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步生莲:六宫无妃-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妙知道她担心隔墙有耳,不肯再多说了,略坐了一会儿就起身告辞。她反复思索,还是不能明白高照容话中的深意。
  这年冬天的雪,下得特别大,平城附近的几处山岭,都已近被大雪封住。平城附近的农户,春夏时耕种、养蚕,到了冬天,富裕些的还能有些存粮,普通人家就只能靠进山打猎拾柴过活。大雪断了他们的生路,一时间出现了不少饥民。
  可宗室贵戚却个个兴奋,这样的大雪,正适合封山围猎。几位宗室亲王,一起向拓跋宏请求,由天子到平城以东的方山去狩猎。拓跋鲜卑一贯重视骑射围猎,拓跋宏亲政以来,还没有亲自出游巡狩过,此时正是好时机。
  只有内秘书令李冲坚决反对,认为此时出游围猎,劳民伤财不说,还会让百姓觉得,皇上只顾玩乐,毫不关心农户的苦楚。李冲是汉人,即使平日受太皇太后和皇上的信任,在朝堂上说话,仍旧没什么份量。几位宗室亲王抬出祖宗规矩来压人,只要他再多说,就要给他扣上个对拓跋先祖不敬的罪名。
  李冲也是个硬脾气,当场就脱了官帽、朝服,把太皇太后历年赏赐的东西,用牛车运到宫门外,要辞官回家。最终还是始平王拓跋勰出来打圆场,提议围猎照旧举行,但是把打来的猎物,全都分发给周围的农户,进山之前,以天子之名向沿途的农户施粥。
  始平王拓跋勰,既是李冲的准女婿,又是拓跋氏出身尊贵的亲王。这话由他来说,是最合适不过的,两边皆大欢喜。
  回到崇光宫,拓跋宏才有机会向他道谢,若不是这个弟弟从中周旋,这事情恐怕不好收场。始平王拓跋勰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是弄玉昨晚告诉我的,她说李大人脾气耿直,需要有人给他个台阶下才行。”
  拓跋宏意味深长地一笑:“难怪呢,你夜夜在崇光宫抄书,用了朕多少上好的宫蜡了。狩猎回来就快到新年了,朕把你们的事情早些安排了,好省些蜡烛。”
  天子巡狩,宫中女眷都要随行。只有太皇太后和高照容,因为要照料年幼的孩子,不能跟着同去。
  鲜卑皇室的狩猎,还带着些祭祀一般的神秘色彩,连被派去修建报德佛寺的北海王拓跋详,也被召回来一同参加。天子的仪仗出发前,由傩仪执事官在皇宫正门前亲自卜定吉凶。
  高清欢双眼微闭,手指在备好的卜草间游走,卜得的卦象却很奇怪,叫做“百兽缠身”。这卦名带着些不祥的意味,有大臣便要劝阻,请皇上另外改换日子出发。
  拓跋宏对高清欢发问:“百兽缠身这一卦,可是死卦?”
  高清欢稍稍躬身,声调中无悲无喜地回答:“不是,卦象虽然不祥,可要是善加引导,仍然可以逢凶化吉。”
  拓跋宏朗声说:“朕是天子,即使果真百兽缠身,朕也必定可以破云出海。”他用右手举起的弓箭,高声对群臣说道:“鲜卑男儿,不惧生、不畏死。”从年轻的宗室子弟,到底层的士兵亲随,都被他简短有力的话语鼓舞,弓刀在手,谁也不肯后退。
  人群中,只有北海王拓跋详冷冷发笑,握着刀柄的手,捏得青筋暴起。
  平城以东的白登山,西临御河,东接采凉山,北靠方山。山中地形曲折,猛兽深藏,非常适合围猎。当年汉高祖追击匈奴,曾经在白登山中了埋伏,被围困数月之久,险些丧命。白登山中,还有文成帝修建的行宫,虽然比不上平城内的皇宫华丽,倒也算得上整洁舒适。羽林侍卫已经提前进山,在行宫中烧起暖炭,等女眷来时,行宫内温度宜人,正好适合居住。
  在皇帝身边当差的人,都少不了多转几圈心思。分派住处的太监,见冯妙自从禁足后,就再没被皇上召幸过,便把她安排在了西北角上的忘忧阁内,距离皇帝住的玄武殿很远。冯清却被安排在玄武殿附近的朱雀阁,只要走上几步远,就能到达玄武殿。
