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权将-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才。”梁曾严肃说道:“张大人说了,宋元之间的较量,最终就是才人的较量,张大人需要大量的人才。”

“前段时间老夫不是给他介绍了一大批人?听说他连汗八里的郭守敬也俘了过来?”李庭芝疑惑问道:“他要这么多人,都往哪里塞啊?”

“嘿嘿,张大人这不是为了象山大学”梁曾笑道:“这段时间到江陵的人可不少,就连天才吴澄也来了江陵,听说和张大人相谈甚欢呢?”

“哼,油腔滑调。”李庭芝皱了皱眉头:“吴澄那小子向来自视清高,就连朱子也看不起了,怎么会和矮张相谈甚欢了呢?”

“那就不知道了。”梁曾摇了摇头,道:“说真的,在下到现在也还看不明白张大人。”

“嗯,别说贡父,就算是老夫也看不透,这人,仿佛和这个世界没有什么联系。”

“嘿嘿。”梁曾细心的卷起李庭芝的手迹,有点遗憾说道:“李大人若不当官,肯定是最好的文学家。”

“嗯,这是张大人说的新词,就是专门搞文学,是在小说、散文、诗歌、戏剧、随笔等有一定影响力的人。专门从事文学研究活动的成功人群,以创作文学作品为自己的主要工作。”

“唉,这人……”李庭芝叹了一口,把梁曾送去,只因接下来将会有更多的粮食运往扬州,而梁曾就是护送粮食的人:“荆湖地区粮食若不充足,让你们家张大人别往扬州送了,扬州也不是没有粮食。”

“虽说扬州以盐兑粮,可是这三个月以来,粮食输送也实在太过于频繁了?”李庭芝又不是傻子,有点生气道:“什么一石粮食换一斗盐,到现在足足送了十万石粮食,可是盐还不到千石,这样的生意长久以往,张贵这小子还不陪光了?”

“再说,荆湖虽粮食多产,可是也禁不住你们张大人这样折腾啊。”

“多谢李大人体谅,不过张大人心中有数。”梁曾苦笑道:“大人想必也知道,张大人决定的事,在下又怎样更改得了。”

现在已过了七月份,离鞑子南下的时间已不长了,和鞑子断断续续打了几十年,鞑子的脾性大伙都清楚得很,过了夏天,到秋天之际,就是他们出阵之时。

送走梁曾,一帮扬州将领满心欢愉的走了进来,领先的许文德高兴坏了,说话也特别有神:“大人,真是好消息啊,张大人又送来了上万石粮食,算下来张大人至少给咋们扬州送了将近十万石粮食啊。”

“这下可好了,扬州有这多出来的十万石粮食,至少半年无忧了。”

姜才是老将,性子也很稳重,皱了皱眉头道:“大人,张大人不顾荆湖,尽是往扬州输送粮食,是不是张大人得到什么消息,鞑子莫非要攻打扬州不成?”

“上一次鞑子意图从中路突破,被张大人坏了他们的主意。”苗再成也接着说道:“莫非鞑子是要狠下心来扫平江北?然后从东路出征,绕过张大人的防线?”

“嗯,有这个可能。”李庭芝点了点头,道:“城内的情况怎样?”

“城内百姓尚好,正好抓到了一个细作。”施忠接过话,道:“我等就是为了这件事特来向大人汇报。”

“先把人带上来。”李庭芝眼里闪出一道寒光,他并不是胆小怕事的书生,李庭芝为人杀戮果断,决策迅速,做出决定非常快。

不一会儿,侍卫带了一个约莫三十岁的汉子上来,这人长得跟汉子一样,李庭芝甚至怀疑他就是汉人?

