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宅-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夫人笑了,她把手里的东西晃了晃,说:“他们来得急,家里只有这些,你们先尝尝味道。”
苏青芷冲着厨娘轻点头,她上前接了东西。
苏青芷问王夫人:“可有可以收上几日的东西?”
王夫人笑着指了指东西,苏青芷跟厨娘说:“你把那东西收拾出来,明日,给三老爷带回安瓮城去。”
王夫人瞧后,她笑着说:“我家里还有,一会,我让人送来,也给苏小弟带了一份回家吧。”
在这方面,苏青芷不会跟王夫人客气,她很是欢喜的跟王夫人道谢。
她们在院子里说话,林广喜在屋檐下着急的叫了起来。
王夫人听他的叫声,她笑着走上了屋檐,她看着林广喜笑着招呼说:“喜少爷,你快些开口说话,就不用这般着急的想要招呼人。”
林广喜冲着她拍手,他是认识王夫人。
王夫人冲着他伸手过去,他立时缩回了手,而是冲着苏青芷伸了手。
苏青芷伸手过去抱起了他,她招呼王夫人说:“你家中如果没有什么急事,你陪着我在这里说一说话吧。”
王夫人轻点头,她跟苏青芷说:“我请苏小弟帮着照应一下我的兄弟,他们都是粗人,又不识字。
我家老爷说苏小弟聪慧,他有些听得懂我们这边的土话。
我娘家兄弟的有些话,苏小弟大约是能够听得明白一些。”
苏青芷明白的点了点头,在这方面,她其实也是佩服苏丰君,他在短短的日子里,就能说上一些安南城的土话。
安南城的城里话就这样猛一听,是有些接近安瓮城的话。
然而那也是在城里生活的人,他们说话慢,大致上,外地来的人,多少能听得懂他们的话。
在城外的人,他们真正的地话,那外地人听后,就有些难懂。
苏丰君在官府的时候,他跟本地捕快们在一处说话,他很快的听明白他们说的话,他又是容易接近的人,那些人空的时候,也乐得教他说一说本地话。
林望舒私下里跟苏青芷说过,可惜苏丰君是有心科考的人,要不然,他的身边正好是少了这样的一个能人。
苏青芷是欣赏林望舒这种另类赞赏的话,她笑着很是得意的说:“那是,我家兄弟姐妹都是聪明的人。”
王夫人是无心和苏青芷说什么话,她的心里面挂念着前院男人们说的正事。
苏青芷也明白她的心事,她抱着林广喜,母子两人互相玩着手指,由着王夫人在一旁东一句西一句的说着话。
苏青芷时不时的答王夫人一句话,好一会后,管事妇人送茶水从前院过来。
苏青芷冲着她轻轻的点一点头,她笑着过来说:“我去送茶水的时候,已经在写文书了。”
王夫人转头瞧向苏青芷,只见她笑着说:“那就是已经商量妥当了。
你有没有说,留客人用餐的事情?”
