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权将-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给狗日的骗了。”胡不归骂道:“狗日的鞑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聪明了。”

“荣成城里不到一千董家军,其中还有部分是被强迫过来的百姓。”

陆秀宗恍然大悟,据说此时山东路不到130万人口,又有董家军十万,后军补给数万人,其中济南等地人口又占了大半,这样一来,分到各地能有多少人?又能有多少董家军。

“城内的弟兄们都准备好了吗?”陆秀宗挥手让陆云去把众人叫醒。

胡不归点头道:“大人放心,这可是弟兄们第一次为大人办事,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投名状,这投名状一定给大人干得漂漂亮亮。”

“决不能让大人丢脸。”

“看你说得。”陆秀宗满怀笑意,忍不住说道:“你可不知道,均州军的军头张大人就是游侠出身,据说以前干得也是刀子口舔血的日子。”

“小子早就知道了。”胡不归笑了笑,道:“也不怕说句让大人伤心的话,兄弟们倒有一半是冲着张大人的名头来的,他矮张的声誉在山东虽不响,但至少比大人要响很多。”

“你小子。”陆秀宗忍不住骂道:“给老子保重,日后山东路的事,还得借助你小子呢。”

等陆秀宗准备完毕,约是凌晨时分,胡不归一脸振奋走在前头,到了荣成城外,陆云带了数十人跟胡不归身后,众人抹黑靠近城墙,只见陆云从怀里掏出一个飞爪。

胡不归疑惑的看着陆云等人,只见其中几人,把飞爪准确扔上了城头,然后手脚并用迅速爬了上去,并不比常做这事的胡不归动作慢。

“嘿嘿,这事张大人干得比我们还好。”陆云笑了笑。

胡不归恍然大悟,听说张贵以前就在汉江附近混,果然是游侠出来的混子,于是也放下心,带着他们进了城,然后找到衙门,军营等重要之地,最后陆云率领将近二十人跟着胡不归来到城南,此时胡不归身边也带了不少人,都是山东各地的游侠儿,干的都是刀口子舔血的活。

“什么人?”城南值日的董家军,首先发现了陆云等人,看来他们也知道最近陆秀宗闹得不轻。

陆云还没有来得及说话,胡不归大笑,骂道:“你姥姥。”

“跟老子杀。”

陆云苦笑,第一时间冲了过去,左手的手弩借助墙头微弱的火光,射中了小兵的头颅,小兵还来不及闭上眼睛,身体已倒了下去,留下来疑惑和不甘。

“袭城,袭城。”身边的董家军士卒,大声叫了起来。

“快。”陆云身手很快,但是胡不归也不慢,等陆云射杀了鞑子,胡不归手中的长刀也划破了董家军士卒的喉咙。

“开门。”胡不归大喝一声,手中长刀舞起一道剑影,只听到砰砰几声,竟然挡住了董家军士卒射过来的弓箭。

陆云等人身穿盔甲自然不惧,手中又有手弩相助,于是率先冲了上去。

董家军见陆云等人想打开城门,都冲了下来,瓮城的守军也冲了过来,想把陆云堵死在城门前,不让陆云等人打开城门。

然而陆云等人又岂能如他们所愿,陆云突然大喝一声,带来的二十来人突然分开两队,每一个小队排成一个奇怪的阵型向城门两旁冲过去,陆云大声喊道:“胡大哥,你们去开城门。”

陆云的动作很快,胡不归等人反应过来,他率领均州军已经把董家军士卒堵在了城门的两头。

让胡不归放心的是,他们身上竟然穿着软甲,一般的弓箭拿他们毫无办法,然而他们手中的手弩,虽然力道不强,但无奈这些能够进城的都是百里挑一的箭术无双的精锐,每一次抬手,前面就会倒下一个人。

