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权将-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秀夫也点了点头,他知道李庭芝心中的说法,笑道:“大人莫要担忧,张贵能够让郭平这小子指挥,一来他们之前定然是定下了计谋,二来有张大人在南方,我们才更加放心。”
“说得也是。”李庭芝点头,道:“李希兄弟,大旗兄弟,还请你们回去转告郭大人,我扬州自老夫而下,全部听从郭大人的指挥。”
苗再成一愣,瞥眼看了一眼李庭芝,只见李庭芝没有开玩笑的表情,只好忍住不说话,就连范友信等人也不由自主移了移屁股。
“这个?”李希迟疑了片刻。
李庭芝连忙说道:“老夫所说皆无虚言,扬州自老夫而下,皆从郭大人指挥。”
“好,”李希尊重说道:“李大人以大局为重,李希敬佩。”
“在下一定将李大人之言告诉郭大人,一切让郭大人从计行事。”
李希又和他们商量了一下细节方面的问题,才拉着大旗告辞而去,等李希离开,苗再成实在忍不住,囔囔说道:“听说郭平这小子两年前不过是禁军中一名小将而已,如今虽是均州军副将,但大人若要听这毛头小子命令,这未免让扬州丢脸了?”
“别说大人您,就连范友信老哥、姜才老将军、许文德猛将等等,都要比郭平这小子辈分大得多,怕兄弟们不服。”
“兄弟们不服?老夫认为你不服吧?”李庭芝瞪了他一眼,道:“张大人不过而立之年,如今已贵为节度使、荆湖置大使、统领均州军,他辈分不是更小?”
“这个?”苗再成尴尬笑了笑,道:“张大人乃天纵奇才,不可以常理衡量,不能用常人目光衡量,他均州军出一个天才,总不能出第二个天才吧?”
“郭平为人稳重,并且颇得张贵心得,有他指挥均州军,倒也无碍,并且张贵离开均州军之前,怕是定下了计谋,只要按照计划行事,倒也不用担心。”
陆秀夫看了看苗再成,道:“郭平不是鲁莽之士,他定然不会真的就指挥扬州,苗将军还请放心。”
“我,我不是这个意思。”苗再成连忙否认。
李庭芝插话道:“刚才老夫听说淮南军先锋统领乃陈大举,君实可知道此人。”
“老夫倒和此人经过生死,”陆秀夫点点头,想起均州大战时,陈大举还只是一个毛头小子,道:“三年前,此子不过是毛头小子罢了,后来从郭平、张贵,想不到三年后倒成了一员大将。”
“这两三年,他进步很快,学了很多东西,难得、难得。”
“也就是说陈大举亦是均州军将士?”李庭芝有点好奇,问道:“均州军的人怎么会成为淮南军的统领,据老夫所知,夏贵老将军可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
“这个,”陆秀夫迟疑了片刻,道:“淮南之战还没开始前,张贵派遣了均州军事学院五百学徒进入淮南相助夏贵老大人,想必陈大举是在那个时候进入淮南,至于为什么会成为淮南军统领,君实确实不知。”
李庭芝却清楚得很,就如陆秀夫、胡明伟等人,都是均州军派过来相助扬州,他们都是能力出众之人,自然会逐渐取得夏贵的信任。
夏贵年纪大了,身边又没有能力出众之人,陈大举能够得到夏贵的信任,任命为统领,自然就再明白不过了。
“也就是说郭平此时手握五万大军,加上大旗、李希他们的地方精锐恐怕更多,我扬州全城出动也不是他们的对手,老夫言从郭大人之命行事,这怎么就委屈了你们?”
