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药女淼淼-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云义黎是最为淡定冷静也是最有气度风采翩翩的准进士,没有之一。
  刚才他的文章已经让众位官员折服,现在他的表现再次让众位官员心里大声叫好。
  李严开始从第一人问起,有时严肃,有时微笑,但是答话的准进士都是战战兢兢满头大汗。
  吕瑜有些结巴的答完之后,心里七上八下,甚至没有胆量扭头去看站在右侧的云义黎怎么回答。
  李严走至云义黎身前,微笑道:“义黎不负众望,考进了殿试。甚好。”
  云义黎眼帘低垂,恭敬的朗声答道:“寒窗苦读十载,只盼今日能够金榜题名。”两句话说出了在场准进士的心声,也说出了他在梨花观蛰伏的日子都在苦苦读书。
  李严笑容渐收,肃容道:“朕记得上次你参加武比科考,在殿试时说你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族人。”
  云义黎答道:“是。”寻找族人到现在也没有音讯,但是不后悔两年前在殿试那样的回答。
  李严高声问道:“那么这次呢?”
  大唐国的状元是标杆是精神领袖,不能只为了族人。
  武状元要为国,文状元亦是如此。
  众位官员均是心一怵。
  李南朝云义黎轻轻摇摇头,无奈后者根本不抬头看他的暗示。
  云义黎缓缓道:“陛下,此次学生参加文比科考的目的是为了有生之年创建大唐国的第一座武院。”
  在场的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以为听错了。
  大唐国的书院都是朝廷耗费了许多的人力物力才建成。
  云义黎竟然要自建一座武院!
  “你的提议是极好。不过……创建武院可不是易事。”李严在这两年里,看过云义黎关于写的关于成立武院的重要性的奏折,没想到后者见朝廷不成立武院,就打算自己创建,真是胸怀大志。
  云义黎朗声道:“建武院的银钱由学生的家族全部承担,师长也由学生负责去请,陛下只需给武院学成的子弟提供出路就行。”
  “武院只教武?”
  “武文都教,还教天文地理算数。”
  “你想了多久?”
  “两年前学生从北地的边防军队回来之后,就一直在思索此事。”
  “朕看过你写的创建武院的奏折,也正在考虑之中。”
  “学生准备先建武堂,慢慢扩大,多年之后经过朝廷考核之后升为武院。”
  以个人、家族之力建立武院听上去不太可能,但是先建一座武堂,日积月累,面积、师资力量、学生慢慢增加,多年后还是有希望变成武院。
  兵部尚书贺步立一百个相信云义黎能办成此事。
  他生怕李严不同意,连忙走至,十分激动又讨好的道:“陛下,武院的学生学成之后经过考核,就都派到兵部来,有多少要多少,多多益善。”
  大唐国的军队高层军官十个有九个出自军队世家,他们自幼在家族学堂读书,都识字且能写出文章。
  这些人只是极少数而已。
  有许多的中、低层的军官大字都不识一个,连官报、军机密信都看不了,经常把军令理解错了,轻则劳民伤财,重则延误战机打败仗影响到大战全局。
  一直以来,大唐国的军队都急需大量的识字的中、低层军官。
  李严仰天哈哈大笑,指着云义黎跟众位官员笑道:“朕点他做文状元,他却要去创建本朝第一座武院。”
  李南大喜,高声道:“父皇英明。恭喜云族长成为新科状元!”
  贺步立大声吼道:“陛下英明,万岁万万岁!”
  一甲前三名,状元云义黎、榜眼吕瑜、探花是白星远的嫡堂弟。
  圣旨到达云府,徐淼淼率众人接旨时,云义黎着红色状元袍,戴状元黑帽,身披红花,正在长安最繁华的大街游街接受万民祝贺。
  时隔两年,云义黎的名字及扬州云族再次响响彻大唐国。
  白星凡的奏折被李严让大太监在早朝上大声念出。
  “准奏!”