“奶奶的。”胡不归忍不住暗骂了一声,以为自己不怕死,原来不拍死的人比自己多得多了,也比自己狠得多了。

“起”胡不归等人突然大喝一声,巨大的门栅竟然被抬了起来。

“开。”城门咯吱一声,竟然向两旁打开,门外早已是蠢蠢欲试的骑兵迅速冲了进来,此刻,城内不少地方突然燃起了火堆。

骑兵迅速向有火光的地方跑过去,这些都是城内的粮仓、军备库、军营及衙门等重要之地。当所有战事结束,陆秀宗已坐在官府衙门的大门口前,一个胖乎乎的说着蒙古语的鞑子,对着陆秀宗指手画脚,口水满天飞。

陆秀宗都懒得跟他说话,让陆云带了出去,自然免不了挨上一刀,反抗的鞑子自然也免不了一刀,至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董家军,反正养马岛还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要快。”陆秀宗说话的速度很快,这明显就是虎口夺食,若不是养马岛的局势不妙,说不定他还不用行险,但攻陷好处,至少能够把董家军避在城内,山东路以后说不定就任由自己纵横了。

“奶奶的,银库的银子不超过三千两。”唐全一脸灰走了进来:“不过这死胖子家里金银财宝却是无数,又有妾无数,不过大人放心,都给老子赶走了。”

“金银财宝都给胡不归他们。”陆秀宗挥了挥手:“银子、粮食和其他物质我们都带走。”

唐全有点惋惜,道:“这些金银财宝可值不少钱。”

“这都是胡不归兄弟用命换来的。”

唐全领命而去,不一会儿,陆云也回来了,他满头大汗,手中还沾满了浆糊:“大人,告示好了。”

“贴好了就行。”陆秀宗点头,道:“带上伤亡的弟兄,再过半个时辰就出发。”

“头,城内可有不少好东西,那些鞑子可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坏家伙。”陆云迟疑片刻,道:“不若……”

“半个时辰。”陆秀宗一点也不犹疑,肯定说道:“他们的东西一点都不要,但是可以把他们赶走或干掉。”

“他们的东西,都是老百姓的。”

陆云领命而去,半个时辰过得很快,均州军一千余将士都是大包小包准备妥帖,陆秀宗知道,现在还不是和董家军对战的时候,打劫一些小城池还好,但若真是和董家军大军作对,当然还不是时候。

这样,还不如赶紧离开,然后消失不让董家军有迹可循。

“陆大人,这事干得漂亮。”胡不归大笑:“兄弟们都非常满意,陆云这小子,打仗也真不怕死。”

“你们先走了,咱们稍后再走。”

“好让陆大人知道,我们山东的好儿郎,也不是专门拿钱不干活的家伙。”

陆秀宗也不客气,知道他们是想留在荣成,引开鞑子的视线,点头道:“胡兄弟保重了,这事完了之后,你到芝罘找我们。”

“那是当然,这样的活计,相信兄弟们都乐意得很。”

陆秀宗这才离开,三天后陆秀宗再出现时,已经回到了养马岛。

“这次收获可真不错。”唐全一脸喜气:“银子三千两,粮食一千石虽不多,但是却缴获了不少皮毛,将士及百姓冬季的衣服可就轻松得多了。”

“还有,”唐全忍不住高兴道:“想不到这么一座小城,竟然还有不少火药。”

意外的收获,让陆秀宗总算是放下了半颗心,张大人说什么来的?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恐怕说得就是这个意思吧?然而毕竟是冬季难熬,这漫长的日子可不能坐吃山空。

然而,好消息不断,文衡这小子面带笑意找上门来:“大人,鞑子留下来的战舰都已经修葺好了,拆拆补补之后,还有十八艘战舰可以用。”

“十八,再加上马邑那里的九艘,不错,不错。”陆秀宗忍不住点头:“文小子,你这次可立了大功。”

“只不过船多了,水师怎样?水师的人数远远不够?十八艘战舰,至少需要五百人。”

“不是有六百多新兵吗?”文衡恐怕早就打上了注意:“这些兄弟,多半是沿海的儿郎,都熟习水性,只需要在船上训练几天,就可以上手了。”

第二卷 正阳 第十三章步步为营(3)