第二卷 正阳 第四十七章 层层狙击(17)
第四十七章 层层狙击(17)
“真倒霉,他**的真倒霉。”胡明伟忍不住大骂,他们刚上岸便被瓜州渡口巡逻的哨兵发现,虽然胡明伟的反应很快,杀了他们十个人中的九个,但是剩下的一个人偏偏给跑了。
跑就跑了吧,一个人也闹不起什么风浪,等他回到瓜州渡口,自己也不知道跑到哪里了。也不知道胡明伟他们走了什么霉运,这个逃得性命的小兵恰好碰到了从扬子桥返回瓜州渡口的张宏,张宏身边可率领了不少骑兵,都是他们张家的亲信,战力可不弱。
胡明伟手中不过两千人多一点,虽然比张宏略多,但和别人拼命的事,胡明伟现在不愿意,再说若是被张宏拖住了脚步,自己两千多人还不够鞑子塞牙缝。
“你小子,还有力气说话,不如想想办法怎样甩掉这些跟屁虫。”姜才笑骂道:“老夫都一把年纪了,可跑不了多长路。”
“到时别说老夫拖了你的后腿。”
胡明伟心惊,姜才虽是玩笑之语,但说的都是实情,万一姜才支撑不住,大伙估计就要散伙了,老将军可是这支小部队的头领。
“老将军莫急,咱们还是按照计划往湾头镇跑,实在不行咱们回扬州或去高邮。”胡明伟打定主意,大声道:“再不行,咱们跟他小子拼了。”
“拼命之事,迟点再说。”姜才摇了摇头,如今他倒是舍不得胡明伟去拼命了,他相信若干年之后,胡明伟定然是大宋的一员猛将,自己年纪大了,死是不可惜,但是胡明伟若是死了,还真可惜:“往高邮去,高邮走不通再回扬州。”
“如今这个局势,咱们就算回扬州,到时想出来也容易。”
胡明伟点点头,众人加快了脚步,这都是扬州城内淮北军最精锐的将士,再加上他们又是从张贵送来三千战马后就开始训练,虽比不上张宏的亲兵,但也不至于落后太多。
张宏追得很急,他铁了心要经营扬州,把扬州纳入自己的怀抱,自然把姜才这股肉中刺拔掉,这次好不容易碰见了,哪里管得自己兵力不足,硬是追上去先把对方缠住再说,对方人数虽比自己稍多,但真的杀戮起来,自己也不惧。
再说无论是瓜州渡口还是扬子桥,都可以派出援兵,但宋军若是被缠住,就只有全军覆没了,张宏一边追上去,一边派人前往扬子桥通知张邦直,让他派兵出来接应。
没想到胡明伟根本不愿意和自己接触,看到自己后拍马就跑,看来对方也知道事情不妙,一个劲儿往湾头镇方向跑去。
“这怎么回事?”张宏看宋军不是往扬州去,而是直扑湾头镇,心中疑惑起来:“难道要去高邮?”
湾头镇是扬州背面的桥头堡,若是有湾头镇协助,拦截宋军,这不是自投罗网?
再说自己追得着急,宋军没有时间隐蔽行动,经过湾头镇时肯定会被发现,难道他们不担心湾头镇的黑杨?
想到这里,张宏有几分心急,要知道张英之事给他添了无尽的压力,他不知道自己能否使唤得了黑杨,又或许是黑杨看到宋军究竟会不会进行拦截?
张宏还真没信心。
“怎么说黑杨还是朝廷的臣子,可不能任由宋军流窜吧?若是宋军隐蔽行动还好,但此时被自己追得这么急,哪里可以潜行。”
胡明伟跑了一会,发现有些不妥,因为对方人数越来越多,看来是扬子桥的援兵已经和张宏汇合,自己没有了法子,连拼命的机会也没有了,只有跑路了。
不过有一点宋军要比张宏要强很多,由于胡明伟等均州军将领的加入,特别是陆秀夫的到来,给扬州带来了均州军的军粮,这些用小麦打成的面粉经过炒熟之后,加上水就是最方便的食物。
胡明伟好不容易趁着空闲,用水捏了一把面粉揉成一团,递给姜才,大声道:“老将军,先吃点东西。”
姜才不得不佩服胡明伟的闲情,担忧说道:“对方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再这样跑下去,恐怕战马受不了。”
胡明伟晃了一下,差点掉下马,他千算万算,就没想到战马也会跑不动,万一到了湾头镇,战马跑不到了,黑杨又给自己下眼药,自己就只有挨打的份上了。
想到这里,担忧问道:“老将军,若是担心马力不济,不如我们先返回扬州,如何?”