  “白状元胸怀大志,去了最艰苦的县城任县令,这一去至少三年。”
  “白太师真是舍得。”
  “二公主今年十三岁,再过三年十六岁,那时白状元从南地边防回长安,正好完婚。”
  这年秋天,白星凡离开长安书院前往南地边防任县令之后,云义黎也离开了。
  两位文状元各自有抱负,朝着人生理想前进。
  文比科考落下帷幕没多久,皇室出了一件大事。
  ------题外话------
  上个月收月票一千票。本月的月票好少哦。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以各种方式支持。把系统赠的不用花钱买的月票投下来,评价票请打五分。谢谢。
  强烈推荐亲们去看下我的完结一对一宠文《药女晶晶》(出版名《君心不悔,青春作证》,纸书当当网有售)、《嫡女玲珑》。

  ☆、201 公主出国宫皂上市引轰动

  宣政殿御书房。
  李严坐在太师椅上,虎目紧闭,身前的桌上放着一封拆开的信,听到非常熟悉的脚步声靠近,长叹一口气,已是懒得开口说话,伸手指了指那封信。
  李南一目十行看完信,心里冷笑,失声问道:“父皇,儿臣这就带御林军去追她,如何?”
  这封信是被李严放逐到长安远郊石榴观的四公主李乐在一日之前所写。
  李乐今年七岁,已经写得一笔好字,不过写给李严的信的内容是她离开大唐国去高丽国了。
  李严虎目微睁,摇摇头道:“不用去。让她走。”
  李南低声道:“父皇,李乐是我国堂堂的公主,一旦她走失去高丽国的消息传开,有损皇室尊严。”
  李严冷声道:“我倒是忘记了林族的人无孔不入,他们肯定会利用李乐的公主身份跟高丽国做交易。”
  李南接着道:“父皇,儿臣听说高丽国的王后半年前病逝,林族拐带李乐去高丽国,是不是想让李乐当上王后?”
  “高丽国!”李严突然间猛的一拍桌子,怒道:“极品御赐天碗!”
  李南惊诧问道:“父皇,您想到了什么?”
  “难怪高丽国使者一下子拿出百万金,原来这笔巨金是林族所出。”李严对于没有搜查到林族几百年积攒的巨金耿耿于怀,想不到林族把这些巨金送给了高丽国。
  李南面色倏变。
  李严大声叫来大太监,高声道:“传旨,四公主李乐夭折厚葬。”从此大唐国再无四公主李乐一人。林族拐了李乐去高丽国,东山再起再攻回大唐国,门都没有。
  李南挥挥手让大气都不敢出的大太监退下,“父皇,身子要紧,您息怒。”
  李严面露疲惫,“我只当从未有过这个女儿。”
  高丽国老头使者、林族带着极品御赐天碗已在大唐国与高丽国的边境等了十日,终于把李乐一行人等到了。
  不到也等到了一个坏消息,李严下旨在各个城府贴公示宣布李乐已死。
  高丽国老头使者已经向国王写了信禀报两国联姻的事,并得到了国王的大力夸赞,事已至此,绝对不能告诉国王,李乐已经在大唐国失去了公主的身份被假死的事。
  李乐气质高贵,小小年纪生得极为妍丽,长大了绝对是个绝色美人。
  她为了在高丽国能很快的适应王宫的生活,已经学了两个月的高丽话,但是却用大唐话道:“使者,本宫身上流着大唐国皇族李家的血,且是正统的皇族嫡公主。你们高丽只是一个很小的国家,要是不让本宫当王后,本宫就去别的国家!”