  推窗望去,四面都是白茫茫的雪,远处的山峦都连成一片,分不清彼此。冯妙从没见过这样的苍茫景色,一时兴起,便叫忍冬去打听李弄玉住在哪里,寻思叫她来,取松树上的雪化水煮茶。忍冬去问了一圈,回来说清凉殿的李娘子前些天染了风寒,皇上特准她不用随行了,就留在平城皇宫里没有跟来。
  冯妙有些扫兴,干脆拿了个小陶罐子,要自己去取松树上的雪水。
  忍冬怕她在冷地里受了风,赶忙取出一件貂毛镶金丝斗篷,给她整个裹住。
  狩猎期间,行宫中并不开宴,皇帝也不会宣召妃嫔。因此,冯妙不用担心回来得迟了,由着心意顺着山路走下去。忍冬远远地跟着,怕她路滑摔着自己,又难得见她有兴致,不忍拂逆了她的意思。
  冯妙停在一株高大松树前,用竹木小铲刮掉表面一层积雪,然后取了中间一层积雪,收进陶罐里。
  刚收了小半罐,树丛背后,忽然传来一阵狮吼虎啸声。冯妙吓了一跳,透过树丛间的缝隙,向后看去。
  一处开敞空地上,铁笼里赫然装着一只狮子,在笼子里来回打转,不时发出阵阵低吼。在它旁边,另一只笼子里装着只白额猛虎,粗大的尾巴一扫,铁笼就咣咣作响。再往远处,小一些的笼子里零星关着些狐狸、野兔、山鸡。两个太监模样的人,正用木棍敲打那些野兽,叫它们安静些,却不给他们东西吃。
  冯妙有些奇怪,转身问忍冬:“皇上今天才到,狩猎还没开始,怎么就有这么多猎物了?”
  侍弄那些野兽的太监,听见冯妙说话的声音,转过头来向她行礼问安:“娘娘是第一次出来狩猎吧?难怪不晓得。”

  ☆、139、千山映雪(二)

  冯妙的确从没参加过围猎,一时兴起就等着那小太监说下去。
  “咱们皇上和各位王爷的马上功夫,都是极好的,这打猎,就是要猎物越多越好。狮子、老虎这一类的要凶猛难缠,白狐、野兔这一类的要机灵、不容易抓得住,那才有意思。”小太监见冯妙生得年轻、人又和气,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冰天雪地里,原本应该把那些藏冬的猎物给引出来。可动物不通人性,谁也不能保证,明天一定引得出来。万一皇上开弓射猎时,连只狸猫、山鸡都没有,岂不是扫兴?”
  “所以你们备了这些东西,等明天早上放出去?”冯妙向前走了几步,探头去看那笼子里的老虎。猛虎乍然闻到生人气味,张开血盆大口,发出一声震耳欲聋咆哮,震得松树顶上的积雪都簌簌落下。
  小太监瞥一眼冯妙身上嵌着金线的斗篷,陪着笑说道:“这位娘娘看看也就罢了,这些猛兽都野着呢,万一伤了娘娘贵体,小的有这颗脑袋可担待不起。”
  冯妙知道他是一番好意,停住了脚步不再向前,又问:“这些野兽是从白登山里捉来的么?”
  小太监笑着答话:“娘娘常在深宫里,恐怕不知道外面的情形,平城里的宗亲王爷、显贵世家,平常都喜欢打猎,更有不少,干脆养些猛兽在自己的别苑里,请专门的人驯兽。这些猛兽,都是从显贵人家手里要来的,听说是给皇上狩猎用,谁敢不拿出来。只是怕皇上看出来,特意挑了些野性还在、齿爪也齐全的。”
  冯妙“哦”了一声,退后几步便要转身离开。忍冬看着那老虎在笼子里磨着爪子,禁不住问:“那些山鸡、野兔,是要喂给老虎吃的么?”她见那几只野兔生得可爱,不忍心它们被老虎吞吃入肚。
  “那些是给年纪小的世子们射着玩的,”小太监嘿嘿一笑,“这只老虎是不吃禽畜的,细说起来倒怕吓着了姑娘,还是别问的好。”
  他这么一说,反倒勾起了忍冬的好奇心,连冯妙也停下脚步,看着那小太监说:“既然说起来了,不妨就说到底吧,听着半截的话,真叫人心里难受。咱们随便一听,也就算了。”
  小太监毕竟不敢违逆冯妙的话,半躬着身子说:“用普通禽畜饲养的猛兽,时间长了总会怕人,猎起来就少了趣味。可这只老虎,专门用七、八岁大的孩童喂养,野性不会被驯服,放进猎场时,也不怕人……”
  他的话还没说完,忍冬已经“啊”一声叫出来。冯妙的脸色也变了,只是天色渐渐晦暗,便不大看得出来,她沉着声问:“怎么有人会肯,让自家的孩子去喂老虎?”
