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权将-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路上,任凭隋宇折腾,胡明伟就是不吭声,等回到海珠岛换了衣服,找到姜才,隋宇再也忍不住,大声说道:“你再不说一个一二,老子就要翻脸了。”

“看你小子心急。”胡明伟骂道;“于泰山崩而不乱,大人都是怎么教你的。”

隋宇翻了翻白眼,胡明伟连忙说道:“老将军可还曾记得袭击黑杨那件事?”

“你是说?”姜才眼睛一亮,他也是人老成精,也想到了可行性,连忙问道:“鞑子水寨内是不是很多战船?”

“老将军英明,铺天盖地,密密麻麻。”胡明伟小小拍了一个马屁:“老将军料事如神,小的佩服。”

姜才连忙说道:“置于船上,然后发起攻击?”

胡明伟点头,道:“刚才我和水鬼转了一圈,陆地上一来不安,其次没有找到适合的地方。”

“在船上发起攻击,事情完结之后,甚至可以把船烧了,连痕迹也不留一些,看鞑子怎样寻找。”

“好办法,好办法。”姜才大喜。

一旁的隋宇恨不得抱住胡明伟就啃他几口,实在忍不住大声问道:“老胡,你照顾一下老子的感受好不好,你们尽是在说天书,还说得洋洋得意,老子憋得难受,要是憋出了毛病,你小子得负责。”

胡明伟和姜才对视看了一眼,两人哈哈大笑,胡明伟也不再隐瞒,把事情细细给他说了一遍,最后说道:“隋宇,你觉得这法子行不行。”

“法子是不错。”隋宇迟疑了片刻,道:“若是按照老胡你的说法,这战船用过之后就烧毁了,老子好不容易弄了十来艘战船,若是烧了,未免有点可惜。”

原来是心痛自家的破烂,胡明伟又气又好笑,骂道:“你小子就这个出息?听说大人攻下鄂州,缴获了将近三千艘战船,马大人为了这三千艘战船都愁坏了,为什么啊,没人啊。你小子好好干,到时回了均州,你要多少,大人还不给你多少。”

“就守着这破破烂烂过日子,也不知道你小子怎么混,一点志气也没有,以后跟人说话,别说你认识我。”

隋宇眼睛一亮,问道:“这事老胡你怎么知道?”

胡明伟得意说道:“谁让老子的职位比你高,人缘比你好,反正这事是真事,老子没必要骗你。”

隋宇想了一下也是,胡明伟向来得到张贵重视,说不定他另有联络也正常,不过囔囔说起来:“老胡,你可要说明白了,老子这船可不是破破烂烂,正儿八经的战船,也不知道以前这帮水贼从哪里得来。”

胡明伟抱着疑惑的表情,果然看到了十几艘新得光亮的战船隐藏在海珠岛的一处隐蔽的港口之中,船上还有不少人在修修补补。

隋宇得意说道:“看到了吧?都是新船,不知道怎么就被水贼抢了,老子找了些人改造了一番,正准备拉出去溜溜。”

“这船多好啊,老胡你不会真的就烧了吧?”

“那是当然。”胡明伟肯定说道:“放心,老子烧你十艘,届时给你陪一千艘。”

“这船不烧不行啊,打是打不过鞑子的,若是逃到半路给抓起来,更是麻烦,还不如烧了了事。”

胡明伟虽然不舍得,但也只好同意。众人准备了一下,姜才年纪大了,再加上水性不是很好,也就留在海珠岛上坐镇主持,等待消息。

胡明伟暂代指挥,主要力量还是隋宇的部将,这其中有一部分是以前的水贼,听到去偷袭鞑子,胡明伟还担心他们不愿意去,想不到情绪比自己还激动。

问了隋宇才知道,这些人有一部分是淮北人士,甚至有一部分还是从北方流浪到此,他们都是跟鞑子有仇之人,至于没有仇恨的那些人,隋宇又不是傻子,早就清理了。

“这世道。”胡明伟叹了一口气,鞑子南犯,不知道造成了多少孤儿寡母,不知道造成多少家破人亡,民不聊生远比贪官污吏造成的灾难。

有了这份情缘,大伙更加齐心,他们虽不知道情况,但是其中还有不少均州军派过来的人,他们都有了基础,只需要训练一下就能上手。

胡明伟这次算是狠了心,把剩下的火药都用上了,只求一击即中,总要给鞑子添一些麻烦,要不然老子这不是白出来了吗?

