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如意狼君-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喜宝委屈,都快要哭了,愣是忍着没哭,只哑着嗓子道:“喜宝想娘了。”
    “傻丫头。”殷秋娘心里酸酸的,也抱住了女儿,“喜宝大了,总是要离开娘的,现在只离开一天就这样,以后若是嫁了人可怎么好?”
    “才不嫁人呢!”喜宝还当真了,急道,“就不嫁人,一辈子嫁不出去只陪着娘才好呢。”
    “休得胡说八道!”殷秋娘气得都笑了,“咱们宝儿可是爹娘的心头肉,你爹虽然不在了,可娘必然不能再委屈了你。”顿了一下,问女儿,“宝儿,觉得你二柱哥哥人怎样?”
    喜宝很乖,也没有真正理解娘的意思,于是想了下就说:“二柱哥哥人很好,就是话不多。秦妈妈也好,他们都好。”
    殷秋娘笑了,心想,女儿到底还是什么都不懂的,只得作罢。也想着,女儿还小,等再过两年谈这事儿也不迟。
    秦妈妈撩了帘子,手上提着一壶茶进来,笑说:“母女俩都说些什么悄悄话呢?”将茶壶放在桌子上,对喜宝说,“来,天气冷,给你娘倒杯茶喝。”
    喜宝很乖地应着就去了,给娘一杯,给秦妈妈一杯,最后给自己也倒了一杯,然后静静坐在了殷秋娘身边。
    秦妈妈看了喜宝一眼,对殷秋娘说:“妹子,喜宝这丫头可真是个乖巧的,懂事听话得很。”
    殷秋娘笑得浅浅的:“这些日子,叫大姐操心了。喜宝这孩子虽然乖巧,可有的时候也磨人得很,大姐跟她都在江府里做事儿,可得替妹子管教管教。”
    秦妈妈见说到正题上了,眼睛亮了亮,方道:“我左不过是做些粗活的,喜宝识字,可是成日跟小姐们一块处的,左右也不能碰到一处去。江府现如今未出阁的也就七、八、九三位小姐,都是大家闺秀,有涵养得很,妹子放心。”
    殷秋娘笑着点了点头:“也是,是喜宝这孩子有福气。小的时候就有算命先生给喜宝算过命,说是会过几年苦日子,但会苦尽甘来的,一切,也都会好起来的。”
    秦妈妈道:“是啊,跟着江府小姐们一块处,还能多读些书呢。妹子,我是这样想的,倒不如叫喜宝直接住在江府得了,每天来回地跑,我瞧着都心疼。”
    喜宝端着热茶的手紧了紧,她还没跟秦妈妈说过江璟熙不让她再回家的事情呢,秦妈妈怎么知晓的?
    “这……”殷秋娘有些犹豫,她如何不心疼女儿?只是,这样不回家好吗?
    喜宝手心里全是汗水,漆黑乌亮的眸子一直盯着娘亲的脸色瞧,她就怕娘不同意,于是紧张得一张小脸通红通红的。
    秦妈妈握住殷秋娘的手,叹了口气道:“这么大冷的冬天,她还风里来雪里去地来回跑,你瞧她的脸颊跟手,冻得都快烂掉了。”撇开别的不说,她倒是真的可怜喜宝的,“你不心疼,我可心疼,这孩子越懂事就越讨人怜。”
    殷秋娘极力忍着没哭,可她心里实在太苦。她拼死拼活地熬着身子培养着张天佑,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到头来,还害得喜宝什么都没有。
    “也好。”殷秋娘声音有些颤抖,可还是忍着不落泪,“左右有大姐你给照看着,我也放心。”又对喜宝说,“你要乖乖地听话,虽然江家小姐们好相处,但你也得守着本分,能跟着多识些字也是好的。”
    喜宝小鸡啄米似的使劲点头:“娘放心,我会乖乖听话的。”
    秦妈妈瞧着喜宝这毫不犹豫的态度,心里对自己的猜测也更肯定了几分,怕是江家六少真是瞧上了她。
    第二日一早,江璟熙是在头痛中醒来的,他只觉得头疼欲裂,于是迷迷糊糊地哼了声。
    外间浣纱听见了,问道:“六少,可是醒了?”边说边朝里屋走来,撩开床帘,见江璟熙闭着眼睛坐在床上,她朝外唤道,“茗茶,品萱,进来伺候六少更衣吧。”
    站在外面的两人应了声,然后一人捧着盆一人端着漱口水就进来了。
    茗茶跟品萱两人今年都十六岁,是浣纱一手带出来的,行事也都颇为稳重,甚得四夫人器重。
    浣纱年岁大了,也是到了该放出去的时候,所以她早两年便开始带着茗茶跟品萱两个。
    现在六少爷身边,除了浣纱,便就属茗茶跟品萱有些身份。
    江璟熙虽然酒喝多了头疼,但意识还是清醒的,他朝两位丫鬟摆了摆手,问道:“喜宝呢?”