  “都是些获罪人家的孩子,或是街上掳来的乞儿,这样的孩子,多一个少一个,根本不会有人在意,”那小太监平日是专门侍弄猛兽的,不常见人,察言观色的本事也差了些,没觉出冯妙的异样,“再说这老虎也不能喂饱,三五天才喂一次,从买来到猎杀,最多不过十来天,有一两个孩子就足够了。”
  冯妙不记得自己是怎么走回来的,只记得一路往山下走,手里还牢牢地捧着那个陶罐,里面装着从松枝上小心收集下来的雪水。一直走到忘忧阁门前一块大石前,她才停住脚步,手上一松,陶罐就掉在地上,骨碌碌滚出去好远,里面的雪水都洒了出来。
  她一路走得飞快,忍冬在后面急匆匆地追过来,直到这里才勉强追上,扶住她的胳膊问:“娘娘,你没事吧?都怪我,不该问的……”
  冯妙走得急了,脸色涨得发红,裹在风帽下的额头,也出了一层薄汗。她手撑着大石坐下来,喉咙里只想干呕出来:“你问不问,那些事情都发生了,只是咱们假装不知道而已。”忍冬怕她咳喘症发起来,帮她把斗篷上的束带松开一点,又怕冷风扑进热身子,要发起风寒来,软语劝慰了几句,扶着她回了忘忧阁。
  这一夜,冯妙都睡得不大安稳。辗转反侧间,出了一身的汗,忍冬夜里起来看她,听见她模糊地叫:“阿娘……”
  第二天一早,冯妙果然觉得身上有些酸软无力,可开猎头一天,按礼需由皇帝开弓射第一箭,妃嫔宫眷都要随行。冯妙想着只是坐在马车上,没什么要紧,又不想惊动别人,便仍旧叫忍冬给她挽了个样式简单的发髻,又多穿了几件衣裳了事。
  临出门前,她心里无端觉得不安,犹豫再三,还是拿了一柄匕首,笼在衣袖里。
  拓跋宏穿了一身黑色窄袖胡服,骑在马上,除去了平日的龙纹锦袍玉带,只在袖口和袍摆上,用金线勾了一圈云纹。他身姿挺拔,隐隐散发着令人炫目的勃勃英气。除去一只手仍旧垂落在身侧外,远远看去,完美得无可挑剔。
  那么多随行的宫嫔,只有冯清一人,从小就经常跟着父兄出来打猎。她也换了一身宝蓝色猎装,不坐马车,直接骑了一匹枣红色的小马,马鬃上长着一簇白毛,远远看去,像落上了一捧雪。
  冯清得意地跟在拓跋宏身侧,笑吟吟地说:“清儿今天要亲手猎一只兔子,给皇上做汤喝。”
  开猎的仪式,仍旧沿袭着鲜卑先祖流传下来的习俗。吉时一到,巫师模样的人手舞足蹈地上前来,头戴鹿角,身上装饰着苍鹰的翎毛,脖子上串着兽骨和兽牙,一手执铜铃,一手执木鼓,口中念念有词。
  始平王拓跋勰单膝跪地,将一支金箭双手举过头顶,请拓跋宏开弓射第一箭。不远处,羽林侍卫渐渐围拢起来,把几只麋鹿和野马聚拢在中间。
  拓跋宏搭弓上弦,左手悄悄一握,他的手臂的确受过伤,可那伤早已经养好了,至少搭弓射箭毫无问题。捏在一起的手指不动声色地松开,拓跋宏向始平王拓跋勰微笑着点头,拓跋勰立刻会意地把手搭在他手背上,借些力道给他,让他能拉开弓弦。
  “嗖”一声破空声响,皇帝手中的金箭凌空飞出,一只公鹿应声倒地。这一箭飞出的同时,巫师口中喷出酒一样的水雾,点燃了地上的篝火。列队等候的鲜卑儿郎们欢声雷动,皇帝身边的亲随侍卫上前,割下公鹿的角,挂在马鞍边。
  冯妙掀起车帘一角,向外看去。无穷无尽的白色背景下,一身黑衣的拓跋宏笑意朗朗。初升的太阳从他背后照射过来,在他肩上洒下一层金辉。在成千上万人的簇拥下,他俯瞰着脚下的土地和臣子。这片秀丽山河,都是属于他的……
