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药女淼淼-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二把茶水端了上来,许清林道声谢等他走了,小声道:“你们姑侄联手弄得卤猪头深受军营官兵及县里百姓的喜爱,这些天光散卖给县里百姓的就卖了二百多斤,整卖给军营的有四十个猪头。”
  许淼淼喜上眉梢。
  许南激动的道:“爷爷,我们家能赚多少银钱?”
  许清林笑道:“短短十天就分到四两多银钱。”
  许淼淼问道:“哪来这么多的猪头?”
  “军队从金城那边收得猪头,很低的价钱卖给酒楼,酒楼给收拾卤好卖给他们。”
  许南呵呵笑道:“官兵这么喜欢吃我们家的卤猪头。”
  许清林解释道:“官兵每天操练,体力消耗太大,肚子里要是没有油水,时间久了,身子抗不住易生病。外面卖的熟猪肉一斤三十个铜钱,酒楼卖的更贵,最少四十个铜钱。我们家的卤猪头肉味道好油大解馋,一斤才卖二十四个铜钱。”
  许淼淼见许南笑得肩膀都有点抖高兴的有些找不到北,便道:“卤肉经不得放。秋冬的生意会好,夏天就会差一些。”
  此时许南心里只有一句话,我终于能为家里挣着银钱了。
  酒楼掌柜的听说许家人来了,特意过来瞧看,还要请他们一家人请饭。
  许清林不好再推辞,就让掌柜的弄些简单的饭菜。
  掌柜让厨房给弄了两凉两素两荤,蒜泥羊肉、炒花生米,炒鸡蛋、炒大白菜,清炖整鸡、红烧黄河大鲤鱼,还有一壶酒、一大盆白面馒头、一大盆肉臊子面。
  许淼淼见这一桌子饭菜色香味俱全,菜量也大,老字号聚福楼名不虚传。
  掌柜的怕许家人放不开,敬了许家人一杯酒就去忙活了。
  家里又添了赚银钱的项目,一家人在县城团聚,许清林好久没有这么高兴了,便喝了几杯酒,酒后却是道:“卤猪头肉刚开始没有人买。”
  许南立刻紧张的放下筷子。
  许清林说到掌柜时,口气带着些许的敬佩,“掌柜想了一夜,想出个好计策,每桌点菜超过一百个铜钱送一盘卤猪头肉。正好那天军队的一个军官过寿,摆了八桌,送了八盘卤猪头耳朵、猪头肉,他们一吃就停不下筷子,又点十六盘,走时把所有的卤猪头肉都买光了,还说明个再来买。”
  以前他在南地的家族里面,跟族人一样蔑视商人。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风风雨雨之后,这个观念转变了。
  商人的智慧不比读书人少。
  许南刚才还觉得,听了这件事不再觉得卤猪头的收益酒楼拿九成多了。
  许淼淼放下筷子,笑道:“爹,刚才就顾着说话吃饭,忘记给您瞧包袱里的东西。”
  ------题外话------
  喜欢就记得各种奖励及留言哦。
  推荐我的完结1对1种田宠文《药女晶晶》(出版名《君心不悔,青春作证》当当网有售)、《嫡女玲珑》。

  ☆、17 许秀才拒二子亲事

  这次许淼淼给许清林带来了冬衣、冬鞋、袜子。
  冬衣、袜子是许淼淼在邓红的指导下一针一线做的,冬鞋是从村子里的妇人手里买的。
  许清林的胃不好怕冷,夏天都要穿两件衣,秋天就穿起了薄袍子。
  许淼淼往许清林喝的水里放了胃药。
  许清林的胃好多了,没有之前那么怕冷。往年这个时候,他已经穿上了棉袄,现在还穿着前些天的灰旧薄袍子。
  许清林手摸着崭新的长袍棉衣,外罩是深蓝色棉布做的,竖领、下摆的长度到脚脖子了,内胆是灰色棉布,里面装着新棉花。
  许南见许清林穿上之后,一下子显得年青了几岁,夸赞道:“爷,你穿上好看合身。我姑手真巧。”
  许淼淼柔身道:“爹,还有棉裤,你比划一下看合身吗?”
