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权将-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大帅保重。”董士选大声道:“爹爹保重。”

“张贵,张贵。”董文炳看着董士选离开的身影,囔囔道:“难道你真能以弱敌强?难道你真的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难道你真的是大元朝的克星?”

城外。

张贵兴致勃勃的看着向梁顾讨教的王虎臣,不得不佩服他们精力充沛。自从杀了董文忠,突出重围后,自己回到军营倒地睡了足足十个时辰,然而自己醒来时,却发现昨晚跟自己一起突入大营的几个肌肉男都已醒来,并且你来我往在过招。

“大人,不多睡一会?”郭平见张贵醒来,连忙放下手中的活,关切问道,昨晚幸得张贵、梁顾和大旗三人一马当先,众人才杀出了一条血路,突出了重围。

众人虽没有受伤,但厮杀了将近半个时辰,没有把他们累垮已算是幸运了,不过也幸好陆秀宗等人来得快,再来慢半个时辰,恐怕自己数人就被鞑子的人海战术困死了。

“都什么时候了,还睡。”张贵尴尬的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肚子早已闹起了**,咕咕噜噜响不停,张贵苦笑,从随身的皮囊中掏出几把炒面,却发现炒面几乎已到了底。

“探子回报,董士选率领千人南下而去了。”乘着空闲,郭平连忙把这个看起来再也寻常不过的消息告诉张贵。

张贵皱了皱眉头,艰难的咽下了一小把炒面,然后又喝了些水,责怪道:“这么大的消息,你怎么不告诉我。”

郭平不明所以的看了看张贵,董士选率领千人出城再也寻常不过之事,张贵怎么会说是大事呢?

此时,文漳、陆秀宗等人见张贵醒了,都围了上来,昨晚的一仗打得实在太漂亮了,全军伤亡不到百人,可惜的是对方有能人在军中,要不然鞑子就不仅仅是死伤两千余人了。

在那种情况下,陆秀宗甚至有把握全歼鞑子,即使他只有四千多人,而对方却有五千人,这个机会来之不易,是张贵等人冒着生命危险制造出来。

“君诚,先前吩咐做好攻城准备,现在的情况怎样?”张贵突然问道。

郭平大惊,张贵什么时候吩咐陆秀宗做好攻城准备了?难道就凭借四千余人,去强攻一座有三万人的城堡?

却听见陆秀宗点头道:“军头,都准备好了,将士都憋了一口气,早就想实实在在跟鞑子打一场了。”

“戒骄戒躁。”张贵严肃道:“我军还没到和鞑子硬碰硬的时候,一切以多杀伤鞑子为主,不要计较一时的失败和成功。”

“天瑞,大举可有消息。”张贵继续问道。

文漳点头,道:“情况不甚明了,不过在下认为大举兄弟应该已完成任务,就就等大人的命令了。”

“看到了没有。”张贵严肃的看着郭平,道:“这就是机会,不错我们却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董文忠被杀,董文炳却派出董士选南下联络伯颜,董家将领如云,为什么要派董士选?”张贵看着众人,引导说道。

“鞑子派出的探子,都被吕武拦截了,董士选是董家能战之士,派出董士选南下也是正常之事。”郭平还是不解,疑惑的看着张贵。

张贵摇头道:“为什么早不去,迟不去,非等董文忠被杀之后才去。”

“莫不是董文炳怕了?”王大用好奇问道。

众人被王大用的话逗笑了,李成笑嘻嘻道:“你怕了,鞑子都不怕。”

“不,”张贵脸色更加凝重了:“鞑子就是怕了。”

看着众人都被惊呆了,张贵这才分析道:“董文炳今年差不多六十了,我想他也不愿意熬不过六十吧?所谓六十而知天命,都他**的是假话。”

“其实,人越老越是怕死,特别是这种杀得人多的人越是这样。”张贵认真说道:“董文炳虽强占正阳城,但却一直守城不出,甚至连南下的传令兵也是等我军来了之后才派出。”

“很简单的一个原因,董文炳怕南下。”

“很奇怪吧?鞑子论功行赏,况且董文炳又有守城之责,他怎么会担心被伯颜要求南下?”

