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谋家-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要是辽王有个万一,她也是辽王妃。将来从宗室里过继一个孩子,也一样能安享尊荣。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我就是再……她也是我的亲闺女。到了这时候了,再没有不盼着她好的。叫她别记恨我。这辈子,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再见面的机会。我纵使有千日不好,总有一日好的。就叫她记着那好的吧。”
  说完,看了五娘轿辇的方向一眼,眼圈就红了。他掩饰般的转过身,然后不等云家远回话,就翻身上马,朝着回京城的路打马回了。
  直到再次出发,云家远看见远远的,邱梁上还有一人一马。
  他也说不清楚自己是什么心情,看着五娘车辇上的帘子捂得严严实实,他也没再出声。
  到了饭点,春韭拿了饭菜给五娘送来,“路上不方便,姑娘凑合着用吧。”
  两荤两素,还有一份鸡汤。这些就不错了。
  路上没有停留,走的也并不快。等到了晚上,还没有出京畿。
  驿站里,安排的房舍还算整洁。这押着嫁妆的人,也都是内务府安排的人。毕竟皇室的王爷迎亲,人没有亲至。但程序却也没有马虎。
  海石将屋子里外检查了一边,才点点头。
  在路上颠簸了一天,一行人赶紧梳洗了一番。驿站就将饭菜送来了。
  送饭菜的是一个五十出头的婆子,看着也干净。
  春韭接过食盒,赏了几两银子就将人给打发了。
  饭菜还没打开,外面就传来云家远的声音,“宝丫儿,吃饭了吗?”
  五娘扬声道:“哥,你进来吧。”
  就有海石出去接人。云家远进来的时候,脸色有些严肃。
  “怎么?”五娘问了一句。
  云家远看了一眼桌上的食盒,“这个还没动吧?”
  五娘的视线也落在了食盒上,“还没动。怎么?不干净?”
  云家远打开食盒,将食盒里的筷子拿了出来,递给五娘。
  五娘不解其意,将筷子接过来,细细的看了看,竹子做的筷子,还透着竹子的清香味。简单的没有一丝多余的花纹,也没有了通过花纹做手脚的可能。
  云家远提醒道:“不要看筷身,只看筷子的顶端。”
  五娘将筷子拿起来,看着往嘴里塞的那一段的小圆面上,竟然有一个十分细小的孔。
  她惊讶的挑眉,这人的心思还真是了得。怎么会想到把手脚做在这个位置的。这可真是颠覆了云五娘的认知。
  “这里看来还真是不能呆了,”云五娘将筷子放下,扭头问云家远,“你打算怎么办?哥。”
  云家远看着五娘身上的紧身衣,就笑道:“你不是猜到了吗?”
  云家远没有在五娘的房里多呆,就出去了。
  几个丫头将饭菜全都倒进马桶,然后将食盒放在屋子门口。不大功夫,就吹了灯。
  五娘将从云家带出来的东西,连同身上的嫁衣,一起留了下来。
  海石将窗户打开,跳出去看了看,才伸手,拉了五娘出来。
  其他的几个屋子,还有灯光透出来。外面也有不停的巡逻的人,毕竟云家的嫁妆就算是准备的再怎么仓促,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五娘这屋子的近处都已经被云家远打发的人料理干净了。
  今儿,不管是谁想对自己动手,这送嫁的人,她一个都不信。还是早一点离开众人的视线为好。
  从墙上翻出去,一路快速的疾走,直到三里之外,才看到十多匹马匹。
  马蹄上都裹着棉花,并没有发出多大的声音。
  一路狂奔,直到天快亮的时候,才出了京畿。
  “前面两侧是树丛,看不清楚状况。都小心点。”云家远在马上提醒了一句。
  一行人正要往前,就见树丛里果然窜出几十个人来。
  “王妃!”那些人喊了一声,就将手里的武器一把扔了。
  云家远不敢大意,问道:“什么人?”
  “敢问是金家的少主吗?”那带头的汉子走了出来,拱手道:“在下辽王麾下何其,奉王爷之名接王妃。”
  接人接到京畿跟前了?
