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权将-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文德摇了摇头,道:“这人城府很深,而且非常狡猾,你看他只是一员都头,可是却可以指挥数千大军,若不是董士选的亲信,就是他抓住机会取得了董士选的信任。”

“况且,神射手好几次都失手了。”

许文德说到这里闭上嘴巴,程鹏飞也明白过来,连神射手都数次失手,确实是一个人物,于是也不再说话,率领余下的将近四千人加快了步伐。

“奶奶的,人也太多了吧。”许文德和程鹏飞刚冲出万户街,迎面密密麻麻都是蒙古汉军,甚至把大街小道都塞满了人,许文德头皮发麻,咬了咬牙齿,狠狠说道:“奶奶的,肯定是董士选要跑路了,给老子冲过去。”

“杀”数千宋军,许文德、程鹏飞及亲兵精锐为箭头冲过去,然而蒙古汉军的人数毕竟太多了,两军交锋,只有前锋能够有碰撞,其他的士兵都堵在街道上。

“杀,给老子杀光他们。”许文德像一个疯子,杀得蒙古汉军血肉飞扬、惨叫连连,蒙古汉军先头部队并不是军中的精锐,哪里是许文德等人的对方,许文德怪叫连连,杀得实在是过瘾。

两军相持之间,苗再成率领骑兵也冲了过来,看到前往道路不通,他也是果断之人,立刻从其他街道冲过去,迟疑片刻,连忙吩咐身边的副将,道:“你率领数百兄弟过去相助,就说董士选逃了。”

副将领命,苗再成毕竟是老将,看得很准,若是董士选有心反击,肯定是以骑兵为先头部队,然而看不到任何一个骑兵,那么董士选肯定要走人。

“城内的地图。”苗再成马术很好,接过地图看了一会,南门被姜才老将军堵住了,又有陈潇率领骑兵前往夹攻,而东门外的护城河又被自己大军占领,董士选不会从建春门方向突围,而北门外地势虽然不便于大军行动,但有玄武湖和钟山,排除董士选逃到山上,但最有可能的应该是西门的石头城,石头城是一座坚固的小城,甚至比建康城的城墙还要坚固,董士选绝对有可能逃到石头城继续抵抗,或是从水路逃亡。

想到这里,苗再成也不再迟疑,大声道:“兄弟们,目标石头城,跟老子杀。”

剩下的六千骑兵,苗再成再次兵分三路,每一路两千人,分别从三条前往石头城的主干道追踪,董士选的动作虽然不慢,但半个时辰后苗再成还是看到了董士选的身影。知道了董士选的踪迹,苗再成连忙派出亲兵前往通知另外两支骑兵,自己率领大军紧紧追过去。

“别放走了董士选。”苗再成白须飘扬,双眼暴怒,声音洪亮,好一个三国老黄忠。部下也是人人激扬,恨不得给战马插上翅膀。

董士选如丧家之犬,但他亲兵毕竟是精锐,董士选也看到了苗再成追过来,连忙分出一个千户断后,然而骑兵奔跑得实在太快了,留下来断后的骑兵刚转过身,前面的宋军已扑面而来。

“扔……”上千支短矛如飞蝗一般密密麻麻盖住了天空,断后的骑兵哪里会想到宋军早有准备,迅速奔跑的战马增加了短矛的力量,断后的骑兵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已伤亡接近一半。

然而他们的厄运还不止如此,短矛刚落完,一阵弩箭又开始发挥,等苗再成冲到断后的董士选亲兵骑兵时,对方只剩下不到三百人。

“杀”闪着光芒的锋利的马刀,瞬间划破了天空的宁静,苗再成那洪亮但带有几分沧桑的声音响起:“有我无敌,杀”

断后的骑兵,耽搁了苗再成不到一刻钟的时间,骑兵再次加速,但就是这一刻钟时间的拖延,董士选已冲出了西明门,西明门外不到十里就是石头城了,更重要的是眼看西明门正要缓缓关闭,苗再成暗叹了一口气,若是城门闭上,恐怕又要破费一阵工夫。