“鞑子,一个狼的民族。”张贵声音微微颤抖:“只要有一丝机会,鞑子都会一哄而上,阳逻城堡目前虽还在宋军手中,但若董文炳携带军备率领大军南下,阳逻城堡还能守到何时?”

“你们或许会问,正阳城怎么办呢?”

“哼,届时,朝廷还有谁能顾及正阳城?李庭芝吗?夏贵吗?还是范文虎?一旦鞑子突破大江天险,迅速南下,朝廷危在旦夕,勤王号召四方,谁还会顾及正阳?别说正阳城,鄂州、郢州、扬州、甚至健康,都将拱手让给鞑子了,鞑子还需要有人驻守正阳吗?”

“董文炳摆明了是怯战。”张贵肯定说道:“不但怯战,简直就想不战,直到我军出现在正阳城,董文炳自保的信号就更加明确了,我军夜间骚扰正阳,你们何曾见鞑子出兵?何曾见鞑子反击?”

“然而让董文炳想不到的是,我军不但抓住机会,杀伤了他两千多精锐,更重要的是在万军中杀了他的三弟,他心中的惊慌可想而出。”

“你是说董文炳之所以让董士选出城与丞相联系,难道是想为董家保住一根灯火?”郭平恍然大悟。

张贵点头,道:“我军既然能突入大营,那正阳城内?那正阳城的军营呢?”张贵继续道:“也就是说,董文炳开始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在董文炳这个心神不宁之时,我们又有完全准备,为什么不攻城呢?”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董文炳毕竟还有三万精锐,他担心自己的性命,恐怕就会对正阳城内的百姓不利,一旦鞑子开始封锁正阳企彻查,陈大举的计划必然受阻,甚至有可能会失败,所以我才说错过了时机。”

“等董文炳再起了胆色就迟了。”

第二卷 正阳 第八十章 强攻正阳(9)

第八十章 强攻正阳(9)

夜,很深。从来没有的宁静,仿佛是长生天的恩赐。

宋军没有了骚扰,董文炳反而睡不着,辗转反复睡到半宿,在床上实在呆不下去,只好起床,披了一件单衣走出帐外。

侍卫见董文炳出来,连忙把他紧紧围住,自从宋军在大帐射杀董文忠之后,鞑子的大小将领竟然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即使在是城内,在帐内,在军中,恐惧也无所不在。

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战术,古代言传有专杀对方将领的杀手,想不到今日真的出现在自己眼前。

五千将士中取对方人头,勇猛莫过于此也,但最让这些将领害怕的是,据说,宋军潜入大帐,一点声息也没有。

死得,不明不白。谁愿意这样呢?

所以,鞑子能不害怕吗?

天上没有月华,夜很黑,黑得就像浓黑的墨水一般。

“小虎,出来这么长时间,有没有想家呢?”董文炳轻轻推开前面的侍卫,别让他挡了自己的去路,这是衙门后院的一个小院子,衙门附近有他的精锐侍卫,有他的精锐将士,他虽然还是有点担心,但至少对自己的性命还是有信心。

叫做小虎的侍卫有点紧张,迟疑了片刻,摇头道:“大帅,不想。”

董文炳笑了笑,道:“小鬼头,想就想吧,又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在这里住得还习惯吧?幸好现在已入冬,要不然南方的天气可够你受的了。”

“大帅,”小虎好奇问道:“我们在山东路不是很好的吗?大汗怎么又让我们出征呢?”

