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宠重生芯妃-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那么一刻,薛锦绣因为情绪有点儿小失落而晃了一下神。

    回过神来时,薛锦绣已经在周信怀里。

    “作战还能走神?”周信轻声却有力的说了一句。听着像责怪,但却饱含浓浓的关心意味。

    那位公子哥儿瞧着眼看到手的美人成了别人的怀中人,上前就骂到:“哪里来的野杂种,敢管老子的事。”

    闻此一言,周信才将薛锦绣放到地上,说道:“在承周,强抢民女可不是小罪!”

    那位公子哥儿冷笑了两声,“制定承周律令的就是老子的爹,你说老子有没有罪?”

    在一旁的百姓,摆了摆手小声提醒周信说道:“这位壮士,这人惹不起啊!惹不起。”

    “老伯别怕。他就是当朝大官之子,我也信公道自在人心”,周信出言安慰。

    听到周信这话,那位公子哥儿不服气的说道:“老子表兄是当今三殿下周信,你惹得起吗?”,那公子哥说着,还不忘上前推搡周信两下。

    听到来人报上了自己的名讳,周信面上微微抽搐了一下,问道:“你姓沈?”

    那公子哥儿一位周信怕了他,趾高气昂的说道:“怎么?怕了?老子不但能告诉你我姓沈,还能告诉你我大名!”

    周信没出声,等着来人报上自己的大名。

    “爷爷我叫沈梓赋”,公子哥儿高声说道。

    听到这人报上了自己的大名,薛锦绣顿时起了捉弄之心,对着周信屈膝一拜,温柔说道:“臣女多谢三殿下救命之恩。”

    周信岂不看不出薛锦绣是在故意挤兑他这位表弟,十分配合的拱手一揖,说道:“区区小事,锦绣郡主不必挂怀。”

    周围的百姓听见这两人的对话,一个个儿的赶紧跪下给这两人磕头。沈梓赋看到这些人都跪下了已经十分慌张,但面上还是故作镇定的说道:“冒充皇族可是死罪,你、你们俩就不怕爷把你们抓去报官!”

    周信着实是不想打击他这位表弟,但话说道这个份儿上。周信觉得不教训教训这个纨绔子弟委实不像是一个做兄长该做的。

    想到这儿,周信从怀里掏出自己的令牌递到沈梓赋面前,“看清楚了。”

    沈梓赋虽说大字不识得几个,但好歹也是沈家的人,这牌子打眼一看就知道是个有背景的人。看到这儿,沈梓赋赶紧跪在地上,冲着周信磕头,“三哥恕罪!三哥恕罪!”周围的家丁。护卫见自己的主子跪下了,也都跟着跪在了地上讨饶。

    “你到处打着我的名声作恶这一点,我们可以私了。但锦绣郡主这桩事情,你还是去与圣上说吧”,周信言罢,带着薛锦绣离开了现场。

    一路上,薛锦绣异常沉默,一点都不想往日里那个俏皮的丫头。

    “被沈梓赋吓到了?”周信问道。

    薛锦绣摇了摇头,语气里带着点儿小委屈的说道:“就是觉得你们这儿的人与我们那儿不一样。”

    周信好奇发问:“你们哪儿的人怎么个活法?”

    “我们哪儿的民风很淳朴,勾心斗角的事儿不常见”,薛锦绣说完后,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我们哪儿强抢民女这种事也很少见。”

    周信点了点头。青州那边民风好是朝堂上下有目共睹的。也因此,高宗允许长清候在青州实行自治。

    这样的荣宠是承周的头一份儿。地方自治不仅可以免贡免税,就连法律也有一定的自治权利。

    “你们那边儿还有什么习俗?”周信问道。

    薛锦绣想了想,“父君还推行了新的姻缘法,男子一生只能娶一位妻子,不可以有妾室。”

    这一点周信也是略有耳闻。长清候自从推出这部法律后,以身作则,自己后院的妾室全都放回本家,还为她们寻了婆家。

    “你是不是觉得身上流着沈家血脉的没什么好人?”周信突然问道。

    薛锦绣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说句你不爱听的,我觉得你母妃甚是难缠,你那个表弟也不是好人,但你不一样”,说道最后薛锦绣的脸有点发红。