但城门处突然冲出了一批人,他们手执大刀,但身穿普通的衣服,其中一个头目大喊:“兄弟们快冲过去,我们是奎祀军的兄弟。”

看来是城内的奎祀军听到得到消息后赶来,苗再成大喜,加快步伐冲过去,并且留下数百骑兵帮忙清理西门的守军。

西明门外有石头城,董士选当初也不过是驻防了一千人而已,这才使得苗再成得以顺利冲过去,但也耽搁了一些时间,远远只能看到董士选的影子,心中虽然失望,但还是鼓起劲儿追上去。

董士选从没有过如此的狼狈,当然除了正阳战役拼命突围时的那次,算下来这已是第二次,莫非自己命中注定了要死在均州军的刀下吗?

自己的父亲、自己的三叔,难道现在轮到了自己,当初自己带着征服山东各地诸侯的威风南下,可谓是春风得意,恨不得马上和均州军决一死战,为父亲报仇雪恨,然而残酷的现实很快就让他意识到自己并非均州军之敌,于是把心中大志收了起来。

想不到命运还是把自己放到了均州军的火炉之上,当初若是能够及时和大军南下不用留在城内,自己又怎么会沦落到现在这个样子,然而正是均州军袭击了伯颜等人,自己才被逼留在城内,留在建康也罢了,你均州军竟然还敢攻城,攻城也罢了, 你竟然还要攻破了。

董士选虽叹息自己的命运如此坎坷,但动作并没有放慢,石头城是一座坚固的小城,地理位置非常好,凭借手中的一万人,至少也能坚守一年半载,等局势大变或许还有夺回建康的可能呢?就算抢不回建康,但至少能够在水师的接应下离开这个鬼地方,除非大元朝真的不要自己了。

眼看石头城远远在望,身后的追兵虽然追得着急,但已经被自己丢在身后,董士选为了有把握冲进城内,再次分出五百人断后,此时他身边只有一千骑兵而已。

“大人,小心。”身边一个亲兵,突然大喊一声,董士选反应还算不错,听到叫声之后知道不妥,第一时间身体向右倾斜,身体惊险的挂在战马的右侧,而一支强弩划过自己的头顶,刚才呼叫的亲兵反而来不及躲闪,惨叫一声掉了马。

瞬间,弩箭如雨,“噗嗤、噗嗤”向着他们飞过来,战马的速度虽然很快,但伏兵的位置很好,就在官道的拐弯之处,竟然有上百人在第一时间射杀。

而且还不止如此,拐弯刚过,前方一赌简易的拒马已挡住了道路,在拒马后稀稀拉拉站了数百人,一个老将军手执强弩,吼道:“兄弟们,洗脱我们身上的罪名时刻到了,跟老子杀敌啊。”

当苗再成汇合其他两支大军来到,纵横山东一时无敌的董士选,已经死去多时,他离石头城的距离不会超过三里路,而堵住他们的却是原建康水师统领姜澜老将军,此时身边不到百人,数百名亲兵骑兵围着他们,恨不得把他们剁成肉酱。

“在下建康水师统领姜澜见过苗将军。”老将军在亲兵的扶持下和苗再成见面,他虽是疲倦,但精神很好,说话也洪亮得很:“末将幸不负郭大人的重托,总算是完成了任务。”

当初范天顺、隋贵把汪立信送到两淮之后跟从大军行动,留下的数百名将士就随同姜澜在石头津附近寻找机会,姜澜原是建康水师统领,对石头城附近的水域非常熟悉,郭平出兵前曾经派信使让姜澜想办法拦截前往石头城的道路,没想到却让他拦截了一条大鱼。

“老将军立了大功。”苗再成有些郁闷,自己追了半天没想到让姜澜占了便宜,不过他很快就抛开心中的想法,道:“兵贵神速,我们马上前往石头城。”

第二卷 正阳 第一百六十一章兵临城下(41)

第一百六十一章兵临城下(41)

“什么,吕文焕往建康方向撤退了?”刘师勇不敢相信的看着吕武,一字一顿说道:“你是说吕文焕放弃围攻常州,往建康撤退了?”

