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逃荒记-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阿兴和阿福吧,我刚听那两个侄儿提到你们; 快过来一起坐吧。”田清荷他们刚安置好东西,阿盛和阿勤便带着他们叔叔过来跟他们打招呼了。
“民哥幸会幸会; 这三个是我的孩儿; 旁边两个是周哥的,剩下这位就是三个孩子的娘了。过来见过民哥吧~”
田家兴和周永福迎上去; 朝对方介绍道; 毕竟刚才一路上他们都在车厢里; 并没有与他们见过。而后面他们估计还要走上一段,所以互相认识一下是很有必要的。
田黄氏先走到丈夫后面,朝对方露出半个身子; 略微弯腰,向民哥问好。而田清荷五个孩子便等她娘退后,才向前大大方方地跟他打招呼道:
“阿盛、阿勤哥,民叔好,我是清荷。躲在我后面的是安安,他比较害羞。安安快出来喊人呀。”
田清荷落落大方地跟对方打招呼道,然后柔声哄着安安说了句“哥哥、叔叔好。”小家伙就赶紧跑到娘的身边躲着了。逗得对面的八人哈哈大笑,田清荷也没想到安安这么怕生的。
而比他小的小雨平时看起来羞答答的,没想到她却一点也不胆怯。高高兴兴打完招呼后,还跑去跟安安说悄悄话了。
众人简单认识后,她爹和周叔便跟着阿盛他们叔侄三人去一起坐了。而田清荷他们由她娘带着找了个地方准备生火做午饭。
不过没等他们开始,阿盛便跑过来说,今日大家一起吃吧。虽然他们邀请,但是田清荷他们商量,还是要自己出够粮食,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他们一行八人,可是能吃不少。
最后田清荷跟她大哥以及周清明佯装会驴车里拿东西,然后从空间里拿了三斤麦子、五斤玉米、番薯这些粗粮,最后加上一条三斤重的鲤鱼。
她大哥和周清明带着东西跟着过去帮忙,毕竟他们那边全是男子,她娘肯定是不方便的,所以只能由他们俩去了。
阿盛对于他们的客气很是不满意,不过田清荷却看见他们这一举动,商队里的人特别是民叔,对他们更加热情了。
而在田清荷在她爹聊天的时候,带着两个小家伙在原地走来走去,增加他们的运动量。因为人多一起干活,所以很快就将午饭做好了,出门在外,商队可不讲究那么多,能吃饱就行。
十八人分成三桌吃,主要是考虑到田清荷他们这几位妇孺,原本两桌都是够的。而因为离着不远,田清荷可以清楚地听到她爹与民叔他们的谈话。
相比于阿盛和阿勤,民叔的见识显然更多,他针对田清荷他们的问题也提出了不少的解决方法。比如说周叔会医术,可以给他们看好的村子免费或者低价看病,慢慢收获当地人的好感。
民叔还说他们这支商队每年三月份都会到菱湖镇做买卖,将浙江沿海一带的东西运到这里来。若是她们有什么当地特产可以跟他们换需要的东西。
对于萍水相逢的人,民叔能做到这一步,真的已经是天大的恩惠了。田清荷她爹和周叔都已经不晓得说些什么好了,而他们的聊天内容当然不只是这些。
田清荷也晓得民叔他们是浙江沿海一带的人,他们一般是从当地收购特产。然后运到邻省去卖掉,再从邻省购买他们的特产,运回当地去卖。
这用现代话表达就是当代购,虽然每次来回路途遥远,中间危险也多。但是这条法子赚得也多,而且他们商队基本都是由亲属关系的人组成的,大家配合默契。加上民叔有丰富的经验以及敏锐的商机嗅觉,每次都能赚上不少银子。
这顿饭田清荷吃得也很是开心,民叔他们商队带的东西极具当地的特色。不仅有沿海的海带、鱼类海产干货,还有他们这次去安徽带回来的特产。
民叔原本应该是打算回家给自己人尝尝的,不过今天他特意让大家煮了一些给田清荷他们尝尝鲜。虽然在现代吃个海产很容易,可是古代那可是难得不得了啊。
一顿海带汤,田清荷吃得几乎要泪流满面了,而且听民叔他们说,这海带虽然在当地是很常见的,非常便宜,可是在内陆那价格可是翻上十倍,甚至还不止。这些都是属于有钱人才能吃的东西,也只有他们才能消费得起这东西。
虽然田清荷很想跟民叔他们买上一些,可是实在是不好意思。因为若是以十倍的价钱买的话,那肯定是买不起的,就算是买得起也不会浪费在这上面。