    “沈氏原本也都是忠君报国的大族,但因为人多,一代一代传下来就什么人都有了”,周信说道。

    薛锦绣没吱声,周信接着说道:“我母妃原本也是一心伺候我父君的,但我父君不喜欢我母妃。久而久之,我母妃才养成了这样暴戾的脾性”,周信笑了笑,“至于我那个表弟,我也是头一回见他。”

    “那你呢?”薛锦绣问道。

    周信笑了笑,“我什么?”

    “你的故事”,薛锦绣说道。

    周信叹了口气,“我小时候就被送到军营里。不像大哥一样做事考虑周到,也不似太子一般温文尔雅,更不像老四一样,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薛锦绣听到周信把自己贬得一无是处,有点心疼,很久没说话。

    “你呢?”周信突然问道。

    薛锦绣笑了笑,“我母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离世了,我是被二姨娘养大的。后来,二姨娘也病逝了。”

    两人边走边说聊了许久,聊到天空又飘起了小雪花。

    快到宫门口的时候,周信突然问道:“你打算如何处置我那表弟?”

    薛锦绣抬起了头认认真真的看着周信的眸子,然后又低下了头。周信扯了扯嘴角,“你不用估计我的面子,我也不想流沈氏的血。”

 第一百七十二章祸从天降

    “何出此言?”薛锦绣问道。

    周信苦笑了两声继而摇了摇头。

    见周信不愿意说,薛锦绣也就没再问下去,而是回答周信的问题:“我想向圣上如实说明。”

    周信点了点头以表支持薛锦绣的做法。

    周信知道,薛锦绣一旦将这件事情告诉了高宗,高宗便会抓着这件事情来彻查整个沈氏。甚至,还会借着这件事情扳倒沈氏一族。这其中利害,周信能看得出来,但薛锦绣却看不到这个层面上,只把这件事当做是花花公子犯下了过错。

    “还有件事情,我要与你讲”,周信说道。

    薛锦绣应了一声。周信停下了脚步,将手里的马缰子扔在了地上。薛锦绣也停下了脚步,面对着周信眨眼睛。

    周信扳过薛锦绣的肩膀,将她拥在怀里。一时之间,薛锦绣窝在周信怀里又惊又喜,嘴角也也上翘了几分。

    周信将薛锦绣在怀里抱了一会儿,继而将头歪到薛锦绣的耳边,轻声说道:“锦绣,我喜欢你。”

    “我……”,薛锦绣的话还没说出口,周信就打断说道:“现在别急着给我答案。”

    被周信这么一说,薛锦绣将话咽回了肚子里,并且不自觉的的挣扎了一下。

    “别动,让我抱一会儿”,周信说道。

    于薛锦绣而言,这或许周信发自肺腑的一场告白。但对于周信而言,或许他以后再也抱不到薛锦绣了。

    由沈梓赋入手,能查到沈氏许多不法的事情。到时候,高宗震怒,沈氏、沈贵妃、周延、自己,恐怕无一能幸免。

    片刻后,周信松开了薛锦绣,说道:“我陪你去见我父君,告发沈梓赋。”

    薛锦绣笑着点了点头,周信将马缰子重新拾起,说道:“这马名叫追风,是匹战马。我以后可能没机会骑了,送给你”,周信说完后,不由分说的将马缰子塞到薛锦绣手里。

    薛锦绣不明白周信这句不常骑了到底是怎么个意思,但还沉浸在方才的幸福之中也没问出口。

    进了宫,马由专门的人牵着去了马厩。

    周信陪着薛锦绣来到了御书房外。胡易辉看着这两人一起来,还以为是要求高宗成全这件喜事,赶忙着就进了御书房禀报了高宗。

    此时此刻,高宗在与苍玺下棋。听闻三殿下与锦绣郡主一同前来,苍玺十分识趣的主动请旨退了出去。

    高宗点了点头,随后又让胡易辉带着周信与薛锦绣进了御书房。

    “你们二人来找朕所谓何事?”高宗问道。

    周信与薛锦绣跪在高宗面前,周信给高宗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说道:“儿臣与锦绣郡主前来告发沈氏公子沈梓赋。”

    闻此一言,高宗眉头一皱,“仔细说来。”

    薛锦绣将事情的经过仔仔细细的讲了一遍,高宗听完,恨恨说道:“岂有此理!”