  林族的族长道:“我们公主有极品御赐天碗做嫁妆,就是罗马帝国的皇后也当得。”
  不错,百万金是林族替高丽国使者出的,为防止高丽国使者反悔,早就把极品御赐天碗藏好。
  老头使者一听到手的极品御赐天碗要飞了,连忙陪着笑脸道:“我们国王非常仰慕公主,盼星星盼月亮的盼着迎娶公主当王后,绝对不会反悔。”
  只要高丽国王宫的人不告诉国王,国王怎会知道李乐已经被李严一道圣旨变成了活死人。
  月末,高丽国十六岁的国王与七岁的李乐在王宫举行盛大的婚礼。
  极品御赐天碗做为李乐的嫁妆摆在醒目的地方,由一百个武功高强的王宫侍卫守护。
  高丽国国力远不如大唐国,达官贵人的眼界也就跟大唐国北地城府贵人差不多。
  他们哪曾见过极品御赐天碗这样的宝物,一个个都跟梦游仙境似的,回去之后,到处宣扬。
  李乐年龄太小,不能侍寝,就把身边的两个如花似玉的大奴婢送给国王。
  高丽国的美女哪有大唐国的漂亮,见识也远远不如。
  两个大奴婢把年少的国王迷得神魂颠倒。
  李乐把两个大奴婢都封成美人,还让她们早点给国王生下子嗣。
  国王见李乐这么大度,更加喜欢她,就顺了她的意,任命林族的一此人在国都当官。
  林族的人很有才华,但是把才华都用到了钻营、阴谋上面,很快就在高丽国国都站住了跟脚,然后拉帮结派,慢慢的扩大势力,把持朝野。
  李乐背后的林族渐渐强大,又得国王的宠爱,在王宫里面竟比国王的元王后还要有权势。这些都是后话。
  在高丽国经商的大唐国商人把李乐嫁给高丽国国王的消息传到国内。
  大唐国的各大家族就知道了,但是没有人傻到去问李严,李乐是真死还是假死,一致认为既然已下了圣旨,李乐就不存在于人世间,高丽国王后李乐并不是大唐国的公主。
  一场秋雨一场寒,长安的晚秋说来就来,漫山的柿子全部黄了熟透了,枫叶也红了。
  早晚的天气有些凉,东宫太子夫妻的一双儿女也穿上了厚的衣服,托徐淼淼的福,从生下来到现在,每次发烧都很快就被医好,没有受过什么罪,身子很康健。
  两岁的小郡王李安昌早就会说话了,不过话说的不清楚,总像嘴里含着一颗糖,“安昌给姑奶奶磕头。”
  徐淼淼梳着流云髻,穿着红裙,华贵艳美,伸手抱起跪在地毯上要磕头的李安昌,柔声道:“我的小宝贝,半个月不见,个子又长高了,真好。”
  李南故意板着脸不满的道:“姑奶奶这么久不来看安昌,安昌还记得姑奶奶吗?”
  “记得。”李安昌伸手去摸徐淼淼散发异香的头发,嘻嘻笑道:“姑奶奶香,好香香。”
  海丽荣凑过来嗅了几下,十分惊讶好奇问道:“姑姑,你身上怎地这般香?”
  徐淼淼笑道:“我用了宫皂沐浴。这次我给你们带来了宫皂,你们用用试试。”
  李南也过来嗅了几下,眉开眼笑,惊喜道:“姑,咱们的宫皂可真香。”
  徐淼淼抱着不停的乱动的李安昌坐下来,男娃就是顽皮,跟得了多动症一样,“不止香,还有亮肤美颜去污的效果。”
  春兰呈上一个大漆盒,里面装着三十块大唐宫皂,有羊奶、大米两种香型,一打开漆盒,里面就飘散出怡人心神的香气。
  海丽荣拿起一块大唐宫皂,每打一层包装,脸上就多一分惊喜,最后看到了宫皂的真面目,立刻被即特别又好闻的香气征服,兴奋的问道:“不是花香,这是什么做的?”
  “姑,你别告诉她。”李南瞪了海丽荣一眼,“你娘家制弓的方子,能到处说吗?”