若是以原价买的话,田清荷他们也良心不安,毕竟他们已经晓得民叔他们的艰辛了,所以最后田清荷还是决定放弃了。
下午继续赶路,虽然天气阴沉,但还是要继续走。不过两方人马没走多久,便在一处岔口分开了,民叔他们要会沿海一带,走的是东南方向,而田清荷他们却正好相反,走的是西南。
这一路田清荷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江湖的意境,缘起缘散,珍惜大家相聚的时光。没准下一个路口,大家就是天各一方了。
分别时,田清荷送阿盛他们一小袋自己在山里摘的野果,虽然不值什么钱,但是胜在心意,而且他们一路上也没能吃到新鲜的,所以田清荷便决定送这个。
“阿盛阿勤哥,希望日后我们还有机会见面。”田清荷将东西给了他们后,便朝他们挥手笑道。
“诶,清荷,你等等,这是我来的时候从家乡海边捡的贝壳和一些海螺,想着你们小姑娘应该是喜欢的,就当做我们俩个送你的纪念。”
阿盛说完,便从阿勤手中接过一个巴掌大木匣子,田清荷也没有拒绝,贝壳不是什么特备珍贵的东西,不过对于他们还是挺稀奇的。
回到车厢里,田清荷打开看时,连她娘都忍不住凑过来要瞧瞧这贝壳海螺长啥样。田清荷小心地将木匣子打开,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一个个漂亮的贝壳和海螺,放了两层有十五个左右,最底下还放了一层细腻柔软的海沙。
从这些田清荷便晓得这些贝壳肯定是阿盛他们用来慰藉思乡之苦的,每一个都是特别漂亮与精致。田清荷将一枚海螺放在耳边,能清晰地听到海浪的声音。安安看得有些惊奇,便问道:
“姐姐,你在听什么?”
田清荷回过神来,将海螺放在安安的耳边,微笑道:
“你听,从海螺里可以听见大海的声音噢~”
小雨一听,也等不及了,倾身过来着急地说道:
“真的吗?姐姐我也要听海的声音。”
众人对于她晓得这事皆有些惊讶,她娘第一个问道:
“小荷,你咋知道的?”
田清荷刚才也是不小心说溜嘴了,顿了一下,便朝她娘解释道:
“刚才阿盛哥告诉我的呀,不然我怎么会晓得,咱们可都没见过这东西。”
“原来是这样,这贝壳这般漂亮,小荷你得好好收着,被糟蹋了他们的一番心意了。”田黄氏拿起匣子里的一枚贝壳说道。
“那是自然的,这东西这么漂亮,我很喜欢的。”
田清荷给大家展示完后,便好好地将东西摆放整齐收起来了。
而这轻松愉悦的气氛在后来便被破坏得一干二净了。因为下午两点时分,一直阴沉的天气果然下起了鹅毛大雪,可是这一路并没有可以适合休息的地方。田清荷他们只能继续前进,好在雪不是很大。
不过为了减轻驴的负重,他们还是隔上一个小时便下车将车厢顶部的清理一次,而这寒冷的天气,让原本一直待在车厢动都不能动的众人觉得特备难受。
外面天气寒冷,气血因为就不运动就会有闭塞,或者运转得慢,使得体温更低。大人还好些,两个小孩子哪里受得住。所以再后来,田清荷建议在车厢最里面留出空位,铺上一个简单的床铺让两个小孩子躺下去盖着被子睡觉。
而且田清荷建议大家等明日路过城镇时,去买一个火炉,大家在车厢里也好取取暖,木炭没关系,他们每晚都会烧出一大盆来。够他们白日用的了,说起来这古代的火炉可是有很多种的,他们现在要买的就是封闭型的,车上可以携带,不用担心火星飞出来点着东西。
而周叔和她爹两人下雪天也得轮流替换,只留下一个人在外边赶车。虽然外面也做了一层挡板,但是前进时,雪花会直接飘进来,根本挡不住。为了减少生病的几率,必须要进屋里取暖。
而田清荷也准备在晚上熬多一锅暖身驱寒的药汤,放进空间里,大家白日赶路时身体冷了便喝上几口把身子暖回来。做了这么多,就是为了尽可能地避免生病。
毕竟他们这坐车只能是待在同一个封闭空间,一个人生病了,全部人都会有极大的感染风险,特别的两个小孩子。所以尽管田清荷提出买火炉会花费较高,但是没有人反对就是这个原因。
……
作者有话要说: 这几日受到大家的鼓励,勤奋码字,有了些存稿,定了发布的时间是早上九点,如果不是早上九点的话,那就是没有存稿啦~