年前,董文炳还是山东路统军副使,现在官迁枢密院判官,行院事于淮西,听说过了年就要拜参知政事,小虎身为一个小兵,可不管董文炳的升官发财,他认为呆在山东是理所当然的事,便直接说道:“山东可不用打仗。”

“咳,咳。”董文炳毫无意义的咳了两下,道:“小虎,话可不能这么说,大元朝受命于天,必将会统一全国,大汗令我等出征,是一件荣耀的事。”

小虎尴尬的摇了摇头,表示听不懂董文炳的话,他家里还有老娘,年前就答应了老娘今年过年一定回家,眼看就到了腊月,可战火却仿佛刚刚燃起一般。

“那,大帅,我们什么时候才可以回家呢?”小虎满怀期望的看着董文炳,希望能够从他嘴里听到一个好消息。

董文炳停住了脚步,看着南方,还是一片漆黑,让人看不透,让人看不穿,原以为对方只不过几千人,自己没必要出兵,南方的战局一旦紧张,对方就只有退兵了。想不到对方不但没有退兵,反而杀了自己的三弟,显然是死了心要跟自己作对了。

董文炳在山东有两年,两年没有战火,已让他渐渐年老的骨头变得生疏起来。

“还要一些时日吧。”董文炳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伯颜要比自己年轻得多,但却比自己厉害得多,现在伯颜也没有消息,他还真不如知道要多长时间才能结束战争。

小虎不甘心,追问道:“大帅,小子听说丞相就在南方不远的大江北岸,为何我军不去和丞相汇合?人多了就更加不担心宋军了,再者跟丞相打仗,不是有更多功劳吗?”

小虎想起家里的老娘,老娘都差不多七十岁了,虽年前身体还算硬朗,不过自己若能抢到一个汉人的女子当做包衣,照顾老娘,那自己不是更加可以专心打仗吗?

汉人的包衣温顺,胆子又小,又能吃苦难老,比粗咧咧的蒙古女子好多了,只是自己只是一个小兵,大帅又不允许掠夺百姓,自己恐怕也只能多杀几个宋军,然后用功劳去跟蒙古人的将领换取一个包衣了,大汗虽不允许杀戮和掠夺,不过蒙古将领可不把大汗的命令放在眼里,该干嘛还是干嘛去。

“丞相大军局势未明,我军身负重任,不宜轻举妄动。”董文炳耐心说道:“一旦让宋军重新夺回正阳城,那丞相的退路就被截断了,届时不知有多少兄弟战死沙场。”

董文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向一个小兵解释得这么清晰,又好像是跟自己在解析一样。

“战死沙场,那是弟兄们的荣耀。”小虎毫无意识说道,也不知道他说的是这真话还是假话

“固守正阳,难道真是这样吗?”董文炳不禁怀疑,当初自己率领四十六人跟从大汗作战,哪一次不是以少胜多,以弱敌强,现在自己三万精锐,却被数千宋军困守在一个小城内,说出去也没有人会相信。

“占领正阳,这已是你莫大的功劳,何必还冒险呢?别忘了整个董家的荣华富贵生死存亡都在你手中呢?”一个声音在董文炳脑海中辩解起来。

突然,一片亮光在空中飞舞,然后落了下来。

“嘭”的一声巨响,从正门方向传出,就连董文炳也感到一丝震动。

暗道中。

陈大举、草上飞和戴宗非常小心的爬行,张贵开始骚扰正阳城以来,鞑子的巡查比往常多了起来,就是县丞王达也变得勤快起来,他本人又熟悉地形人情,有一次差点查了戴家,幸好戴宗以前常常给衙门送猎物,这些原来就是正阳衙差的投降分子多半也认识戴宗,再说戴宗为人豪爽,这些人可不少收戴宗的巴结。

要不然还真有点麻烦。

很快,三人来到了一处较为宽阔的暗道。

“戴兄弟,想好了?”陈大举看了看戴宗,问道。

“俺家婆娘和芽儿他们真的可以搬去均州?”戴宗不放心问道。

陈大举笑道:“你小子日后就是均州军的兄弟了,嫂子和芽儿自然就是均州人。”

戴宗仿佛不是很满意,继续问道:“那戴某若是光荣了,俺家婆娘和芽儿是不是每个月都能拿到抚恤金?”