  海丽荣面色羞红。
  李南挑眉道:“你还别生气,这宫皂的买卖,原本没我什么事,姑姑想着给我有了安昌、紫英,以后还会有儿女,怕我没有银钱用,特意把我拉上。”
  海丽荣忙道:“是。多谢姑。”
  “丽荣只是随口问一句,你就说了这么多的话。”徐淼淼白了李南一眼,如今这家伙已经完全的把媳妇变成了夫奴,他说什么媳妇就做什么。
  李南拍了拍海丽荣的手背,笑道:“一孕傻三年。我的丽荣就是这样。”
  徐淼淼见海丽荣手里各攥着一块羊奶、大米的宫皂跃跃欲试的样子,顺势道:“你拿去洗一下脸、就知道宫皂好不好用了。”
  海丽荣笑容满面,立刻去洁面。
  一会儿,胖宫女低着头过来,轻声道:“太子、郡主,太子妃见宫皂好用,忍不住沐浴。”
  徐淼淼见李南要发作,连忙道:“女为悦已者容。”
  李南一听,哈哈大笑几声,让胖宫女把不停的在徐淼淼怀里拱啊拱动啊动的李安昌带去,让海丽荣给儿子也沐浴了。
  “我今个来,还想问问你,云族的人可有消息?”
  “没有。要是有,我早就上门告诉你与姑父。”
  “十几年前长安、洛阳的那些官员都查不到什么了吗?”
  “那些官员有的死了,有的去了外地。”
  “唉,你说白凡星是不是骗你姑父?”
  “这个很难说。”
  徐淼淼目光有些黯淡,“还是查吧。你姑父等得,我也等得。”
  “姑,姑父今个没来,可是在筹办武堂的事?”
  “他在府里想武堂的事。”
  “不能只想,得行动起来。”李南就差说干脆让我来帮姑父建武堂的话。
  徐淼淼低声道:“他在给几位女先生写信,邀请她们来长安当武堂的先生。”
  李南好奇的问道:“我姑父的女先生?”
  徐淼淼答道:“一共有四位,她们都是潭州、金城、金陵书院前任院长的嫡女,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不比长安书院的博士差。”
  “四位女先生都要请?”
  “是。”
  “为何舍近求远,不在长安书院请博士?”
  “长安书院的博士也会请几位。你爷爷的好友司马博士已经答应来学堂教书。”
  “甚好!”
  “学堂分为小、中、高班,每班一上就是三年。小班只招六岁至八岁的孩童。中班只招九岁至十一岁小少年。高班只招十二岁至十四岁的少年。”
  “我让丽荣再生个儿子,到时安昌六岁就送到姑父建的武堂读书。”
  李严听闻徐淼淼来了,正好把紧急的国事处理完毕,就至东宫一起用午饭。
  徐淼淼只字不提李乐,只说能让李严开心的事情,还给他送了一些宫皂。
  李严得了宫皂,按照徐淼淼的暗示,回到宣政殿就赏赐给三位妃嫔。
  三位妃嫔连忙使用宫皂,身上头发都弄得香喷喷,十分心喜,还给娘家的长辈送去几块使用。
  海丽荣按照李南的指令把宫皂赏赐给东宫官员的夫人。这些夫人的品级虽然不高,但沾着东宫的光,在长安不被人小看,交际圈子很广。
  她们用过宫皂之后,身上头发都带着异香,参加宴会一下子引起无数贵妇关注羡慕。
  东宫制的宫皂就这样先在皇宫传至上流达官贵人。
  天气渐冷,夜晚降霜,早晨起来树叶、草地上都挂着一层薄薄的白霜。
  这个时候金城早就降雪冷得很,长安的气温却没低到能让老天爷下雪。
  前两日,长安县县令胡全特意到云府向徐淼淼上交今年秋收的税金、粮册,禀报已经给从南地过来的一千多流民搭好了木棚,又说了往年冬季降雪冻死过百姓的隐患。
