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阁老夫人养成记-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有些疑惑,就听老夫人道,“老婆子我精神好着呢,不过是借故支开你。”
老夫人的朝她挤了一下眼,“有人说要见你,似乎是有什么很重要的事情。”
雉娘明白过来,定然是大公子有话要和她说,可他这样托自己的祖母搭线,虽说两人并无私情,可老夫人挤眉弄眼,分明是断定他们之间有什么,弄得自己怪不好意思的。
这样子,要说不是男女私会,只怕是自己都不相信,关键是还有老夫人这个牵线人,和戏曲里演的一样,有情男女和红娘,样样齐活。
她心里泛起异样的感觉,隐有一丝期盼,却不明白自己在期盼什么。
胥老夫人指一指西侧,西侧有一座屏风,紫檀雕花框架,八个扇面上绣着四季八景,她疑惑地走过去,绕到屏风的后面,发现那里竟然还有一道门,她轻轻地推开那道门,才知道老夫人的房间还连通着另一个房间。
这个房间似乎像是书房,却又不像是书房,房间里,青衣的胥良川正坐在椅子上,深意地看着她。
他的眸子比初见时还要幽暗,明明应该是一位冷清的书生模样,却莫名地让别人觉得难以接近。
她走过去,行了一个礼,“大公子托老夫人帮忙遮掩,不知找我有什么事?”
室内的光线不是很好,许是没有开窗的缘故,她的脸也变得有些不真切起来,朦朦胧胧的,水眸粉唇,一段时间未见,她好似又长开了些,若说以前是被刺包裹着的花骨朵,现在就是含苞待放的半绽之姿,略带稚气却又有了一丝风情。
他的眸子越发的幽暗,眼睑垂下,“自然是要事,听说你前日进宫了,应该已经见过皇后娘娘,皇后可有问过你们什么,你心中是否也有疑惑?”
宫里发生的事情,只要想知道,于他来说并不难,他本就一直关注着此事,皇后召见她们,他很快就得到消息。
雉娘点头,她心里确实是有些怀疑的,“是的,皇后听说我和我娘与她长得有些像,所以才会召见我们,一见面发现我和我娘与皇后都有一点相似,大公子,此事是否有蹊跷?”
胥良川指指对面的座位,让她坐下,“看来你心中也起疑,皇后定然也会派人去查,相信不久也会知道结果,我与你说的恰是此事,让你提前心里有个底。”
她直视着他的眼,没错,她心里有很多的怀疑,却无人可用,不知如何去查,“皇后娘娘出身常远侯府,是不是我娘和常远侯府有关系?”
“正是,常远侯当年从小兵到校尉,出身自然是不高的,后因立有奇功,被封为常远侯,他有一原配,等入京后不久接到京中,很少露面,京中见过的人廖廖无几,没多久传出她与人私通之事,被常远侯休弃,巧的是这原配姓巩。”
胥良川说到这里,雉娘已明白,这常远侯的原配就是自己的外祖母,当年被常远侯休弃后,流落临洲,被方先生收留。
“那我娘和皇后娘娘是同父同母还是同母异父?”
“同母同父,当年她怀着身孕被方先生收留,方先生为人正直,从他一直让你母亲姓巩就能猜出,你娘不是他的女儿,只不过此事倒是有些不太好办,因为当年你外祖母被休的理由是与人私通,你娘的身份也会引人诟病。”
雉娘的眉头皱起,没错,就算是娘和皇后娘娘真是姐妹,有这么一个污点在,不知常远侯会不会认,皇后娘娘又会做何想法?
猛然间,她想起老夫人在船上和她说过的京中关系,皇后娘娘可是庶长女,这又是什么回事?
“常远侯什么时候续娶的夫人?”