    茗茶跟品萱两个对望一眼,然后心照不宣地决定不做声,就装作没听见。
    江璟熙倒也没放心上,眼瞧着两个丫鬟要过来给他穿衣了,他又想到昨晚何君傲说他跟丫鬟如何如何的事情,便挥手道:“我自己有手有脚,不必你们伺候着穿衣,你们出去,我自己来。”
    浣纱闻声进来,给茗茶跟品萱两个使眼色叫她们出去,然后自己过来伺候。
    “我是想着自己迟早是要走的,所以才叫她们两个试着伺候六少,六少若是不喜欢她们,何不早早打发了再选好的?”浣纱这话是帮着茗茶跟品萱指责六少的,但也知道分寸,“你一早醒来就找喜宝,叫这些日日伺候着你的怎不寒心……”
    江璟熙昨夜确实喝多了,此时还是懵懵的,听浣纱又提了喜宝,哑着嗓子问:“她人呢?还没回来?”蹙着浓眉,有些不高兴,声音沙沙地说,“这丫头皮痒了,竟这么不识抬举!”
    浣纱替江璟熙穿戴好,望了他一眼,方说:“怎么没回来?你昨夜喝醉了是被人抬着回府的,这事儿叫老爷夫人知道了,现下喜宝被拿去问话了。”
    江璟熙听了一愣,也不多说,抬腿便朝外去。

 第十三章
    屋子里暖和倒不觉着什么,走到屋外才发觉,这天气是越发冷了。
    昨儿个刚刚下完一场大雪,今儿一大早竟是又飘起鹅毛大雪来。
    江璟熙刚一撩开门帘,便被扑面而来的风雪迷住了眼,但他也只是稍稍顿了一顿,并未停住脚下步子。
    浣纱抄着件银色大氅小跑了出来,一边跑一边急切唤道:“小祖宗,你可加件衣裳吧,将你给冻着了,我们有几条命够偿?”追到江璟熙,给他披上,系好,瞪他一眼,“横竖你是主子,我们是丫鬟,我们的命是不值钱的。”
    江璟熙头还晕着,嗓子也有些哑,闻言挑眉问浣纱:“这话是怎么说的?”见浣纱似是有些生气,他到底是看重她几分的,便放轻了声音道,“可还是因着我昨日醉酒之事,太太责罚你们了?”