这两天空闲时间去翻看了一下评论,和大家互动炒鸡有爱的。只要有空闲,我肯定会回复的。不要人身攻击,就算是差评也是可以聊的。
76、第七十六章 。。。
顶着风雪; 一直到下午四点半左右,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地方休息。下车的时候,她娘一直便观察着两个小孩子的情况,但是尽管已经很尽心了; 小雨还是有些感冒的迹象。
早早搭好棚子后; 周叔便亲自陪着小雨,给她熬了一碗药汤。田清荷她娘也煮了一锅热水; 里面放了一些老姜片,让小雨又趁热去洗个澡。
原本打算今晚煮兔肉也不行了; 因为周叔说兔肉性寒; 吃了会加重小雨的病情。而田清荷他们后来便换成骨头汤,这一晚上她娘一直隔三差五便起床看看小雨的情况。一整宿都没睡好,而她小弟为了避免感染已经被送到她爹那边一起睡了。
第二日,田清荷和她娘早早就起床了; 而担心了一晚上的周叔和周清明亦是很早便起了。仔细询问了她娘,然后又悄悄地去瞧了瞧; 这才有些放下一直吊着的心。
许是小雨太累了; 比平日里晚了一个多小时才起,而众人也没有着急着赶路。只是吃过早饭后; 留着她娘带着安安在棚子里守着; 其余人全去砍芦苇了。
这芦苇可不是用来烧火的; 而是剁碎了给驴吃的。昨日中午便遇到一大块芦苇地,但是因为赶路就没有停下来。但是现在正好有这个时间,大家自然是抓紧了时间多储存些; 毕竟这草料也是很费钱的,能省就省。
昨夜又下了整整一夜的大雪,田地上已经积了一层。不过令人欣喜的是,今天早上雪停了。而且看着天气也很不错,想来今日可以好好赶路了。
后面升起的大太阳证明了田清荷的预感,而后三天,小雨轻微的感冒现象终于没有了任何复发的迹象,他们也一直赶路。这三日也遇到了两场比较大的风雪,期间有一次还是在路上,差点被山上滚落的枯木树枝砸到。
但是所幸都是有惊无险,而在第二日,他们途经一个小镇时,恰巧赶上这里的赶集日。不仅买了火炉,还买了足足一两银子的粮食,包括小麦、大米以及玉米。
第四日,他们终于南下,来到福田镇二十里外。虽然此前有过阿盛他们叔侄三人的详细指点,但是一路上也是走了不少弯路。全靠着向路人打听,这才走到了这里。
二十里,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对于即将要来到的新的故乡,大家皆是紧张又兴奋。他们现在并没有走在官道上,而是一条乡间小路。
这里的村庄面貌与他们大河村十分相似,一条三米宽的小河贯穿着周围的村庄,村庄位于山脚下,四面环山。
一块块稻田分布在村庄周围,而有些较矮的山丘,已经开垦成了梯田。这是田清荷头一次在这里看见,一排排整齐的梯田,盘旋在半山上。现在深冬,田地里皆是荒凉的土黄色。
上面只剩下光秃秃的水稻根,但是两岸的山林却是生长着常年青葱的松柏。让人瞧着便十分的欣喜,这是绿色啊,多么珍贵~
而在另一面,生长着不少的灌木丛。现在冬天,这些灌木已经是光秃秃的,只剩下枝干在寒风中萧瑟。但是这里并不冷清,灌木丛里有三三两两的人正在卖力地看着里面的乔木以及各种能烧的柴火。
田家兴与周永福商量后,便打算找一位来询问询问。不远处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农,成为了他们的目标。毕竟要上了年纪,才晓得比较多的事情,而这里砍柴的大部分都是一些年轻的孩子。
田家兴将驴车缓缓停靠到路边,他们这一行为,早就被那老农看在了眼里。毕竟这山里疙瘩的,这么大一辆驴车,可是极为显眼的。
田家兴与车厢里的众人说明情况后,便与周永福一道上前去与他打招呼了。而车厢的田清荷与周清明还有她大哥都撩起了帘布,往他们那边看去。
那老农瞧着他们走过去,也晓得是想找他的,只是他不认得这两人,心中少不了是有些不安的。他捉紧了手里的柴刀,眼神直勾勾地看着两人走到跟前,防备心一目了然。
田家兴自然是晓得他们这么做有些唐突了,赶紧朝着老农抱拳微微躬身说道:
“打扰大叔了,我们只是想跟您问个路,不晓得您方便不?”
