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阁老夫人养成记-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父皇…”
“朕问你,舜儿去感光寺,你可知情?”
“父皇…”
“朕还问你,他在寺中遇刺,歹人从寺中追到京中,你可知情?”
“父皇…舜弟遇刺?是谁如此胆大包天?”
祁帝盯着他的眼,自嘲一笑,“朕也曾是皇子,皇子们之间相残的事情朕一清二楚。朕以为,你们一母同胞,朕的皇子们一定不会像皇兄们一样自相残杀,你们一定会相互扶持。”
“父皇…儿臣没有…”
“不用否认…舜儿去感光寺,是你提议的,对吗?如果没有他,你就是祁朝唯一的皇子,纵使德行有亏,为了祁氏正统,朕也会扶你上位,你就是这么想的,朕说得对否?所以你有恃无恐,一心想置舜儿于死地,在寺中刺杀不成,追到胥府,势必要取他的性命,对否?”
“儿臣不知…舜弟伤势如何?”
“这才是你关心的。”祁帝痛苦地合上眼,复又睁开,“你放心,他是朕的儿子,有龙气护体,怎么可能会有事?”
“父皇…”
太子惊恐地摇头,心不停地往下坠,那些死士竟没能成功?父皇说舜弟有龙气,是什么意思?
“尧儿,你德行有亏,大祁江山不能交到你的手中。你放心,就算是不能为帝,朕也会封你一个王位,保你终生富贵。”
“不…父皇…”
太子抓住祁帝的龙袍下摆,“父皇,儿臣冤枉…您莫要放弃儿臣…”
祁帝扯了几下袍子,没有扯开他,反被他绊得差点倒地,头磕在桌角上。
太子慌了神,要去扶他,他头晕目眩,挣扎着起身。太子的脑海里闪过凤娘的那句话,要是父皇现在驾崩,那他这个太子就是名正言顺的继承者。
他露出自己都不知道的可怕表情,祁帝昏眩的眼看到他的表情,心凉了一截。
趁太子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他踉跄走到门口拍门,大太监立马开门扶他。太子反应过来,懊悔不已。
祁帝扶着大太监的手,头也不回地离开东宫,临走之前,命人守好东宫,不许太子外出。
太子听到,又气又悔。
祁帝返回德昌宫,和皇后一起等着,御卫军们动作很快,不到半个时辰,就把二皇子接回宫。
看到他精神还行,伤势也不太重,帝后同时松口气。二皇子被宫人们抬到锦塌上,御医在胥府时就验过伤,说好在没伤到筋骨,养个十天半个月的,也就能痊愈。
“父皇,母后,儿臣让你们挂心了。此次凶险,在寺中遇刺,儿臣想着怕被人拦路堵截,于是乘香客的马车先到胥府。谁知那些死士追到胥府,胥少夫人为给儿子挡剑,被人刺伤。”
“什么?雉娘伤到了?”皇后惊呼,她身后的琴嬷嬷托住她差点昏倒的身体。
“胥少夫人伤得重吗?”祁帝发问。
二皇子点头,脸有愧色。
“父皇,那些人是不死不休,意在儿臣的性命,从寺中追到城里,连胥府都敢闯。要不是胥少夫人挡那一剑,恐怕儿臣就见不到你们了。”
祁帝退后一步,脸上的表情忽暗忽明。
皇后坐在塌边上,垂泪不已,“陛下,这些贼人真是无法无天,在寺中刺杀舜儿还不够,竟敢追到胥府,连雉娘也被刺伤。臣妾听得心惊肉跳,说句大不逆的话,这简单是要谋反!”
“母后,儿臣实在是猜不出,谁会这么做?”