“说吧,早说早超生,老子说你何必呢?”看来施忠对这个细作采取了不错的手段,以至于这人一看到施忠就往后退。

“呸。”汉人脾气硬得很,他本来就是董家的死士,生死早已置之度外,直到现在还没死的原因是他没有机会死。

李庭芝看到他牙齿竟然已被撬得精光,皱了皱眉头,施忠看李庭芝有点不悦,连忙接过话,道:“这是第三个细作了,前两个抓到后都已经自杀了,后来经过大夫确认,这些人是咬碎牙齿的毒药自杀。”

“其实你不说,老夫也知道,你是董士选派过来的细作,对吧?”李庭芝突然问道。

细作瞪着李庭芝不说话,李庭芝笑了笑,道:“让老夫猜对了吧?张贵杀了董士选的老爹和老叔,董士选恨不得拨她的皮抽他的骨,只是无奈张贵远在江陵,他小子鞭长莫及啊。”

“可是老夫毕竟是张贵的老师啊,若是扬州有难,张贵必会来救,对吧。”

李庭芝摇了摇头,道:“看来你什么都不懂,也难为你了。”

李庭芝挥了挥手,让侍卫把他带下去,这人突然站了起来,向着李庭芝冲过去,李庭芝还没有反应过来,这人突然转向方向,一头撞到了墙上,自然是四分五裂。

“董士选倒是一个人才。”李庭芝可惜的摇了摇头:“这人对自己人都这么狠,更何况对外人了?莫非董士选真的要打扬州的主意?要不然张贵这小子怎么送这么多粮食过来?”

“三个月前,张大人让扬州帮忙把王大超等人送入山东,不知现在情况怎样了?”李庭芝沉思了片刻,问道。

制置副使朱焕连忙说道:“王大超兄弟前几天没有了消息,据我军的细作传信回来,说王大超刚到山东时闹得不轻,前几天鞑子怒了,董文忠率领大军把他们剿了,恐怕他们现在凶多吉少了吧?”

“唉,这三百人倒是一般好汉。”

“就是,在下也想不明白张大人为什么会派几百人到鞑子的地盘,莫非想凭借着几百人,还想牵制鞑子的大部队不可?”许文德也摇头道。

范友信不算是李庭芝的嫡系,不过颇得李庭芝信任,凡有什么会议都必然要他参加,现在也一样:“友信,你说一下?”

范友信为人稳重,见识不凡,颇得李庭芝赞扬,范友信见李庭芝问自己,想了片刻,道:“前段时间听说鞑子董家军多增了三万蒙古汉军,这样一来董家军足有十万余人了。”

“张大人这三百兵士,确实是不起任何作用。不过在下曾听张大人说过一个词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山东临海多山,又离大元朝大都不远,这三百人若发展好了,还真可以乘鞑子北征之衅,濒海捣燕,闭关居庸,惶骇人心。”

李庭芝突然笑了笑,道:“张大人行事多狡,我等还是不要猜了,诸位还是说一下,若山东董士选真是狠下心举兵攻扬州,我等应该如何应对。”

第二卷 正阳 第三十七章 淮左名都(3)

第三十七章 淮左名都(3)

济南府。

董家后院,董士选房间前面的一间偏房。

两个年纪轻轻的丫鬟,不住的打瞌睡,现在是寅时,可是董家大少爷还没有谁,她们是怎么也不敢谁,董家的规矩,在这几个月里变化得很快,主要是董士选变得很快。

“姐姐,姐姐。”年纪较轻的丫鬟,推了推快要睡熟的年纪较大的丫鬟,压低声音道:“少爷好像睡了?”

年纪较大丫鬟,费力睁开眼睛,揉了揉脑门,果然看到董士选的房间已吹灭了灯:“妹妹,少爷既然谁了,留一个人在这里就可以了,妹妹先去谁,待会姐姐再去叫你。”

“不要,姐姐先去睡。”年纪的丫鬟撇了撇嘴:“姐姐刚才都睡着了,万一姐姐留在这里,睡着了怎么办呢?到时少爷找不到人,可是要发脾气的。”

这一年以来,董士选的脾气坏了,人变得完全陌生起来,就算是伺候了董士选很多年的年纪大的丫鬟,也觉得董士选成了陌生人。

“那,那你小心点。”年纪较大的丫鬟轻声道:“少爷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姐姐怕你万一惹少爷生气,到时少爷……。”