  许文、许佳笑道:“爷,我们都有新棉衣棉裤。”“姑说了,以后每季给我们做新衣。”
  许磊傻笑道:“爹,我也有新衣穿。”
  许清林头一次穿女儿做的衣服,眉开眼笑。转念想到女儿才十三岁,就要管一大家子人吃喝拉撒,还要做一大家子的针线活,如果妻子、两个儿媳妇在就好了。
  许淼淼笑道:“文文、佳佳年龄小,长得快,今年一身棉衣裤内胆就够了。小南南也在长个子,一身也够了。您与我二哥都是成年人,我想再给你们做一身。”
  许清林听女儿言下之意还要给全家做外衣外裤,忙道:“不用做。这样已经很好。”
  许淼淼自信的道:“卤猪头肉开始赚银钱了,以后还会赚得更多。您别担心家用。能花才能挣。”
  一家人其乐融融。
  许南特意学了船上听到的传言,许清林听到二儿子被村民传成了文武双全有情有义的俊才,再看他憨笑着摸脑袋,心里祈盼从此以后他的命运能好起来,不再有磨难坎坷。
  掌柜的给许清林放了假,让他陪着家人去县城里转转。
  许淼淼来之前已经想好,上回也问好了价钱,到了商铺就直接购买。
  家里的冬被破旧不堪,无法抵挡寒冷。布、棉花仍是大头。布店掌柜的仍是把板车借给许家。
  冬天风特别大,窗户得糊新的油纸防风。两进的院子十几间房窗户的油纸必须要买。
  在镇里买的油要见底了,得买十斤油。吃面条放点芝麻油香,买一斤。
  三十斤白面、十斤肉、三斤糖、一斤盐、两斤醋、两斤酱。
  看到有从南方运过来的今年新出的大米、糯米,各来三斤,偶尔换口味吃一下。
  上次买的两斤黄豆,泡软了炒着吃完了,这回买了三十斤,回家要发豆芽赚银钱。
  许淼淼进书店给许南买了文房四宝及一本诗经。这两项就花了二两五分银钱。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许清林摸着崭新的诗经,竟是热泪盈眶。
  这是自许南出生之后收到的最贵重最喜欢的礼物,惊喜感激,内心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孝顺姑姑。
  许家人在县城大门告别。
  许淼淼柔声跟许清林道:“爹,家里打了井,天天吃井水,二哥在梨花观也有了新活计,我们都挺好的。您在县城要多保重身子,天冷加衣,记得每晚睡觉前用热水烫脚。”
  许清林点点头,挥手目送孩子的背影直到看不见,这才回酒楼。
  酒楼的小二有些惊喜的道:“许伯,你可回来,你们村子里来人了,等了你一下午。”
  许清林见是曾经与许家为了一棵梨树的归属吵过架的小梨村的高老汉,有些纳闷。
  高老汉身材高瘦像根竹竿,嗓门大而粗,满脸笑容,目光羡慕,有些讨好的道:“许老弟,我进县城卖鸡蛋,顺便来瞧瞧你。”
  许清林就站在酒楼的外面跟高老汉说话。
  高老汉早就知道许清林不会搞人际关系交往,没有在意这些。
  两人竟是站在大街边说起事来。
  原来高老汉是来替自家的大女儿询问亲事的,对象就是许磊。
  高家大女子前些年当了寡妇,因生得是女儿,不被婆家重视还遭到同族人的欺负,忍无可忍之下卖了地,带着女儿回了小梨村。
  高老汉有三儿三女,三个女儿都嫁人了,家里三个已成亲的儿子,光是孙子孙女就七个,房子不多挤着住。
  高家大女子回来后就更挤了。这一挤就出了矛盾,三个弟媳妇轮流闹腾,让她带着女儿再嫁搬出去。
  高家大女子怕再嫁女儿受欺负,一直不嫁一直不离开娘家。
  高老汉为了这事快要愁死了。这些天他们一家将许家的变化都看在眼里,就去说服高家大女子嫁给许磊。
  高家大女子从小就认识许磊,曾经觉得他生得好,还有过想法,不过许家太穷,许磊种地种菜都不行,无法养家,就打消念头。
  现在许家都打井了,许磊在梨花观有了稳定的活计。高家大女子觉得许磊特别憨傻,绝对不会欺负她的女儿,就同意娘家再嫁许磊的劝告。
  高老汉想着跟许家吵过架,怕请媒人去许家被拒绝,弄得小梨村人人都知晓丢脸,这就进县城来试探许清林的口风,要是他同意,就马上请媒人。
  “我家的大女子,你从小看着长大的,能干心眼好。你看她与你家的二儿子一起过日子,怎么样?”