说完,周永福也朝他点点头微笑着。老农听着虽然放下了不少戒备,但还是保持着一份警惕。听他们说话时,也会偷偷看向周围的人,以此寻求安全感。
“你们要去哪?我晓得的也不多的。”
老农两鬓微霜,许是常年的弯腰劳作,他的背已经驼了。看着高大壮实的田家兴,有些拘谨以及冷漠。
田家兴瞧着这模样,便示意周永福跟他打交道。许是周永福做大夫,行为说话间带着一分使人安心放松的气质。而在周永福跟他说话时,老农明显语气好了不少。
“老大叔,我们兄弟俩是想去福田镇。现在不晓得往哪里走,特此向您打听打听。给您造成了麻烦,还望多多包涵。”周永福言语十分温和地说道。
“这里是高楼村,离福田镇还有十八里,你们有驴车,一个时辰便到了。”老农麻利地说道。
“好的,谢谢您,打扰了。”周永福朝他感谢道。
老农有些不自在地往后推了推,在田家兴和周永福两人转身回去时,突然发出一声压抑的痛叫。
“啊!”
田清荷他们也被这一幕惊到了,跟她娘说了后,自己便下了驴车走过去要看看时什么情况。田家兴两人赶紧转头跑过去,蹲下去着急地问道:
“老大叔您怎么了?哪里不舒服?”
老农抖着手将自己的裤腿卷了起来,上面有个被什么虫子咬了的痕迹。他额头有些冷汗,毕竟是来自两个陌生人的关心,只见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道:
“不下心被蜈蚣咬到了。”
田家兴自然也是听说过这东西,只是他没有医治的法子,只能看向周永福。
“老大叔别着急,我是大夫,我这就回车里给你找药。清荷,快跟我回去拿东西。阿兴,你用这带子将伤口小腿绑紧了,别让毒液流到别处。在这里看着老大叔,我们很快就回来了。”周永福十分快速地分好工作,带着田清荷跑回驴车里。
田清荷一上去便立刻从空间里将周叔所有的药材以及工具箱拿了出来,而其他人亦是有些着急地询问情况。田清荷简单地说明了一下,便跟着周叔跑过去了。
蜈蚣啊,可是毒得很,特别是这些野性十足的。田清荷有些替他担心了,但是自己也无能为力,只能干瞪眼。
周永福立刻从药箱里拿出各种小工具,一边忙活,还一边问老农道:
“老大叔,您感觉是火辣辣的疼,还是别的?”
老大叔看着脚踝处已经开始肿起来的黑包,惶恐地看着周永福说道:
“火辣辣的,你是大夫,求你要救救我啊,这里去镇上医馆太远了,附近也没有懂医理的。”
“放心放心,火辣辣就好,我一会给你把毒液清理干净,过程会有些疼,你忍着点啊。阿兴你帮忙稳着老大叔,小荷你给我递东西。”周永福快速地说道。
“谢谢,谢谢~”看着周永福,老农心中安心了不少,他也积极地配合着。
田清荷原本还行喊周清明过来,不过周叔说只是帮忙拿着东西,就不用他过来了。处理伤口最麻烦就是将毒液清理干净,为了不留下后遗症,周叔前前后后给他忙了差不多一个小时。
后来连车厢里的人都坐不住了,忍不住过来瞧瞧。不过她大哥还是很尽职地守着驴车,毕竟这可是全家最贵重的东西了。
等最后将伤口包扎好后,周叔已经是累得有些喘气了,毕竟这精神紧绷了这么久。老农看着一群人为他忙前忙后,心中早已是愧疚极了,期间他为了不打扰周叔的工作,一直没有说,这会弄好了,便急忙着跟周叔和其他人感激道:
“李东强多些各位的救命之恩啊,刚才是我老头。。。我老眼昏花,你们不要放心里啊~”
田清荷她爹扶着老大叔,一直安抚他不要激动,他们都不会介怀的。几人又说了一会,周叔看了看老大叔说道:
“李叔,我看您这脚也走不了路,我们有驴车,送您一趟吧,好人做到底是不。”
周叔亦是附和道:
“对啊,我们送您回去吧。”
“这个、这个会不会耽误你们的事儿啊?”