姜才却摇了摇头,道:“不,老夫相信会有转机。”
胡明伟不知道姜才哪里来的自信,但是他相信这是一个经历了无数战斗的老将军的直觉,说直觉也好,经验也罢,总之他相信姜才。
战马开始喘气,马头之上开始流汗,从瓜州渡口开始,战马已跑了将近三个时辰,跑了接近六十里路,若是平时胡明伟算是心痛死了。
战马并不是跑得越快越好,也不是跑得时间越长越好,平时大军出动多半会携带两匹、三匹甚至四匹以上的战马,只是扬州拘于现状,每个人有一匹马已经是天大的喜事。
所以胡明伟都会细心使用,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都不会把马力用尽,若是马力用尽,战马不但要掉膘,甚至有可能永远也恢复不过来,只有当畜力使用。
胡明伟瞟了一眼姜才,见姜才也有几分心痛,要知道姜才对战马的渴望更在胡明伟之上,他身为朝廷老将,跟从李庭芝数十年,可曾带过这么多骑兵?
“老将军,再跑下去,这批战马恐怕就要掉膘了。”胡明伟不忍心说道:“现在要回去扬州还来得及。”
“这里离湾头镇还有多远?”姜才摇了摇头,咬牙问道。
胡明伟看了看四周的环境,摸了摸战马的脖子,道:“不到十里,只要能够过了湾头镇,咱们就往山里跑,量他们也不敢追上来。”
“好,”姜才用劲的咽了一下口水,大声道:“跑。”
“湾头镇的黑杨,”胡明伟连忙说道:“虽然被咱们算计了两次,但并不是胆小怕事之人,若是湾头镇出兵。”
“湾头镇出兵,咱们再返回扬州。”姜才大声说道:“老夫就不相信,凭他们还能拦住咱们不成。”
“回师扬州,是最后的选择,咱们既然出来,就不能如此回去。”
这是一个老将的承诺,他们身上或许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他们身上寄托的荣耀,是他们一生中最珍惜的东西,他们或许会因为这个原因而倔强,会犯错,甚至会不顾一切,但你不得不承认,这是他们最美好的缺点。
胡明伟点点头,他仿佛隐约明白张贵曾经说过的话:一个人追求的并不是生死,而是一生的荣耀。
“兄弟们,加把劲。”胡明伟突然挥动手中的战旗,一个巨大的“姜”字迎风飘扬,这就是他们的荣耀。
“果然是这个老匹夫。”张宏差点从马背上跳下来,他早听说姜才的名字,说姜才有万夫不敌之勇,想不到这老头子还挺能折腾。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张宏双脚轻轻踢了踢胯下的战马,这匹战马名叫邀月,跟了他整整三年,特别是最近半年,董士选率领山东诸侯南下扬州,他负责后军补给,邀月为他立下了不少功劳。
然而,此刻邀月已开始大口大口喘气,邀月是山东战马,耐力远比不上北方的战马,张宏喜欢它骨架子大,喜欢他跑得快,然而此刻听到气喘吁吁的邀月,张宏哪里还忍心加速。
“奶奶的,胆小鬼,要是英雄就停下来啊。”然而明知道宋军是不可能停下来,张宏咬了咬牙,低声道:“邀月,再帮我跑一会。”
湾头镇,张宏死死的看着远方,黑杨会不会出兵?
黑杨会不会出兵。
“姜才,竟然是他。”接到探子的回报,黑杨第一时间把军中大小将领请到帅帐,这是决定命运的时刻。
“宋军欲过湾头镇,仅有两千余人,后面有蒙古汉军的追兵。”黑杨一字一顿说道:“从探子所说,宋军马力不济,骑兵疲倦,而后方的追兵也是同样如此,看来他们走了一段远路。”
“兄弟们认为我军应当如何?”
黑杨环视看了一圈,却发现没有人说话,他们原来也是宋军,只是在鄂州时被迫投降,张英的事刚过去不久,他们心有戚戚。
“不满诸位兄弟,”黑杨心中有计划,缓缓说道:“诸位兄弟都知道当初老子被张英围在帅帐,你们在外不知情况,最后也知道张英是中箭而死。”
“但张英占尽优势,老子都认为逃不过那一劫,张英为何中箭而死?”