“姐姐放心。”年纪较轻的丫鬟毫不在乎说道:“少爷人好,不会为难下人的。”

年纪的丫鬟叫小雅,前不久刚进董府,她从其他年长的丫鬟处听到的是董家少爷的平易近人、董家少爷的体贴下人、董家少爷的文才武略,在她眼里,董家少爷就是一个风度翩翩的公子,她完全没有与狼共舞的感觉。

年长的丫鬟回到偏房休息,寅时的夜,静悄悄。董士选回到董府后,就把房间搬到了后院,这里从前很荒芜,董家满屋子都是冲锋打仗的人,哪里会伺候花草,下人见主人如此,也乐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到了董士选般到后院,下人才匆匆修整了一下,修剪了一些早已经长疯了的树木,可是后院依然是很森严。

小雅刚开始时还不觉得怎样,但时间一长,人就变得疑神疑鬼起来,总觉得花草中有人走动,如此三番四次,小雅越来越害怕,她蹑手蹑脚的走到董士选的房间门前,挨着门前坐下来,才觉得没有那么害怕。

不一会儿,小雅迷迷糊糊的将要睡过去,却听到房间里有声响,仿佛有人在不安的走来走去,又仿佛有人在唉声叹气,不一会儿,房间的灯竟然重新亮了起来,小雅来不及站起来,房门“咯吱”的一声竟然开了。

小雅惊恐的站了起来,慌张说道:“少爷,少爷,奴家不是故意的,奴家不是故意的。”

“起来。”一个沙哑的声音带有几分命令式的严肃:“进来。”

小雅从来没听到董士选这样说话,不知所措,觉得腿在发软,心中莫名其妙的涌上一阵害怕:“少,少爷。”

“进去。”董士选有点生气,拉了一下小雅,小雅没有防备,差点摔倒在地上。

“咯吱”的一声,房门重新关上,小雅偷偷的看了一眼董士选,愕然发现他双眼充满了红丝,头发凌乱,脸色苍白,小雅不由往床边退了几步。

“上床,给老子脱衣服。”董士选面无表情,脸色有种说不出的苍白。

夜,很静。

后院的偏房,仿佛霜凝一般。

经过一番折腾的董士选,无奈的看着这个缩在床角边上的丫鬟,心中总算是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没有人知道他彻夜难眠,没有人知道他心中的害怕,更没有人知道他内心的暴躁。

他想报仇,报仇雪恨的念头,充斥了他整个头脑,他只要一闭上眼睛,就能想到父亲那无奈的表情。

谁也不敢相信,父亲竟然被兵力远远不及董家军的张贵逼死,而且董家军还处在守城的一方。大元朝军中所有的将领,都说董家的坏话,说董家是胆小的懦夫,说董家是无耻的叛徒。就算是大汗给自己送来了三万大军,可是董士选明白得很,大汗给自己送过来不是一般士卒,这些都是久经沙场的将士。

董士选明白,大汗要对自己下手了,随行过来的领军将军,正是张弘范的弟弟张弘虎。

四大汉族世家,只余张家和董家了,只要董家去了,他们张家就是大元朝汉族将领的老大,可是董士选心里明白的很,自己只不过是先开刀而已。

张弘虎显然也有准备,到了山东之后也不吭声,就是低着头训练士卒。董士选知道,张弘范并不是简单之人,可是有张弘虎在山东,日子长了,必然会起纷争。

董士选再也睡不着,他帮身边的丫鬟拉了拉被子,然后点亮了灯,铺在一张洁白的宣纸,然后在纸上写上了几个大字:攘外必先安内。

董士选虽出身军人世家,可是从小饱读诗书,他想起汉朝有一个著名的神医张仲景,曾经说过 “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又想起史书上有言“管仲一匡九合,攘外安内,其功甚大。”春秋齐桓公提出口号“尊王攘夷”,先“安内”以“尊王”,“尊王”而后才能“攘外”。其时,葵丘会盟,成就霸业。