    浣纱摇了摇头,叹道:“如今六爷是有功名伴身的人,老太爷老爷、老太太跟太太,可都更加看重六爷了。别说是晚归醉酒这样的荒唐事情,如今怕是连一日三餐吃的什么,都得讲究。六爷,您可安下心来读书吧,来年中了进士当了官,也好给太太争气。”
    虽然江家老太爷江延现居太师一职,但子辈却无走科举当官的,也就两个嫡子三爷四爷用钱捐了个官。到了孙辈这里,老四不是个爱读书的,老六原也不是,但好歹老六实在争气再加运气也好,弱冠之年便中了举人。
    江家孙辈这一代,终于得了个出息的人了,怎能不重视?恨不得天天人参燕窝地圈养着,最好养出个状元才好呢。
    只是江璟熙似乎有些承受不住这样的压力,他原就不是个实打实爱读书的人,不过临场发挥好罢了。
    “好了,我也知道了,昨日那样的事情也再不会发生。”他颇为不耐烦,正了正身子,瞥了浣纱一眼道,“外面风雪大,你且先回屋呆着去吧,我去太太那里请安。”
    浣纱提醒道:“太太如今已是知道喜宝的身份,你且去救救她吧,那丫头可怜劲儿的,着实讨怜。”
    江璟熙大步往自己父母院子去,才一撩帘进屋子,便见喜宝跪在地上。他脚步微微滞住,抬眸去瞧,见四嫂也在,似乎母亲大人的脸色不好。
    “孩儿给母亲大人请安。”江璟熙微微弯身向四夫人行完礼,又朝四奶奶姜氏打招呼,“四嫂也在。”
    四奶奶身子微微丰润,圆脸盘子,长得不多漂亮,但胜在皮肤白皙。
    四奶奶站起身子,朝着江璟熙浅浅笑道:“六弟来了,太太刚刚还提到你的,这说着话的功夫你就过来了。”
    江璟熙瞥了眼静静跪在地上的喜宝,清了下嗓子说:“母亲,昨日之事,只是孩儿一人的错,怪不得我的丫鬟。母亲罚也罚了,不若就放她跟儿子回去吧,儿子也好早些收拾收拾去书院。”
    “我且问你!”四夫人拍了下桌案,肃容道,“这个丫头可是你私自买的?我刚刚问了你四嫂,她不知这事情。”
    四奶奶立即陪着笑脸,说道:“太太也别生气,左不过是买一个丫鬟而已,这点银子我们江府还是出得起的。”又问江璟熙,“六弟买这丫鬟花了多少银子?你且告诉我,我回去将银子送去你院子。”
    江璟熙不说话,喜宝却是抬着眼皮子望了他好几眼。她眼珠子使劲转来转去,因为她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来,她卖身,好像还没得过卖身的银子,六少只说每个月给她二两银子工钱,却只字未提卖身钱。
    这样一想,喜宝觉得自己亏了,于是小心翼翼凑上去说:“我卖身给六少爷,他都没给我银子。”江璟熙立即瞪了她一眼,她才吐了吐舌头又蔫了回去。
    江璟熙对着四奶奶道:“四嫂,买这个丫头是我私人的事情,就不动公家银子了。”又说,“四嫂也替我给四哥问好,就说,我以后的事情就不必烦他操心了。他以后只管好他的事情便可,少打我院子里人的主意。”
    “璟熙!”四夫人怒道,“怎么跟你四嫂说话的!”
    四奶奶哂笑道:“太太,一早便赶了过来,还未前去给老太太跟三太太请安,我这就先过去了。六弟这边书院里需要用得上银子的地方,且差人去命我一声,我会着人送了银子过来。”
    四夫人缓了缓语气,对着四奶奶道:“那你先回去吧,横竖也不会有什么事情,左不过一些琐事。”
    四奶奶的丫鬟鸣翠立即扶着四奶奶起身,四奶奶朝着四夫人微微施了礼,方离去。
    刚走出院子门口,鸣翠便说:“奶奶,您好歹也是老太太的孙侄女,又是六爷的嫂子,这六爷对您也太不尊重了些。”
    四奶奶轻哼一声道:“老六倒是也有骄傲的本钱,眼瞧着江家一日不如一日了,他倒是成了救命稻草。只不过,到底是骡子是马,也得明年春天才能知道。一次运气不算什么,次次运气好才叫本事呢。”
    鸣翠笑点头应和着:“奶奶说得是,总之您是嫡长孙媳,又得老太太欢心。如今这家也是您在当,就算将来有了六奶奶,横竖也夺不了您的权,且叫他们得意些日子去吧。”
    四奶奶瞥眼瞧了鸣翠一眼,深深叹了口气,倒是没再说话。
    屋内四夫人见四奶奶走了之后,这才命人去给江璟熙备上早餐,又瞥了喜宝一眼,冷声道:“起来吧,伺候着少爷用餐。”