  宗室亲贵们早已经跃跃欲试,只等皇帝射出第一箭,便迫不及待地打马飞奔出去。北海王拓跋详发狠似的,双腿一夹马腹,带着自己的近卫,冲进了密林。
  女眷们这时才下了马车看看热闹,眼见冯清骑着马跟在拓跋宏身边,卢清然不屑地“哼”了一声,却也说不出什么来。要是她的骑术够好,她也愿意跟在皇上身边,哪怕不会挽弓射箭也不要紧。
  宗亲贵胄的人马渐渐散得远了,始平王拓跋勰走到冯妙的马车旁边,轻声说:“皇兄叫我来问问,皇嫂想要什么,他猎来给你。”
  冯妙抬眼看去,正好瞧见冯清拉弓射了一箭,却失了准头,什么也没射中。不知道她低声说了一句什么,拓跋宏大笑着握住她的手,纠正她挽弓的姿势。冯妙忽然觉得心里泛起一层腻来,摇头说:“多谢王爷,嫔妾并不想要什么,请皇上和王爷只管尽兴就是。”
  太监和侍卫,正把预先备好的锦鸡放出来,又吹动桦皮哨子,吸引山里的鹿群。不知道是哪一样东西起了作用,树林里缓缓踱出几只老虎来。起先是一只,远远地盯着被鹿哨引来的几只鹿打转,接着又跟出来三只,瞪着虎眼跟人对峙。
  冯妙从马车内向外看去,几只老虎的体型、模样都差不多,凭直觉看,似乎就是昨晚被关在笼子里的那些。她想起小太监的话,心里烦闷不堪,却又忍不住盯着那几只老虎看,手指不自禁地攥紧了车帘。
  那几只老虎果真不怕人,渐渐地收拢了包围。猎虎原比猎鸟雀野兔危险得多,拓跋宏对冯清低声说了几句话,叫她先回侍卫后边去。皇帝身边的近身侍卫,从左右两边同时举起弓箭,向那几只虎瞄准。
  训练有素的侍卫,缓缓拉开弓弦……一箭都还没来得及射出,那几只虎忽然向前跃起,直冲着拓跋宏扑过去。侍卫都分散开了,拓跋宏身边竟然连一个人都没有,千钧一发间,他提起手中的弯刀格挡,同时迅速翻身躲藏在马腹下。
  柔然进贡的骏马,被猛虎瞬间撕扯成血肉模糊的碎片,拓跋宏的右臂上,也被虎爪扑出一道极深的血口,所幸整个人并没有被老虎扑倒。冯妙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的血腥一幕,冲鼻的血腥味,激得她差点呕吐出来。
  那几只猛虎,似乎只对拓跋宏一人有兴趣,一击不中,仍旧团团围住他,把他往悬崖边上逼去,对其他人和猎物都置之不理。

  ☆、140、生死同心(一)

  猛虎隔在拓跋宏身前,侍卫无法靠近,又不敢贸然用箭去射,生怕激怒了野性十足的老虎,直接扑上去撕咬皇帝。
  拓跋宏双眼平直地注视面前最近的一只虎,手指悄无声息地向始平王拓跋勰勾动,示意他丢几只山鸡过来,吸引猛虎的注意力。此时人与虎对峙,只要他露出一丝一毫恐惧神色,立刻就会被猛虎抓住机会,撕扯成碎片。
  始平王拓跋勰叫人捉了几只活鸡活兔过来,远远地丢在老虎脚下。山鸡拍打着翅膀,发出刺耳的叫声。那几只老虎连看也不看一眼,仍旧紧盯着拓跋宏。它们已经逼得如此近,近到拓跋宏可以清晰地看见它们口角边流下的涎水,闻得到它们指爪间的腥骚气味。
  冯妙屏住呼吸,手指缓缓向袖筒里的匕首上摸去。那几只老虎都是用活人喂养过的,已经不吃山鸡野兔了,饿了几天,只想吃人!