    见高宗生了气,一屋子的人都不敢吱声,大气都不敢喘。

    “沈梓赋是沈氏哪一支的?”高宗问道。

    这个问题,周信倒是没问过也没查过,遂而只好拱手一揖,“说来惭愧,儿臣也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这位表弟。”

    “胡易辉”,高宗喊道,胡易辉向高宗行了个礼,“去查,查查沈梓赋是哪一支的。”

    胡易辉领了命后退出了御书房。高宗给这两人赐了坐,还安慰了薛锦绣几句,并且嘱咐薛锦绣日后若是出宫定要带上大内侍卫。

    高宗的话薛锦绣一一都应下。对于薛锦绣没有梨花带雨来见他这一点,高宗很是欣慰,也觉得自己儿子的眼光不错。

    皇室小辈的子孙中,娶妻成亲的不少,但会武艺的恐怕也就只有四殿下周义的妻子沈梓荷与这位未过门的三夫人薛锦绣吧?

    高宗为朝堂忙了一辈子,这老了老了,对儿女的婚事也愈发上心了些。

    一炷香功夫,胡易辉来禀说道:“这位沈梓赋公子是沈清风将军的嫡幼子。将军一直戍边在外,夫人华氏对儿子太过溺爱,才让这位沈五少爷有了今日这般模样。而且……”,胡易辉顿了顿,抬头看了高宗一眼。

    高宗强压着怒火,说道:“接着说下去。”

    “据奴才了解到的,这位沈五公子欺压百姓,身上背着不少命案”,胡易辉小心翼翼的说道。

    高宗蹙了蹙眉,问道:“这些事都是谁给那个孽畜压下的?”

    胡易辉见高宗动了气,赶紧跪下说道:“圣上恕罪,这些老奴实在查不到。”

    听到胡易辉这么一说,高宗平复了几分怒气,对着薛锦绣说道:“这件事情,朕定会给你与长清候一个交代。”

    薛锦绣冲着高宗行了个礼以表感谢,高宗摆了摆手示意薛锦绣先坐下。

    “周信听令”,高宗冲着周信说道。

    闻此一言,周信赶紧起身跪在高宗面前,说道:“儿臣在。”

    “朕命你去查明沈梓赋一事,还锦绣郡主一个公道”,高宗吩咐道。

    高宗这话一出口,周信与薛锦绣都是一愣。

    让周信去查沈氏的事情,高宗这是逼他大义灭亲?

    见周信迟迟没有领旨,高宗问道:“有问题?”

    周信迟疑了一下,冲着高宗拱手一揖,说道:“儿臣领旨。”

    高宗点了点头,让周信与薛锦绣一同退了出去。

    待着两人走后,高宗才叹了口气冲着胡易辉问道:“朕让老三去查沈氏的事情,是不是太不通人情了?”

    被高宗这么一问,胡易辉不知道该怎么说。让周信去查沈梓赋,这很明显是一道单项选择题。

    倘若周信大义灭亲,那么便是与整个沈氏站在了对立面。倘若不能秉公处理,高宗这边免不了会对周信一顿责罚。

    胡易辉叹了口气,发自肺腑的说道:“三殿下毕竟还是个未到弱冠的孩子。”

    高宗也跟着胡易辉叹了口气,“老三本性不坏,从小被他母妃灌输的这些谋权篡位、嫡庶尊卑的想法才有了今日的局面”,高宗说这话的时候又咳了几声,“朕的日子也不多了,能把信儿带回正轨也算是功德一件。”

    胡易辉刚想开口宽慰高宗,高宗却摆了摆手,说道:“朕欠信儿良多。”