    喜宝乖乖站起来,赶紧站在桌子旁边伺候着。
    用完餐,四夫人又对着江璟熙千叮咛万嘱咐,左不过就是那些劝他在书院好好念书的事情。劝他一定要考取功名出人头地,这些话,江璟熙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
    喜宝倒是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回着话:“夫人放心,我是少爷的丫头,会好好照顾着少爷的。”
    四夫人叹道:“你才多大的一个丫头,又不是生来就当丫鬟的,懂些什么!”又劝说儿子,“要不还是带着茗茶,或者品萱也行,她俩虽然比不得浣纱,可也是伺候你这么多年的了。”
    江璟熙摆摆手,道:“母亲,儿子如今也大了,不能总是需要丫鬟照顾。再说,带着喜宝,是让她做我的书童的。您瞧见谁去书院念书还带丫鬟的?没的叫人笑话。”又保证,“知道娘记挂儿子仕途,儿子自当努力,来年定是考取功名,光耀门楣。”
    四夫人含着泪花点头:“我儿到底是长大了,你且去吧,外面不比家里,什么事都留着点心。你出息了,你妹妹将来也跟着沾光,你做了大官,将来她的选择也多些。”
    一提到自己这个嫡妹,江璟熙头有些痛,因为这个妹妹实在难缠。好吃懒做长得一身肉不说,还小心眼,爱耍小姐脾气。
    “娘,您平日也别总是惯着九妹,惯得她一身坏脾气!”江璟熙蹙蹙眉,说完朝着母亲行了一礼,拉着喜宝就走。
    好巧不巧的,就在门口撞到了江九妹。
    江九妹穿着一身崭新的花袄子,由丫鬟扶着,气喘吁吁地走来,见到江璟熙眼睛一亮。
    “六哥,你在刚好,快看看我这件新做的衣裳好不好看?”她一脸喜色,左右转着圈儿,穿得像只花蝴蝶,偏偏长得笨重,脚下一个没留神,就狠狠摔倒了,然后大口一张,“哇!”
    江璟熙见情况不妙,抓着喜宝就逃也似的跑了。这江九妹见哥哥竟然就这么跑了,哭得更凶起来,大有气吞山河排山倒海之势。
    喜宝人小腿短,跑不过江璟熙,只能拼命挥着两条小短腿低头使劲迈,跟只小兔子似的。
    江璟熙猛然停住了,喜宝没注意,就磕磕碰碰地撞在了他身上。
    喜宝揉了揉小脑袋瓜子,说:“刚刚小姐在叫您,您还跑了,她就哭了。”
    喜宝看起来很乖很听话,模样长得也甚是清爽,尤其是跟九妹有了个鲜明对比,江璟熙就更喜欢喜宝了。他心里也暗暗想,如果自己九妹能这么听话,他必是会很疼九妹。
    “哦,你不要理她,她打小就这样,就爱哭鼻子。”江璟熙见这边雪有些深,一边说一边看着脚下的路,可雪太深了,竟然没过他的膝盖。
    不过他个高腿长,倒没什么,只是喜宝……他回头去瞧喜宝,只见她半个身子都没在雪中,可怜兮兮,怎么爬都爬不出来。
    白色雪花落在她如玉般的脸上,淋在她长长卷卷的睫毛上,再配着一身杏黄色的袄子,小丫头这样看起来倒是又好看了几分。
    江璟熙感慨,深深叹了口气,有一种妹妹叫做别人家的妹妹……为什么自己妹妹就是那副讨人厌的德行呢?
    他有些懊恼地走过去将喜宝从雪里拎了出来,见她衣裳还是又短又小又旧还打着补丁,他皱眉:“你就没有像样一点的衣裳?”
    喜宝扭扭捏捏地道:“二柱哥哥给我买了一身漂亮衣裳,我留着过年穿。”想到新衣裳,她眼睛都是亮的,“新衣裳可漂亮了,我喜欢得很。”
    江璟熙一巴掌拍她脑袋上:“出息!一件衣裳而已,你要是喜欢,本少爷也可以赏你几件。走吧……”
    回了院子,浣纱已经将一切打理好,棉被跟换洗的衣裳、还有一些日常用品都分门别类地打了包裹。
    “你回来正好,瞧瞧看还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浣纱自己也细细检查着,手指点来点去,“我看也差不多了,总之这次去也没多长时间,再说你是去念书的,带的东西太多反而不好。”
    江璟熙脱了狐皮大氅,瞥了眼:“就这样吧,带得多了也无用,横竖是出不来的。哦对了,你给喜宝换上书童的妆扮,另外,再带两套换洗衣裳。”见浣纱已是应着去找,他又说,“你小时候穿的衣裳可还有留着的?”