胥良川给她一个赞赏的眼神,这小姑娘,脑子太活,一下子就问到点子上,“常远侯续取的夫人是庆王之女,庆王是先帝的皇弟,当年常远侯骑着高头大马,身穿铠衣铁甲进京,梅郡主在街上对常远侯一见钟情,百般纠缠,甚至还求到先帝面前,无奈常远侯已有妻室,此事作罢,后来你外祖母被休,她才得以嫁入侯府。”
所以就是因为梅郡主,皇后娘娘就变成了庶女,而常远侯也无异议,这男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升官发财换老婆,谁知道是不是他和梅郡主合谋的,有个这样的父亲,她替娘感到不值。
“梅郡主一定是主谋,虽然我不知道当年事情的来龙去脉,但我相信,谁是最后的受益者,那么主谋就是谁。”
“就算这是事实,可事过多年,无从可查,梅郡主出身高贵,也不是容易对付的。”
皇后娘娘一定不知道当年的事情,要不然她已贵为皇后,怎么可能不为自己的亲娘平反。
雉娘低着头,轻声地低喃,“我对付不了她,不是还有皇后娘娘,我听说皇后娘娘是平家的庶女,由嫡变庶,娘娘应该不知道吧,若她知道真相,肯定会反击的。”
胥良川点头,这姑娘和她想到一块去,他的目光带着赞许,“此事你心中有数就行,暂且什么也别做,最好先不要告诉你娘,让皇后娘娘自己查出来,看她的打算,再见机行事。”
雉娘站起来,朝他再行一个大礼,“多谢大公子提点。”
胥良川也站起来,望着娇小的女子,心神有些不稳,想去抚摸她乌墨般的青丝,又想去摸摸她脸上的肌肤,是否如想像中的一般滑嫩。
最后终于什么也没有做,十指在袖子中慢慢地攥成拳,清冷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情愫,“你我之间,谢字不用多提,我帮你是有所图,你答应过要报答我,记住自己的话。”
她的身形在女子间算是中等,可站在他面前,显得十分的娇小。
“公子大恩,雉娘不敢忘记。”
他听到这个回答有些失望,眉头略皱,“时辰不早,你回去吧。”
“是,雉娘告辞,大公子保重。”
她心里全是娘的身世,满腹心事地转身,却不想碰到桌角,腰被撞了一下,痛呼出声,他一把将她拉进怀中,大手按揉撞到的那处,急声问道,“痛不痛?”
鼻腔中都是好闻的书卷香,带着淡淡的清竹气,她这才发现自己整个人都在他的怀中,他的双臂环着她的身子,一只手放在正在腰间,不停地揉着。
他的身子微弯着,头低下来,与她近在咫尺。
“咚咚”
她的心快速地跳起来,小手将他推开,闪到一边,低着头,“不痛,谢大公子关心。”
被她推开后他还保持着原来的姿势,看她一眼,见她低垂着头不敢抬起,慢慢地直起身体,淡淡地道,“无事就好,你早些回去吧。”
“是,大公子。”
雉娘低头从侧门回到胥老夫人的房间,在屏风后面深呼几口气,平复心跳,这才从屏风后面转出去,老夫人坐在塌上,吃着点心,满眼兴奋地看着她,见她脸色平静,暗骂孙子不识情趣。
“过来,雉娘,这是才买回来的酥皮点心,你尝一个。”
老夫人提都没提她和大公子见面的事情,雉娘松口气,坐下来捏起点心,慢慢地细嚼起来。
看着沙漏里的时辰差不多,老夫人这才让她扶着重回花厅,花厅内,众人正说得开心,胥夫人不知何时来的,方静怡和蔡知奕紧紧地挨着她,似乎在讨论诗词,两人你一言我一语,隐有些争执之意。
胥夫人含着笑,不时地点头,见老夫人和雉娘出来,起身上前,“娘,您怎么不多休息会?”
“打个盹就行,哪能将客人们丢着不管。”
胥夫人扶着老夫人的另一只手臂,将老夫人扶上座位,朝雉娘道谢,“多谢赵三小姐。”
“胥夫人多礼,能侍候老夫人,是雉娘的福气。”
胥夫人和自己的婆母眼神交汇,不动声色地又招呼起其它的人来。
时辰差不多时,众人告辞离开,一出胥府的大门,赵燕娘就一把拉着雉娘,“哼,你说,老夫人单独和你说了什么?”