董家,董文炳在的时候,山东自然是一片安宁。只是父亲不在,这已成为事实,想取代董家成为山东路大帅的人可不少,董士选要报仇,必然要在军中、在山东树立他的威信,这他不得不去做。

西汉景帝的老师晁错力主削藩“攘夷必先安内”,引起当时朝廷的激烈争论,大多数人都不同意或认为时机还未到,以窦婴为首的认为当时应一致对外,对付匈奴;晁错最终说服汉景帝最后选择继续和匈奴和亲,而将注意力集中到削藩上。

而山东所谓的内,并不是希山上的那股小土匪,对于董士选来说,这仅有的几百人,自己随便吐口口水都可以把他们剿灭,董家之所以一直不把这帮土匪赶尽杀绝,不仅仅因为这帮土匪和董家有一定的关系,还因为董家需要他们存在,现在爹爹死了、世道乱了,自己也不用顾忌了

山东的内,指的是地方的士族,这些人在山东落地生根,根深蒂固,不是一下两下就可以铲除,父亲在世时一直对这些人颇为顾忌,现在不知道有多少人虎视眈眈,只要自己行差踏错半步,他们手中闪亮的大刀就会毫不客气的落在自己的头颅之上。

不过现在大汗既然把刀子送上来,自己也没必要客气了。

今年的年份,山东并不是其他人所说得那么好,粮食该歉收的还是歉收,董文炳治理山东路十余年,虽然存下来不少家底,可是正阳的那一战,使得董家士气大伤,自己如果要为父亲报仇,也只有借助这些士族的力量了。

董士选突然觉得背后有人看着自己,转头看去,只见刚才那个丫鬟正盯着自己,眼中有几分惊慌。

“你叫什么名字。”董士选冷冷问道,他原本并不是这样的人,只是他心中被仇恨蒙蔽,无时无刻都会涌出急躁和暴怒,眼前之人只不是是他发泄的工具。

“说。”

小雅咬紧牙齿,任凭董士选的脸色变得扭曲起来也不说话,她怎么也没想到,想自己不久前还对眼前这个如野兽一般的男子颇有好感,然而,梦想破灭。

“滚。”董士选蹦出一个字,再也不说话,此时天色已亮。董士选再也不看小雅一眼,走了出去。

济南,是董家的济南,山东,是董家的山东,自从那个姓李的被杀后,这山东就成了他董家的山东。

董士选走得很快,当他穿过城内来到城外的军营时,天已大亮,士卒已经开始操练,董士选粗略看了一下,训练也算有素,可以看得出张弘虎亦非平庸之人。

“董大人亲自过来,末将有失远迎,万望恕罪。”张弘虎经过两年,早已没有了当年的鲁莽和冲动,有时候他反而感激张贵,他甚至觉得张贵给他的影响比自己的大哥还要深远。

董士选连忙拱手,道:“仲美言重,仲美到济南也有一段时间了吧?董某现在才过来,这个主人做得不称职啊。”

两人客人了一番,才到帐中坐下来,尔虞我乍客气了一会,看两人不分上下,董士选才笑道:“此去前来,是有一件大好事要报答仲美。”

“不敢,在下授命前来山东,董大人能看得起末将,末将已经很高兴了。”张弘虎心中有数,面子上对董士选尊敬有加:“末将如今也是董大人的部将了,还请董大人一视同仁哦。”

“大汗不计前嫌,让董某替代父亲治理山东,董某感恩不尽。”董士选向北拱手道:“只是,董某心有余而力不足,幸好有仲美。”

“山东各地,豪强拥兵自重,不听调、不上税,这些人占有山东七成土地,可是税收不过山东三成而已。”

“张大人之意?”张弘虎心中暗喜,自己正恨不得董士选拆自己的台面。

董士选摇了摇头,道:“董某无计可施,父亲大人在世之时,也是对这些豪强多加安抚,现在父亲不在,董某惶惶不知终日,还请仲美助我一背之力。”