看着吕武肯定的点了点头,刘师勇挠了挠头,问道:“会不会又是吕文焕的计谋?上次咱们就差点中了这老小子的奸计?对这老小子,老子少操点心都不行啊。”

别说刘师勇不相信,吕文焕确实是让人不敢相信,想他吕文焕十万蒙古汉军,进攻吕城是死伤了将近两万,攻打常州再次损失两万,算下来也至少还有六万人马,攻下常州虽然没有什么希望,但几乎两倍于常州的兵力,围困常州还是绰绰有余,待得时局变化,再拿下常州也不是没有可能,再说吕文焕退兵,伯颜也不会放过他啊。

吕武肯定说道:“昨天吕文焕退兵之后,武进城内就开始收拾东西,城内的细作传出消息,说今天一早蒙古汉军的辘重就开始往建康方向撤退了,探子还专门跟了一段距离确定事实之后才回来。”

“这样说来,看来吕文焕撤军应该是真?莫非是建康发生了什么事?”刘师勇自言自语,突然兴奋说道:“莫非董士选造反了?”

“不可能,那怎么可能呢?董家家眷都还在山东,董士选和你们张大人那是深仇大恨,就算张大人能容天下不能容之事,他董士选也没有这个胆子啊。”

吕武笑了笑,道:“不管什么事,反正吕文焕要撤军了,要确定这个消息,末将出去探一个究竟就行了,他吕文焕能骗得过小兵小卒,可瞒不过我吕武的金睛火眼。”

“你就得了吧,”刘师勇跳起来招呼亲兵就往外跑,大声道:“你小子就坐镇军中指挥吧,这些小事情有老子就能搞定,让你小子别又折腾出什么蛾子来。”

想到吕武在建康城闹出的动静,刘师勇跑得比兔子还要快,还不到两个时辰便已回来,脸色有几分凝重,吕武连忙问是怎么回事,刘师勇点了点头,道:“吕文焕确实是在撤军,但行军颇有法度,老子几次想靠近都差点被他们发现了。”

“也不敢肯定吕文焕有没有什么诡计?但至少对我军颇有提防,而且前军行军非常谨慎,或许建康还真出了什么大事。”

两人沉吟片刻,毕竟吕文焕在军中颇有名气,当初吕文焕在襄樊坚守数年,威名远播,那时吕武还没从军,刘师勇也只是一个小兵头,吕文焕围攻常州时,两人还能应付,如今退兵,两人竟然摸不清头脑,想趁机拣点便宜把,又怕是吕文焕的计谋,要是眼睁睁看着吕文焕拍拍屁股走人,心又有不甘。

“还是先告诉边大人他们吧。”吕武实在是想不出吕文焕退兵的原因,再说吕文焕尚有六万大军,就算是知道吕文焕退兵,常州只有三万大军,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刘师勇也点头,吕文焕退兵打乱了众人的步骤,他也是实在想不到两国决战之时,吕文焕为何突然退兵,除非建康出了事,但据探子的消息,建康尚有董士选率领数万大军坐镇,宋军哪里还有兵力攻打?再说数万大军守城,兵法常言十倍而攻,那宋军不是需要数十万大军才能让建康被迫向吕文焕请援,逼得吕文焕退兵?

两人把吕文焕撤退的消息告诉边居谊,边居谊也做不出决定,于是决定把消息告诉要知州姚訔,并且召集诸将到知府商量。

吕武把详细的情况给众人说了一遍,道:“若能确定建康发生了什么事,则可以肯定吕文焕是否真的撤军,或还是吕文焕的计谋。”

刘师勇也点头,道:“老子刚才前往武进城,远远看到城内的蒙古汉军有条不紊收拾,安排撤退,并且辘重已首先出发。”

“狗日的吕文焕,哨兵放得很远,老子来不及细看,差点给吕文焕这老小子发现了。”

边居谊缓缓的敲着桌子,沉吟片刻,问道:“吕文焕这人,老夫当初也没跟他少打交道,若论才干,比他哥哥吕文德还略胜一筹,而且为人意志坚定,并不是稍稍受到挫折便灰心之人。”