老子还想混出点名头呢?不是说乱世出英雄吗?老子不就是英雄。

## ## ##

瓜州渡口外,一望无际,借着月色,总算能够看一个模糊。

三更天,天气更冷了,留下来值日的士卒,一边喝着劣酒,一边躲着脚,他们都是最底下的小兵,头儿早已不知道躲在哪里暖和去了。

“今年的棉衣,远远比不上去年,一年不如一年啊。”一个小兵搓着手,眼馋的看着老兵的酒葫芦,他今年只有十七岁,可已经是三年的老兵,山东去年也遭受了干旱,能弄出这样的棉衣褂子已经很不错了,不知还有多少汉军穿的是当年宋兵那个时候的棉衣呢。

军中不允许喝酒,但是值日又另当一回事,值日的时候若没有一壶劣酒提神和驱寒,谁也熬不过这个严寒的冬天。

“南方啊。”老兵话说哆嗦,小喝了一口,道:“听说还要继续往南,给你穿这么厚的大衣干嘛?听说南方暖和呢?”

“这鬼天气,”小兵假装不知,偷偷向酒葫芦伸手:“都这么冷了,也不见水结冰。”

“不结冰,不结冰。”老兵瞪了小兵一眼,却允许小兵拿起酒葫芦,因为三更过后,很快就会有人换班,这酒自己也喝得差不多。

小兵暗中得意,拿起酒葫芦就抬头灌,任凭他再努力,也只能倒出小半口,尴尬挠了挠头,道:“叔,你说还要打到什么时候啊,俺出来的时候,小妮他已经有了娃娃,想必这会都要生了。”

“别胡说。”老兵骂了一句,压低声音说道:“反正到时天气热了,怎么也得回去,鞑子兵打不下去呢?你放心就好。”

原来这是一家子,老兵还是小兵的叔叔,小兵担忧看了看长江,道:“要是能够快点天热就好了。”

战火已经燃烧了整整半年,小兵早已耐不下心,他无聊的躺在水寨的平台之上,任凭老兵叫了他两声,他也不吭声。

他看着漫天的星辰,他仿佛看到自己的婆娘,手中抱着一个牛一般强壮的娃娃,娃娃虽只有半年岁大,但是却能够响亮的喊他:父亲。

“咦,叔,快看,天上掉星星了。”小兵突然大喊起来。

老兵大吃一惊朝天上看去,只见十来个火球从天而降,其中有一个就朝着他们身边飞过来,不由大惊,拉起小兵就跑。

老兵拉着小兵刚跳下水,只听到身后“嘭”的一声巨响,然后就是一片大火烧了起来。

小兵惊慌喊道:“叔,咱们是不是要死了。”

老兵还算镇定,连忙拿出腰间的号角急促的吹了起来,不一会儿整个水寨都吹起了号角声。

## ## ##

张邦直还没睡,他一直睡得很晚,自从他防守瓜州渡口之后,睡得更晚了。老人本来应该渴睡,可是张邦直却不敢睡啊,他寄人屋檐之下,如履薄冰,他的一言一行关于张家的兴旺,他不得不小心。

幸好他张邦直也不是生下来就是富贵荣华,他相信他所能得到的一切,终究是要靠自己去打拼,迫于形势他张家暂时只能栖身董士选之下,董士选为人乖戾,喜怒无常,而且特别好面子,张邦直和张宏都是懂大局的人,他们只是在等待一个机会。