两人尔虞我乍,没有一个人说实话。

希山山寨中的黑蚂蚁,愁得睡不着,山寨的粮食越来越少了,往日大鱼大肉、大米饭任吃的日子一去不复还,每天一顿稀饭算是填饱肚子,只要人没有饿死,就好好活下去。

“大帅,你快想想办法,再这样下去,兄弟们都只有饿死的份上了。”黄毛鼠哭丧着脸:“奶奶的,老子两天都不吃肉了,口里都淡出鸟来了。”

“大帅,你就行行好,让兄弟们出去干一票吧。”郑大世也是一脸无奈:“再这样下去,弟兄们都得散了啊。”

“奶奶的,你们是否一定要害死老子。”黑蚂蚁怒目相瞪:“上次害老子还不够惨吗?老子在床上只躺了一个月,你看你们把寨子都弄成什么样子了?现在被人困在山中,连个屁也没地方放。”

“还干一票呢?你们能混下山再说,不过别怪老子提醒你们,山下好像全部都他**的是董家的人吧?”

三人吵得翻天覆地,突然一个小卒高兴的跑了进来,扯着喉咙就喊:“大帅,好消息,好消息,弟兄们抓到两个探子。”

“奶奶的,还抓什么探子,扔到大锅里煮了,给兄弟们开开牙签。”郑大世一肚子火,大声斥骂。

“慢。”一旁的师爷连忙叫住小卒,道:“先把他们带进来。”

这人怎么就这么不开窍?师爷有点郁闷,董家都已把希山围了起来,还用得着派探子上来,估计是董家的人还念旧情,要不然一骨碌杀上来,自己早就没有了活路。

不一会儿,小卒带了两个人进来。

“来者何人,不老实交代,别怪老子让兄弟们把你扔进大锅里熬骨头了。”郑大世恶狠狠说道,一旁的师爷怀疑自己上次让他去宁海州探情况,是不是找错了人。

来人“噗通”的一声跪了下来,郑大世笑得更加开心了:“怎么啦,怕了老子了?求饶也没有用,识相的就乖乖的把你们的来历说清楚,要不然……”

“少主,我是王大超啊,就是那个跑得快王大超啊,少主还记得吗?”王大超呜咽说道:“当年我陪少主玩的时候,少主总是喜欢让在下背着少主奔跑,想不到,想不到一眨眼就过了十几年。”

“什么王大超,王小超的,别跟大帅套关系。”郑大世见王大超都不理自己,有点不乐意了。

“郑大世,你给老子闭嘴。”黑蚂蚁突然站起来,腿有点发软,来到王大超身边:“你,你真是跑得快叔叔。”

“少主,还还记得吗?又一次我们一路上也不休息,一直从济南府跑到益都府,到了益都府之后,咱们又跑了回来。”

“那一次回来,在下病了三天,差点死掉了。”

“跑得快叔叔,真是你啊。”黑蚂蚁突然蹲下去抱住王大超:“你,你真是跑得快叔叔啊,你真是跑得快叔叔啊,呜呜,呜呜。”

众人愣住了,就连王大超身后的朱老三也揉了揉眼睛,想不到王大超并没有说谎。当年李璮被杀之后,李冰也就是黑蚂蚁早早被父亲送上了希山,幸存下来。

两人哭了一场,才按照主宾坐下来。

“大超,当年父亲身边的将士死的死伤的伤,所剩无几了,想不到大超你还能活下来,也算是不幸之中的大幸了。”李冰苦笑,道:“只是我们这些残存下来的人,也不过是多活几天而已。”

“不知大超这些年在哪里?过得可好吗?”