方家蔡家的小姐们都停住上马车的动作,齐齐地望过来,雉娘轻轻地推开燕娘,“二姐,老夫人没有说什么,在里面小睡了一会。”
赵燕娘眯起小眼,讥笑道,“心虚了,装什么糊涂啊?就你会讨好老夫人,当我们是傻子吗?”
雉娘直视着她,“二姐,请问我心虚什么,不信你进去问老夫人,看我说得对不对。”
赵凤娘的脸沉下来,低声喝道,“燕娘,上车。”
赵燕娘这才发现方蔡几人在看笑话,狠狠地瞪她们一眼,也气鼓鼓地上了凤娘的马车。
马车朝不同的方向驶去,雉娘回宅子,她们回段府。
一到宅子,巩氏就将女儿拉着,细问经过,雉娘隐去大公子说的事情,只说大家赏梅谈诗。
巩氏见她有些累,忙让她先去休息。
次日一早,宅子里就迎来一位贵客,来人自称是韩王妃。
韩王妃容貌出众,穿着常服,年岁看着不到三十,实则已经四十有余,她与巩氏一见,也是吃了一大惊。
这赵夫人,长得的确有几分像皇后娘娘,难怪娘娘会亲自召见。
巩氏不知她的来意,听到丫环说她是韩王妃,有些手足无措,慌忙将人请进屋。
韩王妃轻轻一笑,“赵夫人,莫要见怪,本妃今日上门,实则是受人所托,来说媒的。”
说媒?
急匆匆赶过来的赵书才就听到这两个字,心里又惊又喜,能请动韩王妃来说媒的,家世肯定不会太差。
不知她要提亲的人是燕娘还是雉娘?
第54章 问亲
韩王妃是韩王的正妃; 韩王是陛下的三皇兄; 当年先帝膝下有四子; 都是庶出,大皇子和二皇子为了储君之位明争暗斗多年; 两败俱伤,还祸及三皇子成为残废; 最后大皇子和二皇子都没有好下场; 一个被毒身亡,一个幽禁终身; 先帝只能让最为平庸的四皇子祝王登基,就是当今陛下。
韩王身残后极少出门; 韩王妃也较少现于人前,赵书才夫妇俩对于这些京中贵人只闻其名,从未见过真人。
她乘着一辆并不华丽的轿子来的; 连丫头婆子也只带了两个,想来是不愿张扬,赵家的宅子位于城南平民住的周家巷,巷子里大多都是些小官富户; 也有一些平头百姓,韩王妃不想惊动街坊,低调行事。
赵氏夫妇冷不丁惊闻贵人上门,还说是来提亲的,听到报上的名头,自称是韩王妃; 夫妇俩有些拿不准,心里又疑又喜。
他们租赁的宅子不大,很是普通的两进院子,青砖黑瓦,庭院中一株槐树,两边的花圃中还有一些杂草花树,但是都已枯败,显得有些萧条。
韩王妃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这位赵大人,她有所耳闻,他原不过是个小小的县令,因为凤来郡主的关系,被调入京中。
这样的家世,比京中的小门小户还不如,胥家竟聘他们家的幼女为长房长子嫡妻,那么这家的女儿定然是有过人之处。
赵书才和巩氏走在她的旁边,将她往屋里请。
韩王妃也不绕弯子,胥夫人与她是好友,受好友相请来当这个媒人,心里倒是有些纳闷,不过刚才见到赵夫人,长相不俗,若是生女肖母,必然绝色,也就能明白为何胥夫人会同意这门亲。
她和胥夫人是好友,自然知道胥夫人爱看美色的毛病。
赵氏夫妇将她请上座,命人沏好茶水,又派人去街上买点心,韩王妃笑道,“不用太客气,也是本妃来得突然,实在是听到为人牵线搭桥的好事,坐也坐不住,没先来知会一声就上门,望二位见谅。”
赵书才连忙拱手行礼,“王妃说的哪里的话,王妃光临寒舍,是下官的荣幸,下官膝下有三女,大女儿已由皇后娘娘赐婚,许的是常远侯府长孙,还有二女儿三女儿待字闺中,不知王妃提的是哪一个,又是为何家公子说媒。”
韩王妃笑道,“不瞒赵大人,本妃是为你们家的三小姐而来,托本妃提亲的是胥阁家的夫人,为他们家大公子上门求亲。”
赵书才差点连手中的杯子都没有端住,止不住内心的狂喜。
“当真是胥家大公子?”