  许清林摇头道:“我二儿子心智缺失,已经害得二儿媳早逝,我不想他再害别人。我不会让他再娶。”
  当年邓老八在众目睽睽之下指着他鼻子骂打许磊的情景记忆犹新。他真得不想再被人骂第二回。
  高老汉得了这话,不再说啥,耷拉着脑袋走了。
  许家人这边回到小梨村,许淼淼、许南又开启挣钱状态。
  许淼淼让许南把缸洗出来,在里面泡了三斤黄豆,传授他发豆芽的方法。
  家里以前有个石磨,后来卖了,现在做不了豆浆、豆腐。
  磨豆浆、做豆腐是苦活。许淼淼不想让还在发育的许南把身子干毁了,就做个豆芽吧。
  冬天,北地不像南地有青菜可以吃,这里都是顿顿吃腌菜。
  前世许多人一年四季都爱吃豆芽。
  不难想象,冬天的新鲜菜豆芽会在永靖县乃至整个北地会是多么的受欢迎。
  豆芽发好芽还得几天,这天晚上许家人却是吃到了用油炒酸香清脆的泡菜。
  许南特别喜欢这股酸劲,赞道:“好姑姑,美姑姑,你懂得真多,会的可多。”
  外面传来少年的声音,“姑、叔、南哥,我能进来吗?”
  ------题外话------
  谢谢firstday、远月、firstday、小乐快乐送的钻花票。喜欢本文的亲们请以各种方式支持本文。
  重要通知:本文参加了倒V活动,不攒文看的亲,能够在第一时间看到公众三十万字。入V那天倒V十五万字。所以强烈建议亲们不要攒文,要追文看哈!

  ☆、18 邓家试探许磊心意

  “二宝侄子,快进来坐。”许淼淼的声音从大堂里飘出来。
  许南嘴里还嚼着饭菜,走出来见是王二宝,还着一大袋的东西,笑道:“你背的什么东西?”
  “玉米面。这是你们亲家邓爷爷送来的。他今个上午来,你们不在家,他就把玉米面寄放在我家。”来者是王二宝,把一大袋玉米放在厨房门口。
  许家年年吃邓老八的玉米面。
  以前邓老八对许家有气,就让邓大树送过来,现在亲自过来。
  “邓伯来过了。真是不巧,我们正好今天进县城。唉,邓伯肯定是算好了今天轮到我二叔休息。”许淼淼一听,饭也不吃了,走出来把袋子的绳子解开,里面是磨得细细的黄澄澄的玉米面。
  这是今年的新玉米,磨出来的粉做饼、熬粥都好吃。
  玉米面得把干的玉米棒子的玉米粒一粒粒掰下来,放进石磨里一遍遍的磨。
  许老八特意磨得如同面粉一样细,就是为了许文许佳吃了好克化。
  “这一大袋有五十斤。”许南笑着拍了拍王二宝的胸脯,“你小子看着没肉,力气还挺大。”
  许淼淼感激道:“邓伯那么大把年龄,扛了这么大袋玉米面穿山越岭走几十里山路。”
  许文、许佳站在旁边叫道:“我想姥爷小姨了。”“姥爷怎么没留下来住几晚啊。”
  后日,许磊轮休。许淼淼让许磊推着板车带着许文、许佳去邓村瞧看邓老八父女。
  这次她给邓家带去一丈深灰色棉布、一丈青色棉布,五斤棉花,两斤猪肉、三十个鸡蛋、羊奶做的素饼及六张纯猪肉大饼。
  鸡蛋是从小梨村的村民家里买的,个头大,很新鲜,也比县城便宜。许家最近在村民买了缸、坛子、蛋、菜等,人缘比以前好多了,也没有人瞧不起许家了。
  许磊三人到了邓村,板车上的东西被村民瞧见了无不羡慕。
  “上次淼淼就说给我们做冬衣。我不同意。淼淼进县城特意给我们买的布、棉花。”邓红感动的直抹眼泪。这都多少年没穿过新衣,还是一年四季最贵的冬衣。
  邓老八吃着做梦都想吃的大肉饼,跟许磊嘱咐道:“淼淼惦记着老汉,你替我谢谢她。”
  家里来客做肉菜,邓老八特意把邓老三夫妻叫过来打打牙祭。
  邓老三带了半斤酒过来,借着酒气,笑问道:“文文、佳佳,你们喜欢红红姨不?”