“昨天吕文焕虽大败,但实力犹存,今天退兵确实有点反常,或许正如吕总管所言,建康可能出事了,吕文焕为保住建康才退兵。”

听到吕文焕退兵的消息,无论是真是假,姚訔都忍不住高兴了一把,他受命守常州,仅得三万将士,原以为凶多吉少,如今不仅常州守住了,还拖住了吕文焕十万大军,杀敌更加无数,蒙古将领直接或间接实在他们手中的更是不可胜数,比之前十几年还要多,姚訔淡淡说道:“哪管他吕文焕是真撤军还是假撤军,以我军三万守军,又没有骑兵相助,就算是吕文焕是真撤军,我等也拿他没有办法。”

姚訔的儿子姚让战死,白发人送黑发人,要说对元军的仇恨,在座的没有人在他之上,但他毕竟不是年少时的青春年华,身为常州知府,他只能从大局出发,不容常州有失。

“只要守住常州,我们就算是完成任务,朝廷必然会重重有赏,当然能够给吕文焕添麻烦,老夫也是绝对赞同,但吕文焕要是溜走,老夫也能理解。”

众人点了点头,通判陈昭接着道:“诸位守住建康,已是大功一场,等确定了吕文焕的行动再做打算,千万要谨慎行事,不能让吕文焕赚了便宜。”

王全节却不赞同,他犹疑片刻,还是说道:“大人,末将怀疑是建康受到了我军的攻击。”

看到众人疑惑的表情,王全节筹措了一下言语,道:“末将怀疑是两淮的将士南下,而且很有可能是已经开始围攻建康,欲断元兵之路。”

吕武不由点头,这么简单的理由自己为什么一下子没想到呢?郭平指挥均州军收复两淮之后,一直没听到两淮将士有何动静,当初自己还以为郭平坐镇两淮是为了防止元军援兵南下,看来郭平对建康的打算已经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还没等吕武接话,突然有均州军奎祀军的信使来报,言郭平郭大人率领均州军精锐骑兵万人,以及两淮将士五万,合计六万大军围攻建康。

“为何郭大人没有提前告知?”吕武疑惑问道,常州兵力虽不多,但多少总能牵制吕文焕的行动,再说大军行动,相互通知也是正常。

信使摇了摇头,道:“卑职不清楚,卑职也只是刚接到建康的消息,第一时间就过来告知大人。”

“建康是否还有其他消息?”虽然觉得奇怪,但姚訔等人却知道对方只不过是传递信息的信使而已,并不知道具体的情况。

来人摇了摇头,姚訔让他先行离开,如今虽然知道吕文焕撤军的原因,但众人心中有些顾虑,不知道为什么郭平不把消息告知他们。

吕武突然笑了笑,道:“呵呵,末将认为我等是不是有些自傲了?”

见众人把眼光放在他身上,吕武站起来,道:“或许郭大人认为常州仅有三万大军,能守住常州已是大功一场,认为我军没有余力相助。”

“但最大的可能,末将认为郭大人是担心常州守军的异动让伯颜有机可趁,如今伯颜在临安进退两难,常州乃临安之咽喉,若是伯颜放弃临安而占领常州,对北可以卡住两淮的援兵,以南则可以威胁临安,如此一来伯颜就有了纵横之地。”

“届时就算是伯颜在临安失利,伯颜也可以以常州为基地,固守常州,随时威胁临安,待得来年再寻机作战。”

众人不由点头,哑然大笑,自己一心想着对付吕文焕,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姚訔等人也放下心中不悦,笑道:“吕总管可是一言点醒梦中人,看来我等都有点自不量力了。”

“不过,老夫相信出动数千人还是可以,不如王全节将军及吕武总管,你们率领五千精兵尾随吕文焕大军,谨慎行军,若机遇,你们也不用客气,要是没有机会再回来也不迟。”

两人大喜,正想答应,刘师勇大叫一声,道:“这等好事怎么少得了我刘师勇,老子一定要去,再说吕总管的伤势还没好呢?”