“当然。”陈大举严肃道:“只要我陈大举还活着的那天,嫂子和小侄儿就一定不会受委屈,只要张大人活着的那天,抚恤金就一定会传承下去。”

“再说,鞑子虽多,可是想杀死我们可不容易。”陈大举鼓励说道:“我们就是放把火而已,鞑子不至于这样吧。”

“大人,多谢。”戴宗突然说道,他原本只是一个猎户,可是陈大举的到来,给他带来了尊严,带来了尊重,带来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他从中感受到激情,感受到斗志。

“粮仓、军备和军营。”陈大举随手画下了一个简单的图,道:“路线都记好了吧。”

“早已经烂熟在心了。”草上飞笑道。

“戴兄弟呢?”陈大举见戴宗只是点头不说话,问道。

戴宗点了点头,道:“大举兄弟别忘了,这里是正阳,是我的家。”

“都给老子记住了。”陈大举严肃道:“完成任务之后第一时间撤回来。”

突然,“嘭”的一声巨响,暗中中的泥土哗啦啦的往下掉。

“嘭”的一声巨响,把希奈吓了一跳,这个年轻的、活泼的、聪明好动的后生,被这突如其来的爆炸声吓了一跳,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咧嘴笑道:“嫂子莫要惊慌,这是张大人的土罐子。”

戴氏紧紧抱住芽儿,身体不停颤抖,不是因为爆炸声,而是因为,他的丈夫,一个猎户,今日却走上了战场。

她央求过、她恳请戴宗看在芽儿的份上,不要去。但往日厚重的丈夫,往日慈祥的父亲,却对她发了火:“老子今日也是英雄好汉了,即使死也死得光荣。”

巨响,代表了战争的开始。

戴氏的颤抖就连怀里的芽儿也能感受得到,怀里的芽儿悄悄的递过来一个糖果,幼稚的声音低声道:“娘,你饿了,娘,糖果。”

“娘不饿。”芽儿的话把戴氏惊醒。

突然,院子的门“嘭”的一声被踢开,还没等戴氏反应过来,一队五个人的小队衙差拿着火把已闯了进来。

领头的一个小头目明显是鞑子,第一时间发现了还没完全反应过来的希奈,马上抽刀抵住陈大举,问身边的衙差:“都给老子看清楚了,他是什么人?”

衙差多是正阳城内人,对正阳城的人也颇为熟悉,却从来没有见过希奈,刚想说话,戴氏颤抖说道:“大,大人,是奴家的内弟,不久前奴家家乡遭了水灾,奴家内弟没有了着落,只好投靠过来。”

“给老子闭嘴,老子没问你。”一个小头目衙差喝道。

戴氏颤抖说道:“大,大人,内弟是哑巴,不会说话。”

“怎么不过来衙门报告。”小头目衙差大声吆喝道。

戴氏鼓起勇气,道:“大,大人,是刚到,后来正阳城不让出门,奴家一时还来不及报告。”

“哼。”衙差显然不想放过戴氏,转眼问道:“你家男人呢?”

戴氏慌张得连手也抖了,说话自然不利索,“噗通”的一声跪了下去,道:“大人饶命啊,孩子他爹见娃娃饿坏了,出去找点吃的。”

“好啊,看来你们戴家的胆子可不小,把衙门的命令当做耳边风了吧。”衙差想要在新主人面前立功,逼问道:“衙门三申五令不许出城,夜里不许出门,看来你家男人胆子可真不小。”

“来人,把他们抓起来。”

身边的衙差虽然不想惹是生非,这些都是自家的邻居,平日里低头不见抬头见,再说戴宗为人豪爽,对邻里也颇为照顾,往日打了猎物吃不完也分给大伙。

但见自己的头要立功,自己也只好违心上前,拉住戴氏和芽儿。

第二卷 正阳 第八十一章 强攻正阳(10)

第八十一章 强攻正阳(10)

希奈被鞑子的刀对着不敢轻易妄动,见戴氏被抓住,不由慌张起来,戴氏被抓,以戴宗现在的身份,估计戴氏他们凶多吉少了。

希奈真不知所措,想不到芽儿比较紧张,大力挣扎起来,衙差本来就无心,一个不着竟然被他挣脱了手,芽儿向希奈跑过去,哭叫道:“哥哥,不要让他们抓走娘亲。”

幸好衙差反应也不算慢,小芽儿能跑多快,衙差三下两下就把他拉住,一边骂道:“小兔崽子,看你不想活了。”