  始平王拓跋勰抬手示意身后的侍卫,备好弓箭,猛虎僵硬的脊背,代表着它们已经选定了猎物,随时准备冲上去撕咬。
  猛虎一跃而起,侍卫的箭如飞蝗一般急射而出。皇帝近身侍卫的箭术都极好,只可惜箭从猛虎背后射出,无法命中它们的要害。箭雨飞出的同时,猛虎一起向拓跋宏身上扑去。
  “皇兄!”拓跋勰失声惊呼,不顾侍卫的拼死阻拦,抽出自己的佩刀,直冲上去。
  拓跋宏就地屈身,向后滑了一尺远,避开了第一只老虎。可第二只老虎立刻跟上,铁棍似的尾巴一扫,拓跋宏的弯刀就脱手飞出。他仰面后躺,抬起右臂下意识地一挡,不让猛虎咬住他的喉咙。虎齿入骨的声音,在寂静的山林间异常清晰,半条手臂都被老虎死死咬住,淋漓的血从虎口间滴落。
  皇帝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谁也脱不了干系。侍卫们不敢迟疑,一半人继续搭弓射箭,一半人抽出佩刀,跟在始平王身后冲上去。没人顾得上思索,平时看上去文质瘦弱的皇帝,怎会有如此敏捷的身手。
  拓跋勰手起刀落,砍翻了身前一只老虎,紧追上来的侍卫,毫不犹豫地将那只老虎斩杀。
  就在此时,脚下的积雪层冰,发出一声极轻微的碎裂声,拓跋宏脚下的积雪地面,竟然开始慢慢倾斜。刚才匆忙躲避间,全没注意到,他脚下的冰层已经开始松动碎裂,快要承受不住一人一虎的重量。
  那老虎不知道脚下的情形凶险,只管口上咬得更紧。始平王拓跋勰不敢再上前,却又无法可想,铮铮男儿,眼中竟然浮起一层水汽。右手一侧,还有一只受了伤的老虎,正一步一步踱过来,寻找着可以攻击的机会。
  冯妙跳下马车,即使从没参加过围猎,她也知道眼前的情形十分凶险。始平王拓跋勰听见声响,转身对羽林统领说:“先派人护送几位女眷回去,本王留在这里,无论如何要把皇兄救下来。”
  卢清然等人早已经吓坏了,连看都不敢再看,脚下挪不动步子。只有冯清胆子大些,盯着拓跋宏的方向,脸却也已经吓白了。
  冰层上渐渐出现一条越来越大的裂缝,郑柔嘉已经吓得大哭出来,伏在婢女肩头不住地抽噎。无论是冰层断裂坠下深崖,还是被另一只老虎撕咬,拓跋宏都会命丧于此。始平王拓跋勰心急如焚,却不敢再向前半步。
  那只受伤的老虎舔了舔前爪,再次弓起脊背,做出一个准备前跳的姿势。
  袖筒里匕首的冰凉触感异常清晰,冯妙的心都几乎冻住。如果他死了,如果他死了。。。冯妙不知道,究竟是担忧自己的命运更多,还是担忧那人的性命更多。她匆匆解下斗篷,扔在脚下,向前疾冲数步,忽然俯身扑倒在雪地上,向前滑行,同时把手里的匕首拔去刀鞘,贴着冰面直推出去。
  小巧的匕首在冰雪地面上轻快地滑过,将将经过那只老虎的两只脚爪之间。拓跋宏眼疾手快,用左手一把按住匕首,来不及掉转刀锋,直刺进面前这只老虎的喉咙。老虎扭动身躯,挣扎了几下,终于软软地松开了口。
  另一只老虎低吼一声,如离弦的箭一般向前一跳。拓跋宏反手抽出匕首,迎着扑来的老虎纵身跳起,灵活敏捷地贴在它肚腹下,用冰凉锋利的刀刃,划开了它的肚子。
  人和虎一起,重重地落在地上。
  始平王拓跋勰长长地松了口气,赶忙叫随侍的内监去拿伤药来。冯妙一身狼狈,正想站起来,可手腕、脚腕似乎都挫伤了,一动就钻心刺骨地疼。她只能先坐在地上,用手拢了一把散乱的发。
  身后是一片乱糟糟的声响,有人似乎喜极而泣,高声叫婢女去拿伤药和温水来,又招呼人去搀扶皇上。不远处,拓跋宏的黑色衣衫上,有大团大团的泅湿痕迹,分不清是融化的雪水还是沾染的血迹。