  云家远点点头,但想叫自己相信他们没炸,还不能。
  就听那自称是何其的汉子道:“王妃,主子说您要是不信,就告诉您,我也知道龙三。”
  龙三,是龙刺的一员。而龙刺的存在,是绝密。
  云五娘朝云家远点点头,“叫他过来。”
  云家远对随从轻轻挥手,护在身前的人就让开了。
  此时天已经微微亮了,走来的汉子身形壮硕,眼神清正。先对着云家远拱手,然后才把视线落在骑在马上的五娘身上,立马单膝跪地,“王妃,何其奉命来接王妃回家。”
  云五娘翻身下马,“起来吧。”
  宋承明能叫人来接,心里多少还算舒服。她同时也松了一口气。毕竟这一路上会遇上多少麻烦都是未知数。能安全的一路到辽东,能省多少事啊。再说了,宋承明能叫人来接,就证明他下作这番决定的时候人还是清醒的。只要人真的没有大碍,那一切都不是问题。
  何其起身道:“王妃,前面的路,已经给您打理干净了。过了林子,到了镇子,就有车辇。”
  “不用,咱们骑马走。”云五娘看了不远处又整齐列队的几十个人,就将马缰绳扔给海石,自己则走了过去,那些将士年纪都不啊,二十来岁左右,见到云五娘,齐齐的跪下了。
  云五娘赶紧叫起,又端端正正给众人福了福身。“感谢诸位千里来援。一路辛苦了。”
  这些人手忙脚乱的还礼,还真都是吓一跳。这个王妃跟他们想的好像不一样。
  “此地不宜久留,咱们马上就启程吧。”五娘说着,就跃上了马背。
  何其心里赞了一声,应了一声就马上下令,众人从林子里牵出马,分一半在前面带路,一半在后面断后。一路往东北而去。
  这一路上,五娘丝毫也不讲究,跟大家一个啃干粮,喝凉水。没有半点矫情。之前准备的东西,一点都没用上。
  跟着这位王妃的好几个姑娘,都是一身好功夫,一路上从不叫苦叫累。他们这些课都是光棍,想娶媳妇都想疯了。
  已经有好几个凑到何其的跟前,想打探一二。
  何其自己还是光棍一条呢?他要是能知道详情,还能轮得到他们。
  云家远看着这些将士,心里对宋承明的手段又多了一层认识。
  越往北越冷,三天后的夜里,就已经飘起了雪花。抓着缰绳的手,都已经冻得有些僵硬了。
  “先忍一忍,前面的县城,就有准备好的衣物。”云家远有些心疼的道。
  一行人没有走官道,日夜不停的赶路,最多就是在吃饭喝水的时候顺便打个盹。
  “呵呵,还请舅爷放心,前面就是咱们的地盘了。什么都有。”何其也没想到,只三天三夜就赶了回来。这跟他们急行军的速度差不多。
  别说是养尊处优的王妃,就是他们中的很多将士,都受不了这个高强度的行军。
  云五娘的脸都已经冻僵了,但还是响亮的应了一声,扬声道:“都听见了吧。加把劲,到了地方,一人先来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汤。”
  话音一落,就听见嘻嘻哈哈的笑声。
  云家远的心一下子就放下了。能如此快的融入这里,这就是站稳的第一步。
  远远的,看见前面有城镇的轮廓。
  “到了。”何其喊了一嗓子。
  谁知话音才落,前面就亮起了火把,一个个依次亮起。有人骑马跑了过来。
  近前来,云五娘一愣,这不是宋承明吗?
  这混蛋!
  这是没受伤,骗自己尽快成婚呢?还是受着伤,还敢出来骑马晃悠?
  不管是哪种,都有够混蛋的!