“正是,本妃还能诳你,赵大人,不如让三小姐出来,本妃也好奇得很,能入胥家两位夫人眼的姑娘,是何等出色的人。”
巩氏已经是欢喜得不知怎么办才好,急忙让兰婆子去请雉娘,雉娘正在房间里习字,兰婆子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地进来。
“三小姐…夫人让你去前厅,韩王妃上门,替胥阁老家的大公子向你提亲。”
雉娘放下手中的笔,暗道大公子的动作可真快,昨天才重提,今日就上门。
她略拾掇一番,便跟着兰婆子去前厅。
前厅里的韩王妃感觉有人在门口,一抬头,就瞧见一位妙龄少女,少女眉目精致如画,似罩在仙气中,带着周身的金光,就那么款款地走上前,一颦一笑如梦如幻。
这样的场景,她多年前见过一回,那是四皇弟纳侧妃时,她头回见到平氏的模样,也是这般。
韩王妃有些恍惚,听到她行礼,回过神来。
“怪不得胥夫人如此着急要为她家的大公子订下令爱,实在是个万里挑一的好姑娘,赵大人真有福气。”
赵书才笑得开心,巩氏心里石头落地,心里又喜又酸,喜的是外人称赞自己的女儿,酸的是女儿大了,终是要成为别人家的媳妇,以后是苦是甜她也不能日日跟着。
犹记得第一次见到雉娘的样子,只一眼,她就知道,这个孩子和她有母女缘份。
巩氏眼有泪光,赵书才轻轻地拍一下她的手,她立马拭干眼泪,“灰尘迷了眼,让王妃见笑。”
韩王妃微微一笑,“是啊,本妃也被迷了眼。”
雉娘上前行礼,动作柔软又带着灵动,韩王妃见她走得近,看得越发的仔细,心里越发的惊疑不定,这长相,与当年的祝王侧妃何其相似,却又比祝王侧妃多了一丝淡然。
“好,本妃算是相信胥夫人的话,胥夫人在本妃面前将赵三小姐夸得天上有地下无,本妃一路上还将信将疑,现在才知道胥夫人所言非虚,赵三小姐这份相貌,当真是无几人能比。”
雉娘垂首,羞不自胜。
巩氏连连谦虚道,“王妃过誉,能得王妃和胥夫人如此夸奖,是雉娘的福气。”
雉娘?
韩王妃略有些疑惑,好好的美人儿,怎么叫这么个名字,她记得凤来县主闺名凤娘,这凤凰和野鸡,相差得也太大。
“雉娘,这名字倒是听得不多,不知是何人所取?”
巩氏眼眶有些红,没有回答,赵书才有些不自在地咳一下,“说出来不怕王妃见笑,小女这名字是下官原配所取。”
原来如此,韩王妃了然,“可见赵先夫人用心良苦,天下凤鸟,都是从雉鸡幻化而来,凤雉本算一体,是凤还是雉,等涅槃过后,才知分晓。”
巩氏立马对韩王妃心生好感,雉娘自小身体不太好,老爷天天忙着读书,很是辛苦,也顾不得给孩子取名字,她又不敢擅自做主,一拖再拖,等董氏从京中回来时,雉娘已经两个月,董氏看到她的女儿,先是一愣,后是嫌弃,直接就取名雉娘。
她不敢反驳,得知大小姐叫凤娘,二小姐叫燕娘后,更加难过。
如今王妃这样说,她心里好过不少,“借王妃的吉言。”
赵书才神色有些尴尬,又不好意思提董氏已被休的事情,只能不自在地搓着手,韩王妃哪里能不知道赵家的事情,听说那赵先夫人为人狠毒,好在也得到报应。
雉娘静静地垂首立在一边,韩王妃心里赞许,赵三小姐这份淡然倒是不多见,胥老夫人睿智豁达,她看人的眼光自然是好的。
她朝雉娘招呼,“上前来,让本妃再好好看看。”
雉娘依言走上前,挺背垂首,表现出恰到好处的娇羞,韩王妃慈爱地问道,“本妃就唤你雉娘吧,不知平日里都做些什么?”