管家妇人笑着点头说:“我说了,三老爷也表达了这个诚意,只是另外两位老爷说,他们还要趁着天色还早,要赶紧回去安排事情。”
王夫人在一旁赶紧说:“林夫人,我兄弟是要赶回家的,家里的农事已经安排好了。
我本来也是有心想要留他们住上一晚,可是他们一再跟说,现在正是家里活多的时候,可不能多耽误了。
等到闲时,他们再来家里住上几晚。”
苏青芷很是惋惜的跟王夫人说:“那下一次有机会的时候,你一定要给我们这个机会,能请一请你的兄弟们用一次餐。”
王夫人笑着点头,不管苏青芷跟她说的是客气话,还是应付什么也好,至少在苏青芷的心里面,还是看得起她的娘家兄弟。
管事妇人静静的退下去,过了一会,苏丰君行了过来,他笑着给王夫人行礼说:“夫人,两位老爷现在已经要告辞了。”
王夫人立时起身快步往前院,她只来得及跟苏青芷姐弟说:“我一会再来啊,我先回去一趟。”
苏青芷转头瞧向管家妇人,她跟她轻轻的点了点头。
苏青芷放心下来,她早安排下去,要送一些南方来的布料给王夫人的娘家兄弟。
王夫人和两个兄弟出了林家的门,她瞧一瞧他们手上提的包袱,见到他们满脸不自在的神色,她笑了。
她笑着跟他们说:“你们只管收下吧。林大人的这位兄长,不是那种说虚话的人。
林夫人也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夫人,她刚刚还跟我说,有机会的时候,要请你们吃饭。”
她的兄弟们连连摆手说:“还是不要了,我们与大人们在一处说话都不自在,这要是用餐,我担心我们端不起碗,拿不动筷子。”
王夫人听他们的话,她笑了起来,说:“我瞧着你们今天出林宅的时候,你们也不曾脚软啊。”
她娘家兄弟瞧着她,很是傲气表示:“我们也是活了几十年的人,这点事,还是经得住。
何况这位林老爷很是平易近人,再有苏小弟在一旁,我们大家说话也爽快。
林老爷说了货量,我们也说了我们最早能够出货的日子。
对了,林老爷给了我们定银,我们的心里也安稳了。
林老爷担心我们不放心,又让苏小弟帮着写了公文见证书。”
王夫人瞧着他们兄弟两个,说:“你们不愿意留家里住一宿,你们回去后,也去寻村长帮着看一看,免得到时候有小地方不记得注意了。”
他们兄弟两个点了点头说:“苏小弟跟我们说得清楚,可是这出来后,这风吹一吹,我们是有些不太记得。
年纪大了,记性不太好。也好,让村长帮着瞧一瞧记一记事。”
第八百四十章 得益
第二天,天色还暗着,林宅前门轻轻的推开了。
林望舒和苏青芷把人送到城门口,他们看着林望景和苏丰君加上年纪大的幕僚坐上了马车。
苏青芷在他们上马车的时候,她往车厢里望了望,车厢内里包得瞧着还挺厚实的样子。
苏丰君瞧见姐姐那一眼,他把手里的被褥放在车榻上面,他冲着苏青芷说:“姐姐,这车里暖和。”
苏青芷瞧着他轻轻点头,她能准备的东西,都已经准备了。
镖队的头,这时走了过来清点人数。
他冲着林望舒轻点头说:“林大人,城门就要打开了,我们现在排队准备出发了。”
林望舒冲着林望景轻点头,他跟幕僚先生说:“先生,你有事的时候,如果不太方便找家里人,你可以派人送信给我。”
幕僚先生冲着林望舒行礼,说:“多谢五爷这些日子的照应,也祝五爷仕途顺畅。”
城门开门,林望舒和苏青芷站在路边,瞧着一辆又一辆马车从面前经过。
苏青芷听见妇人和孩子们哭泣的声音,林望舒扯着她离开城门口。
他低声跟她,说:“走吧,你陪我瞧一瞧安南城的早晨。”
清晨的天空,慢慢的一寸一寸的明亮起来,空气里透出一种新鲜滋味。
路上行人很少,林望舒伴在苏青芷的身边,两人都有一种特别的感觉。
他们慢慢的往前走,后面跟着的马车,在林望舒的示意下,很自觉的退避在后面的后面去了。
路上行人很少,街道也很是干净。
林望舒问苏青芷说:“你有没有觉得这街上还少了什么?”
苏青芷瞧一瞧道路两边矮小的树,她轻摇头说:“我不觉得少了什么。夫君,你觉得少了什么?”