 第一百七十三章沈氏的血

    沈梓赋的事情不过半日就被传到了沈贵妃的耳朵里。

    说到底,还是华氏夫人护子心切才让这消息传得人尽皆知。沈清风不在家,华氏自然要想尽办法护住自己的小儿子,遂而只能来求一求沈贵妃。

    沈贵妃与华氏的交情不浅。未出阁时,这两人就是能同甘共苦的小姐妹。纵使后来沈氏入宫,华氏嫁与沈贵妃的庶出弟弟沈清风,两人的感情却没有因为距离的变化而改变。

    更何况,这些年沈清风的功劳也是支撑沈氏在后宫的重要支柱。

    “臣妇还请贵妃娘娘救一救梓赋”,华氏跪在地上哭诉。

    沈贵妃见不得自己的小姐妹这副卑微的模样,更可况从前的小姐妹还是自己现在的弟妇,自己岂有不拉一把的道理?

    “你且起来,慢慢说说”,沈贵妃伸手将华氏夫人服了起来。

    华氏将事情的经过给沈贵妃讲了一遍,这中间自然是把沈梓赋的罪过往轻了说。

    事情说完后,沈贵妃叹了口气,说道:“这件事情是圣上负责,本宫委实是插不上手。”

    闻此一言,华氏赶紧说道:“臣妇听说,这件事情现在是由三殿下在查。臣妇知道,三殿下最听娘娘的话,还请娘娘对你这苦命的外甥伸以援手。”

    听闻这件事是由周信负责,沈贵妃心里一沉。

    高宗这是要逼着周信大义灭亲?

    想到这儿,沈氏心头一凉。由沈梓赋入手,接下来就会使沈清风一家,继而是自己的各位兄长,随后就会是包含自己在内的整个沈氏!

    想明白了这一层,沈贵妃有点儿毛骨悚然。她决不能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

    “你放心,本宫定会尽全力保住梓赋”沈贵妃说道。

    听到这句话,华氏安心了一大半。高宗的后宫,除了皇后傅莺歌就数沈贵妃阶品最高。华氏相信,高宗肯给沈贵妃这个面子。

    华氏这么想,但事实诚然不是这样。

    高宗许久之前就想着扳倒沈氏,但苦于没有借口。沈梓赋非要往枪口上撞,这个怪不得高宗要对他施威作福。

    华氏又说了许多感恩戴德的话才离开。华氏夫人一走,沈贵妃即刻命人召来了周信。

    不等周信行礼,沈贵妃就问道:“你在负责调查沈梓赋的事情?”

    周信应了一声。

    闻此一言,沈贵妃直接说道:“本宫命你就此收手。”

    周信没有反驳沈氏的话,而是毕恭毕敬的说道:“父君已经命儿臣全权调查此事,儿臣不能辜负皇命。”

    听到周信这么说,沈贵妃气不打一处来:“你这是翅膀硬了,要与沈氏反目了?”

    周信跪在沈贵妃脚边,说道:“儿臣不敢。”

    “不敢?”,沈贵妃笑了笑,“你真以为你母妃是傻子,这桩事情你明明能拦下薛锦绣那个小贱人,你却偏偏跟她一起去向你父君奏明。”

    “锦绣郡主好歹也是个郡主,母妃措辞还是注意些好”,周信说道。

    “很好,这就是本宫养出来的乖儿子。为了一个女人,竟然不惜灭了沈氏满门!”沈贵妃冲着周信吼道。

    “儿臣不敢”,周信冲着沈贵妃行了个礼。

    “别忘了你身上也留着沈氏的血!”沈贵妃冲着周信吼道。

    又是这句话!

    周信听到这话,不再顾忌沈贵妃是自己的亲娘,站起身来直勾勾的等着沈贵妃说道:“小时候,也是因为你这话,我才随着王将军进了军营!你说我身上流着沈氏的血,一定要做个硬朗的男儿辅佐大哥,你不管不顾的把我送入军营,让我成为你在后宫的保障,成为大哥夺嫡的帮手!”