陈昭和姚訔相知多年,心有灵犀,摇了摇头,道:“刘将军你也走了,难道你还希望我们两个老头守城不可?”

“边将军不是还在城内吗?”刘师勇反应可不慢,把边居谊拉下水,正如他说,这等好事他可不愿意错过,就算没有机会,吓唬吓唬他吕文焕也是一件喜事。

“乱来,边将军一把年纪了,你还要让边将军上阵不行?蒙古将领皆是忙将,边大人纵使好汉,也是双手难敌四拳,你是要置边大人于不仁不义吗?”

陈昭虽不管军事,但在军中亦颇为威信,刘师勇虽自持老资格,但在陈昭面前也只能低头,求助的眼神看着吕武和王全节,想不到两人故意没看刘师勇的眼神,正在谈出兵的事。

“吕总管是不是有话要说?”刘师勇拉了拉吕武,忍不住说道,眼睛却猛向他使眼色,让他看到党国的份上拉他一把。

“刘将军为将日久,经验丰富,常州乃我大宋重中之重,有刘将军守城,我与全节出兵也放心得很。”吕武虽知道刘师勇的想法,但正如他所说常州不容有失,有边居谊、刘师勇两人守城,他们才能安心出征。

“混小子。”刘师勇骂了一声,只好看着他们两人回营点兵,自己闷闷不乐的垂头丧气,对于刘师勇来说,不准许他出征比用绳索绑住他还要难过。

陈昭见众人都已离开,叹了一口气,道:“刘将军,你算一下自吕城至今,你立了多大的功劳?”

“老夫之所以让王全节出兵,皆因全节守城以来寸功未立,你可知道全节是王清惠的堂兄,而王清惠是张贵张大人的娘子,全节有这层关系,日后难免飞黄腾达,我等都已一把老骨头了,还不如给张大人买一个面子吧。”

“那吕武凭什么就能出兵,再说我知道张大人并不是用人唯亲的人,你不知道他二弟张顺本领平平,至今还是水师副将,甚至连水师统领的位置也让给水匪马邑了,皆因为马邑的本领要比张顺强。”刘师勇不服气说道。

“吕总管是均州军人士,自然与王全节相熟,就算张大人用人唯才,但全节也是我军一员大将啊,总不能一辈子被我们这把老骨头压住,日后咱大宋中兴,还要靠他们啊,难道我们这把老骨头还能熬到什么时候?”

刘师勇叹了一口气,点了点头,道:“陈大人说得有理,师勇受教了,大宋中兴,不知道我们还能不能看到。”

“呵呵,老夫也是有这句说这句而已,刘将军莫要介怀,咱们出去好好安排一下,常州可不容有失,至于大宋中兴,我们肯定会看到,说不定我等还是日后的中兴之臣呢?”

## ## ##

得知宋军围攻建康,吕文焕高兴得差点叫了起来,第一时间下令做好准备年,回师建康,心中不知道感激了董士选多少回,让他离开这个囫囵之地,吕青连忙劝说:“大人,我军首要目的是围攻常州,建康尚有董将军五万大军,量宋军也攻不下建康,宋军攻击建康,恐怕是担忧我军对常州不利所用的扰兵之策而已,大人可不用理会。”

吕文焕暗中骂了一声,吕青为人虽然忠义,而且作战勇猛,但毕竟经验不足,没有看到自己处于两难地步吗?擅自退兵则会引来伯颜责难,进攻则攻不下常州,如今有借口回师建康保存实力,这小子还在唧唧哇哇,实在让他无语了。

吕青毕竟是吕家的族人,吕文焕投靠元朝之后,吕家追随的并不多,到了后期更是少之又少,毕竟他们也要为吕家的未来打算,总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吕文焕耐心说道:“建康是我大军南下的桥头堡,是我大军后军补给地,关乎我南下大军的生死,岂容疏忽。”

吕青知道吕文焕早已心生退意,但他投奔吕文焕,心中打的就是建功立业的主意,还想争取一下,道:“宋军围攻建康,也只是信使的一面之词,不如等我军信使确认消息再回师也不迟,董将军五万大军,建康又是坚固之城,况且没有受到破坏,料想宋军攻下建康不易,再说建康的汉军,皆是鄂州投降之辈,守城经验丰富;再说我等所领皆山东汉军,万一回到建康后,董士选振臂高呼,这些山东汉军说不定都从了他董士选,我等不就成了光棍将军了?”