皇后看着祁帝,祁帝不语。二皇子像是明白些什么,神色黯然。
“陛下,许是居心不良之人所为,为的就是挑拔离间,离间皇室的关系。”皇后小心斟酌着,轻声地说道。
祁帝还是不语。
“陛下…”
“你莫要再说,朕会查清楚的。舜儿好好歇着,父皇过两日再来看你。”
祁帝离开。
皇后望着他的背影,脸上的忧色散去。责备地转头望向二皇子,“你这孩子,主意越发的正。”
“母后,迟早会有这一天的,皇兄不容儿臣。”
“他确实比想像中的心狠,还好雉娘替你挡了剑,要不然,母后可怎么办?你要记得,记得你表姐的好。”
“母后放心,儿臣记在心里呢。”
“好。”皇后伸出手,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发。自从他七岁后,他们母子就不曾有这般亲密的时候。
这个儿子,是她抄了九九八十一天的经书保住的。乾门寺的觉悟大师在她有身孕时就说过,她的肚子有紫气腾升,必是龙子。
为了这个龙子,她舍弃太多。
舜儿聪慧,自己从不曾对他透露过什么,他却像是什么都知道一般。许是他生在帝王家,骨子里有与生俱来的敏锐。
“你好好歇着吧,母后陪着你。”皇后的声音很轻柔,像是在哄稚子入睡。
二皇子乖巧地闭上眼睛,嘴角泛起微笑。
前殿一夜灯火通明,祁帝拖着病体,支手撑头落在御案上。大太监劝过几回,他都不愿意回寝殿休息。
他的脑海中,一会是太子的脸,一会又是二皇子的脸。太子今日在书房中露出的眼神不停地在他眼前浮现,他知道,那一刻,他的儿子起了杀心。
何其可悲,为了避免兄弟间互相残害,他自己服药无法再生育。宫中只有二位皇子,明面上还是一母同胞,他以为,他们一定会相互扶持。
谁会知道,最后他们还是开始你争我斗。尧儿心狠,居然能下死手去刺杀舜儿,若是百年后,继位的是尧儿,舜儿还能活吗?
他重重地咳嗽几声,心痛如绞。
是时候该做个了断,他不允许仅有的两个儿子斗得你死我活。就算他们心不和,也要想个法子让他们相安无事。
翌日,祁帝下旨废除太子的储君之位,封为沧北王。即日起十日之内启程去沧北,有生之年,非召不能进京。
太子接到圣旨,大喊,“父皇…儿臣冤枉啊!”
他不肯接旨,平湘也跟着哭喊不愿意去沧北。谁不知沧北苦寒,她一点也不想去,“本宫不要去沧北,本宫要去见父皇!”
“王爷,王妃,陛下口谕,王爷王妃离京不用辞行,直接启程。”太监尖利的嗓音响起。
祁尧呆愣着,突然笑起来,“父皇…您竟如此狠心…有生之年…非召不能回…哈哈…”
第130章 落定
平湘不肯接受事实, 她起身急急地去德昌宫,求见皇后。皇后不肯见她, 二皇子正在养伤, 皇后亲自照料儿子的伤,谁也不想见。
她无法, 转身去前殿, 祁帝同样不肯见她。她心里咒骂着段凤娘, 要不是她祸害太子, 太子怎么可能会被废?
那个女人还占在她的娘家, 做着平家的少夫人。这口气她如何能忍, 她管不了许多, 当即要回侯府, 宫中的守卫并没有拦她。
她一路憋着气,杀回侯府。
侯府中,段凤娘腹中的孩子已经落下, 陛下的旨意, 谁敢不从。段凤娘不肯,是世子夫人葛氏命人押着她,才把落胎药灌到她的嘴里。
葛氏很是生气, 段凤娘怀着别人的孩子也就罢了。可坏就坏在她是皇后赐婚, 休又休不得。她腹中的孩子,肯定是太子的。陛下不肯留,是想保住太子的名声,偏段凤娘还想母凭子贵, 和自己女儿争宠。
她不管段凤娘如何闹,孩子是坚决不能留。要不是平晁求着,葛氏当天就会把段凤娘丢出府外,免得让侯府沾了晦气。
段凤娘落了胎,忆起太子在书房时对陛下说的话,万念俱灰。她躺在塌上了无生气,若不是还有气息,就如同死人一般。
平湘命人踹门进来时,看到的就是她生无可恋的脸。
“你个贱人,还有脸躺在侯府,来人哪!把她给我丢出去。”
侯府的下人不敢动,他们不敢违背公子的意思。平湘带来的宫人们可就不管,直接上前把段凤娘拖下来,凤娘原本眼睛是闭着的。猛然睁开,恨毒的目光射向平湘,惊得宫人们停了手。
平湘被她的眼神刺得眼皮直跳,色厉内荏地喝令宫人,“你们还不快把她丢出去!”