王大超把自己的情况细细给李冰说了一遍,说起当年朱大长壮烈牺牲时,又免不了伤心了一把,最后说道:“张大人让我等潜入山东,想不到今日还能见到少主,也算是上天有眼了。”

“在下早已不是什么少主了,想不到大超现在竟然是张大人的部下。”李冰的眼睛亮了几度,就连身边的儒生和郑大世等人,也心中暗喜,要知道董家的两个老头,就是死在张贵的手中,张贵的实力可见非同一般,敌人的敌人,也算是同盟了。

“当年在下流离浪荡,幸得张大人收留。”王大超苦笑,道:“这些年能够活下来,也算是上苍照顾了,少主这些年在希山,也不容易吧。”

“前几年还好,董文炳这个老贼总算还是念旧情,”李冰苦笑,道:“只是董家大帅被你家张大人杀死后,日后就一天不如一天了,上个月又中了董士选这个小贼的暗算,在床上躺了一个月,总算是活了下来。”

“大超上山时难道没有发现?希山被围了起来,兄弟们喝了几天的稀粥,再这样下去,恐怕就只有散伙了。”李冰艰难说道,他并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可事实却又被逼他要去承认。

“山寨现在怎么样?还有什么东西?”王大超皱了皱眉头,当初还期望希山能够给他一些帮忙,现在看来希山甚至有可能会成为拖油瓶。

“银子倒还有不少,当年爹爹早已经有了准备,武器也一样用不完,只是粮食,粮食早已不足了。”李冰苦笑,道:“兄弟们死的死伤的伤,现在还有五百多人,不过都不是孬种,都是敢跟董家拼命的好儿郎。”

王大超沉思起来,李冰在山东,早已没有什么声望,不像十多年前他父亲那样可以叱咤风云,如果不是自己的到来,迟早都会被董士选围剿,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自己也是到了山东之后,才知道李冰还在世上,这也是他一力要求向济南府转移的原因之一。

“目前最重要的是离开希山。”王大超犹疑了片刻,问道:“少主认为如何?”

李冰拱了拱手,道:“全凭叔叔做主。”

两人商议了片刻,决定事不宜迟,留下朱老三作为接应,王大超回去策划。

李冰在王大超离开之后,迅速把弟兄们集中起来,有些年老病残的老兄弟,也不愿意拖累李冰,大家再三劝说也只好作罢。

等收拾完毕之后,众人只等命令便马上行动,到了半夜,相约好的信号还没出现,郑大世等人不由有点心急起来。

“大帅,你说王大超会不会是董家那个小贼派过来细作?”

“别胡说。”李冰瞪了他一眼:“大超绝对不会是这种人。”

众人又等了片刻,突然,山下响起了几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众人哪里听过这样的响声,只听到身边的朱老三大声吆喝:“兄弟们,机会来了,快。”

李冰这才回过神来,招呼大家一窝蜂冲了下山,经过之前的堡垒是,李冰愕然发展,往日坚固的堡垒竟然成了一堆废墟,而王大超竟然率领一队骑兵,笑眯眯的看着自己。

第二卷 正阳 第三十八章 淮左名都(4)

第三十八章 淮左名都(4)

“大超,你那个什么土罐子真够味道,再扔几个给狗日的董家军尝尝味道。”郑大世眉飞色舞,恨不得抱着王大超啃几口:“奶奶的,王大超,你就是老子的偶像啊。”

还不到两天,郑大世就完全“叛变”李冰投靠了王大超等人,不仅仅因为他们也骑上了大马,穿上了盔甲,更重要的王大超让他们见识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战术。

他们不停变化行军的道路,有时候一天也不休息一刻钟,有时候一休息就是休息半天,他们可以坐在马背上吃东西,他们甚至可以坐在马背上睡觉。

“呸,当初怎么说老子来的。”王大超看不起这个“叛徒”,虽然两军已经汇合在一起,或许可以说王大超收容了这伙走投无路的山贼,而且李冰也默认了王大超的头领地位,不过王大超可还没忘记当初郑大世对他的斥骂。

“嘿嘿。”郑大世笑了笑,厚着脸皮道:“头领可不是这种人,在下当初不过说着玩玩。”

“要不你问一下弟兄们,谁真的吃过人肉?听说人肉很韧很硬嚼不烂啊,吃起来也没什么味道。”

“呃”的一声,身边的李冰差点吐了出来,马鞭毫不犹疑的抽打在郑大世身上:“闭嘴,再吱吱哇哇就让你留下来。”