第142章 
  宋承明骑马而来,直到近前,云五娘才皱眉。
  人显得清瘦的很。天色太暗。一时还不能看清他的脸色。
  云家远迎了过去,宋承明却只扭头,瞧着五娘笑。
  何其等人过去,跟宋承明复命。
  “很好。”宋承明朝何其等人点点头,“跟你们的兄弟换班吧。”
  吩咐完,这才对云家远道:“大哥,咱们先进镇子。天太冷了。”
  他比云家远还大了好几岁,叫‘大哥’却叫的很顺口。
  这边话音才落,那边就有人送了披风过来。只宋承明解了身上的披风,给云五娘递过来。
  披风裹在身上,还带着他的体温。但上面也残留着药味。
  他身上肯定有伤。
  云五娘皱眉,在他身上打量了好几眼。
  云家远从气息上就可以判定这个人肯定是受伤不轻。不过亲自来迎,诚意已经足够了。“那就走吧。”
  云五娘没有说话,跟着云家远。宋承明在一边一直拿眼睛瞧她。叫她无端的生出几分恼怒来。
  镇子边上,有一个农舍一样的别庄。刚进去,就有两个年长的嬷嬷迎了出来。
  “带王妃去房里梳洗,休息。”宋承明对两人吩咐道。
  云五娘暗暗的翻了个白眼,还没拜堂呢?谁是你的王妃了?
  此时天已经亮了。云五娘瞧他面色没有血色,嘴角动了动,正要说话。
  宋承明就低声道:“放心,我身上没有大碍。”
  云五娘点点头,才带着几个丫头往里面而去。
  这院子从外面看是个农家院子,里面布置的却极为精巧。跟五娘在田韵苑的布置十分相似。
  连帐幔都是云五娘挂过的。
  “王妃,热水已经备好了。请梳洗。”圆脸的嬷嬷笑着道。
  云五娘点点头,“有劳了。”这两人行动间都带着宫里的影子。想必是以前宫里的旧人。
  那嬷嬷连道‘不敢’。
  云五娘就笑着进了里间,外面的事情自由春韭料理应酬。
  水葱跟着进来,伺候五娘梳洗。“姑娘,多泡一会子。去去寒气。一会子在热炕上捂一捂,发发汗。”
  五娘的浑身都松了下来,应了一声。“晚上,你们也早早的歇了吧。到了这里,不用守着了。三天了,你们都乏了。”
  水葱应了一声。
  那边绿菠进来,就带了衣服。“准备的还挺细致。这衣服也还合适。”
  屋里很暖和,五娘洗漱出来,就穿了里衣。
  外面的炕桌上已经摆上了饭菜。红枣糯米粥,几样小菜。包子蒸饺,全都是京城的口味。
  其他的不想吃,只喝了两碗粥,也就罢了。
  “你们也赶紧下去梳洗用饭。歇着吧。我这里,不用担心。”
  但到底海石几人还轮流守在外面。五娘躺在炕上,被子是早就铺在炕上的,被窝里也暖和。云五娘往被窝里一趟,也许是出于对宋承明的信任,转眼就睡着了。
  梦里是三娘纵马在塞外的草原上,是六娘驻足于茶花丛中。
  是四娘站在云家的大门口,一直眺望的身影。
  最后,视线却永远停留在了烟霞山,在一个身穿黑底红花的女子身上。她就那么站在山顶,看着远方。云五娘知道,那看着的,一定是自己远走的背影。
  眼泪瞬间就流了下来。
  “娘!”五娘哭喊着,想伸手拉住她,“娘……”
  一把没拉住,云五娘醒了过来。
  “做梦了?”一个声音就在身边,“想岳母了?”
  云五娘蹭一下坐起来,身上的里衣已经汗湿了。一个披风顺势就裹了过来,“小心着凉。”
  “什么时候了?”云五娘扭头看向不知道什么时候溜进来的宋承明,“你不好好歇着,跑过来做什么?”
  宋承明倒了一杯温茶递到她的嘴边,“先喝点水。就是过来瞧瞧你好不好?”