    周信说着,将袖子往上一撩,胳膊上露出一道狰狞的疤痕,“看到没,这是我十二岁那年随着王将军上战场事被敌军砍得。若不是王将军及时将我救下,我可能都没法站在这儿。你呢?除了大哥的太子之位、你的太后之位,你想过我吗?”

    周信说着,解了半边衣衫,说道:“看到了吗?这儿,十五岁的时候,随着王将军上阵遇敌迷了路在林子里被黑豹伤的。你知道那个时候我脑子里在想什么吗?”

    周信看了一眼捂着嘴在哭的沈贵妃,轻蔑的笑了一声,“那个时候,我体热不退。迷迷糊糊的时候,我喊得全都是娘!”

    此时此刻,沈贵妃已经泣不成声。她知道,这些年对儿子的亏欠良多。

    “别说了,母妃求求你别说了”,沈贵妃哭着蹲在地上说道。

    周信冷笑了一声,“沈氏的血是吗?我还给你!”

    说着,从怀里掏出一把匕首狠狠的刺入自己的小腹。

    在场的人都被周信这一举动惊到了,沈贵妃也被吓得不知所措。

    看着周信被染红的衣裳,沈贵妃良久之后才反应过来,冲着婢女喊道:“去找太医!太医!”

    周信看着躺了一地的血,对着沈贵妃扯了扯嘴角,“娘,我不欠沈氏的。儿子在战场上没给姓沈的丢人。”

    沈贵妃被周信吓得已经手足无措,听到他这话更是懊悔不已。慌忙之中,沈贵妃一手抱着周信的头,一手赶紧堵住了周信的伤口。

    血依旧朝外冒,沈贵妃的手已经被血染的通红。沈氏已经不在意手上的血腥与粘稠,一个劲儿的让周信挺住。

    周信是练过武的,知道哪里是要害以及下手轻重。

    方才那一捅,周信是报了必死的心态,下手委实是不轻。

    片刻过后,周信的意识已经开始变弱。

    好在,在周信彻彻底底昏过去之前太医及时赶到。

    看到这一地的血,太医顾不上给沈贵妃行礼,赶紧把手搭在了周信的大动脉上,谢天谢地的说了一句:“还有救、还有救。”

    被太医这么一说,沈贵妃舒了口气。

    “来几个人赶紧把三殿下抬到床上”,太医吩咐道。

    话一出口,立刻就有人来到周信面前,准备将周信先抬到卧房。

    看到那帮子奴才笨手笨脚的样子,太医又嘱咐道:“横着抬,轻点儿!”

    眼看着周信被抬进卧房,太医就要跟进去,却被沈贵妃一把拦住,“你与本宫讲实话,有几成把握?”

    太医叹了口气,淡淡的吐出了两个字:“三成。”

 第一百七十四章你敢死为何不敢活?

    沈贵妃听后,整个人往后一倒,幸而有婢女扶着才不至于摔着。

    “贵妃娘娘还是让老臣进去先救三殿下吧,时间不等人啊”,太医说道。

    闻此一言,沈贵妃才如大梦初醒一般赶紧放太医进去。

    太医进去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试了试周信的鼻息。尽管微弱,但还不至于一时半会儿就死。

    “老臣要为三殿下将匕首取出来,还请贵妃娘娘移步”,太医说道。

    听了太医的话,沈贵妃远远的看了周信两眼,由婢女扶着出了寝殿的门。

    片刻过后,高宗一行人来到了沈贵妃的院子。

    如今的沈贵妃已经顾不得过多的礼节,哭着扑到了高宗的怀里,“圣上,千万救救我的信儿!”

    高宗来之前只知道三殿下自己捅了自己,却不知道因为何事才会让周信做出如此惨烈之事。

    “你别哭,信儿福大命大一定没事”,高宗推开了沈贵妃,做到了尊位上等着消息。傅莺歌在一旁安慰着沈氏。

    片刻后,太医出来禀报,说道:“请圣上、皇后、沈贵妃坐好心理准备,三殿下身子骨硬朗,但求生的意识实在太差,老臣已经尽力了。”

    闻此一言,高宗身子僵了一僵,沈贵妃也跟着哭天抹泪的喊叫了起来。

    高宗不信,周信那么一个活泼的人,竟然会走上绝路。

    难道是自己把他逼得太紧了吗?