  两小均答道:“喜欢。”
  邓老三就接着问道:“红红姨当你们娘好不?”
  许文眉开眼笑道:“好啊。”
  许佳想了想,小大人似的望着羞得恨不得钻地地洞的邓红,问道:“红红姨愿意当我们的娘吗?”
  邓老八喝了酒头脑却清醒的很,目光在许磊、邓红身上打转。
  他孩子的娘去世早,他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娘把三个女儿拉扯大,特别的不容易。
  大女儿未及笄就病死了,给他的打击不亚于妻子去世。
  二女儿出生起带着胎记,脖颈有块巴掌大的红斑,从小自卑,性格十分懦弱。
  他怕二女儿被夫君嫌弃被婆家欺负,特意选了性智残缺的许磊当女婿,那许家也是一家的老家人,别人不欺负许家就算好了,许家绝对不对欺负人。
  谁知二女儿生下一双儿女就病死了,死的时候,虚弱的浑身浮肿,都认不出原来的模样,许家穷得连身孝衣都没有。他恨许家没本事,许磊娶了二女儿,却不能养活她,给她的生活。
  唉,现在三女儿落得不能生育,附近的村民见邓族太凶悍,连家里有几个孩子年龄四十多岁的鳏夫都不敢娶三女儿。
  他给三女儿说,不用发愁嫁人,就留在家里,他养着她,她陪着他。
  可是这几天,三女儿呆在家里,时常不知道望着什么地方发呆,他怕二十岁的三女儿再这样下去,不是疯了就是再次自缢。
  他愁得夜里睡不着觉。邓老三给他出主意,让他把三女儿嫁给许磊。他想了好几天,觉得只能这样了。
  邓老三的老婆打趣许磊,“你与红红也是相熟的,我们把红红许给你,也不怕你欺负她。你给我说说,你以后能对她好不?”
  许磊眼皮子合上,没有吭声。
  见状,邓红脸上的红潮一点点褪去,摇头道:“别说了。”
  许磊脑袋扑通栽到酒桌,打起了呼噜,竟是醉酒睡着了。
  “这个傻小子,这么大的事也能睡着。”邓老八哭笑不得,踢了踢许磊的小腿。
  邓老三自责道:“早知道我就不拿酒过来了。”
  许磊醒过来已近黄昏,想到许淼淼的嘱咐,急忙带着一双儿女走。
  邓老八伸手拦住,“在我这用过晚饭再走。”
  “爹,妹担心,我要走。”许磊犟驴脾气上来,邓老八这个暴脾气的老头也得让路。
  “磊子兄弟这么快就走了,常来村里啊。”
  “磊子兄弟下次来我家吃饭。”
  邓族的几个男子站在家门口挥手跟许磊打招呼,目送他们一家三口离开。
  许文许佳回到小梨村时已经困的快要睡着了,到了家由许南、许淼淼给洗了脸脚,放在床上脑袋一沾枕头就合上了眼睛。
  许淼淼问道:“二哥,邓伯、红红姐有没有让你带口信?”