宫人们又开始动作,平晁一脚跨进来,“你们谁敢!”
“哥,你怎么还护着她,如此不贞不洁的女子,究竟是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让你五迷三道的。”
“这是侯府的家事,你不在东宫陪着太子,这时候出宫做什么?”
“太子?”平湘冷笑,“哪里还有什么太子?都是因为这个女人,太子才会被废。陛下封他一个沧北王,命我们即日起启程去沧北,非召不能回。”
“什么?”平晁大惊,“何时的事情?”
他自从书房一事后,就再也没有去东宫。太子不会想见到他,他也不知如何面对太子。索性留在府中,陛下也默许,没有说什么。
平湘没好气地道,“刚刚。”
段凤娘的眼睛恢复一些神彩,愣愣地盯着平湘,“你刚才说什么,太子被废?”
平湘指着她的脸,心头的火苗窜得老高,“对,都是因为你,你纠缠太子,太子被你所累,贬为王爷,你现在满意了吗?丧门星!”
葛氏闻讯赶来,听到平湘的话,大惊失色,“湘儿,你说什么,太子成了王爷?”
平湘看到母亲,憋着的委屈全部释放出来。她抱着葛氏哭诉,“陛下下的旨,封太子为沧北王,娘…湘儿不要离京,不要去沧北…”
“陛下的旨意,你敢违抗。”平晁不赞同平湘的说法,再如何不愿,也不能抗旨。
他这一吼,平湘哭得更大声。
段凤娘双目木然,被宫人丢在地上,望着头顶的屋梁,不知心里在想什么。
平晁坚持送平湘回宫,葛氏虽不舍,也不敢拦着。待儿子女儿离府,便把气撒在凤娘的身上,狠狠地踢了几脚,凤娘动也没动,依旧是要死不活的样子。
“你这个丧门星,你先是克得段家败落,后来克得侯府没好日子过,如今连太子都被你连累。你说你活着干什么,丢人现眼的东西。你别以为晁哥儿护着你,你就能占着我们侯府少夫人的位置不放,我告诉你,做梦。”
葛氏又踢了一脚,她还是没有半点反应。
“你不贞不洁,若你是个知羞耻的,就该自行了断,何苦一身脏污地苟活着。”
“我没有…”
葛氏竖听着,似乎看到段凤娘的嘴动了几下。
她怀疑自己听错,又要骂,看到段凤娘的嘴又在动,“我没有…不贞…不洁…”
“哟,做了丑事,还不敢认。”葛氏的心里的火又冒起来,还欲再骂。
“娘,凤娘身子还虚,你莫自己气坏身子。”平晁送完平湘,折回屋内,看凤娘还躺在地上,旁边的下人们都不动。
他弯腰抱起凤娘,放回到塌上。忆起曾经温婉从容的女子,怅然叹气,心里莫名有些酸涩。
就这样吧,她若是愿意留在侯府,他便养她一辈子,其它的事情以后再说。
平湘气呼呼地回宫,宫人们来报,说王爷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已经有两个时辰没有出来。
她心烦意乱,想去安慰他,说不定他会对自己生出些感情。但一想到他现在不过是个王爷,还是个有污名的王爷,想着要跟他去沧北,又冷了心思。
再等一个时辰,书房里还是没有动静。平湘坐不住,端着一碗燕窝羹去敲门,里面一点动静也没有。
她心里有气,亲自上前,把门拍得“梆梆”响,饶是如此,里面还是没有动静。她开始觉得有些不对劲,命宫人们撞开门,门轰然倒地,里面的书桌前,祁尧趴在那里一动不动。
他的手垂下来,地上,有一把匕首,沾满鲜血。