  拓跋宏朗朗地一笑,正向着冯妙走过来,脚下的冰层发出"喀喀"几声连响,迅速倾斜滑落。拓跋宏脚下一个踉跄,也失去控制随着冰雪一起向下跌落。他抄起匕首,迅速向地面上扎去,想要减缓下坠的势头,可那地面上都是终年不化的积雪,平时踩着觉得坚硬,却承受不住任何力道。一旦碎裂开来,一大片都跟着碎成了齑粉。
  冰雪的裂纹,很快就绵延到冯妙脚下,幸好她娇小轻盈,那块冰摇摇欲坠,一时却还没有断裂。尖锐的冰碴勾住了拓跋宏的衣衫一角,吊着他在半空摇来晃去。
  残冰无论如何支撑不住两个人的重量,断裂不过是转眼间的事。拓跋宏看不见冯妙此时的样子,沉着声对她说:“妙儿,你先上去,叫勰弟带人,直接去山崖下面。”
  冯妙微微转头,看见始平王拓跋勰,已经命人拿来了钩索。要是她此时移动,那冰层必定碎裂无疑。她向拓跋勰点头,示意他把钩索一头扔过来。
  听不见回应,拓跋宏似乎隐约猜到她的用意,语气变得严厉:“冯妙!听朕的话!”
  冯妙一言不发,只看着拓跋勰,嘴唇无声而动,示意他快些。始平王拓跋勰抓住钩索一头,把另一头贴着冰面推过来,正好滑到冯妙面前。
  她欠起上身,把自己的衣摆跟拓跋宏的系在一起,再把钩索握在手里。随着她的动作,那块摇摇欲坠的残冰,哗啦啦倾泻下去,如玉碎宫倾时的天地尽灭一般,激起无数莹白的碎屑。
  两人一起急速下坠,山间凛冽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浑身的血液都好像已经冻住一般,手指麻木到失去知觉。冯妙只能要紧牙忍着,她不想死,满心害怕间,她闭上眼睛,回想起阿娘温柔含笑的脸、夙弟纯净如婴儿的眼神,那都是她人生里最甜的蜜糖。即使日日行走在荆棘上,只要有那一滴蜜糖,也就足够了。
  恍惚间,眼前似乎还出现了崇光宫彻夜不熄的灯火,夜色沉沉里的傩仪面具,青草嫩茎编成的蚂蚱……
  来不及细想,钩索忽然被拉直,手腕上一阵剧痛。冯妙睁眼,还没看清周围的情形,身形又开始下坠,那条钩索竟然被生生扯断了。
  幸好这里距离崖底地面已经不算远,两人一前一后跌落在地上,又沿着一段稍微平缓些的斜坡,向下翻滚了几十步远,才终于停住。
  “你怎么就不能好好听话?只会惹麻烦!”拓跋宏坐起来,怒气冲冲地喝问。要不是他的手臂上有伤,动作不便,冯妙几乎认为他会再给自己一个耳光,惩戒她的自作主张。
  她有些委屈地低下头,挫伤的手腕又经过一阵拉扯,疼痛难忍。脱去了御寒的斗篷,她直到此刻才觉出冷来,身上抑制不住地冷战。
  “你……”拓跋宏的腿上并没受伤,站起来走到冯妙身边。冯妙以为他又要发怒,身子向后缩了缩,头垂得更低。怨不得别人,如果她也能像那些莺莺燕燕一样,等他安然脱险时,才露出欢喜担忧的神色,适时地送上体贴和关切,就不会惹怒他了吧。
  正想着,忽然兜头兜脸地被人整个抱住,拓跋宏的声音低低地盘旋在头顶:“你呀,就是又笨又傻。”
  冯妙低头承认,她的确是笨是傻。两个人都不说话,任凭心里激荡着惊涛骇浪,相对时却只是沉默。
  拓跋宏叹了口气:“走吧,找个山洞先躲一阵,等入了夜,还要更冷。”他右手伤着不能动,只用左手把脚边的半截钩索收在怀里。拓跋皇室一向都在白登山围猎,这处山谷地形他还算熟悉。大雪封山时,只能从另外一侧绕进来,最快也要第二天早上了。
  冯妙顺从地任由他拉着,一瘸一拐地进了附近一处山洞。荒山野岭,她从没经历过,反倒不如这个经常出城围猎的少年天子熟悉。
  拓跋宏随身带着火石,捡些干柴生了堆火。冯妙靠近火堆,想把湿冷的衣裳和鞋子烤干。拓跋宏倚靠在墙壁上,“嗤”地笑了一声,倒像在看什么笑话似的。
  冯妙横了他一眼,小声说:“笑什么啊?”反正现在离平城皇宫远着呢,谁怕他?