“现在我和你在这街上走,我是不觉得少了什么。我以前走在这街上,总觉得少了什么,现在我明白了,原来是身边少了你。“
苏青芷原来伤离别的心情,经林望舒的话后,她瞧着他,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受。
林望舒见到苏青芷总算有心思瞧一瞧他,他跟她说:“芷儿,你心里应该明白,君弟只是来我们这里小住一些日子。”
苏青芷轻轻的点头,她心里是明白,她跟他说:“我缓一会就好。只是琅儿姐弟三人知道三伯和舅舅走了,他们的心里也会不高兴。”
林望舒瞧着苏青芷轻轻点头,他一样是舍不得苏丰君这个内弟,自他来了以后,林宅是热闹了许多。
苏青芷的心情渐渐的好起来,安南城的清晨,空气里都透出清新的滋味。
他们慢慢在这座城里走着,能看开这城里的微微改变,街道两边的树,慢慢的在生长。
林望舒目送苏青芷进了林宅的门,他往前面官府走去。
生活要继续下去,如林望景所言,他现在能做的事情,就是为了家人的生活,再努力奔波过几年。
林望舒所做的事情,就是尽心当差,将来能让家人和儿女提及他的时候,他们能理直气壮的抬头挺胸面对。
林静琅姐弟一大早上起来之后,他们就寻找苏丰君来送他们去私塾。
他们听说苏丰君走了之后,两个是眼含热泪来寻苏青芷告状。
那言下的意思,就是苏丰君跟他们说了后天再走,现在又没有到了后天。
苏青芷听他们说了有关明天和后天的理解之后,她不得不跟他们两人说:“你们舅舅跟你们说的那一天是前一天,那昨天就是你们那天所认为的明天,今天就是后天。
舅舅不曾哄了你们,而是你们两人错以为后天还有好多天。”
林静琅默然脸红起来,她数一数手指说:“舅舅可以跟我们说,他两天后走,两天后,我懂很近。”
林广辉在一旁跟苏青芷说:“母亲,舅舅有没有跟你说,他会写信给我和姐姐?”
苏青芷见到他们两人接受了苏丰君离开的现实,她笑着说:“舅舅很快就要参加科考,他要是没有时间写信给你们,你们可以先写信给舅舅,等到舅舅空了下来,他一定会给你们回信。”
苏青芷送两个孩子到私塾,瞧着两个孩子进了私塾之后,见到他们很快就跟同伴在一处说话,她放心的转身离开。
傅夫人的大儿媳妇伴在她的身边,她家的大孩子也送进了私塾。
王夫子一家人的品行在官街还是很不错,而且王夫子教导出来的孩子,也比较讲道理识规矩。
王家私塾问过孩子们的家长意思之后,他们家又请了一位年老的夫子来教导年幼的孩子。
傅家大少奶奶现在又怀孕了,她的面色红润,她跟苏青芷,说:“我母亲跟我说,我要见到王夫人行了过来,可要放慢脚步,王夫人现在走路都带风。”
苏青芷听她的话笑了起来,说:“这条街上的夫人们,你母亲是最为风趣的人。”
傅家大少奶奶笑着点了点头,说:“林夫人,那你是学识最好的人。”
苏青芷的脸红了,她是最知道自个学识深浅的人,她担不起这个名声。
她瞧着傅大少奶奶连连摇头说:“你可别这样说,我担不起学识好的名声。
你母亲反而担得起学识好的名声,我许多事情,要向你母亲请教。”
傅家大少奶瞧着苏青芷面上的红色,她的心里只觉得这位林夫人已经是两子一女的母亲,可是心性还是这般的纯良。
难怪那位林大人这般的护持着她,宁愿不纳妾也要护她在内宅里周全安稳过日子。
傅家大少奶奶现在多少能够理解婆婆所言的话,林夫人与王夫人婆媳交好,还真的不存在人们所想的那些利益什么的。
如果有,那也不过是互利的事情。
傅家大少奶奶瞧着苏青芷心软和下来,她也不想跟一个事事计较的人多相处,如林夫人这样的人,还真让人生不起什么争执的心思。
她笑着跟苏青芷说:“我也觉得我母亲学识不错,林夫人你不愿意担这个虚名,那是你比我们要来得通透。
你早早明白学海无涯,而我们这些识了一两个字的人,自以为有了一定的学识。
林夫人,难怪母亲常常跟我说,要我有空的时候,与你学一学,一定对我有得益。”
第八百四十一章 心软
苏青芷从来不曾想过这位傅家大少奶奶是这般热情的人,可是看到她的肚子,她可不敢随意应承下来。
傅夫人是特别重视子孙传承的人,苏青芷笑着跟傅家大少奶说:“那等你孩子生下来,过了百天,我们就可以好好的来往。”
傅家大少奶奶瞧一瞧她的肚子,她也是一个明白人,很是客气的说了几句话分开走了。
王喜儿过后来了林宅,她满脸的喜气,问苏青芷说:“苏九,你知道我舅舅家和琅儿的三伯做成了多大的生意?”