王大超也无奈的笑了笑,他并不是记仇的人,只不过是接机打压一下这个顽皮的汉子而已。

郑大世往后退了几步,但是不到一刻钟又凑上前,道:“头领,那个土罐子赏在下两个?在下一定去取几个董家士卒的人头给你。”

“你以为这是泥巴?想要多少就多少?”唐全瞪了他一眼,道:“为了把你们从山下救出来,仅是土罐子就用了三分一,现在为了摆脱董家的追兵,又用了一大半,现在省下来的也就寥寥无几了。”

“这又有什么难,不就是火药吗?”郑大世拍了拍胸口,道:“老子知道哪里有火药,而且很多,想要多少就是多少。”

“什么?”这次就连王大超也停了下来,问道:“你说的可是真话。”

“绝对是这话,要不然在下宁愿军法处置,当初老子可是李大帅的亲信侍卫,”郑大世指天发誓:“不过,这个土罐子。”

王大超眼珠一转,笑道:“你想玩土罐子是吗?容易得很,你怎么不早点说,你说了你要我肯定会给你的,你不要我也不会非要给你的嘛。”

“老朱,给郑老哥先来两个,用完了再给,日后凡是郑老哥想要土罐子,要多少给多少。”

郑大世一下子得意起来,笑道:“头领果然是爽快之人,在下一定舍身相报。日后头领让我向东,我郑大世绝对不会向西,头领要我坐,我绝对不会走。”

身边的李冰笑了笑,怎么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家伙?这批火药其实自己也知道,只是没有郑大世知道得清楚,再说都过了这么多年,也不知道这批火药能不能用。

“拿好。”朱老三可是有名的力气大,一手提着一个土罐子,不悦道:“要是到时找不到火药,老子就把你小子给劈成十八段。”

“一定能找到,一定能找到。”郑大世笑眯眯的接过土罐子,却想不到土罐子出奇的重,差点摔倒地上。

“奶奶的,小心点。”众人出了一身冷汗,朱老三怒道:“你小子想死了,老子还没活够呢,这土罐子一定要稳,要稳住,不能有震动。”

“一定,一定。”郑大世堆起笑容,恨不得把手中的土罐子放到怀里,捧在手心,心中那个乐差点飞扬起来:“奶奶的,老子也有土罐子了,董家的小子,等着老子啦。”

李冰完全忽略了郑大世的白痴,众人不敢休息,一路上翻山越岭,又赶了小半天路,身后一个气喘吁吁的狼狈声,苦恼说道:“大帅,这土罐子能不能帮忙提一下。”

李冰瞪了他一眼,赶紧走开几步表示不认识他。

“黄毛鼠,你是老子最好的兄弟了,能不能帮忙提一下土罐子,喳喳,你看这土罐子,威力多强啊,董家军来一个死一个,来两个死一双啊。”

“嘻嘻,老子还要伺候大帅,哪里来得空。”黄毛鼠也表示要和郑大世划清关系。

“秀才,老子就知道你是最好人了。”郑大世走投无路,把注意力转移到身体最孱弱的师爷身上:“你不想在当日老子救你一命的份上,你也要念在上个月老子为你到宁海州打探消息的出生入死。”

“也不用多,秀才你就帮忙提一个吧。”

儒生笑了笑,向朱老三他们努了努嘴,道:“你怎么就不问他们,你看一下就会发现,他们马背上不是有两个篮子吗?应该就是装土罐子、”

“还是秀才疼我啊。”郑大世屁颠屁颠的跑向朱老三,还没来到跟前,朱老三就骂道:“滚。”

郑大世欲哭无泪的看着手中的两个土罐子,仰天长叹:“谁能告诉老子,为什么会这样。”

由于李冰的部下战马不够,冲出希山包围后,王大超决定把没有战马的士卒留下来,每人都发了一大堆银子,反正这银子又不是他家,让他们就地隐藏,以待机会东山再起。

众人自然依依不舍,最后挥泪告别,留下来的士卒恨不得向天发誓,只要大帅他们打回来,自己肯定会振臂呼应,定位大帅效犬马之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