    高宗承认,让周信负责侦查沈梓赋的事情对他来说是太过残忍。一边是自己的生身父亲,一边是自己娘亲的母族。对于周信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哪个也割舍不得。

    “去把这件事告诉锦绣郡主”,高宗的吩咐胡易辉说道。

    胡易辉领了命,去寻找薛锦绣。屋子里又恢复了异常的安静,高宗沉默了片刻,说道:“你尽全力给三殿下疗伤,朕便不迁怒于你。”

    太医得了命,如获大恩一般叩首道谢。

    “你们在这儿等着,朕进去看看”,高宗拍了拍傅莺歌的肩膀,柔声说道。

    傅莺歌点了点头,眼瞧着高宗进了寝殿。

    寝殿里跪着一屋子的奴才,还有个太医。

    “三殿下情况如何?”高宗开口问道。

    一众打杂的仆婢没权利回复这个结论,但好歹地上还跪着一位太医。

    “回禀圣上,臣等已经尽力而为了。如今也只能看造化了”,太医感叹了一句。

    高宗走到了周信的窗前,拍着周信的后背轻轻说道:“小崽儿,千万挺过去啊。”

    一刻钟后,薛锦绣火急火燎的感到了现场。看着再床榻上躺着、面色发白周信,薛锦绣心中五味陈杂。几个时辰前见面还是个活蹦乱跳的人,怎么此刻就倒在了床上。

    尽管如此,薛锦绣还是一个劲儿的安慰自己,说道:“不会有事的、不会有事的。我还欠他一个答案。”

    看着薛锦绣这个样子,高宗为使不知道该说什么好,遂而只能说到:“太医说信儿求生意识薄弱,朕把你叫来希望你能唤醒他。”

    说着,高宗冲着这一房间的人使了个眼色,一行人一起退出了房间。

    薛锦绣看着床上的周信,眼泪一个劲儿的往下掉,嘴里还忍不住嘟哝着,“你个大男人怎么还没有我想得开?你说喜欢我都是儿戏吗?”

    周信只觉得耳畔有人在说话,却听不清时谁,也听不见到底说了什么。

    薛锦绣从自己怀里掏出一个香囊,从里面扯出一个玉坠子绑在周信的身上。

    “这是我娘给我求得,我戴了十六年”,说完,用指腹将周信紧紧皱起的眉头抚平。

    一刻钟后,太医捧着一碗汤药推门而入。

    “郡主,殿下该吃药了”,太医说道。

    薛锦绣吸了吸鼻子,将眼泪抹干后才从太医手里接过汤药碗,“给我吧,我来。”

    薛锦绣没照顾过人,生平头一次动作总是有些笨拙的。

    薛锦绣将汤匙里的药吹凉,放在周信的嘴边给周信灌进嘴里。

    药顺着嘴角流出来,薛锦绣无奈的为他擦了擦嘴角,急哭了一般的说道:“灌不进去,怎么办?”

    太医为薛锦绣指了个好用的方法——薛锦绣将汤药含咱嘴里而后喂给周信。

    被太医这么一说,薛锦绣有些不好意思。青州的姑娘虽然开放,但与人嘴对嘴这种情况可谓是少之又少!

    “郡主,别再犹豫了。圣上既然说郡主是殿下心中重要的人,郡主就一定能唤醒殿下”,太医说道。

    听太医这么一劝,薛锦绣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你出去”,薛锦绣说道。

    太医听了薛锦绣的话,冲着她行了个礼便退出了房间,走时还不忘给这两人带上了房门。

    薛锦绣喝了一大口药,一股子浓重的苦味充斥着口腔。

    薛锦绣将唇瓣附上了周信的唇。周信的唇有点凉,吻上的那一瞬间,薛锦绣甚至觉得这人已经失去了呼吸。

    薛锦绣将药送入周信的口中,用舌头顶着周信迫使他将这些苦涩的汤药咽下。一连三次,这些药终于进了周信的喉咙。

    薛锦绣的舌头被苦药汤弄得发麻,但此时此刻却也估计不上这么多。薛锦绣将手指放在周信的鼻子上试了试他的鼻息,那若有若无的一丝气儿让薛锦绣陷入极度不安之中。

    这人不是说喜欢自己吗?

