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权将-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善意笑了笑,洪福跟夏贵时日已长,笑道:“老将军老当益壮,乃我淮南之大幸也。”
第二卷 正阳 第三十六章 层层狙击(6)
第三十六章 层层狙击(6)
郭平对张贵又要当甩手掌柜即使无奈,又找不出任何反对的意见:“老子容易吗?老子出去是给伯颜添乱,你郭平能够做到吗?”
“你要是能够做到,老子就让你去。”
郭平做不到,张贵闹事的本领,在襄樊时郭平已有体验,这个本领仿佛是张贵天生,郭平远远比不上,只好苦笑道:“此事关于重大,大人却远离战场,均州军如何是好。”
“别拿大道理来压老子。”张贵笑了笑,道:“均州军你小子也熟悉,再说策略是早已经定下来了。老子现在离开也不是去玩,南方的战事,老子可不能让伯颜这个老小子过得滋润。”
“丁家洲之战迫在眉睫,虽有边居谊等人早已渗透进去,但老子毕竟不放心,老子去看一下,就算是打不过伯颜,也要为大宋保留元气啊。”
“汪立信带领的都是大宋的精锐啊,此战若是伤亡太重,朝廷可就要吃大亏了。”
郭平只有苦笑,吴澄的对于张贵的任性也表示了坚决的反对和对张贵进行了深刻的教育:“大人身为军中之柱,如今乃生死之战,大人却离开,成何体统。”
“成何体统老子却不知道,不过老子知道,老子觉得自己离开均州军反而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倒是大才子,郭平你可不能让他过得太舒坦了,让他好好动动脑筋。”
郭平和吴澄好说歹说,张贵就是要一意孤行,最后干脆利落的离开了黄州,离开了均州军,不过均州的计划和方向都已制定,郭平和吴澄倒不是非常担心。
丁家洲之战,正如张贵自己所说,几乎集中了大宋一半以上的精锐,丁家洲若是输得太惨,张贵可就真的有心无力了。
不担心倒是不可能的,这不得到张弘范离开庐州的消息,郭平和吴澄还是暗中担忧。
“留在庐州的是王惟义,”郭平指着地图,说道:“兵力上有将近五万余人,如果探子的情报没有错,留在庐州的甚至还有一个鞑子兵的万户。”
“奶奶的,还真让张大人猜对了。”吴澄骂了一句,苦笑道:“若是没有鞑子兵,这五万人,均州军上有一定把握,但是有这些鞑子兵,实在是不好对付。”
“咱们也就这么一点家底,可不能就这样消耗完了。”
“大才子担心什么?”郭平竟然还有心思笑:“庐州不是还有淮南军吗?老子辛辛苦苦,可不能让淮南军占了便宜。”
“只是安庆和庐州距离并不是很远,若安庆之兵回防?均州军可吃不完兜着走。”吴澄摇头道:“我倒有一件事非常奇怪,这张弘范说走就走,怎么就不把我们均州军放在眼里?难道对他来说,我们均州军就只能占领黄州?”