苏青芷轻轻的摇头,她还真不知道这内里的事情。
昨晚上,苏丰君过来的进候,已经比较晚了,姐弟两人的心思全用在互相关心上面。
林望舒和林望景夜谈很晚,他回来了,苏青芷已经到了要立时睡熟的边缘,自然也没有心思跟他打听什么。
早上去送别,她的心情不太好,林望舒的心情未必好,两人漫步回来,她根本不记得那回事。
王喜儿送上门来,苏青芷赶紧瞧着她,问:“大喜儿,你舅舅家这一次一定是做成了大生意吧?”
王喜儿很是欢喜的连连点头,说:“我那舅舅们昨天走得急,那事情也不记得跟我母亲说了,今天早上派人来跟我母亲说,今年要是年成好,家里可以修院子了。”
苏青芷瞧着她笑了起来,说:“那你母亲一定很是欢喜。”
王喜儿瞧着苏青芷笑了,说:“我母亲说,我舅家有现在的样子,一定要感谢你。
先前那么多人一样喝过我们家的花茶,只有你觉得我家花茶味道不错,还帮着做了这么大的生意。”
苏青芷听她的话笑了起来,说:“你那舅舅家的东西好,迟早会给人发现。我不过是时机赶得不错。
这一次大生意通顺成事,你们家感谢琅儿三伯吧,他这是大生意,与我那小打小闹不能相比。”
王喜儿认同王夫人的看法,如果没有苏青芷的赏识,她那舅舅家花茶的好,纵然有人发现,说不定还要晚一些年。
而且那好处,也许最终未必能象现在这般的落到她舅舅家去。
苏青芷笑瞧着王喜儿,她现在日子过得好,说话行事比先前都要明快许多。
两人说着话,苏青芷顺带说了说傅家大少奶奶的话,她一脸担负不起的神色。
王喜儿在一旁笑了起来,她跟她比了手指,说:“傅大少奶奶是一个能人,她是不管什么人,她都瞧见别人的优点。
你知道,她是怎么夸我的?”
苏青芷笑瞧着王喜儿,顺着她的意思,笑问:“傅大少奶奶是如何夸你的?夸你能干聪慧善良?”