    为何不把花轿抬到长清候府邸来迎娶自己却偏偏要躺在这床上沉睡?

    许多人说薛锦绣是个克人、害人的命,她原本不信。但看着躺在床上的周信,薛锦绣突然有点害怕。

    “你醒来,我带你回青州。我们在那儿完婚,日后就住在那儿,你也要遵守青州的规矩,一生只能娶一位妻子”,薛锦绣说着说着就笑了,笑着笑着又哭了。

    “你都敢死了,为什么不敢活?”薛锦绣抚摸着周信的头发,轻声说道。

    是啊,都敢死了,为何不敢活着呢?

    小时候薛锦绣曾将想着从高高的楼阁上一跃而下,但由于种种原因,薛锦绣只有爬上楼阁看风景的勇气,却没有纵身一跃的勇气。

    许多人都说,活着比去死更难。但在薛锦绣看来,已经不畏死亡,为何就不敢好好的活着呢?

 第一百七十五章此人姓沈?

    周信已经昏迷了两日。

    沈贵妃已近疯狂的状态,薛锦绣一声不吭的在床前守了两日。高宗心急,却不露于色。沈梓荷来看望了周信两趟,却被沈贵妃骂了出去。

    第三日头上,太医坐不住了。特地避开了沈贵妃在的时候悄悄与薛锦绣说道:“与其这样耗着让殿下痛苦,不如让殿下早登极乐。”

    太医说这话的时候没敢看薛锦绣的表情。他知道薛锦绣不是个不通情达理的人,然而在让她放弃周信生命这桩事情上,太医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把握。

    听到这消息的薛锦绣没哭也没闹,一脸温和的问道:“当真没救了?”

    太医叹了口气。这些话他本不该说的,但这几日下来,看着锦绣郡主不眠不休的守在三殿下床头,饶是深谙明哲保身之道的太医也忍不住对薛锦绣破格说了这些。

    “三殿下生还的机率实在渺茫”,太医拱手一揖,叹了声气,“是老臣无能。”

    薛锦绣闭了闭眼睛,再睁开时眼睛已经变得朦朦胧胧。她原本以为,经历了这些大喜大悲、大起大落之后她该是没有眼泪的。

    “再等等吧,再等十日”,薛锦绣说这话时面上带着笑。

    太医叹了口气,颇为无力的点了点头。

    “这话别与沈贵妃娘娘讲了,我怕她撑不住”,薛锦绣说道。

    太医应了一声后站在一旁不敢多语。

    按照常理来说,以周信的身体素质在小腹不致命处捅上一刀委实不是什么大伤。坏就坏在,周信是个认死理的,对自己下了狠手。

    薛锦绣不知道那日发生了什么,只知道自己被高宗叫来了的时候,周信已经气息微弱的躺在了自己的面前。

    后来,薛锦绣也多多少少的打听了些。小宫女们说的唯唯怯怯也没个统一的口述。但整合她们的话来看,是周信与沈贵妃起了冲突。

    薛锦绣本就对沈贵妃没什么好感,出了周信这桩事情后,薛锦绣对她的态度可以称得上是厌恶。但毕竟本性使然,薛锦绣对沈贵妃最起码的尊重还有。

    在婢女的帮助下,薛锦绣给周信喂了两回粥。薛锦绣能感觉到周信能往下咽,她相信,只要吃得下东西,就还有的救。

    趁着沈贵妃不在的功夫,沈梓荷来到了周信的寝殿。她怕惊动了沈贵妃,遂而也没让人通传,直接站在了周信的寝殿门口。

    “郡主”,沈梓荷轻轻唤了一声。

    薛锦绣闻声回头,看到站在门口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