“均州军毕竟人数少。”郭平摇头道:“而且鞑子的主要任务是南下,就是要困住庐州,恐怕还真不把我们均州军放在眼里。”
“太不给我们面子了。”吴澄郁闷的看了看郭平,道:“看来咱们得好好干一场,做出点成绩。”
“那是自然,均州军可不能坏了名头。”郭平笑道:“不过在此之前,我得去一趟庐州。”
“嗯,还有马宣的水师,这几天也会有消息,有他们协助,咱们才能够放开手打,等安庆大军过后,有马宣他们水师协助,鞑子就算想回师安庆,恐怕也不容易。”
“老郭,怎么你也要离开黄州?”吴澄愣住了,他可没有率领大军的经验,他虽然跟张贵混了很长时间,但到底不是正儿八经的军人出身,半路出家的吴澄,对自己还是缺乏一种信心。
“均州军跟其他军队又不一样,”郭平笑了笑,道:“平素没什么大事,基层的将领就能够处理,大才子也只不过是做一个样子而已。”
“你们都是以身涉险,就剩下我一人。”吴澄的脸皮拉得老长,一脸不乐意说道:“老子一个人在军中,闷都要闷死了。”
“我们又不是出去玩,大才子若是能够做到,我让你过去也行。”郭平用张贵的口吻,给吴澄来了一句,差点把吴澄憋死。
## ## ##
虽然知道鞑子的猛攻,是为了能够让张弘范大军从容离开庐州,然而陈大举、洪福和夏贵还是没有办法阻止,鞑子的攻击不是开玩笑,若是粗心大意,说不定庐州早就被攻下了。
虽然是临时的攻击,但是负责攻城的汉军和鞑子并不清楚,他们还是奋不顾身的杀戮,在牛角声中冲锋陷坚,两方再次陷入用性命去填的循环。
无论是城墙还是缺口,无数的将士呼喊口号,长生天保佑他们,保佑他们丰收,保佑他们水草肥沃,牛羊满山,而且还要保佑他们能够在杀戮中幸存下来,立功,然后荣归故里。
当然,这只是他们的希望,正如庐州守军的希望是保卫庐州,保卫庐州的家人:“你们的家人、你们的朋友、你们的家园都在身后,退后一步,就此走向万复不劫。”
陈大举不放弃任何一个鼓舞士气的机会,他挥舞手中的大刀,大声说道:“是的,或许我们将会死去,但是我们为了朝廷而死,为了民族而死,我们将会名留青史、永垂不朽。”
“死就死,顶硬上,狭路相逢勇者胜,兄弟们都是爷们,怕个球。”
“我们的名字,将会刻在纪念堂里,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会受到千万人的祝福。”
先不管陈大举说的话效果如何,越来越多的守军、厢军、乡兵投进战场,杀戮成了唯一的注解,陈大举率领队员,把受伤的将士抬下去,现在还不到他们上战场的时候,还没到“死就死,顶硬上”的时候,城墙的守军,看到陈大举和他的队员,无一不是露出欣慰的表情,有陈大举和他的队员,自己就可以放心去杀敌,不像以前一样就算受点轻伤,也要受尽无尽的折腾。
“陈大人,你们辛苦了。”一名被鞑子弓箭射中了腰部的小兵,强忍痛疼,感激说道:“要不是你们,庐州不知会有多少兄弟死去。”
陈大举及军事学院队员的存在,不仅仅在于他们自己能够从战场上救出更多人,还在于他们给庐州培训了一大批大夫,特别是在战场处理紧急伤亡的大夫,用正确的方法去抢救一个人,生存下来的可能性比用不正确的方法要高上十倍不止。
活下来的人越多,淮南军也就越发壮大和精炼,有越来越多的伤愈的伤兵回到战场,他们的经验更加丰富,他们杀敌的本领更高,他们懂得如何保护自己,杀死敌人。
老兵是一支军队的灵魂,这是张大人说的话。
“兄弟,好好活着,”陈大举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身边的队员把他抬下去:“好好说着,老子还要带你们杀出去。”
