烦人事,指的就是他和林家五太夫人。
    可是他心生退怯,他不敢问明氏,他担心明氏直接揭了答案,他们夫妻到大约一年里相面的机会都没有几次了。
    林望从的年纪大了,他反而能够瞧明白林家五太夫人折腾这些事情后面的用意。
    或许他瞧得越清楚,他的心里越更怜悯林家五太夫人好几分。
    林家五太夫人不管如何的折腾,现在是越来越激不起林家五老太爷那关心的心思。
    如同他也一样,不管他如何的去做,想法子招引那人的注意力,明氏待他心如止水般的冷清。
    林望从瞧得越明白,他对自个越放荡越放弃。
    林望继劝过他,林望景这一次回来后,他也是一样的劝他。
    两个弟弟都劝他,那些上不了台面的女人,实在用不着他去花心思应付。
    大的道理,林望从都懂,然而他还是觉得痛苦,他总有一种透不过气的感觉,他羡慕两个弟弟的日子。
    林望景与他说:“大哥,你实在心里烦得慌,你去安南城,你去寻小弟弟说一说话。
    我觉得他大约能够懂你一些,我和二哥两人待妻子的心思都不曾放在家里面。”
    林望从轻摇头,说:“我没有空去安南城,你多去一去,小弟那里有事,你多照应一二。”
    林望景走的时候,他又悄悄来见了林望从,与他说:“大哥,我春天里在安南城,你那差事请得到假,你有空,就来吧。”
    林望从笑着送林望景走,与他笑着说:“你与小弟说,琅儿和辉儿在家里,他们夫妻只管安心。”
    林望景夫妻出发去安南城,一路上伴随着细细密密的春雨。
    在半路上,镖队又因马车轮子的事情,又在半路上休整了一日,同行人难免有些不悦,然而大家都只能容忍着。
    镖队缓缓往安南城行驶去,镖队的人,也知道因为天气的原因耽误了大家的事情,自然对大家的冷脸全当没有瞧见。
    林望景夫妻的心态是相当的好,他们一路上抱着踏青的态度,遇任何的事情,他们夫妻都能够笑语面对。
    他们带着来的四个小丫头们,因为是第一次出远门,当主子的不介意,她们年纪小自然是一路的欢乐。
    镖队的领头人对林望景夫妻的认知度自然是好上一层,只觉得他们夫妻是难得识情趣的明理人。
    林望景和镖队的领头人因此能痛快的说上几句实在话。
    林望景常在这条路上来往,他与镖队的人提及他们同行的时候,也引来了镖队领头人的重视。
    虽说同行容易成冤家,可是同行一样也有机会成为知交好友。
    林望景一行人这一次到安南城,是由镖队直接送到林宅门口。
    门房要打开正门迎人,给林望景直接挥手阻止。
    刘氏身边的大丫头陪着四个小丫头下了马车,她们五人从小门进了林宅。
    苏青芷听到消息过来接人的时候,只瞧见刘氏的大丫头领着四个小丫头站在院子里面。
    她们瞧见苏青芷之后,五人赶紧冲着她行礼请安,苏青芷冲着她们微微的点了点头。
    管事妇人已经问题过情况,她上前笑着跟苏青芷说:“主子,三老爷和三夫人先回那边院子,他们一会再过来。”
    苏青芷打量一下四个小丫头的神色,瞧上去四人的眼神清正,她笑着跟管事妇人说:“她们初初来,你帮着调教一下。”
    管事妇人应承下来,刘氏身边大丫头这时候再跟苏青芷行礼。
    苏青芷瞧着她,问:“你们这一路上可平顺?”