“你要是不想活了,可不要连累老子。”这活衙差自然不敢说出来。

领头的鞑子突然眼前一亮,刚才芽儿挣扎的时候,把手中原本要给戴氏吃的糖果掉在了地上,旁边的小头目反应倒也不慢,上前两步捡起糖果递给鞑子。

鞑子接过糖果看了一眼,脸色变得难看起来:“你们,宋军。”

均州军虽保密工作做得不错,但在樊城和鞑子交手,双方多少也有一些了解,况且均州军成为鞑子的目标后,元朝也没少向均州派出探子。

张贵的奎祀军发展得很快,但元朝数年前就进行了灭宋的准备,能少往南方派出探子吗

世界上哪有不透风的墙,所以均州军独有的一些装备和配置都被鞑子摸得一清二楚。

鞑子反应很快,见到糖果后,一直没离开手中的马刀向希奈砍去。希奈虽有些慌张,但他自从鞑子进屋后一直在准备应对,见鞑子大刀二话不说砍过来,不但不躲避,反而迎着鞑子向鞑子扑过去。

“动手。”鞑子见希奈反应很快,知道对方也不是善庄,一边退后一边吆喝着衙差帮忙。

这些平常只会欺负小百姓的衙差,哪里会想到有这样的变故,一下子惊呆了。

倒是小头目反应很快,也拔出腰间的刀杀了上来。准备以二敌一,料想希奈这个瘦小的身体板子也受不了吧?

希奈的身体虽然瘦小,但身手非常灵活,见鞑子谨慎的往后退,又见小头目扑上来想赚自己便宜,反手一摸,从腰间摸出一把锋利的匕首。向鞑子虚晃了一招,右脚用力,竟然瞬间转向往小头目冲过去。

小头目立功心切,又见希奈傻乎乎的扑过来,心中大喜,手中的大刀向前用力,准备把这个不识好歹的小家伙拦腰砍断。

希奈反应更快,这竟然也是虚招,他平素在山中游荡贯了,身体的敏捷性,反应之快可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眼看希奈就要撞上小头目的大刀瞬间,希奈双脚一曲,上身向后仰去,竟然躲过了大刀来到小头目脚下。

小头目大惊,准备后退,然而希奈哪里还会给他机会后退,手中锋利的匕首向上一撩,小头目哪里来得及后退,肚子竟然被破开了一个大洞,可怜的小头目只想到立功心切,却没想到立功是要死人的。

鞑子暴怒,怒道:“都给老子动手,杀了他们,你们敢不听话,是不是不想活了。”

衙差犹疑了一下,鞑子竟然不顾希奈,大刀狠狠的往身边的衙差砍过去:“再不动手,老子杀你母亲的。”

衙差这才不敢迟疑,纷纷拔刀。

希奈被小头目血喷了一脸,但他却丝毫不当一回事,当初训练,张贵不知道怎么想出了一个损人的招子,用牛羊血往他们身上晒,搞得他们见到血就恶心,而不是害怕。

希奈回过头,只见抓住戴氏和小芽儿的两个衙差真要拔刀,心中大急,也来不及思量,心中的匕首向抓住戴氏的高衙差扔过去。

他在山中经常拿着石头乱扔,也仍得习惯了,准头跟郭平的箭术有得一比,平素进山若没带弓箭,就算是用石头也能砸死几只兔子。

“噗嗤”一声,锋利的匕首竟然准确的击中高衙差的后颈,插了进去。高衙差愣了一下,竟然直愣愣的倒了下去。

身边的抓住小芽儿的小衙差见到高衙差毫无声息死去,一下子慌了神,也顾不得抓住小芽儿,赶紧跑向鞑子身边。

“给老子杀。”鞑子大怒,在自己面前连杀两人,对方现在身上也没了匕首:“给老子杀,对方没有武器了。”

希奈顾不得看戴氏和芽儿,双手一探,竟然又有腰间摸出了两把匕首,想也不想向着剩下的三人冲过去,一边大喊:“嫂子,快跑。”

戴宗负责的是粮仓,谁让他比较熟悉呢?