小兵眼睛一亮,点了点头,陈大举也微微一笑,他知道自己的一句话,必定会给他带来希望,带来生存的希望。
他一定能够活下来。
“老将军不要担心,他们不过是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多久。”陈大举见夏贵在洪福的陪同下上了城墙,连忙说道:“老将军莫要担心,如今天气越发冷了,老将军还是以保重身体为重。”
“看你小子说得,难道老夫就这样不经风寒吗?”夏贵笑骂道,看到城墙的守军有条不紊,他心有几分安慰:“小子,干得不错。”
若是陈大举真是自己的部下,那该多好啊。夏贵自私想到,然而想到战争一旦结束,陈大举就要回到张贵身边,他就有几分嫉妒。
淮南军欠缺的就是这种有勇气、有斗志、有计谋的后生将领,洪福年纪也不小了,而且他也只是一名猛将而已,若是冲锋陷阵,洪福却是一等一的好手,但若是论计谋,他却是远远不够,自己百年之后,淮南军却不知道要落到谁的手中,他已经看到,淮南军经过这一场大战之后,这些被激发出血性的汉子,将会是朝廷的一支劲旅。
“老将军老当益壮,只是若为了这等小事惊动老将军,就是末将的不对了。”陈大举说道:“张弘范要走了,王惟义也不只不过挣扎一下而已,庐州的战场很快就会有惊人的变化。”
“张弘范南下,那南方战事……”夏贵看着南方,沉默不言。
“老将军莫要担忧,大宋两百多年国祚,又岂是一帮蛮子可以征服。”
“这天底下,大宋的忠臣汉子不知几何,又有张世杰、汪立信、文天祥、张贵、李庭芝以及老将军等怀有经世之才的将领。”
“大宋,不但不会灭亡,战事之后,必定是大宋中兴之时啊。”
“老将军,也将会是我大宋的中兴之臣啊。”
夏贵点点头,乱世出英雄,他倒是相信只要大宋能够迈过这个坎,凭借战争积累出来的人才,必然会实现大宋的中兴,说不定还能够收复中原。
夏贵捋了捋胡子,道:“中兴之事,也不知道老夫还能不能看到。”
“老将军如今已经看到。”陈大举认真说道:“无论均州抑或江陵,都是大宋的天堂,等淮南之事结束之后,小子愿意陪老将军前往江陵,享受一下那大宋最美好的地方。”
三人说着话,王惟义果然是秋后的蚂蚱,在张弘范离开之后,攻城很快就停止下来,反而是设置路障,修葺军营之事迅速开展。
“大人,抓到几名细作,说是要见大人。”一个小兵高兴说道:“这人也厉害,知道陈大人的名字。”
陈大举疑惑的看了看小兵,很快就看到三个人被带上来,远处一个熟悉的声音说道:“陈大举,半年不见,你小子得意了吧?”
“老子想见你一面可不容易啊,要不是老子机灵,恐怕早就成了刀下鬼了。”
“郭大人?”陈大举连忙走过去,只见一人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不过郭平还有谁。
陈大举连忙解开郭平身上的绳索,赔礼说道:“郭大人,你就别笑话我了。”
“怎么是郭大人亲自过来?这事挺冒险的。”
郭平也不计较,笑道:“这点小事老子若是办不成,就不好充当均州军的人了,再说咱们均州军哪次不是冒险?”
“有些事还是过来说明白好,只是把我们绑起来的那名小兵好像是军事学院的人吧?他们怎么连我也不认识了。”
“弟子,弟子而已。”陈大举连忙说道:“闲着无事,教他们几手而已。”
“你小子就别得意了。”郭平笑骂道:“要不是老子要见你,容得他们乱来。”
陈大举连忙把郭平介绍给夏贵和洪福,夏贵见郭平稳重,一副胸有成竹的摸样,一看就有大将之才,不禁暗中佩服张贵,也不知道他怎么就招揽了这么多人才。
郭平不敢自傲,连忙向夏贵行礼,尊重说道:“张大人在外,常言庐州若不是老将军,恐怕早已落入鞑子之手。”
“老将军不仅是庐州之大功臣,也是大宋的大功臣啊。”