众人交头接耳,黑杨提高声音说道:“因为张英是被均州军潜入大营的细作射死。”
“事至如今,老子也不怕告诉你们,老子不打算再给鞑子卖命了。”
“啊”帅帐内瞬间乱成一团,他们虽也是对鞑子不爽,但还没到反水的地步,要知道鞑子这些年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确实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心里负担。
而且这些年过去,只听到宋军归顺元朝,从来没有听到元兵归顺宋朝,如今战事未明,再说鞑子已渡江南下,总体的形势是对元朝有利,黑杨这个时候要归顺大宋,是否有点意气用事了。
众人想着,却偷偷看了看寨门,若发现有不妥之事,杀出去再说。
黑杨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道:“老子的遭遇,大伙也看到了,老子这半年来出生入死,可是吕大人刚离开,他们是怎样对老子的?”
“老子如今的遭遇,还不是诸位日后的待遇?哪个朝廷都有争权夺势,这一点老子从来不否认,可是拔刀相见之事,大宋朝恐怕不多吧?”
“诸位或许不知,均州军已收复淮南,鞑子骑兵一个万户全军覆没,王惟义将军率领四万大军归顺均州军,如今均州军汇合淮南三万大军挥兵南下扬州,若淮北不保,鞑子在南方还能继续吗?”
“跟老子干的,老子已经和均州军商议好了,以均州军细作身份重回大宋,这又是咱们的一件大功劳,不愿意干的,老子就委屈诸位暂留在湾头镇大营。”
“过了此事之后,来去自如,老子定然不会阻拦。”
众人听了,心中也开始衡量,一个小将大声道:“大人之事,小的看在眼里,鞑子所作所为实在让人心寒。”
“鞑子何曾把咱们汉军当做人看待了,如今大人送给咱们一个机会,老子再也不愿意当这个缩头乌龟了。”
“属下千人,皆从命。”
有这个小将带头,众人纷纷表示同意,竟然没有半个反对之人,说实在话,这些人在军中也受了不少委屈,更重要的是这三个月来,他们没有领到一分钱饷银。
活不下去了。
“好,”黑杨也有几分激动,大声道:“诸位兄弟既然看得起老子,老子就拼一回。”
“刚才哨兵回报,鞑子不过是五千余骑兵,咱们就干这一票,算是咱们的投名状。”
“投名状,投名状。”众人大声叫喊了起来。
## ## ##
离湾头镇不远,是一条小河,河边是通往高邮的官道,而官道另一边是一处高坡,虽是冬日,但坡地上依旧长了不少枯草,枯草非常茂盛。
过了这处高坡,再往前不远就是森林了,当胡明伟看到这处坡地时,心头动了动,鞑子若是在这坡地上设下埋伏,用强弩为界封锁坡地,居高临下,自己恐怕就只有被挨打的份上。
唯有就是能够迅速冲过去,这段高坡并不是很长,冲过去虽有伤亡,但应该不会很大。
姜才看到了胡明伟的举措,骂道:“都什么时候了,冲过去。”
胡明伟这才拉紧了战马,附身率先冲过去。
后面的张宏,更是暴怒,恨不得插上翅膀追上去,煮熟了的鸭子怎么舍得跑掉啊?
身边一名副将低声道:“大人,此地险恶,怕有埋伏。”
“有埋伏也是黑杨,有埋伏也是宋军应该担心之事。”张宏大声说道:“这是咱们的地盘。”
心中却暗中想着:“黑杨这小子,难道真不念旧情?”