  徐淼淼想了两日,有了主意,今个在云府的大厅接见去年年底从永靖县城来到沣河镇寻出路的邓村的邓族人。
  “这个冬天,我给你们找了个活计,从明日起,你们跟着长安县的衙役去全县给百姓安火炕。”
  想当年邓老八与王二宝凭着砌火炕的独门手艺,在方圆百里的永靖县都是有名有号的人物,还挣了数目十分可观的银钱。
  如今徐淼淼看在这一年来邓族人老实本分又忠心,要把这个手艺教给他们。
  邓族的人自是千恩万谢。
  徐淼淼接着道:“不过,我是有条件的。”
  “郡主尽管说就是。”
  “是这样的……”
  邓老三出了云府之后,跟儿子邓大树十分感慨的道:“你瞧,郡主都嫁人了,还惦记着我们这些穷亲戚。”
  邓大树感激道:“可不是吗。郡主太心善了。”
  小梨村的赵族人已经富得有银钱供娃上学堂了。这下终于轮到邓族人了。
  这真是邓族人上辈子修来的天大的福气。
  当日,徐淼淼把王二宝叫来,让他教会邓族的人砌火炕,再带着他们在长安县干三天的活。
  胡全在长安县当县令的时间很短,人生地不熟。
  县里的衙役都是老人,做事都非常圆滑,还爱沾百姓的便宜,甚至有时狐假虎威知法犯法欺压百姓。
  前任县令武义临走时给这些衙役编造了许多胡全的坏话,让他们不要听胡全的命令,各自行事就是。
  这些衙役也不是傻子,知道武义心怀忌恨,说的话也不靠谱,没有几人当真,但是对于胡全的命令执行的很慢,有时还讲条件要银钱。
  胡全与师爷商量之后,就把最不听话的两个衙役免职了,在百姓当中设比武场新招了两个衙役,其余的老衙役见状就老实些了。
  胡全召集所有官员及衙役,高声道:“郡主有令,在本县的富户人家试装火炕。今个起先给县衙门的各位官员府里安装火炕,费用由各位官员出。”
  县衙门的官员除去县令,还有师爷、捕头、仵作等。
  邓族的人在王二宝的带领下给众位官员的家里砌好了火炕,按照徐淼淼事先嘱咐过的,只收了他们三分之一的成本费用。
  这些官员都没有听说过火炕,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刚开始觉得花银钱砌火炕不值得,心里有些抵触。
  等到火炕用起来,才发现作用很大,不费柴火,比用火盆烧木炭还干净省银钱多了。
  家里的长辈及夫人都对火炕赞不绝口。
  这下他们才对徐淼淼心生感激,连着对胡全都有了几分敬意。
  胡全见效果显著,接着下令道:“明个就给衙门的衙役、捕快安装火炕。”
  有两个衙役已经二十几岁了仍是打着光棍没有娶到老婆,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往年冬天天最冷时盖两床被子熬一夜就得了。
  “我家不想砌火炕。”
  “我就一个人,身子骨比牛还壮,根本不怕冷,我家就不用砌火炕了。”
  两个衙役想省下两百个铜钱买酒肉吃,不准备砌火炕。
  师爷得知之后,特意把两个衙役叫过来,指着他们的鼻子气呼呼的道:“没有梧桐树,怎么引来金凤凰?活该你们这把年纪了还没娶到婆娘?”
  两个衙役莫名其妙,“师爷,我们娶不到婆娘跟砌火炕有什么关系?”
  师爷板着脸道:“到了冬天,外头寒冷似冰,你们两个的家里要是温暖如春,人人都会觉得你们家里好。本师爷就把话撂下,你们就等着媒婆上门来说亲事吧!”
  两个衙役傻笑道:“砌火炕就有小女子愿意嫁给我?”
  “天下有这样好的事?”