他相信董士选不会走得太远,只要时机一到,他相信自己有很大机会取而代之,他有这个信心,是因为他懂得能屈能伸,他努力让自己更加完美,而不让董士选找到任何破绽。

自从宋军袭击瓜州以来,他更加谨慎了,他睡得更少了;而昨天董士选、吕文焕还有阿里海牙当面告诉他,任命他为扬州留守大军的统领,他就没法睡了。

他明白其中的艰难,不说留守扬州大军之中的各种派别,就说那神出鬼没的宋军,他也没有把握应付。

他本想婉拒,但是他不能当所有人的面让董士选没有面子,按照董士选的脾气,背后绝对会找他麻烦。

而且这不能不说这也是自己的一个机会,最好的结局就是董士选战死南方,这扬州大营的汉军就会被自己从新吞并,成为自己的发家之本。

张邦直越发谨慎了,他不能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去开玩笑,他更不能拿自己的性命去当赌注,当明天董士选、吕文焕离开扬州后,他就会迁到扬子桥,以扬子桥为中心,紧缩兵力,防守扬州,他一定要保证南方战事结束之后,扬州还是牢牢被自己掌握。

“嘭”的一声巨响,张邦直第一时间站了起来,然而他并没有第一时间走出外面,他很谨慎,他知道董文炳是怎么死的,很快就传来了急促的号角声,然后就是杂乱的将士的吆喝声。

亲卫总算来到身边,喘气道:“将军,水寨被天雷袭击,引发大火,烧毁了不少战舰。”

“马上救火。”不是袭击,张邦直领头走了出去,大声道:“加紧大营防备,派出将士救火,一定不能让火势燃烧起来。”

“将、将军,你看。”身边一个亲卫目瞪口呆指着天空,只见十几个火球从天而降,然后落在水寨之内,大火迅速燃烧起来。

“不是天雷。”一个响亮的声音震耳欲溃,阿里海牙怒吼:“是均州军,奶奶的,欺负到老子头上了。”

“格尔旗,你去开寨门,顺着火球的方向追出去。”格尔旗是他的得力助手,精通水战,显然阿里海牙是动了气。

张邦直想开口,但看着暴怒的阿里海牙,连忙闭上嘴巴,看到水寨寨门打开,不少战舰涌了出去,但是水寨内火烧得还是很厉害,阿里海牙又指挥将士把还没引火的战舰驶出水寨,然后命令士兵全力救火。

一直等到天亮,大火才渐渐熄灭,被叫做格尔旗的小将也垂头丧气回来,阿里海牙和张邦直坐在大营之上,格尔旗闷闷说道:“大帅,对方狡猾得很,明知道打不过咱们,兄弟们还没过去,宋军就把战船烧毁了,等弟兄们围了上去,连渣滓也没剩下一点了。”

“更不用说见不到半个人影。”

“乓”的一声,阿里海牙大拳头桌子上,他和均州军交手多了,知道均州将士肯定是借助潜水服走人了,怒道:“张贵,老子和你不共戴天之仇。”

又有副将上来说损失战舰数百艘,士兵伤亡也有一千多人,阿里海牙哪里还忍得住,站起来大声道:“附近一定有均州军老窝,老子一定要把这些缩头乌龟揪出来。”

“大帅,”张邦直连忙拉住阿里海牙,紧张说道:“董将军、吕将军快到渡口了,还不如等大军南下之后再找他们算账。”

“大事为重,大事为重。”

阿里海牙砂锅大的拳头又敲了几下桌子,这才安静下来,缓缓说道:“老子一定 不会放过张贵。”

第二卷 正阳 第四十四章 层层狙击(14)

第四十四章 层层狙击(14)

董士选、吕文焕率领十万大军,在阿里海牙水师的接应之下南下健康,是日,水师横渡长江,旌旗覆盖了长江两岸,人生鼎沸,将士吆喝声、欢悦声掩盖了滔滔江水。

伴随大军南下的是数不尽物质和装备,这不但是战争,更重要的是一场巨赌,只不过赌注是南方一个偌大的朝廷。

当然,这一场巨赌对一方非常不公平,大宋就算是赢了,也不过是保本而已。

“祝大人南下战绩辉煌,再创鼎盛。”张邦直一脸诚恳、尊重的脸上,透出了真挚的笑容,没有任何人知道他心中却是一再咀咒董士选战死南方,最好就是连骨头也没剩下半根,董家除了董士选外,其余不过是碌碌无为之辈,不足为惧。