“回王妃,闲时读书习字,或与母亲一起做些女红。”
韩王妃点头,这回答没错,中规中矩,不出彩也让人挑不出错,她再次深深地打量一下,慢慢地笑起来。
“不错,不知雉娘平日里爱看哪些书。”
“回王妃,史记游本都看过,倒是有些不拘,看得有些杂。”
韩王妃笑得更加的真心,“本妃也爱看游记,韩王府里有不少这样的书,改日本妃让人送些过来。”
雉娘心下一喜,恭敬地道谢,“多谢王妃割爱。”
韩王妃朝她一笑,韩王府里确实很多游记异志,不仅自己爱看,宏儿也爱看,很多都是他从外面寻来的。
雉娘露面后,巩氏就寻个借口让她回去,接下来的事情,她一个闺阁姑娘不宜听到。
韩王妃目送她离开,眸光变得幽远起来,她的背影也像当年的祝王侧妃。
雉娘离开屋子后,却并没有回到自己的房间,而是避开下人,绕了一个圈,到堂厅的后面,那里有一个小窗,她将耳朵贴在墙上,仔细听里面的说话。
就听到韩王妃说,“赵大人,赵夫人,胥阁老家,想必你们是听说过的,想来不用本妃再自卖自夸一番吧。”
“不用的,下官对于胥阁老景仰万分,也曾有幸见过大公子,大公子惊才风逸,气宇不凡,又重情重义,让人佩服。”
“胥家的门风和家世那都是让人挑不出错的,若是将来雉娘嫁进去,定然会羡煞旁人,本妃受胥夫人所托,来牵这个红线,你们仔细思量,过两天本妃再上门。”
赵书才急急地站起来,“不敢劳王妃再多跑一趟,下官这就可以答复王妃,这门亲事,我们赵家是十分乐意的,能得胥家人看中,那是雉娘几世修来的福份。”
两姓结亲,一般都是男方先提,派媒人上门与女方通气,女方为表矜持,都会略一推脱,再提时才点头。
可赵书才高兴过头,想到胥家的门第,还有大公子的长相人品,哪有不愿意的,实在怕夜长梦多,韩王妃一提,他满口同意,竟是连假意推拒的姿态都不愿意做。
韩王妃略一愣,随即一脸喜气,连声道好,虽然早知赵家会同意,但赵大人如此爽快,倒真的还是有些出人意料。
雉娘在外面虽然听得不是太真切,却是知道爹同意了亲事,她嘴角露出一个笑意,正好起身,就见头顶上似有阴影罩下来,抬头一看,胥良川不知何时立在她的后面,正俯视着她,眼里复杂难辩。
她有些窘迫,轻声道,“大公子怎么会来这里?”
“顺路。”
顺路?
胥家所在的次卫门南街和周家巷那可是天差地别的两个地方,大公子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顺路,她往后门一瞄,果然见许敢正守在门前,瞬间明了,必然是许敢翻墙进来,打开后门,大公子才进来的。
赵家人少,下人也不多,极少从后门行走,后门一直都闩着,也没派个人把守,倒是让这主仆俩钻了空子。
胥良川看着她,她还保持着偷听人说话的姿势,见他盯着,不自在地直起身,“大公子,你这次来找我又有何事?”