    大丫头笑了,说:“夫人,这一路上雨多路烂,不过主子爷和主子的心情好,我觉得一路挺顺。”
    苏青芷瞧着她笑了起来,说:“你家主子身边有你这么一个识趣的人,难怪我瞧着她现在是越来越年青了。”
    管事妇人安排事情,苏青芷跟她说:“你让厨上多准备几个菜。”
    管事妇人笑着应承下来,她跟苏青芷说:“主子,我们虽说没有三夫人身边的丫头可人,可是我们一样会尽心做事情。”
    苏青芷瞧着她笑了起来,说:“你快些把四个丫头调教一下,她们能接手做事了,你们也能借机会歇一歇。”
    苏青芷的眼光顺带扫一扫四个丫头的手,瞧上去,也不是什么娇生的小丫头。
    苏青芷只觉得这四个丫头要是表现得好,她要赶紧写信给明氏表达一下特别的感谢。
    管事妇人带着四个小丫头去了后院,苏青芷让大丫头在前院候一候,现在这院子里还真没有人能送一送她。
    大丫头主动提出来,她认识路,她可以自行走过去。
    苏青芷瞧一瞧她,又见到她是执意如此,她只能轻点头之后,想着男女有别,便吩咐小厮跟在大丫头的后面,只要远远的瞧着人。
    苏青芷转去后院的时候,管事妇人已经把四个小丫头的底都摸得差不了多少。
    她是满脸的喜气,她过来跟苏青芷说:“主子,这当中有两个丫头愿意学做厨事,另外两个小丫头是什么活都愿意做。
    主子,你放心,我瞧了瞧她们的手,全是真正做活的手,我瞧着没有一个娇气的人。”


第九百三十八章 定

林望景和刘氏到来的第二天,傅大人一家前往故家。
    刘氏专程赶去城门口送别了傅夫人,同行的自然有官街上的人。
    她和苏青芷王家婆媳坐在马车上往回走的时候,她略有些嫌弃的跟车内人,说:“你们这官街上,现在官气太过旺盛了。
    我这种平民有些受不住,好不容易相识相交一个朋友,结果相处没有多久就要散开。”
    苏青芷淡淡的瞧了瞧她,多少明白她的心思。
    她昨天来了之后,苏青芷就让人去知会了傅夫人。
    后来傅夫人来了,她们在一起独处了一小会后。
    苏青芷再见到刘氏的时候,她瞧得分明,她的眼里有不舍的痕迹。
    王夫人听见刘氏的话,她笑了起来,说:“这样的散开,是官街上大多数人盼望着的散开。”
    刘氏瞧一瞧王夫人,说:“王夫人,日后,你家大人不为官了,你们还会住在现在的院子吗?”
    王夫人笑着点了点头说:“我们这一辈是会住在这处院子,不过,下一辈会如何想,到时候就由他们自行决定。”
    刘氏多少明白王夫人的意思,在一处住得久,对这里便生了情意。
    如同她来往过安南城几次之后,她对安南城那处院子多少有了情意。
    刘氏瞧一瞧王喜儿,只见她一脸温顺的坐在苏青芷的身边,她的肚子衣裳已经遮掩不住了。
    刘氏很有些羡慕多瞧了瞧王喜儿的肚子几眼,她关心的问起王喜儿怀孕情况。
    王喜儿略有些诧异的瞧着她,刘氏可是生育过好几个孩子的人,她还对她怀孕这般的好奇心?
    王喜儿微微笑着说:“我怀这个孩子和前面的孩子差不多的情况。”
    刘氏瞧着王喜儿,她伸手摸一摸自个额头,说:“大喜儿,我就是想问一问你,你怀这一胎前有没有做什么准备?”
    王夫人和苏青芷对视后笑了起来,王喜儿颇有些不好意思的瞧着刘氏说:“我就是想着要再怀一个孩子,然后就天天盼,然后成了。”
    刘氏听王喜儿的话,再瞧一瞧王夫人和苏青芷面上的笑容,她转而也笑了起来,说:“大喜儿,你说得对,我要是想要孩子,我也跟你一样天天盼吧。”
    王喜儿瞧着刘氏笑了,赶紧解释说:“别啊,你可千万别跟我先前一样。
    我后面听我母亲的话,想着这事情盼了这么久,还是一直没有消息,我想着我也是儿女全有的人,就不去着急了。
    结果我想通了,第二个月就有了孩子。”
    刘氏听后轻轻的点头,其实如她这样的情况,儿女的事情上面,也是让人无可非议。
    可是她的心里面还是有盼望,想着趁年青再添一个两个孩子。
    苏青芷瞧着刘氏如今关注起王喜儿的怀孕大事情,她笑着说:“三嫂,你和三哥还年青,指不定能再有一次锦上添花。”
    刘氏听她的话笑了起来说:“我和你三哥的年纪也不小了,我可不想等到四十多了,大小孙子牵着手去读书了,我那时还在生小儿子。”
    王夫人听刘氏的话笑了起来,说:”林夫人,如果是那般的情形,那是你的福气啊。
    许多人都盼着那时节还能生上两个孩子,可是也要运气特别好的人,才能在那个时候还能心想事成。“
    刘氏冲着王夫人摆手说:”别,我的想法,就是这几年有机会能够再有一个孩子,等到我家老大成亲的时候,我这个小儿也能跟在老大身后跑路。“
    王夫人很是明白刘氏的话,她笑着说:”你家长子年纪还小,你啊,指不定这一次回去就能怀上。“
    刘氏的脸红了,王夫人的话很是直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