副将再也没说话,眼看熟了的鸭子就要飞走了,众人不由快马加鞭。
眼看就要进入坡地之下,张宏心情突然一紧,然而眼看姜才就要跟前,张宏一咬牙率先冲了过去。
加上扬子桥张邦直支援的三千骑兵,算下来张宏身边率领的骑兵已经超过五千人,幸好官道修得很好,再加上从扬州到高邮的官道半年前刚修葺,路况非常好,也非常宽阔,张宏竟然拉不住战马,直接冲了过去。
“放箭。”黑杨脸色一沉,知道这一声叫了出去,以后再也没有回头之路,但是他双手并没有发抖,他的声音很镇定。
弩箭如飞蝗一般,黑杨率领湾头镇守军居高临下,弩箭箭无虚发。
张宏大惊,想不到宋军竟然会选择在这个地方伏击,他更加想不到明白的是这些宋军从何而来,竟然能够瞒得过湾头镇的黑杨,不过他知道现在不是停留之时,大喊:“冲过去,给老子冲过去。”
“咦”,听到杀戮声,前方的胡明伟不由拉住了马缰,他身后的骑兵差点撞了过去。
“竟然真有埋伏,莫非是李大人的接应?”胡明伟忍不住转头看去,只见坡地之下鞑子兵乱成一团,而坡地之上弩箭如飞蝗一般压制了整条官道。
看到张宏率领骑兵拼命往前冲,胡明伟问道:“老将军,杀过去,挡住鞑子?”
姜才也看到了情况有变,他人老鬼精灵,不管是谁,反正都是和自己一样跟鞑子作对,自己还不赶紧落井下石就对不起自己了。
于是大喝一声:“弟兄们,杀回去。”
众人听令,调转马头竟然反冲回去,蒙古汉军骑兵被坡地上的袭击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哪里顾及姜才又杀了回去。
“砰”,两军撞击在一起,蒙古汉军骑兵为了活路,宋军为了落井下石,自然气势不如。
但无奈坡地上的埋伏的人数实在太厉害了,射出的弩箭就像飞蝗一般密密麻麻,再加上坡地虽然不高,但有些陡峭,蒙古汉军骑兵几次想冲上去,还没到半路便被射杀,实在是可怜。
后方的骑兵看到不妥,哪里还顾得了前军,也没有人动员,大伙不约而同调转战马就往后跑,张宏看实在冲不过去,也打算往后跑。
想不到胡明伟早已注意到他,见张宏有意要逃,连忙追上去,就连老将姜才杀得兴起,在亲兵的护卫之下也突进去。
“张宏,纳命来。”胡明伟大喝一声,战马长啸,向着张宏扑过去。
张宏手执一支长枪,见胡明伟冲过去,眼看自己就要落入宋军的包围之后,仓促吆喝了一声,手中长枪出其不意向胡明伟飞过来。
胡明伟看得仔细,一个侧马翻身便躲开长枪,抬头看去,却发现张宏已逃得远远,胡明伟正想追过去,却看到弓箭覆盖了张宏的范围。
也不知道是张宏命大,还是弓箭手准头不行,竟然让张宏脱离了伏击,不到半个时辰,除了死的骑兵,还有一半以上的骑兵逃了出去。
弩箭的杀伤力毕竟比不上弓箭,再加上埋伏的地方有远,虽然刚开始使得蒙古汉军骑兵惊慌失措,但回过神才发现对方弩箭虽多,但明显是距离过远,杀伤力不够,虽然有不少骑兵受伤,但真正中箭死亡的不到一千人,再加上胡明伟回师杀死了蒙古汉军骑兵。
除了死翘翘的蒙古汉军骑兵之外,剩下的就只有倒地呻吟的骑兵,正当姜才和胡明伟不知怎样和这些伏兵见面时,对方来人邀请两人过去见面。
第二卷 正阳 第四十八章 层层狙击(18)
第四十八章 层层狙击(18)
“竟然是你,黑杨。”胡明伟认得黑杨,目瞪口呆的看着黑杨,吕文焕最信任的大将,统领湾头镇大营三万大军的黑杨,襄樊当年的总管,后来投靠了鞑子,均州军可没少跟他打交道。