她惊叫一声,吓得往后退一步。
宫人们上前,大着胆子触碰他的身体,一点反应也没有。有一个太监抖着手把他扶起,就见他胸前一个血窟窿,血已凝住。一探鼻息,生气全无。
太监吓得连忙跑下,所有的宫人都跟着跪下。
平湘抖着声,“快…快去…报陛下…”
她说完,两眼一翻,晕死过去,脑中的最后一个念头竟是,她终于可以不用去沧北。
祁尧在东宫自尽,祁帝一夜之间病重,他从未想过自己的皇子会先自己离世。他封长子为沧北王,实则是在保护长子。
两个都是他的儿子,对于他们的性子,他是看得清清楚楚。尧儿心性不够宽阔,至少不如舜儿良善。
要是舜儿登基,尧儿又远在沧北,两兄弟俩还能相安无事。若是尧儿继位,说不定,舜儿就活不成。
他一心想要儿子们兄友弟恭,既然做不到,能离得远远各自安好,也是可以的。万万没有想到,尧儿会想不开自尽。
宫中发丧,沧北王暴病身亡,侯府的段凤娘木然地躺在塌上,听着葛氏的骂声,骂她是个丧门星,克尽身边所有人。要不是她,沧北王还是太子,也不会年纪轻轻就早逝。
她听着那骂声,像是从遥远的地方传来。她的目光幽远,像是穿透时光,看尽她的一生。
从小,她跟随着姑姑进宫,那时候皇后看她的眼神全是疼惜。京中的贵女们谁不羡慕她,羡慕她明明出身不高,却深得皇后看重。
她的规矩和礼仪在众女之中都是拔尖的,皇后对她是越发的宠爱。随着年纪的增长,她从别人的闲话中得知,皇后如此看重她,说不定是想把她配给太子。
太子是一国储君,长相英俊,沉稳有度。她心自雀跃,如此身份尊贵的男人,若是能有一天和他比肩而站,俯视江山,那是何等的荣耀。
她开始朝那个地方努力,太子也好像对她有意,两人一直没有说破。后来,她被封为县主,她知道,皇后在提高她的身份,她更加肯定自己能嫁入东宫。
可是等家人到京中后,一切都变了。
皇后不再宠爱她,眼里的冷漠让她心寒。
再后来,她被赐婚,换亲。她一直都坚持着心中的想法,觉得自己天生就是皇家的女人。她百般谋划,她以为自己的痴心会有回报,她的忍辱负重会得那个男人的真情相待。
但是,她错了。
她亲耳听到,那个男人说自己腹中的孩子来历不明,自己的身子不干不净。世上没有任何一个人的话,能伤她如此之深。
现在,那个男子死了。她还有什么希望可言,就算是恨,也没有该恨的人。她望着屋顶的房梁,挣扎着爬起身,找出一条长腰带,搬来凳子悬挂上去。
她灰败的眼中有一丝不甘,她想,如果不是阴差阳错,自己的一生肯定不是这个样子。她的眼前浮现出自己期望的样子,她凤冠霞帔,手被明黄龙袍的帝王牵着。他们慢慢地走上金殿,受天下万民的跪拜,他们的口中高呼着陛下万岁,皇后千岁。
那才是她本该过的日子,她的眼角划落一滴泪,慢慢地把头伸到套环中,蹬开凳子…
等下人们发现时,她已死去多时,长舌吊出,眼珠子凸出,死状难看。
平府少夫人的死讯无人注意,京中人都沉浸在沧北王的逝世之中。平晁看着段凤娘的尸体,惆怅满腹。
下人们去段府报丧,被段寺丞赶出来,说段凤娘被段家除名,早就不是段家女。平家人只好派人通知赵家,看赵家是否还认这个女儿。
赵书才听闻凤娘死讯,垂着头,半天不吭声。
前段日子,京中的传言闹得沸沸扬扬。他就是不想听,也得听。别人都说太子和凤娘有染,现在太子一死,凤娘就跟随而去,似乎印证外面的传言。