第十三章步步为营(3)

养马岛的中部地区是一片巨大的草原,草长得很好,原本就是官府养马的地方,后来荒废了,但却不知道为什么多了一群羊。百姓的肉食倒是不缺,养马岛附近的鱼也不少,马邑的几艘战舰闲着也是闲着,出去捕鱼补贴家用是免不了的了。

象岛地势平坦,被投奔过来的百姓开垦出大块的土地,然而时间不对,就算是种了粮食也肯定不会有所收获,干脆先让地里长一些草,也算是肥田吧。

眼看冬季即将来临,岛上的住房倒已修好,养马岛的西部是几座石头山,刚好用来修建房子,山东路沿海也没几个人了,大伙从芝罘搬来了不少木头,总算是把房子修得结实。

虽然打劫荣成解决了不少粮食和衣物的问题,但毕竟不实用,如果想要把养马岛三千多百姓,一千多士卒维持下去,再抢一次恐怕是免不了,然而董家军会不会再容忍自己去抢?

先前的截杀,已让董家军处于愤怒之际,再来一次的话恐怕就不容易了。

文衡见陆秀宗不吭声,也就意味默认了把新兵并入水师的想法,刚想多谢陆秀宗,想不到陆秀宗却摇了摇头道:“这些新兵可不能用作水师。”

养马岛目前最为紧迫的是扩大骑兵,然后趁山东现在人丁单薄之际,抢劫或杀人,至少也要在董士选回师山东之前闹一个不平静。

“就算我肯,朱老三也不肯答应,你要是想要,就去问朱老三要吧。”

文衡吐了吐舌头,摇头道:“朱老大可不好说话。”

“不过,在下有情报和大人交换。”

“去。”陆秀宗忍不住瞪了他一眼:“什么时候敢要挟我了。”

文衡不由自主缩了缩身体,摇头道:“非也,非也,确实是好消息,这消息就算大人不问,小子也一早想告诉大人了。”

“你说说看?”陆秀宗见文衡说得坚定,说不定还真有什么消息?要知道文衡说到底还是地头蛇呢?

文衡点点头,想了一会才道:“我听说在东方不远的海域,有一片岛屿,岛上有不少小国家,这些国家兵力不过千人,而且身形矮小,战力不强。”

“你是要做这无本生意?”陆秀宗脸色变了变,看着文衡,他这辈子最恨的就是持强凌弱之事。

“非也,非也。”文衡摇头道:“听说岛上的物质不贵,而且粮食也便宜。”

“大人若是同意,我打算去一趟看一个究竟,也好为养马岛尽一份力量。”

陆秀宗迟疑了片刻,道:“你先回去吧,我考虑一下。”

等文衡离开,陆秀宗叫来唐全,摊开一份巨大的地图,低声道:“初时张大人也说过,在养马岛以东,有一片岛屿,岛上百姓贫穷愚昧。”

“文衡想过去,本来我应该支持,然而大人也说过,没有航线,出海是非常危险之事,文衡要前往,恐怕不容易。”

唐全也点了点头,道:“如今我养马岛兵力不足,山东路只能偶尔去一趟,去的时间多了,恐怕会被董家军发现。”

“外岛确实不错,任凭我们折腾也不会出事,听说山东还没落入鞑子之手时,芝罘、蓬莱等港口也有不少商人专门出海,听说还赚得盘满碟满呢?”

“山东路落入敌手之后,福建也有不少港口,每年仅是朝廷征收的税收也有数千万贯,这确确实实是一笔大生意。”

“大人之所以把这份所谓的海事地图交给我们,恐怕亦有此意。”

陆秀宗沉思了片刻,道:“明日不妨问一下,是否有懂海商之人,若是如此,走一趟也无妨。”

次日,既然有了这个打算,唐全和陆秀宗问了几个老农,想不到得来毫不费工夫,一个老农斩钉截铁说道:“倭国,大人所说之地是倭国。”