王喜儿忍着笑意说:“那她可比你会夸人,人家首先夸我容貌美丽,为人贤良淑德品性绝优。”
苏青芷伸手摸一摸胳膊,王喜儿瞧着她,说:“你还能与傅大少奶奶对上两句话,我那是听完她的话,我都没有回话,我是直直接飘着进了家门。
我冲回去就去照顾镜子,结果一看,人,还是那个人。”
苏青芷忍俊不禁的笑了起来,王喜儿笑瞧着她,说:“我后来知道了,傅大少奶奶也不只夸我一人,她夸得我母亲那一日也是飘着走路。”
“哈哈哈,她怎么……夸你母亲的?”苏青芷很是好奇,她从前还真不知道傅大少奶奶是这样的一个妙人。
王喜儿一样笑了起来,说:“夸我母亲年青美丽,都不象是有孙子的女人。夸为我母亲为人智慧知书达理。
我母亲过后眼我说,她实在受不住傅大少奶奶的夸啊。
难怪傅夫人越活越年青,有一个这样夸得人如同喝醉酒一样的儿媳妇,她不年青都不可能。”
“哈哈哈。”王喜儿和苏青芷相视一笑,苏青芷感叹:“我从前和她不曾近距离的接近过,我都不知她是这样的一个妙人。”
王喜儿笑着说:“她现在又怀了一胎,傅夫人很是紧张她肚子里的孩子。
我母亲跟我说,与她相处的时候,可不能太过挨近。”
有王夫人这样一个万事通在,苏青芷跟着知道了为何傅夫人会这般紧张的心思。
傅夫人年青的时候,在家里代替傅大人尽孝,傅大人身边由妾室服侍。
正因为如此把那位小妾心思养得有些野,等到傅夫人再到傅大人身边,夫妻感情清淡,而妾室几乎已经成了家中隐形主母,而傅大人的心思,有这些年的陪侍,多少有些偏在那妾的身上。
王夫人正是因为看得多,她很支持王书记官的想法,她跟苏青芷提醒说:“人啊,相伴才会有情。
男人啊,你在家里服侍他的父母,他又没有亲眼目睹。
反而是在身边的这个人,她在他的面前,处处尽了体贴的心意。
时日久了,石头也捂热。
傅大人是家中长子,为了男人的前途,傅夫人是不得不留在家中尽孝。
她公婆去后,她来了,可是男人的心变了。
傅大人近些年,瞧着待她不错。可是她在面上还是要待那个妾好,她比谁都瞧得明白,那才是傅大人的知心人。”
苏青芷听后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这样的事情,有时候说起来,还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理,最委屈的就是傅夫人,所有的付出最后落一场不值得。
王喜儿跟苏青芷也说了,她家男人在家开私塾不错,至少再也不会有那位夫子的娇女会相中他,借着机会来缠他不松手。
苏青芷觉得王喜儿能想通放下来,王夫子也是有福气的男人。
王喜儿听苏青芷这么说话,她笑了起来,说:“我母亲也说,他是有福气的人,只是他待女人心软了一些。
多亏他有一个好母亲,不顾及面子,为他力挽狂澜,这样才没有把事闹得不可收拾。
多亏他有一个妻子,没有软软弱弱,而是愿意出面去面对,还最后愿意体谅他的心软。”
王喜儿跟苏青芷说,她其实明白,王夫子那时候是心动了,毕竟有人那样倾其所有来对他,他又不是石头做的心。
但是现在王夫子知道他错了,他如果在知道的时候,他不心软,也许不会闹成最后那样狼籍一地,大家的名声都受了损伤。
第八百四十二章 交
王喜儿的通情达理,让苏青芷感叹,她有时候想,如果换成她来面对,她也不会处理得如王喜儿这般的妥善。
王夫子的性情,还是给王家人一个提醒,也给许多人家的父母一个警示、
苏青芷自此之后,也更加认同林望舒教导儿子们的决定。
王夫子的运气不错,他遇见一个当断则利索了断的母亲,又遇见一个乖顺愿意顺从婆婆决定的妻子。
林望舒跟苏青芷明说,如王夫子这般性情,如果生活在林家大宅里面,那是分分钟钟给庶子算计垫脚的人。
苏青芷自是明白,林家的子孙,不会永远生活在外地,林广辉兄弟迟早是要去面对林家大宅里的生活。
苏青芷对儿子们所有的慈母心思,在现实面前,她选择退让。
她宁愿儿子们自小经受住林望舒的严厉教导,将来能够面对生活里的磨练。
王喜儿凑近过来,苏青芷瞧一瞧院子里的人,分明站得都距离她们比较远。
王喜儿低声说:“我准备开一间饭店,不大,两层楼,上下加起来最多放八张桌子。”
苏青芷满脸诧异神色瞧着她,她几时这般的有野心?