老大叔有些犹豫地说道,显然他也是很愿意的,只是刚才的是还有些愧疚,而且他们一看就是有事情的人。
“不差这会功夫,来,我们先上车,您说一下住哪吧。”田清荷她爹爽利地说道。
“那就麻烦了,我家就住对面的高楼村。”老大爷笑道。
上车后,没几分钟就到了老大叔家门口。一敲门,便有人前来开门。不过看着老大叔被她爹搀扶着,这一伙陌生人,还是将那开门的老妇惊吓到了。
“老头,你咋个了,这些人是哪个喔?”老妇人有些警惕地看着众人,将老大叔掺了过去。
“你这老婆子,这是我的救命恩人。大家被理她,这老婆子人老脑子不利索了,大家往里走。这驴车拴在院子里头吧,方便照料。”老大叔刮了一眼老妇,然后转脸笑道。
“打扰了~”周叔朝他们说道。
田清荷等人已经下了驴车,跟着走了进去。这是一间四四方方的院子,不过没有分出一个菜地,只是在院子墙边上种了不少的四季豆,不过现在只剩下泛黄的滕根了。
院门口对面便是一排排整齐的房屋,两边排满了各种小房子,田清荷进门便听到猪叫声。看起来还样了几头,不过看这天气,过几日应该也要杀掉了。
现在只有老大叔两人在家,听他说他还有两个儿子。不过去镇上做短工去了,这老大叔家算是生活水平中等的。孙子孙女跟着媳妇去娘家和喜酒了,老大叔两人老了,不想去凑这些热闹便不愿意去。
而他也不闲着,老伴在家照顾牲畜,他则是跑到村不远的灌木丛里砍柴火,毕竟这天气用得可不少。大家进堂屋坐下,老妇问清楚老大叔没事后,便进灶房去忙活了。
田家兴看着将他安全送回来,也没想过留下来吃午饭什么的,这坐了一会,便起身说道:
“李大叔,人我们也是安全送回来了,我们就不多留了啊。”
“不成不成啊,大家留下来吃个午饭吧。”老大叔连忙扶着椅子站起来说道。
“李大叔,我们可不图您什么的,再多留咱们可就生气了。”田家兴虎着脸说道。
“这、你们看着像是要去镇上做生意还是找地儿住,若是找地的话,老头我也知晓一些情况,你们不妨听听?”老大叔坐下,目光诚恳地说道。
田家兴这么一听,便也不走了,又坐了回去,看着老大叔问道:
“不瞒您说,我们还真是想找个落户的地儿,不晓得您有啥建议。”
“你们想落户?是指安家在这里?”老大叔有些惊诧地看着他说道。
“我们兄弟俩是逃荒来的,多方打听后,觉得咱们这一带是极为不错的。我们也不要求地儿多好,就像找个能容我们的村子,或者哪个山疙瘩都行。”田家兴有些苦笑道。
“这么说我倒还真晓得一个地,那里可比我们这高楼村偏远多了,估计还得绕个二三十里,就是在镇上往西边走。哎,我这么说你们也不清楚,改天我腿脚好了,直接带你们去一趟。
那边虽说偏僻,可是极为适合你们,那里就十来户人家,隔着不远又有十来户。我在那边一个村子有一位隔了两代的亲戚,虽说不常常来往,可是往时在镇上遇见那也是常常打招呼的。
他们那里人少,只要不是什么坏人他们也是不排次你们的。而且山多地多,你们可以自己开垦些荒地,他们那边人也是挺好处的,你们也是极好的,所以我觉得你们应该可以。”老大叔缓缓说道。
“可是真的?天!可真是不晓得怎么谢您好,那可就说定了,等您脚好了,咱们就一起去瞧瞧。到时候还得麻烦您替我们说说好话啊。”田家兴激动地说道。
“别客气,我也是个晓得知恩图报的。你们这些日子还得找个地方住着先,不晓得你们有啥打算?”老大叔继续问道。
“我们想现在镇上租个房子住着先,毕竟就算那边有着落了,也不会那么快建好房子。”田家兴说道。
“这倒是,福田镇上的房子你们找一个叫六婆的老婆子,她住在镇上,你们去打听一下便知晓她住哪。她家的房子最近有空的,而且她这人比较厚道,你们就说是我介绍过去的。”老大爷说道。