“输入倭国的货物有宋钱、陶瓷、绢织品、书籍与文房四宝、香料与药品、绘画等,倭国有铜、硫磺等,又有名贵的木材、听说倭国的刀也不错。”

“铜、硫磺、木材。”陆秀宗眼睛都亮了,铜可以制钱,硫磺可以造火药,木材可以造船,就算陆秀宗不懂商贸之法,也知道这海商确是不错。

“粮食?”老农摇了摇头,道:“倭国的粮食也不多,但是倭国跟我们大宋不一样。”

“倭国有城主,城主拥有一切权力,若是需要粮食,则需要跟城主交易。”

“老人家尊姓大名?”陆秀宗见老人家谈吐不凡,想必不是平凡人家,疑惑问道。

“在下李笳,原是福建蒲家的家人,后来因事离开蒲家。”李笳略微尴尬说道。

“蒲家?”陆秀宗看着李笳,道:“莫不是福建蒲寿庚?”

“嗯。”李笳点点头,却不说话。蒲寿庚继承父业,运贩大宗香料以谋划巨大利润。前些年海寇袭泉州,官兵无能为力。蒲寿庚与其兄蒲寿宬为保护家族的巨大利益,凭借强大的海上力量,助官宪击退之,因功授福建安抚使兼沿海都置制使,安抚一路之兵事民政,统领海防,权力很大,李笳也就是这个时候离开蒲家。

“老人家既是蒲家家人,为什么会流落至此?”

“这个?”李笳摇了摇头,道:“只是老头的一些私事而已,还请大人莫要见怪。”

“老人家既然是蒲家之人,可否去过倭国?”

“大人可是要走海商?”李笳皱了皱眉头,道:“海上可不像路上平静,不说海盗水匪多如牛毛,就是海上险恶也不是路上可以想象得到。再说倭国商路走了这么多年,倭国几乎有价值的地方都已被瓜分,此刻前往倭国,后果只有两个字,被杀。”

“幸得老人家提醒。”陆秀宗也觉得幸运,自己若是鲁莽前往,恐怕连怎么死也不知道。

李笳摇摇头,见陆秀宗告辞而去,沉思了片刻,突然提高道:“大人可真有心前往倭国?”

陆秀宗停下脚步,点头道:“这是自然,养马岛的情况老人家也清楚,南方战事正隆,若是没有南方的资助,养马岛想存下来可不容易。”

“大人若真有这份心,倒也不是不可能。”老人家缓缓说道:“老头当年曾多次前往倭国,知道有一条商道,也不知道没人知道,只是这条商道的倭国百姓贫瘠,获利不多,但却因此没有争夺。”

“目前倒是适合我们。”

“只不过,只不过?”

老人家欲言又止,陆秀宗沉思了片刻,道:“老人家是否有什么困难之事不妨直言,我等亦非山贼土匪不讲道理之人。”

李笳连忙拱手,道:“不敢,不敢。”

“老头有一件私事,还请大人体谅。为了这件私事,老头斗胆请分利润的二成,大人若是能够答应,老头就算是舍弃了性命,也要为大人完成这事。”

“老人家说得就是这件事?”陆秀宗有点不敢相信的看着老头:“老人家的意思是说分利润的两成?”

“大、大人若是觉得多,一成半、一成半也是可以的。”李笳咬了咬牙,低声说道。

“哈哈,我还以为是什么事。”陆秀宗笑了笑,道:“这事在均州可是常见之事。”

“在均州,有发明馆,保护个人专有的知识和发明,并给以一定奖励。而且这些知识和发明用于实际获利之时,还可以和投资人分得利润。”

“如今,老人家以海商知识入股,我代表官府进行投资,只要是你个人的航线和商人活动都可以获利二成,待会我们签订签约就可以正式生效了。”

“契约有效期?”陆秀宗沉思起来。

李笳毕竟是久行商之人,陆秀宗说的话他自然清楚得很,连忙大声道:“三年,老夫只需要三年。”