  许磊摇摇头去了厨房,自己烧火把家里的剩菜、发面饼热了,吃饱之后洗漱就去睡了。
  日子恢复成原来那样,许磊去梨花观一整天就休息一整天。他在家里闲着时,睡眠也少,白天就带着许文、许佳,或是给全家人洗衣服。
  有一回,许磊把许淼淼刚放在木盆里马上就洗的内衣也洗了。
  除了洗衣服,许磊还打扫院子,前院后院都扫得干干净净,还跟许南抢着给母羊挤奶、洗碗。
  许南被许磊抢活抢得急了,“叔,你真是小心眼,上回在河边我揭穿了你的心思,你竟然还记着呢。”
  许淼淼道:“你叔多干活是为了给你腾出时间读诗经。”
  许南得意的拍拍胸脯,“我这么聪明,早就把诗经全部背会了。姑,你来考考我。”
  “小南南,你别吹牛了。你不是闲不住吗,来,这活你干。干得不好,家法侍候。”许淼淼让许南把窗户糊三遍。这活细,不能交给许磊。
  ------题外话------
  强烈推荐亲们去看下我的完结一对一宠文《药女晶晶》(出版名《君心不悔,青春作证》)、《嫡女玲珑》。

  ☆、19 许南首砌火炕成功

  西北风刮起来了,夜里风大的像要把屋顶都掀起来。
  寒冷的风见缝就钻,木、窗户、屋顶、墙角等等,都被风钻了进来,气温一降再降,冷得人半夜尿憋了都不出被窝。
  “还没下雪就这么冷,不行,这样可不行,我得想办法,必须想办法。”许淼淼都能感觉到风在脑门上面旋转,把寒意吹进了头骨里面。
  第二天,许淼淼就把许南叫过来,“你手里的活,除了发豆芽其余的都放下,从今个起给我弄火炕。”
  许南好奇的问道:“姑,火炕是什么?”
  许淼淼拿了许南的纸笔,在上面画了简易的火炕图,“咱们家一天吃三顿饭,柴火烧的比谁家的都多,火烟把第一进的四个卧房的炕带起来应该没问题。”
  许南一开始根本听不懂,后来看了图,结合之前修补羊圈的经验,再琢磨她说的话,这才有点明白。
  许淼淼这些天捣鼓了发豆芽,又跟梨花观生了笔生意,本想歇两天再弄炕,现在提前了。
  许南跟着许淼淼进了他的卧房,对着图上的火炕的位置,“姑,家里没几件家具,卧房里添个火炕床肯定能放下。”
  许淼淼点头,许家的家具少现在成了优点,“炕的一端是咱们厨房的灶,一端是外面的烟囱。烧烟口要比出烟口低,咱们建的是空心炕,这样十年不用扒烟灰。”
  许南是个快性人,说干就干,这就去外面的山底挑土到院子,将土与干草和成泥,砌在卧房挨着厨房灶近的那一面墙边。
  当天两个卧房的火炕就砌好了,炕内的回环形坑道也弄好了。
  许淼淼做好晚饭时,两个卧房的炕面就都热了,还冒出白气,挥发着湿气。
  许文许佳对一切新事物都很好奇,从早上至现在一直瞅着许南弄火炕,现在摸摸火炕热了,激动的跳起来,“姑,晚上我要睡炕。”
  “新炕潮湿,不能睡人,得过两天。”许淼淼对许南竖起大拇指,夸赞道:“乖南南,你可真是心灵手巧,我只是说了个大概,你就把炕砌成功了。”
  火炕,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烟道弄不好,炕热起来就慢。
  许南第一次弄就成功了。悟性真是很高。
  许南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好久没有听到“乖南南”,看来这回许淼淼特别高兴。
  许清林再次回小梨村时,心思不细的他也发现家里有了很大的变化。
  全家人都穿上了新棉袄棉裤。
  大堂及每间卧房的门都挂了厚厚及地挡风的棉门帘。
  卧房里多了一个大土床,床上铺着崭新的单子,床角叠着崭新的棉被。温暖如春,哪里像在过冬天。
  脸色红润神采奕奕的儿子、女儿、长孙围着许清林,嘘寒问暖,二孙子小孙女抱着他的大腿撒娇。
  这样幸福舒适的日子,许清林已经多年没有过了,激动的热泪盈眶。
  “爹,您脱了袍子先坐着,我去给你弄饭。”许淼淼见老爹偏过头去抹泪,给许南使了个眼色。
  姑侄二人去了厨房。许南往木盆里倒了大半盆热水端到卧房让许清林擦把脸洗洗手,让脸和手先暖和一下。
  许清林洗好了,学着二孙子小孙女脱了鞋,盘腿坐在炕上,双手手掌朝下放在暖烘烘的下面垫了薄棉被的火炕,很是惊喜好奇。
  “爷,火炕是姑姑想的,大哥砌的。”许佳嫩嫩的小手剥好炒花生,塞进许清林的嘴里,期待的瞧着他,“好吃吗?”