夏贵连忙说不敢当,郭平有备而来,又给夏贵送上一副软甲,道:“这是江陵专门为夏大人打造的软甲,老将军试一下看是否合适。”
夏贵大喜,为将者对武器、对保命的盔甲自然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张贵想得真是周到,夏贵虽然以前没和张贵见面,但很快就被他的部将征服了。
众人说了一会话,然后回到大营,分了主宾坐好,夏贵主动问道:“郭大人此次冒险进入庐州,怕是为了庐州城外的大军而来吧。”
郭平点头,道:“张大人早已定下计谋,只需等伯颜、张弘范离开安庆,便以水师封锁安庆,断绝鞑子的后路。”
“然后出动均州军协助淮南军,一口吃掉这王惟义这五万大军,扫平淮南,逼鞑子跟朝廷决战。”
“伯颜兵力有尽,然而朝廷之兵无穷,只要层层狙击,不断消耗鞑子的兵力,就算鞑子到时兵临临安,也是纸老虎一只而已。”
夏贵见郭平说得轻易,自然知道其中不知会遇到什么危险之事,不过也赞叹张贵的大手笔。
众人自然仔细做好计划。
## ## ##
城外的王惟义并不知道城内发生的事,也不会想到张弘范刚离开,均州军和淮南军就开始算计自己。
不过王惟义究竟是心中有些担忧,刚结束攻城,王惟义就开始经营大营,不但加固大营,还设置大量的拒马等,以防宋军的反扑。
宋军有可能会反扑,王惟义又不是蠢才,自然知道有这个可能,而且不幸的是,他刚刚想到黄州的均州军。
希望这该死的均州军不要把目标放在这里吧。
张博如今已是王惟义身边的亲兵头领,王惟义非常信任张博,任何事情都会跟张博商量,张博从一名小兵能够成为亲兵头领,王惟义教了他不少。
“张博,你看黄州的均州军,会不会和庐州守军联手?”王惟义担忧问道,他是被均州军打怕的了,一点也不想见到均州军。
“大人,即使均州军和庐州淮南军联手,大人也不用害怕。”张博肯定说道:“如今军中尚有蒙古骑兵万人,均州军到底也不过是一两万人而已,何惧之有。”
“张博,无论何时,对于均州军绝对不能忽视。”王惟义认真说道:“忽视均州军的结果就是死。”
张博表示受教,王惟义叹息说道:“老子这几年,是被张贵打怕的了,只希望一辈子不愿意见到他。”
“然而这又不是不可能之事,张大人离开庐州,黄州的均州军又怎么会不知道?若是均州军拼了命要找我们麻烦,老子也就只有拼命了。”
“大人,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张博刚过上一些好日子,自然希望王惟义能够活下去:“就算均州军来攻,咱们坚守大营,他还能怎样?”
王惟义苦笑,谁知道会怎样:“该来的总要来,不来的也不会来,若均州军真来了,咱们也只有拼命了。”
“咱们说什么也不能辜负了张大人的信任。”
“大人,末将就算是死,也要与大人共同进退,均州军就算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末将也要跟他们斗一斗。”
王惟义点点头,两人正说话,一个小兵走到王惟义身边低头说了几句话,王惟义脸色变了变,让张博先回去,自己跟小兵来到了一处军营。
“大人,青青公主刚才晕迷了过去。”一个大夫皱着眉头,说道:“再这样下去,恐怕……”
“多灌一些稀饭。”王惟义怜惜的看着昏迷的张青青,低声道:“大人已经让京城的张宏略大人精选了长白山人参送过来。”
“恐怕也就是这几天就能到了,到时熬点人参汤水,能活多久就多久了。”
大夫迟疑了片刻,道:“有人参水吊命,青青公主多少也能熬多一点时间。”
“只不过、只不过小人实在不明白,明知心病还须心药医,为何大人就愿意把青青公主送走?”