“万一信使所言皆真?尔又当如何?你能承受失去建康的责任吗?”吕文焕狠狠的看着吕青,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他已有预感,自己投降元军恐怕是自己这辈子最大的一个错误:“你所说将士乃山东汉军之言也是事实,不过老夫以大局为重,相信他董士选不敢以国难之事为难,再不济建康的守军还是老夫一手带出来的呢?大不了老夫跟他拼一个你死我活罢了。”

“末将愿意率领精锐回师建康,协助董将军守城,但大人可以留在常州,静候时局变化,届时取建康,下临安,为吕家建立万世伟业。”吕青有点愣,换句话说就是不懂得变通。

“混蛋,老夫的决定,自然有老夫的想法,你要是再唧唧哇哇误了我军大事,害了我军士气,老夫把你交给督军处办。”吕文焕看着吕青,一字一顿说道:“别以为你是吕家的族人 ,就可以替老夫做决定。”

“末将不敢。”吕青吓了一跳,没想到吕文焕发起脾气实在是吓人,看样子真有把自己军法处置的意思,连忙跪下去,道:“末将仅从大人命令。”

“你起来吧。”吕文焕叹了一口去,道:“时局至今,乃老夫三年前未敢想象,如今我吕家处于危墙之下,老夫不得不步步为营,小心翼翼,一步错步步错,老夫要是走错了这步棋,我吕家将会堕入万劫不复之地啊。”

“末将错了,还请大人责怪。”吕青狠狠磕了几个响头。

“你没错,”吕文焕看着吕青,想起自己年轻时,不也是一心想立功吗?只不过岁月磨灭了当初的激情,剩下的仅是苟且偷生,得过且过罢了,只希望能够熬过这个难关,保住吕家的繁荣富贵。

吕文焕叹了一口去,率军回到武进之后,马上下令大军收拾,待得明日一早,由吕青护送辘重先行,担心常州宋军偷袭,自己却是亲自断后。

他知道宋军不会错过痛打落水狗的机会,在回师途中设下了几次埋伏,然而宋军的追兵倒也不简单,自己反而差点中了他们的计谋,双方交手了几次,但皆是一触即离,没有实际的交手。

第二卷 正阳 第一百六十二章兵临城下(42)

第一百六十二章兵临城下(42)

建康攻略实在顺利得让郭平有点不敢相信,杀了万户解成攻破东阳门,姜澜老将军的狙击,让董士选命丧石头城三里之外,苗再成拿着董士选的死人头绕城一圈,北门的副将率领五千人投降,而南门虽然遇到万户薛军胜的抵抗,但看到董士选的人头后,薛军胜举起了白旗,一万守军也是曾经的宋军重新回到大宋的怀抱。

至于石头城的邸浃,看到董士选的死人头并不愿意投降,他自持石头城固不可攻,想坚守石头城待援,然而士气受挫,又加上姜澜老将军早已派遣将士潜入城内,郭平集中兵力,用了两个时辰,杀敌六千,邸浃实现了他的诺言,和石头城共存亡,至此,董士选五万守军,投降的将士接近三万人,余两万人战死。

“这是我军的伤亡情况,”郭平有些失落,虽说有战争就会有死亡,然而死亡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数字,无论是谁,看着自己一手训练出来的将士,埋葬在这片他们熟悉或不熟悉的国土里,心里多少会有些不舒服:“伤六千七百三十二人,其中重伤必须退役者一千二百五十人人,死四千二百六十五人,伤亡合计12247人,而守军伤亡21679人,真是杀敌一万自损八千啊,这次攻城虽然胜利了,但还有很多经验需要总结和注意。”

“我先来说一下这次伤亡大的原因,伤亡主要是守军的抵抗,特别是石头城守军的抵抗,当然攻城略池守军抵抗是免不了,但我们是不是需要更多的技巧?”