  “好吃。”许清林眉开眼笑。
  许文剥了几粒瓜子,送进许清林嘴里,笑眯眯道:“爷,花生是姑从镇里买回来的,还买了瓜子,炒了一半,还有一半过年吃。”
  北地的冬天漫长。眼下离过年还有近两个月呢。
  小梨村的村民也就是条件好的,快过年了奢侈一回,买些干货。许家的经济条件已达了干货随便吃。
  寻常日子畅量吃干货,全村许家是独一份。
  许磊憨笑道:“爹,我好想你。”也学着女儿剥干货喂给许清林吃。
  许清林一边吃一边问三人家里的近况。
  “爷,姑做的豆芽可好吃了。”
  “爷,姑做的泡菜可酸了,把我的牙都酸倒了,你不要吃哦。”
  “爷,大哥教我和佳佳背诗经。我都会背十首了。”
  “爷,你在县城冷不冷,有没有冻掉鼻子啊?”
  两个小孩子争先恐后的说话,像两只可爱的小喜鹊。
  许清林知道女儿上次在县城买诗经,原来是为了让三个孙子孙女学习。
  许南再次进卧房,两个小孩子正在异口同声的背诗经给许清林听。
  “爷,我姑动作可麻利了,饭马上就好。我来收拾桌子。您不用下地挪一下屁股就行。”
  许清林纳闷问道:“就在炕上吃饭?”
  “是。这几天我们一日三餐都在炕上吃,即暖和还方便。”许南面带微笑把两个小孩子抱到炕的另一旁,将炕的单子卷起一半,把搁在角落包住四个角崭新的小矮桌放在上面。
  炕长约八尺,宽六尺,横着睡五、六个人。卷起一半的单子,放下矮桌吃饭也很宽敞。
  许清林眼睛一亮,赞道:“这炕能睡能坐,还能当饭桌,可真是方便实用。”
  许淼淼下了一大碗装着两个荷包蛋点了芝麻油的面条,端进卧房放在矮桌上,见许清林在打量着矮桌,“矮桌是我让大宝侄子做的。大宝在外头打了一年多的杂工,会的可真多。”
  许清林走了十几里路,一路上顶着河边的大风走,大风都快要把他走吹跑了,体力消耗很大,肚子早就饿瘪了,吃上女儿做的咸香可口鸡蛋面条,真是太幸福。
  许淼淼等许清林吃完面,朝许磊使了个鼓励的眼色。
  许磊粗声粗气的道:“爹,邓村的爹给我们送来一大袋玉米面。妹让我拿着布肉蛋去看过他了。”
  许清林刚才还没注意,现在发现许磊能说长句子,表达也清楚了,欣慰的问道:“他身子骨怎么样?”
  许磊摸摸后脑勺,“好着呢。他喝酒不醉我醉了。”
  “邓村在山里,比小梨村还要冷。这样的天气,已经出不了门。估计山底下的河干枯了。他得走很远的山路去挑水。”许清林想到这里,目光凝重。
  ------题外话------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以各种方式支持本文。谢谢。
  强烈推荐亲们去看下我的完结一对一宠文《药女晶晶》(出版名《君心不悔,青春作证》,当当网有售)、《嫡女玲珑》。

  ☆、20 许秀才疼女儿送镯

  邓老八勤劳是方圆几十里出了名的,地种的很好,年年秋收之后都去镇里或是县城做杂工赚银钱。他不认识字,赚的都是力气钱,只够吃饱肚子。
  今年,邓红和离在家,邓老八扭脚好了,估计也不放心邓红一人在家,没进镇里做杂工。
  这日子过得肯定不好。
  许磊见许清林发呆,伸手到许清林眼前晃几晃,问道:“爹,你在想什么?”