“这事,不是我们能够做主。”王惟义也不生气,知道大夫是为了救人,摇头道:“朝廷的事情,复杂得很,我们还是听大人的吧。”
“只希望,这天底下会发生奇迹,让青青公主好起来。”
第二卷 正阳 第三十七章 层层狙击(7)
第三十七章 层层狙击(7)
张弘范从安庆度过池州后就发现有点不妥,池州的结局他是早就知道了,但是当他看到池州毫无损伤的样子,张弘范多少还是有一点吃惊。
张弘范到了池州,又发现池州的都统张林不见了,副都统严实却是身中数支长箭爱你,死得不能再死了。
幸存下来的一个小兵,惊恐说道:“是魔鬼,是魔鬼射出的弓箭。”
世界上哪有魔鬼,张弘范很快就从刘国杰他们知道了缘由,再加上他的推测,已经非常接近事实:“均州军知道大军要占领池州,以图挟持张林对抗,严实极力反抗,并且动员了其他将领,打开城门。”
“均州军见事不可为,挟持张林逃离池州,在逃离池州之前杀死了严实。”
除了严实并非极力反抗外,张弘范说的离事实已非常接近,刘国杰、塔出等人也不由点点头,他们也是经过跟池州的将领再三核实,才知道其中发生的事情。
“张林下落不明,严实已经死得不能再死了,”张弘范有点高兴,南下就取得了一个开头红:“这池州的汉军,整顿起来更加容易。”
伯颜也知道如今自己兵力紧缺,默认了张弘范整饬池州宋军,刘国杰迟疑了片刻,问道:“均州军既然知道我们南下的第一站就是池州,那会不会在前面某一个地方等着我们?”
“那天所见之敌,不过是十来人?”张弘范沉思了片刻,问道:“对方都长得怎样?”
刘国杰是当事人,自然由他回答,想了片刻,道:“均州军人数确实不多,约莫十来人而已。”
“至于长得怎样?因为距离有点远,对方反应又是非常迅速,我倒是看不清楚。”
“不过,”刘国杰突然说道:“对方有两个人身材特别高大。”
张弘范心一动,莫非是他,只是他身为均州军头领,却是不顾均州军,跑到这里为何?难道他真想以一己之力,阻挡大元朝数十万大军南下?
这是否有点过了啊。说实在,张弘范之所以把王惟义留在庐州,而且并没有提醒王惟义黄州之均州军,他心中毕竟还有一份期望,就是期望张贵能够驱赶王惟义,甚至攻破大营,这样张青青或许就有一份希望。
如果张贵真是到了池州,那自己这番心血就是白费了。
张弘范想到这里,担忧说道:“听刘将军的话,此人倒有几分可能是均州军的张贵。”
“而那两个高大的汉子,恐怕就是张贵的阵前双煞了,这两人身形高大,经常手执一面巨盾,有万军不当之势,端得厉害。”
伯颜也不敢相信,问道:“张将军说此人有可能是均州军的张贵,老夫就想不明,难道张贵就不明白,他若是率领均州军,老夫倒是对他还有几分忌惮,若只是他孤身一人,他凭什么跟老夫斗?”
张弘范明白伯颜的意思,众人莫不以为兵越多越好,将越勇越强,伯颜说到底也不是汉族人,不知道汉族人勾心斗角的本领。
“末将如今倒不担心这个。”张弘范摇了摇头,道:“末将担忧的是留在庐州的数万大军。”
“莫不成张贵还想攻打庐州大营?扫平我淮南之兵?”伯颜不可思议的看着张弘范,道:“你说张贵何来的这个勇气?”
“他有这个力量吗?再说张将军不是在大营内留下了一队精锐骑兵?”
张弘范点点头,道:“若是平常人,按照这种情况,是绝对不敢攻击大营,只是张贵向来善于以少胜多,而且计谋毒辣,我担心王惟义恐怕会遭受均州军的暗算。”
“我一直在想,张贵率领均州军为何一直守在黄州,即使知道我大军南下计划,从池州中可以得知张贵是早就知道我军南下的可能了。”
“他难道就不但汉人朝廷追究他的责任?丞相应该明白,按照汉人的习性,他们肯定会这样做。张贵冒如此大风险留在黄州,恐怕一早就开始算计我们了。”
“他想彻底收复淮南,断了我军的后路,逼我军决一死战。”
伯颜微微一笑,道:“这岂不也是我们的计划?”
张弘范担忧说道:“我见张贵不慌不忙,有条不紊,如今甚至孤身跑到池州,他若是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如此轻松。”
“丞相,此人可万万不能忽视,末将想多派一些兵力回庐州,既可以把淮南军堵在庐州,若均州军攻击大营,又可以牵制均州军的行动。”
“四万汉军,再有就是一个万骑,老夫就不相信凭借他们均州军不到两万的兵力,还真能毫发无伤攻下大营?就算加上庐州的淮南军又怎样?”