  云五娘就着宋承明的手喝了。才道:“叫我瞧瞧你的伤。”
  宋承明却闪了一下,不给她看,还笑道:“咱们成亲以后再给你看。”
  这就是伤的重了。
  五娘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扭头见炕桌上亮着灯,就道:“我睡了一整天了。”
  “赶了好几天的路,才睡了一天还算久吗?”宋承明问道,“怎么样,有没有哪里磨伤了?”
  云五娘却将软枕给他放在身后,“我身上没有什么,你靠着说话吧。”
  宋承明顺便就把脚上的鞋子脱了,“吃顿锅子好不好?”
  云五娘点点头,还真是饿了。不一时,还是那两个嬷嬷,进来将饭菜摆上了。对于宋承明和云五娘是不是和规矩,两人像是没有看到一般。海石几个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起了,就在内室的门口站着。五娘让她们下去歇了。她们才走。
  “我哥呢,还没起?”云五娘问道。
  “大哥在歇着呢。有专人照料,你放心。”宋承明看着锅里奶白色的汤汁,先给锅里下了羊肉片,“你尝尝这个,肉质跟京城还是有差别的。”
  “你坐着吧。”五娘自己拿了筷子,“身上的伤该忌口的你还是得忌口。别什么都胡吃海塞。”
  宋承明瞧着五娘,不由的嘴角又翘起。“怎么?还为这次没跟你商量,就提出冲喜成亲的事生气呢?”
  “嗯!”云五娘呼了一口气,“这次受伤究竟怎么回事?真是出了内奸?”
  宋承明手里的筷子一顿,“是也不是。想要我的命的人多了。成家出手了,但是乌蒙未尝就没有插手。要不是从乌蒙借道,我不可能一点防备都没有。”
  “乌蒙?”云五娘心里咯噔一下。
  “这位乌蒙的大汗可是位雄主,觊觎辽东和女真诸部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宋承明抬头看五娘,“听说云家的三姑娘和亲乌蒙,以后,咱们打交道的时候还很多。若是你这位姐姐有用得着咱们的地方,你只管掺和。”
  五娘就有点明白了。三娘要借助辽东,辽东为什么不能借助三娘。
  “明白了。”五娘点点头。沾着酱料吃了一口羊肉,味道确实是不一样。“好吃。”
  宋承明的眼神就更柔和了些,“辽东苦寒,委屈你了。”
  云五娘白了他一眼,“没有什么不好。冬天再冷,又不缺我用的柴炭。有什么可委屈的。”
  “听龙三说,你出了一趟京城。”宋承明问道。
  “嗯!”五娘点点头,“干什么去了,你不是已经看出来了吗?”
  宋承明就笑:“这可是给了我天大的惊喜了。”辽东的形式复杂,如此对于五娘的安全,他也能稍微放点心。
  “金家的孩子都得走这一趟的。”五娘随意的解释了一句。关于金家,她不想多说。
  “好!”宋承明点点头,“咱们的孩子,将来也送去。对他们又好处。”
  云五娘没害羞,只是诧异的挑挑眉,“你可知道,这金家的人,是指上了金家家谱的人。你愿意叫孩子上金家的家谱?”
  “为什么不?”宋承明哈哈一笑,“金家的规矩我知道,咱们的孩子,虽然姓宋,但确实是金家的血脉。我为什么不同意?”