走出暗道后,戴宗怀里、背后、腰间挂了好几个火油袋子,陈大举亲自给他做了实验,只要吹亮火折子点燃火油袋子口的棉线,就可以让火油袋子爆炸,然后引起大火。

不过戴宗还是有种说不出的担忧。

戴宗腿有些软,白日里的情况已弄得很明白,粮仓驻守了鞑子一个指挥的兵力,足足三百人,而且附近是鞑子的军营所在,随时可以增援三千人,而自己就只有一个人。

当初自己也曾问陈大举,为什么不多派一些人进城,然而陈大举摇头道:“人多反而会误事。”

戴宗身体紧紧铁柱墙,慢慢的想粮仓移过去,只要找到透气口,把火油袋子扔进去,自己就算是完成任务。

不过,真得像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吗?

城外连绵不断的爆炸声、杀戮声惊天动地,但粮仓附近却是一点声息也没有,更为可怕的是,他不知道哪里有鞑子的暗哨,哪里有鞑子的明哨,他只是根据往日的经验,凭借着自己的感觉向着粮仓方向摸过去。

也不知道是戴宗运气好,还是鞑子太过于疏忽了,走了十几步竟然没有碰到半个鞑子,他甚至已想好了对策,一旦遇到鞑子就把火油袋子点燃了,就算是死也要冲进粮仓。

突然,戴宗把身体紧紧的贴进一个角落,这是狩猎十余年给他的感觉,这是一种生与死的感觉,这是一种危在旦夕的感觉,这种感觉救了他很多次。

很快,压低声音的交谈传入了戴宗的耳朵。

“听说了吗?三将军死了,被宋军用天雷杀死的,真恐怖。”一个小兵说道。

“别听这些传闻。”一个苍老的声音教训道:“什么天雷,三将军就是被宋军用弩箭射死的。”

“你老别不相信。”小兵不服气道:“听到了没有?宋军在攻城呢?也不知道大帅能不能守住。”

“大帅肯定能守住。”老兵肯定说道:“大帅有万夫不敌之用,这些宋军用的不过是疑兵之计而已,咱们放亮点招子,别耽搁了大帅的大事。”

“哼,凭什么他们就可以倒头睡觉,我们就要守门口。”小兵不乐意道:“再说,正阳城里士兵比百姓还多,谁吃了豹子胆敢过来,还想袭击粮仓不成。”

“让你守就守,怎么这么多怨言,到时莫要被百户长送到前线跟宋军打,看你即使有十条命也不够。”老兵骂道。

小兵不服气,道:“哼,小子恨不得去会一会宋军,看他们是否三头六臂。”

两人没玩没了的说着话,戴宗更是不耐烦起来。

戴宗还真想不出办法,眼看时间过得很快,再过不长就要天亮了,正打算拼了性命也要把粮仓烧了。

突然军营处响起了鞑子惊慌的呼喊道:“来人啊,袭营。”

戴宗转眼看去,只见陈大举负责的军营已起了多处火苗,也不知道陈大举是怎么办到,自己要搞定一个粮仓,都等了一刻钟也不见这两个宋兵有什么动静。

“叔,要不要过去帮忙?”小兵欢喜说道。

“给老子好好呆着。”老兵吆喝道:“宋军既然能摸进军营,说不定这里已被宋军围住。”

戴宗眼看不是对路,狠下心摸出一把精致的手弩,这种手弩是当初张贵知道他箭术好好之后送给他的见面礼。

“大人,鞑子人数太多了,攻不进去。”朝霞已探出头来,在南门,城门已被火药炸得稀烂,但鞑子凭借城墙和城门的残余,再者有人数的优势,把城门堵得紧紧的。

“大人,攻不进去,兄弟们死伤很大啊。”郭平快要哭出来了,这些将士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看着他们死在鞑子弓箭之下,眼睛都要凸出来:“陈大举不是完成了任务吗?咱们该退兵了不是?”