  师爷跟两个衙役也是比较惯了,挥手骂道:“你们两个爱信不信。滚一边去。”
  两个衙役嘿嘿笑着觉得有道理,就把银钱交了砌火炕。
  没过多久天冷下起雪,就有外县的媒婆上门给两个衙役说亲事,女方是外县小商户的女儿,都是清清白白初婚的大姑娘,二八芳龄,不过嫁过来有条件,要把患风湿的长辈带过来住火炕屋。
  两个衙役特意去外县打听,情况属实,大喜之下就同意了亲事,同一天迎亲事摆喜宴。自此两个衙役对胡全及师爷感恩戴德,做事十分上心,这些是后话。
  邓族人在长安县砌火炕干得热火朝天,别的县的富户人家得知后,就到长安县的富户人家见识一下火炕,然后纷纷出高价去请邓族人安火炕。
  邓老三全部拒绝,“我们向郡主保证,先把长安县的火炕砌好了,再去外县。”
  原来徐淼淼早就料到火炕会得到各县富户人家的青睐,特意嘱咐过邓族人,让他们先以成本价把本县的火炕砌好,再去外县以原价砌火炕挣银钱。
  以成本价给长安县的百姓砌火炕,未经她允许不得将砌火炕手艺传授外人,砌火炕的利润三成归她。这就是徐淼淼向邓族人提的条件。
  徐淼淼的银钱几辈子都用不完,却是懂得碗米养恩人担米养仇人的道理,对赵族、邓族的人一视同仁,不会白白给他们好处,都会让他们付出一些。
  腊月,长安的东市中间的的街道的最好的商铺位置,一家名叫大唐国皂铺悄无声息的开了。
  开张的当天只放了九挂鞭炮而已,里面的宫皂价格昂贵,一块皂能在东市体面的酒楼吃一顿有酒有肉的饭菜,谁知天天前来购买宫皂的客人络绎不绝。
  包装奢华的宫皂,散发出怡人心脾的香气,使用之后肌肤头发皆带香气,成为贵族男女的最爱。
  云义黎寻找云族的族人的事再次传开。
  几个久驻长安的外国巨商自是不会放过这个巨大的商机,通过马珞书找到了云义黎夫妻,分批次购买了几千块大唐东宫皂运至万里迢迢的家乡售卖给各国的贵族。
  云义黎寻找云族族人的事就这样通过宫皂的包装宣纸字画传遍了天下。
  在一个下雪的寒冷的傍晚,李南骑马来到了云府,带来了云族人的消息。
  正如白星凡所说,当年长安、洛阳的几位官员为了获取暴利,把云族十几个未成年的小孩子悄悄的卖给了几位外国驻长安的官员及巨商,然后做假说他们都夭折了。
  这些小孩子最远的被卖到了罗马帝国,最近的被卖到了匈奴国。
  买小孩子的外国官员有恋童癖,云族的小孩子生得太好看,落在他们手里凶多吉少,九成九已经没命了。
  买小孩子的几个巨商,有一个曾经受过云族的恩惠,为了给云族留下血脉,把云族小孩子买走,还有几个是见云族小孩子会弹琴,把他们买回去养大当琴伎招待客人。
  族人的下落终于有了线索,虽然这个线索也是十几年前的事,但是比没有的强。
  徐淼淼道:“我们正好刚把宫皂卖给外国的巨商,可以通过他们找族人。”
  李南道:“姑父,我明个召见各国使者,让他们给各国写信寻找你的族人。”
  云义黎等李南走之后,“爱妻,你在给表嫂的信里不要提此事。”前几天董飞燕来信有了身孕。云义黎不想让她为了族人的事分神影响腹中胎儿。
  徐淼淼柔声道:“好。我不会告诉她。让她担心牵挂。”
  年前,一支带着一百多车战利品的彪悍军队浩浩荡荡的进了长安。
  ------题外话------
  本月最后一天。
  非常感谢亲们本月的订阅、送钻花票支持,我在作者后台都能够看到!每人抱抱!
  本文第一卷还有十一章就结束了,第二卷是一对一的女尊古言种田文。希望亲们能够继续喜欢并支持!