王喜儿瞅着她,再低声说:“我跟你说,你可别跟别人提。”
苏青芷苦着一张脸瞧着她,她不喜欢听人说秘密的事情。
可是王喜儿的神色表示了,这个秘密,她是一定要与她分享。
苏青芷瞧着她,说:“你想开一个饭店,你让我保密,是担心官街上的人知道后,大家去你的店铺里用餐,你不得不出面请人免费用餐?”
王喜儿轻轻摇头说:“我那店要是能够顺利开起来,我一定会请官街上夫人们去品尝。
苏九,我在你心里面是那样小气的人吗?”
苏青芷瞧着她笑,说:“大喜儿,你别怨我啊,要有镜子,你瞧一瞧你现在的神色,实在不能怨我会做这般猜想。”
王喜儿坐直身子,她再凑近苏青芷,低声说:“那个饭店,我只是顶一个东家的名字,别的事情,全由我弟弟和他那个房内人张罗。”
王喜儿娘家和舅家,现在因为儿女亲事成了僵局。
王喜儿的弟弟在城里生活,他的父母是想他回头来,能跟他表妹当一对好夫妻,便不曾象从前那样给予他生活费,想着日子久了,他总会认输归家。
结果王喜儿的弟弟眼光不错,他的通房竟然是小有本事的女子,她有一手好厨艺,再加上王喜儿弟弟平时为人不错,他的事情,多少让他同窗对此多了几分怜悯同理心。
王喜儿弟弟通房为人大气,王喜儿弟弟同窗去他家用过餐,自然有人提议,他们家不如开一处小饭店,至少他们两人的糊口,比王喜儿弟弟接零活来做稳定。
王喜儿弟弟则不是头脑发热的人,哪怕他的通房有心有义,他还是觉得要慢慢打算。
他转头来跟王喜儿说,他的意思为了避免舅家和表妹借此事更加不松手,他想把开的饭店开在王喜儿的名头下,到时姐弟分成收益。
王喜儿心里对此有些怀疑,她经过王夫子的同意,私下里还是塞过弟弟银子。
这样的事情,太过重大了一些,她不能自行决定。她跟夫婿商量。
王夫子要她去了解,那个女子的厨艺是不是如她弟弟所言。
王喜儿还不曾去跟他弟弟商量,他的弟弟第二天就送来那个女子煮的菜。
王家人品尝过菜后,王书记官和儿子们都轻轻点头,认同王喜儿的弟弟不曾虚言,如果是那个女子煮食,那个女子的厨艺还真的不错。
王喜儿过后跟王夫人提了提她弟弟的想法,王夫人说:“亲戚之间这样的事情,一定要利落分明。
你弟弟是一个明白人,在这样的时候,他是不能在这个城里有稳定的营生。
如果换成平常的时候,那个女子有这样的手艺,我也愿意你在那间饭店占了分成。
现在这样的时候,你娘家和舅家还看扯不清,我们家也不能随意沾了这水,你让我和孩子的祖父商量一下吧。”
王喜儿的心里多少明白,她在她弟弟上门打听消息的时候,也提了提那担心。
她的弟弟却不着急,他低声跟王喜儿说:“姐姐,你现在应该瞧得明白,舅舅家是什么样的家风了吗?
当亲戚来往,我觉得没有什么。可是再进上一步,我做不到。
妻不贤,子孙后代跟着灾祸。
我和表妹两人在她算计我的时候,我们就不可能在一处了。我们只有一条路走,我要和她和离。
那事情,我是想着姐姐顶了名头,我们姐弟两人遇事好商量。
我有几个朋友跟我提过,我跟他们提了提,说姐姐你有心。
姐姐不着急,慢慢来,总要让亲家大伯和伯母慢慢的考虑。”
王喜儿跟苏青芷提了来龙去脉,她瞪眼瞧着她,说:“你很能忍啊,在我面前,一直不曾透过任何的风声音啊?
那现在,王大人和王夫人为何又许可下来了?”