“行,就三年。”陆秀宗拍板,于是签订契约,既然签订了契约,陆秀宗第一时间把朱老三叫过来,让他把新兵交给文衡和马邑。

朱老三苦着脸,连死的心都有了,他一心想训练新兵,就是想陆秀宗把他带出去。

“行了,行了,看你的鬼样子。”陆秀宗忍不住骂道:“下次一定带你出去。”

朱老三得到陆秀宗的承诺,才满心高兴离开。于是,养马岛水师达到27艘战舰,有人数934人。

由于是官府组织的商队,陆秀宗考虑了半天也没想到有什么可以贩卖,倒是缴获了不少没有能够用得上的武器,于是只好把李笳找来,问道:“老爷子,倭国如今战争多不多?”

“多得很。”李笳奇怪陆秀宗问的原因,老实说道:“倭国跟大宋不一样,他们一个姓氏、一座小城就是一个国家,国家与国家之间战乱不止。”

“只是他们所谓的国家,小的人口不足万,兵不过千,实在是,实在是……”

李笳也不知道该如何说,陆秀宗点头,道:“好,非常好,岛上现在要什么都没有,只不过武备倒还存了不少。”

“这些多半是鞑子的武器,将士们顺手拿了回来,还不知道怎么处置呢?我们均州军自然看不起,还不如让你带过去倭国,也好换点银子回来。”

“只是,只有这些武备,恐怕还不够跑一趟的成本,”陆秀宗知道海商不易,沉思了片刻,下定决心:“我军有一种非常厉害的武器,声响如雷,威力无穷,若是用来攻城,仅需三五个就能把普通的城墙炸垮。”

“我给你带五十个过去,准许你试三到五个,这些武器的盈利,尽量多换一些硫磺回来。”

李笳大喜:“有这样的锐器,老头定然让大人赚得盘满碟满。”

陆秀宗自然高兴,把陆云叫过来,让他跟船过去了。陆云刚开始不肯,只是无奈陆秀宗把他臭骂了一顿,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 ## ##

张青青再出现时,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看不出原来的模样,她穿山越岭,一路上风餐露宿吃尽了苦头,到了最后,她神智模糊,已经如行尸走肉一般。

只不过心中却一直牢牢记住一个方向,饿了吃些干肉,或许是野果,甚至没有东西吃的时候,就灌满一肚子水。

她带出来的马,早已不知道跑哪里去了,她风餐露宿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她心中只有一个念挂,在临死之前要见一下那人。

“站住、站住、站住。”也不知道是谁,在她耳边大声呼喊了几声,张青青茫然的看过去,对方穿着熟悉的衣服,但是怎么也想不起。

“你是谁,要去哪里?”对方大声喊道。

然而张青青却只听得一个迷糊,仿佛有一个声音在自己脑海震荡,但是却什么也听不懂。她很想弄明白这是什么一回事,但是她身体已处于极度危险的时刻,她的精神随时都有可能崩溃。

“哈哈,一个傻子而已,怎么会是宋军的细作呢?”另一个声音笑道:“放他走吧。”

“看起来怪可怜的,连自己也不知是谁,却不知道怎么能够活到现在。”一个声音叹息说道。

“唉,这世上可怜之人多得很,让他走吧。说不定还能够见到好人呢?”

“张宏凡,想不到你挺有同情心的。”一个严肃的声音突然说道:“你难道就不保对方是宋军的细作假扮?”

“张宏凡、张宏凡。”张青青脑海有一个灵智刺激了她,她突然大喊:“我爹爹是张弘范。”

众人不敢相信的看着张青青,此时张青青神智却有了几分清醒,看到对方穿的正是蒙古汉军的盔甲,大声叫起来:“我爹爹是张弘范。”

“胡说。”那个严肃的声音突然狠狠说道:“敢冒充张大人的儿子,是不是嫌命长了。”

“来人,拉走,若是不听话,给老子杀了。”

张宏凡者低声说道:“大人,这人是傻子,大人何必跟他生气。”

“我不是傻子,我不是傻子,我叫张青青,我叫张青青,我爹爹是张弘范。”