“老将军,扬州之事就交给你了,”董士选意气风华,身后将士隆隆,士气如虹,建功立业的心态此刻早已经压制在报仇雪恨之上:“他日董某凯旋归来,定然为老将军请功。”

“多谢大人,末将鞠躬尽瘁,力保扬州。”张邦直装作激动,发抖说道:“董大人只恩义,在下永世不忘。”

众人尔虞我诈,直到阿里海牙发话,才依依不舍告辞而去,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他们将帅之间真诚相处,坦诚相见,乃是朝廷不可多得的一对好拍档。

董士选、吕文焕南下第二天,张邦直把原负责后军的张宏,也就是他儿子调到瓜州渡口,他儿子张宏的本领可不在张邦直之下,两人见面,先是一阵唏嘘。

“父亲大人,董士选这小子终于离开了,日后淮北还不是咱们的天下?”张宏狠狠的灌了满一杯酒,他负责后军忐忑不安,常年又有均州军大旗等人率领他们发展起来的地方军袭击,总不得安宁,又怕有损失,又怕董士选责怪下来。

如今董士选离开扬州,张宏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像是头颅上的金刚箍脱掉了一番,说话也嚣张了很多。

张邦直做了一个嘘声的手势,摇头压低声音道:“军中董家亲信很多,宏儿还是谨慎为好,事情还没完结,万万不可张扬。”

“如今为父把你派到瓜州,希望你好好发挥,让朝廷注意到我们父子俩人,总有一天我们张家必然会再次飞黄腾达,光耀门楣。”

张宏点点头,他也不是不识大局之人,只是被压抑了太长时间,现在可以解脱,表现自然嚣张许多:“父亲大人放心,宏儿一定守住瓜州,让朝廷注意到我们父子俩人的功绩,让大汗知道咱们张家,并非就是一事无成之士。”

“我们张家,总不能一辈子被董家踩在头上,以前不是,宏儿相信以后也不是。”

“前天均州军袭击瓜州渡口之事,你也清楚得很。”张邦直叮嘱说道:“也就是说,在扬州不仅有宋军的精锐骑兵,也有均州军配合,只是目前不知道均州军的人数。”

“均州军胆子向来很大,喜欢兵行险招,而且出手毒辣,宏儿千万要小心。”

张宏也奇怪问道:“听说均州军发射了一种从天而降的天雷,均州军有此等凶器,瓜州渡口实在是防守不易,不知父亲大人有何妙计?”

“老夫思量,均州军虽有这种大杀器,但毕竟数量不多,如果数量多的话,前天这么好的机会,就不仅仅是只扔了数十个天雷。”

“老夫还注意到一件事,就是那天发射这种大杀器的战船离瓜州渡口并不远,老夫认为这种武器还有一个缺点。”

“就是不能远距离发射,只要宏儿加强戒备和防卫,均州军一来不会随便使用这种武器,二来也不容易找到机会使用。”

“瓜州应该无碍,再说均州军人数不会很多。”

张宏点头,拍了一个小马屁,道:“还是爹爹英明。”

“有一件事,孩儿如今倒要跟爹爹说一下,宏儿听说淮南已经落入均州军和淮南军之手。”

“张弘范跟从丞相南下,庐州大营原有骑兵万人,又有蒙古汉军四万人,但是均州军用奇兵引骑兵出营,然后伏击提额索万户,骑兵万人一个不剩。”

“随后均州军和淮南军包围了庐州大营,均州军有一副将乃王惟义王大人老家的乡亲,王惟义举兵投降,淮南彻底落入均州军之手,与其人有很大关系。”

“宏儿担心一件事,均州军与淮南军会不会过来淮北,还是南下?”

张邦直皱了皱眉头,他一把年纪什么事没见过,他早已过了那个惊慌的年纪,沉思了片刻,道:“宏儿此事是听何人所说?可否当真?”