王喜儿脸红了起来,她低声说:“过年的时候,我家亲戚来往多,有亲戚跟我母亲说了,我舅舅家的人,很是脸皮厚,在外面说我娘家人忘恩负义。
我母亲听说后,她很是生气,说我娘家父母都是本分的人,就是舅家有所扶持,也不到忘恩负义的地步。
然后我母亲又把我弟弟的亲事来由跟亲戚们说了说。
过后,我母亲说,我娘家是已经得罪了我舅家,事情已经到了这一种地步,我们再顾念着亲戚间的情意,也只能养了大别人的野心。
有些事情,能做在前面,就干脆做在前面。我把消息透过我弟弟,我弟弟又专程赶了过来跟我公婆见面,他说,他不会害了我。
如果生意不行,亏,也是亏他一人的份。我母亲说,做生意,既然是两人的事情,自然不会由他一人亏。只是亲姐弟也要明算账,别到最后面因为这些小小财物,绝了姐弟情意。”
王喜儿弟弟觉得王夫人说得极有道理,他愿意与王喜儿对半分成。
王夫人则不认同,她认为王喜儿只能占一成的利,毕竟那间饭店最后还是要交还给王喜儿的弟弟。
第八百四十三章 转身
王家不是那种贪婪的人家,王喜儿的弟弟也不是那种不知事的人。
两边商量妥当之后,王喜儿弟弟也不是不识人间烟火的书生,他早已经相中了一处店铺,已经把租银都商定下来,就等着王喜儿这边点头,那边就能正式行事。
那间饭店的名字“王记家常菜店。”
王书记官亲自取的名字,他言明,两家只签三年约,他认为有三年的时间,也足够王喜儿娘家解决了那麻烦事情。
过后,王家在官府把店转给王喜儿弟弟认定的家里人,此事,日后就与王家再无关系。
王书记官出面之后,王喜儿弟弟应承下来,也不再执着一定要许王喜儿五成的利,而是顺从王书记官的意思,只许下一成的利。
他的心里还是觉得很对不住王喜儿,毕竟日后会因为这个店铺,还会与舅家有些麻烦事情要闹一闹。
王夫人很是坦然,说:“那一成的利,就是我们家应付麻烦事的利。”
王喜儿把话转给弟弟听,她跟他说:“你认定了她,日后就不要负了她。她一个女人愿意打理后厨,你还是再请上两位大厨子帮衬吧。”
王喜儿弟弟很是沉闷的低声说:“姐姐,日后我最多也就是考过举人。
我想得明白,我学姐夫一样,我考过举人之后,我去寻一处学堂教书。
我从前是心怀大志,我一心想着努力上进,有一天,我也能出来当官为民操办实事。
可是现在不行,我的夫子跟我说,舅舅家闹出来的婚事,将来会成为我为官之路的挡山石。
我不想还不曾行事,就先把把柄送到别人的手里面。”
王喜儿的心里很是酸涩,王夫子早在这之前,就悄悄跟她提过,她弟弟如果一直不愿意低头,那他的为官之道算是断了。
如王喜儿弟弟这般的情形,如王喜儿娘家的条件,她弟弟如果背景清白,只要科考上榜,也许还能使上力气踏上了为官之路。
然而现在是王喜儿的弟弟就是科考有路可以走,这个自家造成的把柄,却是会在第一关在品性上面,就会给人刷了下去。
王喜儿不敢跟娘家人说,她也瞧得出来,她的弟弟也不忍心跟父母说明这个事实。
王喜儿也不忍心劝自个弟弟忍一口心气,就这样算了,就这样接纳了表妹。
王喜儿弟弟瞧明白她面上的神色,苦笑着说:“那样的一个女人,进了夫家门,只会让夫家一家上下不得安宁。
我要是容忍了,只怕日后亲情全无。我已经书信回去了,一封和离书,一封休书。
而且族中有人来问过我的意思,如果爹娘实在舍不得,由族中出面休了她。”
王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