    浣纱看了喜宝一眼,摇头道:“我的一些衣服,一旦小了,都是带回去给妹妹们穿了。不过,前些日子刚刚做的一件袄子还在,倒是可以改小了给喜宝。”
    江璟熙挥手说:“那算了,何必费那事儿。”说着长腿一迈,套着大氅又出去。
    回来的时候,他手上多了两套漂亮的衣裳,无论做工还是布料,都是上好的。
    浣纱道:“这好似是九小姐的衣裳,六少拿了她的衣裳,就不怕她哭闹?”
    喜宝预感这衣裳怕是要给自己的,小手直挥:“我不能要。”
    江璟熙白了喜宝一眼,对浣纱道:“她长得快,这衣裳早就穿不上了。再说,她衣裳多着呢,哪还瞧得上这些过了气的花样?放那边也是浪费。”又叮嘱,“千万别叫她知道!”
    浣纱笑着点头:“我知道的。”说着叹息道,“六爷对喜宝这丫头,倒是越发好了。也好,这样我就放心了,这丫头瞧着就讨喜讨怜。”
    江璟熙望了浣纱一眼,抿了抿唇,到底是没说什么。

 第十四章
    江璟熙是用了午饭才出发的,出发前还特地去老太太那里,给老人家请了安。
    老人家如今已近古稀之年,身子不大好,见着六孙子来了,强打起精神、拽着他好一通说。
    她嘴里念叨着阿弥陀佛,说到底还是老四的儿子小六儿出息,年纪轻轻就中了举人,改明儿一定要去寺庙里烧香还愿去。顺便再请个愿,请菩萨保佑小六儿来年高中状元。
    家里终是出了一个走科举的了,走科举当官的好啊,不用花钱买官,省银子不说,这含金量还高,且得皇上器重。那宫里的江妃多了个出息的兄弟也能长些脸不是,往后这宫里宫外的相互照应着,江家必是会百年不衰。
    江璟熙觉得莫名其妙,他中举明明就是因着自己奋发努力的缘故,何必要烧香谢佛?不过他也算是孝子孝孙,老人家说,他便就听着,及是恭敬。后来老人家说得自己都觉得乏了,方肯放人。
    回了院子,江璟熙便见着了书童装扮的喜宝,他第一眼差点没认出来。
    喜宝身着整洁干净的书童装束,头发左右对半分,简单地盘绕起来,用布包着。喜宝本就长得娇俏水灵,再加上浣纱的梳头功夫好,此番又换了新衣裳,怎么看怎么是一个俊美小少年。
    江璟熙很满意,对着浣纱点头道:“经你这样一打扮,还真瞧不出来是个女孩儿,不错。”去一旁用热水洗了手,又去内室换了身衣裳,方带着喜宝离去。
    外面大雪飞扬,呵气成冰,天气十分严寒。马车车内却暖和得紧,还熏着香,淡淡的味道,好闻极了。
    江璟熙装模作样地在看书,喜宝则于一旁,小心翼翼侍候着。
    喜宝静静坐着,不敢有大动作,也不敢制造出杂音来扰了少爷清静。她见少爷并不搭理她,有些无聊,刚好肚子也饿了,便从怀里摸出半块烧饼来吃。
    烧饼是早上二柱哥哥给买的,她怕来不及,只吃了半块,另半块一直在怀里揣着。上午的时候不得空,没时间吃,眼下终于有点时间吃东西了。
    她肿得像馒头似的两只小手紧紧抓着烧饼,一边啃一边滚动着眼珠子,仔细瞧着少爷脸色。见少爷没说什么,她便放心地吃了起来,吃完后有些口渴了,她眼巴巴地瞧着一旁的水壶,足足瞧了好一会儿。
    喜宝看了眼江璟熙,见他神态悠闲,终于鼓足勇气,小声问:“少爷,我可以喝点你的水吗?”