胡明伟不由提高了警惕,全身护在姜才身前,手中的大刀已经出鞘,死死的盯着黑杨,他怎么也不敢相信,半个月前自己真真实实和自己打了一仗的黑杨,竟然成了自己的人。
胡明伟毕竟年轻啊,你看姜才就不一样了,只见他捋了捋胡子,慢悠悠说道:“黑总管这伏击战打得不错啊,可惜黑总管忘记了把后路给堵住了,要不然鞑子可不容易逃脱。”
黑杨苦笑,拱手作揖,道:“小将见过姜老将军,胡将军。”
“蒙均州军不弃,如今黑杨也成了其中一员,这是小将的腰牌,还请胡将军核实。”
事情变化得实在太快了,胡明伟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过来,自然毫不客气接过黑杨的腰牌,竟然是均州军副都统,所领部将另成一军:忠义军。
“末将胡明伟见过副都统。”胡明伟把腰牌递给黑杨,见黑杨疑惑的表情,解释说道:“这种腰牌在均州军中仅有牛富大人和郭大人佩戴。”
“均州军现以张贵为尊,又有第一副都统牛富大人、第二副都统郭平大人,如今黑大人已贵为均州军第三副都统,均州军军纪严明,属下自然要向大人行礼。”
“你看一下背后,”胡明伟看黑杨莫名其妙的样子,不明白说服黑杨归顺均州军的李希为什么不详细给他解释,只好耐心说道:“忠义军。”
“副都统大人恐怕不知,均州军仅有奎祀军才独立成军,独立于均州军之外,不接受除张贵之外其他人的命令。”
“也就是说,黑大人贵为忠义军统帅,可以不接受其他人的命令,但有协助大军的义务,当然这指的是平时,若是战时还需张大人另外授权。”
“这……”李希没给他说明白,他也是糊里糊涂,以为归顺均州军之后,这三万大军必然要交由均州军重新整军,却想不到均州军竟然授予自己如此之大的权力,就算是吕文焕,对自己的信任也没有达到这个程度。
“恭喜副都统,贺喜副都统。”胡明伟轻轻拍了一个小马屁,道:“大人弃暗投明,乃我大宋之荣幸,百姓之荣幸。”
黑杨倒有几分不好意思,他是重新归顺了宋廷,但是未尝不也是有点走投无路的感觉,不过他从胡明伟的表情中并没有看到任何讽刺的意思,反而是充满愉悦,充满真诚和祝福。
想到自己为了私欲一路走来忐忐忑忑,黑杨就觉得自己有几分不是人,尴尬说道:“黑某走了一段弯路,如今蒙诸位不弃,黑某自当奋勇,虽死而无憾。”
“哈哈,到了均州军,想死也不容易,”胡明伟大笑,道:“还没驱除鞑子,还没收复中原,还没有一统天下,黑大人这么快就要说死,是不是早了一点。”
姜才也上前凑热闹,捋了捋胡子,道:“老夫一把年纪,尚思保家卫国,黑大人正值壮年,何来死意。”
黑杨这才谢过胡明伟和姜才两人,于是连忙下令收拾残局回到湾头镇,胡明伟长了一个心眼,派了一支百人队守在坡地,不一会儿果然看到对方的探子,这支百人队三下两下便把他们送去见他们的长生天。
待得回到湾头镇,宋军和黑杨的部将也混熟悉了,他们都是汉人,曾经都是宋军,甚至有一些还曾经并肩作战,以前各为其主没有办法,如今再次并肩作战,大伙都说起自己得意之事,湾头镇从来没有如此的热闹。
黑杨看到这种情况,这才彻底放下心,往日的勾心斗角和忐忑不安,此刻竟然变得无比安宁。
胡明伟、黑杨都是谨慎之人,暗中吩咐哨兵,若发现有私通鞑子之人,一定要把他们抓起来,遇到遇到反抗之辈还准许他们先斩后奏。
“老将军,”如今的黑杨已经死心塌地,他也看到了胡明伟、姜才和其他宋军将领不一样,他们都是一心为国之人,说话之间也没有隐藏:“黑某思量张宏还没有发现湾头镇已和往日不同,不如我军乘机袭击扬子桥,不知老将军认为此事是否可为?”