“有咱们蒙古骑兵万骑,就算宋军十万亦不足惧也,再说阿里海牙水师已前往扬州接应吕文焕及董家军。”
伯颜并不是一味坚持的人,最后说道:“不过张将军若是不放心,倒可以用留守警戒的水师,分几次再给庐州派出一个万户的骑兵,这样一来淮南就万安了。”
张弘范知道伯颜说得是真话,蒙古骑兵的杀伤力向来是宋军的十倍,甚至更多,只是这对于一般宋军来说,对于均州军这种精锐宋军,张弘范并没有这个把握。
张弘范点头,连忙出去找到留守的水师,约莫有百余首战舰,为的就是警戒池州和安庆。伯颜为人果断但也谨慎,每次都给自己留下后路。
然后让水师派船回去安庆,看一下若没有什么情况,就派出援兵返回庐州大营,支援王惟义作战,然而刚过了两个时辰,水师的统领慌忙回来,见到张弘范,连忙说道:“不好了,不好了,安庆已落入宋军之手,数不尽的宋军水师战舰封锁了安庆的水域,我们派出去的水师,刚见面就被俘虏了。”
“要不是熟悉水性的小兵,拼死游回池州,恐怕这事还没有人知道。”
“张贵的动作就这么快?”张弘范大惊,连忙陪同水师统领找到伯颜,把事情重新说了一遍,道:“以此可以得知,张贵却是一早就算计我们,只等阿里海牙水师离开安庆,就封锁安庆,全力绞杀留守大营的将士。”
“丞相看是否需要召回阿里海牙大人?”
伯颜沉思了片刻,道:“来不及了,开弓没有回头箭,就算是水师回防,也不过是一场恶战而已,张贵既然有信心逼我和他决一死战,我们也不要耽搁了。”
“命令下去,立刻整军,明天一早启程,前往丁家洲。”
“只不过,阿术大军上未有整顿集结,阿里海牙水师也可能还没接上董家军和吕文焕。”张弘范连忙说道:“如我军孤军突进,会不会被宋军包围起来。”
“你我如今兵力接近二十万,”伯颜意气风发说道:“老夫就不相信大宋还有谁能够抵挡得住。”
张弘范知道伯颜的没错,只是他心中毕竟有几分担忧,看到塔出、刘国杰等人不吭声,他也不愿意做替死鬼,只好领命而已。
不过却是担心留守庐州大营的王惟义,又担心张青青是否能够熬过,最后竟然暗中祈祷张贵能够攻破王惟义大营,救出张青青。
## ## ##
王惟义确实需要张弘范担忧了,从昨天开始,张弘范就发现大营附近出现了宋军的探子,而且宋军探子越来越多,多半都是骑兵。
派出蒙古骑兵去追杀,然而却垂头丧气回来,有些骑兵还中了宋军的埋伏,死伤不小。率领蒙古骑兵留守庐州大营的万户提额索原本就是一肚子怒气,如今竟然被宋军欺负到了头上,数次忍不住出兵追杀这些胆大包天的探子,然而却没有任何成果。
“王惟义,你今日无论如何也要给老子想出一个办法。”提额索黑着脸,双眼怒瞪,大声道:“老子受够了。”
看着同胞们兴高采烈南下抢功劳,如今自己却要留守庐州受这个窝囊气,任凭谁也不愿意,更不用说向来好战的蒙古骑兵,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种耻辱。
王惟义虽名义上是大营的老大,但对于骄横的蒙古骑兵,他向来抱着能躲就躲的态度,此刻见提额索对自己没有一分尊重,也有点气,不过他究竟是十几年的老将,强忍怒气,说道:“如今宋军光明正大派出探子,为的就是探看我军情况。”
“还请万户大人沉住气,别中了宋军的计谋。”
提额索却不领情,大声道:“军中谁人不知道你王惟义是胆小鬼,是害怕所谓均州军的胆小鬼,你害怕不代表老子害怕。”
“老子恨不得马上就跟这所谓的均州军大战一场,以证明他们并不是所谓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荣耀他们不值得拥有。”
王惟义脸色变了变,不过提额索说的也是实情,自己就是害怕均州军,只不过这蒙古骑兵是自己庐州大营的依仗,若提额索中了均州军的奸计,自己也是独木难成,只好强忍怒气,尴尬说道:“万户大人这说的什么话,王某怎么说也是大元朝的将领,怎么又会害怕区区一个宋军?”