  许清林长叹一声,缓缓道:“你老丈人岁数比我大,别看着身子骨硬朗,也有些顽疾。”
  “我想把邓村的爹接过来过冬。爹,你同意吗?”许磊说完这话,就眼巴巴的瞅着许清林,生怕被拒绝。
  许清林伸手摸摸许磊的头发,这个孩子是傻的,但是从小到大都很善良,“我自是同意。只是我不在家,你也不晓事,你老丈人与红红来了,你妹妹每天得多做两个人的饭,多操两个人的心。”
  “妹,你不要给我存银钱了,这些银钱都给家里用。”许磊小心翼翼的问道:“我在家多干活。你能不能同意我把邓村的爹接过来?”
  许文、许佳一脸渴望的瞅着许淼淼。
  许南脑袋凑了过来在许磊面前晃,“二叔,还有我呢,你也得问我同意吗?”
  “大人说话,小娃娃不要插话。”许磊大手一把把许南的脑袋拨开。
  “二叔,你厉害了啊,竟然说我是小娃娃。好,你以后有事别找我这个小娃娃。”许南哭笑不得,做为家里的顶梁柱,竟然被说成是小娃娃,心里这个郁闷啊,快赶上江南的梅雨天了,凑到许淼淼跟前,一本正经的问道:“姑,我是小娃娃吗?”
  许淼淼笑道:“你现在在外面是独挡一面的大人,能代表我们许家,但是在咱们家里,哪怕你白胡子一大把,在你爷、叔、姑眼里也是小娃娃。明白,小南南?”
  “为什么?”许南忍不住嘴角上翘。
  许淼淼抱着许文、许佳,在她们光滑的小脸蛋上亲了一下,问道:“文文、佳佳永远是姑眼里的小娃娃。姑永远疼爱着你们,好不好?”
  “好。”两个小孩子搂着许淼淼,满眼的依恋。
  许磊弱弱的问道:“妹,我能把邓村的爹接到咱们家住吗?”
  许淼淼柔声道:“正好今天爹回来了。你去了邓村,就说咱们爹说的,要你把邓伯、红红姐接过来过个暖冬,开春再送她们回去,让她们把冬天的衣服都带过来,她们要是不肯来,你就说都是一家人不用见外客气。”
  许淼淼的话都说到许清林的心坎上了,同样的事,到了许淼淼嘴里就变得这么顺耳好听。
  许清林温声道:“你把你妹的话学给我听听。”
  许磊连连点头,将许淼淼的话重复三遍,而后就兴冲冲穿上棉衣棉裤戴上帽子出发。
  许淼淼让许南把两个小孩子带去隔壁卧房午休,请许清林好好睡一觉。
  “淼淼,这个给你。”许清林从棉袍的内兜里面取出一包东西。
  许淼淼打开蓝布,里面是两个不大不小的银锭、一些碎银及一对用红布包着的刻有梅花闪闪发亮漂亮的银镯子,惊喜问道:“爹,这是?”
  许清林看到女儿灿烂美丽的笑容,心情大好,温声道:“我上个月的工钱就没交给你,这个月掌柜的给我涨到九百个铜钱。两个月的工钱合起来一两六分银。卖卤猪头的分成十七两五分银。我给你买了一对镯子,用了三两五分银,余下的银钱都在这里。”
  “谢谢爹。我带上,您瞧好不好看?”许淼淼当既把银镯子一只手一个戴上,伸到许清林的眼前。
  许清林笑道:“好看。你长得好,戴什么都好看。”见女儿抱着银钱美滋滋走了,闭目躺在温暖的炕上。
  午休竟然做梦梦到了去世的妻子。醒来时,眼角有些湿润。
  许淼淼站在卧房外问道:“爹,您醒了,我给您端点热水喝。”
  许清林穿好衣服下了炕,开门见女儿端着一杯冒着白气的热水,怕她冻着,赶紧把她让进来。
  许淼淼见许清林气色不错,笑道:“文文、佳佳还在睡。小南南去大宝家串门。我陪您说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