    江璟熙抬着眼皮子瞧她一眼,复又将目光回到书上,淡淡说:“可以。”见喜宝立即开心地去倒水,他咳了声,又道,“不过,得十文钱一杯。”喜宝吓得赶紧将手缩了回来。
    十文钱一杯的水,她可喝不起。算了,还是渴着吧。能省一文是一文,省点钱下来给娘买药。她眼下最缺的就是钱了,若非如此,她也不会那般自甘堕落地卖身为奴。
    喜宝想到上午四奶奶说的话,方又想了起来,六少似乎还欠她一笔钱呢。
    她清了清嗓子:“少爷,您还没给我卖身的银子呢,四奶奶说是应该有的。”她声音小的像蚊子在叫,到底是底气不足,也有些害怕。
    听着喜宝竟然敢拿着四嫂的话来跟他算账了,江璟熙将书一合,抖着大长腿,故意说:“什么卖身的银子!你哪来卖身的银子?”说着便从怀里掏出喜宝的那张卖身契,用手指弹了弹,送到她跟前,“可仔细瞧清楚了,上面说了有给你卖身银子了吗?”
    喜宝还真将眼睛睁得圆圆的,凑过去,一字不落地又瞧了一遍,果然没有呢。
    喜宝还是不死心:“可是四奶奶说应该有的……”
    江璟熙最讨厌旁人拿着老四的话顶撞他,老四媳妇的话也不行,因此便没了好气道:“别老是四奶奶长四奶奶短的,你要是那么喜欢老四,不如我将你送给他得了。瞧他也挺喜欢你的,跟了他,说不定还能混个姨娘当当。”
    喜宝一听,急了,立即甩着小脑袋瓜子直摇:“我不给旁人当丫鬟的,我只给六少当丫鬟!我不要卖身银子了,我不要了。”
    江璟熙心里爽得很,不过脸还是沉着,继续说:“我们江府的丫头,一个月只有一两银子,只有小姐才有二两银子的份例。我给你二两,算是瞧得起你了,你倒还跟我算起账来!”
    喜宝懂得感恩,立即趁机表明态度:“我一定好好侍候少爷。”然后心里细细算着,她卖身三月,比旁人多得三两,这样一来,那她也就值个三两银子。
    原来自己只值三两,不怎么值钱呢!喜宝有些懊恼。娘往后肯定很需要银子,那她就算将自己再卖了,怕是也凑不足数,所以,还是跟着少爷好好混吧。
    一定不能惹他生气,一定要顺着他。
    喜宝也看出来了,这江六少喜欢有人拍他马屁捧着他,便开始夸他:“早上的时候也听府上人说了,说六少人聪明有前途,待下人也好……”其实没人这么说,喜宝扯谎脸有些红,闷着头继续,“书上说过,‘良禽择木而栖’,六少是那棵好的大树,我就跟着六少爷。”
    江璟熙那个虚荣心是蹭蹭蹭直长,瞧着喜宝,越发觉得她乖巧懂事了。
    他伸手去拍了拍她的小脑袋瓜子,放低了声音道:“记得你说过你娘病了?看你也算个有孝心的,这样吧,以后好好侍候着小爷,将小爷我侍候得舒服了,少不了你的好处,明白了吗?”见她乖乖点头,江璟熙又道,“比如,给小爷我捶背就赏你十文。我深夜读书你得一旁候着研磨,陪着我熬夜,赏你二十文。还有,每晚要打热水也爷洗脚,伺候得舒服了,就赏你……嗯,五十文。”
    喜宝一样样都记在了心里,然后问:“为什么洗脚给的多呢?”
    江璟熙哈哈大笑:“……”
    喜宝心里暗暗揣摩,最后得出答案:“是因为少爷的脚很臭吗?”
    江璟熙抡起一巴掌就拍喜宝后脑勺上:“敢对本少大不敬,先扣你五文钱再说!”喜宝恨不得咬断自己舌根。
    聚贤书院在城外的钟磬山,书院坐落在钟磬山的半山腰,山顶上还有一座寺庙,叫做清辉寺。
    京城四周大小寺庙虽不少,可清辉寺已有数百年历史,堪称天下第一大寺。
    听说当年□□皇帝打江山时造了不少孽,后来天下太平了他便开始做噩梦睡不着觉,后经人提醒,便找人代他剃发出家。如今那替□□皇帝出家的人还在寺庙里住着,当今皇上每年去寺里祭祖或者求雨祈福的时候,也得特地抽空去见见那老和尚。
    马车绕着蜿蜒的山道一路颠簸,等到达聚贤书院时,天色已经擦黑了。
    外面的雪还在下,江璟熙撩开车帘对车夫说:“别停在这里,直接进去吧。”
    那车夫有些为难:“少爷,您瞧见没,那门前立着两个和尚,不给进去呢。”
    江璟熙自然瞧见了,皱眉:“书院里怎么会有和尚……莫不是出了什么事情了?”要知道,这清辉寺跟聚贤书院虽然一个山头住着,可向来是没有什么亲密来往的。
    那边站在门前的小和尚也瞧见江璟熙了,立即走了过来,对着江璟熙道:“阿弥陀佛,这位施主,还请下车吧。”
    江璟熙跳下马车,问道:“你们什么人,来这里做什么?”