张贵一言不发,冷冷的看着城墙,历史上曾记载,当初夏贵强攻正阳城事,董文炳这老家伙就是在城墙上被射伤,现在会不会历史重演呢?是不是可以凭借郭平的箭术,干脆把这老头射死万事。

董文炳原以为宋军这次也不过是骚扰而已,然而城门卫很快就过来报告情况,宋军竟然用火药把南门炸开,并且派出精锐不断攻门,好几次元军都是靠着人多把宋军赶了出去。

“这伙宋军莫非是吃了豹子胆不成?”董文炳疑惑的看着副将江凡,问道。

江凡迟疑了片刻,突然担心的站了起来:“现在可以确定,宋军的目标肯定是城内的粮食和军备了。”

董文炳疑惑问道:“粮仓、军备都被兄弟们紧紧包围了起来,宋军难道能够插翅膀飞过去不成?”

“宋军肯定有办法。”江凡肯定道:“说不定宋军现在已进入粮仓和军备。”

江凡话刚说话,门外跑进一个传令兵,见董文炳大声道:“大人,不好了,粮仓、军备和军营都已着火了,宋军使用了火油。”

“混蛋。”给副官说对,董文炳有些不自然,大声道:“那火灭了没有?”

城门卫士摇头,道:“宋军用了大量的火油,火烧得很大。”

第二卷 正阳 第八十二章 升官发财

第八十二章 升官发财

第二卷就这样了,本来大纲还有扬州,但经过考虑,暂时不写下去,免得第二卷又太长了,也不知道怎样,唉。

@@@@@@@

董文炳死了。

自幼聪慧,善于记泳,伊若成人的董文炳死了。

郭平特制的弩箭,射程超过了500步,正中董文炳的头颅,强劲有力的弩箭,没入两眼之间,董文炳死得不能再死了。

张贵,均州节度使,均州军头领,用将近一千人的伤亡,杀死了大元朝的枢密院判官,未来的参知政事,这个代价,唯有张贵自己知道:值得还不是不值得。

正阳城内熊熊大火,彻底点燃了天空,大元朝援助伯颜大军的物质被大火付之一溃。董家三虎,仅存董文用,从董文炳出征前留下的命令,率领董家军退回山东。

董文炳或许知道自己的死期将至,临上阵前嘱咐道:“文用,士选生死未明,董家仅存尔一人,大哥若不幸,千万不可为我报仇。”

“董家军乃董家生存下去的资本,你率领幸存将士,返回山东,若董士选能幸存,则上书大汗,让董士选承万户,若董士选不复,你就把大军交还给大汗,解甲归田,也好为董家留下一点血脉。”

“大哥,”董文用恸哭:“大哥若不幸,文用誓死为大哥报仇。”

董文炳笑了笑,道:“我军三万大军,宋军不过数千人,大哥也只不过说说而已。”

确实,董家军乃大元朝蒙古汉军中为数不多的精锐,若说董家军数万大军被宋军数千人逼着打,说出去谁也不相信。

不过事实上却正是如此,宋军大规模采用火药、火油攻城,身穿精锐盔甲,奋不顾身,竟然和董家军展开了城墙争夺战。

而在远处,源源不断的援兵不断开来,火把摆成了一条火龙,城墙上董家军将士所见,皆心寒畏惧不敢战。

“大帅。”江凡拉住董文炳,大声道:“大帅,现在敌我未明,大帅不必以身冒险。”

“就是敌我未明,老夫才要出击。”董文炳年少时英勇好战,凭借自己的一双拳头为董家打下了偌大的功劳,现在虽年老怕事,但联想到宋军不顾性命攻城,恐怕是另有依靠,不是宋军的援兵已至,就是丞相大军有变,无论是哪一种,都是董文炳不愿意看到的,而且是董文炳不得不坚守正阳城的原因。

正阳城内城外,大火照亮了整个天空,多年以后,附近百里的人依然记得这个灿烂的夜空,彷如美丽的传说。

宋军打得很聪明,攻城也很顽强,往往是火油、火药开路,把董家军将士逼得不敢探头,才通过一种类似飞爪的简易攻城工具,迅速攻上城墙,宋军战力又强,武器精锐,往往以一敌三,还是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