“老爷,无论怎么说,她也是你的骨肉。我们还是派个人去看看吧。”巩氏低声地劝着。
赵书才叹口气,他和凤娘,相处的时日不多,后来又发生太多事情。眼下她虽不是赵家女,但父女一场,他总要去送送。
他换上素服,去了一趟侯府。
平晁以少夫人之礼葬了凤娘,无论生前多少事,死后也算是得其所。
太子自尽,段凤娘追随而去。胥良川默然地望着园子里的树叶飘落,前世今生,虽境遇不同,太子和段凤娘却是殊途同归。
祁帝这次是真的病重,连番打击,先是永莲中毒身死,现在长子也自尽死了。诺大的皇宫,变得空旷无比。
深秋的风吹得人寒意阵阵,宫中的银杏树开始落叶,金黄色的一片片飘洒在空中。往年他是多么地爱看此叶纷飞,觉得它有帝王都钟爱的颜色。
他的身子有些佝偻,披着厚厚的大氅,虽未入冬,他却受不住这寒意。
大太监紧紧地跟在他的身后,他不用人搀扶着,不知不觉中走到东宫。东宫的大门紧闭着,挂着白幡。
太子妃平湘的哭声隐约从里面传来,她在哭什么?他皱眉,她是否真心在为尧儿哭泣?也许更多地哭自己的命运,不知将来要如何过下去吧。
他离开东宫,脚步不由自主地把他带到贤妃原来的宫殿。他推门进去,宫殿中除了两三个打扫的宫女,再无人声。
贤妃和永莲在地下,应该在一起吧!
他退出去,朝德昌宫走去,停在一丈开外,望着德昌宫的宫门。
朱漆铜锁,宫殿深深。
皇后把舜儿留在宫里养伤,连太子去逝都没有出来看一眼。到底不是亲母子,皇后现在连样子都不愿再装了吗?
也是,尧儿刺杀舜儿,皇后哪里还顾念那微薄的母子之情。
他自嘲一笑,许多年前,父皇把皇位传给他时就曾说过,若是皇兄们还在,这皇位怎么也不可能落到他的头上。
因为他太天真,没有皇家人的果决。
父皇说得没错,是他想得太岔,他以为寻常人家的兄友弟恭,在皇家也会存在。
他慢慢地朝回走,皇后倚在宫门后,听着他的脚步声离开,神色怆然。
翌日,天子抱病临朝,当朝下旨册立二皇子为太子,开始上朝监国,辅佐大臣依旧是胥阁老和韩王。这次没有一位大臣有异议。
陛下膝下仅剩此一子,纵使是有千般不好,也无一人敢提,何况二皇子比起前太子来,更加的谦和得人心。
二皇子监国之期,以玩忽职守革了汪大人的职,汪大人心中有鬼,半个字也不敢说,乖乖地离京去偏远小县上任。
入冬后,雉娘身上的伤养得差不多,大哥儿也能咿咿呀呀地出声。
在她养伤的期间,宫中的赏赐一直不断。古人常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她养伤百天后,宫中传召。
要见她的是祁帝,祁帝病了许久,人瘦了不少,但仍难掩帝王之气。
殿内无人,连随侍的大太监都守在后面。雉娘进去后跪在地上。
“你伤势才好,起身回话。”
“谢陛下。”
她头微垂,祁帝的目光望着她,带着怀念。
“朕知道你前次替太子挡剑,功不可没。你和朕说说,想要什么封赏?”
“臣妇惭愧,承蒙太子看得起,唤臣妇一声表姐。臣妇说句托大的话,既是表弟,臣妇代之受伤,如何能以功居之。”
“表姐?他如此唤你?”
“正是。”
半晌,祁帝的声音传来,“你既当太子一声表姐,就是封个郡主也不为过,你意下如何?”