姜才暗中点头,黑杨能够提出这样的计谋,已说明黑杨是真心归顺朝廷,心中也放下了担子,沉思片刻,道:“张邦直、张宏都非常人,张宏当时没想到,但事后就很难说。”
“扬州在他们的监视之中,张宏肯定知道伏兵不是扬州所出,除了扬州之外就只有淮北的均州军了。”
“他们就算没想到黑大人你重归大宋,也会认为伏兵乃淮北之兵,他们一旦认为淮北之兵到达淮南,必将会更加谨慎。”
“袭击扬子桥之事恐怕不易,老夫认为还是等均州军的郭大人及淮南军的陈大举陈大人到了扬州再从长计议。”
“老将军说得很对。”黑杨感激说道:“张邦直两父子向来把黑某当作眼中刺,若鲁莽前往扬子桥,恐怕得不到好处。”
胡明伟也帮衬说道:“听闻郭大人用兵稳重,又习得张大人用兵之长,若均州军、淮南军、湾头镇守军及扬州军四军会师,拿下张邦直也是意料之中之事。”
“需要防备的就是健康的阿术回师扬州,南方的宋军是否能够抵挡得住鞑子的进攻。”
“所以,淮北扬州一战,必须速战速决,若是耽搁则时势有变。”
## ## ##
张宏灰头灰脑回到扬子桥,五千骑兵剩下不到三千人,而且还有部分伤亡,对于一心想守住扬州,想借助扬州兵力重新恢复张家往日辉煌的张宏和张邦直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张邦直镇定得多,仔细问了张宏的情况,随后才给自己倒了一杯浓茶,品了一小口才问道:“宏儿,你认为伏兵是什么人?”
“扬州并未见出兵?再说扬州一举一动都在我军监视之下,这些天安静得很,”张宏揉了揉脑门,说道:“若是说前段时间早已出兵,那又绝对不可能。”
“而且孩儿认为伏击我军之兵,至少超过一万人,他们手执强弩,攻击时如飞蝗一般,幸好他们不敢近距离埋伏,要不恐怕孩儿早已葬身。”
“所以,这绝对不可能是扬州的兵力,扬州也派不出这么多人。”
“不是扬州的兵力?”张邦直沉思了片刻,突然想起均州军之事,大吃一惊,道:“莫非是均州军到来?”
“爹爹说均州军已潜入扬州?”张宏有些紧张问道:“若真是均州军,恐怕孩儿连骨头也不会剩下半根了。”
“都知道均州军心狠手辣、算无遗策,他们既然在山坡设下埋伏,肯定会把回路截断,然而他们并没有这样做。”
“那……”张邦直皱着眉头看着张宏,问道:“宏儿莫不是认为,这些伏兵是从天下飞下来不可。”
“不,”张宏带了怒气,一字一顿说道:“爹爹忘了一个人。”
“湾头镇,黑杨。”
“他敢。”张邦直“倏”的一声站起来,不过很快又垂头丧气,道:“想必还真让宏儿猜对了,只有湾头镇的黑杨才是最好的解释。”
“黑杨能够从容出兵,看来湾头镇三万守军都成了他手中之物,就是不知道究竟是张英逼他降了宋军,还是他欲投降宋军被张英发现。”
张宏摇了摇头,道:“爹爹,如今再说此事也没用,现在的情况就是湾头镇已不在我们手中,不仅扬州守军可以随时突围,孩儿认为想保住扬子桥、瓜州渡口也不容易。”
见张邦直疑惑看着自己,张宏叹了一口气,道:“扬州怕没有人会说服黑杨投降,只有均州军。”
“黑杨向来畏惧均州军,吕文焕南下之后,他觉得自己势单力薄,均州军恐怕给黑杨摆明了阵法,言均州军及淮南大军南下,湾头镇就是桥头堡。”
“黑杨自知不保,只有降了宋军。”
“虽然黑杨降了宋军,可扬子桥和瓜州还在我们手中,宏儿为何说不保?”张邦直毕竟年纪大了,有些事没有张宏考虑得周到。
张宏揉了揉脑门,道:“爹爹,孩儿先前也跟爹爹说过,均州军至少一万五千以上兵力,加上淮南军三万,再加上湾头镇三万大军和扬州守军,兵力早已在我扬子桥和瓜州之上。”
“哦,对了,孩儿还没有算上王惟义投降的四万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