  ☆、202 金鞭打恶奴夫妻不畏强权

  大唐剿匪军结束了今年的剿匪任务凯旋而归。这已经不是大唐剿匪军头一次得胜返回国都。
  长安老百姓纷纷从家里走出来,到飘着大雪的寒冷街道夹道迎接威名远播的大唐剿匪军。
  主帅海青滇经历了几年的大大小小剿匪战役,已经成长为新的一代少年将军。
  他的四位副将同样久经杀场,成长为军队里的新生力将军。
  早朝,宣政殿。
  海青滇与四位副将把今年剿匪得到的一百多车战利品献给朝廷。这已是第二次了。
  去年当他们献礼时,只是得到了李严的口头褒奖。
  当时北地边防与匈奴国的战争正打得如火如荼,李严及文武百官的心思都放在了北地边防军队上面,没有过多的精力关注大唐剿匪军。
  此次,李严龙颜大悦,当即按照兵部统计的军功,册封海青滇爵位正四品上的长安伯,实职官职正四品上忠武将军。
  册封四位副将爵位伯爷正四品上,实职官职从四品上宣威将军。
  五少年皆封爵,给三大国公府争了很大的荣耀。
  之前不看好大唐剿匪军的几十位官员这下又气又妒,不过军功摆在那里,也无话可说。
  海青滇回到国公府与亲人团聚,到了晚上与已经及笄的娇妻吕雅圆房,喜上加喜。
  次日,新出炉的五位伯爷带着重礼去云府道谢。
  海青滇的皮肤呈古铜色,桃花眼射放的目光坚韧,完全没有以前小白脸的模样,不能说脱胎换骨的变化,也是变为十分成熟顶天立地男子汉。
  另外四位伯爷皮肤都晒得黝黑。
  海青滇看到了快一年不见已经成亲的徐淼淼变得更加美丽,心里默默祝福,感激道:“姐姐、姐夫,请受我们五人一拜!”
  当初,云义黎向海青滇出的主意,让海青滇去剿匪,徐淼淼分文不收提供医药,使得大唐剿匪军伤亡率大大降低。
  夫妻二人是五位伯爷的恩人。
  云义黎连忙双手扶起昔日的情敌兼现在的表弟海青滇,笑道:“先别忙着拜谢。我这有一事正要找你们。”
  海青滇朗声道:“有事尽管直说。”
  云义黎环视五人,缓缓道:“我在郊外建一座长安武堂,想请你们到武堂当先生教学生。”
  “好。”
  “没问题!”
  “我还正愁土匪剿完了没事可做,这下好了,你给我找来事做了。”
  “云兄弟的动作可真快,殿试这才过去不到百日,你就已经建好一座武堂。”
  “咱们兄弟关系没得说,你让我干啥就干啥!”
  五人兴致勃勃,一致答应。
  徐淼淼微笑道:“你们别答应的太早,先听听他对武堂先生的规矩再说。”
  海青滇疑惑道:“姐夫,规矩什么的不是只针对学生吗,你为何给先生还立了规矩?”
  云义黎并不解释,只是挑眉道:“我会带头遵守规矩。”
  海青滇见四人均点头,便道:“既然姐夫都能遵守,我们也能。”
  云义黎唇角上翘,高声道:“那就说定了,明年二月一日武堂正式开课,我会提前七日知会你们。”
  “你们真有口福,今个府里有海鲜。”徐淼淼盛情留五人用午饭。
  海鲜是马珞书送来的。这几年马珞书的的马家鞋已经卖遍大唐国,海鲜生意也做的小有规模。长安的富贵人家吃的海鲜大都从马家海鲜铺子里买。
  海青滇桃花眼一亮,有些激动的道:“姐,我为了中午能在你家多吃点,早饭都吃得极少。”
  他自从吃过徐淼淼做的水煮鱼、香辣虾、剁椒鱼头就念念不忘。这一年在外剿匪,好几次做梦梦见吃到,醒来时嘴角一串口水。
  四个伯爷均道:“郡主,我昨晚在府里吃了海鲜,可是那味道比上次在你娘家吃的口味差远了。”
  “不止是海鲜,别的菜也不如你娘家的厨子做的好吃。”
  徐淼淼也是高兴,便道:“你们年前去我娘家吃饭,那天的厨子是小青,今个我亲自下厨。”
  云义黎连忙道:“爱妻,那就劳烦你了。”
  这一声爱妻叫得非常自然,直把五人听得都呆了一下,待徐淼淼出了大厅,均是打趣云义黎。
  云义黎指着五人笑道:“你们吃了我爱妻亲手做的饭菜,开春可得好好给我上工干活!”
  海青滇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