  “我娘要是知道你这么想,会很高兴的。”云五娘沉默了半晌,才叹道。
  两人因为这个话题,徒然亲热很多。云五娘也没想过宋承明这样说是为了觊觎金家的事。因为金家本身的制度,这样的事,基本是被杜绝的。
  “咱们几时去盛城?”五娘又问了一句。
  “修养好再走也不迟。在辽东境内,基本还是安全的。”宋承明解释道:“咱们过去,慢慢的走,还得三四天的路程。”
  五娘无所谓的点点头。剩下的只是时间的问题。
  外面的风呼啸着,带着冷意。两人吃罢饭,就这么靠着,说着闲话。没多长时间,五娘又睡了过去。
  宋承明这才忍着疼痛起身,走了出去。来年各个嬷嬷就就守在门边,见道宋承明出来,就福了福身。宋承明看了里面一眼,“小心的服侍王妃,不得有半点差池。”
  两人赶紧应了。这样的主母,也是他们盼着的。
  第二天,五娘一觉醒来,却见到云家远跟自己辞行,“你不会就想着这样跟着人家回盛城吧。嫁妆呢?你带着的那些丫头呢?如今可还都在船上呢。我得先过去,将这些东西运到盛城。没有嫁妆的姑娘,哪里能在夫家直起腰杆子。”
  “那我跟哥哥一起去。”云五娘连声道。也没有没成亲,就跟着人家跑的道理。
  辽东有港口,从海上过来,直接进入辽东,安全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哥哥现在也都是在辽东的境内赶路。自然是不会有危险。况且,宋承明还叫何其带着人护送。更是万无一失。可即便这样,她没有道理不跟着哥哥,反倒跟着宋承明的。
  “这大雪天,你可别跟着遭罪了。坐在马车上慢慢的走。再说了,你走了,辽王铁定要跟着的。他身上的伤不轻,你们一路慢点走。不急。”云家远提醒道。
  到底是送走了取金家置办的嫁妆的哥哥,上了宽敞的马车。马车上,宋承明半靠着,对着云五娘笑……


第143章 
  马车里点着熏香,但还是遮不住车厢里的药味。
  “到底伤哪儿了?”云五娘上了马车,看着倚在软枕上的宋承明就问道。
  宋承明将皮褥子搭在云五娘的腿上,“真没事。”
  云五娘有些憋气。难道还能解了他的衣服查看。
  “婚事准备的仓促。”宋承明跟五娘说着盛城辽王府的事,“但也绝不会委屈了你。其实大哥不去拿嫁妆也没事。我已经准备了一份,在外面的宅子里。成婚的时候带过去就成了。”
  “我们家又不缺银子。”云五娘白了他一眼。
  嫁妆是早就准备好的。是老叔叫人准备的。不用看,都知道有多丰厚。别说自己一辈子用不完,就是三辈子也用不完。
  宋承明又递了果子给她,“我也养得起你。”
  这可就难说了。
  云五娘哼了一声,“怎么,你这边很富足?”
  要养兵,只有嫌弃银子少的,哪里就有多余的?
  宋承明噎了一下。这么说起来,确实不如人家财大气粗。
  云五娘也觉得自己不地道,就放缓了语气,“先歇着吧,别操心了。将身体养好比什么都强。你这说冲喜,好歹做出个样子来。江城那边本就不怎么相信这事。”
  “信不信的都没有关系,反正他现在也离不了我。”宋承明有几分讽刺的道。
  “你打算怎么办?以后……”云五娘将蜜桔塞到嘴里,清甜的气味在嘴里蔓延。
  宋承明叹了一声,“走一步看一步。现在唯一能够得着的就是成家了。”
  “你想一步一步的谋划西北?”云五娘诧异的道:“那这中间隔着……”
  宋承明点点头,“成家对西北这地方可不怎么满足的。想取得北方的所有权,那我们之间必有一战。不是他死,就是咱们完。趁着西北如今还没有开始动作。咱们也该准备起来了。你觉得呢?”
  云五娘垂下眼睑,“这些事,我也不懂。”
  不懂?
  宋承明拉了她的手,“以后,这后勤之事,只能交给你总管。所有的银钱,都由你管着。我想着对于你来说,也不是难事。”他听云家远说过,五娘在算学一道上,天赋十分的出众。像足了金家的人。
  云五娘看了他一眼,消息搜集的不错啊。
  但是你能别捏着我的手玩吗?
  云五娘用力的抽一下,宋承明就□□了一声。想来是扯到伤口了。云五娘吓了一跳,赶紧起身凑了过去。宋承明脸都白了。
  “躺下。”云五娘扶他躺下,也不管他愿意不愿意,只解了他的衣服,这才看清,整个前胸,好几处都渗出了血。“你疯了,都成了这样了还瞎跑什么?昨天还敢骑马?”