“大胆,给老子拖下去。”说话严肃之人是他们的领头,宋军精锐不断骚扰和袭击张弘范后军,张弘范剿又剿不清,只好派人在各地山口,检查过路的每一个人,抱着宁愿错杀三千也不放过一个人的想法,淮西倒是安静了不少。

张宏凡实在是不忍心,连忙说道:“大人,小的马上把他带走。”

“放开我,放开我,我是张青青,我是张青青,我爹爹是张弘范,我爹爹是张弘范。”张青青拼命挣扎,心中刚有了一分希望,然后却面临破灭,他的精神最终忍不住跨了下来。

“小兄弟,快走吧,要不然大人生气了,恐怕真杀了你。”张宏凡好心说道。

“我是张青青,我是张青青,我爹爹是张弘范,我爹爹是张弘范。”张青青傻乎乎的站着,重复的说着这句话。

张宏凡摇了摇头,只是无奈自己没有本领,只好看着傻乎乎自言自语的张青青,自己离开。

等张宏凡离开不久,张青青面前突然出现了两个人,其中一个人低声问道:“你爹爹真是张弘范?”

“我爹爹是张弘范,我爹爹是张弘范。”张青青面无表情,自言自语说道。

旁边一个小兵低声道:“一个傻子,大人还真相信他的话吗?”

宋杨沉思了片刻,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若先带他回去再说。”

“我看这人虽然衣衫褴褛,但布质不错,就算不是张弘范的儿子,恐怕也不是一般人,若是让他就这样死在野外,也实在是太可怜了。”

宋杨说完,低声道:“我带你去见你爹爹如何。”

“我爹爹,我爹爹是张弘范,”张青青迷迷糊糊,突然说道:“我不要见爹爹,我想见张贵,我想见张贵。”

“啊”小兵差点叫了出来,幸好宋杨捂住他嘴巴,宋杨紧张问道:“你认识张贵,你怎么认识张贵?”

“我爹爹是张弘范,我不要见爹爹,我要见张贵,我要见张贵,可是我见不到,我见不到,我再也见不着了。”

“大人,是女的。”小兵突然说道。

宋杨彻底晕了过去,低声问道:“你怎么知道?”

“这人说话就是一个痴女子,我看了一下,他是没有喉结的。”小兵颇为得意说道:“我老家里也有这么一个痴女子,说话跟他就是一个样子。”

“去,就你聪明。”宋杨忍不住骂了一句,不过却疑惑问道:“这人,怎么就认识张大人了。”

“算了,先把他带回去再说。”宋杨做出决定,然后把张青青带走,张青青迷糊的跟在宋杨身后,只是反复说着刚才那几句话,回到了据点,由于知道对方是女子之身,也不敢动她身体,只是吩咐做好了食物,然后又到山下请来几个妇人伺候。

等张青青吃饱了喝足了,精神总算是好了几分,宋杨想了一下,觉得这事可大可小,莫非是张大人以前留下来的孽缘?

于是派人前往鄂州,此时张贵正打算出发攻打黄州,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停止出发,让宋杨马上亲自把他送过来,不得有任何损伤。

宋杨更加肯定了心中的想法,怀着八卦之心亲自带领小分队把张青青送到鄂州,两天之后,张贵终于看到了瘦的只能看出人影的张青青,脱了形的轮廓只能隐约看出张青青的影子。

想起以前的经历,张贵不由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没流出来。

“青青,我是张贵”张贵拉住张青青的手,一遍又一遍说道,他知道得了失心疯的人,只有靠以前的记忆刺激她醒过来,有些人一辈子也不能醒来,但有些人一个晚上就可以醒过来了。

张青青自言自语说了一天,终于睡了过去。

吴澄悄声进来,忍不住问道:“大人……”

张贵看了吴澄一眼,突然低声道:“这事,迟点再说吧,她确实是张弘范的女儿。”

张贵心中惭愧,一个晚上也没睡,等早上才忍不住趴在床边睡了过去。

张贵睡得很轻,突然觉得床动了动,抬起头却看到张青青呆呆的看着自己。

第二卷 正阳 第十四章步步为营(4)

第十四章步步为营(4)

黄州硝烟已熄,黄州豪族李着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身手还非常敏捷,张弘范攻破黄州之日,李着冒着生命危险劝阻了张弘范的屠城,不过即使没有李着,张弘范恐怕也不会做出这样人神共愤的事情吧?然而这世上很多事很难说,难道不是吗?