张宏看了看张邦直,认真说道:“也不怕父亲责怪,宏儿一直和均州军有所联系,这个消息是均州军在高邮的密探传给宏儿。”

“宏儿倒是相信此事,即使有所夸大,但淮南已重新落入均州军之手,这定然是错不的了。”

张邦直也不责怪,张家无奈归顺董士选之后,一直如履薄冰,今日不知明日之事,张宏也是为张家留下一条后路,只要做得隐蔽,倒也无可非议。

张邦直不由也端起酒杯,仔细品了一口,他向来不喜欢喝酒,但现在的情况,他还是需要喝一小杯平静一下心态。

“宏儿认为,均州军会南下还是前往扬州?”

张宏挠了挠头,也像父亲一样品了一口烈酒,迟疑了片刻,道:“有很大可能。”

“据说均州军尚有兵力三万人,宏儿认为均州军抽调不出全部兵力,最多不应该超过两万人,不过淮南至少可以抽出三万人。”

“也就是说他们若是要取淮北,至少有四万以上的兵力,但有一件事父亲不要忘记了,均州军全部都是骑兵。”

“扬州城内至少也有上万兵力可以机动,再加上不知潜伏在何处的宋军精锐骑兵,这些兵力加在一起,将近六万之人。”

“山东汉军和吕文焕率领的汉军,原有兵力二十五万,经过扬州大战,伤亡接近四万,董士选和吕文焕又率领了十万南下,也就是说我们在淮北也只有十一万不到十二万人。”

“况且、况且黑杨还率领三万大军驻守湾头,这人向来只听吕文焕的话,也不知道会不会听我们的话。”

“也就是说,我们能够彻底控制的兵力,只有八万多一点,除了瓜州渡口两万,扬子桥就只有六万多人了。”

“也可以说,两军势均力敌,我们并没有占什么优势,除了骑兵人数要比对方多一点而已。”

张宏果然是朝廷亲自任命的万户,本领确实是在张邦直之上,张邦直听了张宏一席话,才发现自己手中十多万大军,能够动用的不过是六万而已,若均州军与淮南联军不顾南方战事,联袂与自己决战淮北,自己能够有多大信心呢?

想到这里,张邦直迟疑问道:“宏儿,你认为董士选南下之前会不会已经知道此事。”

“定然知道。”张宏肯定说道:“不但张宏、甚至吕文焕也知道,这么大的事,他们又怎么不知道呢?”

“那……”

“父亲大人是想问他们为何不通知我们?”张宏冷笑,道:“若是父亲提前知道,还会留在扬州吗?这事,可大可小,若是处理好了,就是咱们张家的一大功劳,可是万一有所损失?我们张家就真是堕入万劫不复之地了。”

“此事,应当如何应对?”张邦直谨慎问道。

张宏沉思了片刻,道:“如今之计,唯有期待均州军和淮南军尚顾及他们朝廷的安危,不要前来淮北,不过这个可能非常小,属下所知均州军唯张贵是从,张贵行军打仗向来出其不意,没有任何人可以猜到他的想法。”

“若均州军和淮南军真要前来,那咱们也没有选择,只好拼死抵抗。”

“只要我军死守湾头、扬子桥及瓜州,量他们也没有办法。他们不会以死相拼,而且更重要的东西他们没有。”

“时间,如今伯颜丞相、张弘范、阿术大帅、董士选、吕文焕等一众将领及数十万大军已南下,临安已是危在旦夕,我军最多只需坚守三个月,南方便会传来惊人的消息。”

“到时均州军、淮南军甚至扬州都没有选择,父亲大人或许不知道,均州军的张贵,虽说自把自为,但却是朝廷的一等一忠臣,他绝对不会看着临安灭亡。”

“宏儿这么一说,爹爹倒是放心了很多,只是湾头……”

“黑杨是吕文焕的亲信,相信他不会做出对不起朝廷之事?不过王惟义也降了大宋,万一均州军……”

“嗯,父亲担忧之事,还真是不得不防,不如父亲从扬子桥抽调亲信前往湾头,若是事急,大不了把黑杨软禁起来。”