  宋承明头上的冷汗一点一点下来,“没事。都没伤到要害。”
  “胡说。”云五娘将他的伤口检查了一遍,又给他将外衣脱了,这衣服摩擦着身体,还怎么养伤?
  车厢里的床榻,躺两个人也是可以的。
  云五娘将他安置妥当,又叫人被子给捂上,才扬声叫外面的人,“熬止疼安神的药来。”
  听见外面的应答声,这才回来,坐在一边看着宋承明。
  “安神汤一喝,我可就不能陪着你说话了。”宋承明还是强撑着,一脸的笑意。
  “以后有一辈子的时间,什么话说不得?”五娘将火盆挑的更旺一些,等药来了,服侍他将药吃了。看着他睡着,才算松了一口气。
  到了前面镇上,又叫人买了新鲜的猪肝,另外找了大红枣来。在用砂锅在马车里的火盆上,给他炖猪肝汤喝。
  “王妃,天瞧着不好。咱们是歇在别院里,还是赶路。”外面是宋承明的小太监常江。
  “这雪要是下来,只怕更不好赶路了吧。”云五娘撩了帘子小声问道。
  常江回道:“可不是吗?等雪下来,能过了膝盖。到时候,是不大好走了。”
  “那就别歇着了,赶紧赶路。”云五娘听着外面的风声,裹着大氅还觉得冷。“到前面,再多添几床棉被来,省的颠簸。”
  常江赶紧应了。这是怕自家主子身上的被悲颠簸的不好了。
  宋承明醒来的时候,恍惚了一下。车上点着灯,就证明外面黑了。
  五娘坐在他身边,小案几上放着碟子,她正一个一个的拿着煮好的红枣剥皮。
  “醒了?”五娘问道。
  宋承明应了一声,“怎么不歇在别院?”
  “早点回了盛城,你也能安心的养伤。”说着,指了指外面,“你听听外面的风,只怕这雪快下来了。”
  宋承明点点头,“今年的雪比往年来的早。”
  云五娘见他想起来,就给他塞了几个靠枕。这才将猪肝汤递过去,“快趁热喝。”一路上的饭都是半温的。还不如自己在车厢里简单的做点呢。火盆上还用网子架着烧饼,两面烤的焦黄。“泡在汤里,或是就着汤吃,都好。”
  这里没有肉酱,要是有肉酱,再给烧饼的两侧刷上一层,味儿更好。
  “怎么没叫人去沿途的镇子上取饭?”宋承明看着手里的饭菜就皱眉问道。
  云五娘嗔了他一眼,“你平时都是跟着将士一起同吃同住。要不是我,你们一天大概也就是啃干粮。以前怎样咱们还怎样。这干粮做得好了,也好吃。我又不是受不得苦。”再说,这比在海岛上吃生肉好多了。
  “你怎么能一样呢?”宋承明摇头道,“没有叫女人跟着一起吃苦的道理。”
  “行了!听我的。”云五娘催着他,“先喝点汤顺顺,你尝尝我烤的饼子。味道还是不错的。以后你们再做这个干粮,千万记得给里面放盐。人不吃盐哪里来的力气。多花费不了多少。”
  行军打仗用的干粮,放点盐和炸了葱花的葱油,做成烧饼,吃的时候架在火上一烤,又酥又软,油香油香的。一样是美味。
  宋承明看着她掰了烧饼往他的嘴里送,就觉得喉咙一下子就堵住了。
  他张嘴嚼着一年四季都吃的烧饼,却第一次发现能这么美味。
  “好吃吧。”五娘笑着问道。
  宋承明点点头,“好吃。”他想叫她过好日子,她也有条件心安理得的过好日子。但是她没有,而是选择跟他,跟辽东的将士一起,同甘共苦。这是他的福气。
  猪肝汤的味道也不错,宋承明一股脑的都吃完了。
  以后的路程,云五娘都打发常江带着几个丫头去买些简单的材料来,她自己给宋承明在马车上做。几个丫头也在马车上忙碌,外面的将士至少顿顿吃到的都是热乎的。
  等到了盛城,云家远已经到了。一瞧云五娘,就先皱了眉,瘦了很多。
  再一看宋承明跟五娘从一辆马车上下来,脸就更黑了。不用说也知道,这两人一路上都在一个车厢里住着的。
  “扶姑娘进去。”云家远吩咐道。
  香荽和紫茄赶紧过来,拉着五娘就往里面去。
  她们跟着嫁妆,昨天已经到了盛城。见到自家姑娘,才算是安心了。
  五娘看了宋承明一眼,才跟着香荽她们去了。
  云家远这才扭头看向宋承明,“成亲以前,彼此还是不要见面了。”
  宋承明道:“毕竟是冲喜而来的,自然是越快越好。王府里已经收拾齐备了。后天就是好日子。”
  后天?