    小和尚说:“贫僧清辉寺亦了,是跟着绝空师叔来的,绝空师叔如今是贵院纪律课的老师。”
    江璟熙并不知道这绝空什么来头,也不知道书院在搞什么名堂,他是来念书的倒也不想惹事,挥手道:“算了吧……”对着车夫说,“你来回跑几趟,将行礼都送到小爷房里去。”
    车夫自是应着,喜宝想赚银子,立即凑过来:“少爷,我也帮你搬行礼。”
    江璟熙眯了下眼睛,捏了下她的脸,哂笑道:“想挣银子?那好啊!”指了指旁边几个装着换洗衣裳以及被褥的大包袱,“这些你背着吧。”
    喜宝得令,立即将包袱都往身上扛,她年岁不大身形也小,几个包袱扛在肩上、背在背上后,便就只能瞧见她的两条小短腿。
    是以,已经一天没吃一口饭没喝一滴水,此时还被罚单脚站在雪里,已经严重体力不支的何君傲瞧见了,吓了一跳。妈呀,包袱成精自己跑出来了!
    江璟熙朝着何君傲走来,见他一脸菜色,缺德地捂嘴一笑,然后踹他一脚:“德行!昨晚将我灌醉害我回去被骂,没想到你也没逃过!自作孽不可活!”见他精神不太好,便问,“梁兄呢?怎么没被罚?”
    何君傲耷拉着脑袋,叹气道:“梁兄学问那么好,他怎么会受罚?”左右瞧了瞧,压低声音,“江兄,别怪我没提醒你,书院里来了一个变态和尚,装门想法子惩罚学生。你在家这些日子怕是心都玩野了吧?别磨蹭了,赶紧回去熬夜看书去吧,省得明日被罚。”然后伸手指了指另一角。
    江璟熙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随即一愣,那边墙根底下站了一排人。
    回了房间,喜宝整理床铺,江璟熙则偷偷跑出去打探行情去了。
    原来这绝空是朝廷派来的人,虽然只是个和尚,可靠山大,难怪连当朝何太傅之孙何君傲都敢罚!
    江璟熙打探完立即钻回房里,然后疯了似的开始各种找书,将喜宝刚刚收拾好的东西又弄乱了。
    他急着找书的样子,就像是野猪在拱白菜,猴急猴急的。
    喜宝见他将书弄得满屋子都是,好意问道:“少爷在找什么书?我帮您找。”
    江璟熙黑着脸转头:“我那本《礼记》呢?”
    东西是喜宝收拾整理的,她自然知道在哪儿,见少爷在找《礼记》,她从另外一个地方找了出来,递给他。
    江璟熙拍胸脯,脸色稍稍好转:“吓死我了,还以为没带呢。”伸手弹了弹上面的灰,“没了这书,明儿的早饭就别想吃了。”看着喜宝,“刚刚出去打听了,明儿就考这书上的内容,你晚上得陪着我一起看。”
    一边说一边将自己头发散了下来,又找了根绳子来,将头发扎着系在房梁上。
    喜宝明白了,立即去找剪刀,然后蹲在江璟熙跟前,静静地守着他,不说话。
    江璟熙正在闭着眼睛皱着眉头苦逼地背书,一篇背完一睁眼,见喜宝举着剪刀瞪着他。
    他莫名其妙,不耐烦道:“拿着它做什么?”
    喜宝一脸认真的样子:“守着少爷看书。”心里想的是,少爷自己头悬梁,她呆会儿要帮他锥刺股。

 第十五章
    其实江璟熙没有多大的学问,而对那些四书五经、经史子集研究得也不够透彻。不过,好在他脑袋瓜子聪明,强记能力也强,当初会试前死记硬背了数月,也能勉强中个举。
    中了举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