“王大人是不害怕,只不过达尔马扎布是怎么被俘,恐怕王大人比我还要清楚吧。”提额索得理不饶人,非要提自己的同胞出一口气。
王惟义忍不住说道:“万户大人,难道你就真想跟均州军打?”
提额索大声道:“老子是正儿八经的蒙古人,却陪你这个窝囊废躲在这里,老子就算是死,也不愿意与你同伍。”
“好,好,好。”王惟义终究是忍不住自己的怒气,大笑道:“万户大人恐怕不知道,宋军既然如此光明正大偷看我军大营的情况,想必离宋军进军已不远也。”
“万户大人既然如此有自信,届时还请大人齐心尽力,为大元朝立下新功。”
“哼,老子自然知道。”提额索冷冷看了一眼王惟义,连招呼也不打,独立离开。
王惟义怒眼看着提额索离开,直到张博叫了他好几声,王惟义才回头,尴尬的看着张博,苦笑道:“蒙古将领桀骜不拘,也就只有张大人才能压得住他们。”
“如今张大人离开庐州,这人却更加嚣张起来。”
张博苦笑道:“如今大营,却又是离不开他,所以此人嚣张,也是看中了咱们的软肋。”
“只是,如大人所说,均州军神出鬼没,用兵如神,若真是提额索独立应对均州军,恐怕还真有可能中了均州军的埋伏。”
“那你又有什么办法?”王惟义哭笑不得:“均州军全部都是骑兵,提额索的万户也是骑兵,咱们又控制不住提额索,两条腿又跑不过他们四条腿。”
“若均州军真的要算计提额索,咱们也只有眼睁睁看着提额索中计,而毫无办法。”
“大人把情况给万户大人说清楚,说不定……”张博说到这,却没有说下去,若王惟义能够说服提额索,就不会闹成现在这样子。
不过均州军逐一攻破,若能轻取提额索,那剩下的四万汉军,在庐州淮南军和均州军的夹击之下,恐怕泸州大营被攻破也只是时间问题。
“大人,均州军为何不南下协助朝廷坚守临安,还有兴趣在淮南?”张博迟疑了片刻,还是说道:“难道张贵就不担心皇上万一责怪下来?或许就算他扫平淮南,而丞相攻下临安。”
“这对他又有什么好处呢?”
王惟义一愣,倒没想到这个问题,迟疑了片刻,道:“或许张贵认为南下战场不用自己插手,也能挡住丞相大军。”
“又或许他根本就不把朝廷放在眼里,我听说他经营均州、经营江陵都是与大宋其他地方不同。”
“还有一个可能就是,他相信均州军能够迅速扫平淮南,然后再南下也不影响大局。”
“也就是说,无论是哪一种结果,均州军要攻打我大营,这是毫无疑问之事了。”张博看着王惟义,认真说道:“庐州大营,真可以守住吗?”
“要不然、要不然我们撤往安庆或鄂州,至少有城池坚守。”
王惟义沉思了片刻,道:“若庐州大营撤退,先不说丞相会不会追究我们的责任,还有就是淮南军与均州军汇合然后南下,恐怕会给丞相添不少麻烦。”
“再说,即使我们想离开大营,恐怕也不容易了。”
张博不相信,连忙派出探子前往大营外探究情况,然而连续派了两批探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