他慢慢朝后门那里走去,她一想,也跟上去。
两人对面站着,一个高瘦一个娇小。
他淡淡地开口,“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的道理你没有听说过吗?一介女子,偷偷摸摸地听人说话,实在是不雅,望你下次不可再为之。”
他前世是阆山书院的山长,多年训诫学生的习惯,加上本身不苟言笑的模样,阆山书院的学生们都很怕他,他若板着脸训起人来,语气不重却不怒自威。
雉娘被他训得有些发懵,他自己都翻墙擅自闯民宅,还教训她?她咬着唇,有些不服气,却又不敢顶嘴,莫名觉得自己还是个小学生,而他是严厉的教导主任。
“怎么还不服气,难道我说得不对?”
“大公子说得对,可大公子不打招呼就入我家门,也是无礼,大公子何不先自省,再来训我。”
她低着头,看起来就是不肯认错的样子,胥良川眼底染上笑意,“好吧,我先认错,可事急从权,我是有事找你,若是登门求见,怕引人误会,与你清誉有损,你的错,可将功补过,你与我说说,都偷听到什么?”
“大公子明知故问。”他这么闯进来,若被人看到,难道就不会损她的名声?分明是狡辩。
胥良川低头一笑,清冷的眸子里全是暖色,“我不知,你说了我才知。”
她有些无奈地回答,“大公子,我爹已同意亲事。”
他眼底的笑意扩大,她生气的样子原是这般,见过她太多坚强防备的模样,想不到也有女儿家的娇态,想伸手去摸下她的头发,终是忍住,“此次我来是有件事情,你身边只有一个丫头,想来你父母会给你再添丫头,到时候你就挑其中一个叫青杏的,她是我的人。”
她抬起头,略一想,便郑重地点头。
他朝许敢使一个眼色,许敢轻轻地打开门,主仆二人离去,雉娘闩上后门回自己的屋子。
堂厅内,韩王妃和赵氏夫妇已经谈好,喝过茶后,她告辞去胥府回话。
夫妇俩将她送到门口,等她的轿子走远都还有些回不过神来,巩氏小声地道,“老爷,我们上京时,胥家的老夫人看起来就很喜欢雉娘,定然是她的意思。”
赵书才抚着短须,点点头,觉得巩氏说得有道理,雉娘心善又温和,能入胥老夫人的眼,才有今日的造化。”
“应该是的,我派人去段府说一声。”
巩氏拦着他,“老爷,妾身觉得还是先不说的好,万一事情有变,话也不好圆,还是等胥家再上门订完亲,再告诉小姑子他们也不迟。”
赵书才沉思半晌,觉得巩氏说得不错,等订下来,再去段府报信也行,他再次庆幸自己没有同意文师爷的亲事,要不然哪里能攀上胥家这门高亲。
大女儿小女儿都有着落,唯独剩下二女儿燕娘,想到燕娘的性子,又头疼起来,还是得赶紧许人家,京中他们不熟,这事少不得还要麻烦妹妹。
赵书才叹一口气,想到董氏,又叹一口气。
巩氏道,“老爷,妾身去看下雉娘。”
赵书才点头,让她好好跟雉娘说,莫要吓着女儿。
巩氏娇嗔他一眼,含着笑意去女儿的房间。
雉娘自回到屋子后,就拣起之前的笔练起字来,看到巩氏进来,她慢慢地将笔搁在笔山上,接过乌朵递过来的帕子,将手擦拭一下。
“娘,你找我有事吗?”
巩氏拉着她的手,让她坐下,左右地打量着,不知是在看她,还是在怀念什么,她摸一下脸,“娘,你这般看着我做什么?女儿的脸上有墨汁吗?”
“没有,娘只是有些感慨,我的雉娘也到了嫁人的年纪,娘是又欢喜又舍不得。”
“娘…”
“大喜的好事,看娘说话都有些乱了。”巩氏用帕子按着眼角,“雉娘,你可知今日韩王妃登门所为何事?”
雉娘装作不知情的样子,茫然问道,“女儿也有些纳闷,咱们家什么时候和韩王府有来往?”
巩氏欣慰地笑起来,“傻孩子,她是受人之托上门来提亲的。”
“提亲?”