  拓跋宏既不恼也不答话,就那么侧着头看着,嘴角微微翘起,样子竟然跟冯诞看歌姬舞娘时有些相像。
  冯妙脸上一热,只管烤自己的火,可是很快,她就知道拓跋宏在笑什么了。

  ☆、141、生死同心(二)

  从前在宫里,要是被雨雪沾湿了衣服,一回宫就会先换下来,再拿去慢慢洗净晾干。眼下却没有衣裳可换,冯妙也实在是冻坏了,一时只顾着烤火,忘了要先把身上、鞋上的冰雪碎屑仔细拍掉。
  冰雪遇热,还没干反倒先变成了水,锦缎鞋面很快就湿透了,凉得透骨。冯妙身上本已经冷得麻木了,鞋子上湿冷的凉气传上来,激得她瑟瑟发抖。
  拓跋宏此时才慢悠悠地说:“我刚才在笑,今晚你一定会对我投怀送抱。”
  冯妙耐不住冷,原本正要把潮湿的鞋子稍稍解开一点,听见他这么说,既尴尬又恼怒,停了手抱着膝坐在火堆边,红着脸小声说了一句:“想得美……”
  拓跋宏又是一声轻笑,左手臂一伸,握住了冯妙的脚踝,脱去了她的鞋子。冯妙大窘,用力想要挣脱,却被他牢牢捏住脚踝警告:“穿着湿鞋子过夜,明早一定会生病,我自己都还不知道能不能走得出去,更没有可能照顾你了。”
  冯妙知道他说的并非夸张,老老实实地让他把另外一只鞋子也脱去了。拓跋宏把她的鞋子支在火堆旁边,手仍然握着她的足腕不松开,映着火光笑吟吟地念道:“新罗绣行缠,足趺如春妍;他人不言好,独我知可怜。”
  那是乐府诗里形容女子的脚纤巧玲珑的句子,冯妙听了,脸登时越发红了,脚上用力狠狠一踢,正踢在他胸口。力道不大,拓跋宏却闷哼一声,松开了手。
  冯妙涨红着脸躲到一边,拓跋宏却好像心情颇好,不再捉弄她,用左手拿着匕首,把右臂上的衣袖一点点割开,再小心地清理破碎的伤口。他的左手几乎跟右手一样灵活,可一只手来做这些事情,毕竟没有那么方便,还要时不时地低下头去,用牙齿咬住袖口残破的布条,配合着左手把伤口扎住。
  被老虎撕咬过的手臂血肉模糊,冯妙只看了一眼,就想象得出那种疼痛。可拓跋宏却神色如常,就像是在雕凿一块木料,或是修补一件兵器,只在剜去一处撕咬得溃烂的血肉时,微微吸了口气,接着又笑着戏谑:“这老虎几天没喂了,使这么大力来咬……”
  冯妙本想狠下心不理他,可山洞一共就那么大,眼角总会不经意地看见他。跳跃的火堆,把他的影子投映在洞壁上,拉扯得十分高大,却也异常孤寂。他何尝不像一只林中之王?独自战斗,独自舔舐伤口。
  拓跋宏从衣摆上割下一段布条,想要裹住伤口,可一只手绕了几次,都没能绕成一圈。当他第五次尝试着把那段布条缠上右臂时,一双纤细莹润的手,压在了他的手臂上。
  冯妙用自己衣衫上干净的部分,帮他擦拭伤口,小心地除去虎牙撕扯破碎的部分,最后用布一圈圈裹住。可那伤口太深,不住地流血,很快就染湿了一整块布料。冯妙解下袖口处串着的一小截束带,帮他扎住手臂上方止血。
  她的发髻已经在翻滚坠落中完全散开了,乌黑青丝如瀑布一样直泻而下,遮住了她半边脸颊,只露出一段细腻洁白的下颔。
  拓跋宏一瞬不瞬地盯着她看,忽然抬起完好的那只手,抓住她一缕发丝,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