“其次就这次围攻建康稍微有点着急,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次围攻建康,也有临时起意的意思,虽然我们取得了胜利,但侥幸行事,置大军于危墙之下,非我等所为……”

郭平是一个谨慎的人,通过此次攻城,他深思熟虑把每个错误都指正出来,当然好的地方他也不吝赞赏:“苗再成老将军猛攻猛打,让守军没有反应的时间,是夺取整个胜利的关键,许文德坚守阵地,狙击元军的援兵,是攻下东阳门的首功,程鹏飞用兵迅猛,突飞猛进,是攻下东阳门的最大的功臣。”

“刘义夜袭青溪中桥城防,是建康战役的开端,杨不及的工兵营,架桥、组装攻城器,并且发挥了巨大作用,是这次顺利拿下建康的不可磨灭的老臣子。”

“当然,陈潇、张铁等无数将士的英勇奋斗,他们是这次取得胜利的主要功臣;除此之外,建康赵家为大军提供的暗道,是迅速攻取建康城最为关键的一环,若没有赵家的暗道,我军伤亡定然会倍增。”

“所以,赵家是我们宋军的朋友,是我们均州军的盟友,只要赵家的事,就是我们均州军的事。”

此次攻城,也写入了历史,这是自襄樊战役以来,宋军正式收复的第一座城池,也是攻城的典范,后世攻城颇为借鉴此次攻城的经验。

## ## ##

郭平对赵家的赞扬,赵普却是一点也不知道,攻下东阳门不久,他带领三儿子赵禥从东阳门赶回赵家,至于暗道,可别忘记了刘义在暗道埋放了大量的火药,足够可以堵住暗道的通道,要向清理这些火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郭平知道他所担心的事情,派遣一百名亲兵护送他回去,一路上遇到一些散兵游将,都被郭平的亲兵三下两下搞定,赵普才得以顺利回去,虽只隔一天,但赵普心中多了一份担忧,留在赵家的是他老母亲,是抚养他成人的老母亲。

他从没没想均州军会如此之快攻下建康,但既然有了希望,有了念头,他就不能再让自己的老母亲以身涉险。

“爹爹,那、那……”赵衢的胆子没见多大的起色,看到赵家门口已破损不堪,还能看到不少尸体散落在门前,隐约听到杀戮,身边的亲兵头目胡强立刻带领亲兵上前,并留下一半亲兵护卫两人。

赵普却等不下去,亲兵没有办法,只好簇拥赵普前来,赵府门外散落了不少尸体,但明显都是蒙古汉军的尸体,显然是蒙古汉军攻击赵家是受到了阻击,赵普不由多了几分紧张,远远看到大院内还有数十名疲倦不堪的蒙古汉军,他们或许受伤倒地不起,或许疲倦不堪站在一旁休息,而杀戮却是从内院传来。

“胡将军,还请救救我们赵家?”赵普虽是一家之主,虽然也下定了决心跟大宋共存亡,但如今真实的看到兵灾,双脚几乎已经发软,而他三儿子赵衢更加不堪,若不是亲兵搀扶,说不定此时已是倒在地上。

胡强是郭平的亲兵副将,知道赵家是这次突破东阳门的关键,也是郭平重视之人,连忙说道:“赵老请放心,只要我们均州军还在,老夫人一定会没有事。”

连忙吩咐亲兵保护赵普,自己率领数十人冲进大院之内,大院内尸体更多了,除了蒙古汉军的尸体之外,还出现了不少宋军的尸体,胡强能够想象得出,留守赵家的两百士卒曾经在大院内和蒙古汉军交手的惨烈。

大院的蒙古汉军也是精锐,看到胡强冲进来,第一时间就拿起武器围了上来,然而他们毕竟是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杀戮,哪里比得上胡强他们早已有准备,两军皆是亲兵,若是单打独斗说不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