“暂停攻击扬州,加固瓜州、扬子桥、湾头,均州军若是胆敢过来扬州,定然让他有去无回。”

## ## ##

张邦直的动作很快,次日便由他副将张英率领五千大军前往湾头镇,言湾头镇兵力不够,为了大局考虑,前往协助等言。

黑杨哪里还不知道来人之意,但无奈张邦直如今压在他头上,再者就是黑杨连败两仗,在军中也抬不起头,只好憋着接受下来:“张统领一路远来辛苦了,军中已安排了营帐,还请张统领早点休息。”

“黑总管有心了,”张英抱拳道:“末将初来湾头镇,还想多了解一下情况,免得中了宋军的伏击。”

黑杨脸色变了变,张英这话明显就是说自己被袭击之事,黑杨压下心中怒火,点头道:“张统领有心了,只是湾头大营防备森严,如今天色不早,不若等明天再说?”

“黑总管有心了,都是军中的兄弟,末将也只是随便走走,随便走走,总管不用理会。”

“如此,有劳张统领了。”黑杨憋住气,回来大营,他身边副将连忙上前,其中一个副将怒道:“张小子一来就抢走了咱们最好的军营,说什么他的兄弟远道而来,疲倦不堪,需要尽早适应环境。”

又有副将说张英的坏话,无非是仗势凌人,狗眼看人低之类的说法,黑杨听了一会,发现张英这人完全就是过来夺权,于是仔细吩咐副将,让他们监视张英的一举一动。

“吕大人把湾头镇交给我们,我们就算是死,也要保住湾头镇牢牢掌握在吕大人手中。”黑杨鼓励了一番,让副将离开大营。

自从连败两次之后,黑杨谨慎了不少,白天仔细巡视大营,晚上也睡得谨慎,他非常觉醒,就算是身边有一丝声音,他也会醒过来。

然而,丑时醒过来时,黑杨却发现身边多了一个清瘦的蒙着黑布的黑衣人,他的脖子上驾着一把闪亮的大刀。

“黑总管,睡得不错啊,在下叫了几次,都没有吵醒你。”说话之人声音很轻,但是黑杨却听得很清楚:“在下乃均州军奎祀营李希,如今奉命前来,有事想跟总管大人沟通一下。”

黑杨身体情不自禁抖了抖,但他连败两场,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淡淡说道:“要杀要剐请自便,若是让在下做出半点违背朝廷之事,老子就算死,也不会说半个字。”

“我们大人以前也说过,黑总管乃英雄人物,让在下不要多做口舌,但是在下实在不愿意看到黑总管死在小人之手。”

“有一件事黑总管恐怕不知道吧?淮南已被均州军收复,如今均州军与淮南数十万大军正在整军,他日南下,要取下淮北也是易而反掌之事。”

“哼,淮南数十万大军,岂是你们均州军可以攻下来,如此借口,看来你们小看我黑杨了吧?”黑杨虽不敢动,但是他却反驳,说到底他不相信大元朝会失败。

“何来数十万大军?”李希笑了笑,道:“张弘范率领十万大军南下,庐州大营不过一个万户骑兵,再加上四万汉军而已。”

“我均州军设伏,先取鞑子骑兵万户,再汇合淮南泸州大军,两军和一军,兵力早已经在庐州大营之上。”

“王惟义将军识得大礼,举兵投降,不伤一兵一卒。”

“说到底,我们都是流着汉人的血,何必为鞑子卖命呢?”

“不用多说了,吕大人对我有恩,朝廷对我有义,你要杀要剐随便,老子一句话也不会说。”黑杨摇头,闭上眼睛。

“黑总管不为自己前程着想,难道也不为黑帆大人的前途着想吗?”李希淡淡说道:“如今黑帆将军乃长大人身边亲信,若干年之后定然会独当一面,难道你就忍心看到黑帆因为你之事而耽搁了前程?”