“不敢当如此厚爱,臣妇出生低微,能嫁入胥府,蒙婆家人看重,已是福气万分。若是多求,怕承受不起,请陛下收回成命。”
“你若是郡主之身,胥府人岂不更加看重,为何拒之?你可知,皇家郡主是何等的荣耀,非祁氏女不能授之。”
雉娘头再低一分,尽量克制语气,“回陛下,臣妇以为月满则亏。胥家人看重臣妇,聘之为媳,不计出身。如今臣妇有夫有子,不敢再奢求更多。郡主名份,太过高贵,臣妇不能胜之,请陛下恕罪。”
她竟然拒绝自己的恩赐,祁帝的眼眯起。她不像她?长得像,心性却不像。
殿内空寂,虽已烧起地龙,雉娘却觉得冷意阵阵。
祁帝停了半天不再说话,她不敢抬头。
良久,才听到一声叹息,祁帝命人送她出宫。
她出殿门,皇后正在等她。询问陛下召她进宫何事?她一一答之。
“你为何拒绝陛下的恩封,一个郡主的名份,会给你带来怎么样的荣耀,你不会不知道?”
“姨母,雉娘一生所求不过是岁月静好,这一切,今已有之,何必再要郡主的名头,来坏了眼下的安稳?”
“你真是这么想的?”
“不敢欺瞒您和陛下,这是雉娘的肺腑之言。”
皇后感慨道,“这点,你比姨母强。快出宫吧,这身子要再好好养养。”
雉娘称是,恭敬告退。
皇后望着前殿的方向,目光沉远。思忖着是不是她此生要求得太多?
不,如果重来一回,她依旧是相同的选择!
第131章 终章
太子虽年少, 却聪敏过人,朝中之事有条不紊地处理着。胥阁老和韩王尽力辅佐他。
没有人再淡起沧北王, 他已葬在皇陵。他的遗孀自是不用再去沧北, 太子未迁入东宫,并言明这东宫前太子妃可以一直住着。沧北王已死, 又无子嗣, 倒是不用另赐王府。
前太子妃无子无女, 日子富贵, 衣食无忧, 仅此而已。
祁帝的病一天天的加重, 御医说陛下是郁结于心, 除了原本身子有恙还有心病。皇后终日侍疾, 整个人瘦了一圈,她脂粉未施,却显得比以前温婉许多, 如普通人家的夫人。
他偶尔有次醒来, 眼前恍惚,就像是他们初遇时的情景。那时候他是王爷,她不过是侯府的庶女, 受尽欺辱, 孤苦无依。
就算是出门,她也不过是嫡妹的陪衬。他们初识是在一个宴会上,他无意之中惊动躲在暗中流泪的佳人,她湿漉漉的眼睛是那么的美丽, 如受惊的小鹿般望着他,然后抹干眼泪,和他行礼后才告退。
她的柔弱,她的故做坚强,立马就入了他的心。他派人打听,才知她是侯府的庶女。彼时,他正妃已逝,要是她身份够的话,可是娶为续妃。他暗道可惜,以侧妃之位许之。
他是喜欢她的,要不然也不会对她的所作所为听之任之。他原是王爷,后又是帝王,不可能只独宠她一人,但却给了她最多的宠爱。
眼前的女子,似乎是他认识的姑娘,又似乎陌生得像另一个人。
“陛下,您醒了?”皇后发觉他在看她,抬头惊喜地问道。
他不说话,就那么看着她。
若是他从一开始不顾她的庶女出身,坚持娶她为妃,是不是今天的一切都会不一样。
“岚儿…”
“陛下,臣妾在。”
他握着她的手,和少女时一般的滑嫩,“要是当初朕娶你为妃,是不是你就不会变?”
皇后的脸色淡下去,“陛下何出此言?臣妾一直是这般模样,从不曾改变过?”