“行行,那咱们可就说好了。我们先走了,打扰多时了。”田家兴面带喜色地说道。
“李大叔,您那伤口我这里有一支药膏,您每日擦伤三遍。记得别碰水,不吃辛辣酸这些吃食,过上几日便没事了。”周永福也补充说道。(此治疗内容纯属作者胡扯,大家半点字都不要信噢)
“别啊,留下来吃个饭吧~”老大叔极力挽留道。
“李大叔甭客气了,我们先走了啊。”田家兴笑道。
“哎,这就是留不了了。老婆子,好了没。”
老大叔转头朝屋里喊了一声,刚才在他们聊天之时,老妇人送上了热茶后,老大叔给她小声说了几句,她便回屋了。
“来了来了,几位,我们老头子晓得大家不远占我们什么便宜,只是这些鸡蛋你们可得收下,不然日后,我们家都不好继续跟你们来往了。”笑着说完,便将一篮子鸡蛋往周叔怀里塞了过去。
“你们可不能推迟,不然就留下来吃饭好了。”老大叔笑道。
“那、就多谢两位厚爱了,我们就先走了。”田家兴看了看那一篮鸡蛋,迟疑了一会说道。
“一路慢走~”两位老人走到门口,目送着他们离开了高楼村。
……
作者有话要说: 读者“知神吱吱”;灌溉营养液+32017…08…03 19:21:30
感谢这位小可爱投的营养液。
很肥的一章噢~
感谢支持,这本书写了也有几个月了,能走到现在,真的特别感谢大家,么么扎送上~
77、第七十七章 。。。
回到驴车; 大家的眼中都难掩心中的喜悦,没想到这一路在大家的帮助下,竟然走得如此顺利。二十里路,赶着驴车也得要一个多小时; 等到了镇上应该就中午了。
不过还是找房子要紧; 吃饭的话,可以先放放。而且他们也有预备了不少饼子; 若是饿了,便也能拿来垫垫肚子。实在是不放心啊; 这虽然老大叔说有空房子。谁晓得晚一些还有没有啊; 所以他们已经商量好先确定了落脚的房子。
今日不是福堂镇的赶集日,虽然大街上也有不少的人来来往往,但是也不会拥挤。到了镇上,他们便找了一家店铺询问老大叔所说的六婆的住处。店铺里的小二哥很快就给了答案; 而且还仔细地说了一下路上的醒目标志,好让他们更容易找到。
虽然初次来到这里; 但是有了小二哥的指点; 他们很快就找到了六婆家。这里离着镇中心有一定的距离,大约要走上十五分钟; 这一带全都是整齐的民居楼舍。
田清荷他们来到其中一间门口处停住; 两米多高的围墙青砖黛瓦; 门前有着两三级青石阶梯,有些掉漆的朱红大门紧闭。田清荷看着这门口,便晓得这户人家应该是生活很不错的。
不过转头想想也知道; 能有房子租给别人的,那几乎都是有房产阶级的,不是他们这种农户可以比拟的。最无奈的就是,他们现在是连房地都没有的农户,一言难尽。
大家下了板车,由周叔上前去敲门。大家被这高门深院的楼房所震慑了,站在原地等候,也不敢出声说话。没多久,大门便缓缓打开了,出来的是一位年纪约为五十多岁的老妇人。
她衣着颇为讲究,里面一件深紫色的夹袄,竖立的领口可以很好地避免冷风从领口处灌进去,而在领口和袖口处都绣有精致的花纹。外面还有一件深蓝色绣着红色梅花的褂子,底下是同样深蓝色的棉裤。
她面容泛着红光,眼角额头都有不少的细纹,一双凌厉的眼睛,右面耳朵旁又一颗黑色的痣。头发一丝不苟地盘在后脑勺,整个人看起来比同样岁数的妇人年轻许多,可以看出她保养得很好。站在门口处,寒风吹过,绿色的耳坠轻轻摇曳。
“请问是六婆吗?我们是高楼村的李老大叔介绍来向您租房子的。”周永福向前走了一步,微笑道。
“我就是六婆,原来是李老头介绍的啊。那行,你们等一会,我回去拿些东西就带你们去。”六婆很快就露出一个友善的笑容,麻利地说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