“没错,她是为胥家的大公子来求娶的,求娶的姑娘就是你。”
饶是心知肚明,雉娘还是不受控制地红了脸,不敢看巩氏的眼睛,低垂着头,连颈子都粉粉的。
巩氏将女儿搂在怀中,“那位大公子长相才学都没得挑,胥家家世显赫,胥老夫人咱们相处过,是个再和善不过的人,你爹已经同意亲事,若不出意外,就会定下来,娘问你,你愿意吗?”
雉娘小声地道,“娘,女儿愿意。”
巩氏的眼泪立马就是流下来,滴到雉娘的发间,雉娘抬起头,“娘,你怎么哭了?”
“娘是高兴。”
还记得前次文师爷求娶,她也是这样问女儿,女儿的回答是不愿意,此时听到雉娘的这句愿意,她觉得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雉娘反手抱着她,脑子里浮起男子清俊如竹的模样,又想到他教训人的模样,不禁撅起了嘴。
随即又狠狠地咬住唇,暗骂自己真是越活越回去,还像个小孩子般的使性子。
下次可不能再这么任性。
第55章 定亲
韩王妃离开赵家后; 直接去了胥家; 胥夫人可一直在等着她; 她一进门,立马询问。
韩王妃白她一眼,“别急; 成了; 跑不掉。”说完自己都忍不住笑起来。
韩王妃落坐后说起在赵家的事情; 想起雉娘的相貌,料想胥夫人并未注意到; 胥夫人可能没有见过皇后还是祝王侧妃时的样子; 自然没有想到她们的相似之处。
“你可有仔细看那赵三小姐; 本妃今日见着; 差点吓一跳,那相貌长得可真像皇后娘娘,她那亲娘也像娘娘。”
胥夫人没有见过以前的祝王侧妃; 自然不知道雉娘有多像皇后; 她慢慢地将两人现在的样子相比较; 好像眉眼间是有那么点像,不过娘娘贵气逼人,雉娘娇娇弱弱的,之前她倒是未往那上头想过。
“听你这么一说,还真有点像。”
韩王妃道,“这姑娘不错,你们家老夫人的眼光可真毒; 在那么远的小县城给你挖出这么个宝,我一见到她就知你会满意,那份相貌,放眼京中也找不出几个来,怪不得巴巴地让我上门,是怕她打了别人的眼,被人捷足先登吧。”
胥夫人心一动,“你也说好,那就是真好,我的性子你还不清楚,性子急,好不容易婆母和川哥儿都瞧上的,哪能不敢紧定下来。”
韩王妃笑一笑,她嫁入王室多年,看人的眼光还是准的,那母女俩都像皇后,不可能和皇后没有半点关系,平家的事情她是知情的,保不准那母女俩就是平家人。
胥家不想娶高门贵女,偏好小户里品性好的姑娘,这次算是淘到宝了。
“你呀,怕是自己也看中那姑娘吧,就冲那长相,你肯定心里乐意。”
胥夫人假意嗔怪一下,“你知道就好,说出来做甚?赵大人未推迟,也是个爽快人,我们胥家也就不讲究那些个虚头巴脑的,明日还得劳烦你跑一趟,将亲事订下来。”
“行咧。”韩王妃一口答应,“这杯谢媒酒我可是喝定了,保证帮你办妥。”
“少不了你的谢媒礼,我一定备个大大的红封。”
韩王妃笑起来,“那我可就等着你的大红包。”
两人说了一会话,见天色不早,告辞离开。
她的轿子还未到韩王府,就被人截了下来,轿子旁边的嬷嬷一眼就认出是德昌宫的太监,急忙让人落轿。
太监说皇后娘娘有请,韩王妃不敢耽搁,直接让轿夫去皇宫。
她一进德昌宫,就见皇后娘娘在园子里赏着花儿,宫里不比外面,纵是寒冬腊月里,也有盛开的鲜花。
皇后露出侧脸,韩王妃又是一阵恍惚,自陛下登基以来,皇后似乎就与在祝王府里的打扮不同,虽然华贵逼人,却无往日的娇俏,若不是今日见着赵家三姑娘,她可能都已忘记皇后的真颜。
“臣妾见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