“不好意思,我老黑刚好知道,张贵这小子虽然为人狡诈,但向来崇尚英雄莫问出处,张大人能够信任黑帆,就是黑帆的福气,断然不会因为老子的原因而影响到他。”

李希愣了一下,想不到黑杨对张贵还颇为理解,苦笑道:“黑总管果然英明,在下倒是小看天下人了。”

“不过,在下知道黑总管乃天下英雄,不忍心看到黑总管命不久也。”

见黑杨还是紧闭眼睛,李希干脆拿下大刀,惋惜说道:“张邦直断然是不会放弃你,他等这个机会已经等了半年,如今董士选南下,他早已把留在扬州的士兵当成了他自己的家丁,你黑杨就是他的绊脚石。”

“你黑杨还以为自己能够活下去吗?”

“归顺朝廷,你们俩兄弟并肩作战,定然是朝廷的一段佳话。你既然能够理解张大人,难道就不知道张大人对属下如何?”

“在下没必要杀你,大事还等着总管你一起去做呢?”李希笑了笑道:“在下先走了,有时间再来看大人。”

“不过张英乃张邦直的亲信,请大人预防张英对你下毒手。”

黑杨还是一声不吭,等了片刻没听到声音,睁开眼睛却发现眼前失去了人影,他又何尝不知道张英乃张邦直的亲信,只是却不相信张英会对自己下毒手。

## ## ##

“二弟?怎样了?”大旗一脸期望,前不久淮南传来消息,说均州军汇合淮南军正在整军,准备袭击扬州蒙古汉军,让他准备接应。

大旗大喜,自己潜入扬州,等待的就是这个时机,得到消息之后第一时间见了张宏,然而派遣李希混入湾头镇,夜里潜入大营。

“这块骨头倒不好啃。”李希摇了摇头,道:“黑杨显然是被宋军打怕了,湾头镇大营经过改良,营内坚不可攻,若是硬攻的话,恐怕会伤亡不少。”

李希把和黑杨见面的话仔细说了一遍,大旗沉思了片刻,道:“也不是没有机会,只是我们目前接触的还不多。”

“黑杨与我均州军打了不少交道,他的亲弟弟又在张大人身边,至于吕文焕已经领军南下,所以争取黑杨还是有一定机会。”

“只是昨晚之后,湾头镇必定会加固防御,再想混进去可不容易了。”

“不容易也要去做,”李希看了看大旗,道:“特别是那个张英,听说为人毒辣,虽是汉人,但却杀了不少同胞。”

“找一个机会除掉此人,不过机会还不到。”

“但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非常少了。”大旗说道:“郭平向来崇尚速战速决,而且南方之事也容不得我们耽搁。”

第二卷 正阳 第四十五章 层层狙击(15)

第四十五章 层层狙击(15)

张英是张家的旁系,若不是张家这些年来人烟单薄,怎么也轮不到他张英出人头地,所以张英越发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信任。

他不但要获取张邦直的信任,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巩固这份信任,甚至让这份信任扩展,发展壮大,使得这份信任生根发芽,长出果实。

黑杨,只不过是一个降将而已,张英轻蔑的看着离开的黑杨,心中想了一百个办法来伺候他,但是还不是机会,至少目前看来还不是机会。

湾头镇除了他率领过来的五千人,其余都是黑杨的部将,吕文焕带过来的汉军,湾头镇向来是黑杨的驻军之地,他张英若不是暗下毒手,也没办法排斥黑杨。

如果没有办法排斥黑杨,自己就没有升迁的地位,如果没有升迁的地位,张邦直恐怕会对自己越发淡忘,张英陷入了沉思之中。

“你到了湾头镇,要监视黑杨的一举一动,若此人与宋军有勾结,则你可以便宜行事 。”这是张邦直的原话,张英整个晚上都在沉思这句话的意义,他相信以张邦直的老谋深算,不会刻意跟他说这句话。

“若此人与宋军有勾结,可以便宜行事。”张英一字一顿的思量,缓缓的敲着桌子,突然眼前一亮。

这句话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若此人与宋军有勾结”,然后自己可以“便宜行事”,也就是说只要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