“不,你变了许多。”
“陛下觉得臣妾变了,那是因为臣妾年岁渐大,哪里还会有以前一样不谙世事。”
“要是…”祁帝说了两个字,把口中的话咽下去,没有再说。
皇后垂着头,祁帝望着她的头顶,两人相顾无语。
寝殿内药味弥漫,太监宫女们都守在外面。一个太监送药进来,她接过汤药碗,用玉匙一下一下地搅着,吹着热气。待药至温热,把他扶起来喂药。
他靠坐在明黄的锦塌上,眼皮覆下,吞咽着汤药。
一碗下去,她抽出丝帕,替他擦拭嘴角。他按着她的手,复又松开。
世间哪有如果,发生即是事实,再多假设,不过是徒添遗憾。他们是天下最尊贵的夫妻,岂能如民间夫妇一般过得纯粹。
祁帝缓缓闭眼,皇后扶他重新躺下,替他掖好被角。就那么看着他的睡颜,轻轻地叹口气。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祁帝的病开始加重,慢慢开始醒来的时候少,昏睡的时间多,就连咳嗽都开始带血。有时梦中喊着永莲公主和沧北王的名字,醒后目光呆滞。御医私下告诉皇后,陛下郁气郁结于心,身子衰败,怕是药石无医。
皇后听后沉默,命他们尽力医治。
太子在朝中的地位日益稳固。因陛下病重,今年宫中未举行宫宴,仅是永安夫妇俩进宫,陪帝后和太子共用团圆宴。
和旧年一般,祁帝也给胥府赐了御膳。
胥府之中的雉娘因前段时间养伤,断了大哥儿的粮,由乳母喂养他。年关一过,雉娘被查出再次有孕。
大夫还透露,此次依旧是男胎之相。胥夫人略有些失望,胥老夫人则很高兴,老人都爱儿孙满堂,她不停地暗夸自己好眼光,早就看出孙媳是个好生养的,这不刚嫁进来不到二年,就生下曾长孙,肚子还揣上另一个。
因为陛下的病情,京中最近极少有人大办喜事,嫁女娶媳都很简单地完成。众人心照不宣,若是有个万一,那是要服国丧的。趁陛下还在,把该办的赶紧一办,要不然得等上三年。
胡大学士十分的心急,他重新命夫人去侯府走动。平晁断然拒绝,言明要替亡妻守孝,暂不议亲。
他急得嘴起撩泡,他的孙女灵月已到嫁人之龄,再等三年,就拖成老姑娘。太子年纪尚小,不到娶妃之时。他之前庆幸自己没把孙女送进东宫,现在后悔自己不该举棋不定。早知如此,还不如攀着侯府不放,嫁给平公子好歹还是侯府的少夫人。
放眼京中,合适的公子不多,有身份有地位的更是凤毛麟角。
更让他心惊的是,太子当殿斥责他,说他在任大学士期间,在翰林院毫无作为。虽未贬他的官,可朝中大臣都知道,自己不为太子看重,仕途也仅止步于大学士。
那胥良川已被任命为侍讲学士,看样子,迟早会取他而代之。
他千挑万选,寻了一个伯府嫡子,把孙女嫁了过去。
朝中大臣各个谨言慎言,生怕一个言行不妥,招了太子的不喜。明眼人都心知,陛下万一驾崩,那就要换代,将来睨主天下的就是现在的太子。
谁不想在太子面前留下好印象。
在这样的情况下,雉娘有孕的事情就府里人知道,派人去赵家报个喜讯,也就完事。
阆山来信,梁缨已顺利产下一子。
为了商议送礼去阆山,永安公主来了一趟胥府。胥府上下相迎,永安公主连说不用多礼。
阆山路远,永安公主是想着两家人合在一起,送礼过去,省些事情。
她这一提议,胥府人自然从之。
雉娘坐在永安的身边,气色红润,娇艳欲滴,调养得十分的好。公主仔细地打量着她,半点也看不出去年受过伤的样子。
她拉着雉娘的手,“其实本宫早该来这一趟,要不是宫中事多,本宫早该来谢你护住皇弟。”
“公主这么说,折煞雉娘。姨母的赏赐都快填满府中的库房,您还说如此客气的话,让雉娘的脸往哪里搁。”
永安笑起来,“那本宫就不说,免得你没处搁脸,胥大人跟本宫没完。”
她笑完,脸上罩起一层忧色。雉娘心知她在忧心祁帝的病,也不说破。
海婆子端来一碗汤药,搁在雉娘的手边,药散着温气。永安讶然,“你这伤还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