  云家远上下打量了一眼宋承明,“五丫头可还小。你……最好给我守点规矩。”
  大舅子教训,宋承明没有不应的。面上自然是规矩极了,可心里却道,成了亲,就不信大舅子你还能跟着。
  五娘被香荽紫茄拉进房里,紫茄就道:“担心死我们了。这一路往北,越走天越冷,我们还担心没将姑娘用的厚衣服放在外面。”
  香荽服侍云五娘梳洗,跟她详细说跟来的人如何安排的。“……盛城瞧着也繁华。虽说不能跟京城比,不能跟江南比。但说心里话,比我预想的可好了太多了。街上的商户也不好,人来人往的,集市上也热闹。”
  紫茄搓着手从外面进来,接过话道:“好似你去过江南一样。姑娘,这个地方别得还行,就这这个冷啊,真是冷的邪乎了。”
  五娘也笑了,“在京城,如今也就刚开始冷了。到了这里,就像是数九寒天。辽东冬天长,明年三月,冬天才算是过完了。你们还罢了,只海石她们,大概习惯不了。你们多替着点她们,叫他们在屋里先窝一冬再说。”
  正说着话,红椒的声音就传了进来。“姑娘,一会子先试试这嫁衣吧。”
  嫁衣是金氏准备的。给五娘成亲的时候穿的。
  五娘出来,就看在铺在炕上的嫁衣。红衣,金线,更难得的是,上面镶嵌的珍珠全都是金色的。
  水草看了一眼就道:“咱们金家,别的没有,珍珠不缺。”
  五娘再一扭头,见一边的花冠,上面的宝石更是璀璨夺目,熠熠生辉。光是这一身嫁衣的价值,就比云家准备的所有嫁妆都昂贵。


第144章 
  呼啦啦一场大雪,铺天盖地而来。但整个盛城的街道,却基本没有积雪。有数不清的辽北军,在大街小巷清扫。更有许多的百姓,自发的一起参与进来。
  今天,是辽王下聘的日子。明白是辽王娶妻的日子。
  因为冲喜,时间安排的极为紧凑。
  别院里堆着辽王府送来的聘礼。这些聘礼,别说是娶一个王妃,就是太子娶太子妃也够了。
  但金家的人,连面色都没变一下。
  云家远的随从金甲,跟着送聘礼的一起去辽王府,看看那边准备的地方怎样。这嫁妆过去总要安置好的。
  沿路看着满城欢庆的情景,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感慨的。这至少证明了辽王在辽东的治理是非常得军心和民心的。
  越是靠近辽王府,街面上越是干净。甚至有许多百姓将自家过年挂的大红的灯笼给挂了出来。整个盛城,真的好像是要过节一般。
  辽王府位于盛城正中心。但占地实在说不上大。外院占地倒是比内院大了很多。前面三进都是外院,后面两进才是内宅。中间隔着一处园子。如今被大雪覆盖,也看不出什么模样。倒是种着几行梅树,如今梅花开的正好。满院子都是香气。
  辽王府里的管家是抚养辽王长大的老太监常河,他陪着金甲看内院。“都收拾好了。里面是重新粉刷过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