李着献出菜油,间接帮助了王达守城,后来王达和胡明伟壮烈战死,李着又冒着生命危险为他们收殓尸首,也算是做了一件大好事。

李着有三个儿子,无奈没有一个长得跟自己相似,这也难怪,自己年轻时好斗,得罪了不少人,后来才安定下来,也就不想后辈重复走自己的路,所以就让他们弃武学文。

李家在黄州也颇有几分势力,鞑子攻破黄州后派了一个副将过来镇守,这些多半是蒙古汉军,不久前有些人还是宋军一部分呢?所以进城后对李着还算是有理有节,然而时间一长,李着这些大户就开始受不了了。

平常老百姓,自然是没有什么东西好抢的了,但是大户的东西又不好直接抢,于是借口多了起来,今日要收这个钱,明日要收那个钱,反正就是没有一天消停,可怜李着有再多的银子,也经不起这样折腾啊,再说黄州战役打了两个多月,李家坐吃山空,到了最后,李家偌大一个家族,竟然混到了吃粥喝稀的份上了。

想起王达他们在黄州时,日子虽然也说不上很好,但是至少不用提心吊胆,至少每天晚上能够睡一个好觉,李着就越发怀念那个豪爽的王达,那个年轻的充满活力的胡明伟,有时候闭上眼睛,仿佛看到他们在眼前说话。

“爹爹,有人找爹爹,说是爹爹以前的老朋友。”大儿李易熟读《易经》,是方圆数十里公认的大学子,然而李着每次看到他单薄得会被风吹走的身体,就有点担心。

“没说是谁吗?”李着低声问道,鞑子占领黄州后,百姓的出入越发不容易了,也不知道是哪个老朋友现在还过来找自己。

“这是来人的名帖。”李易把手中一份制作精良的名帖递给他,然后束手等候吩咐。

李着让李易先行下去,估计是他刚好在外厅,要不然也不会接到名帖。

搞什么名帖?李着好奇起来,要知道他年轻时好勇斗狠,认识的多半是半个字都不会的混混,到了中年隐居黄州后,又不经常露面,也没认识几个人。

李着拿起名帖,才想到自己也是大字不认识几个,只好又把李易叫回来,李易看了一下,低声道:“来人叫张贵,这人也蛮不讲礼,名帖里就只有这两个字。”

“张贵。”李着愣了一会,突然想起一个人,笑了笑,道:“这人倒是义气之人,快快有请。”

“李老前辈,多年不见,想不到老前辈依然是风采依旧,教后生如何不嫉妒啊。”张贵拱手大笑:“小辈张贵,见过李老前辈,祝老前辈风华正茂,岁岁富贵。”

“哈哈,矮张你小子,还真是你?”李着也大笑起来:“这可不像你小子的脾气啊。”

“道上说你混出了人样?老头还以为是跟你重名之人呢?怎么就舍得回来看老头了。”

“混口饭吃,混口饭吃而已,”张贵穿着明白装糊涂,笑道:“龙虎塘一别,已有数年不见老前辈了。”

“呵呵,那天若不是老头欠下人情,被迫出去露面,你小子恐怕也见不着,不过说到底也算是咱们的一份缘分。”

“对了,你小子过来却是所为何事?若还是当年的风流,老头可比不上了。”

张贵神秘的笑了笑,把手中的烈酒递上去,道:“这难道就是老前辈的代客之道?”

李着眼睛一亮,这酒非常熟悉?李着连忙接过来,迫不及待拍开,一阵浓郁的香气直扑面而来,不由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